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抢银行案例分析

2024-04-29

北科大抢银行案例分析(精选7篇)

篇1:北科大抢银行案例分析

北科大学生抢银行案例分析

有人说,重点大学里面从不乏天之骄子,能进重点大学的人都是有着过人之处。不错,不论中国的教育制度是否是被人各种抨击或是赞扬,中国的高考不可否认的能够起到很好的筛选作用,优胜劣汰,能进到重点大学的人无疑都是有一定的天赋及过人的毅力,但这并不是说重点大学里就没有能力不强的人,这里的能力不只是学习能力,它也包含许多领域,如交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制能力等等。

黎力,一位16岁便从偏远的江西乡村考入北京科技大学的可造之材,在6年的求学漂泊之后,2009年的7月12日,以一种难以想象的犯罪方式,停顿下来。他怀揣一把水果刀和一瓶矿泉水抢劫了校内的中国银行。

这个案例中的主人公本性并不坏,在十几年的学习中他一直是众人眼中的优等生,是家人的期待,是同乡们的骄傲,那是什么使他做出这种抢银行这种让大家不敢相信的事呢? 首先是进入大学的生活,主人公家里条件很差,钱是最大的问题,哥哥姐姐打工供他上学,助学贷款也不能解决他家里支付学费的困难。金钱的缺少让他在学校中会产出低人一等的感觉这并不奇怪;之后是主人公自己的身体因素,身材矮小加上天生的口吃让他更为的自卑,更加的难以合群;大三大四对电脑的沉溺使他失去了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学习成绩,从此他在群体中毫无亮点;打工的挫折,现实的残酷让他渐渐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两年的留级,身边同学的光明前途与他的暗淡人生的对比加上合租结束后连住房都成问题的现状彻底将他压倒,主人公终究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或者说是自杀的道路。

篇2:北科大抢银行案例分析

近日有传香港大学以逾五十万元奖学金争抢内地状元,又有评论称北大、清华等内地一等学府“沦为二流”。虽然港大等学府相继澄清事件,但仍引起内地学界争论不休。朱经武昨天明言,不应简单将港校内地招生理解为“抢内地状元”。

他表示,香港科技大学给予“内地状元”的奖学金“好象好吸引”,但其实主要用来交付约二十七万元的学费。他说,港高校到内地招状元,对两地的高等教育都有正面影响,“这就像鲶鱼效应,一条鲶鱼在动,其它鲶鱼也会跟着动。”

朱经武还说,“状元”只是代表学生成绩达到的水平,“我们找他来是希望令学生成功,所以我们不单看状元的成绩,还会跟他面试。”他表示,“如果科大的环境有助状元成功,我们才会招。但如果环境不适合他也招,这样便不好。”

篇3:阿里巴巴“抢银行”

三年前, 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放出豪言“如果银行不改变, 阿里将改变银行”, 引来一阵讪笑。但2012年9月, 马云在“网商大会”上抛出“平台、金融、数据”三部曲, 并将阿里金融定位为未来5年到8年“支撑整个未来”的业务, 这一次已经无人小觑。

两年来, 尽管没有银行牌照, 阿里小额贷款简单重复着一个动作, 给微小企业贷款。很快, 它开始令这个领域的霸主胆寒。

相比业界佼佼者——从2005年便致力于小微贷款的包商银行, 阿里小贷公司只用了短短两年, 贷款总额已经接近包商银行7年贷款总额的80%。

截至2012年6月末, 阿里小贷累计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总计260亿元的融资服务, 日均完成贷款近10000笔, 平均每笔贷款额度7000元, 不良率0.9%, 远低于银行抵押类贷款产品1.7%左右的坏账率。

阿里金融的开疆辟土, 让致力于小微贷款的中小银行及城商行惊呼“狼来了”。民生银行、包商银行等甚至牵头成立“亚洲金融联盟”, 共同建立电商务平台, 与新兴金融体分庭抗礼。

只做100万以下客户

对于中小企业信贷, 银行向来是既爱又恨。这是块好吃的肥肉, 下口却并不容易。

主要难题是中小企业的信用数据、发展状况和偿还能力很难评判, 银行不得不采取人海战术进行信贷审查, 导致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居高不下。对银行来说, 这门生意不划算。

于是, 真正意义上的小微企业今天仍被银行拒之门外, 看看各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定义, “小企业为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下、申请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之内的贷款。”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基本上被直接判定死刑, 即便对满足条件的企业, 都必须提供担保 (需要小企业互相担保、专业担保公司担保或财产抵押) 。

而资金的另一端, 是融资极度饥渴的小微企业。根据阿里巴巴平台调研数据, 约89%的企业客户需要融资, 融资需求在50万以下的企业约占55.3%, 200万以下的约占87.3%, 而200万以下的融资需求则永远是传统金融的短板。

在阿里金融, 超过99%的信贷资源投放到单户50万元以下客户群体。在他们将近13万家的小企业客户中, 丁洋是其中的典型。

2009年, 还在义乌工商学院读书的丁洋开起了自己的淘宝店, 经营打底裤和保暖贴等, 如今已经做到了双皇冠。

2011年4月, 丁洋把一个产品推上了淘宝聚划算, 几万元的单子让他兴奋不已。但此时, 他发现, 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进货。

从其他商户那里口耳相传, 他听说了淘宝小贷, 丁在申请当天就获得了从阿里贷的5万元贷款, 日利息0.06%, 贷款周期半年。丁说:“不用实物抵押, 只要有订单就能贷到款。像我这样没房没车的也能贷。”

半年后, 丁用这笔钱搬了一个更大的仓库。

阿里金融无需抵押, 网商凭借自己的信用申请贷款;网上申请, 平均7个工作日就能拿到;按日计息, 随借随还……句句撩动着小微企业的神经。

这种彻底颠覆银行对于担保和抵押依赖的模式, 正是阿里金融的特点之一。

一个阿里巴巴的会员申请贷款时, 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企业近一年的销售总额、经营成本、净利润率、库存量、总资产、总负债、应收账款等财务数据。以及其在阿里、淘宝订单占年销售总额的比率, 前两大下游客户的合作时间和所占销售额比率等详细信息。相形之下, 天猫和淘宝卖家申请贷款会更为简单。

根据客户来源的平台不同, 两种贷款产品在阿里小贷公司并存, 一种是B2C (商家对客户) 平台, 即为淘宝和天猫的客户提供的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 这种产品又叫做“淘宝小贷”, 通常金额较小, 最低的一笔贷款不过几百元, 但它又是最解燃眉之急的贷款, 审查快捷, 通过后贷款会即时打入客户的支付宝账户。

其中, 淘宝、天猫订单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 贷款周期30日, 日利率0.05%, 折合年利18.25%;信用贷款最高额度100万元, 贷款周期6个月, 日利率0.06%, 折合年利21.9%。

另一种是为B2B (商业对商业) 平台客户, 即为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企业客户提供的信用贷款, 即“阿里小贷”。对于这类客户, 阿里小贷公司的门槛为5万元到100万元, 期限一般为一年, 日利率在0.05%至0.06%之间。

为了鼓励客户提早还款, 阿里小贷采用按日计息的利息结算方式。全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 小微企业可以随用随借、随借随还。

用数据点金

阿里巴巴B2B已运行12年, 中国共有中小企业4200万家, 其中有3700万家在阿里巴巴上面做生意, 阿里拥有这些企业的信用记录。

3700万家企业的各种记录, 串成了企业的行为分析, 再转化为信用数据, 数据还是那些数据, 但只要积聚起来, 就能产生惊人的力量。

在阿里金融的运行中,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所有的数据都是金融平台开放。这些数据包括客户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同谁做生意、商品数量的变化等等。随后, 评级系统会分析小微业主的阿里巴巴平台认证与注册信息、留下的痕迹、贸易平台表现, 如登录管理、广告投放、社区行为等。

阿里金融利用这些数据对客户的历史交易流水进行分析和定量, 判断客户真实的信用状况。

接下来, 还要进行客户交互行为分析, 如顾客的收藏、反馈、评价情况等。所有信息最终会进入数据库进行定量, 并将数值输入网络行为评分模型, 从而对小微客户进行评级。

而在放贷之后, 阿里小贷则通过支付宝等渠道监控现金流, 使其对企业的真实财务数据了如指掌;另一方面, 商户通过支付宝进行交易, 一旦出现违约风险, 也可以通过支付宝随时掐住客户的现金流。

数据浇灌了金融的发展, 使得贷款的流水线操作产生裂变, 这种纯“线上”贷款模式, 极大降低了放贷成本。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金融负责人胡晓明“毫不谦虚”地说:“我们单笔信贷成本在2.3元, 但是银行的经营成本可能在2000元左右。”

相比之下, 国内众多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 不过是将贷款流程各环节的人员集中起来提高信贷审批效率。

篇4:北科大抢银行案例分析

1995年,在广州火车站排队买车票的外省民工。每天在广州火车站排队买票的人龙一眼望不到头。为了防止有人趁乱插队,大家都紧紧地贴抱在一起。有时要这样排五到十几个小时才能买到票。来广东打工的外省人隔一年两载就要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地回家乡探亲一次。

抢黄金

1948年,通货膨胀,金圆券贬值,上海市民在抢购黄金。古人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看来是正确的。

抢新闻

1946年,纽伦堡司法大厦内,对纳粹战犯进行宣判后,记者们奔向电话机抢报新闻。纽伦堡审讯从1945年10月开始,一直延续到1947年。所以,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记者不仅要头脑好,还要身体好,跑得快,真够累的。

抢银行

抢银行,通常被认为是男性从事的一项危险且非法的活动,但是,历史上偶尔也会出现“巾帼不让须眉”的犯罪行为。比如,1924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信托公司保险库内就出现了三个持枪女子,她们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在抢银行。

这张照片的作者到底是与其对峙的保安,具有文艺范儿的同伙,还是惊恐的银行职员?天知道。

篇5:梦见抢银行

梦见被抢劫的是物品,证明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梦见被抢劫的是金钱,是在提醒你要节约开支。

梦见被抢去的是别人,是在告诉你你会结识一位新的朋友。

篇6:银行防抢演练

一:演习时间:XXXX年 XX月XX日18:00

二:演习总指挥:XXX

三:总策划:XXX

四:参加人员:支行全体员工及保卫人员

五:演习目的:检验全体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六:主要参演人员:XX XXX XXX等柜员

七:演习进程:XXX演歹徒。XXX在大厅手持疑似炸药包类物品在四号柜前,恐吓临柜柜员XXX要求其将款箱内现金由窗口递出,XXX与歹徒周旋称“本柜现金量太少,六号柜有现金”转移歹徒视线,此时大厅经理有序的疏散在大厅内的客户,XXX趁机左手按下催泪弹按纽、右手按下报警器,XXX拿起电话报“110”。报警器响起时,被劫保安趁歹徒注意力分散时乘机与歹徒搏斗。其他岗位人员及保安听到警报声后,过来增援,与歹徒搏斗,最终将歹徒抓获。

篇7:劫匪抢银行录像观后感

在看完了影片之后,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一个银行人应该拥有的素质和觉悟:

第一,在面对劫匪的时候要沉着冷静,正确的合理的处置这样的突然事件。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思考出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快速的观察劫匪已经周围的环境,做出最佳的选择。例如像影片中的工作人员就十分的沉着冷静,通过对劫匪的观察和周边环境的观察,做出选择,通过暗示的手法向同事发出警告,并报警。第二,要积极的拖延劫匪的时间,一个抢劫案的发生时间越长,对于劫匪就越不利,而更加的有利于警察的破案。因此时间成为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合理的语言使得劫匪相信你正在积极的配合他,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在拖延时间。第三,不要激怒劫匪。一个愤怒的人往往会失去理智,使得事情的发生不可预料,因此必须控制双方的情绪,不要故意激怒劫匪,使得事情处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第四,保护顾客的基本权利不受到伤害。银行最大的财富在于客户而不是在于其中的财产,因此在该事情中,必须努力保护的顾客的利益。保护他们最大的利益也就是他们的人生安全。在有可能的范围之内,使得劫匪不去伤害当时在银行内的其他的顾客,并积极的疏散顾客,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在保护他们人身安全的基础上进而保证他们的财产安全,达到利益最大化。

第五,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同事的生命安全。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在保护顾客的生命的基础上,还要保证自己和同事的生命处于一个安全的地方。第六,要在劫匪离去后,快速的记录有用信息,为警方的破案提供有用的信息,使得其能够快速的破案。

这就是我在看完影片之后的感想。

上一篇:想一个人的伤感句子说说心情短语下一篇:四月你好的简短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