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常用药物总结

2024-05-21

icu常用药物总结(精选6篇)

篇1:icu常用药物总结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1~20ug/kg/min 升压作用从5ug/kg/min开始。极量:20ug/kg/min 配制:

50kg:150mg+NS35ml—1ml/h=1ug/kg/min 60kg:180mg+NS32ml—1ml/h=1ug/kg/min 70kg:210mg+NS29ml—1ml/h=1ug/kg/min 硝普钠

用量:1~3ug/kg/min,从0.5ug/kg/min调 极量:8ug/kg/min 配制:

50kg:0.3ml/h=0.1ug/kg/min 60kg:0.4ml/h=0.1ug/kg/min 70kg:0.4ml/h=0.1ug/kg/min 硝酸甘油

用量:5~30ug/min,每5ug开始调 配制:NG25mg+5%GS 250ml 3ml/h=5ug/min 鲁南欣康

用量:5~30ug/min,每5ug开始调 配制:鲁南欣康40mg+溶液250ml 15ml/h=1mg/min 可达龙

首用:NS20ml+可达龙75mg,20分钟慢推完 用量:0.3~0.5mg/min 配制:可达龙225mg+溶液250ml 20ml/h=0.3mg/min 可达龙300mg+溶液250ml 15ml/h=0.3mg/min 心律平

首用:NS20ml+心律平70mg 10分钟慢推完 用量:0.3mg/min 配制:心律平210mg+溶液250ml 21ml/h=0.3mg/min 米力农 首用:NS20ml+米力农2.5mg 10分钟慢推完 用量:0.35mg/kg/d 极量:1.13mg/kg/d 配制:米力农 7.5mg+溶液250ml 50kg:35ml/h=0.35ug/kg/min 60kg:42ml/h=0.35ug/kg/min 70kg:49ml/h=0.35ug/kg/min 肾上腺素

用量:从1ug/min开始调

配制:肾上腺素1mg+溶液250ml 15ml/h=1ug/min 异丙肾上腺素

用量:0.05~0.3ug/kg/min 配制:异丙1mg+5%GS250ml 50kg:38ml/h=0.05ug/kg/min 60kg:45ml/h=0.05ug/kg/min 70kg:53ml/h=0.05ug/kg/min 阿托品

用量:1~4ug/min 配制:阿托品1mg+5%GS 250ml 15ml/h=1ug/min 利喜定(压宁定)

用量:0.1~2mg/min 从o.1mg开始 配制:100mg+5%GS250ml 15ml/h=0.1mg/min

篇2:icu常用药物总结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20mg/2ml

用量:1~20ug/kg/min;升压作用从5ug/kg/min 开始。极量:20ug/kg/min

配制:W*3 + NS至50ml

50kg:150mg+NS35ml—1ml/h=1ug/kg/min 60kg:180mg+NS32ml—1ml/h=1ug/kg/min 70kg:210mg+NS29ml—1ml/h=1ug/kg/min

肾上腺素1 mg/ml

用量:从1ug/min 开始调

配制:肾上腺素1mg+溶液250ml 15ml/h=1ug/min

异丙肾上腺素1mg/2ml 用量:0.05~0.3ug/kg/min

配制:异丙1mg+5%GS250ml 50kg:38ml/h=0.05ug/kg/min 60kg:45ml/h=0.05ug/kg/min 70kg:53ml/h=0.05ug/kg/min

去甲肾上腺素 2 mg/1ml

(Kg×0.3)mg加NS至50ml/ iv 泵入,1ml/h 相当于0.1ug/Kg/min

如:体重60Kg的患者,用量为:0.5ug/Kg/min 18mg+NS 41 ml / iv 泵入,5ml/h 常用剂量为0.1-2.0 ug/kg/min

报告最大剂量可达10.0 mcg/kg/min

间羟胺主要激动α受体,升压效果比去甲肾上腺素稍弱,但较持久,有中等度加强心脏收缩的作用

硝普钠50mg/支 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塞或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 用量:1~3ug/kg/min,从0.5ug/kg/min 调 极量:8ug/kg/min 配制:

50kg:0.3ml/h=0.1ug/kg/min 60kg:0.4ml/h=0.1ug/kg/min 70kg:0.4ml/h=0.1ug/kg/min

mg+5%GS 50ml /iv泵入0.6ml/h(10ug/min起始), 可用到200-300ug/min

乌拉地尔(利喜定/压宁定)α受体阻滞剂25mg/5ml/支 用量:0.1~2mg/min 从0.1mg 开始 配制:100mg+5%GS250ml 15ml/h=0.1mg/min

先缓慢静注10-50mg,监测血压变化。效果在5分钟内显示后 维持降压效果:100mg稀释成50ml(NS,5-10%GS,5%果糖均可)

最大药物浓度为4mg/ml

初始输入速度为2mg/min,维持给药9mg/h

若将250mg乌拉地尔溶解在500ml液体里则1mg乌拉地尔相当于44滴或2.2ml输入液

硝酸甘油

用量:5~30ug/min,每5ug 开始调 配制:NG25mg+5%GS 250ml

3ml/h=5ug/min

鲁南欣康

用量:5~30ug/min,每5ug 开始调 配制:鲁南欣康40mg+溶液250ml

15ml/h=1mg/min

可达龙(胺碘酮)

首用:NS20ml+可达龙75mg,20 分钟慢推完 用量:0.3~0.5mg/min

配制:可达龙225mg+溶液250ml

20ml/h=0.3mg/min

可达龙300mg+溶液250ml

15ml/h=0.3mg/min

心律平(普罗帕酮)

首用:NS20ml+心律平70mg 10 分钟慢推完 用量:0.3mg/min

配制:心律平210mg+溶液250ml

21ml/h=0.3mg/min

米力农

首用:NS20ml+米力农2.5mg 10 分钟慢推完 用量:0.35mg/kg/d

极量:1.13mg/kg/d

配制:米力农 7.5mg+溶液250ml

50kg:35ml/h=0.35ug/kg/min

60kg:42ml/h=0.35ug/kg/min

70kg:49ml/h=0.35ug/kg/min

阿托品

篇3:icu常用药物总结

1 临床资料

收集整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诊断为谵妄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8例,女性98例。年龄42~83岁,平均(68.6±7.8)岁,246例患者均满足谵妄诊断标准,即DSM-Ⅳ的谵妄诊断标准。246例谵妄患者中高龄患者(>65岁)、酗酒、危重患者、合并3种以上疾病、昏迷、心理因素、机械通气、ICU环境因素、感染、镇静镇痛、创伤/手术分别为52例(21.14%)、6例(2.44%)、31例(12.60%)、44例(17.89%)、8例(3.25%)、21例(8.54%)、33例(13.41%)、12例(4.88%)、16例(6.50%)、9例(3.66%)、14例(5.69%)。

2 危险因素分析

2.1 自身因素

在246例谵妄患者中属于患者自身因素的有高龄、酗酒、心理因素,分别占21.14%、2.44%、8.54%。高龄患者(>65岁)由于大脑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及对缺血、缺氧的高度敏感已经成为谵妄的易发人群,酒精依赖患者由于酒精损害脑细胞的代谢功能,使脑细胞接受信息和交换信息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容易发生谵妄。入住ICU前后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及创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身体、精神、心理压力是引发患者谵妄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术前精神不安被认为是发生术后谵妄的重要因素之一[2,3]。

2.2 疾病因素

属于疾病因素的有危重患者、合并3种以上疾病、昏迷、感染,分别占12.60%、17.89%、3.25%、6.50%。危重患者、合并3种以上疾病及昏迷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常有肝肾功能的异常,临床表现为血气分析或生化指标异常,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引发谵妄。感染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或细菌毒素,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引发大脑代谢改变而引起精神症状。当感染伴发热,可增加脑耗氧量,ATP生成减少,导致脑功能障碍,可能是感染伴发热患者发生谵妄风险更大的原因[3]。

2.3 治疗因素

治疗因素有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手术,分别占13.41%、3.66%、5.69%,镇静镇痛是ICU的日常工作,目前常用药物有苯二氮类、丙泊酚、阿片受体激动剂及新型镇静镇痛药物右美托咪定。镇痛镇静药物诱发谵妄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为过多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增强并延长中枢神经的抑制效应,扰乱脑内神经递质系统,引发谵妄发生。机械通气增加谵妄同患者所患疾病、体内代谢紊乱、镇痛镇静药物使用有关。创伤/手术使患者处于过度应激状态,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循环功能影响较大[3,4]。

2.4 环境和其他因素

由于ICU各种仪器和夜间护理操作发出的噪声,正常的昼夜交替循环消失,约束带使用导致患者不能随意更换体位,患者不适应ICU病房环境,ICU的封闭式的管理使患者与亲人暂时分离等都会引起患者精神紧张。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睡眠剥夺也是ICU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之一[4]。

3 非药物性的预防措施

3.1 非药物性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目前谵妄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龄、酗酒、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谵妄的易发因素。应急反应、创伤、外科手术、低血压、低氧血症、脑血流减少、代谢及电解质紊乱促进谵妄的发作,上述因素引起脑内神经递质障碍可能是谵妄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尤以胆碱能系统最为重要。谵妄的治疗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为主,同时给予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性措施,对已经发生谵妄的患者应以氟哌啶醇、奥氮平及喹硫平等具有抗精神病、抗焦虑及镇静的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发生谵妄的死亡率较高,文献报道为22%~76%,因此除积极原发病和对症治疗外,医护人员应重视谵妄的易发因素和促发因素,关注患者的神志变化,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采取非药物性的预防措施以防止谵妄的发生[4,5]。

3.2 预防谵妄的措施

目前有效预防谵妄的措施有限,包括认知训练、提高睡眠质量、早期运动、音乐疗法等单一形式的预防策略,针对诱发谵妄高危因素进行各种干预措施的组合,包括:镇静唤醒、呼吸同步、谵妄检测、早期运动。无论何种预防策略,常规监测,早期识别诱发谵妄的高危因素是预防谵妄的关键。谵妄具有急性发作、病情波动等特点,日常工作中需反复进行评估,对高龄、酗酒、既往有痴呆或认知障碍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减少医源性因素的影响。对可以改变的因素,需改善ICU的环境,纠正患者睡眠-觉醒周期的紊乱,提高睡眠质量,做到早期预防[5,6,7]。

3.2.1 加强患者入住ICU前后的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入住ICU前后的评估,及早识别并减少或消除诱发谵妄的高危因素是预防谵妄的关键。对于需要入住监护病房的患者,护士在入住前应访视患者,向患者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及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使患者事先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以减轻患者进人新环境后的恐惧、陌生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认知、行为变化及发病症状。使用谵妄评估工具如ICU意识模糊评估表和重症监护谵妄筛查表早期发现谵妄的高危因素,特别对活动减少型谵妄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5,6,7]。

3.2.2 优化ICU的环境,提高睡眠质量

给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降低ICU的噪音,最大限度地降低监护仪和呼吸机的报警音量,医务人员不宜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尽量小声说话,集中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在患者视野范围内放置钟表,保持患者的时间观念。避免患者日间睡眠时间过多,保持白天清醒,夜间睡眠,对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的患者,每天记录患者日间和夜间睡眠时间段,实施睡眠限制措施。条件许可准备报纸、杂志供患者阅读,摆放患者熟悉的物品,最大限度地改变枯燥无味的ICU环境[7,8]。

3.2.3 观察病情变化

日常监测,及早识别谵妄发生的易发人群和高危因素,谵妄具有急性发作,病情波动等特征,日常需要运用ICU意识模糊评估表和重症监护筛查表反复进行评估,对高龄、酗酒、既往有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避免出现医源性危险因素,对病情危重、使用高危药物、睡眠紊乱等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用药方案,提高睡眠质量,消除诱发谵妄的各种因素,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认知、行为及发病的症状。与患者日常思维状态和行为习惯作对比。早期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是提示谵妄发生与否的敏感指标,要加强监测。在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血气分析变化的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呼吸机正常运行,确保组织供氧充足。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3.2.4 镇静与镇静唤醒

镇静镇痛是ICU的日常工作,镇静镇痛药物,特别是苯二氮卓类药物是引起谵妄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持续静脉泵注镇静镇痛药物存在药物蓄积,存在镇静镇痛过度等风险,过度的镇静镇痛使患者处于医源性的昏迷状态,有研究显示昏迷是ICU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实施镇静唤醒与目标化镇静,能减少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9,10]。

3.2.5 认知干预与早期运动和锻炼

对入住ICU的患者及时进行定向力训练,反复进行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定向问答加强患者的时间观念,通过指导患者读报、看书及听音乐来刺激患者的视觉和听觉,增加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和理解力,减少谵妄的发生,同时认知训练能有效加强护士与危重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和易怒等负性情绪,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通过评估适合早期运动的ICU患者,早期运动和锻炼应与疾病治疗同时进行。由专业的康复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活动能力每日给予肢体活动和全关节运动,能帮助患者消除躯体或精神心理障碍,被认为是预防谵妄的有效措施之一[10,11]。

篇4:ICU常用评分方法及临床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和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危重病治疗水平和ICU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什么是重症病人,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和识别重症病人是重症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单纯以“轻、中、重”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不能准确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迅速变化,即使同一患者不同医生或护士的判断结果也有很大出入,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重症临床和科研工作,必须有衡量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并在不同国家不同医院普遍可以接受的标准,这种标准称为重症严重程度或预后评价系统。现把ICU常用的评分方法介绍如下。

1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是一类评定各类重症患者尤其是ICU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客观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且较权威的评分方法。

1981年美国学者Knaus等[1]首次提出APACHEⅠ,开始了对重症病情客观化的评价,但参数多,数据采集复杂,不包含年龄,对慢性健康评估简单,临床使用不便且预测不够准确。1985年Knaus等[2]简化了APACHEⅠ中不常用或者检测不便的参数,增加了年龄分值,并将慢性健康状况不同权重量化,提出APACHEⅡ,并给出计算每一个患者院内死亡危险性(R值)。由于设计合理,使用简便,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评分系统。1991年Knaus等[3]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广泛深入的多中心研究提出了APACHEⅢ,许多研究证实,APACHEⅢ比APACHEⅡ对死亡率的预测准确度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APACHEⅢ提出后有些数据未公开发表,并且使用比较复杂,因此未得到广泛使用。APACHEⅣ是2005年才出现的评分软件,由于相关文字资料未见公开报道,所以使用也受到限制。

1.1 评分方法

APACHE的应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计算分值,二是计算院内死亡危险性(R)。分值的计算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反映急性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生理学评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APS),年龄评分和患病前的慢性健康状况评价(chronic health status,CHS)。三者总分构成APACHE得分,再由该得分和疾病种类、治疗场所种类等因素计算出R值。APACHE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且较权威的一种评分方法。APACHE I所包含的生理学参数及其分值均由一些专家凭主观意愿选定,参数多,数据采集复杂,临床使用不方便,未考虑年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且只适合于对群体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宜用于对个体患者预后和所需监测、治疗水平的预测,故目前已弃之不用。APACHE Ⅱ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目前使用最为普遍,它既可用于群体患者预后的评估,对个体病死率的预测也有一定价值。APACHE Ⅲ的设计较APACHE Ⅱ更为合理,它以神经学评分代替GCS,有人已证实此法较GCS更准确。以酸碱失衡评分代替pH单独得分,前者更能体现患者在病理生理方面的综合变化。APACHE Ⅱ和APACHE Ⅲ对死亡危险性的预测均有较满意的结果,有人证实APACHE Ⅲ更接近实际病死率。

1.2 临床应用

1.2.1 评价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预测 在临床工作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测死亡危险性方面,容易受到医源性或者患者及其家属主观方面的影响,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或发展以及疗效,常依赖臨床表现或者某些检查结果做出片面评价,缺乏对全面病理生理状况的综合评估。许多研究表明[4],重症评分与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重症评分越差,病情越重。

1.2.2 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动态评分用于调整治疗方案和策略。临床常用重症评分衡量某种治疗或护理措施的效果。如果治疗效果好,病人病情缓解,评分就变好,反之,病情加重,评分变差。周立新等[5]用APACHEⅡ评分对外科重症监护室182例患者根据入室时状态评分,此后定期重复评分,用死亡率预测方程(MPM)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比较,再用肝功能不全参数作校正。结果1992年3月以前,由于未施行全面多脏器功能监测,实际病死率(58.1%)高于预测病死率(32.5%)。1992年3月以后应用多脏器功能监测技术,实际病死率(29.1%)低于预测病死率(30.8%)。表明评分确切地反映出危重疾病的医疗质量和救治水平。夏志洁等[6]对急症科ICU的269例危重病患者用APACHEⅡ评分法动态监测,发现随着APACHEⅡ分值增高,病死率上升,加强ICU患者床边护理后,APACHEⅡ分值下降,死亡危险率也下降

1.2.3 用评分作为ICU准入、准出的依据 国外有人[7]调查了42个ICU的17 440例患者,认为根据评定当日的治疗和APS情况、前1日APACHEⅡ得分,可估算再次收入ICU治疗的概率,以及再次接受积极治疗的风险,若<10%,可作为转出ICU的依据。这有利于患者的安全转出,并提高了ICU资源的合理利用。评分确定为低危患者,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可作为撤消治疗的主要根据。

1.2.4 预测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Goel等[8]研究了APACHE评分和COPD患者长期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单变量分析中,APACHEⅡ分值与COPD患者长期的生存率相关。在控制了吸烟史和PCO2后,APACHEⅡ就成了患者长期生存率的独立性相关因素。并且研究表明APACHEⅡ分值是患者3年存活率独立相关因素。所以,APACHEⅡ可以作为COPD恶化患者的长期存活率的预测指标。

1.2.5 了解某些物质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某些物质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和APACHEⅡ评分的比较,为此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可把此物质作为临床工作中判断病情预后的又一指标。陈兵等[9]通过对48例急诊ICU患者在入住急诊ICU 24h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血乳酸浓度测定,比较不同APACHEⅡ评分分值与血乳酸浓度。研究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21~30分组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11~20分组,APACHEⅡ评分>30分组血乳酸浓度明显高于21~30分组,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

2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同APACHE一样,是一类评定各类危重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预后的客观体系,其主要特点为简捷、可信、省时,但同APACHE及其他评价系统相比并无优越性。其发展经历了2个阶段,及SAPS I和SAPS Ⅱ。

尽管1981年后APACHEI为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和对群体患者结果进行可行性比较提供了客观而统一的标准,但由于其所选择的生理参数较多,收集相关信息资料烦琐,获取完整资料困难,易造成评分结果上的差异(APACHE I评分时,将所缺生理参数项视为正常)。为寻找一种更简便实用的评分方法,法国学者Le Gall等[10]于1984年提出了SAPS I。他们将此法应用于679例ICU患者,并与APACHE I比较,发现80%患者的病死率随SAPS工分值的增加而上升,SAPS I对PHM预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PACHEI。

经过不断更新、完善和补充,Le Gall等[11]在对12个欧美国家的137家ICU中的1万多例患者进行了研究之后,于1993年提出了SAPS Ⅱ。欧美国家的大量应用研究证明,SAPS Ⅱ的校準度(CAL)和分辨度(DIS)均明显高于SAPS I。SAPS Ⅱ与APACHEⅡ、MPMⅡ同属于第三代危重症病情评价系统。

2.1 评分方法

2.1.1 SAPS I是在APACHE工的基础上简化产生,其与APACHE I比较将生理学参数减为13项,增加了年龄成分,除去了CHS,共14项变量,每项分值0~4分,均取入住ICU后24小时内最差值,如果既有高值又有低值,则按高分计算,不累计积分。比如心率最慢35/分(4分),最快170/分(3分),则该项目得分取前者4分。各项分值之和即为SAPS I总得分,最低0分,最高56分。

2.1.2 SAPS Ⅱ的评分标准,同SAPS I比较,将生理学变量中的呼吸频率、血细胞比容和血糖浓度替换成了氧合指数(PaO2/FiO2)和血胆红素浓度,增加了内科患者、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三种住院类型,增加了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转移癌和血液恶性肿瘤三种慢性疾病,共17项变量,每项变量分值0~26分不等,同样取入住ICU后24小时内的最差值,如果既有高值又有低值,则按高分计算,不累计积分。比如心率最慢35/分(11分),最快170/分(7分),则该项目得分取前者11分。各项分值之和即为SAPS Ⅱ总得分,最低0分,最高163分。SAPS Ⅱ还给出了计算PHM的公式:PHM=elogit/(1+ elogit),logit= β0 + SAPS Ⅱ得分×β1+〔㏑(SAPS Ⅱ得分+1)〕×β2=-7.7631+ SAPS Ⅱ得分×0.0737+〔㏑(SAPS Ⅱ得分+1)〕×0.9971,式中e为常数2.7182818,β0是常数,β1和β2是回归系数。

2.2 临床应用

SAPS Ⅱ参数选择相对粗糙,虽能有效预测病情,但更适用于群体患者。Le Gall等[12]经过大规模的国际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也提出SAPS Ⅱ更适用于群体病人死亡风险估计,而不太适用于个体病人。目前SAPS的临床应用范围基本与APACHE一致,主要用于评价病情严重程度,预测PHM,指导医疗护理资源的分配,以及与其他评分的联合应用。通常将SAPS Ⅱ40分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截断点,超过该值,病情的严重程度、死亡概率明显提高,需要医护人员投入的力量也明显增大。吴曙华等[13]通过研究SAPS Ⅱ与128例危重患者的关系后,认为SAPS Ⅱ能对综合性ICU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吴荣等[14]研究SAPS Ⅱ在创伤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结果发现当SAPS Ⅱ小于40时,病人一护士的比例不超过1:1,而当SAPS Ⅱ大于40时,病人一护士的比例将超过1:1.5或1:2,这样的“人力配置”使“管床护士”感觉劳动强度适中,能够保证上班期间充沛的精力,对病人的护理措施也能够及时按计划完成,同时发现将其引入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认为SAPS Ⅱ可以很好地指导护理资源的配置和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死亡概率模型[15、16、17]

病死概率模型(mortality probability models,MPM)是一类评价危重病患者病死概率的系统,是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法,从大量的备选变量中选择特定的变量并给予适宜的统计学权重,然后给出计算院内病死概率(PHM)的公式。MPM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MLR)、第一代病死概率模型(MPM I)和第二代病死概率模型(MPM Ⅱ)。

3.1 评分方法

MPM系统的应用方法同其他常见评分系统有所不同,不计算得分,而是制定一些变量并给予赋值,变量的定义给出说明,综合每个变量的实际情况直接计算PHM,其通用公式为PHM=elogit/(1+ elogit), logit= β0 +β1X1+β2X2+…+βkXk, 式中β0是常数,βkXk为第k项变量的13值与X值的乘积。下面分别介绍MLR、MPM I和MPM Ⅱ的应用方法。

3.1.1 MLR包含了MLR0和MLR24可分别计算患者入ICU时和24小时的病死概率。MLR0和MLR24均包含有7个变量,其估计的β(logistic系数)、SE(标准误)、OR(调整比值比)和95%CI(95%可信性区间)。实际计算病死概率PHM=elogit/(1+ elogit), logit= β0 +β1X1+β2X2+…+βkXk,k从1取到7,X值除器官衰竭的数量、年龄、动脉收缩压按实际值计算外,其余变量均视其有无计为1或0,其中MLR0中第7项目分别按动脉收缩压和其平方值计算。

3.1.2 MPM I包含了MPM I0、MPM I24、MPM I48和MPM IOT,可分別计算患者入ICU时24小时、48小时和48小时后的病死概率。MPM I0评估患者刚刚进入ICU时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受治疗的影响,包含有11个变量,其估计的β、SE、RR(相对危险性)和95%CI。MPM I24、MPM I48和MPM IOT均时评估患者入ICU并接受一定治疗后的病情严重程度,都是在MPM I0基础上产生,分别包含有14、11和3个变量,其中MPM IOT由入院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病死概率共同决定,实际计算病死概率PHM的公式同MLR一样。其中MPM I0中第11项目分别按动脉收缩压和其平方值计算。比如一60岁男性,有慢性肾衰史,因为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急诊入住ICU,神志清,心率120/分,血压100/65mmHg,胸部CT提示肺炎,则MPMI0中的logit= β0 +β1X1+β2X2+…+βkXk=-2.9678+0+1.2671+0+0+0.64049+0.55592+0.047789×60+0+0.00736×120+0+(-0.045905)×100+0.00011589(100)2=0.81763。

3.1.3 MPMⅡ包含了MPM Ⅱ0、MPM Ⅱ24、MPM Ⅱ48和MPMⅡ72,可分别计算患者入ICU时、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病死概率。MPM Ⅱ0评估患者刚刚进入ICU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包含有15个变量,其估计的β、SE、0R和95%CI,各变量的定义参见表内说明。实际计算病死概率PHM的公式同MLR一样。

3.2 临床应用

目前MPM的临床应用主要是评价病情,预测PHM,并比较不同ICU的效能。一是从患者刚进入ICU尚未接受治疗干预因素影响时,即进行MPM0的PHM的计算和评价,从而指导此后的治疗及评价,研究表明,MPM0具有较高的校准度(CAL)和精确度(DIS),可准确而可信地预测PHM。二是动态监测MPM 24、MPM 48和MPM OT,以便提高预测准确性,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有研究认为MPMⅡ72和MPM ⅡOT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患者的预后,其得出的PHM与患者实际的病死率非常接近。

有关MPM的单独研究报道并不多,更多的是与其他评分系统的应用比较。目前研究趋势主要是进一步提高MPMⅡ在临床的应用并对预测公式进行适当修正。2003年Arabi等通过研究严重感染患者的评分系统应用时,发现MPM Ⅱ0、MPM Ⅱ24、和APACHEⅡ、SAPS Ⅱ一样能很好预测病死率,若将MPM Ⅱ24的PHM计算公式改良为:PHM=eβ01(logit)〔1+ eβ01(logit)〕,则DIS有一步提高且较其他评分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Knaus WA, Zimmerman JE, Wagner DP, Draper EA, LawrenceDE: 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 a physiologically based classification system.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81; 9(8): 591-597.

[2] Knaus WA, Draper EA, Wagner DP, Zimmerman JE. APACHE II: a severity of disease classifcation system.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85 ;13(10):818–829.

[3] Knaus, W A., Wagner, E A. Draper, J E. et al. "The APACHEIII Prognostic System: Risk Prediction of Hospital Mortality for Critically III Hospitalized Adults." Chest 1991;100(9): 1619-1636.

[4] 江学成.危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临床应用和意义.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4):195-197.

[5] 周立新,汤耀卿,尹浩然,等.急性肝功能不全与外科危重病监测中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的应用.上海医学,1997,20(7):380-382.

[6] 夏志洁,杨涵铭.APACHEⅡ危重病评分系统在ICU中的应用.急诊医学,1996,5(10):3-8.

[7] Chiavone PA,Rasslan S. Influence of time elapsed fromend of emergency surgery until admission intensive careunit,on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prediction and patient mortality rate. SaoPaulo Med J, 2005,123(4):1581-1584.

[8] Goel A, Pinckney RG, Littenberg B. APACHEⅡpredicts long-term survival in COPD patients admitted to a general medical ward. J Gen Intern Med,2003,18(9):824-830.

[9] 陈兵,张璐.危重病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63.

[10] Le Gall J-R,Loirat P,et al. A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for ICU patients. Crit Care Med. 1984;12(5):975-977

[11] Le Gall J-R, Lemeshow S, Saulnier F.A new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Ⅱ)based on a European/North American multicenter study .JAMA.1993;270(8):2957-2963

[12] Lemeshow S, Le Gall J-R.Modeling the severity of illness in ICU patients.JAMA.1994;272(3):1049-1055

[13] 吴曙华 刘励军等。SAPS Ⅱ评分系统在综合性ICU中的应用价值。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2):179-181

[14] 吴荣,孟新科,杨衬。SAPS Ⅱ评分在创伤ICU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现代护理2006,12(12)1096-1097

[15] Lemeshow S,Teres D,et al.Refining intensive care unit outcome prediction by using changing probabilities of mortality.Crit Care Med.1988;169(3):470-477

[16] Lemeshow S,Teres D,et al.Mortality Probability Models(MPM Ⅱ)based on an international cohort of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AMA.1993;270(7):2478-2486

篇5:常用抢救药物用法总结

西地兰0.2-0.4mg +NS 20ml i.v 慢24 小时总量0.8-1.2mg,特别适用于心衰伴房颤。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1-20ug/kg/min;<2ug/kg/min扩张肾、冠脉及脑血管;2-5ug/kg/min强心;>5ug/kg/min升压。异丙肾上腺素

用量:0.05~0.3ug/kg/min或1~4ug/min 配制:异丙1mg+5%GS250ml 50kg:38ml/h=0.05ug/kg/min 60kg:45ml/h=0.05ug/kg/min 70kg:53ml/h=0.05ug/kg/min 极量:20ug/kg/min 配制:

50kg:150mg+NS35ml—1ml/h=1ug/kg/min 60kg:180mg+NS32ml—1ml/h=1ug/kg/min 70kg:210mg+NS29ml—1ml/h=1ug/kg/min 硝普钠

用量:1~5ug/kg/min,从0.3ug/kg/min 调 极量:5ug/kg/min 配制:硝普钠50mg+NS/GS500ml 60kg:3.6ml/h=0.1ug/kg/min 硝普钠50mg+NS/GS50ml 60kg:0.36ml/h=0.1ug/kg/min 硝酸甘油

用量:5~200ug/min,从5ug/min调 极量200ug/min 配制:硝酸甘油10mg+GS/NS100ml 3ml/h=5ug/min

胺碘酮(可达龙)

首用:NS20ml+盐酸胺碘酮75-150mg,慢推完(大于10 分钟)

用量:先1mg/min持续静滴6h,然后0.5mg/min持续静滴

配制:可达龙225mg+溶液250ml 33ml/h=0.5mg/min 可达龙300mg+溶液250ml 25ml/h=0.5mg/min 肾上腺素

用量:1mg iv 每3-5分钟重复1次,可逐渐增加至5mg 阿托品

用量:1mg iv 每3-5分钟重复1次,(最大总量 为3次或3mg)

盐酸乌拉地尔(压宁定)

用量:乌拉地尔25mg+NS 20ml iv 0.1~2mg/min 从0.1mg 开始

配制:100mg+GS/NS250ml 15ml/h=0.1mg/min

利多卡因(lidocaine):IB类 窄谱,仅对室性心率失常有效

Sig:首剂1.5mg/kg 稀释后缓慢静注,必要时5-10min后重复。总量不超过300mg/h。

维持量:1-4mg/min。1h内最大用量≤200~300mg。静脉推注后10s-3min 达峰值,作用时间维持10-20min。

艾司洛尔:0.5mg/kg iv(1分钟),继以50-300ug/kg/min静脉维持。

酚妥拉明(利其丁):10mg+5%GS 50ml 5ml/h泵入,再根据血压调节

地西泮(安定):10-20mg iv,60-100mg+溶液250ml 20-30ml/h

普罗帕酮(心律平)

首用:NS20ml+心律平70mg 10 分钟慢推完 用量:0.3mg/min

配制:心律平210mg+溶液250ml 21ml/h=0.3mg/min

篇6:心内科常用药物总结

ARB

安博维(厄贝沙坦)0.15gqdpo

美卡素(替米沙坦)80mgqd

代文(缬沙坦)80mgqdpo

科素亚(氯沙坦)50mgqd

ACEI

蒙诺(福辛普利)10mgqd

雅施达(培哚普利)2mgqd

瑞泰(雷米普利)2.5mgqd

开博通(卡托普利)12.5mgqd

洛汀新(贝那普利)5/10/20mgqd/bid

B受体阻断剂

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2.5mgqdpo 倍他乐克

钙通道拮抗剂

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bid 波依定缓释片(非洛地平)5mgqdpo

络活喜(氨氯地平)5mgqd/bid

合贝爽(地尔硫卓,控制房颤的心室率)90mgqd 营养心肌

维嘉能1g + 50qd泵入/100bid静点 左溢汀1.5/3.0g + 20/50bid

雷卡2.0/3.0g + 20/50

防治心绞痛

万爽力(曲美他嗪)20mgtidpo

依娒多30/60mgqdpo

欣康

异舒吉注射液30mg + 302ml/h泵入

硝酸甘油30mg + 542ml/h泵入

金百舒(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1.0tidpo 异乐定(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qdpo 强心

地高辛0.125mgqd

西地兰0.2mg + 20iv

新活素注射液

奥普力农4.0mg + 20qd5-10分钟缓慢静点 心律失常

可达龙(胺碘酮)300mg + 250 5%GS25ml/h泵入 利多卡因400mg

抗凝

塞百注射剂200单位qd

华法林2.5mgqdpo

法安明 po

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近期有活动性出血者(如消化道溃疡或颅内出血)禁用。25/50mgqd

克赛(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禁止肌内注射。皮下注射之前不需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40mgq12h/qd

波立维推荐剂量75mg,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以单次负荷剂量300mg开始。75/300mgqd

拜阿司匹灵孕妇孕早期及孕中期慎用,妊娠最后3个月禁用。服药时不要饮酒。100/300mgqd

丹奥80-16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一天1-2次。孕妇慎用。80mg + 250qd

血脂

立普妥起始10mg 日一次,最大剂量一日80mg。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0/20/40mgqn/qdpo

之乐片0.25gbid 早晚餐时服用po

来适可40mg晚餐或睡前吞服。妊娠级别X。18岁以下不推荐使用。qnpo 普拉固10-20mg睡前服,最大量一日40mg。妊娠及哺乳期禁用。qnpo 舒降之20mgqn,肾功能不全每日5mg。妊娠期禁用。

可定片起始5mg,qd。日最大剂量20mgqn。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血糖

糖适平日剂量15mg-120mg,最大剂量不超过180mg。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止使用。拜糖平(阿卡波糖)50mgtid极量0.2g,tidpo

艾汀15mgqd

格华止(二甲双胍)0.5gbid或0.85g,qd。极量0.85g,tid。

达美康30mgqdpo极量120mg每日。

诺和灵

长秀霖8uqniH

优泌乐早10u午10u晚10uAciH

利尿

呋塞米20/40/80mgiv

双氢克尿噻12.5mgqdpo

螺内酯20mgqdpo

安体舒通20mgqdpo

奥德金(营养脑细胞,改善脑循环)0.4/0.8 + 100/250qdivgtt

亿新威注射液(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20ml + 250qdivgtt

克林澳(扩张脑、冠脉、周围血管,改善微循环)160mg + 250qd

金纳多(改善血液循环)

丹参川穹嗪注射液10ml + 250qdivgtt

尼莫同30mgbid/tidpo

弥可保(周围神经病)1mlqdiv

奥勃兰(提高葡萄糖利用和循环氧能力,扩张血管)30mgbidpo

胃酸抑制剂

洛赛克(奥美拉唑)20mgqdpo

奥西康(奥美拉唑)46.2mg + 100qd/bid

艾尼松注射剂40/80mg + 100adivgtt

洁维乐20gbid

止吐

欧贝注射液4mg肌注

爱茂尔注射液2mg肌注

止泻

思密达3g + 50ml温水tid

思连康(菌群失调腹泻)1.5tidpo

金双歧(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痛腹泻)500mgbid平喘

普米克令舒混悬液1mgbid雾化吸入

沐舒坦15/30mgbid雾化吸入

NS 20ml雾化吸入

安塞玛0.2g +50ivgtt // 0.2gbidpo

止咳

浓百合剂10mltid

泰诺奇

化痰

吉诺通300mgbidpo

消炎抗感染

锋多欣注射剂2.0 + 100iv

康丽能

悉畅2.0g + 20/50bid

联邦他唑仙2.25/4.5 + 50q12hivgtt

凯能2.0 + 100qdivgtt

拜复乐0.4gqdivgtt

施复捷(头孢)0.25gq12h

特治星(青霉素)4.5gq8hivgtt

奥诺星注射液0.5gq12hivgtt

舒普森(三代头孢)3.0gbid

抗力欣注射剂(三代头孢)1g + 100q12hivgtt 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0.5qdpo 雅河润(氨曲南,抗IF)1g + 100ivgtt

情绪

氯硝西泮1mgqnpo

路优泰300mgbid

激素

强的松(激素)20mgqdpo

甲强龙(呼吸困难)40/80mg + 20mliv

地塞米松

氟美松(地塞米松 激素,严重感染)5mgqdivgtt 免疫增强剂

日达仙(免疫增强剂,慢性乙肝)1.6mg每周一、四肌注 肠外营养药

开同片(肠外营养药)1片tid

安达美(肠外营养 微量元素)10mlqdivgtt

维他利匹特(肠外营养 脂溶性维生素)10mlqdivgtt 卡文注射液1920mlqdivgtt

尤文注射液100mlqdivgtt

其他

氯化钾1.0/2.0tidpo

20%白蛋白10gqdivgtt

VBI2mlqd

大扶康(抗真菌)150mgqdpo

甘乐(保肝)80mg + 100qdivgtt

胰岛素10单位 + 203ml/h 泵入

多巴胺180mg + 322/3ml/h20ml/h泵入

莫家清宁丸3gqdpo

安定5mgstim

副肾 1mg 静推强心阿托品 1mg 静推升心室率

可拉明1.875g + 洛贝林 5ml + 500全速静点

能气朗(心血管疾病、肝炎、癌症的辅助治疗)10mgtid 加斯清(全胃动力药)5mgtidpo

德巴金缓释片(抗癫)0.5gstpo

特尔津(抗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50ugqdivgtt 思他宁(严重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3000ugqdivgtt 立芷雪注射剂(促凝血药)1kuqd肌注

上一篇:积分制管理细则2份下一篇:《倍的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