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评估体系

2024-04-26

个人评估体系(精选6篇)

篇1:个人评估体系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金融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个人信贷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是商业银行发展个人信贷业务、防范个人信用风险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风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视,而信用风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信用风险,预防为主,因此对客户进行事前的信用分析与评估尤为重要。作为商业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中怎样判断客户的资信状况,如何通过客户信用信息客观评价客户的还款能力,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来提高个人信贷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的重要性

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里,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也是涉足社会的“经济身份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个人为主体的消费交易行为越来越多,个人信用也越发显得重要。个人信用评估是对个人在市场经济交往中履行能力和信誉程度的评估,是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评价个人信用情况的方法。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银行无法全面掌握贷款人信用的情况,在个人信贷业务中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缺少个人信用评估技术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个人信用评估的历史

个人信用评估在欧美国家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个人信用评估刚刚起步。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9年下半年,建设银行济南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在银行业个人信用评估方面进行了尝试。该办法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对借款申请人的基本状况、信用历史记录、行为记录、交易记录等做出综合评价以决定贷款决策。2004年,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印发《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个人客户信用评定补充规定》,对个人信用评估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2006年1月随着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推广使用,国内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以业务对象的个人信用记录作决策参考。截至2008年底,该数据库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6.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1.4亿人。现在,无论是贷款买房、买车、求学、创业,或者是申请信用卡,商业银行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对申请人信用进行各种方式的评估。但是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个人信用评估相关资料的完整性欠缺。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是各商业银行历史信用数据的汇集,结算账户信息、社保缴费信息、电信缴费信息、环境违法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等非银行信息缺失,信用数据的完整性不能够保证。另一方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存在错误信息和数据更新滞后,数据库不能真实地、动态地反应个人信用情况。二是缺乏对个人信用信息的综合有效评价。我国的个人信用管理起步比较晚,目前仅限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汇总阶段,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缺乏对评估指标的量化研究。三是缺乏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部门。商业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到个人信用评估的重要性,缺乏对信用数据的深度挖掘。

三、完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思路完善信用立法。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措施,为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提供法律依据,促进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建设完备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开展个人信用评估活动的基础,数据库一般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年龄、职业、收入状况、身体状况等)、信用信息(如结算帐户、消费信贷、信用卡等历史信用记录)、社会信息(如纳税、保险、担保、诉讼等)内容,并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担保机制,学习西方在个人信用担保方面的经验,由政府出面筹资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个人信用消费提供担保,转嫁个人违约风险,消除银行后顾之忧。建立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和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模型。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办法自成体系,指标范畴和指标权重不同,导致评估结果大相径庭,可比性不强,权威性不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于注重个人职业、收入状况、家庭财产等现实资料,对个人不稳定收入、隐性收入、未来的发展潜力等因素因不确定性和无法量化很少考虑。信用评价中过分看重抵押、担保,忽视借款人自身(家庭)的还款能力。未将个人结算账户、信用卡账户和个人贷款账户的信息综合使用,无法动态地、全面地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以个人(家庭)支付能力和信用记录为核心,建立一套量化指标,以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定个人信用等级。通过信用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的信用档次,银行据此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不仅能够提高个人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了贷款流程,控制贷款成本。运用先进的评估手段和技术,创新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模型,科学化评估。以现代数据库管理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创新综合分析系统工具。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成果,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模型。如FICO评分模型、判别分析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数学规划模型、贝叶斯决策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等。银行应加强个人贷款业务流程建设,充分发挥个人信用评估的作用。个人信用评估始于营销与客户资信调查,终于贷款结清后的信贷分析,贯穿整个个人信贷业务的全过程。

篇2:个人评估体系

(2009年-2010年)评估报告

为了加快推进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根据省残联印发的《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建设阶段性(2009年-2010年)评估工作方案》要求,我县残联对2009年-2010年“两个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自评,具体报告如下:

一、我县基本情况

我县总面积为3860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人,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0%以上,山区农民(居民)占总人口的50%。全县共有7个省定贫困镇,占11个镇(区)的63%,有170个省定贫困村,占282个行政村的69%,到2010年底,全县共有特困户1.3万户,特困人口4.5万人,低收入户1.6万户,低收入人口6.5万人。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5.3万人,占总人口的9.22%,其中男性残疾人3.2万人,女性残疾人2.1万;农村残疾人4.1万,城镇残疾人1.2万,城镇残疾职工数1192人。

二、数据统计及说明

(一)社会保障

1、享受低保情况。截至2010年12月,我县城镇残疾人低保领取人数为1585人,占应享受低保人数的87%;农村低保领取人数2007人,占应享受低保人数的90%。

2、得到医疗救助情况。我县城镇得到医疗救助残疾人数为1423人,占应得到医疗救助人数的85.6%;农村得到医

4、残疾人扶贫和危房改造情况。2010年,农村残疾人脱贫人数2937人,脱贫率达到47%;2007-2010年底,四年共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308户,占需危房改造总数1532户的20%。

5、托养的无障碍改造工作情况。2010年底前已接受托养服务的残疾人数为145人。符合条件需要托养的残疾人总数为6319人,托养覆盖率达到2.3%;2010年底前无障碍环境改造完成数为1个,占需改造总数5个的20%。

(三)综合指标

1、地方财政投入情况。2010年财政预算投入残疾人事业的额度为28.3万元,比上年增加4.9万元,增长幅度为21%。

2、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规范化达标情况情况。由于我县财政经费有限,1990年还没有与民政局分开时建设的康复中心大楼一直被民政局占用,至今没有残疾人综合服务基础设施;组织规范化达标率100%。

3、二代证办理和残疾人收入情况。2010年已发放二代证4032本,登记在册总人数6526人,发证率62%;2010年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523元,我县社会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741元,占我县平均水平的40%。

三、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二)基本组织不太健全。

(三)我县政府财政困难,对残疾人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客观要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不是残疾人或残联一家之事。为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新闻媒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加大宣传,让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构想不断深入民心。

五、综合评估意见

根据省残联印发的《全省残疾人“两个体系”试验区建设阶段性(2009年-2010年)评估工作方案》,对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综合指标等三大项和其中39个指标进行了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总体而言,虽然残联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全省“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针对这次评估的项目和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和改善。

篇3:个人评估体系

1 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个人信用起步晚, 发展落后, 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机制尚未建立, 既无完善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又无健全的宏观法律环境。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必须正视我国经济环境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大学生个人信用信息缺乏

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是在对大学生个人信用资料和大学生个人以往的信用履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 所以大学生个人信用资料的积累是信用评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但是, 从目前的情况看, 这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 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所需要的个人基本资料、个人账户资料及其社会活动特别记录资料分散、条块分割、统计片面, 个人账户资料极度缺乏。

1.2 缺乏统一评价标准和操作规范

现有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制, 有如下特点:各金融机构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独立进行, 评估结果相互封锁;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操作规范尚未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的办法尚未出台。要用较短时间建立起科学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缺少宏观协调是不行的。

1.3 缺乏专业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应该是中立的, 完全脱离与评估有利害关系的各方。从我国现行体制及社会状况看, 可由政府牵头, 公安、法院等司法部门及财税、金融、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 实行有偿服务。同时, 可以考虑在政策上提供一些优惠, 促进民间评估机构成长。

1.4 大学生信用评估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尚未建立

社会上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对其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过程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同时, 开展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 须保证对评估结果的知情权, 产生信息不准确或者错误时, 大学生能够通过相应机构和程序对评估机构提出复议, 以保证信用评估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所有这些的实现, 均需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监管机制, 并由政府出面组建行业管理机构对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统筹管理。

2 加强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基础建设

2.1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对信用的评价主要是建立在信用历史记录基础上, 因此, 功能完善的信用档案系统就成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必备的基础。各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一般都建有自己的信用数据库, 来专门记录大学生个人的相关信用信息。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 待条件成熟时, 可将自建数据库中的部分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机构或与信用中介机构共享, 为我国信用行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对大学生个人信用进行评估需要全面的信用信息, 而在我国, 这些信息都还很分散。因此, 目前我国首先应急需建立大学生银行个人信用信息网;其次, 建立大学生个人资信调查数据库, 逐步形成与银行资源共享的大学生个人资信查询网络, 通过收集、整理、加工有关大学生个人在日常生活、理财、学习中的信息资料和大学生个人社会行为资料, 并对信息库资料及时交流、汇总、更新, 逐步建立国家统一的大学生个人信用信息档案系统。

2.2 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网络

有了公正、公平的信用评估机构和与国际行业标准接轨的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若没有强大的网络支持, 社会信用体系和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就如同有血有肉没有骨架支撑的软躯体, 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一个大学生在既定的区域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到异地则可能不讲信用, 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若没有网络支撑, 则不能对其进行跟踪监控, 即使局部建立起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 也会因资源不能异地共享最终成为无本之木。有了网络, 在全国任何地方有不讲信用的记录都能随时查询, 使不讲信用之人的违约成本大大高于收益, 从而增强大学生个人处处、事事守约意识, 树立长期良好的信用形象, 大学生个人信用专用网络的建立将是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能否建立的关键所在。

我国所需建立的支持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的网络须达到以下目标:在全国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都能查询到大学生个人的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评估机构所作的信用评价结果, 所以, 这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庞大工程。

2.3 完善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 实现大学生个人信用跟踪管理

诚信的教育, 还有另外的警戒。要加大大学生失约或者失信的成本, 信用评分在美国是发展得比较完善的, 归国回来的留学生还是回来工作的人他们会讲到两个东西, 对美国公民的一生会有影响, 一个是他的社保号, 基本可以保证他的基本生存, 第二个就是信用评分, 实际关系到这个人在一生中的生活质量, 他失信一次保存的年度是七年, 失信一次, 你可以提前拿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都不能实现了。国内应该在教育的同时, 通过全社会的努力, 特别是掌握这些信用信息和关心到诚信建设的部门应该一起努力营造一种环境, 加大失信的成本和违约的成本。

如果学生不报告, 学校很难做。学校主要围绕教学体系来建立的。只能是专业机构做, 因为它是围绕如何征集大学生的信用和具体跟踪大学生的信用管理来做的, 这对大学生的教育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具体的管理和约束是方方面面的, 这种信用管理公司做得就比较具体, 比如大学生是什么时候借款, 什么时候该分期付款, 什么时候该还, 都有一个数据库, 计算机自动管理。今天这些人该还款, 征信公司马上可以给这些人打电话, 你们今天还款了吗?再过一个星期再问还款了吗?如果一个借款大学生每个月连续被问三次他就应该想想了, 通过这种管理和约束就可以把侥幸不还款的大学生督促起来还款, 社会的信用体系起到的约束作用是比较明显的。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展望国家助学贷款的美好前景, 这需要整个社会的信用建立、诚信的建立。相信在未来每一个大学生都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档案, 而不是拍着胸脯说我信用好得很, 说话算数, 那时候就不用那么复杂了, 而是说请您看我的信用档案。

摘要: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集政策、福利、教育和金融的复杂混合工具, 是帮助高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具有明显政策性特征, 但本质上属于商业性贷款、一种以信用方式提供的个人教育消费信贷。本文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以及构建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相关问题, 全面阐述如何加强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助学贷款,大学生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晓明.对构建高校大学生信用管理体系的探索[J].高等教育, 2009.

篇4:个人评估体系

摘要:随着金融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个人信贷业务成为各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是商业银行发展个人信贷业务、防范个人信用风险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业风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视,而信用风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信用风险,预防为主,因此对客户进行事前的信用分析与评估尤为重要。作为商业银行,在个人信贷业务中怎样判断客户的资信状况,如何通过客户信用信息客观评价客户的还款能力,规避潜在风险,提高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来提高个人信贷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的重要性

在一个发达的市场经济里,信用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也是涉足社会的“经济身份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个人为主体的消费交易行为越来越多,个人信用也越发显得重要。个人信用评估是对个人在市场经济交往中履行能力和信誉程度的评估,是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评价个人信用情况的方法。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银行无法全面掌握贷款人信用的情况,在个人信贷业务中承担较大的信用风险。缺少个人信用评估技术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

二、我国个人信用评估的历史

个人信用评估在欧美国家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在我国个人信用评估刚刚起步。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99年下半年,建设银行济南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在银行业个人信用评估方面进行了尝试。该办法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对借款申请人的基本状况、信用历史记录、行为记录、交易记录等做出综合评价以决定贷款决策。2004年,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印发《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个人客户信用评定补充规定》,对个人信用评估方法进行进一步优化。2006年1月随着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推广使用,国内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以业务对象的个人信用记录作决策参考。截至2008年底,该数据库个人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数6.4亿人,其中有信贷记录的1.4亿人。现在,无论是贷款买房、买车、求学、创业,或者是申请信用卡,商业银行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对申请人信用进行各种方式的评估。但是商业银行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个人信用评估相关资料的完整性欠缺。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是各商业银行历史信用数据的汇集,结算账户信息、社保缴费信息、电信缴费信息、环境违法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等非银行信息缺失,信用数据的完整性不能够保证。另一方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存在错误信息和数据更新滞后,数据库不能真实地、动态地反应个人信用情况。二是缺乏对个人信用信息的综合有效评价。我国的个人信用管理起步比较晚,目前仅限于个人信用信息的汇总阶段,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缺乏对评估指标的量化研究。三是缺乏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部门。商业银行没有充分认识到个人信用评估的重要性,缺乏对信用数据的深度挖掘。

三、完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思路

1完善信用立法。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措施,为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提供法律依据,促进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建设完备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开展个人信用评估活动的基础,数据库一般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如年龄、职业、收入状况、身体状况等)、信用信息(如结算帐户、消费信贷、信用卡等历史信用记录)、社会信息(如纳税、保险、担保、诉讼等)内容,并定期更新,动态管理。

3完善信用担保机构。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担保机制,学习西方在个人信用担保方面的经验,由政府出面筹资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个人信用消费提供担保,转嫁个人违约风险,消除银行后顾之忧。

4建立统一、规范化、标准化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和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模型。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办法自成体系,指标范畴和指标权重不同,导致评估结果大相径庭,可比性不强,权威性不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过于注重个人职业、收入状况、家庭财产等现实资料,对个人不稳定收入、隐性收入、未来的发展潜力等因素因不确定性和无法量化很少考虑。信用评价中过分看重抵押、担保,忽视借款人自身(家庭)的还款能力。未将个人结算账户、信用卡账户和个人贷款账户的信息综合使用,无法动态地、全面地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以个人(家庭)支付能力和信用记录为核心,建立一套量化指标,以定性判断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定个人信用等级。通过信用评估结果分为不同的信用档次,银行据此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以及还款方式等,不仅能够提高个人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了贷款流程,控制贷款成本。运用先进的评估手段和技术,创新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模型,科学化评估。以现代数据库管理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创新综合分析系统工具。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成果,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模型。如FICO评分模型、判别分析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数学规划模型、贝叶斯决策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等。

篇5:HSE体系评估表

1.1 公司应颁布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的 “HSE目标与承诺”,定期对“HSE目标与承诺”进行审查与修订,1 以确保其适宜性,并形成书面文件; 2 1.2 公司HSE管理“HSE目标与承诺”必须与董事会或母公司的文化、理念以及其它政策融为一体; 3 1.3 公司必须为确保实现HSE管理方针而提供必要的资源,用来开发、实施和维护HSE管理体系;

1.4 公司必须通过适当的沟通或培训方式,确保HSE管理方针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包括承包商)都得到 有效的沟通与执行;

1.5 各级管理组织必须根据公司HSE管理方针,通过制定HSE绩效目标、指标和管理计划,确定HSE 5 管理的方向。要素2:风险管理 2.1 必须制定风险管理程序,以识别与公司各项生产和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评估风险,实施控制措施,6 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2.2 对现有的勘探、生产、改造项目、新建项目、合资合作、资产处置及装置废弃等一系列活动必须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 8 2.3 对于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及关键工艺设备设施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登记、申报与管理;

2.4 经评估的风险必须由各管理层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管理,制定具体措施并通过具体的工作程序进行落实,风险控制决策要有明确的文件记载; 10 2.5 项目危害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措施要在作业文件或项目审查批准文件中加以说明;

2.6 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回顾和重新评估风险的控制效果,通过制定HSE工作计划等方法确保风险降 11 低到现有技术水平的可接受程度。要素3:法规要求 3.1 公司应系统地识别适用于生产作业和业务活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并通过程序明确获取HSE 12 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及其变更的途径与频次;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13 3.2 建立适用的HSE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文件清单和档案,便于员工获取与查询; 3.3 对于已确认适用于公司的HSE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应采用适当形式及时公布,以便在作 业过程中遵照执行; 3.4 根据HSE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对公司的各项HSE管理文件的适用性定期进行评估和 15 修订; 16 3.5 根据公司生产作业或业务情况的变更,确定新的重大危险源或作业对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17

3.6 定期开展遵法审核与评估,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要素4:目标管理 4.1 各级管理组织应根据风险评估,每年制定和公开公布HSE绩效目标与指标,并及时向员工沟通 传达,使所有工作人员充分理解; 4.2 各部门必须定期制定明确的HSE管理目标与指标。衡量HSE绩效目标的指标应分解为输入指标(行 动性指标)和输出指标(结果性指标); 4.3 制定HSE目标与指标时必须依据公司方针、法规及HSE计划并满足相关要求; 21 4.4 各部门要按照公司的报告要求,定期汇报其安全绩效的目标与指标数据; 4.5 HSE目标与指标是各级管理组织HSE管理绩效考核和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进 行评估并记录在档。要素5:组织与责任

5.1 管理人员应确保职责范围内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HSE责任机制,通过自身行动树立正确的HSE 23 行为榜样,激励和强化积极的HSE行为; 24 5.2 各级管理组织的第一负责人是其组织内HSE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HSE管理负全面责任;

5.3 各级管理组织的第一负责人应确保把HSE的方针、程序、标准与法规要求应用到生产计划、业务发 展和决策程序中去,确保建立起文件化的管理程序来实现这些要求; 5.4 管理人员应依据HSE目标、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办法,分配相应的资源,组建HSE管 26 理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与监督; 27 5.5 根据相关人员的意见反馈,定期对照本HSE目标与指标对HSE绩效进行考核;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5.6 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岗位HSE责任制、遵守HSE法规与作业程序与标准,不得违章作业,并有权拒 绝违章指挥。要素6:人员、培训与行为

6.1 人员招聘、选拔和任命程序应能确保员工的职位、技能、身体、心理条件适合指派工作的需要;

6.2 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HSE培训计划,实施相应的HSE培训,确保所有员工具备必要的HSE技能。对培训效果要进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6.3 公司为员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全体工作人员得到定期的健康 31 检查; 6.4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作业场所的HSE管理方针、程序、标准、规程与要求,及时报告隐患与事故,参 32 与事故调查; 6.5 推广行为安全观察、审核和行为安全管理,鼓励员工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标准,结合33 员工HSE绩效考核,及时提供反馈并保存记录; 6.6 新入厂或转岗的员工、承包商和其它来访人员都要进行适当的入厂安全教育或培训,其中包括公司

HSE程序、标准、相关指南及应急程序。要素7:员工参与和沟通

7.1 公司应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以便员工、承包商、公众等各相关方了解公司HSE理念、体系要求和 35 管理现状; 36 7.2 管理人员应定期走访现场,进行工作指导,增强与现场作业人员的沟通和了解;

7.3 完善安全绩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HSE管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38 7.4 开展HSE合理化建议及未遂事故、不安全行为的报告与分析活动,提升公司的HSE氛围;

7.5 鼓励员工之间开展各项HSE互动,如自我行为观察和相互行为观察,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审核和自我 39 提高; 7.6 管理人员应确保有关HSE管理的经验和事故教训得到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分享国内外HSE管理经

验、科技成果、良好作业实践以及相关知识,建立公司内部的信息平台,共享安全信息。要素8:文档与资料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8.1 针对公司的HSE风险,建立系统的HSE管理体系,对核心要素、关键过程及标准等的管理要求及

其相互联系进行描述,形成书面及电子文件; 42 8.2 建立系统的HSE体系程序、文档与资料的管理制度,明确文档资料的保存职责与要求;

8.3 确认适用的法规、证书或执照、技术规范及操作程序,制定可查阅的操作文件,定期与工作人员进 43 行交流; 44 8.4 HSE体系管理文件应采用规范的格式,及时清理过期的资料; 45 8.5 所有HSE文档资料应方便员工查阅,保存有效的使用记录。

要素9:作业控制

9.1 建立和完善作业标准、指南及操作程序,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岗位职责、具备相 46 应技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作业规程; 9.2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日常作业及维修等各项作业活动,识别潜在危害,运用风险评估工具,47 评估HSE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9.3 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按照法规要求,进行完工检查,完成各项性能测试并验收,以保 48 证建造与设计相符,并保存检查记录; 49 9.4 对关键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测,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50 9.5 制定设备启动、操作、维修和停车程序,明确对关键作业活动的授权与审批权限; 51 9.6 识别、评估并管理高风险作业,制定相应的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流程;

9.7 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对承包商进行风险评估、资格预审、培训、开工确认、监督审查和完工评估,52 降低承包商作业的风险; 9.8 评估各种有关机构、人员、系统、规程、设备、产品、原材料等方面的临时或永久性变更,并对这

些变更加以管理,使其对健康、安全和环境所造成的风险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要素10:职业健康

10.1 对作业场所进行系统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识别、调查、记录和评估职业健康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55 10.2 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作业场所进行明确标识;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10.3 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知识培训,以提高员工意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56 和其它要求; 57 10.4 配备必需的、合格的、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职业卫生监测工具; 58 10.5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或指派专职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危害控制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59 10.6 根据职业健康方面的风险,制定职业健康管理方案、监测计划和相应的应急预案; 10.7 公司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组织对员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

如实告知员工和记录在档; 10.8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根据法规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方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控制措 61 施。要素11:环境保护 11.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必须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制度,执行环境保

护设施和主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11.2 及时传达最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信息,并根据法律法规修订环境管理程序与要求; 11.3 对作业场所进行系统的环境危害识别与调查,评估环境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保存环境

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估的相关记录; 11.4 生产作业过程中,制定系统的废弃物排放监控及管理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废气、废水、固

体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排放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11.5 编制及收集化学品材料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标签和其它资料,并根据法规或用户要求以及在66 资料发生变化时,向运输和使用产品等相关单位分发; 67 11.6 为员工提供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与技能; 68 11.7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排放,节约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69 11.8 具备防止和控制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配备与其开发规模相适应的溢油应急设施和工具。

要素12:社会责任

12.1 公司业务中与HSE相关事宜应与员工、承包商、政府、社区公众建立并保持公开和主动的交流;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71 12.2 尊重政府和社区对公司的业务活动在HSE方面的期望与关注; 72 12.3 保护员工的正当权益,保护员工个人隐私,尊重人权; 12.4 评估公司作业活动、产品、生产设施的变更给社区带来的影响,确保在业务活动的过程中得到有效 73 控制; 74 12.5 对于外包外购的产品和服务要经过验证,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及当地社区的健康安全环保标准; 75 12.6 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杜绝任何歧视行为; 76 12.7 在公司的任何业务活动过程中,反对各种形式腐败,包括营私舞弊,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

要素13:危机与应急

13.1 制定分公司书面的危机管理及应急响应的原则、策略和程序; 78 13.2 根据法规要求,制定覆盖全部设施和作业区域的事故应急预案; 13.3 应急预案必须分析分公司业务活动过程中的风险,针对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79 环境污染、公共卫生、恐怖事件等突发事件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制订详细的应急措施;

13.4 应急预案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职责划分、应急程序、通讯、联络、应急资源、撤离程序、重要 80 资源的保护及备份安排、训练和演习要求;

13.5 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应急预案、岗位和职责,并指导如何使用应急与危机管理工具和资

源; 13.6 定期更新应急预案,进行演练,以便评估并提高应急响应和危机管理能力,检验和测试演练应急响 82 应所需的装备、设施及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要素14:绩效监测

14.1 建立文件化的、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绩效监测与评估程序;

14.2 鼓励全体员工参与HSE绩效监测、评估或提出建议;

14.3 完整保存生产作业活动过程中各项HSE监测数据与记录,以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 86 14.4 制定客观、系统的绩效评估计划,定期进行HSE绩效评估,并记录存档;

编号 管 理 要 求 评分 14.5 每年结合HSE工作报告,在审查和监测的基础上考虑并制定以新的风险评估为依据的目标与指 87 标; 88 14.6 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绩效目标、指标及计划,以不断改进HSE绩效和管理方法。要素15:事故预防

15.1 制定事故预防、事故调查与根源分析的原则、要求和程序,并及时传达到每位员工; 90 15.2 任何事故都必须上报、进行事故调查和根源分析,找出并监测事故发展趋势,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15.3 公开报告、调查、分析并记录所有HSE方面的事故事件(包括未遂事故),建立事故事件报告管理 91 系统; 15.4 建立事故事件分级调查程序,重大事故要由多个业务部门或多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事故调查小组进行 92 调查; 15.5 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根源分析的结论和整改及预防措施都要以文件的形式存档,定期检查整改措施 93 的落实; 15.6 每次事故都要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相关人员在收到事故教训的信息后及时传达,必要时,与同

行业及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相互交流,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15.7 制定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隐患识别、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与分析的培训。

要素16:评估与改进

16.1 建立文件化的HSE审核程序,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HSE外部 96 审核,以保障HSE体系的持续改进; 97 16.2 全体员工应积极参加HSE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定期自评; 16.3 根据审核和评估的结果来确定对管理体系进行修订,在对HSE某个要素进行修订时,要评价其对整 98 个管理体系的影响; 99 16.4 审核小组应与各部门共同制定出客观系统的审核计划,审核报告必须记录存档; 16.5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与审核,结合HSE绩效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HSE工作报 100 告。

评分定义与标准

篇6:党建评估指标体系

1.党委对学校工作的领导150分 1-1 办学方向 与决策 60分

1-1-1[1] 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学校定位准确,事业发展目标明确,符合实际。(30分)1-1-2[2] 坚持党委在学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认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30分)1-2 改革和事业发展 90分

1-2-1[3] 贯彻科学发展观,把握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坚持以改革与创新促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适时推出改革方案,不断解决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实际问题。(15分)

1-2-2[4] 有学科专业建设规划,重视重点学科建设,学科结构合理,符合学校实际,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形成若干特色明显和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15分)1-2-3[5]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良好,引进、培养、管理、服务工作到位。(10分)

1-2-4[6] 有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措施有力,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已经形成。(15分)1-2-5[7] 重视学生培养,办学层次合理,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学校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15分)1-2-6[8] 重视知识创新,加强科学研究、科研基地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服务,产、学、研相结合并协调发展。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重点大学有一批影响大的科研成果,并实施转化与服务,为北京和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15分)1-2-7[9] 重视和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及时通过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将学校党建工作信息等报上级有关部门。(5分)2-3 干部队伍建设60分

2-3-1[16] 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做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20分)2-3-2[17] 重视中层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坚持干部上岗培训和在岗教育,中层干部任期内必须参加集中学习培训,学习教育计划严密,学习培训措施落实。干部培训有制度、有计划。(10分)2-3-3[18] 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监督。坚持定期考核,各项考核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述职述廉等管理、监督制度落实到位。(10分)2-3-4[19] 中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规划,培养措施明确、落实,队伍结构合理。(10分)2-3-5[20] 本着高效、精干的原则,按规定要求配备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党务政工干部队伍相对稳定;重视党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和素质的提高,党委有规划和措施,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党务政工干部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有论文、有成果。(10分)3.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150分 3-1 党委领导和指导 20分

3-1-1[21]党委重视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建设,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坚持检查考核制度和表彰先进制度;定期听取基层组织工作汇报并专题研究,及时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活动经费;党委书记、副书记每年定点联系1-2个院(系)党委(党总支)或党支部。(20分)3-2 组织机构设置20分

3-2-1[22] 合理设置党的工作机构,保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正常开展;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检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保卫部等工作部门健全;独立设置部门应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合署办公部门,党委各职能部门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10分)3-2-2[23] 党的工作机构部门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有工作计划、总结及落实措施;贯彻执行党委的决定,部门的工作质量与成效较好。重视改善职能部门的工作条件,加强信息化建设。(10分)3-3 党总支、党支部建设与作用 35分

3-4-1[28] 定期调研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确保党员每年的理论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主题,突出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这一重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落实教育责任,确保教育效果。(10分)3-4-2[29] 党内生活制度健全,每月至少一次组织活动,每学期初或期末一次集中的组织生活。领导干部按规定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支部要结合每年一次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8分)

3-4-3[30] 发展党内民主,逐步推行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的正当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关心党员的成长成才,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7分)

3-4-4[31]认真组织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拓展联系途径,丰富服务内容,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分)3-4-5[32]做好党内信息管理工作,及时准确上报党内统计报表,并做好党内统计分析报告。按照规定认真做好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工作。(5分)

3-5 发展党员工作30分

3-5-1[33] 校党委有党员发展规划,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有发展计划;规范发展程序,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环节、手续完备,保证党员质量;加强培养教育,把培养教育贯穿发展党员工作全过程;按规定配备专、兼职组织员;入党积极分子经党校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10分)3-5-2[34] 校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教师党支部有青年教师发展党员专项计划,思路明确,措施落实;学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不低于35%。(10分)3-6 党校建设10分

3-6-1[36] 党委重视党校工作,定期研究。党校各项工作有保障,办学方向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干部各类班次健全,有教学培训计划及工作总结,教学培训效果突出。(10分)4.党风廉政建设90分 4-1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40分

4-1-1[37]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结合实际,及时贯彻落实上级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纳入党委计划,并与学校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和考核。(10分)4-1-2[38] 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正职做到“五个亲自”、班子成员做到“三个抓好”、牵头部门做到“三个必须”、协办单位做到“两个确保”。(20分)4-1-3[39] 建立健全校、院系(处)两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其配套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度。(10分)注:“五个亲自”为:亲自组织分解当年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任务、亲自主持召开两次以上领导班子专题会议、亲自批阅重要信访件、亲自检查一至两个下属单位执行责任制的情况、亲自组织召开本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三个抓好”为:抓好自己分管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工作的落实;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政“一把手”的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突出问题的解决。“三个必须”为:必须结合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必须从自己的实际业务出发,有针对性地作出具体安排,真正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必须与各协办单位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责任追究问题。“两个确保” 为:确保责任主体工作到位,确保协办任务按时保质完成。4-2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15分

4-2-1[40] 严格遵守“三重一大”制度,模范遵守各项廉洁自律规定。管好自己的亲属和分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以权谋私。(15分)4-3 查处案件和纠风 15分

4-3-1[41] 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避免重复访、越级访的发生,办结率高。有案必查,依纪依法办案,确保办案质量,办案综合效应显著。认真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措施得力,效果显著。(15分)4-4 源头治理20分

4-4-1[42] 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廉政文化建设规划和措施具体,效果显著。结合实际开展校务公开,规范运作。强化对权、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作用。(20分)5.宣传思想政治工作150分 5-1 工作体制20分

5-1-1[43] 党委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及时贯彻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定期研究,有明确的思路、计划、总结;规章制度健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师生自我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20分)5-2 教职工思想教育 50分

5-2-1[44] 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及时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及师德教育,学习教育制度健全;及时了解和分析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动态,并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师德规范》等管理制度健全并有具体的工作方案,效果明显;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各种宣传媒体能有效运行,新闻宣传工作有力,学校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好。(25分)5-2-2[45] 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及时做好思想动员、统一认识工作,充分调动教职工投身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教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方面上的共识度高。(15分)5-2-3[46] 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工作,正确处理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矛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把问题解决在基层。(10分)5-3 德育工作80分

5-3-1[47]认真落实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不断完善教育内容,拓展德育途径,改进教育方法,针对性、实效性强。(30分)

5-3-2[48]认真实施中宣部、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教学效果较好。(20分)

5-3-3[49]德育队伍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经费投入和基本设施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状况良好,学生服务体系健全。(20分)6.安全稳定工作60分

6-1 领导重视及工作体制机制 12分

6-1-1[51]党委和行政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及时贯彻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安全稳定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组织机构健全;按规定要求配备安全稳定工作干部。(12分)

6-2-1[52]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科学;责任追究制落实。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12分)

6-2-2[53] 建立开展师生员工安全教育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日常安全教育活动不断线;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实现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6分)

6-3-1[54] 安全防范基础设施齐全、完备、有效;有明确标准要求的要达到要求,没有明确标准要求的要做到有效、发挥作用;安全稳定工作经费得到保障;安全稳定工作机动经费落实。(18分)

6-4-1[55]学校突发事件处置机构健全、运转有效,快速反应队伍配置合理;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健全,信息报送及时准确。(12分)7.统战工作40分

7-1-1[56] 党委重视并定期专题研究统战工作,宣传贯彻上级统战工作精神,党校培训干部安排统战理论课。工作思路清楚,目标明确,每年有计划,有措施,有布置,有总结。(10分)7-2-1[57] 制定并落实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选拔和教育措施;有计划地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担任校内各级领导职务;做好党外代表人物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的推荐工作,各项工作深入扎实。(10分)7-3-1[58] 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加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支持和协助他们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他们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按照中国共产党照顾同盟者利益的原则,切实为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创造条件。(10分)7-4-1[59] 宣传和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注意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关心和照顾少数民族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宣传执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维护归侨、侨眷权益的法规,组织归侨、侨眷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开展港澳台和海外的统战工作。(10分)8.老干部工作 40分

8-1-1[60] 学校重视老干部工作,认真落实《北京市老干部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老干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10分)8-2-1[61] 按规定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加强老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鼓励老干部自愿量力在学校改革发展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发挥作用。(10分)

8-3-1[62] 按规定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为老同志办实事,确保老干部“两费”和生活补贴及时发放,帮助老干部解决生活中的特殊困难,使老干部分享改革成果。(10分)

8-4-1[63] 老干部活动经费按规定拨付使用,老干部活动站室建设好,达到人均1平方米,管理有序,利用率高,老干部活动丰富多彩。(10分)

9.群众团体工作70分

9-1-1[64] 党委重视教代会工作,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和《北京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试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程序规范,按期换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大会;学校依法保证教代会正确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职权,学校关于办学思想、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能提交教代会讨论;代表比例合理,素质好;提案质量高;重视提案落实,提案处理落实率达到70%以上。(25分)9-2-1[65] 党委定期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工会工作,贯彻落实《工会法》,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按规定配备专职工会干部并落实有关待遇,工会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学校有关重要会议;经费落实,活动场地有保证;工会履行职责良好,组织健全,“建家”规范,作用明显。(15分)9-3-1[66] 党委每学期听取共青团工作汇报或专题研究共青团工作至少一次;团的各级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到位;经费和活动场地落实;团组织能充分发挥作用,推优工作好,学生社团管理规范,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30分)

10.特色工作100分

上一篇: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下一篇:霜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