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2023-02-09

第一篇:如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新时期如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新时期如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一直是我们公安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安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公安队伍的建设水平,决定了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保一方平安职责的落实。随着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给我们基层公安队伍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基层公安机关面临的环境、工作任务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那么基层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就难以收到更好的效果。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加强队伍建设工作?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民需要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这项工作很自然就是由公安机关完成。如果我们还沉溺于过去的工作思维和办案方式,那么很明显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加追求物质利益,抛却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使得治安形势严峻,刑事案件不断增加。而公安机关受人力物力的限制,破案率并没有达到人

民群众的期望值,这也使得人民群众产生不满情绪。在新时期中,如何建设一支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公安队伍,成为了当前公安机关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这些新问题,公安机关必须与时俱进,创新队伍建设工作方法,大力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全和完善,给公安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公安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考验。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积极应对,主动迎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不断提高基层公安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民警的政治觉悟,构筑防微杜渐的坚实屏障。一是要紧扣重点抓党建。当前,重点应放在党内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的建设上,尤其是基层所队的党组织建设上。要大力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自身建设,克服“人情高于党性,关系重于原则”的不良倾向。二是要摸索建立有效的学习教育形式。摒弃形式主义的学习观念,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学习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做到全面提高、重点突出。

二、抓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公安民警作为公务员队伍中的一部分,是一支重要力量。而公务员队伍素有“铁饭碗”之称,大部分人心理会存有一种观念:只要抱上公务员这个铁饭碗,将会是一辈子衣食

无忧,不必再为其他的担忧,也没有失业的危险。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许多民警安于现状,并没有多大的求进欲望,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现有的民警培训制度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虽然现在公安机关在对民警进行定期培训,但是许多民警都当业务培训是放小假,是一种休息方式。所以民警在职期间,各单位、各部门也应该组织不定期的训练。同时,也要进行定期考核,对民警的现阶段状况做出一个有效的测评,使其有一个工作改进的标准。不断加强公安民警的培训是加强公安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抓队伍,完善管理机制。

抓队伍建设,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制度。好的机制是实现从严治警,确保队伍不出问题的保证。在制度建设上,首先要解决脱离实际和流于形式的问题。脱离了实际的制度不可能贯彻实行,同样,制定好的制度如果不坚决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其次要解决管理、监督不力的问题。监督既要有内部的,也要有外部的,那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制度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在制度建设上,必须严格管理和教育。要加强对民警的宗旨观念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境界,从思想根源上最大限度地减少民警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监督,严肃法纪。各级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检查督促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解决;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公安机关的内部监督部

门的事后查处为主变为事先防范为主,把预防民警违法违纪的关口前移。要坚持把解决民警思想问题、作风问题、工作问题与解决民警政治、经济待遇和实际生活困难相结合,凝聚警心,调动广大民警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四、抓宣传,提高公安形象

目前媒体宣传大多带有倾向性,正反面反差较大,群众普遍抱有否定和抵触情绪。宣传公安工作一定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公正透明地向社会传达治安状况信息,引导、争取群众的支持,为基层公安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果在群众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味的去隐藏案件事实,那么就容易使得社会舆论走向相反的一面,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不满就会更加严重,这将会严重影响公安工作的进行。因此,必须通过有效而有力的宣传,提高公安形象。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工具,介绍公安工作情况;二是要通过联系会或者走访等多种形式,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加队伍监督;三是要推行警务公开,促进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公安工作真正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

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事关公安队伍的形象、素质,事关公安工作的发展、突破,事关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机关抓好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公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 加强公安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公安机关的作风是公安队伍内在的素质的外在反映,是公安队伍宗旨观念的具体体现,事关公安队伍的形象,事关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事关和谐警民关系和社会稳定。因此,公安机关加强作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永葆忠诚本色的必然要求。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决定了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讲政治上必须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自觉维护政令、警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确保公安机关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良好的作风为保证。公安机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建设力量和保障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公安工作的内涵更丰富了,视野更宽广了,责任也更重大了,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安工作,以和谐理念指导公安实践,认真落实“两个最大限度”的要求,有效维护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打牢执法为民思想基础,密切警民关系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要有过硬的纪律作风来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加强新时期作风建设,就是要把公安机关几年来的一系列教育整顿活动的成果不断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执法为民。

(四)加强作风建设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确保社会长治久安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坚持扎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精神状态,切实履行公安职责,依靠广大群众,实施综合治理,才是根本的出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着特殊的时期,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公安机关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对此,也只有坚持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才能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创造工作佳绩。

(五)加强作风建设是深化公安机关反腐倡廉工作,纯洁公安队伍的必然要求。随着基层公安队伍的不断壮大,公安机关的执法执勤活动又比较分散,广大公安民警经常接触社会阴暗面,容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侵蚀。消极腐败现象对公安队伍的侵蚀渗透不可低估,必须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免疫力,才能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警。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素质、快节奏、求实效,努力形成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推动公安工作又快又好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和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不能就事论事,要敢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以整风的精神来促进领导作风的转变。要深入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脱离基层、脱离群众、作风漂浮、不思进取、不抓落实以及缺乏自律意识等问题。转变领导作风,必须始终立足基层,深入基层,依靠基层。要尽量精简会议和文件,加强对基层的直接监督指导,努力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把抓作风建设的过程,作为加强和改进领导自身作风建设的过程。以领导作风的转变,推动公安机关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二)、加强和改进学风。学习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从学习开始,差距由学习拉开,学习是进步的根基、提高的基础、安身立命之本。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公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各级干部和每个民警都必须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队伍,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只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更好的履行职责。

三、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以这次全国公安机关“三项教育”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为契机,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的作风建设来积极推动维护稳定工作和严打整治斗争,以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检验和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果,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第三篇:浅析如何加强公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如果说党的组织机构是基层党支部的机体,那么党员则是机体上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党员作为党组织的基础,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否健全、支部工作能否正常运行、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发挥。近年来,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广大党员民警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团结带领群众为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虽然大部分基层党员队伍总体来说是好的,战斗力强、表率作用明显,但也有少部分党员存在责任意识淡化、奉献意识淡化、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党员意识淡化的现象。随着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的运行,部分党员的素质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强化党员队伍是基层党组织的重中之重,下面本人就此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公安队伍基层党组织及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从目前公安队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看:

一是党建工作指导思想上有偏差。一些基层单位的行政领导甚至党组织负责人,思想深处总认为行政业务是硬任务,党建是软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把党组织工作放在从属地位,热衷于行政工作,根本不懂得党的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其工作内容和要求有不可替代性。

二是党建工作内容上有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往往局限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对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认识比较模糊,工作中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不够。对党的工作与公安工作的差异认识不清,将本职工作同党的工作相混同,忽视了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如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党员先进性、宣传和带领群众、发挥党的政治影响力和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等等。有的基层单位组织生活缺乏严肃性和思想性,以单纯的娱乐活动代替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致使组织生活的质量难以保证;还有一些单位组织生活的次数偏少,影响了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交流、沟通与联系。

三是党建工作方法上有偏差。在公安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基本上依托行政组织并都与行政组织并行设置,因此许多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党的工作时,不仅在内容上跟随行政工作,方法上也往往用行政管理的运作方式,缺乏党组织自已特有的工作机制和内在的工作逻辑,工作中一味地与行政运行机制相互借助、通融。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探索创新不够。有的单位组织生活的内容脱离实际,组织形式单

一、刻板,缺乏吸引力。有的党组织只按上级布置的内容开展活动,而结合本单位实际自主开展活动的能力较弱,组织生活的针对性不强。

四是党建工作功能上有偏差。一些基层党组织简单地认为党的全部工作就是保证完成公安工作任务,不能理直气壮地全面开展党建工作,不能从思想政治的高度对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和群众进行教育引导,并担负起保证、监督基层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在遇到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中的具体矛盾时,往往束手无策,基层党组织特有的政治功能难以发挥。

从党员素质状况来看:

一是责任意识淡化。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仅泸水县公安局党委就下设十一个基层党支部,177名党员),一些党员认为,自己只是党员队伍的一分子,起不了多大作用,个人好点差点不会影响党的全局。更认为自己作为普通党员更是无足轻重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感觉不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对党的工作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不干;对党组织的活动愿意参加就参加,不愿意参加就不参加。

二是奉献意识淡化。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党员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出现了“滑坡”,思想政治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表现在:有的党员把无私奉献说成是“吃精神饭”,把甘愿吃亏说成是“干傻事”,把不谋私利说成是“没本事”,等等,使部分党员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上陷入矛盾困惑之中。

三是艰苦奋斗意识淡化。公安机关作为一支为地方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队伍,可以说与地方联系较密切。因此,在地方经济冲击下,有一部分党员,染上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恶习。他们在人生追求、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消极的变化,放弃了自己曾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浪费挥霍。

四是党员意识淡化。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独特的身份、地位和作用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广大党员独特的实践行为的产物。党员意识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角色意识、执政意识、共产主义信念、群众意识、服务意识、理论意识、党章意识等。但目前在我们基层组织生活中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不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甚至有的基层党组织处于半瘫痪姿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党建意识不强。少数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党建知识,存在模糊的党建意识,认为公安机关本身就在党的领导之下,形成了“公安工作本身就是党的工作”这样简单的定势思维。从而,对党组织工作认识不清、定位模糊,重视不够,有时往往只能靠“越位”,替代党组织工作。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制度化程度不高。有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党员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将党组织正规化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工作部署上,既缺乏基本的制度,又不能很好地坚持和落实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也谈不上根据公安工作特点制订相应的新制度。所以,基层党组织依章治党的自我约束力,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以及长效机制就显得不足。

(三)部分基层党组织管理办法不足。目前,我局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正规化建设缺乏科学规范统一的考核标准和严格具体的考核办法,造成基层党建工作目标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考核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基层党组织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往往不作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做事凭经验,“跟着感觉走”,以不变应万变。工作中不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遇到问题后,拿不出办法和对策,总是寄希望于上级出主意、定措施,给基层当“向导”。

(四)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能力不够。少数基层党支部书记对党务知识不熟悉,开展党务工作能力不强,存在“不会做、不愿做、不敢做”现象,导致在研究探讨一些重点工作或重大事项方面,党组织没有声音、无所作为,工作中缺少显示度,在群众中缺乏影响力。

(五)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不活。活动内容老化、工作方式陈旧是目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些基层党组织仍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和办常规之事,活动内容往往局限于组织学习、组织发展和党员管理等一些传统性的工作,而在履行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职能方面表现欠佳。从而造成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不够健全。

(六)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在基层单位,党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部分党员错误的认为,既然大家都是党员,先进性就难以发挥,党员也缺乏自豪感和光荣感。还有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党章意识淡薄,工作能力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这些都直接消弱了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

三、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县级公安机关点多、线长、面广,人员相对分散,工作性质、体制机制等方面较为特殊。要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问题,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就必须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导向以及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上进一步凸显基层战斗实体和纪律部队的特性,这也是“四大考验”对党员队伍建设需要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着重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整个党建工作中所处地位、作用。基层党组织既是上级党组织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也是上级党组织在战略机遇期执政经验的创造者和执政成效的体现者和反馈者,同时又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二要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党建工作和基层基础工作的重心都在基层、支撑也在基层。各项工作部署、措施的落实靠基层,公安工作的成效也主要体现在基层。但是,在党员人数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基层党组织经常及时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员干部进行必要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就会失去了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可以说,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就是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基础。

(二)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党建发展观,就是要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党建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它既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又是党的建设赖以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求基层党组织的一切工作都要始终围绕促进全体民警尤其是党员队伍的全面发展来谋划、来部署、来展开,并把促进党员队伍的全面发展所取得的成效作为检验党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在统筹考虑基层党组织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建设时,既要立足于当前,考虑目前队伍发展的需要,解决眼前急需解决问题,又要着眼于长远,谋取党员队伍发展持续后劲。

(三)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当前,“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风气,已经在整个公安队伍乃至全社会蔚然成风,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学风建设,努力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是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基础性环节。要积极主动地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真正把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管理理论运用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来,提升活力,夯实基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最重要的是要大力倡导创新意识,鼓励基层党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形势和时代的要求,将基层党组织活动向多样性、开放性、知识性和大视野转变,注重“虚”“实”结合,以“虚”促“实”,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办成“党员之家”,办成党员全面发展的大学校。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机制。实践证明,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全部党建工作基础性、先导性的位置来抓,改变过去单纯依靠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和个人素质来决定党建位置的现象。要依据党章规定及有关制度,从“第一责任人抓党建”的要求入手,着力构建各级领导干部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机制,切实用规范性和约束性的措施来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项责任落实到实处。同时,要把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基层党组织和政工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组织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保党的各级组织的先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只有保持党的各级组织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建设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围绕党的组织创新来展开,在组织创新中增强活力,完善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组织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提高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这也是提高组织活力的核心。长期以来,各级对党建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抓得很紧,但又或多或少存在着与公安工作的特点、要求,广大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往往是一般性号召、原则性要求比较多,而对公安机关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党建工作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造成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不强,活力不够,党组织缺乏凝聚和动员全体党员力量和智慧的能力。因此,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就是要结合公安机关的特点,在提高诸如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的能力、组织领导的能力、结合实际抓落实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联系群众的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四、在发展、教育和管理党员方面要把好“四关”,全面提高党员队伍建设

(一)坚持把好“源头关”。要把提升党员综合素质的工作前移,放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源头上,要严格分析入党前工作表现、明确其入党动机以及对党的工作认知程度,按照推荐、评议、决定的程序推选热爱本职、能力较强、警民关系基础好、表率作用强的候选人,坚决杜绝关系党员或过得去就行的党员出现,确保其在入党前理论上入党、思想上入党、行动上入党,从而以纯洁党的队伍、提升党的战斗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坚持把好“教育关”。加强党员教育,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贯穿与整个党员教育始终的一条主线。一是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党章、党纲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党性;二是在党员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上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党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高度,正确认识党员肩负的使命和义务,从而激发广大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意识;三是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使党员立足本职岗位、牢记职责使命。

(三)坚持把好“监督关”。加强党员监督工作,对于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党员思想认识,规范党员行为举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党内监督,即依靠党的组织生活会或民主生活会。由于班子内部相互比较了解,工作彼此联系,因此要鼓励党员重视思想交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加强党外监督。各基层党支部可采取设立党员意见箱、党员民主测评等形式征求意见,党支部每月进行一次意见汇总,以掌握党员的动态;三是依靠支委纪检小组和党务公开监督小组进行监督。重点就党务工作开展情况、党群关系、民警意见进行调查监督。

(四)坚持把好“奖惩关”。严格、分明的奖惩措施对于制约党员不良行为、强化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党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一是建立党员量化管理考核办法。具体可按积分制实施,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最终考核结构与党员的评优评先挂钩;二是按照程序严格批评教育。由于党员同志相互间基本上都是一个警种或一个部门的同志,因此基层党支部有时对犯错误的同志留有情面,从而使得不良风气不能及时制止。因此,对于不听招呼、表率作用差、负面影响坏的党员坚持从严处理,决不能心慈手软。如:对于有严重问题的正式党员考虑报上级党委给予处理,预备党党员考虑推迟转正或撤销预备资格,以达到警示作用。

第四篇:如何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体相互交织形成社会这一整体,他们之间需要相互依存,便产生了一种公共关系。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整体的子系统,与其它系统相互联系更为密切,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公安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警察是一种涉及面广,事物纷繁的职业,它需要有强劲的状态、丰盈的知识以及灵活的头脑。加强公共关系建设,必须以公安基础工作以及警队自身建设为中心,从外围创造良好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导向,构建和谐的职业发展环境。

一、树立新时期良好的警察形象。公共关系具有对外性,需要展现警察的职业形象和社会作用。从警察自身以及警队自身建设来看,无外乎在个人形象、职业教育、团队配合等方面入手,严格、统一使用职业语言、职业动作,规范展现。

二、积极创造文化育警氛围。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上古知识被不断翻新,先进意识层出不穷,警察作为社会面上的杂家,需要其具备丰富而又全面的知识。积极开展警队的学习工作,既有利于提高整体的文化底蕴,更能有效的服务公安实践工作。我认为树立儒警形象是很有必要的。

三、加强公安机关内外工作的协调。公安机关是一个集打击、管理、服务等多职能于一身的政府部门。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一中心开展。在新时期,公安机关更要按照党委政府部署,结合时代特点,严格依法、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科学建立对外宣传组织,及时总结经验、事迹,广泛宣传。为公安各类工作提供良好的知识储备,服务现实斗争,使宣传与实战相互结合,减少内耗,共同促进公安事业有序发展。

四、拓宽交流渠道,加强国际合作。目前,世界各国处于一个趋同的变格过程。各类国际化标准也相继出台,要是警察保持生机和活力。必须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引入先进理念。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模式,以提高警队整体素质,为警察职业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浅谈公安机关如何加强网络公共关系建设

阜蒙县公安局网安大队 陈广月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介已经融入人们的工作、生活之中,这给公安机关的公关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做好公安机关公共关系建设,是维护人民警察形象、赢得公众对党和政府信任的需要,也是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网络公共关系,危机公关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不但影响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更为人类最基本的传播活动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互联网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大众媒体。互联网具有个性化、互动性、信息共享化和资源无限性等传播优势,集个人传播(如QQ、ICQ电子邮件)、组织传播(如BBS、新闻组)和大众传播于一体,具备强大的整合性,并且网络媒体的运作目前正在逐渐规范、成熟,已拥有相当大的媒体影响力,互联网正在成为各界人士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其中67.4%的人为18-35岁的年青人,82.2%的人是中专以上学历。这类网民年轻、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是最具活力的市场消费群体,同时也是各类社会组织梦寐以求的的公众资源,是组织形象、品牌塑造的理想主力公众。并且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发展,据CNNIC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中国经常上网购物人数已达3000万人,已经有1/4的网民经常在网上购物。

作为公共部门的公安机关也充分认识到了网络媒体的重要价值,在建设和完善公安网站的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占领思想阵地,不但提高了警务工

作效率,造福群众。网络媒体在公共关系传播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塑造公安队伍良好的形象,有效预防网络公关危机,也是网络公关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安机关要提高自身形象,实现良好警民联系和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的需求,有必要加强网络公关建设;构建在互联网上的警察网络公关可以实现警务公开、密切警民联系、危机化解、民警反馈与民意测验等功能。加强网络公关的建设可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包括建立门户网站和培养专业的网络公关人员,软件包括网络公关意识的培养,投公众之所好,注重服务性和注意网络安全,增强保密性。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公安机关渐渐拉开了“公共舆论网络公关”大幕,警察的公共关系建设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很多公安机关都成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这些专设机构负责警民互动、警队形象建设、涉警舆情、危机干预等相关工作。鉴于网络公关时代的到来,公安民警再不能以“管理者”自居,必须主动通过网络寻求与媒体、群众的良性互动。在信息时代,“网络公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关的重要手段。

一、公共舆论网络的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的影响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手持摄像机”的时代,使我们步入了一个“处处都有评论员,人人都是语法家”的环境。舆论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及时快速,甚至是“秒杀”,传播的内容涵养丰富,主体立论自由,载体开放多样,空间直达全球。特别是现在,我国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社会各种矛盾滋生,更是给网络舆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一旦有激发网民的深层次社会矛盾为诱因,有传统媒体的介入,有大型商业网站推波助澜,如果政府部门稍有应对不及时,都可能使“小问题”衍

变成“大矛盾”。公共舆论网络的迅猛发展给公安机关带来了不少难题,但这更是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公安机关重视和发展公共舆论网络公关,要求公安机关加强网络公关队伍建设,更加要求全体公安民警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

公安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公安机关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公安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个别媒体记者的恶意炒作以及受众的恣意听取和传播,给公安工作和公安形象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而公安机关在业务管理和队伍建设上,也因多种原因,客观上出现一些易形成媒体负面报道的现象,公安舆论引导工作开展不力。面对这种局面,公安机关如何积极深入广泛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并在构建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理念下更好地发挥公安舆论引导作用,掌握宣传主动权,提升公安宣传水平,已成为公安机关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公安网络公关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公安机关都建立了官方网站,开展警务公开和宣传工作,不少地方还成立网络舆情研判中心,组织网评员队伍,对网络公关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意识较淡薄,重视不够。“网络公关”是依托互联网提升形象,为现代公关提供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的手段。它是信息时代的全新概念,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方兴未艾。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对网络公关认识不足,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忽视网络舆情引导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信息不及时,更新滞后。各地公安建设的官方网站,信息更新普遍不够及时,有些县区的网站“一穷二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更新。此外警务公开内容可读性差,对网民缺乏吸引力。

(三)队伍不专业,基础落后。各地的网络舆情引导员多为兼职,一旦网络公共危机突发则临时集中开展工作。涉警网络公关既缺乏工作预案,又缺少指导培训,组织、运作和协调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程度较低。

(四)处置不及时,反应迟缓。公安机关处置网络公关危机时方法简单、反应迟缓,往往不能适时地掌握话语权,使一些网络媒体或别有用心的网民有机可乘,炒作涉警负面信息进行丑警宣传,损害公安形象。

(五)单方面宣传,缺乏互动。目前各地公安的官方网站普遍存在偏重自身包装宣传,业务咨询、民意收集、交办反馈等互动模块功能不强,网络政务水平仍相对落后于其他政府部门。由公安机关到群众的单向沟通方式,无法实现警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公安机关做好网络公关工作的对策

(一)依托门户网站设立公关据点。目前,各级公安官网来路芜杂,域名长乱难记。很多地方为图方便使用个人博客建设网页,部分基层警队甚至使用交友平台或qq空间建立网络公关据点。这些“白手起家”、根基不牢的网页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或被冒名顶替。公安机关应依托新浪、网易、搜狐、百度等有实力的门户网站建立官网,利用他们成熟的互动平台借力上位,以方便群众访问、警民互动,增强影响力。

(二)强化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机制。主流媒体都已经依托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平台,公安机关更应该与他们密切联系,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地方媒体的网络版做好公关,加强形象建设与信息源头的管理控制,及时删减发表在网络城市社区的不负责任的主题和留言。

(三)建立网络危机处置预案库。随着近年来网络公关危机事件的不断出现,公安机关应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建立网络危机处置预案库,完善网络

危机处置的法理依据。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剖析典型个案,做到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分配警力,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应对水平。

(四)加强业务培训,丰富引导手段。要设专职机构,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加强对公关工作的指导培训。面对来自网络的质疑,公安机关必须处变不惊,帮助网民冷静、正确地分析问题、真诚地解决问题,而不能一味地回避或解释。同时要研究处置策略与引导技巧,以虚实结合的多种身份注册不同用户,多角度入手引导舆情向我靠拢,争取支持者,孤立反对者,打击煽动者。

(五)公安机关采取有效对策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是警察公共属性的体现,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赢得公众的支持配合,这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借鉴泰州公安机关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有益经验并正视其不足之处,研究我国公安机关应对网络公共关系危机的有效对策,有助于恢复公安机关的受损形象,强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

四、网络公关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协调好“公关”与业务工作的关系。业务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主业”,“公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业务工作。做好基本业务工作,是公安机关公关关系建设的前提。如果民众看不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有力举措,那么,“公关”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法形成公信力。业务工作做得不好,一味搞“公关”,最终“公关”也就成了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事情。

(二)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注意主动服务与被动应付的关系。“人民警察为人民”,作为人民的公仆,民警理应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主动为人民提供高效的服务。全体人民警察应当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人民公仆”、“提供服务者”,逐步实现警察心理角色的转变。要摒弃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办公”,“等着人

民找警察”,“出了问题才‘公关’,不出问题不‘公关’”和“只做危机‘公关’,不做形象‘公关’”的错误思想。

(三)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把握好“局部公关”与“全警公关”的关系。全国公安机关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做好公共关系建设应该着眼于全局,要有“一盘棋”的思想,谨防“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仅有局部地区的“公关”工作做得好是远远不够的,做好公共关系建设要把握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不仅要“局部公关”,更要“全警公关”。

(四)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公共关系建设经验,无论是美国警方、英国警方、新加坡警方还是香港警方,都将处理好公安机关与媒体的关系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媒体是公安工作的传声筒,可以宣传歌颂,也可能成为谣言的散播器。做好公共关系建设,就要与媒体保持和谐、互动的关系,畅通与媒体沟通的途径,把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五)做好网络公共关系建设,需要注重“网上公关”与“网下公关”的关系。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公关”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网上警务室、网络发言人、网络访谈、论坛、博客、微博、播客、QQ等都是各级公安机关“网上公关”的重要方式。不过也要看到,网络的普及率依然有限,使用上也存在一定的条件制约。做好“网上公关”的同时,切不可轻视“网下公关”。

上一篇:如何成就精彩人生作文下一篇:如何发挥监督机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