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4-05-10

科学院研究生院(共10篇)

篇1: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论文撰写

格式

一、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能够体现其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当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创造性的成果。硕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以1~2万字为宜,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其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当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以3~5万字为宜,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创造性的成果。论文摘要中文3~5千字,英文摘要2000-3000字符。

二、学位论文基本结构:

科研型论文:由封面、原创性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目录、中英文摘要、文献综述、前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致谢(谨致谢参与指导论文有关人员)组成。

文献型论文:由封面、原创性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目录、中英文摘要、文献综述、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谨致谢参与指导论文有关人员)组成。临床型论文:由封面、原创性声明、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目录、中英文摘要、文献综述、前言、临床资料、诊疗标准、结果、讨论、参考文献、致谢(谨致谢参与指导论文有关人员)组成。

三、论文文题:不超过30个字,尽量不用副标题。

四、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

五、主题词或关键词3~7个,放在摘要之后(参考《医学主题注解释字顺表》或《中医药学主题语表》)。

六、参考文献:在正文引用处右上角码标注[ ],书写时应按此顺序:作者名.文章名.杂志名,年,卷(期):页.? 举例:张宁,王喜军.六味地黄丸血中移行成分的含量测定.中国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3):174.或作者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名,年.页.举例:何天富.柑橘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P762.英文缩略语:可放在英文摘要之后,另起一页。

七、学位论文一律按国际标准制作(开本:210㎜×297㎜),学位论文排版按Word格式,A4单面居中出样,版心尺寸算页眉26cm×16cm。

八、排版:全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论文尽量双面复印。各种图清晰度要高。

九、封面要求:论文封皮颜色、字体及排版结构均要求统一格式。封面左上角印“分类号”(不填),密级:(由所在培养单位保密委员会确定是否填写,不填既为可以公开);右上角行印“单位代码 84502”下一行“学号"(即学生证号),封面论文题目用黑体一号于上三分之一处居中打印,题目下应注有研究生姓名、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题目上端居中用三号黑体注明“中国中医科学院二0xx级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或“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专业博(硕)士学位论文”,封面下端用三号宋体注培养单位名称(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具体请参见样稿。采用A4纸,宽度210㎜×297㎜,封面采用70g胶板纸。

十、关于封面上专业的填写:请按照(国务院学位办1997年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填写(见附件)。

篇2:科学院研究生院

从科学的社会研究到科学的文化研究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论的进展是从科学的社会研究走向科学的文化研究,其实质是科学观念的变迁,即以实践的.科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观.宏观上对科学论的进展作出描述,提出科学的文化研究所面临的难题以及解决进路,即强调科学的文化研究的实践性与反思性特征.

作 者:盛晓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哲学系,浙江,杭州,310028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19(2)分类号:N031关键词:科学的社会研究 科学的文化研究 实践

篇3:科学院研究生院

云南草本观赏植物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先后开展过香石竹、非洲菊,百合,洋桔梗,澳大利亚花卉等花卉研究。近年来主要围绕香石竹,菊花,多肉植物,蕨类植物和苦苣苔属的观赏植物开展研究工作,具体主要开展:1、观赏蕨、多肉植物及苦苣苔科植物优异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研究;2、香石竹遗传特性研究及抗性相关基因发掘利用;3、香石竹、菊花新品种定向选育;4、香石竹、菊花、观赏蕨、多肉植物及苦苣苔科植物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工程化应用;5、观赏植物环保生产技术规程研究。承担和参加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重点基金1项。选育出香石竹新品种32个,其中“云红2号”在日本授权保护,国家农业部授权品种6个,云南省新品种授权8个;选育出菊花新品种7个,云南省新品种授权2个;选育出多肉植物新品种3个,蕨类植物新品种1个。申报技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1项,获专利授权11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 2篇。广泛与省内外花卉企业、专业合作社、花卉种植户开展合作,累积示范推广各类切花盆花新品种600余个,推广面积2500余万亩,推广新技术10余项,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4000余人次。

篇4:科学中“科学探究”的个案研究

一、结合单元主题,找准教学研究点

《做一个生态瓶》是前一课的继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来研究生态群落。做生态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给生物营造一个“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可能适于生物生活,有的可能不行,这时“家”中的一些生物就会出现一些不适的表现,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群落的生存。让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体会到,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为此,我对本课教学活动确立了三个教学研究点:

1.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怎样让学生会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3.怎样让学生亲自做一个生态瓶?

结合教学研究点,我对本课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以动画的形式展现水底生物的环境以及做生态瓶的几个步骤,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

2.“引导——探究”法。在教学中我以“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做生态瓶——交流评比”为线,启发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探索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在做生态瓶中探究如何维持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内的平衡。

3.应用开放性原则,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在自主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从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设计建造生态瓶的方案——制做生态瓶——评价生态瓶——确定放生态瓶的位置以及后期的观察记录都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到。

二、创设逼真情境,理解“生态系统”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是本课的难点。于是我在课前对于这一环节的教学做了精心的预设,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导入:大屏幕上映出波光粼粼的池塘,让学生尽情说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发现的问题,通过观察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讨论,出示以下问题:

1.池塘里有哪些水生生物?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的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在第一个班教学时,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能说出的水生生物名称很少。因为学生只关注了池塘水面的植物,对水中的动物说出的较少。为了生动形象,课后在池塘中增加了一些水生动物,先在水下“躲藏”一些鱼类,虾,田螺、河蚌,鸭,水生昆虫,青蛙等。在第二个班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结合问题观察池塘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在探究交流中知道自然环境下的池塘是怎样的,存在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并知道这些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能量交换关系,例如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玩耍休息的场所,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动物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肥料等,还知道非生物对生物的作用,从而明确群落中各部分的作用,得出“生态系统”这一科学概念,不仅让学生理解了“生态系统”,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发现完成板书。

三、探究方案设计,突破教学重点

科学要根据事实来说话,不能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想。因此做生态瓶前需要设计一个方案,利用收集的事实来导行,用思维的成果指导实践活动。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来突破重点:

1.小组讨论,尝试制定方案

在设计生态瓶建造方案时,我在第一个班教学时,一开始就叫写方案,结果导致学生在设计时不知道如何下手,时间给白白浪费了,效果却不好。我反思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调整导学思路。在第二个班教学这个环节时,先引出主题:要在5升油瓶这样小的范围内,组建一个水生生态系统,你们认为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讨论做一个生态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如准备用哪些材料?让哪些生物来生活?制作生态瓶时要注意什么?请你们试着勾画一下它的样子?(出示:温馨提示)小组讨论并完成《生态瓶建造设计方案记录单》。

通过前边海洋和池塘一大一小两个生态系统的引导,期望各小组比较清晰地提出三大因素,也希望选择的内容和数量是比较多元的。

2.交流汇报,制定方案

方案设计得差不多了,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方案时,选择一些典型设计进行交流展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由各组不同的设计引出:放什么生物,放多少数量进行重点讨论和引导,并归结到教师准备的材料上来。在交流时发现有的小组选择了放荷花、水芙蓉、大鱼、河蚌,有学生提出这些生物不合适放在生态瓶中,由此展开激烈的讨论,从而让学生知道生态瓶受到空间的限制,并不适合所有的生物生活。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进一步深化了对制作生态瓶的理解,在讨论探究中明确了制作生态瓶的思路,为成功制作生态瓶的实践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根据设计方案,建造自己的生态瓶

学生经过交流以后,对自己的设计方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在学生简单交流后根据小组的设计方案,利用准备好的材料合作做一个生态瓶。教师出示指导意见,碰到问题先和同伴研讨,如果还有问题可以和教师一起商量。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做一个生态瓶的方法与步骤。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既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又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智慧和才华在操作中得到充分展示,并表现出惊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分享同伴作品,布置观察任务

学生展示小组制作的生态瓶,根据标签对本组的生态瓶进行介绍,小组之间互相观赏,畅所欲言评价制作的生态瓶,提出建议。在评价同伴制作的生态瓶时,学生能从生态瓶中放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是否合理及是否美观方面进行评价,在提出改进建议时能说出充分的理由,学生在分享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老师及时表扬设计意图合理、有创意,合作完成较好的小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观察评价他们的生态瓶后提出:制作完成的生态瓶放在哪里最合适呢?要让生态瓶中较长时间保持生机,还该注意些什么呢?怎样去观察呢?让学生商量决定生态瓶的存放位置,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生态瓶,根据“观察日志”,做好观察记录。

篇5:科学院研究生院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生命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类型; 2.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能力目标

1.形成科学探究的一般思维,尝试进行科学探究; 2.培养知识的概括能力和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1.明确生命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的意识,形成注重对各个学科的综合学习并相互联系意识;

2.体验科学探究的严谨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三大类型及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以教师讲述为主,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回顾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家的科研过程,总结出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类型:观察和描述、生物实验法、生命现象的人工模拟;通过回顾讲述天花和牛痘的故事,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校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及应用。通过对本节课的讲解,主要是要让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有一个整体了解,并形成科学研究的一般思维,这对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五、教学过程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师: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我们现阶段所学的生物,其实就是生命科学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今天,似乎很难找到哪一门学科像生命科学这样高度地调动了人类的各种认知和研究手段,创造了如此丰富多彩的实验技术。在这方面不仅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如组织化学技术、分子克隆技术、试验胚胎技术等),而且也有不少的杂志(如Method in Cell Biology)发行。

设问:就广泛意义的科学方法而言,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学生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学生能够答出前两种类型,而第三种则较难以答出)

教师总结学生答案,继续讲解:就广泛的科学方法而言,生命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观察与描述:对生命现象、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过程等进行直接的观察与描述。

观察与描述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方法。观察可以是针对大尺度的生态行为来进行,也可以对生命的细小部分借助仪器(如显微镜)来完成,可以对生命的活体过程进行观察(如胚胎发育过程),也可以将生命杀死固定并用特定方法(如染色、同位素标记)显示生命的瞬间结构和理化状态。这些观察的结果往往要经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或再处理后才能得到对生命真实过程的了解。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大量获自于观察,例如物种的生态分布和地域、季节的迁移,胚胎的发育过程,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等。

生命由自己的原理和定义,也有它的推导法则。但是生命现象是如此的复杂,观察与描述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突出,没有这一步,人们不可能进入对生命深刻认识的阶段。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的反映可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

观察结果必须是可重复的。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如果没有必要的科学知识,就说不上科学的观察。科学的观察应该是从看热闹中逐渐深入而发现其中的“门道”。但是另一方面,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当原有的知识和观察到的事实发生矛盾时,只要观察的结果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揣测的,那就说明原有知识不完全或有错误,此时就应修正原有知识而不应囿于原有知识而抹杀事实。做科学观察时既要尊重已有的成果,又不能受已有成果的限制。只有不断地修正观察的事实,才能使认识更接近于事实。

2、生物学实验:在实验室(场)人为地对条件进行控制,针对性的再现或阻断特定的生命过程,以期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

人们通常说的生物学实验实质上是一种人为条件控制下的生命过程的再现,这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另一种要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在条件控制的情况下,针对性地再现或阻定特定的生命过程,它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使人们对生命的机制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生物实验设计是一项理论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

生物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照组的设置,即在维持各种条件同一而仅单一因素改变的情况下,检查它对生命过程的影响。

实验方法在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着优势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实验的完成依赖于许多的因素,除了仪器设备、药品、资料的方便获得等条件外,实验者的素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实验者除了应该具有必要的生物学知识、及时掌握有关的研究动态,还要有精密的实验设计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要有良好的动手操作和分析归纳能力,更要有顽强不懈的意志修养。

3、生命现象的人工模拟:在观察、实验和科学假设的基础上,以等效或近似的人工模型模拟生命过程,以求达到对生命现象的了解和预测。人工模拟生命是又一类型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建立各种实验模型的方法就会死对生命过程的一种模拟。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还是数学的以至诸如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借鉴用来模拟生命现象。

近年来已有用计算机手段直接模拟、探索思维活动规律的研究,如将生物信息输入计算机来分析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函数化了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许多生态结构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从而提示我们生态变迁的可能性并给出对她的预测;用计算机模拟生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实验”也有报道,实验者以生物发育过程中特定成分(如钙离子)浓度的分布为指标,在给定初始条件、作用法则和生长限定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运算的迭代操作,直观地显现了一幅生动的伞藻顶端生长发育的画面,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动力学成因(B.Goodwin,1994);用模拟远古地球表面可能存在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办法,在反映瓶里观察到简单的化学组成成分可以产生出多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S.Miller,1953);用NK模型,即考察在对环境适应的过程中引起生物有序改变的内在总体因素(包括基因、蛋白质及其他)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来研究生命计划汇总的有序起源(S.A.Kauffman,1993),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选取生物材料模拟生命复杂动力学过程的尝试已经开始,例如在实验室里给出一定的促使生物发生系统改变合再自组织过程发生的条件,观察生物的“进化”潜能和模式,这一方法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教师强调:上述三种方法,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各不相干的。从认识的角度看,它们都不过是人们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时的手段,在整个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师:讲述天花和牛痘的故事,请学生总结琴纳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听讲,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总结)琴纳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挤牛奶女工容易感染到牛痘的病,但为什么这些女工不会患上天花? 2.建立假设:可能先感染了牛痘就不会得天花 3.设计实验方案:先给人种牛痘,观察是否得天花

4.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在八岁男孩身上种牛痘结果孩子没得天花 5.校验假设得出结论:给许多人种牛痘结果可以预防天花 6.交流结论并应用: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教师:归纳得出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以验证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校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及应用。教师举例:台灯突然不亮了,引导学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台灯为何不亮?

2、建立假设:可能是停电,灯泡坏了,电线断了,开关坏了,灯丝断了

3、设计实验方案:

4、实施实验,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得出结论:

6、交流:

教师:上述科学研究过程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中,如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如何判断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教师继续讲解:物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伽俐略对比萨大教堂里的吊灯摆动发生了兴趣,开始思考吊灯摆动时是不是来回的时间都是一样呢?可是没有钟,更没有秒表,吊灯摆动很快,怎样才能测定这种短暂的时间呢?这位年轻的实验家想出了一种办法。他一手按着自己的脉搏,数着跳动的次数,一边看着灯的运动。结果发现了一条规律:摆幅尽管可大可小,而来回一次摆动中脉搏跳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这个有名的测量可以说是第一个科学物理学的实验。

教师总结,升华:我们现在所学习的各种知识,正是科学家科学研究的结果。科学研究的思维可以体现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创新,大胆探究,你也可以成为一名科学家,让后人来学习你的故事。

篇6:科学院研究生院

071001 植物学

方向代码研究方向指导老师考试科目备注01植生所-植物细胞生物学和表观遗传方玉达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48植物生理学

02植生所-植物衰老调控的信号途径解析郭房庆同上 03植生所-G-蛋白信号转导与叶绿体发育黄继荣同上 04植生所-植物细胞璧与生物质合成李来庚同上 05植生所-光控发育与光信号转导刘宏涛同上 06植生所-光合作用米华玲同上 07植生所-植物逆境生理孙卫宁同上 08植生所-植物细胞离子通道和信号转导王永飞同上 09植生所-植物激素乙烯信号转导文⒐同上 10植生所-果实发育肖晗同上 11植生所-薯类生物技术张鹏(薯类)同上 12植生所-植物感受重力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理郑慧琼同上 13逆境-植物次生代谢、表皮细胞发育陈晓亚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93植物生物学或853遗传学

14逆境―观赏园艺、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胡永红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或621植物学

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53遗传学或848植物生理学

15逆境-植物分子生物学马金双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或621植物学

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53遗传学或849植物生理学

071002动物学

方向代码研究方向指导老师考试科目备注01植生所-分子遗传学黄勇平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52细胞生物学

02植生所-昆虫功能基因组学谭安江,黄勇平同上 03植生所-昆虫发育遗传学李胜同上 04植生所-低等六足动物(原尾纲、弹尾纲和双尾纲)栾云霞,尹文英同上 05植生所-植物-昆虫相互作用苗雪霞同上 06植生所-昆虫病理、真菌-昆虫相互作用王成树同上 07植生所-昆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王四宝同上 08植生所-纤毛和昆虫发育细胞生物学卫青同上 09植生所-RNA剪接与昆虫发育徐永镇同上 10植生所-昆虫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学詹帅同上 11植生所-蛋白质科学与生物技术王成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52细胞生物学

为上科大代招

071005微生物学

方向代码研究方向指导老师考试科目备注01植生所-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李轩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篇7:科学院研究生院

――记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晓冬

王晓冬现任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新疆设施农业学科带头人。30年来他将信念与追求、心血与汗水、智慧与才华,无私无悔地奉献给了新疆农业科研事业。

求实创新,在发展设施农业上创先争优

近两年,王晓冬抓住自治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利时机,瞄准市场需求,带领科研团队,通过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系列适合新疆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以及电动卷被(帘)机、温室增温高效燃煤热风炉等设施配套装备,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为新疆设施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新疆设施农业起步较晚,温室大棚存在着科技含量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管理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佳等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棘手问题。作为学科带头人,王晓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积极申报《新疆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为了获得第一手科研资料,他带领科研团队足迹遍及天山南北30多个县市。哪里的气候、气温怎么样,哪里的土壤、水源又如何,哪里的大棚结构要改造,哪里的温室管理需加强,在他的心里有本清清楚楚的明细账,凭着对科研的执著追求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该项目在设施农业装备工程学、农艺学、农业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他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编著《新疆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这是新疆第一部温室工程技术方面的专著,详实记录了新疆的气候、光照、水土等特殊的自然条件,有效解决了新疆温室形式繁多、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科学、配套装备短缺、自动化程度低、环境调控能力差等问题。

凝聚力量,在提升科研团队上创先争优

王晓冬带领农机化所领导班子,紧紧围绕新疆四大基地建设和八大优势产业发展,确定“以研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科研与科技产业同步”的工作思路。

实施“人才强所”战略,确定“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方针。组织制定了科技人才培养规划和激励机制,大幅提高学术带头人待遇。大胆启用青年骨干担任中层领导,每年组织开展青年科技人员业务竞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为青年科技人员授课,要求青年科技人员独立撰写开题报告、担任科技主持人、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为青年科技人员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在现有的三大重点学科基础上设立了10个重点专业,确定专业学术带头人,培养在职研究生12人,在读博士1人。根据工作需要,先后建立以研究员为核心,以党员科技人员为骨干的设施农业科研团队、棉花生产机械化科研团队和林果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研发团队。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王晓冬根据新疆新机具、新产品销售增长快的特点,提出科技兴所,产业富所的工作方针。科学谋划,组织成立专业销售部门,改变科技开发各自为政的状态,集中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的优势力量,统筹安排各类机具、装备的推广销售,完善科技开发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科技开发销售网络,广泛采集信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发市场需求的装备产品,不断更新试验设备,大力引进培养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的技术人才,努力提高科技产业化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科研扶助开发,开发反哺科研,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以来,该所科研开发产值年均超过4000万元。

践行承诺,在服务三农上创先争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中,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这是王晓冬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篇8:科学院研究生院

近年来,我国对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科研条件明显改善,并积累了一定量科技条件资源,其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占有相当高比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作为科学研究重要手段,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是国家竞争力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利用率高低是国与国之间发展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关系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调研资料显示,不少发达国家仪器设备利用率高达170%~200%,而我国拥有科学仪器设备数量比欧盟15国数量总和还多,但许多仪器设备利用率还不到25%。如:2004年,MODIS卫星接收系统在美国仅16套,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欧洲国家均各有一套,他们都是通过共享满足需求。与此同时,我国购买了17套,仅在北京地区就有8套。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一是造成重复购置,科技资金浪费,国家投资效益低;二是影响国家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实现。

国外经验表明,解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资源共享。我国科技部自2002年开始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快速推进。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2008年3月22日全国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正式开通运行,整合了环渤海、东北、西北、长三角、西南、华中、泛珠三角等7大区域14000余台价值近100亿元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这些平台或协作网的搭建为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提供了重要硬件支撑。与此同时,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需求迫切。全国很多地方和相关单位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的总结,初步提出了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思路。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

2.1 总体概况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是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院现有9个研究所、4个增殖站以及院部共计14个法人单位,还与地方共建了5个研究机构,分布在全国12个省(市)。截至2010年5月底,全院共有5万元以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062台套,购置原值达2.63亿元人民币。基于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必要性的充分认识,2007~2009年水科院院机关立项了“探索我院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机制建设(2007C 006)”课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研、专家咨询、查阅文献等方法,在对全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存量统计基础上,参照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对全院科技条件资源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三级共享”结构模式和评价指标,构建了全院科技条件资源管理平台,并以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共享体系建设。本文着重概括介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工作。

水科院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探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并曾在相关研究所建立“中心实验室”共享实体。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这种实体先后解散。当前,水科院大部分仪器设备在研究所内部基于使用者之间感情而实现了一定范围共享,部分单位部分仪器设备加入了地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共享。课题组研究认为,影响水科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实现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共享的主要因素是:

(1)共享意识不够是推进共享的主要阻力。一是科研人员珍惜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担心共享后会造成仪器设备磨损甚至损坏;二是科研人员由于使用习惯不同、实验环境要求不同以及基于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等考虑,不愿共享;三是由于仪器设备购置缺乏统一监管,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不求所用、但求所有”思想,行政人员更愿意申请投资购买仪器设备,而不是首选共享。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必要性认识不够是阻碍共享的重要原因。

(2)信息渠道不畅影响了共享进度。近年来,水科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量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在全院范围内缺乏必要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交流与信息平台,客观上造成了有意愿共享的单位以及需求方无法实现共享目的。

(3)缺乏共享制度体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推进该项工作,包括共享管理办法、共享评价办法、共享激励办法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等。由于缺乏完善的科学的规章制度,水科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保障力度不够。

为此,课题组从完善制度、加强宣传以及设计平台等方面入手,按照由易到难、分部推进原则,对全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开展了深入研究,营造了良好的共享氛围,开发了全院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起草了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共享打下了扎实基础。

2.2 共享模式构建

如何构建符合院情的共享模式是课题组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深入研究水科院战略布局、学科布局以及地理分布特点基础上,课题组研究提出了“三级共享”模式,即院际(社会)共享、城际(区域)共享和所内共享。院际(社会)共享是指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社会共用,是最高形式的共享,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城际(区域)共享是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共享;所内共享是指各研究所内部的共用,是一种最基本共享形式。在共享途径方面,各研究所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所在区域特点,选择加入地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网,或通过水科院科技条件资源共享平台等实现共享目标。在共享手段方面,可结合共享仪器设备特点以及共享单位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如免费共享、有偿低价共享,互帮互助式共享等。

2.3 共享制度建立

为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进程,建立共享长效机制,课题组主要研究起草了两项制度,试图带动建立水科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规章制度体系。一是《关于加强我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认识上高度重视共享工作,创新机制,完善制度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共享方式方法,并提出凡部分或全部利用财政资金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均需进行共享,其中购置原值人民币10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需进行社会共享,购置原值人民币50万元以上科学仪器设备需进行本单位内部共享。二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条件资源共享评价方案》,共建立了三大类八项具体指标对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在内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情况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今后申请中央投资挂钩。对评价优秀单位,在项目资金推荐申报方面给予倾斜,引导院属各单位及科研人员树立积极地共享意识。

3 推进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的建议

水科院开展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课题,对于推进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1)做好存量资源普查是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的基础。摸清家底是盘活存量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前提与基础。国家相关部门需通过联合制定普查方案,按照“仪器设备科学分类,普查形式自下而上,普查范围条块分割,普查数据集中处理”原则,最大程度地摸清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存量。

(2)客观分析影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因素是开展共享研究的关键。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单位以及仪器设备使用者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认识不够。有效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必须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不同产业特点,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提高广大科研人员、行政人员的共享意识。

(3)建立健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制度体系是有效推进共享的保障。当前,全国各地、各系统都普遍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当此时,建立健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尤其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权限、共享运行机制监督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是进一步推进共享并实现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

(4)构建符合发展需求或行业特点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方案是切实推进共享的落脚点与出发点。在摸清存量资源以及综合分析行业特性、行业发展需求、地理分布特点等多种因素基础上,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可控性、可评价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方案,才能切实推进共享工作,提高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盘活资源存量,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5)及时更新、补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量是推进共享工作的进一步要求。严格考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情况并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对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高的单位、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项目或经费倾斜支持,进一步补充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量,并建议将考评情况作为主管部门对相关单位业绩考评依据之一

摘要:鉴于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的概括与总结,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的思路与建议。

关键词:科学仪器设备,共享

参考文献

[1]张伯玲.平台建设要立足于自主开发——访中科院院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成员杨国桢教授[J].科技中国,2006(03).

[2]栾恩杰.关于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意见建议,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议案.

[3]许素芹.关于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山东纺织经济,2007(3)(总第139期).

[4]夏春阳,袁欲彬,王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新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59(03).

[5]蒋士强,周霞,贾中一.农业科研仪器设备的规范化与量化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1995(12).

[6]孙志英,郭丽,丁君辉.浅谈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科学,2006(3).

[7]金红,杨芃原.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性研究[J].科技资讯,2008(11).

[8]杜守旭.构建学科群下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3).

[9]何小兵,文亚星.区域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共享模式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9(06).

[10]孙绪华.以机制创新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4).

篇9: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果树育种主要开展了苹果、梨、葡萄、李、杏、草莓的新品种选育。先后培育出了27个果树新品种,栽植面积占全省果树生产总面积的75%左右。其中梨品种有苹香梨、大梨、大慈梨、寒香梨、寒红梨、早梨18、蔗梨;葡萄品种有甜峰、公酿1号、公酿2号、公主白、公主红;苹果品种有金红(123)、冬红、秋红、元红、公主岭国光、象牙黄、绿香蕉、矮化砧GM-256;草莓品种有公四莓一号、四季公主2号、三公主;李品种有6号李、红星李、桦树晚李,与长春市农科院合作育成紫叶李“北国红”。在农业部实施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梨育种设立了专家岗,葡萄设立了综合试验站;苹果育种和矮化砧木育种、梨育种也参加到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中。

果树栽培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主要有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葡萄无核化技术、苹果梨密植拉枝早期丰产技术等。

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艰苦努力,研究所獲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四等奖7项,丰收计划奖多项。出版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200多篇。成果推广应用面积、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1051.1万亩,占适宜栽植区域果树面积的75%,创经济效益120亿元。

其中代表性成果如下:

四季草莓新品种:“公四莓一号”、“四季公主2号”、“三公主”推广1000亩,创经济效益500万元。

梨新品种:苹香梨、大梨、大慈梨、蔗梨、早梨18号、寒红梨、寒香梨,推广1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2亿元。大梨和大慈梨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苹果梨密植栽培技术:建立了大黑山优质苹果梨基地,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省范围内推广苹果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3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3亿元。

葡萄新品种:公酿一号、公酿2号、甜丰、公主红、公主白,推广10万亩,创经济效益5亿元。

葡萄无核化技术:1万余亩,增加经济效益3000万元。甜丰无核化栽培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苹果新品种:金红(123)、绿香蕉、象牙黄、GM256,累积推广1000万亩,增加经济效益100亿元。其中“金红”苹果是我国建国后人工杂交培育的第一个新品种,也是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化种植面积最大的苹果品种,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GM256及其砧穗配套栽培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杏新品种:六号李、晚红李、“优一”仁用杏,推广10万亩,创经济效益1.5亿元。“李杏地方品种的搜集、筛选和利用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篇10: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论文

科学教育是与人文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教育领域,旨在形成人的科学素质,提高人的科学探究与应用能力,培养人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科学本质观。作为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样都致力于“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的生活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在此意义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科学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仅指自然科学教育,即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等分科学科在内的,同时也涵盖综合科学教学的学校科学教育。广义的科学教育则包括数学教育、技术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如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教育文献所表明的那样)。相应地,科学教育学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科学教育学,主要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自然科学教育、课程、教学、学习与评价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而在广义上,科学教育学也涉及数学教育、技术教育、乃至社会科学教育及校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世界范围来说,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程体制的一部分是从19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进入中小学课程中;而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则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的历次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与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兴起只是近年来的事,迄今尚未从学科建制层面上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领域,它涉及从幼儿园、中小学至高等学校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科学教育问题,同时也包括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为目标的校外科技普及与科学传播教育。本文的论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改革,着重探讨科学教育学与科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科学教育学

从20世纪初期开始,在英语国家,“教育”与“教育学”基本上都使用同一个词来表达,即Education。在欧洲国家,由于其教育学传统不同于英语国家,一般使用Didactics of Science来表达“科学教育学”。而在我国,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学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来,尽管最近几年关于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已开始增多。

国际上,科学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2004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著名的科学教育学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学教育学:一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书,全面论述了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根据范仙教授的研究,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建立,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他提出了三类标准:结构性标准、研究内部标准和结果标准。其中,结构性标准作为最基本的标准共有6条:(1)获得学术承认,即大学里设立某一学科的教授职位,获得学术界的承认;(2)创办研究期刊,传播研究成果;(3)建立专业学会;(4)定期举行学术研究会议;(5)建立研究中心;(6)进行研究训练,培养研究人才。这6条标准是相互关联的,它们表明一个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或学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从这些标准看,除美国以外的所有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学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里兹大学分别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学院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并设立了“科学教育学”教席(Professor ship of Science Education)。到1985年英国已经有11所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学博士生。德国于1966年在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iel)建立了国家级的科学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学教育研究人员。法国于1970年在国家教育研究所内建立科学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亚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纳什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教育学教席,聘请彼特.范仙为澳大利亚第一位科学教育学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亚的科廷理工大学建立了科学与数学教育中心,现已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科学与数学教育博士生培养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亚洲国家中,日本、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国家也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学建立了科学教育学博士点,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生。

从专业组织和学术期刊来看,美国的全国科学教学研究协会创办于1928年,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学教育研究专业学会,每年4月份召开一次国际性的科学教育年会,2006年的年会上,与会者多达1000多人。其会刊《科学教学研究学刊》每年出10期。英国的科学教育学会创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学教师协会与女科学教师协会,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开一次年会,发行《科学教育》(Educationin Science)、《小学科学评论》(Primary Science Review)、《学校科学评论》(School Science Review)和《科学教师教育》(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欧洲科学教育研究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并每隔一年举办一次专门针对欧洲国家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会出版《科学教育研究》(Researchin Science Education)期刊,每年也举行一次科学教育学术年会。另外,还有一些不隶属于学会的著名期刊,如美国的《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16年;英国里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Studiesin 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74年;《国际科学教育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cience Education),创刊于1979年,在国际科学教育学界影响都很大。

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育改革是分不开的。科学教育改革需要科学教育研究的学术支撑;反过来,科学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学教育改革的推动。科学教育研究又分理论研究与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前者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视野出发进行包括建构主义在内的当代各种教学理论探讨,后者则从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视角开展定量研究、质性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这些研究都为各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础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学术支持。如1989年美国出版的《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这本权威的科学教育政策文献中,在附录B中列出了26条关于科学教育或与科学教育有关的最重要的参考文献(专著、研究报告或专题论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间出版的。可见,即使是一个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质量的学术研究为依据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可惜中文译本都把它们删除了)。再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科学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框架的经验性研究论文和专著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倘若没有这些基础性的科学教育理论研究和经验性研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水准。其他国家(如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也无不得力于本国和国际的科学教育研究及其为科学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学术支持。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须科学教育研究的支持。无论是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学课程的开发,还是探究式科学教学的实施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运用,以及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都迫切需要科学教育学提供学术支撑。但总体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还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学界及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

二、科学教育改革:国际经验与本土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进行一次科学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从1978年开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特点是拨乱反正,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编写新的科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国60年代以来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使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实现了现代化。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点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当时叫自然学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阶段则降低科学课程的难度,同时追求科学课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始于世纪之交,至今仍在进行之中。其特点是进一步与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接轨,试图衔接小学与初中的科学教育,促使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学教育改革基本上是从翻译国外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始的,作为我国自己编写的新科学教材的素材,其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第二次科学教育改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重视了小学科学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刘默耕先生主持,引进了哈佛大学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并系统地编写了小学1~6年级的自然(科学)教材;二是在中学阶段改进了统编教材,使原先引进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和高难度的科学教材内容逐渐变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学生需要的科学教材,这实际上是由20世纪80年代国际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转换。这次改革虽然不乏历史意义和贡献,但鲜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说是修修补补而已。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两次。一方面,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随着我国成功地加入WTO进一步向前推进,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社会需求和动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来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在发达国家方兴未艾,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背景。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美国科学院签订了科学教育合作备忘录,为两国科学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机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学教育网站,翻译出版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献,如《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9),等等。此后,国家教育部组织一批科学教育专家和教师编写出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科学(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还从法国引进了“做中学”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在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幼儿园和小学里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教育的实验。

从科学教育改革的主体来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历次科学教育改革。首先,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开始有一些科学家参与进来,如中国科协的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科学院的一些院士、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参与了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只是这些主体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科教育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长起来一批学科教育专家,成为第三次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为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是我国第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科学教育研究者。第三,广大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也成为中坚力量。特别在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中,一大批优秀的科学教师在改革中脱颖而出,茁壮成长。

但我们也发现,这三次科学教育改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每次科学教育改革在理论准备上都明显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而深入的科学教育研究。迄今为止,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和教育理论界都尚未重视科学教育研究。虽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研究人员成千上万,但专门进行科学教育研究的人员却寥寥无几,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学科的科学教育专家也仍然为数不多。长期以来,我国的科学教育改革是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总格局下进行的,只考虑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论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没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学教育学的学科领域的理论。

一个学科或学术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虽则首先要看社会对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社会需要是否为人们所认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学教育理论研究,我国的科学教学与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在职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受到极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课程从内容上说是国际化和现代化了,但在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在科学教学和评价方面,都远远没有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证据之一是,我国幼儿园与中小学的科学课程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探究式教学方式并没有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上至今为止依然如故。证据之二是,尽管我国近30年来,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比较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但据近些年的公民科学素养监测发现,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仍然不高。从普及科学教育、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的意义上说,我国以往的科学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证据之三是,我国在科技研究上和工农业生产中科技创新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在某些领域不及印度等亚洲发展中邻国。证据之四是,我国近代以来进行学校科学教育虽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建立了系统的科学与技术体制,但公民的科学精神仍然比较缺乏。不但一般社会大众,就是科技人员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学精神的。近年来,科技界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关于科学文化之争、关于中医存废之争,等等,其中的某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唯科学主义”在我国社会中仍然根深蒂固,而这实质上乃是缺乏科学精神和对科学本质理解片面的一种表征。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社会需要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政府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现在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有效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是实现这个方针和这一目标的基础之基础。基础科学教育需要告别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生生动活泼地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和理解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可以在普及科学教育的基础上为高等学校输送真正爱科学、主动学科学、既敢于又善于进行科学创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只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才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才可能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

有效的科学教育改革不仅是当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国科学教育改革长远的需要。国际国内的科学教育改革经验业已证明,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所以,无论是从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科学教育改革的当下和长远的需要出发,我国都必须尽快形成科学教育研究的学科建制,培养从事科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级人才及科学教育教师。

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准了共60所高校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开始为小学和初中培养能够承担综合科学课教学的科学教师。这是这次科学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师教育的新专业。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新建立的科学教育专业目前在课程设置和师资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些新设置的科学教育专业缺乏高水平的科学教师教育者。科学教师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学背景又具有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教师教育者。在国外,这样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学教育博士学位,是既能进行科学教育研究又能进行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级人才。这样的人才哪里来?需要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实际上,不仅这60所设立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其他所有进行理科教师培养的高校都需要科学教师教育者。没有这样的专门人才,我国的基础科学教育就难以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不仅高等院校培养理科教师需要科学教育专家,我们的科学教育改革也需要在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和教研机构配备科学教育专家。比如,各省、市、县的教科院所或教师进修学校需要科学教育研究人员,甚至中小学也需要一批具有科学教育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这样算起来,我国科学教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的需要量是非常大的,至少需要5000人以上。(作为一个参照,美国科学教学研究会的会员是1700人,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

要培养科学教育研究与科学教师教育的专家,就必须首先建立科学教育二级学科。目前,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有10个二级学科(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科学教育学与所有这些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但没有哪一个学科能替代它。如果我们承认科学教育学对科学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我们就需要考虑给予科学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就需要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就需要尽快形成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把科学教育学增设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在大学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创办科学教育期刊)。目前,我国个别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科学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如西南大学2005年开始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科学教育学二级学科(其专业代码是040120,与教育技术学040110并列)。东南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中在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立“学习科学”二级学科,方向之一是“儿童学习与科学教育”。另有少数著名师范大学近年来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里招收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和生物教育等学科教育的博士生。我们建议,国务院学位办应当把理科学科教育方向的博士生培养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中独立出来,建立新的科学教育学的博士学位点。因为课程学与教学论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专业,它们与学科教育学及科学教育学虽都有些许联系,但毕竟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上一篇:尊重孩子的“面子”下一篇:提质增效减负示范校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