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2024-05-02

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通用14篇)

篇1: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高台县中医院

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医务人员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使我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顺利开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药物治疗的合理需求,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我院分批次多次进行了基本药物使用培训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主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培训参考大纲和健康报网站下载的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多媒体视频专题讲座。解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法规,使参训人员了解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

培训内容:包括急诊及危重症、急性中毒、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科疾病、泌尿系统和肾脏疾病、骨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与计划生育、耳鼻咽喉科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疾病。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原则,辨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及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

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

熟悉合理使用药物原则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熟悉附录部分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二、培训效果

培训期间,参与培训人员认真听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训参加率和培训考核合格率都达到100%,医务人员基本都掌握了培训内容。通过这次系统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兴趣和责任心,使医务人员系统掌握了基本药物临床服务知识,加快了我院基本药物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今后的基本药物临床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加大了宣传。对于提高我们所有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本次培训周期长任务重,取得了一定时效,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一是少数医务人员对此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基本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够,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用药习惯;二是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禁忌等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够;三是基药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基药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一是要求各科室督促医务人员自学,提高专业技能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能力,二是提高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意识。保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努力降低药费占医药费用的比重,让老百姓得到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受益。

篇2: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培训内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培训人员:卫生院所有医务人员 培训形式: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一、根据张家口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对11所乡镇卫生院所有医务人员进行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培训,主要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各乡镇卫生院,用七天时间进行了以下内容的培训,包括急诊及危重症、急性中毒、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风湿免疫性疾病、皮肤科疾病、泌尿系统和肾脏疾病、骨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与计划生育、耳鼻咽喉科疾病、眼科疾病、口腔疾病。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原则,辨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及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

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熟悉合理使用药物原则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熟悉附录部分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二、培训效果:

通过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对于提高我们所有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加大了宣传。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基药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2、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禁忌等知识的熟悉程度不够

3、基药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2、增强药物知识学习。

3、提高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意识。

篇3:简述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知识

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当今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受到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不合理应用药抗菌药物, 明天我们就没有抗菌药物可用。为此, 本文对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知识作一简述, 提请临床合理、合法使用抗菌药物。

1 应了解与掌握相关概念

1.1 合理用药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合理用药问题, 各级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 使人们用药更合理、身心更健康。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 包括药物选择正确、剂量适当、给药途径适宜、联合用药合理。合理用药的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 合理用药的首要要素是安全、有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防病治病。

1.2 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可以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以及其它化学合成药 (异烟肼、甲硝唑、呋喃妥因等) [2]。抗感染药物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一大类药物, 它为人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攻不可破。

1.3 菌性属性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和核质的单细胞微生物, 细菌按其外形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大类。为了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需要对细菌进行染色, 在细菌学中最常用、最经典的染色法为革兰染法, 此方法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此染色法为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分为广谱和窄谱, 大多数抗菌药物为广谱, 必须指出的是, 广谱和窄谱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如窄谱抗菌药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对革兰阳性菌亦有作用。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敏感, 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

1.4 杀菌与抑菌

临床上一般把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两类, 按应用普通治疗剂量后在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所具有的杀菌和抑菌性能而区分。一般可称为杀菌剂的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一般可称为抑菌剂的有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杀菌”和“抑菌”仅仅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 对极敏感细菌, 应用较大量抑菌剂, 则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也足以杀菌;而低浓度的杀菌剂对较不敏感的细菌应只能起抑菌作用。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 (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粘肽组成) 的合成, 使菌体失去保护屏障, 在低渗环境中水分渗入体内, 使细胞肿胀、变形、破裂、溶解而死亡。

抑菌剂的作用机制:抑菌剂可通过细菌细胞膜, 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 阻断了转肽作用和信使核糖核酸 (t-RNS) 的位移,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与发展是抗菌药物广泛应用, 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后果, 为此临床应特别注意合理用药。

耐药性的发生机制有: (1) 钝化酶或灭活酶 (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的形成。临床上抗感染药物治疗失败与此有关; (2) 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改变, 使抗生素无法进入细菌内从而难以作用于靶位; (3) 细菌细胞膜上存在的抗菌药物外排系统, 使菌体内药物减少而导致细菌耐药; (4) 靶位组成部位的改变, 使抗生素不能与靶位结合而发生抗菌效能。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耐药, 称为耐药性变异。自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以来, 耐药菌株逐年增多, 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内的普遍趋势。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规定: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 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 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 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有些细菌可同时耐受多种抗菌药物, 称为多重耐药菌株。由于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多, 给感染性疾病治疗造成很大困难。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 防止耐药菌株扩散, 在治疗时必须注意: (1) 用药前做药敏试验,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减少盲目用药; (2) 用药应足剂量、全疗程, 通过正规治疗彻底杀灭病原菌; (3) 对易耐药的菌株或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疾病, 应合理配伍、联合用药, 以减少细菌耐药突变的机会。

3 抗菌药物种类

抗菌药物种类、品规较多, 临床应用多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抗菌药物要做到合理使用, 必须了解与掌握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类、利福平类、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类、磷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呋喃类、抗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类、抗麻风分枝杆菌类、抗真菌类等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妇女儿童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效学、药动学等信息,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

4 严格执行的相关法规文件

抗菌药物要做到合法使用, 就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国国家处方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文件。只有规范了临床用药行为, 才能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

5.1 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4]

(1) 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 (2)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3)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 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4)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5.2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4]

(1)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分为清洁手术, 清洁-污染手术, 污染手术。 (3) 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 在术前0.5~2h内给药, 或麻醉开始时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h, 或失血量大 (>1500m L) , 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 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

6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

6.1 根据指征用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 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6.2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6.3 根据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6.4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在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占医院药品份额的16.14~38.80%[5], 涵盖临床各科多个病种。合理、合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是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防止或减少细菌耐药性发生与发展的关键。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 准确选用品种, 规范给药方案, 只有这样, 才能管好、用好抗菌药物, 才能使抗菌药物发挥更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S].201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457.

[3]马勇.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 14 (2) :174-175.

[4]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2004.

篇4: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将纳入考核

回款率和配送率将成重要考核指标

在2009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执行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部分基本药物供应或者配送不到位,导致老百姓就医受到影响。

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基本药物配送原则上由中标生产企业自行委托药品批发企业配送或直接配送。今后,相关部门将重点做好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配送服务,并将配送到位率和回款率纳入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工作考核指标。此外,考虑到邮政等物流行业服务网络覆盖面广的优势,有关部门将支持其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参与药品配送。

对于不能按时履约的企业,这位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执行诚信记录和市场清退制度。他介绍,深化医改以来,各地以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以药品供应保障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为支撑,加强基本药物采购和配送诚信管理,对在采购过程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蓄意抬高价格或恶意竞价,不按合同规定及时配送或供应质量不达标药品,以及向采购机构、医疗机构或个人进行贿赂或变相贿赂的企业,一律记录在案,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查处结果。

不过这位负责人也补充说,根据前几年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定价、原料供应、配送成本、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基本药物长期短缺现象由来已久。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已经逐步形成了短缺药品供应部门协调机制,其中,对于部分短缺基本药物以试点开展招标定点生产方式保障供应。5月下旬,基本药物招标定点生产第一批试点品种清单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基本药物使用将纳入考核

在2013年卫生工作安排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明确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出台,《办法》将对医院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提出政策要求。

他说,《办法》将结合基层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进展,明确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和金额。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含增补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都应达到40%~50%,其中,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的二级医院应达到50%左右;三级医院基本药物销售额要达到25%~30%。这位负责人表示,相关部门将建立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绩效的重要内容,并对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加强检查指导,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记者了解到,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目前已完成编审并出版发行。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录》、《指南》和《处方集》是3个基础性技术文件。2012年版《指南》和《处方集》的出版,对于指导药品采购,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各地应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处方行为,并将合理用药作为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强化药学人员在处方审核或点评等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的作用,重点增强基层药学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未完待续)

篇5: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培训内容:国家基本药物使用

培训人员:卫生院所有医务人员及各卫生室乡村医生 培训形式: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根据上级文件安排,结合我院实际,对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及各卫生室乡村医生进行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每晚2小时培训时间。

一、《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

结合我院实际,用六天时间我院进行以下内容培训,包括高血压危险、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痢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肾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出血、脑栓塞、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扭伤、肩周炎、附件炎、宫颈炎、结膜炎、牙周炎。

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原则,辨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及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

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

熟悉合理使用药物原则的药物基本理论和应用,熟悉附录部分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三、培训效果

通过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对于提高我们所有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加大宣传。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2.基本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禁忌等的熟悉程度不够。3.基本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2.加强药物知识学习。

篇6: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根据………号文件精神,以《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相关的制度为内容,全院职工及各村卫生室村医进行了为期……..天的培训,已圆满结束。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我院在……….培训后,立即组织成立培训班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任成员积极组织筹备。(二)培训规范、分工明确

1、院长就当前政策、制度及相关法规,清晰解读了事实基本药物制度的紧迫性、重要性。

2、内科医师对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及急诊急救等的临床诊断、合理用药、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3、中医医师对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三)学员态度认真、培训记录完整

学员能认真遵守培训纪律,培训记录完整详实。通过本次培训班学习,我院职工已基本掌握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但在实践中要不断完善自身,为本地区百姓提供更好、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篇7: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

培训小结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我市全面铺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施医药分开、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是惠及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我卫生院一项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医改政策的文件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我院在上级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落实工作,积极准备迎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培训采取了会议,业余时间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并组织了培训后考核,针对培训考核情况制定了奖罚制度。

我院于2011年10月20日、23日、召开会议,对全院医务人员及乡医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会。

首先,院长向大家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他认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挑战性,要求与会各位同事要潜心学习上级相关政策,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政策。针对用药品种减少可能暂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可能减少医疗收入等情况,院长认为首先要适应形势,把它当成一项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做好这项惠民工程。要科学做好服务功能定位和临床技术服务功能调整,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医改工作顺利实施。

2011年10月20至10月23利用工作日集中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基层部分)》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通过学习《《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处方集》在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对于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引导广大患者形成科学的用药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会职工也作了详细的笔记。

医院职工及乡医讨论认为,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意味着药品通过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到了卫生院,购进药品是多少钱就卖给老百姓多少钱。这将有效地遏制以药养医的现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使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进一步彰显。

篇8: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白云区9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抽取3家中心,从4家镇卫生院中抽取1家卫生院作为调查机构。分别对以上4家基本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门诊患者、慢病病人中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设计“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类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表、镇卫生院就诊患者表、城市社区慢性病病人表、乡镇慢性病人表,对以上人员分别通过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电话访问等形式进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2年8月1日至8月31日。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对基药使用相关情况

2.1.1 调查基层工作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了解情况中,药学人员29人,医师119人,护士109人,其他工作人员58人。药学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了解程度最高达96.5%,医师78.2%,护士76.2%,其他工作人员36.2%(表1)。

2.1.2 工作人员普遍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是认可和支持的,其中药学人员非常支持和较支持的占93.1%,医师支持的占85.7%,护士支持者占88.9%,其他工作人员占72.4%(表2)。

2.1.3 对基本药物目录能否满足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需求的态度调查中,觉得能满足医疗机构需求只占45.5%,其中药学人员62.1%,医师53.8%,护士33.0%,其他工作人员43.1%(表3)。

2.1.4 工作人员对基本药物质量的评价情况,其中评价药物质量好的占43.5%,药物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占56.5%(表4),不同工作人员对基本药物质量评价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4.33<χ20.05, 3=7.81, P>0.05)。

2.2 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者对基药的认知情况

2.2.1 就诊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药的认知情况,调查就诊患者(医保、公费、新农合、自费患者)是否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使用基本药物,知晓率56.8%(表5)。不同类别就诊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药的知晓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14.34>χ20.05, 1=3.84, P<0.05) 。

2.2.2 就诊患者对药价的升降感受情况,有45.6%明显感觉到药价降低了,其中以新农合、医保患者较高分别达76.7%、54.9%。其中有28.9%的就诊患者不清楚药价升、降情况(表6)。

2.2.3 基层医疗机构的基药是否能满足就诊患者的需求情况,就诊患者中有59.1%的患者认为基本药物能满足他们的就诊需求,有21.6%的患者认为基本药物不能满足就诊需求(表7)。

2.3 社区慢性病人对基药的认知和需求情况

2.3.1 慢性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药的认知情况,调查慢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否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卫生院使用基本药物,知晓率在达79.6%(表8),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对基药的知晓情况没有差异(χ2=2.98<χ20.05, 1=3.84, P>0.05)。

2.3.2 对167例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只有49.7%的患者认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能满足他们慢病治疗的需求,有6%的患者认为完全没有他们所需的药品(表9)。

3 讨论

3.1 基本药物是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可及,规范用药行为,降低患者医药费用[1]。让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和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熟悉基本药物目录,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本调查中,基层医疗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比较了解的占71.4%,其中药学人员最高达96.5%,其次为医师、护士、其他人员。对基药制度比较支持的比例为85.1%,以药学人员支持率最高达93.1%,其次为护士、医师、其他人员。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目录培训仍然是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使医务人员(尤其是医师)接受基本药物并愿意向居民患者推广基本药物,对基药制度的实行是关键的最后的一个步骤。充分动员医务人员开展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增强群众安全用药意识,树立正确用药、合理用药、经济用药的观念[2]。

3.2 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认为基本药物能满足医疗机构需要的只占45.5%,评价基本药物质量一般或较差的占56.5%。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机构,除了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更多的是承担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小病在社区医疗要机构解决,慢病回社区门诊治疗和康复,治疗需要有充足的药品,而目前,大部分基层医务人员觉得基本药物难以满足在日常医疗行为中为社区患者治疗的需求。超过一半医务人员认为基本药物质量一般或较差。大多数基本药物的价格很低,药品生产企业利润更少,他们会缺乏生产基本药物的积极性,药品的质量和产量难以保证[3]。基本药物的供给能力是保障基本药物可及性的物质基础,基本药物的需求状况是则是基本药物制度能够合理推进的重要条件[4]。基本药物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基本药物招标过于强调低价,如何从各个环节基本药物的质量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对现行基药供应体系进行制度化的完善和补充,针对部分基药利润微薄、药企生产积极性差的现状,建立专项补偿制度,以财政补贴的形式保证基药保质保量的供应[5]。

3.3 本调查中,随机抽取的社区就诊患者中对基本药物使用的知晓率为56.8%,45.7%的就诊患者明显感受到药价降低了,59.1%的就诊患者认为社区用药可以满足自己就诊的需求。社区慢病病人是一群长期用药的人群,他们对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的知晓率比普通就诊患者高为79.6%,但仅有49.7%的慢病病人认为基本药物能满足他们治疗慢病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普通患者,可以通过医师和患者沟通逐渐改变用药习惯,提高普通就诊患者的基本药物使用率,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他们诊断在大医院,用药方案由大医院的医师、专家制定,用的大部份慢病药物为非基药。他们在社区康复治疗时,需要延续之前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所以他们对药物的选择要求比较高,社区慢病病人中,有一半以上患者是无法在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到他们所需的药物,从而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有调查显示,抗高血压药品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品种较少上,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6]。建议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慢病药物的品种上,或者要求大医院对慢病患者要更多地使用基本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慢病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王怡.我国实行基本药物公众用药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药房, 2012, 23 (4) :295-297.

[2]王跃平, 刘敬文.深圳市福田区社康中心基本药物的配备及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7A) :2188-2191.

[3]Tao C, Bao GC.Effect and Suggestion of Essential MedicinesSystem Application 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Institution[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2011, 11 (13) :2551-2554.

[4]董朝晖.我国基本药物的供需现状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0 (1) :12-17.

[5]顾建军.对当前基层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几点建议[J].求医问药, 2012, 10 (4) :475-476.

篇9: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腹泻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频繁腹泻导致的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治疗腹泻不仅要有针对性地使用抗菌或抗病毒药物,而且要及时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离子,防范电解质紊乱。在这方面,口服补液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口服补液盐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67年制定出来并投入临床使用的,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腹泻病脱水导致的病死率大大降低,尤其在控制儿童腹泻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进展,1984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又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Ⅱ。与口服补液盐Ⅰ相比,配方中以枸橼酸钠替代了碳酸氢钠,这是因为枸橼酸钠不易潮解,便于保存,而且口味较好,特别适宜小儿服用。以后临床研究又发现,口服补液盐Ⅰ、Ⅱ虽然在纠正脱水方面有明显的效果,但有时会造成患者出现高钠血症。故20世纪90年代又开发了低渗口服补液盐,称为口服补液盐Ⅲ,实现了补液与腹泻治疗的双重疗效。经过近40年来的临床运用及实践总结,医学专家认为,除重度脱水外,其他腹泻病患者首选和必选的药物就是口服补液盐。

药理作用

具有调节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补充体液内钠、钾离子及营养物质的作用。当暑天高温、劳动大量出汗,特别是急性腹泻时,会造成机体内的钠和钾离子丢失过多,进而导致低钠综合征或低钾综合征。而钠离子和钾离子是维持体内恒定的渗透压所必需的,恒定的渗透压则是维持生命所必需。因此,应用此药及时补充体内的钠、钾离子和体液,调节水及电解质平衡,就显得尤为重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预防和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等液体丢失引起的轻、中度失水,除婴儿、重度脱水及频繁呕吐者。特别在农村和偏远山区推广使用此药,已收到卓越成效。但重度失水者需静脉补液。禁忌症包括:⑴ 少尿或无尿者;⑵ 严重腹泻者,粪便量超过每小时30毫升/公斤体重,这时病人往往不能口服足够量的补液盐;⑶ 严重失水者,有休克征象时应静脉补液;⑷ 葡萄糖吸收障碍者;⑸ 由于严重呕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⑹ 肠梗阻、肠麻痹和肠穿孔患者。

用法和用量

⑴ 成人:治轻度失水,开始时50毫升/公斤体重,4~6小时内饮完,以后酌情调整剂量。治中度失水,开始时50毫升/公斤体重,6小时内饮完,其余应予静脉补液。⑵ 小儿:必须按照小儿失水程度和体重来计算补充量。具体用法为轻度脱水补累积损失50~60毫升/公斤体重,中度脱水补70~100毫升/公斤体重,重度脱水补100~120毫升/公斤体重。2岁以下患儿1~2分钟喂1小勺(约5毫升),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一点点不断地喝。但需要说明的是,中度及重度脱水应以静脉补液为主。

注意事项

⑴ 脑、肾、心功能不全、高钾血症患者慎用;⑵ 一般不用于早产儿,婴幼儿应用时需少量多次给予,当剂量超过每日100毫升/公斤体重时,需给予饮水,以免发生高钠血症;⑶ 用药期间应随时检查血压、体重、血电解质(主要为钠离子和钾离子)、失水体征、粪便量等;⑷ 严重失水或应用此药后失水无明显纠正者,需改用静脉补液;⑸ 当脱水纠正、腹泻停止后,应立即停服,以免发生副作用;⑹本品如发生性状改变时,应禁止使用。

相关链接:自制口服补液盐

准确掌握口服补液盐Ⅰ、Ⅱ的配方,自己也可购买原料药配制:取氯化钠(食盐)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小苏打)2.5克(或枸橼酸钠2.9克),无水葡萄糖20.0克,用35℃~40℃的温开水稀释至1 000毫升。配制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称量要绝对准确,要现用现配。

篇10:基本药物应用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和业务培训是增强各级卫生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和能力,保证基本药物制度顺利有效实施的关键。根据《县卫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应用知识培训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开展了基本药物制度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

加强基本药物应用知识培训工作,是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引导广大患者形成科学的用药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院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培训工作扎实开展。

二、培训人员及数量

参加培训的对象为全镇辖区内全体基层医务人员、乡村医生,累计培训人员达22人次。

三、培训形式和内容

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按照县卫计局培训要求,组织对本院全体职工和乡村医生进行全员培训,坚持集中辅导与自学相结合,深入开展政策培训和业务学习。培训内容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相关政策法规。

四、具体做法和成效 我院负责人对此项培训工作也高度重视,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方式、培训进程和考核方案。对全镇的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教材、有教案、有教室,有每次参加培训的名册,确保学以致用,推进临床合理规范用药。通过培训,我镇医务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基本药物的品种、规格、类型和临床应用、适应范围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为医务人员的日常诊疗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为加快推进基药制度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存在问题和建议

少数医务人员对此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基本药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够,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用药习惯。针对这些问题,要求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督促医务人员自学,提高专业技能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能力,保证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努力降低药费占医药费用的比重,让老百姓得到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受益。

篇11: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根据卫生局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加强国家药物规范化、合理化使用培训工作,根据《延安市2014年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盒处方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延市卫发【2014】30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培训会议精神,提高我院和辖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们于2014年4月10日至20日对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确定内容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成立了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焦培哲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并由专人负责制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本次培训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主要包括: 1.耳鼻咽喉眼科药物的合理使用2.皮肤科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3.呼吸科疾病药物合理使用4.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合理使用5.消化系统药物合理用6.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7.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抗感染药物8.有效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9.进行学习笔记检查和考试

二、强化措施,灵活培训 我们以注重实效为原则,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组织学习培训。

1、根据文件精神,4月9日由专人调试多媒体幻灯片设备,布置培训场地,做好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

2、为避免集中培训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我们利用下班时间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并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学习中鼓励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把培训课程应用到平时的医疗服务中去,正确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

三、规范用药,成效显著

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师对实施基本药物重要性的认识,让所有医务工作者明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确保群众安全用药的有效保障。特别要求一线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掌握基本药物的临床服务知识,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使用原则,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意识,规范用药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

1、少数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村卫生室人员未严格掌握和执行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标准与指征,存在抗生素和激素使用过多和使用不合理现象。

2、少数药学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药理作用,专业机制,禁忌症等的熟悉程度不够,对一些不太明显的用药不适宜处方调剂失误,导致处方质量差,临床药品应用不合理。

3、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疗程长,抗菌药物被滥用。

五、整改意见

1、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行为。如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不良现象发生。

2、加强培训引导,改变医生以前的用药习惯,做到完全、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3、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宣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重新制作医疗收费公示栏,向群众公示收费价格并严格执行。

4、加强辖区内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管理,规范乡村医生的用药。

5、规范基本药物应用的相关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工作重点,贯彻落实。

篇12: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自查报告

为了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要求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基本药品使用管理工作,我院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在院领导高度重视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上半年我院做了如下工作:

一、公共卫生服务方面

(一)、组织管理;

1、加强领导,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自的分工,全面开展工作。同时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了责任医生工作考核制度,把公共卫生服务十一大项目工作分解落实到相关人员,确保每个项目有专业人员把关开展工作。同时院内各科室密切配合、协调共同完成有关工作。

2、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

组织了本院有关科室人员进行项目知识培训,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目规范》的有关知识和要求组织学习,使相关人员掌握项目工作开展的有关要求,和具体做法重点。

3、资金保障 2012年乡村一体化补助经费刚到位,我院将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对经费进行规范管理。

4、职能下沉

我院公共卫生涵盖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医师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开展。

5、信息报送

我院公共卫生工作,及时真实的整理成电子文档或书面材料上报领导机构。

(二)、公共卫生各项目工作

1、居民健康档案

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总数10150人,建档率超过70%

2、健康教育

我院2012年上半年制作健康宣传栏2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1种,制作了5种健康知识影像资料进行播放宣传,举办了5期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以上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群众的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改变了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了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3、儿童保健

0--36个月的儿童建档145人,儿童接种率(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麻疹疫苗)达到100%,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100%

4、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上报传染病及时率达到100%。

5、孕产妇管理

孕产妇保健孕产妇建档33人,孕产妇管理达到100% 7、65岁以上老年人保健

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1931人,对65岁以上老年人我院每年分期分批进行健康体检。

8、慢性病管理

高血压建档1084人,糖尿病建档214人,重性精神病患者21人,对高血压和糖尿病进行监测,每年进行4次的面对面随访,建有高血压分级和糖尿病管理材料,对慢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

9、卫生督导

定期对辖区内的饮用水卫生安全和学校卫生、食品安全进行卫生督导,记录内容完整,真实准确。不定期调查辖区内由无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及时上报卫生监督部门。(三).主要问题和整改措施

部分居民健康档案不规范,项目填写不完整。慢性病人的健康干预指导不到位,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把公共卫生工作抓实抓牢,加强责任医生的业务学习,重点培训公共卫生工作重点,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二、2012年上半年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情况

1、采购方式: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平台进行采购。选择配送企业是:安徽华源医药公司、河北国大海升医药有限公司,黑龙江欣合永顺医药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同致有限责任公司、鄂伦春旗鑫永春药业有限公司,鄂伦春旗荣瑞医药公司。

2、制订采购计划:根据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平台公布的目录上药品品种、规格,结合我院临床用药和实际需求制订药品采购计划。、药品采购验收记录真实、完整。

4、资质:向配送企业索取有效资质证明

5、在药品采购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履行职责。

6、2012年上半年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金额为20万元左右,药品品规为200余种。

7、卫生行政部门和监管部门对我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工作进行了督导和检查。

三、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1、定期检查监督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抽查医生处方合格情况,并实行处方点评制度。

2、组织学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课题,学习基本药物的相关内容。

3、药品价格执行中标价格,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非基本药物执行备案采购,加成率15%。

4、规范我院医师用药行为,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5、2011年拨付基本药物专项资金分配到账5万元,专项资金分配使用落实到位,药品网上采购和基本药物使用中的不足,本院在实施药品招标采购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院情况希望:

1、增加目录品种,拓宽用药渠道。

2、增加基本药物中标药品生产企业基本药品种规格和剂型。

3、增加基本药物专项资金。

请上级部门对我院公共卫生服务、网上药品采购、执行基本药物制度进行督导检查,使我院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

中心卫生院

篇13: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是2009至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2009年卫生部联合9部委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要求到2011年,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上海市嘉定区于2011年2月起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实施药品零差率, 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 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购、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情况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卫生系统基层单位综合目标考核体系, 作为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同时, 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药专业人员参加了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和考核。本研究对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的配备、使用情况及业务收入进行调查, 分析存在的问题, 总结经验以供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 分别选取2011年2月及2011年12月两个时间段为调查基点。由卫生局制定、发放统一的调查表, 对上海市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 包括基本药物配备及使用情况 (2011年12月) , 全面实施前 (2010年2~12月) 、全面实施后 (2011年2~12月) 同期门诊人次数、门诊收入及药物收入等项目。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调查表项目及填报要求准确、及时填报各项数据。

1.3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1年1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种数及销售金额比例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及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见表1。

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量、业务收入、药物收入变化情况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门诊配药人次、总收入、药物收入变化情况见表2。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收入减少

嘉定区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前 (2010年2~12月) 与全面实施后 (2011年2~12月) 同期门诊配药人次相比较无差异, 但药物收入显著减少 (P=0.012) , 与文献报道一致[1,2]。为顺利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 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 财政安排资金及时足额拨款, 2011年财政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常性经费实际投入约1.4亿元, 使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收入在全面实施前后无显著差异, 保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行, 部分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注:与实施前比较, *t=-1.015, P=0.330;※t=1.010, P=0.332;#t=2.971, P=0.012

嘉定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物收入显著下降, 但总收入维持稳定, 这得益于财政投入的增加, 与徐竞然等研究报道一致[3]。

3.2 基本药物制度需求基本满足

嘉定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截止到2011年12月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使用的基本药物品种数平均为402种, 非基本药物仅4种, 且使用率也不高 (销售金额比例1.93%) 。虽有居民反映配不到所需药品, 但基本都有同类药物的替代品种, 经过解释沟通后居民都能接受。

3.3 存在的问题

(1) 有些非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在社区有一定的需求, 比如妇科用雌激素类药物等, 目前社区基本药物目录中无其他同类替代药物。 (2) 部分药品属于基本药物, 中标产品的价格与原来使用的药品价格落差较大, 居民反映药物疗效欠佳, 造成患者对药品质量的质疑。 (3) 从基本药物实施至今, 经二、三级医院诊治的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越来越多, 但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存在差异, 给基本药物实施带来困难。

3.4 改善措施

(1) 增加基本药物品种, 满足居民需求:根据社区居民实际情况, 进行基本药品动态调整, 最大可能在基药范围内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2) 加强基本药物培训, 巩固基本药物实施成果: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 做到规范合理用药。 (3) 加大宣传, 提高居民知晓率:利用上街宣传、医疗咨询、志愿者服务等形式, 特别要加强媒体的宣传力度, 使社区居民真正了解基本药物制度, 增加对基本药物的可信度, 真正达到病人下沉社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武宁, 杨洪伟.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与问题—基于中西部四省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测数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7) :11-15.

[2]唐玉清, 王洪涛, 杨廉平, 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收入的影响[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5) :58-61.

篇14: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措施;德里模式;澳大利亚模式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97-01

1 对该医改措施进行描述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9部委2009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正式实施。

1.1 该医改措施尝试解决什么问题? 目前我国的基本的药物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基本存在一下几个问题:

1.1.1 一些药品价格呈现虚高 国家虽然出台了各种政策价钱对药品价格的监管,强力打击招标的形式,通过降价等各种措施来降低药物的价格,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药物虚高的问题。

1.1.2 药物供应需求不对应 政府采取降低药物的价格导致生产药物的减少,也有一些出售药物的商店对高价格药品的偏爱,使一些基本低价格的药物相对较少。

1.1.3 缺乏公共筹资机制以保障贫困人群的可及性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农村居民和城镇无业居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但这2种保障都是以“保大病为主”,并且待遇水平较低。

1.1.4 药品质量问题突出,监管体制不顺。

1.2 实际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国家提出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要求,通过加强对药物的治疗,通过国家政策、企业各种手段的并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价格的管理,通过对药物销售的各个流程可以保证居民的用药。主要的内容如下:

1.2.1 逐步建立国家药物目录 通过对居民经常发生的疾病的调查可以发现哪些是重大疾病、多发疾病和常见病,通过对这些疾病的基本了解,可以有效的开展药物保健知识的培训,并且通过对药物的经济学的基本评估,保证居民选药基本要求。

1.2.2 完善药物保障机制 国家要加强药物的宏观调控对制药产业、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控,鼓励企业研发一些疗效好、价格低和成本低的药物,既能满足居民日常基本用药的基本要求,还能确保企业利润和企业效益达到双赢,确保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确保正常药物的供应,保证居民的正常用药。

1.2.3 企业有时为了提高效益和利润,就进行精包装,这增加居民的成本,也提高企业制药的成本,通过降低生产包装的成本,企业可以更好的让利消费者,并且有利于制药企业之间的公平的竞争,提高企业规范、科学的竞争,通过降低包装的成本,简化流通的成本,促进医药企业制药竞争的集中度。

1.2.4 完善医疗机构的药物配备制度 通过对药物用药行为的监督,促进药品合理有效的使用。通过建立各种用药的各种制度可以规范用药的范围和药物的使用状况,建立完善的药物治疗指南。

1.2.5 通过对药物的监管提高药物的质量,并且提高企业的安全质量意识,逐步加强一些制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可以提高制药的质量,降低药物的价格,通过企业内部的质量考核可以确保生产的药物质量的安全、可靠。

1.3 从什么角度讲(如何,为什么)该项改革预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将全部纳入医保的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这将大大降低个人支付比例,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

其次,基本药物的配送与采购,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由招标选择的药品生产企业、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或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统一配送,国家对生产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抽验,加强了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保证群众用药更安全。

第三,由国家发改委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国家零售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省级政府根据招标形成的统一采购价格、配送费用及药品加成政策确定本地区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具体零售价格。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价格显著下降。

第四,通过基本药物的推广,彻底改变了过去“以药养医”的运行体制,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医生的用藥行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物,避免过度滥用,降低群众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

1.4 目前的影响如何? 数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基本药物规范采购、控制价格、组织配送、合理使用以及落实零差率销售等政策,并在基层综合改革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据最新监测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57.2%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安徽、天津、宁夏、吉林、江西、陕西、甘肃、海南等地初步实现了基层全覆盖。安徽采用“双信封”招标、单一货源承诺、统一支付货款等方式,降低基本药物价格,保证质量和供应。各地积极推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确保临床合理使用。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了门诊和住院费用下降、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上升的可喜现象,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制度实施效果初步显现。

2 描述其它国家是怎么解决类似问题的

2.1 澳大利亚 ①制定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在完善的国家药物政策框架下协调各方利益和目标,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政府、卫生专业人员、制药工业、消费者和媒体)都能接受并共同合作。②将明智用药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制定国家药品报销计划(PBS),并设立药品报销咨询委员会(PBAC)和国家处方服务公司(NPS)等机构来推进计划的实施。

3 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1 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澳大利亚选择基本药物种类的做法是:在药品遴选和精简过程中,如果药品报价明显低于药品津贴计划(PBS)目录内同类药品的最低价时,目录内的药品必须提供成本——效果资料,否则必须降价;当某种药品被临床证明其成本-效果明显优于目录内的药品时,才可制订高于基本药物产品的价格。这样的遴选过程更具可操作性,只有科学合理地对药物间的成本——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才能真正遴选出真正意义上的基本药物,因此值得我国借鉴。

4 在你讨论的基础上,你将给中国怎样的建议

4.1 基本药物理念只有切实落实到药品生产、采购、供应、和合理使用政策中,才具有生命力。

4.2 基本药物理念与药品报销等支付手段相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促进合理使用和控制费用。

参考文献

[1] 张文通,田侃.加快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刍议[J].中国药事,2008,22(12):1056-1059.

上一篇: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全力提升铁路工程安全质量管控水平下一篇:党员创先争优读书活动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