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2024-04-26

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精选10篇)

篇1: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康复工作)

一、夯实社区基础,健全服务网络

我市建立了市、镇、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将康复阵地建在社区。一是整合资源,低投入、广覆盖建设社区康复站。我们在选择社区康复站建立的地点时,首先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站,到目前为止,全市30%的社区都建有30m2左右的社区康复室。二是多方筹资,合理购置社区康复训练器材。我市采取“自筹一点、财政补贴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配备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目前,全市各社区康复站都配有十件左右适合残疾人训练的康复器材。三是依托医疗机构组建社区康复工作者队伍。我市狠抓队伍建设,在357个村(居)全部配备了康复协调员,挑选了有工作经验、有爱心、乐意为残疾人奉献的社区干部为康复协调员,在各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协助下,具体负责辖区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调查、康复服务协调、康复训练计划的落实和下情上达。

二、全面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市残联就康复需求调查工作专门对各镇理事长、社区康复协调员分别进行了培训,在此基础上,社区组成了由康复协调员、康复指导员、残疾人专职委员组成的调查队伍,进村入户,深入残疾人家庭,一对一地开展康复需求调查,填写康复需求调查表,有康复需求的达30559名,占总人口的2.15%。通过康复需求调查,进一步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为更好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完善服务内容,提高康复服务质量

1、“三助一给”工作

(1)助明:建立工作制度,每年先由各镇(区)残联、卫生所组织村(居)卫生服务站医生,对有康复需求的疑似白内障患者进行调查登记,市残联组织定点医院到各镇(区)对疑似患者进行确诊。确诊后根据患者家庭情况,各镇(区)残联会同民政部门确定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对象,经市残联审批后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进免费手术,其他确诊对象转介到相应医疗机构实施复明手术。2009年-2010年全市共免费手术465例。

(2)助行:2009年-2010年全市共上报下肢缺失残疾人168例,经南通市假肢站筛查、打样、安装,对67例符合安装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进行了救助。

(3)助听:全市两年共上报0-6岁残疾儿童助听器救助19名38只。

(4)精神病人免费给药:我市已经对全市精神病患者逐一进行了筛查、诊断并落实了监护小组,建立了一系列精防工作制度和工作档案,我市一直委托市精神病防治医院为贫困家庭患者提供解锁救助和免费送药,社区医生定期上门进行随访,建立了精神病人员动态管理制度。2009年-2010年,我市累计1887人次接受了免费服药救助,有效的控制了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现象,全市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达到100%,无精神病患者现象。

2、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

为做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2008年市教育、民政、计生委、卫生、慈善会和市残联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训练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责任、项目的总体要求与目标、康复定点机构、救助对象及审批手续,同时与市妇幼保健所建立残疾儿童季报制度,由市妇幼保健所按季将所掌握的残疾儿童今年报市列残疾,市残联于组织各镇(区)残联、卫生所对所掌握的残疾儿童的康复价值、康复需求逐一进行上门调查,要求各镇根据残疾儿童的就诊病历等原始资料,逐一核实登记,并请监护人签字确认。2009年、2010年共确认268名残疾儿童有康复训练价值,已全部录入省0-6岁残疾儿童信息系统。

为尽快让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一方面加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收训残疾儿童。目前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已正式开展康复训练,陆续收训11名脑瘫儿童及4名智力残疾儿童。另一方面,向外积极录求成熟的康复机构安排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2009年、2010年累计安排191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都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3、积极开展贫困家庭配发辅助器具及家庭无障碍改造 为帮助全市贫困家庭下肢残疾人补偿和改善身体缺失功能,增强他们自主活动和走向社会的能力,市残联积极筹及资金,2009年、2010年累计发放辅助器具1700件,为450户家庭进行了无障碍环境改造,今年5月15日,全国助残日期间市残联在市残

疾人综合服务大楼门前举行了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仪式,各镇(区)残联理事长、专职委员、如城镇、经济开发区的部分受赠代表参加了发放仪式,全市共发放各类辅助器具484件。

篇2: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xx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期汇报

xxx县残工委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残疾人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

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县辖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个居委会,总人口xxx万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xxxx人,涉及xxx户,残疾人数占总人口的xxxx%。其中肢体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所占比例较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残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使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步入了一片新天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一)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80号文为契机,制定出台政策,为推动我县“两个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80号文件重要精神,县委、县政府通过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出台了《中共xxx县委x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发〔2010〕11号)、《x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xxx政〔2011〕26号)、《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xxx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责任目标进行分解的通知》(xx政办〔2011〕96号),《xxx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标准》(xxx政办〔2011〕9号)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责任目标分解的通知》(xxx政办〔2011〕32号),同时县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民政局、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快速出台了配套文件,以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和参加社会保险补贴制度以及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托养、供养、环境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逐步将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普惠到位、特惠鲜明、统筹城乡、人人享有的政策保障机制;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高效优质的生活服务机制;文明共享、携手共进、扶残助残、爱心奉献的社会扶助机制。

(二)巩固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保证。在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人员配备到位。xxx个乡镇配齐了专职理事长;xxx个村(居)委员会配齐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现了基层残疾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目标,促进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落实和健康发展。二是待遇经费落实到位。在县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舍得投入,从xxx年起将残疾人专职委员补贴经费按人均享受村一般干部待遇标准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今年我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经费xxx万元全部发放到位。三是人员培训到位。为提高专职委员的自身素质,我们定期召开乡镇残联理事长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四是作用发挥到位。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摸索,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乡村两级残疾人工作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入户调查普查残疾人基本状况,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宣传扶残助残政策法规,配合上级残联组织精神病、白内障患者筛查,开展0—6岁残疾儿童普查,组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证、换证,协调解决残疾人困难和纠纷,动员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等等,较好地发挥了基层残联组织桥梁纽带和教育管理作用。

(三)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1、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努力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一是在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积极推行分类施保,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随时参保制度。在享受城镇低保的xxx人中,残疾人有xxx人,占城镇参保总数的xxx﹪;在享受农村低保的xxx多人中,残疾人有xxx人,占农村参保总数的xx﹪。通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了全社会贫困残疾人的生存权利以及最低标准的生活权利。

篇3: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为全面掌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建设项目的进展、投资、质量、管理和效果,全面评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能否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两大目标,并为下阶段实施调整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8月6日至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由汤烨副处长带队一行7人对全省2008年至2012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的全部建设内容进行了中期评估。

8月6日至7日,评估组专家实地对大同、浑源两县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干果经济林基地、薪炭林、补植补造、生态移民、棚圈建设及水利高灌建设等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访问农户,对两县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规划项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当前项目的进展、质量、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份制造林探索出了新模式,值得总结推广,但要注意造管衔接,继续在股份制管护上进行有效实践,形成系统性的造管模式。第二,资源信息托管员是一支重要的管护力量,林局自筹资金把这件事情抓在手上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抓得很普遍很到位,再多投入一些也是必要的,要继续管理好,发挥好他们的作用。特别对于既发现火情又能及时扑灭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形成良好的奖惩机制。第三,森林公安队伍在森林防火和清理非法占用林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保持好的精神状态,始终形成资源管护的高压态势,要加强领导,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第四,树木园要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要立足于科研、宣传、展示,引进驯化新品种,建设品位要高,发挥功能要强,科普作用要广。第五,要按照省厅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林局的实际,继续落实好省林业厅制定的“双十”规定和林

篇4: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关键词]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中期自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20-01

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商洛市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水系属长江汉江丹江银花河和长江汉江金钱河。为了配合上级全面掌握规划建设项目进展、质量、管理和效果,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本期规划后期实施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对下一步规划编制提出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现将山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自评估做如下汇报:

1、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1.1 基本口粮田规划情况

原《山阳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2008年~2015年)》的规划中,关于基本口粮田内容的规划目标是:建设基本口粮田19.0342万亩,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5万亩,改造提高8.2609万亩,田间配套3.1万亩,土壤改善培肥2.6733万亩;规划投资23390.79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1420.53万元,地方配套4269.0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01.18万元。

2012年7月25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陕改农经[2012]1061号文对实施方案进行了批复,2012年8月16日商洛市发改委以商发改发[2012]527号文进行了转发,2012年9月3日山阳县发改局以山政发改发[2012]367号文又转发到县水务局,核定总投资1920万元,其中建安费用1727.63万元,其它费用192.37万元。涉及西照川镇等5个镇,涉及西川村等22个行政村。口粮田建设面积16000亩,其中新建口粮田面积4000亩,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面积4500亩,田间设施配套3500亩,土壤改良4000亩。

1.2 2012年度计划下达、实施方案批复、项目进展情况

山阳县2012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和投资计划于2012年11月20日,由商洛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以商发改发[2012]933号文下达给山阳县。口粮田建设面积13300亩,其中新建口粮田面积3600亩,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面积2500亩,田间设施配套4000亩,土壤改良3200亩。2012年中央投资798万元。目前正在编制施工设计,计划2013年6月上旬启动建设,10月下旬建成并投入使用。

1.3 2008-2011年度累计完成任务情况

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专项规划,自2008年开始实施以来已5年,其中前4年已经竣工验收。前4年累计完成投资13512.2万元,占总规划投资23390.79万元的57.8%;其中中央补助资金6281万元,占总规划任务11420.53万元的55%;共完成基本口粮田面积10.4688万亩,占总规划任务19.0342万亩的55%;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2.21万亩,占总规划任务5万亩的44.2%;改造提高4.0205万亩,占总规划任务8.2609万亩的48.7%;配套田间设施1.6998万亩,占总规划任务3.1万亩的54.8%;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2.5385万亩,占总规划任务2.6733万亩的95%。

2、建设效益情况

2.1、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计算按照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的土地所获得增产价值,主要包括新修基本口粮田、配套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措施所实现的增产价值。2008-2011年度4年累计完成基本口粮田面积10.4688万亩,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2.21万亩,改造提高4.0205万亩,配套田间设施1.6998万亩,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2.5385万亩。经计算工程建起后,项目区各项措施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

2.2、拦泥蓄水效益

基本口粮田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将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①蓄水效益:由于涵养水源使得生态系统中水供给改善,为开发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条件,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年增加保水效益80万m3。②保土效益:拦截泥沙、控制土壤侵蚀、减轻下游江河湖泊清淤负担,保护和改善下游安全与通行,其中新建基本口粮田年增加保土效益8万m3。③土壤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坡改梯、改造提高等工程措施可以减少土地养分的流失,使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土壤肥力、微生物量、土壤渗透性、抗蚀性都会增加,进而也可防止土地沙化和石化。④拦截地表径流、削减洪峰、减少山洪危害,使降水资源得以调节和有效利用。

2.3、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以后,将会明显提高基本口粮田的数量和质量,可以显著提高基本口粮田的产量,有效解决退耕区群众粮食需求,减少陡坡开荒的压力,为巩固全县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奠定了基础。基本口粮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另外,部分农产品产量增加也为粗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就业机会。基本口粮田建设,为调整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环境容量,缓解人口生存压力,以及协调区域经济体系方面提供良好的支持条件,可以促进社会进一步和谐发展。

3、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在口粮田项目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1、项目补助标准低,新修一亩口粮田国家补助600元,加上市县配套总共1200元亩,而我县新修一亩河滩地需资金3000元,坡耕地(石坎梯田)每亩需资金5000元,加工提高每亩需资金2000元,按国家现行补助标准,很难完成建设任务。

3.2、口粮田前期费用及管理费用按实施办法应由市县配套资金解决,因我县财政困难,市县配套难以落实,口粮田设计费、招标费及管理费无着落,给口粮田建设带来困难。

3.3、我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大沟深,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受洪水影响大,一遇洪水容易成灾,要修地必须先修河堤,以保护耕地永续发挥效益,修河堤费用无着落。

4、经验教训和今后打算

随着口粮田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为下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生态建设规划提供经验教训:一是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部门协调配合是搞好项目实施的组织保障,实行班子领导分片包点责任制,对重点水利工程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安全、定奖惩”的“六定”制度;二是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科学规划,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三是适应形势,创新机制,多渠道增加投入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动力;四是政府引导,民主决策,利益驱动是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有效手段;五是加强督查,严格考核,搞好舆论宣传是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措施。另外再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1)、建议提高基本口粮田建设国家补助标准。(2)、建议国家补助标准内安排设计费、招标费及管理费。(3)、建议减少市县配套比例。(4)、建议配套设施中增加新修河堤措施。

篇5: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永春县人民政府(2009年2月14日)

2006年以来,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集约高效利用国土资源为主题,根据“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平地高用、山地巧用”的战略目标,统一认识、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经自查,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自评分为99分。

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自评情况

(一)国土资源保护方面(得25分)

1、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5.98903万亩,高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面积。我县每年都对各基本农田保护牌进行全面更换或刷新,并启用新的基本保护区图纸。经自查,我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比2006年农保面积没有减少、没有改变用途、质量没有下降,我县没有违反基本农田“五个不准”等规定。此项自评得4分。

2、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2006年以来我县共依法审批用地预审项目213宗,所有项目都按规定进行预审(2006预审68宗、面积94.0527公顷,2007预审100宗、面积120.418公顷,2008预审45宗、面积98.0825公顷);依法上报国家、省、市审批农转用和土地征收31个批次,用地面积

701.483公顷(200610批次、面积637.0127公顷,200710宗、面积28.8762公顷,200811宗、面积35.5941公顷),所有批次都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存在审查不严导致结论错误和弄虚作假擅自修改规划图件报批等行为。此项自评得4分。

3、每年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远远超过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不仅年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而且增加一定数量的耕地,为全市的占补平衡作出了贡献。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新开发耕地3495.8亩(其中2006年完成耕地补充任务795.8计、2007年完成耕地补充任务1300亩、2008年完成耕地补充任务1400亩)。此项自评得4分。4、2006年-2008年省、市两级共拨补的耕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共计1744.02万元,所有专项资金都及时足额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没有出现截留、挪用、侵占等行为。此项自评得3分。

5、我县严格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来设臵矿业权,全县目前有69个矿业权(煤矿18个,非煤矿矿山51个),均未在禁采区内设臵矿业权。此项自评得3分。

6、我县历来高度重视无证非法采矿查处工作,成立了查处无证非法采矿领导小组和矿区巡查队,制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由县政府统一领导,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公安、电力、安监等职能部门协调行动。同时,要求各乡镇对本辖区内非煤矿山每月至少巡查两次以上,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上报,把无证开

采、超层越界开采等非法采矿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中。2008年11月再次组织纪委、检察、国土、公安、安监以及相关乡镇政府等部门对无证非法采矿行为进行复查,巩固关闭成果。经自查,我县对无证非法采矿的关闭率、查处率均达到100%,2009年春节前组织县国土、公安、安监、及所在地乡镇政府对全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没有发现一处非法开采行为。此项自评得3分。

7、我县全面落实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对8个煤矿及1个非煤矿矿山进行储量动态监管,及时了解储量的有关数据。我县除3个矿泉水企业以外的66个矿山企业均已编制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缴纳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1519.5768万元。(其中省厅办证的由省厅收取)2006年至2008年共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165万元,及时按规定全额上缴国库。此项自评得4分。

(二)规范国土资源市场方面(得15分)

1、我县共依法上报国家、省、市审批农转用和土地征收31个批次,用地面积701.483公顷(200610批次、面积637.0127公顷,200710批次、面积28.8762公顷,200811批次、面积35.5941公顷);依法供地167宗、面积182.2785公顷(200644宗、面积44.3380公顷,200774宗、面积94.1589公顷,200849宗、面积43.7816公顷)。经自查,我县所有用地均依法报批、依法供地,不存在拆分报批、未批先用、以租代征、越权批地和违反程序批地等违法法规行为。此项自评得6分。

2、我县严格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和《福建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管理办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福建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采用招拍挂方式出让。据统计,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县共招拍挂出让178宗,面积143731.64平方米,成交金额33654.6万元;共招拍挂出让工业用地21宗,面积551415平方米,成交金额5473.3592万元;共挂牌出让采矿权1宗,出让价15万元。此项自评得4分。

3、我县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拍挂等相关规定,通过政府公示、公告栏、电视、互联网和《海峡资源报》等公开矿业权、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招拍挂出让公告、出让申请条件和出让结果。此项自评得2分。

4、我县自2006年来共收取土地出让金35183.17万元,支出34222.27万元,出让金收支全部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矿业权出让价款全部采用福建省统一下发的票款分离票据进行收取,收取的价款及时全额上缴国库。(2006年采矿权协议出让33宗,价款171万;2007年采矿权协议出让5宗,价款16.5万元,探矿权挂牌出让1宗,价款827万元;2008年采矿权挂牌出让1宗,价款15万元,协议出让3宗,价款10.6万元。探矿权挂牌出让2宗,价款77万元。)此项自评得3分。

(三)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方面(得19分)

1、我县严格执行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管理办法,2006年以

来共依法办理农村村民住宅用地5706宗、面积57.773公顷(20061623宗、面积15.633公顷,20072174宗、面积22.44公顷,20081909宗、面积19.7公顷)。未发现新批准的宅基地不符合“一户一宅”规定或超面积标准。此项自评得4分。

2、我县严格执行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控制指标,2006年来共依法办理工业项目用地66宗、面积145.4051公顷(200616宗、面积33.9275公顷,200740宗、面积84.6282公顷,200810宗、面积26.8494公顷)。未发现项目不符合强度要求和控制指标。此项自评得4分。

3、我县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以用为先”的原则,采取协议收回、切割收回、异地重臵等方式,积极推进闲臵土地的清理工作。到目前为止,共清查出闲臵土地20宗面积40.3952公顷,已收回闲臵土地17宗面积38.736公顷,另一宗通过办理相关转让补办出让手续进行盘活,面积0.065公顷。此项自评得6分。

4、我县总供地率77.13%,其中2006供地率73.69%,2007供地率85.70%。因2008有的批次未实施征地,同时按上报农转用和土地征收批次材料,省厅是按前一供地率的70%进行审查。此项自评得2分。

5、我县认真开展矿山“三率”考核工作,聘请资质单位对23个重点矿山企业进行“三率”考核,并对如何提高金属和煤炭矿山开采回采率进行技术指导,严格要求矿山企业按照开采设计进行开采,使金属和煤炭矿山开采回采率明显提高。2006年以来矿山

企业“三率”考核的合格率为100%(煤矿18个,铅锌矿2个,石灰石矿3个)。此项自评得2分。

6、我县积极推进矿产资源整合,煤炭矿山企业及非煤矿矿山企业的整合方案已经省市有关部门批准通过,目前正在进行整合中。此项自评得1分。

(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国土资源保障方面(得20分)

1、我县严格按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要求,坚持保重点、保基础、保公益、保增长点、保生财点,将有限的指标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认真做好用地报批及土地征收工作,保障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据统计,2006省、市级5个重点项目均已办理供地手续;2007省级、市级6个重点项目均已办理供地手续;2008省级、市级重点项目9个,其中已办理供地手续项目6个,另外3 个项目已列入新一轮规划修编中。此项自评得6分。

2、我县共有地质勘查项目10个,2006年以来,我县每年除了对勘查项目(探矿权人)进行一年一度年检外,还组织国土、公安、安监、所在地乡镇政府等部门,每季度结合安全检查,对勘查项目(探矿权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未发现圈而不探、以采代探、越界探矿现象以及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此项自评得4分。

3、我县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修编高度重视,聘请197煤田地质队负责规划的编制,并及时征询省厅及市局的意见,修正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规划目前已经通过市局的初审。此项自评

得4分。

4、我县能按时完成永春县2006-2008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工作。此项自评得2分。

5、我县高度重视测量标志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严格遵守1981年9月1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通告》等相关规定。基础测绘列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实施经费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此项自评得4分。

(五)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得12分)

1、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每年3月底前由国土资源局会同水利、交通及规划建设等部门编制和修订县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此项自评得2分。

2、我县认真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一是及时开通运行并按时更新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和气象-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对查明的地质灾害防患点逐一排查、监测和记录,严格落实“两卡”、“两人”,设立警示牌。二是做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发函和备案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自2006年以来共做好28宗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三是提前完成市委市政府每年下达的为民办实事搬迁任务。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搬迁安臵393户1595人。此项自评得4分。

3、我县严格实施土地征收“两公告一登记”规定,通过征地拆迁听证、补偿足额到位、多途径解决失地农民出路,有效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据统计,我县自2006年以来共征收土地19

个批次,面积679.3719公顷。全部按规定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足额支付征地补偿费用,没有出现截留、挪用等现象。此项自评得3分。

4、我县始终坚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公平公开这一处理信访工作的原则,通过建立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挂钩负责制度、共同责任制度、上下协调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以人为本制度,对群众来信来访及电话举报逐个做好登记和调查处理。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受理国土资源信访485件,办结485件,办结率达100%。对上级督办件、转办件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按规定期限将查处情况向上级反馈。没有因不认真办理信访件而导致群众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或引发群众性事件。此项自评得3分。

(六)责任措施方面(得8分)

1、我县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由县长担任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土地收购储备管理委员会副主任。2007年为进一步提高城区规划水平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我县于2007年元月成立以县委书记陈庆宗为主任的永春县城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作为研究城区规划和土地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全县城区规划和土地管理的重要问题的研究、审议、协调,并作出决定。县主要领导每年至少安排4次以上听取国土资源部门工作汇报,国土资源专项性工作经费全部到位。此项自评得3分。

2、我县每年都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纳入与乡镇政府签订的工

作目标责任制中。年终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的国土资源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此项自评得3分。

3、我县充分利用经济工作分析会、县政府办公会、县委党校培训等机会,每年至少4次以上对各乡镇、村一把手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法律教育。同时,认真落实国土资源和规划建设环保协管员制度,制定村级协管员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四到位”、地质灾害预防预报“四个及时”、违法行为监察“四管”、便民服务“四项措施”、工作常驻“四项效能”、政务“四个公开”等六项工作制度,协管员的日常工作按“每周一汇报、每月一小结、一季一评议、一季一培训”的模式进行。协管员的工资在省津贴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由县财政补贴50元,对每月出色完成工作目标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此项自评得2分。

二、国土资源管理主要做法

(一)强化责任,保护耕地资源

1、切实保护耕地。一是强化乡镇一把手的耕地保护意识,明确乡镇一把手的耕地保护责任,实行基本农田法人责任管理。二是狠抓基本农田保护硬件建设。对全县22个乡镇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进行了整修维护,做到了有片块面积、有片块图形、有保护责任人、有举报电话、有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规定。三是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查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类型、数量、位臵等状况,研究制定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案。

2、加大耕地开发力度。一是加大土地整理的推进力度。我县

列入省、市土地整理项目15个(其中省级土地整理项目7个),整理规模11627亩,可新增耕地974.79亩。在整理过程中,我县坚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产业化经营,特别注重保护好耕地的耕作层,对涉及到田块归整的,都要求进行表土剥离、回填的专项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派员专项跟踪落实。对验收后的每一个土地整理项目,我县都及时设立一块永久性的保护标志牌,制定保护乡规民约,向群众印发管护政策的宣传册子,落实设施管护责任。如五里街高垅土地整理项目,高垅村委会成立了用水协会,对日常的沟渠疏通、道路维护修整由协会成员分期分批负责,解决日常的管护维护问题。二是狠抓村庄旧宅基地整理复垦。我县省级村庄旧宅基地复垦项目分别为玉斗镇、桃城镇项目,项目规模1146.2亩,净增耕地面积264.4亩,拆迁宅基地面积79.9亩。我县通过落实“五个一”共同责任机制、全方位动员群众参与、高标准组织实施整理等措施,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工作进度。同时,制订出台优惠政策,从资金、用地指标等方面给予支持照顾。对旧厝拆除后开垦成水田的除省级补助外,县政府每亩再补助900元,开垦成旱地每亩再补助600元,同时按还耕面积的10%奖励该乡镇作为新村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拆迁户建房。到目前为止,两个项目已完成拆除旧房128座,涉及拆除户466户,拆除面积5.23万平方米,新增耕地面积200亩,发放拆除补偿款119.2万元。据统计,近年来我县通过土地整理、旧宅基地复垦共新增耕地面积65公顷,年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二)拓展空间,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1、有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坚持土地计划指标管理和保证项目用地相结合,经济发展用地和民生用地相结合,按照规模优先、品牌优先、集约优先、效益优先原则,有效保障泉三高速、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用地。

2、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一是上山找地,摸清低丘缓坡地家底。组织了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就如何加大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评价每一地块的开发利用价值。据统计,我县可供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地共有35块,面积约2万亩。二是合理布局。根据区域条件、低丘缓坡地特点,对各乡镇适宜开发的低丘缓坡地按区域进行功能划分,科学合理布局生产力。形成县域中心经济聚集区、县域中部农副产品和特色产品生产加工集散区、县域西部能源资源产业集聚区、县域北部陶瓷专业产业区。三是政策扶持,积极引导企业上山。对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的企业,从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用工、融资、节能降耗、科持、进出口奖励、品牌等九个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四是跟踪管理,促进工业项目节约集约用地。通过平地高用、山地巧用、飞地招商等办法,有效拓宽土地开发利用空间,挖掘利用低丘缓坡地。据统计,2006年来共利用低丘缓坡地总面积2136亩,有效破解了用地难题。

(三)促进和谐,有效解决民生民心问题

1、灾后安臵改为灾前搬迁。我县共查明地质灾害点233处,受威胁群众939户3933人。我县把灾后安臵改为灾前搬迁,采取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舆论发动”的工作方法强势推进地质灾

害隐患点、高陡边坡群众的搬迁安臵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搬迁治理的地质灾害点有100处,搬迁治理户数570户2468人。目前尚有地质灾害点133处,受威胁户数为339户1465人,潜在地质灾害点2270处,不稳定斜坡41处。

2、保护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通过征迁听证、补偿足额到位、多途径解决失地农民出路,土地征收基本实现“零”上访。近年来我县共完成土地征收19100亩,拆迁建筑面积160892平方米,发放征地补偿款32710万元。特别是泉三高速(在永春境内总长为65.02公里)共征收土地面积8294亩,拆迁总面积80860平方米,发放补偿款22472万元(其中征地补偿款18239万元、拆迁补偿款4233万元),到目前为止,没有因土地征收问题而导致群众信访上访。

3、保护库区移民切身利益。通过落实人口登记、项目扶持到村到户、便捷高效发放补助资金、积极开展“四大工程”(民生、民富、民技、民心工程),努力构建稳定、富庶、和谐的库区移民居住环境。据统计,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省核定人数为3708人。后期扶持项目2006-2008年共有30个,项目总投资690多万元,申请补助移民扶持基金485万元,目前已完成项目21个,正在组织实施的项目有9个。

(四)规范管理,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一是全面完成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开展为期3天884人参加的全县村级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建立永久性宣传栏。在桃城镇、岵山镇、五里街镇、达埔镇等集镇区显眼位臵竖立永久性的科普宣传栏8块,让群众对国土资源管理重要法律法规一目了然。三是利用墟日农民赶集相对集中的有利契机,积极向群众发放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宣传材料,现场为群众解答农村村民住宅申请程序、土地确权发证、矿产资源申报、地质灾害防治等热难点问题。四是群发短信广泛宣传。向所有手机、小灵通用户群发法律法规宣传信息。

2、创新国土资源动态巡查机制。一是成立矿区巡查队,整顿规范开采秩序。通过不定期轮换岗,落实巡查责任;现场拍照存档,确保巡查到位;部门联动执法,落实共同责任;定期总结交流,提升动态巡查质量;发动社会监督,确保公心奉廉,有力打击无证非法开采行为。二是选好村级协管员,充分发挥村级协管员法律宣传、信息反馈、劝阻说服、调解排查等作用,即时掌握国土资源管理动态。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动态巡查成效。建立了挂钩负责制度、共同责任制度、上下协调制度、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以人为本制度,确保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依法、及时、到位。四是认真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通过强化群众参与意识、强化矿业主的责任意识、强化日常的动态巡查,有效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等行为,坚决取缔规模小、经营粗放、严重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小矿山。

3、强化队伍建设。制定下发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意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意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意见。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权力制约机制、责任追究等制度,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综合素质。

4、抓好矿政管理。一是科学修编《永春县地质矿产分布图》、《开发利用规划图》,为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规模有序开采奠定基础。二是加强地质找矿。利用省级勘探资金全面推进地质找矿,经过两年来的地勘工作,我县预测新增石灰石矿资源量近亿吨,煤炭资源储量5000万吨,铁矿资源量150万吨,可有效解决水泥项目等生产原料需求的配臵问题。三是加强矿产开发监督管理。认真执行井下实测、图纸交换制度,强化矿山企业“三率”考核,按照回采率系数计征矿产资源补偿费,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四是加强尾矿库的巡查监督。依法取缔各类非法尾矿库,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污染环境的尾矿库,加强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提高尾矿库安全生产和环境安全管理水平。据统计,我县共有7家选矿厂(铅锌)企业、8个尾矿库。其中5个尾矿库持有安全许可证,2个基建库持有安全三同时审批手续,一个已经闭库。五是抓好天湖山煤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积极争取省、部地质环境专项补助资金。经过多方争取,该项目已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立项,并下达到我县第一期补助资金350万元。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关于建议补助低丘缓坡地开发成工业用地成本问题 省定开发面积15公顷以上每亩给予补贴5000元,由于山区县低丘缓坡地连片开发15公顷以上难度较大,建议适当降低标准,开发5公顷以上就给予补助每亩5000元。

(二)土地整理成本越来越高,建议省政府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根据新规定,土地整理每亩给予补助2300元。因受地方材料价格波动及工资费用的影响,土地整理成本越来越高,造成资金超过批复概算。建议适当提高山区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补助标准(可考虑提高到每亩补助3000元),以调动基层政府的工作积极性。

(三)关于规划调整问题

我县上报的众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面积48.271公顷)、雷恩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926公顷)、牛姆林配套设施用地(12.167公顷)规划局部修改资料泉州市政府已于2008年5月25日转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已上报省政府待批。目前省政府批办文尚未下发,影响了三个项目的建设进度,望省国土资源厅帮助协调解决。

篇6: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指导工作。我谨代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及我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一些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及我市残疾人基本情况

xxx位于湖北东部,长江南岸,素以江南聚宝盆

之称。全市现辖四区一市一县及一个开发区,总面积4630平方公里,总人口254万。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65.6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61亿元,年均增长18.5%。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捷;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城区襟江怀湖,山环水绕,环境优美,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全国100个创建无障碍建设城市试点单位之一。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15.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9%。其中,视力残疾2.62万人,占16.9%;听力言语残疾3.62万人,占23%;智力残疾1.41万人,占9%;肢体残疾4.3万,占27.8%;精神残疾1.23万人,占8%;综合残疾2.27万人,占14.7%。按地域分,城区为3.5万,县(市)为11.6万。按性别分,男性占52.59%,女性占47.41%。按年龄分,65岁以上老人占51.72%,中青年占46.56%,未成年人占1.72%。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达75%以上。各类残疾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文盲及半文盲人数相对较低,占3.45%。这些为加快发展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二、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残联、省残联的精心组织及具体指导下,按照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把建立健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我市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的服务体系。针对不同需求的残疾人群体,突出城乡统筹,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政策,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其主要做法是:

(一)在构建两个体系建设上力求“全参与、普实惠”

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把涉及全市15.1万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放在“口中”,抓在“手上”。市政府先后出台了《xx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加强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的通知》。在制定全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中,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转发了全市“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市政府残工委工作职责与议事规则。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全市目标管理范围,做到了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重大难点工作领导亲自督办,使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全市有位子,有影响。

篇7: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汇 报 材 料

今年以来,我镇以融城建镇为方针,以规划先行为原则,以加大投入为关键,以建管并重为措施,充分挖掘内力,不断吸引外力,全镇上下,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现就今年的城镇建设“两个100” 工程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安排情况

我镇坚持把小城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一是完善了领导机制。镇领导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及“四个一”工程,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规划、土地、城管、驻地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研究和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跟踪督查小城镇建设和“四个一”工程项目的实施。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小城镇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至各相关部门,落实责任人,严格考核,并把相关任务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从而使各项任务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网络及以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二、工作进展情况

1、集中居住区建设。计划在我镇光荣院、兽医站两地进行地块开发建设,涉及土地总计75亩。目前,群众工作已基本做通,评估工作已经结束,近日将出评估报告,土地

测绘工作已进行实地测绘,下一步即可进入招投标阶段,预计5月底6月初一期工程可动工建设。

2、街道集中整治。镇区主要街道的下水道生态砖、路牙石、门头店招已开始清理,建设局专家已现场勘查完毕,并设计图纸,近日将优选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4月可动工建设,预计6月初完工。绿化已到位,增植女贞300余棵。

3、基础设施建设。下一阶段我镇将聘请相关专家对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进行规划、设计建设。

三、存在问题

1、上级的扶持资金有限,给小城镇建设及“四个一”工程顺利推进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和问题。

2、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3、小城镇管理力度还需加大。

四、工作打算

1、严格执行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城镇性能与职能,建立良好的城镇形态。

2、强化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设施规划建设,合理安排各项设施的规划与布局,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

3、进一步改善城镇生活居住环境。加强管理,全面推行落实环境卫生治理目标责任制,提高居民卫生意识。

篇8: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一、议堂镇2011年两个一百工程计划安排及工程进展情况

1、邳睢路慢车道两侧绿化工程,位于邳睢路东侧,国土所北,工业园区南。

主要内容:

① 道路的硬化

② 道路两侧的绿化

时间安排:

① 1月5日选址

② 2月10日前放线、效果图

③ 2月20日前清障

④ 工程建设4月20日前完工

⑤ 5月至6月30日养护管理 公共设施竣工时间:2011.6.30

投资:300万元

责任人及单位:徐伟王继峰 规划、土地

2、镇南景观游园工程:位于高速路、邳睢路交汇处北侧

主要内容:

① 小区景观打造,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② 绿化亮化

③ 健身器材

时间安排:

① 1月25日前放线、效果图

② 4月20日前工程建设

③ 5月30日前进行美化亮化 公共设施

竣工时间:2011.6.30

投资:200万元

责任人及单位:徐伟 王继峰 规划、土地

3、风华园小区工程:位于邳睢路与议八路交汇处东北侧 集中居住区,面积30000平方米时间安排:

① 1月5日前选址

② 2月10日前放线、效果图

③ 2月30日前清碍

④ 工程在9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 商业

竣工时间:2012.6

2投资:400万元

责任人及单位:徐伟 王继峰 规划、土地、陈楼居委会

4、公共设施工程:位于议堂镇镇区 公厕及垃圾收集处,每平方公里1个水冲式公共厕所,垃圾收集处 公共用地80元平方米

公厕目前已经建成两座

竣工时间:2011.10

投资额:30万元

责任人及单位:徐 伟 王继峰 规划、土地

5、农贸市场:位于镇区崔家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占地20亩

时间安排:用地、规划、设计4月30日;清障5月20日;动工5月30日; 公共设施

竣工时间:2011.10

投资:580万元

责任人及单位:徐伟王继峰 规划、土地

6、镇区单位绿化:复泰电器、土管所两家单位院内绿化

时间安排:

1、2月完成方案设计,4月底之前全面完成绿化任务

责任人及单位:徐伟、王继枫、规划、土地 投资额:60万元

二、工程进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资金瓶颈

2、土地调整过程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细化的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9: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尊敬的戴政委、尊敬的马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受《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课题组委托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编制《评估指标体系》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上海市委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进一步推进上海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企业市场化、管理现代化等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根据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意见,上海市委宣传部启动了《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工作。

XX年7月,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牵头,上海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市企业文化促进会)秘书处、市国资委党群处、市经信委宣传处、市金融党委组织宣传处、市社会工作党委基层工作处、市工商联宣教部、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人员及部分企业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共同组建课题组,在市思研会顾问戴长友同志的带领、关心、指导下,开展了课题相关的专题调研。

上海是国内企业文化建设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推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地区企业文化风起云涌,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优秀企业和代表人物。企业文化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上海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推动力,成为丰富上海城市精神的文化力。为此,课题组先后召开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中央在沪企业、市属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企业文化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征求党政部门分管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及企业文化建设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专程赴山东省委宣传部学习考察山东地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初稿形成后,课题组又召开6次座谈会,征求上海地区53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意见建议,对有关指标、权重等作了斟酌修改;正式完稿前,课题组邀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专家学者、上海企业家联合会和部分国有企业、非公企业有关领导进行专题论证。同时,课题组参考了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测评量表体系,吸取有益成分,对《评估指标体系》作了细致修改,形成了今天《评估指标体系》XX试行版。

二、编制《评估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编制《评估指标体系》,既凸显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内容,又融合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元素;既尊重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主体地位,又体现党政组织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既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标准、又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标准;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量化指标,又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本质。

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内在逻辑严密,选取指标,确定权重,体现客观、公正,能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趋势。坚持导向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引导企业在原有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坚持操作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内容的表述设计,充分考虑对实际工作的促进作用,体现简明、准确、直观、便利,适用较大范围进行测评,使企业能够把测评纳入常态管理。坚持普适性。力求《评估指标体系》适用各类企业,不分产业、所有制、规模、体制和组织形式,为有关部门和各类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留有空间,有利于今后适应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

三、编制《评估指标体系》的目标、结构与使用方法

编制目标。本《评估指标体系》体现两个目标追求,一是能够客观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和提升趋势;二是突出考评企业领导层及相关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绩效。基于对两个目标的结合,课题组把《评估指标体系》定性为一个既客观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要求,又相对全面、准确测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绩效的“综合考评”指标体系。重而客观评价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效果,客观反映企业各类资源、各方面力量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程度和不足,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员工素质、品牌形象及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客观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氛围,使《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是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更是企业文化的建设标准,基本形成上海地区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度量衡和直观的参照体系。

框架结构。《评估指标体系》确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过程、建设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价维度,以此为逻辑关联,形成企业文化建设9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60个评分点的指标体系。整个《评估指标体系》总分为100分,其中“理念体系”为20分,“建设过程”和“建设效果”各为40分。每一个评分点,最高得分为3分。

理念培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化为“价值主导”、“系统完整”、“功能取向”3个二级指标和8个三级指标。推进过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把“主体参与”、“持续建设”、“支持有力”纳入评估维度,具体由3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构成。建设效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设置3个二级指标和6个三级指标,突出“内部效果”、“外部效果”、“综合效果”及员工认同度、企业成长性、用户满意率、同业影响度、社会贡献度和协调发展等,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

适用范围。《评估指标体系》适用于各种所有制、各种行业中实施企业化运作的单位,也可作为医院、学校、基础性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机构等其它相关单位文化建设中评估对标参照。同时,在此《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也可衍生研制如金融、文化创意等特殊或新兴行业的细分版本,形成《上海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系列,或称1+x版本。

评估打分。所有使用者可根据《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直观要求,一一对照本企业、本单位(也可以企业间相互交叉评估测量)的实际情况,客观直接打分评估,系统挖掘优势文化,适度补缺不足元素,使本单位文化建设更加完整、完善,更好地指导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实践应用中,建议《评估指标体系》直接测量获得的总分定为最后分值权重的,评估人员现场考核得到的总分定为最后分值权重的。现场考核方法采取对应《评估指标体系》相同的指标维度和得分点,由参与考核人员给出印象判分,最后两者相加满分仍为100分。

各位领导、同志们,作为本市第一个地方性《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XX试行版),也是国内第一个省级层面的企业文化评估体系,我们力求理论依据充分,设计目标明确,功能定位合理,语言简洁朴素、实际使用有效,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性、针对性、操作性、应用性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我们期盼《评估指标体系》在试行中不断发展,也真诚欢迎大家将使用中的实际情况向我们多多反馈,大家共同努力,使现有评估指标、权重、评估方法日臻完善,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上海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

篇10: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应急管理工作,健全体制机制,全面提高应对和处置学校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学校基层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的通知》赣教稳定字〔2015〕11号、市教育局[2015]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通过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创新发展,进一步规范我校应急管理工作,实现应急管理重心下移和关口前移,充分发挥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有效运行机制、体制,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就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这一专项工作,我校做到了强化机构与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注重教育与演练相结合、排查与整改并行,把应急管理工作常规化、制度化。

一、专设机构与队伍,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为了使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校特设立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具体人员设置如下:

1.成立学校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丁琼莹(校长,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欧阳涛(安全副校长,负责学校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成员:陈小红(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少先队工作,应急管理中学生的教育工作与宣传工作)

邬海波(综治办工室主任,负责学校综合治理工作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

陈灿平(保安人员)、刘少文(保安人员)

黄红英(门卫)

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全面工作,班级应急管理工作的落实者)

2.专项应急工作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办公地点和具体办事人员。

组 长:丁琼莹(校长,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欧阳涛(安全副校长,负责过程管理、监督工作)成 员:邬海波(综治办主任 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陈小红(少先队辅导员 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应急工作小组和办事机构办公地点设在学校综治办工室。以上机构与管理队伍的设置,使我校应急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并且通过平时有组织的培训与学习,使得我校应急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二、制定制度与预案,夯实应急管理体制。

制定应急制度和预案,并不断完善学校应急制度和预案,对应急制度和预案进行收集建档是我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一大亮点。学校通过健全制度,建立应急管理预案,使学校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夯实,做到了工作执行有依据,工作有序开展。

因为学校管理制度与应急管理预案在平时执行中常会碰到不科学与不合理之处,根据具体情况,学校对管理制度与预案进行逐年修订,不断使制度人性化,合理化,规范化。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修订,我校应急值守、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应急保障、科普宣教和培训、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俱全,并且都做到与时俱进,做到制度科学合理。

学校专门设有门卫室和保安室,值勤工作制度健全,专门制订了《万载县第二小学门卫工作职责》、《万载县第二小学保安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学校安排了门卫与保安做到24小时不间断值勤,确保校完安全与应急事件的处理。

三、狠抓教育与演练,执行应急管理得力。

应急管理本来就是防患于未燃,应急避难安全教育与演练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来说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全面掌握应急逃生自救方法是确保学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演练让学生熟知应急逃生自救的方法更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不可缺少的教育环节。

我校利用每周一节的安全与健康课,经常渗透应急自救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安全教育课采取学校规划教育内容,班主任利用安全教育课具体落实到位,并在上班会课时,综治办会安排专人对上课情况进行检查,真正做到了执行应急管理得力。

学校应急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体现在对教师的业务培训,使教师充分理解学校应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应急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使他们对学生的应急安全教育能有的放矢,做到目的明确,内容不空洞。而且每次做应急安全演练前,都会对所有参与演练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清楚演练工作的程序与自己的工作职责,确保演练效果明显。

对于应急安全演练,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通常在每年的上半年进行防地震安全疏散演练,下半年在11月9日进行消防应急安全疏散演练。近几年,通过每学期一次的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学生掌握了安全应急疏散的基本技巧,并且通过聘请县消防队官兵亲临指导演练,使得学校应急疏散演练别开生面,效果更加明显。

四、强化宣传与排查,确保应急管理高效。

做好宣传与排查工作,是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应急管理工作只有靠平时的宣传影响,使师生绷紧安全这根弦,才能做到应急管理工作到位。

1.宣传是应急管理工作的窗口。学校借助广播站,现代网络宣传工具,对全校师生应急管理工作进行大力度宣传。广播站是学校工作对外的窗口,更是营造氛围的有效工具。通过广播站播出学生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一些感悟等,让学生对应急安全受到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宣传栏、提示标语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应急安全提示与教育。凡是在可能会出现安全事故的场所都设置有安全提示语。比如扶梯通道内、室外有危险的体育活动场所等地方都有安全温馨提示语,让孩子们在安全玩耍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设置应急避难场所,是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我校安全避难场所设置到位,并在所设置地点贴上醒目的“安全避难场所” 提示语。一是设置在学校体育运动场,二是设在校门口家长等候区。这些地方地势平坦,场所宽阔,并且附近都无高建筑物,在这些地方设置为应急避难场所,定能提高安全避难指数。

3.安全排查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全体行政人员进行两次全面的校园安全大排查,每天行政值周带领教师值日对全校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整改隐患,确保校内无安全事故发生。通过严密排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历年来都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应急管理工作就是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燃,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工作与学习,学校每年都拨专项资金进行应急物资的购置与避难场的建设。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如今万载二小的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到位,为全校师生的安全拉起了一道生命防线,远离危险,珍爱生命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更是学校发展的需求,对应急管理工作,作为二小人都责无旁贷,平安校园,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上一篇:老知青聚会致辞下一篇:司法所个人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