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2024-04-23

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共8篇)

篇1: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回眸,你威仪天下,看看先辈们的潇洒。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英雄儿女。有一位英雄曾说:“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表现了不计个人得失,不求个人祸福,专心报国为民的高尚情怀。这就是中华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的本质,更是虎门人民的骄傲,他就是一代枭雄林则徐。

看如今:

青春虎门才是真正的风流年华。改革开放之花就是一次大手笔的抒发,多么宏大的篇幅。你在春天的故事里唱响了这个时代。虎门儿女勃勃生长,多少人在这里落地开花,创造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神话。虎门的史诗随时妙笔生花。这就是幸福虎门,新时代的画卷任你我挥洒勾画。看和谐虎门一步步的繁荣强大。薪尽火传,是因为拥抱忠诚。一声召唤,龙族的血脉都会倾情于您的旗帜下。

荔香甜,企业宏。城乡巨变,山河秀丽叠翠;百业兴盛,人民欢天喜地。淅淅沥沥的春雨之歌沁透了家家户户。融入了虎门游子、学子的心窝。海边的春潮涌出甜甜蜜蜜,酿造许许多多海边拾趣的惬意辉煌。春风浩逸万象更新,催人奋进。今天与各位相约于虎门的大舞台共听幸福虎门之歌。

听:歌声在黄河商业街飘荡,你在霓虹中闪耀出先进的本色。你在时时刻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演讲稿 )你开启了智慧的金锁,齐心铸造了一个强盛的虎门;你选择了党为光荣代表;你始终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你让春天之鸟在虎门自由的蓝天下处处千紫万红,从而在万绿丛中托出一个富裕,文明的虎门之镇。

再听:滴滴答答,川流不息的车流个个英姿飒爽犹酣战;踢踢踏踏,熙熙攘攘的上班族斗志昂扬;叽叽喳喳的雏鹰们迎着朝阳奔向学堂......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幸福的歌声。她奏出了我们心里梦想------成为天空最亮之星,为虎门发热发光。她谱出了我们心里的理想-------成为社会的新栋梁之才,为虎门去拼搏,去开拓。她更是写意了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那就是-------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篇2: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儿童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又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哲学家周国平一语道破了儿童教育的真谛和使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感到学习的幸福了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了吗?”据一份 《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幸福现状的调查报告》 显示: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幸福感”普遍低于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并随着年级的上升,语文的学习“幸福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要改变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师找寻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密码”,唤醒他们对母语的热爱,语文课堂的向往,引领他们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收获语文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帮助他们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中拥有成就感,在言语实践中感受幸福,体验美好。

一、融入游戏元素,让天性在“游戏课堂情境”中释放幸福

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天才。爱玩、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教育只有顺应儿童的天性,与儿童的天性合作,学习才能成为儿童的自觉自愿、自主独立。可是,综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分数至上的功利思想影响下,教师教得一本正经,学生学得小心翼翼。机械的训练、繁琐的讲解、沉重的负担,让语文课堂变得无趣、无聊、无奈,“幸福感”也渐渐远离了语文的学习。

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唤醒并激发儿童的游戏精神,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儿童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游戏元素,它可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可以是一则令人捧腹的小笑话,可以是一句幽默机智的点评,甚至可以是一句调侃味十足的方言。它让学习隐身为游戏,让游戏化身为学习。它把快乐还给学习课堂,让幸福浸润师生的心灵。但它不是为玩而玩、为乐而乐,它蕴含着快乐因子,却更指向了言语学习的目标和儿童精神的成长。融入了游戏元素的语文课堂,儿童的身体获得自由,心灵得到舒展,思维得以开放,学习的幸福当然也就会如期而至。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入阶段,笔者设计了“翻纸牌”的竞猜游戏。游戏共出示四张扑克牌,看谁能根据前三张的提示最先猜对第四张牌。游戏开始,笔者先告诉学生,第四张牌里藏着的是一位人物。随后,笔者依次翻出了“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竞猜非常激烈,课堂也相当热闹。随着竞猜的深入,鲁迅先生忠于革命、关爱儿童的伟大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明晰起来。当揭开第四张牌是“鲁迅”时,教室里一片欢呼,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样的竞猜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既展示、交流、检测了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又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对鲁迅生平的了解,实现了“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目的”和“手段”的有机统一,“发展”和“幸福”的同步实现。

二、展现语文魅力,让课堂在“丰富本味体验”中充盈幸福

“没有一门课程,如语文般给人抑扬顿挫、低回婉转的感觉。”“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像语文这样让人如此畅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语文是一门浑身都散发着迷人魅力的学科。走进语文,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浩瀚辽阔的“情的海洋”。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这个“美的世界”,让他们在诵读中体验音韵之美;在品味字词中,体验情感之美;在拓展意象中,体验文化之美;在关注形式中,体验表达之美。在言语实践中,培养语感,启迪美感,触发灵感,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润泽自己的情感世界,灵动自己的言语智慧,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语文的课堂要洋溢着语文的本味,要努力把语言中的文化部分、美的部分展示出来。如有位教师对“同学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中”的“沐浴”一词教学时,没有采用“看字形、猜词义”的传统教法,而是先给学生介绍汉族的“洗浴”文化——在古代,“沐”和“浴”都带有“洗”的意思,但是洗的部分有不同,用词也非常有讲究,洗手叫“盥”,洗脸叫“靧”,洗头叫“沐”,洗身叫“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句子进行理解,因为学生对“沐浴”的本义与引申义有了充分的理解,所以理解更多了几分诗意和浪漫——学生从头到脚都被温暖的春光所浸润与包围,身上没有一处地方“遗漏”,那是何等的惬意呀。

三、实施自主学习,让儿童在“自我实践选择”中创造幸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获取幸福的途径很多,怎样的环境才能够使他们获得幸福呢?答案是当他们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时,他们就会感到幸福。所以,我们必须践行“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儿童自主选择的权利,把学习的时空还给儿童,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儿童,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儿童。通过“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发言”,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提升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在即将完成 《九色鹿》 一文的学习时,一位学生质疑道:“九色鹿能救人,说明它是头神鹿。那当它遭遇围捕时,为什么不借自己的神力脱险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九色鹿只有一个人,寡不敌众;有的说,九色鹿手无寸铁,当然无法战胜军队;还有的说,如果九色鹿借神力脱险成功,国王依然会重金悬赏捉拿它,它也永无安宁之日。国王不会觉悟,调达也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此时,教师向学生补充了这则佛教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调达面壁思过,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最终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中的第127尊。顿时,学生的思想闸门又一次被打开:“我觉得,九色鹿再次成为了调达的救命恩人。第一次是给了调达生命,这一次是拯救了他的灵魂,让他悔过自新。它帮助调达实现了从‘小人’到‘人’最后成为‘神’的蜕变。”“九色鹿真是太善良了,落水救调达体现了它‘与人为善’,愤怒斥责调达体现了它‘劝人为善’,它是完美的化身。”“九色鹿机智脱险,其实也是在启发我们:以后遇到不诚信的人时,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沉默不语,而要据理力争,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自己,维护正义。”自主学习是一杆秤,是衡量儿童语文学习能否幸福的重要标准。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敞开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进行自主、深度的探究。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九色鹿深刻、全面的认识,更多的是自主阅读、专心思考、幡然醒悟、自由表达的乐趣和幸福。

四、设计智力挑战,让儿童在“超越生命智慧”中享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在 《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中指出,儿童学习幸福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么“一问到底”,让学生在浅层次的问题中“打水漂”;要么“一讲到底”,用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这样的课堂,表面上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心情愉悦,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却在逐渐钝化。正如张康桥老师所言:“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经历过坚持不懈的思考,并从思考的地方生长出自己的思想与语言来,那么,他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内在的快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造机会,挑战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中发展自己的语言,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

“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需要学习富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深度参与。在张康桥老师执教的 《九色鹿》片段中,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用两三句话总结自己读出了什么,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不停追问:“你善良吗?你英明吗?你任性吗?你诚信吗?”学生开始走向内省,接着通过出示“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等三句先哲语录,帮助学生将思维引向新的制高点。到此,他并没有停止,而是进一步制造矛盾:“如果调达再掉进河里,假如你是九色鹿,你救还是不救?”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救,张老师并没有继续追问为什么,而是建议学生读完 《农夫与蛇》《东郭先生和狼》 之后再作回答。当再次问起“救还是不救”时,学生的回答更为理性和睿智——要救,首先救灵魂。在整个片段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在不断的肯定否定、思辨抉择中,过着紧张而幸福的智力生活。

五、开放学习时空,让儿童在“享受语文生活”中恒久幸福

生命的幸福,总是和个体全方位的生活相关。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学生在与文本相遇的过程中,在与同学论辩的过程中,在享受语文生活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生活拥有开放的空间享受,那么他就是幸福的。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是幸福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的幸福密码其实就是儿童心灵自由的出口和生活的入口。

(一)打开语文课堂的窗户,全方位向儿童开放,充分享受幸福的语文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儿童语文的学习,生活不能缺席。因为只有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儿童才能产生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语文的学习才有可能成为幸福。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中,我们依然喜欢把语文教学限制在狭小的课堂上、在有限的课本里。学生认认真真地读着一本语文书,辛辛苦苦地做着无数道练习题,语文的学习“疏远”了生活,“屏蔽”了生活。所以,我们必须把语文课程的“触须”向外伸延,引“生活”这一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大语文”“语文生活化”的理念观照下,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学习的幸福感。

篇3: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一、水库移民与后期扶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兴建了一大批大中型水库, 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生态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 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大中型水库移民为此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帮助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国家先后设立了库区维护基金、库区建设基金和库区后期扶持基金, 努力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 对保护移民权益、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扶持政策不统一、扶持标准偏低、移民直接受益不够等多种原因, 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 有一定数量的移民生活水平仍在贫困线以下。

当前, 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有必要也有能力加大对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 [4], 为此专门成立了全国水库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部际联席会议, 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等配套文件, 自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经过多年直补资金发放以及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及环境、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生产开发等扶持项目的持续推进, 水库移民更好地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 移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逐步实现。

二、水库移民的中国梦

后期扶持政策树立了水库移民中国梦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的有关规定, 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 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 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 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是其近期目标; 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移民收入, 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是其中长期目标。简而言之, 水库移民的中国梦是加快发展速度, 建设更加美好地幸福生活, 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在本质上讲,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目标与中国梦高度契合, 水库移民的中国梦既有和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实现小康的共同诉求, 也有自身的特色。个人的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 国家强、民族兴根本上是要实现人民的福利最大化、幸福最大化[5]。不能否认的是, 水库移民在自身发展方面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困难, 如何提升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如何加快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 如何把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保持稳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如何加快解决特殊困难移民的问题, 如何实现水库移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水库移民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 一) “发展洼地”: 需要进一步加大后期扶持力度

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 作为“外来嵌入者”的移民在生产资料占有、发展致富途径、生活条件改善、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组织重构、个体心态调整等方面与当地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如果将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假设为平坦地表的话, 移民与当地居民的这种差距就像平坦地表上的洼地, 如图1所示灰色的部分。多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工作成果表明, 全国范围内的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约占当地农村居民平均水平的70%左右, 移民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尤其是水库移民特殊困难群体还存在居住不安全、生存环境恶劣、生活贫困等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6], 后期扶持的根本目标便是通过外部的推促力量帮助移民自身发展, 缩小与当地居民的差距, 逐步填平“发展洼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需要加大后期扶持力度, 加快移民发展速度, 以追赶自身亦在发展的当地居民, 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到2020年最终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 二) 结构调整: 由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扶持倾斜

随着后期扶持工作的深入开展, 移民村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后期扶持工作进度依本地实际不同而各有差异, 东部以及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级行政区移民村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基本完成, 以全国移民大省A省为例, 2013年监测评估报告显示400余个样本村通过土地平整、涝洼地改造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建设灌溉井、排灌站、渠道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系数, 耕地灌溉保证率达80% 以上, 村组对外连接路硬化率达95% 以上, 村组道路硬化率达到85%以上。为此, A省从2014年开始优化后期扶持项目构成, 降低了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项目构成, 约占35 -40%左右, 提高生产开发类项目构成, 约占45 - 50% 左右, 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类项目略有浮动, 约占10%左右; 西部以及经济发展条件、地理条件相对不好的地级行政区仍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后期扶持工作重点。

移民村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地级行政区要逐步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由小而散的项目安排向整村推进投入转变, 改变以往“撒糊椒面”式的普惠型项目安排; 二是由原先过分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扶持转变。移民资金应以促进产业发展、帮助移民增收为主要目标, 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不同库区和安置区实际的生产开发项目, 促进移民增收; 三是由政府重项目审批向突出政府监管转变。省级移民管理机构要简政放权, 减少审批, 突出规划引导、监督检查、业务指导职能, 积极推广后扶项目“村民自建 +政府监管”的模式, 改变政府包揽代建的惯有思维; 四是由单纯解决移民生活生产条件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移民素质并重转变。后期扶持不仅是物质条件的“硬件”方面改善, 还要注重移民个人素质的“软件”提高, 不断提高移民科技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 养成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

( 三) 新型城镇化: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契机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水库移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契机。新型城镇化对于破解用地刚性需求与保护耕地硬性约束难题、拓宽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空间、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促进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有着积极意义。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参与者是农民, 最大受益者也是农民, 为解决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民生问题, 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 -2020年) 》与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紧密相联的, 它提出了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的目标, 即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 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要实现该目标, 从2014年起平均每年需要有1000余万农民完成农业转移人口的过程, 从农民变身为市民。截止2013年底, 全国城镇常住人口7. 3亿人 ( 含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 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 , 纳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移民有2400余万人, 占全国农业人口8. 7亿人的3%左右。通过相应比例计算, 到2020年底约有270万左右的移民需要转为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 约占纳入后期扶持移民总人口的10% 左右。水库移民是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后期扶持的对象必须是农村移民的规定对于后期扶持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提出挑战, 后期扶持工作应化风险为机遇, 密切结合扶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抓住新型城镇化实现移民增收、富裕的重大机遇。

( 四) 避险解困: 特困移民加速发展的倍增器

特困移民是水库移民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主要指一是居住在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经国土部门鉴定必须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 二是人均耕地0. 2亩以下、年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基础设施极其薄弱、生存环境极端恶劣、不搬迁无法摆脱生活困境的困难移民; 三是长期居住在船上、以捕捞为生且岸上无地无房的水上漂移民。相比较其他移民而言, 特困移民处在“发展洼地”的最底部, 在改善生存条件、生产发展水平, 提高生产生活条件、人均收入水平, 分享改革发展红利、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特困移民成为水利部门实现水库移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工作重点之一。

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部际联席会议提出了避险解困的方案, 要求把特困移民纳入帮扶对象范围, 计划从2014年起, 用7年时间, 到2020年完成特困移民的避险解困任务, 通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帮扶以及移民的自身努力, 解决试点范围内特困移民的安全居住和长远发展问题, 使特困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达到全省水库移民的平均水平, 以实现水库移民与当地居民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综合看来, 避险解困是在不改变移民户籍以及原有农业资源的受益权的前提下, 进城镇或中心村安置, 在本质上讲, 这种做法是为了在不影响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基础上, 直接达成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及间接实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其作为特困移民加速发展倍增器的特点十分突出。

( 五) 实干兴邦: 美丽家园建设离不开移民自身努力奋斗

“发展洼地”不仅拉低了水库移民发展的起点, 还限制了水库移民发展的速度,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把今天的梦想变成明天的现实[7], 人民创造历史, 劳动开创未来,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8]。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赶超同样处于发展中的当地居民, 建设美丽家园离不开水库移民的自身奋斗以及加倍努力, 移民与当地居民发展速度模拟情况见图2。同时, 实现中国梦还要重视细节, 要让中国梦的魅力体现在水库移民日常生活细节当中, 体现在环境、文化、社会文明的建设中[9]。多年后扶工作经验表明“输血不如造血”, 后期扶持在完成前期“输血”工作任务的前提下, “造血”工作的稳步推进为水库移民加速发展增添新的助力。

四、结语

中国梦体现了一个由国到家的过程, 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个由家到国的过程, 水库移民的中国梦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受“发展洼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库移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在有关各方的支持与帮助下, 水库移民需要通自身努力加快发展速度, 最终达成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程美东, 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述评[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 (2) .

[2]赵启正, (美) 约翰·奈斯比特, (奥) 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0.

[3]水库农村移民为本文研究重点, 如无特殊说明文中“移民”均指“水库农村移民”.

[4]《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国发[2006]17号) .

[5]中国梦.教育梦-访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N].中国教育报, 2013-3-3.

[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贯彻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04.

[7]荣开明.论“中国梦”的几个基本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 11 (3) .

[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N].光明日报, 2013-03-18.

篇4:让教育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个体生存需要、发展需要、社会性需要等生命需要得到满足时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在此意义上说,幸福的教育生活是教师生存需要得到适度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整个教育生活感到满意、愉悦的生活状态。在教育生活中,教师追寻的幸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是结果幸福与过程幸福、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利他幸福与利己幸福的内在统一。

其一,“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内在统一。教师教育生活的最大幸福是桃李满天下,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可,并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另外,幸福既不在教育生活之外,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可以感知、体悟,它存在于教育生活之中,且离不开教师的身体力行,别人给予的幸福都不是幸福。教师在教育生活过程中每一个较小目标或预期结果的实现,都可能让他体验到较大的快乐和满足。教师如果没有平时的快乐体验、幸福体验的积累,幸福感也就不会产生。其二,“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教师作为生命存在,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有满足物质需要、生存需要的需求。教师通过从事教育活动获得较为稳定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等,使得物质性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从而获得“物质幸福”。然而,教师对物质性需要的追求又必须适度,否则就会由此导致物欲主义、功利主义。事实上,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不单纯是为了薪酬、地位和升职,也是为了“悦耳悦目”的感官体验、心灵的净化、情感的陶冶以及自我实现。其三,“利他幸福”与“利己幸福”的内在统一。教育生活作为教师特有的生命活动,不只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手段,还是教师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教育生活中,教师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人际交往需要和精神需要等基本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就实现了“利己幸福”。追寻幸福是教育生活的本真目的。然而,教师“利己幸福”的实现离不开利他行为或“利他幸福”。

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每位教师对幸福教育生活的认识与理解不尽一致,但他们都有着对幸福教育生活的渴望与诉求,在这一点上是共通的。幸福教育生活的实现不是自发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的支持,更需要教师个体自觉、体验与践行。那么,如何才能让教育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呢?

首先,优化教师教育生活取向。教育生活作为一种人为的、为人的生命活动,并不意味着教师只有克己奉公和自我牺牲,而是教师自我生成、自我发展,以及生命价值实现与生命意义充盈的过程。教师应不断转变和优化教育生活取向,从注重物质利益的“谋生取向”向注重生活质量的“乐生”和“幸福取向”转变。

其次,提升教师的幸福能力。“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有关幸福实现的主体条件或能力。”幸福教育生活的有效实现,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对幸福的认知、体验、感悟、反思、创造的能力,并自觉地将这些能力内化生成为教育生活智慧。

最后,构建幸福的学校文化。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实现从传统的管理型文化向“以人为本”的幸福型文化转变。通过幸福文化氛围的营造,让教师意识到幸福的教育生活才是有质量的生活、值得过的生活,并使他们知道在教育生活世界中应该如何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以及传递幸福和分享幸福。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篇5: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读书好处多!我爱读书!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让我们增加知识,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才华,可以在写作时得到灵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上的一些好词好句,在写作文时,可以用上去,会令自己所写的文章变得更生动、形象、具体。正因为如此,我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读给同学位听,还多次获奖。

书中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他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手,无条件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在书中可以学到许多小窍门,而这些也许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小难点。我们通过读书,可以学会许多小窍门,可以使生活过的更充实,变得丰富多彩。

读书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他能使人们的心情变得更快乐。书籍就幸福的摇每当我难过的时候,只选好一本书,是入摇篮里坐坐,我就感到开心和快乐,悲伤而难过一下子就不见了。

篇6: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2010年3月1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大会。

肩负着亿万人民的嘱托和期盼,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庄严地按下表决器,行使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力。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政府工作报告》获高票通过。

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回荡。这掌声,是赞许,是期待,是对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祝愿。

回首过往的三个多月,从起草、修改、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到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经过了十多次大的修改。它的诞生,就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激励民力的过程。2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渗透着‚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铮铮誓言。

‚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楚,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那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以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掀起滔天巨澜,世界经济遭到重创,环球为之失色。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中国面临最为严峻的形势。经济增速陡然下滑,出口大幅下降,企业纷纷停产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

没有人能预测这场灾难会给中国经济造成多大损失,也不知道它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

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迎来了新年的曙光。

面对困难与复杂局面的交替,如何总结好2009年的政府工作,以及应对金融危机的宝贵经验,同时准确判断2010年国内外形势,确定目标任务,起草一篇振奋人心、凝聚共识、兼顾当前与长远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亿万人民的期盼,也为世界高度关注。2009年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以国务院研究室同志为主、邀请有关部门、地方同志和专家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旋即成立。起草组深入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了温家宝总理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全面展开起草工作。

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对报告的指导思想、框架结构、重点内容和表述方法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温家宝语重心长地对起草组负责同志说,要把过去一年严峻复杂的形势讲清楚;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政府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及成效讲清楚;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楚,真正做到对人民负责。

他明确要求,要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不讲空话、套话。努力做到文风朴实、文字简洁、语言生动,使群众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

一场场座谈,一次次讨论,一轮轮思想碰撞,起草组同志们深感责任重大,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温家宝总理在大量基层考察调研的基础上,不断地深入思考着。2009年12月末,《政府工作报告》初稿形成后,他多次作通篇修改,并对进一步修改完善报告提出许多重要意见。

温家宝特别强调,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必须更好地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010年1月3日,温家宝将《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批印国务院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审改。在反复权衡、多次修改后,经温家宝审定,于1月6日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

1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送审稿)。他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2010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常委们还就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和改善民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等若干重大问题提出了重要意见。《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09年工作的回顾中,强调的五个‚必须坚持‛,令代表委员们印象深刻。那就是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提炼出来的,是对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做好政府工作的经验总结。这五条经验温家宝亲自反复修改。他指出,总结经验不仅是为了今年,也是为了长远,不单单是总结成绩,也要对今后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就应该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应该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向人民报告,就要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

1月19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将征求意见稿发往全国各省区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和党政军群各部门征求意见。

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从四面八方而来,寄托着对政府工作的殷殷期盼。各类修改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

起草组成员认真研究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充分吸收了各单位和各方面意见180余条。

1月22日至2月1日,温家宝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企业界代表和工人、农民、学生等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就应该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应该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温家宝说。

为了听取基层群众对政府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从2007年起,专门增加一场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四年了。2月1日上午,十位来自基层的普通群众——技术工人、退休工人、种粮大户、大学生、个体工商户、乡村医生等,被请进中南海。温家宝诚恳地说:‚你们生活在基层,最了解实际情况。政策制定的好坏和成效,你们最有发言权。‛

退休工人金英女拉家常式地向总理诉说着自己的想法,黑龙江冬天时间长、温度低,一些家庭困难的退休职工交纳取暖费有困难,能不能实行减免政策?能不能在社区搭建一个平台,办一些托老所,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种粮大户侯安杰向总理建议,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让农民自己有能力挣钱;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让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保障。

…………

听民声、察民意、聚民智。温家宝用心倾听,认真记录,与他们深入交流。

有的同志提出,现在医疗技术可以治疗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治好了可以生活很长时间,有的一辈子都没问题。但在农村,这些孩子却因家庭贫困无法得到救治。

温家宝听后陷入沉思。他想起了,2009年2月,他曾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室遇到来自河北张家口2周岁的白血病患儿李瑞小朋友时的情景。

经过研究,在《政府工作报告》修改中,增加了开展新农合对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试点,尽力为这些不幸的儿童和家庭提供更多帮助的内容。

无党派人士陈章良提出,报告中有些词比较新,比较专,建议附加注释,便于代表和委员理解。起草组接受了这条建议,在报告中第一次附加了‚‘三网’融合‛、‚物联网‛、‚森林碳汇‛等注释。

…………

温家宝和起草组的成员还走出中南海,来到河北的农家小院和北京的居民社区,来到群众中间,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1月30日,温家宝来到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这是他第三次来这里。在村民苏洪喜家中,温家宝就《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改进政府工作与村民们座谈。

苏洪喜回忆说,座谈会开了两个多小时,十几位村民代表把真实的想法告诉总理。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时,那些曾当面给温总理提建议的村民们,汇集到了苏洪喜家电视机前收看电视直播。当听到总理讲到一系列惠农新政策时,他们开心地笑了。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小区的李楠曾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团委书记,2003年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1月31日,温家宝来到这里与13名居民代表进行座谈,李楠向总理说出了心里话:

‚脊髓损伤截瘫的病人,大小便失禁,需要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每个月要支出2000元钱左右,我的伤残津贴也就2000元。只能靠父母的退休费生活。‛

李楠的话令人动容,温家宝说:‚李楠讲的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残疾人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时,在‚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后面加上‚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

2月22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最广泛了解社情民意,2月27日,温家宝如约第二次来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交流。针对网友提出的经济发展、外交,住房、就业、物价等问题,总理一一作答。

3月5日9时许,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温家宝郑重地向代表委员,宣读了这份事关国家大计、人民福祉的《政府工作报告》。

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畅所欲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工作人员分赴各个代表团、政协各界别,认真听取意见。在《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段中,有‚规范灰色收入‛的表述。分组审议中,一些代表提出,灰色收入的概念比较模糊,容易引起歧义。

他们的意见得到了采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一段,把‚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大会闭幕前夕,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之中。根据人大代表审议和政协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5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7处。

报告第二部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一段,把‚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成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改为‚所有燃煤机组都要加快建设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

报告第二部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把‚加强文物保护‛改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报告第二部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中‚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段,在‚加强城乡低保工作‛后,加上‚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在‚要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后,加上‚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报告第二部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要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段,在‚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后,加上‚增强财政预算的透明度‛。

…………

在2010年的春天,《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吸纳民意、反复修改的基础上诞生了。它孕育着国家发展、人民生活的新希望。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2010年,夺取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关键之年。2010年,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完成之年,‚十二五‛规划的酝酿之年。2010年,新世纪头二十年战略机遇期中,新一个十年又要开始。

站在历史的关节点上,《政府工作报告》向亿万人民传递着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着信心。

这是一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报告——

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居民消费;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国经济的面貌,将在调整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像两个加速飞转的轮子,为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动能。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这些蕴含无穷能量、新技术的产业,注定要重塑我们的经济,改写我们的生活。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从更高的起点出发,以新的姿势实现新一轮腾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政策远近结合、长短兼顾。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等谋划长远。短期应对危机的紧急措施,已经变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系统性政策。‛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

这是一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报告——

今年改善民生的分量更重,民生投入力度更大,民生工程的标准更高、推进速度更快。代表委员们说。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答案。

‚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庄严的承诺,凝聚着人民政府对亿万人民的赤子情怀。法国《欧洲时报》评论说,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所关注的重点,从追求经济增长率向以民为本、科学发展转型;中国政府执政方略,实践着从‚国富‛向‚贵民‛的重要转身。

这是一篇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报告——

‚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自身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

‚全面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以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重大转型。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凝聚了亿万人民智慧的《政府工作报告》,绘就了一幅通向未来的美好蓝图。只要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夺取更大胜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 万武义 赵承 齐中熙 雷敏

篇7: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四天的幸福文化大课堂的课程,让我们收获很大,领悟很深。看了这么多的视频,听了这么多家人的经历分享,自己也不知不觉落下了泪,但我们迟早也会面对所有的问题。讲到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还是有所领悟的。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自问这点我们还是做到了。

看到这么多父母离婚,子女被抛弃,子女暴打父母等情况,一半原因是这个时代,社会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天下父母一样伟大,也许他们把自己抛弃了是有不得以的苦衷,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怎么,我们都要怀着感恩的心去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生命。

今时今日,每个家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家长都会把他们宠上天,要什么就买什么,让孩子有了长久的依赖,有点目中无人一样。在家就像个皇帝一样对长辈做这做那。没有一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知觉。这全都是我们家长教育出来的。这不是为他们好,而是害了他们也害了自己。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从小教会他们如何孝顺,如何感恩,知道长幼有序。

科技发展快速,接受西方文化的今天,我们已经快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给忘了,抛弃了。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到其国家却发扬的很好,而我们自己呢?看到这,连自己也感到惭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是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喻事与愿违,不尽人意。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多用此语。其实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啊~~要趁父母都在身边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

所以我们要从小教育下一代,学习传统文化,从小知道要孝顺父母长辈,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对待身边每一人,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社会和谐了,这个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我们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即使以前他曾经看不起你,羞辱过你。我们都要以“报怨短,报恩长”的心态对待。只有用心去为他人付出,别人也会用心去回报你。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对身边的人、事、物、心有感恩之心,对每个人都同感恩之心,人人做感恩的事,人人讲感恩的话,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篇8:让幸福的虎门更加幸福

2009 年10 月, 我校首批通过了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第一轮现代化建设的评估验收。此后, 我们严格落实达标后的常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特色化积淀以及标准提升工作。2013 年, 我校又首批通过了第二轮现代化建设的评估验收。在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工作中,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学校的发展, 要以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 以现代化学校制度运行, 要真正关注师生校园生活品质, 不断提高师生生命质量, 要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一、以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 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学校的办学思想, 直接影响着干部、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进而影响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质量。多年来, 我们坚持“思想引领行动”, 力争让鲜明的办学思想引领学校发展。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师生幸福”。“一切”是指学校办学工作中的所有行为。“教师幸福”是指“感受教师职业生活获得的创造感、尊重感与成就感。只有幸福的教师, 才会有幸福的学生。“学生幸福”是指“让双小学生在享受多彩的学习生活过程中, 修品学兼优, 铸身心健康, 养学有所长”, 积淀“有爱心, 负责任, 会合作, 讲文明, 健体魄”的校园精神。

如何将办学思想落实在干部管理行为中, 落实在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我们的做法是:干部工作计划中、辅导中、检查评比中、分析总结中要落实;教师在班主任工作中要落实, 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学校“德、智、体、艺、劳”各项活动中要落实, 学校物质环境与隐性环境建设中要落实。

二、践行现代学校制度, 依法治校

我们通过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发展道路, 争取实现学校管理现代化。

1.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在党团建设、师德建设、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等活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为学校各项工作保驾护航。

2.以健全与落实学校章程、规划和制度体系为载体, 以“承诺、考核、责任追究制”为抓手, 促进了学校依法办学的进程。

3.教代会民主议事及合理化建议制度的落实, 促进了民主化和谐校园的建设。

4.家委会进校园, 利用网站、家校通、微信、公示栏等平台进行校务公开, 以及一年一度的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的政风行风教风评议活动的开展, 促进了家长、社会参与学校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使师生校园生活更加幸福

我们以《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为依据, 落实津南区《校园环境及设施管理情况检查细则》, 让师生充分享受优质的办学条件带来的红利。

1.“校长第一责任、副校长或主任主管责任、教师托管责任”以及及时保养、维修、更新、补充的责任运行机制落实了管理好校舍场地及教学装备的工作。

2.全体教师用好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设备,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有效整合。

3.建立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科学、劳技、信息等专用教室,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4.图书室图书生均45 册, 全天候开放 (包括寒暑假) , 培养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5.专人负责管好、用好有400 座位空调餐厅及可控温直饮水设施, 高度重视与落实食品、饮用水质量、卫生与安全, 让师生享受安心、舒心用餐及饮水的幸福。

6.充分利用阶梯教室空间大的优势, 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学生讲座、教师研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满足师生与家长共同成长的需要。

7.创建乒乓球馆, 聘请专职管理及专业教练, 开设乒乓球课, 普及国球运动, 涵养国球精神。

8.创建心理团辅与咨询室, 整合德育处、少先队、关工委“五老”队伍及心理学研究生专业教师资源, 为师生提供了心理健康服务。

9.创办校园电视台, 每周一期直播节目, 熏陶、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 培养、展示学生“小记者、小主播”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才艺。

10.加快学校信息化进程, 让师生享受数字化校园生活的快乐。

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让教师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享受教育的幸福

在现代化学校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越发认识到:教师的成长应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目标, 而不仅仅是学校发展的手段。“让教师在学校生活与工作中感受创造感、尊重感与成就感, 体验教师职业的幸福”是教师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我们的做法如下。

1.规划定位。以“德能双馨, 身心健康”为目标, 以“学历提高、职称晋升、学科技能提高、新教师成熟、骨干教师成长”等为内容, 指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

2.培训引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进行职业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让全体教师在聆听专家讲座、观摩名师课堂中更新观念, 提升素养。

3.制度约束。不断完善并实施“三承诺、全员育人、正副班主任、学生及其家长评教”等制度, 约束了教职工教育教学的不当行为。

4.仪式涵养。“新教师入职仪式”“青年教师退团仪式”“老教师退休仪式”“国旗下宣誓仪式”无不记录在教师心灵深处, 涵养着“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

5.活动激情。“教育教学技能比武”“先进典型评选”“教师节庆典”“重阳节敬老”“元旦联欢”“春节慰问”“爱心妈妈团慈善校园行”和与兄弟单位“篮球、足球友谊赛”等工会活动, 从不同角度让教师感受学校的温暖, 激发提升育人技能的情感。

6.评价激励。在“德、勤、能、绩”综合考核基础上, 开展“感动双小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教学五认真先进教师”“艺体竞赛指导奖”“老年敬业奖”“全勤奖”“特殊贡献奖”“后勤服务奖”“先进教研组”等十项评比活动, 体现对教师人格的尊重, 情感的尊重, 工作的尊重, 促进学校形成弘扬正气、坚守师德、致力专业成长的文化氛围。

7.科研提升。采取“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的方式, 通过科研课题的确立、研究, 让教师插上成长的翅膀。

五、实施素质教育, 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一) 积淀“1291”德育文化, 让学生享受多彩德育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2”指明确两个目标, 一是育人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让“有爱心, 负责任, 会合作, 讲文明, 健体魄”的校园文化精神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并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形成优良的行为素养;二是过程目标: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 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家长文明习惯共进的德育过程。

“9”指构建并落实以下九个机制。

1.健全机构:构建了“校长第一责任, 德育副校长分管, 德育主任主管全校, 其他行政人员分管责任年级、正副班主任分管责任班级”的全员育人机制。

2.队伍建设:加强德育干部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通过讲座、学访、交流、评比等多种形式, 不断提高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

3.课程渗透:一是德育类课渗透, 通过上好每一节品生 (社) 课、班 (队) 课、校本德育课 (《梦想课程》《感动中国人物故事》) , 充分发挥德育类课的育人功能。二是学科课渗透, 全体教师“重视所有学科课的德育渗透及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观念在进一步转变。

4.活动强化:希望之星“千百十”、“班级责任岗”、读书活动、主题活动、节日活动、仪式活动、艺术社团活动。

5.环境熏陶:一是“物质环境熏陶”, “净化、美化、绿化、教育化”的校园环境以及八大主题厅廊陶冶着学生的美好情操。二是“人文环境熏陶”, 我们狠抓全员师德建设, 用干部教师的“为人师表”影响熏陶学生的行为素养, 以教师的博爱之心培育着学生的博爱之心。三是“媒体环境熏陶”, 充分利用电视台、校园网站、校报、班级园地等媒体环境涵养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

6.实践养成: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慢工细活, 需不断强化养成。我们致力于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7.考核保障:“日查周评、月查月评、期末综合考核”的制度, 成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保障。

8.家教跟进:办好家长学校, 提高家教水平, 形成了“大手拉小手共筑成长路”的氛围。

9.社区共建:与鑫港园、福港园、新桃园等社区的共建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服务社区的意识。

第二个“1”指每学年德育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 本学年的突破点是如何将有意义的德育、少先队工作做得更有意思的研究与实践。

(二) 积淀“1231”教学文化, 让学生享受“优质轻负”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实施有效教学, 构建高效课堂”, 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中心。

“2”指明确两个目标, 一是教师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二是学生有效学习, 轻负优质。

“3”指构建并落实以下三个机制。一是校本教研机制。落实“个人独立教研+ 同伴即时性教研+ 分散式学科组教研+ 校级大教研”的教研制度, 力求做到“有效教研”, 促进“学习、实践、反思、提高”教风的进一步浓厚。二是教学“五认真”常规管理机制。1.认真抓有效备课。备课有效, 上课才有可能有效。通过周查、月评、学期考核策略落实教师认真备课, 力争让备课有效。2.认真抓有效教学。课堂有效, 学生才能“轻负”。通过“六课”制度贯彻落实《标准》中的“精心准备、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培养习惯、运用媒体、目标达成、课后反思”的要求,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3.认真抓有效作业。作业不减, 学生不能“轻负”。教师方面, 一来不留无效作业、不多留作业, 二来做到及时批阅、及时回批, 个别学生作业要面批面改。学生方面, 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独立作业、及时作业、及时改错的良好学习习惯。4.认真抓有效辅导。个别辅导, 力求优质。提倡“奉献爱心和耐心, 辅导好每一个孩子”。让辅导有效。5.认真抓有效监测, 但不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三是教学评价机制。开展“备课评比、好课评比、作业批阅评比、教研组活动评比、教学质量优质轻负评比”等活动, 将评比成绩纳入月、学期绩效考核, 并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个“1”指每学年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 本学年的突破点是优质轻负。

(三) 积淀“1241”体育文化, 让师生享受“健康第一”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健康第一。

“2”指明确两个目标:一是全面提高群体体育水平, 二是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升。

“4”指完善并落实四个机制。一是课堂体育:加大巡课力度, 保证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二是群体体育:开展好师生体育课间活动, 落实国家“阳光体育运动行动计划”;三是竞技体育:抓好田径传统项目业训工作, 提高体育特长生区、市级竞技水平 (2012 年区团体第二) ;四是特色体育:发展好乒乓球特色体育项目, 让学生毕业前人人学会打乒乓球。

第二个“1”指:每学年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例如本学年的突破点是每一个学生2 项体育技能的提高。

(四) 积淀“1231”艺术教育文化, 让学生享受艺术教育的幸福

第一个“1”指树立一个理念: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要通过艺术教育, 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发展艺术特长。

“2”指明确两个目标:一是艺术教育开课率、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组建率、活动普及率100%;二是艺术社团活动成果进入市级先进行列。

“3”指落实三项措施:一是克服师资困难开齐开足开好音、美艺术课程;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营造“艺术殿堂”厅廊教育环境;三是创建好学生艺术社团 (军乐、合唱、舞蹈、篆刻、绘画等) , 丰富艺术教育载体。

第二个“1”指每学年实现一个新突破, 如本学年的突破点是每一个学生1 项艺术技能的提升。

(五) 进一步挖掘办学优势, 打造办学特色, 力争让学生享受与众不同的幸福

没有办学特色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几年来, 双港小学在“多彩课程让学生幸福”的办学特色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益的尝试。

德育课程:“雏鹰电视台”、“校报、手抄报”、“主题校会、班队会”、“升旗仪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梦想课程”构成了我校的德育类校本课程, 落实了学校“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国文课程:经典阅读、古诗80 首, 成语600 条, 辅以“读书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的多元评价, 培植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扬帆军乐队、百灵鸟合唱团、金孔雀舞蹈队、金话筒小主持、小巧手橡皮篆刻与绘画等艺术类课程使学生在行为规范、学有所长的基础上, 品行更加高雅。

“每天锻炼一小时”“人人学会打乒乓球”的体育类校本课程践行了“健康第一”的理念, 落实了“强健体魄”的育人目标。

“校园、家庭、社区”劳动课程, 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与技能。

“班级责任岗”、主题、节日、仪式等活动类课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

上一篇:英语课堂教学技巧点滴下一篇:2011春班主任工作总结(邓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