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2024-04-17

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通用9篇)

篇1: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伊宁市第十四小学晨会资料习俗与传说

伊宁市第十四小学大队部 2012年3月30日 1中国清明节的由来、中国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与传说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蹴鞠祭祀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各地习俗: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此外,青团是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点心。其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福建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附近扫墓,客家人则通常在春节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坟墓环境后(如杂草、树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

四川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山西 [5]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香港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节日,港人会到祖先坟前,焚烧香烛、冥镪,奉祭物多为水果、鲜花、烧猪或白切鸡。港人时常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一定恪守清明当日扫墓祭祖的传统。

早在港英时期,中港边界纵然自从国共内战结束,中共执政之后守护深严,但每逢清明,位处中港边界的沙头角禁区多会有限度地开放,让人到沙岭坟场拜祭;1950年至1970年代中前期,中国仍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少人亦会在清明节,以祭祖为借口回乡,人人身穿多层衣服,携带异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济乡间亲友,粤、港火车票亦会出现抢购潮和抄黄牛票的情况。近数十年,香港人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有人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山林大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

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

台湾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所以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台湾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台湾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台湾清明节习俗和闽南差不多,台湾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为止。

台湾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和糕饼;二是修整祖墓,祭礼相当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及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扫墓的同时,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台湾还有一个特殊习俗,如果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过去的台湾农村,每当扫完墓之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表示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后因台湾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新加坡地区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

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蛤、螃蟹、鸡、鸭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篇2: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20清明节日期:4月4日 星期二 农历三月初八

为什么清明节要祭祖

清明节的活动,当然不止重于形式上的墓祭、家祭,在从前是应由宗亲长老,讲述本家族内的源流和租先的志业,使后辈子孙能获得充分的了解,表达慎终追远的意义,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

清明节祭祖的由来

相传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为晋献公的次子,因为献公宠骊姬,想立骊姬的孩子当太子,而杀了正宫太子(申生),接着又想杀二太子重耳,于是重耳逃亡了19 年,其间有多日未进食,而随从判之推割下了自己的大腿肉煮给重耳吃,当时的重耳心中十分感动,于是回国当上君王时重赏随从,但唯独介之推没有重赏,介之推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偕同母亲隐居绵山,不愿再下山,晋文公知道后十分惭愧亲自劝他下山,但介之推不肯所以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出介之推,没想到介之推与母亲宁可被烧死也不愿再出来,就这样母子俩人活活烧死在山中,晋文公见了非常哀凄,建庙纪念介之推,并下令全国每年此日禁火冷食,后代称「寒食节」,自唐朝开始就有在「寒食节」上坟祭拜的习俗一直延用至今。

年清明节

更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用木铎警告人民小心火烛之意,以免因为天干物燥而发生火灾或森林大火,而后演变为禁火长达一个月来彻底防患火灾,因此在这个月内所吃的食物都是干粮或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而后却发现人民吃上一个的寒食有害健康,于是又下令缩短为三天,后来又称为「三日节」或「古清明」,寒食天当天早上必须先拜家中的祖先牌位,然后再到坟上祭祖,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由于汉人被胡人逼到南方而祖先的坟墓也随之南移,汉人一直想再回北方故土,于是每年的祭祖就变得格外重要,使得为了分办汉胡人氏,扫墓的习俗就成了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从此寒食节即演变为清明节。清明节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节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明节是祭祀先祖,了解过去的重要节日,我们也应当牢牢记住清明节的意义与作用,这样才能让中华文化长久的流传下去!

1.清明节祭祖禁忌大全

2.清明节祭祖的历史由来

3.清明节的由来

4.清明节的由来100字

5.清明节的由来介绍

6.清明节的由来作文

7.清明节的由来样本

8.清明节的由来有哪些

9.清明节的由来习俗

篇3: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枪的起源历史久远, 《绍代丛书·甲集·兵杖记》载“实録曰黄帝与蚩尤战即有枪”。古代的枪是一种刺杀长兵器, 不利于近搏, 多用于大兵团战阵, 根据李签《太白阴经》记载:两军对阵时, 持枪刺敌;宿营结寨时, 树枪为营, 因此, 枪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格斗兵器, 有“百兵之王”的美誉。除古代战争之外, 武术中的枪被称为“百兵之贼”或“百兵之首”, 《长枪说》中讲“枪乃艺中之王, 以其各器难敌也。”而真正意义上枪的出现却是从唐朝才开始, 无论从形制构造还是枪法的套子演练都已日趋成熟, 到了宋朝出现了岳飞三十六沥泉枪、杨家梨花枪等为代表的枪术。明代程宗说:“古人尊枪为艺中之王, 盖亦以长技无踰于此”, 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中也谈到枪法:“变幻莫测, 神化无穷”。对于这样一种历史发展中不得不提的兵器和武术演练中的枪术, 在历朝历代的更替中, 只有零散的记载某个朝代或者某家枪法的文献书籍资料, 而没有清晰的枪的演变历程。笔者正是以此为出发点, 对枪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 并归纳出枪的历史演变脉络, 以供参考。

2 中国古代枪的历史由来与各时期枪的形制演变

枪的历史由来已久, 自古说法不一, 但都大同小异, 相传黄帝战蚩尤时即以有之, 当时处在石器时代以石刻成, 直到黄帝冶炼矿石后, 开始以铜做兵器, 在古车战时代, 将士除了利用长兵、弓矢之外, 惟有矛最为适宜, 故矛有丈八之称, 枪之由来, 也就是当时的矛, 春秋晚期出土的越王石矛和吴王夫差铜矛都是最好的证明。但在枪之前还有与枪的形状、材质、特点等相似的殳、戈、戟、矛等兵家器械, 随着历史发展的推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戈、戟、矛等兵器的社会用途和军事用途逐渐减弱, 逐渐演变成实用性和军事战场上杀伤力更强的枪。对此, 于志均也认为“戈首先被淘汰出局, 然后戟被淘汰, 矛也演变成为枪。戟和矛在西汉时期还在使用。这些都为出土的西汉铁戟和铁矛所证实。东汉出土的骑士佣手持铁戟, 表明戟一直延续到东汉。这种矛、戟同用的状态直至晋代。唐代, 基本上不再使用戟, 而被长枪和刀所取代, 以枪为主。宋沿唐制, 军队的装备, 枪是长兵器的主要代表, 而且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1]

戈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有带柄兵器, 可用于钩、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 垂直装柄, 其内刃可用于钩割, 外刃可以推杵, 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戈由“援”和“内”两部分组成。“援”上下两刃, 前有尖峰, “内”上有用以穿绳的孔用来装柄。为了防止钩啄时钩和柄脱落, 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 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 胡上亦有“穿”。戈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商周和秦汉时期, 后来随着车战形式的减少, 戈的军事用途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础上演进而成, 是一种戈、矛合一或戈、斧合一的长柄兵器, 基本制式是戈、矛联装在木柄上, 柄前安置直刃, 一侧枝生横刃, 具有钩、啄、刺、割四种功能, 杀伤力强于戈和矛。李光惠、李光建在《略论中国古代冷兵器———戟》中指出:“戟, 古书中也称‘棘’, 是一种融合戈和矛两种兵器功能为一体的兵器, 既可前刺, 亦可横击与钩杀的一种格斗兵器。戟一般都是由锋、援、胡、内、搪五部分组成。按样式和大小可分为方天画戟, 青龙戟, 钩镰戟等长戟, 以及双戟, 短戟等。”[2]另据《考工记》记载, 王昭禹释戟篇:“冶氏戟, 广寸有半, 内三之, 胡四之, 援五之, 倨句中钜, 与刺重三锵”。

矛又叫槊, 分为马槊和步槊, 是一种直刺、扎挑的长柄武器, 《释名·释兵》:“矛, 冒也, 刃下冒矜也。”矛的造型锋利、尖锐, 有刃, 有些矛形制细长, 宛如一把剑, 有的矛则很短很宽, 刃的曲度也很大。但大多由身和骹两大部分组成, 有两刃, 两刃中间突起的部分称为脊, 脊下延称为骹。”矛是我国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最久的主要兵器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用兽骨和石头磨制加工成简单的矛, 作为自卫工具, 这就是最早的石矛和骨矛, 西周有了青铜矛, 西周和春秋时代矛发展为两种形制, 一种是适合车战的长柄矛, 一种是搭配步卒士兵的短秘矛,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矛, 两汉武帝时矛的长度缩短, 重量减轻, 出现了“手矛”和“双矛”, 晋代时开始向枪转变, 唐代时矛和枪并存。

枪在经历了殳、戈、戟、矛等的演变之后, 最终在唐代成形并得到普遍的使用。枪:“它是一种在长柄上安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 有三部分组成。枪头:由枪尖和枪头简连结而成。枪头为铜质或铁质, 古时以铜制, 形式多样。枪杆:又称柄或把, 一般分为前、中、后三段。枪杆多用木制之, 稠木最佳, 合木软轻次之, 白腊杆更次之。枪杆后端要粗, 愈向枪头愈细, 枪杆要直而不曲, 细而不软。枪缨:枪头下的装饰物。”[3]有关枪的形制在《苍颉篇》中也提到“枪, 谓木两头锐者也。”在枪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时期其在外形、制式、种类、用途等方面也是有差异的, 其功能和用途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

唐代的枪可以具体分为漆枪、木枪、白杆枪和朴头枪四种, 据《事物纪原》记载, 唐朝时期的白杆枪, “制同而铁刃, 上缀朱丝拂”, 在铁头的的木杆上缀有红缨, 这表明唐代长杆枪的形制已与当今并无多大差异。《唐六典》介绍, 唐代的四种枪中, 漆枪是骑兵使用的长矛, 就是类似于夷矛发展来的;一种是木枪, 即较短的步兵使用的矛;另外两种是白杆枪和朴头枪, 分别给羽林 (禁卫军) 和金吾 (负责皇帝大臣警卫的武官) 使用的。此外, “枪在唐代仍是最主要的军事武器, 在唐朝李荃编纂的《神机刺敌太白阴经》卷四中详细记载了唐代步兵所装备的各种武器, 其中包括枪12500杆、弩2500张、弓12500面、各种箭70万支、佩刀10000口、陌刀2500口等, 其中枪是首当其冲, 是当时军队必备的重要武器之一。”[4]《武备志》也称道:“阵所实用者, 莫若枪也。”

宋朝时期枪以木为杆, 上安枪头, 下装铁魛, 骑兵用的枪头, 侧面有倒钩, 杆上有环, 如双钩、单钩等枪。在宋代枪仍是重要的军事武器, 有关枪的种类《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记载:步、骑兵用的枪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宬项枪、锥枪、梭枪、槌枪、太宁笔枪九种, 称之为“枪九色”。[5]宋朝以使用枪而著称的人物中, 有手持丈八铁枪的民族英雄岳飞, 李全等, 其中《宋史·岳飞传载》:“岳飞与金人战于太行山, 擒金将拓跋耶鸟。居数日, 复遇敌, 飞单骑持丈八铁枪, 刺杀黑风大王, 敌众败走。”

明朝时期, 枪的外形和构造等方面还是沿用宋朝时期枪的特点, 而有关枪的制作和选材《戚继光·长枪解》有一段描述:枪杆, 稠木第一, 合木轻而稍软, 次之。要劈开者佳, 锯开者文斜易折, 攒竹腰软, 必不可用。北方干燥, 其竹不可用, 木杆可用, 东南竹木, 皆可通用。明朝时“枪头较小, 形制简单。程冲斗在《耕余剩技》中说‘……枪头不过两, 以轻便为妙也’。当时, 在器械的选择上, 更多地是从实践角度考虑的。”[6]明朝是各路枪法的集大成时期, 主要的代表人物如戚继光、唐荆川、程冲斗、吴殳等一大批武术技击家和枪术家。

清朝时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等短暂的和平繁荣时期, 因此枪的使用已经逐渐从军事战场转变到民间, 枪的种类繁多, 装备于八旗和绿营的有长枪、嫉形枪、笔形枪、钩形枪、钉枪、矛形枪等, 到清末, 经战争的淘汰, 种类繁多的长枪趋向于单一化, 枪头一般为扁形, 圆底, 筒外加数个铜箍, 其外形接近矛头。清代枪的尺寸渐短, 五尺五寸称步下枪;七尺称花枪;八尺二寸称中平枪。此外尚有一丈二尺的大枪, 一丈六尺的大杆子, 一丈八尺的矛。

3 中国古代枪术的历史演变脉络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朝历代的逐次发展, 至唐代时枪术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一击一刺, 而是具有了多样化的技能特征, 套路练法趋于成熟。其既是一种凶狠的作战武器, 与军事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又是一种优良的训练器械和雅致的杂技道具, 应用较为广泛, 健体功能明显。这一发展阶段的枪术主要分两种, 最主要的一类是“兵枪”, 其技能技法主要用于军事格斗;另一类则是在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岳飞三十六沥泉枪、杨家梨花枪为代表的枪术, 也就是武术套路枪的雏形。

发展到宋代, 有了官方修著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 其中记载了宋代枪术的繁荣状况。“宋朝在枪的使用中, 尤其是北宋开始, 是在军队中有专业人负责训练, 这样保证了枪术的使用效果和流传, 从而使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的水平得以提高。同时, 在器械的使用和制造方面, 北宋时用专门的汴梁坊负责制作兵器, 如枪、刀等, 兵器的质量得以提升。这样整体上奠定了宋代整体武术的较高水平, 同时枪作为战时重要的长兵器, 是与少数民族作战的重要器械, 因而其发展更是受到侧目。正是在北宋官方军事教育的基础上, 发展到了南方, 市民社会的繁荣, 使得武术在民间广泛流传, 同时军事斗争的需要继续促使武术的使用和教育继续加强。因而, 最终在南宋出现了如岳飞三十六沥泉枪、杨家梨花枪为代表的枪术水平。在使用中, 能够应战时需要配合步兵、盾牌等不同的组合方式, 而且套路繁杂、效果简洁, 水平很高。”[7]为接下来的枪术向民间的转变和各派枪法的迅速显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明清时期枪术发展的主要变化是分化成“兵枪”和“游枪”。“兵枪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格斗, 明朝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长枪说》中说:‘开大阵, 对大敌, 比场中较艺、擒小贼不同。堂堂大阵, 千百人列队而前, 勇者不得先, 怯者不得后。’”[8]关于军事用枪的练习, 戚继光认为, “枪施于行阵, 则又有不同者, 何也?法欲简, 立欲疏。非简无以解乱纷纠, 非疏无以腾挪进退。左右必佐以短兵, 长短相卫, 使彼我有相依之势, 得以舒其气, 展其能, 而不至于奔溃。”程冲斗在《耕余剩技》中也说, “深思临敌便捷, 渴望长胜者, 无过于大砍大辟为上, 大封大辟, 有类于击地之常情, 而借地之势, 反易于起扎, 且扎入有力, 是便于持枪换枪也”。由于明代社会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促进了这一时期武术运动的发展。据资料证明, 这一时期的武术运动, 不同风格的技术流派林立, 不少有识之士, 积极钻研武艺, 或言传身教, 或著书立说, 其数量之多, 内容之丰富, 是自秦汉以来前所未有的。同时技术上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不仅内容丰富多采, 推陈出新。这一时期为“游枪”向武术枪的过度阶段, “游枪”, 即在枪法比赛的“游场”进行的枪术演练套路, “游枪的枪法动作细腻, 变化复杂。无论是动作内容、练法、要求, 乃至风格, 都和兵枪很不一样, 它是在枪法提高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用于比赛的枪法。”[9]吴殳在《手臂录》中说, “枪本为战阵而设, 自为高人极深研几, 随使战阵之枪, 同于嚼蜡”;“初时不重实阔大, 为无体, 无以临阵;后来不轻虚紧小, 为无用, 技不造极, 游场受侮于人”。[10]这句话的意思, 温力教授认为是, “游枪”源于兵器枪法又高于“兵枪”。这里的“游枪”指的是武术的枪法;“兵枪”指的是兵器枪的枪法。吴殳的论述明确的阐述了从兵器枪法到武术枪法的沿递过程,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武术枪在明清时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涌现出了杨家枪法、峨眉枪法、八枪母六合之法、马家枪法、沙家杆子、程宗枪法等, 各家枪法有相同之处, 更有不同的各自特色。如“杨家枪法虚实、动静分明, 进退速度快, 由于出枪较长, 临阵处于优势。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卷五《军器解》中说戚家军用‘杨家法, 初则用之南方杀楼, 全赖于此。此利在其长, 楼刃短, 即所用精英, 然未及我身, 彼已受束’。在他所创著名‘鸳鸯阵’十二人中, 就有四名长枪手。但杨家枪法步法较死, 故戚继光又提出‘今用彼之拿法, 兼我之进步, 将枪收短, 连脚赶上, 且勿杀他, 只管定他枪, 同无敌矣。’”[6]而马家枪法是以“杨家枪法为根本, 兼用棍法”发展而来, 步法较灵活, 对身法要求也高, 提出了“臂以助腕, 身以助臂, 足以助身”的练习要求, 这对后世习枪者是很有启发之处的。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西方列强的入侵, 许多枪法因失去了传人而被动失传, 给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造成重大损失。

4 总结

本文在回顾与总结了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后发现, 首先是在经历了殳、戈、戟、矛的演变后形成枪, 以及在各时期外显物质层的变化;其次是在唐代以后的发展历程中, 枪也由单一的军事用途逐渐演分为战场上的“兵枪”和民间传承演练的“游枪”;最后是在明清时期, 随着中国武术的盛行与发展, “游枪”的内容形式日趋多元化, 清朝灭亡后“兵枪”退出历史舞台, “游枪”逐步演进为“武术枪”进入人们的视野, 成为现在大家知晓的无论是外显形制还是套路演练形式的枪。

摘要:枪是中国武术当中主要的长器械之一, 富有“百兵之王”的盛誉, 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战场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格斗兵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枪的历史由来与演变进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从商周、先秦战国时代的殳、戈、戟、矛到枪的形成, 从唐代到宋、明、清各时期枪的形制、特点、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梳理;以及唐代以后枪术的发展与演变, 从“兵枪”到“游枪”、从军事用途的减弱到民间社会的盛行等进行介绍, 客观地说明了中国古代的枪“从无到有”、“从有到丰”的脉络历程。

关键词:枪,武术,历史由来,演变进程

参考文献

[1]于志均.桓侯八枪——苌氏太极枪[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5.

[2]李光惠, 李光建.略论中国古代冷兵器——戟[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9 (3) :86-87.

[3]李通国, 刘树军.试论从兵器枪到武术器械枪的演变历程[J].搏击·武术科学, 2005 (11) :14-17.

[4]郭绍林.唐代的练兵活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

[5]《武经总要》前十三集卷.

[6]李绍成, 王文刚.析明代枪术发展之特点[J].兰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4 (4) :119-123.

[7]张谨.论宋代枪术运动在河南的发展[J].兰台世界, 2012:83-84.

[8]戚继光.《纪效新书·长枪说》.

[9]温力.从“兵枪”和“游枪”看武术与军事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6:79-82.

篇4: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所谓“琴、棋、书、画”当中的“琴”,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现称“古琴”或“七弦琴”。古琴的制作历史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号钟:“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二)

绕梁: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仰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三)

绿绮:“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辞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梓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四)

焦尾:“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 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清明的由来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作为节气,清明时期,我国大部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正是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之时,故称之为清明。

首先,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古谚语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之说。

篇5:中国清明节的历史由来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并且也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篇6:清明节的由来

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代之后,寒食扫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游、荡秋千等俗也只在清明时举行。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大节日了,寒食节的影响也就逐渐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却以变形的方式传承下来了,并保存于清明节中。

清明这天,妇女蒸面燕,以示燕来;饲养大牲畜之家,是日要以大豆、麦麸及饼粕犒劳大牲畜,不能使役。清明脱棉衣换夹衣,早饭后,妇女头插柏树枝叶,盛妆到野外“踏青”,或喜聚街头荡“秋千”。

清明是一年中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要到祖坟拜扫,剪除杂草,为坟墓添土,供上祭品,慰藉亡灵,焚化纸钱,燃放鞭炮。清明节也是给亡故的亲人树碑的日子,在平度,双亲都去世了才可以树碑,要树碑又必须选择清明节这天。

篇7:清明节的由来简介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清明节气特点与祖先信仰、祭祀文化衍化成清明祭祖节日,清明祭祖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篇8:清代狭邪小说的历史由来

一、人物形象内容之由:荫《红楼》之泽

关于狭邪小说的起源,鲁迅先生认为其是继承了明清世情、人情小说的余绪。他以一个文学家的眼光站在史学家的高度,综合了清代狭邪小说的兴起发源、艺术特色、人物内容的塑造,对晚清狭邪小说作了概括:“《红楼梦》方板行,续作及翻案者即奋起,各竭智巧,使之团圆,久之,乃渐兴尽,盖至道光末而始不甚作此等书。然其余波则所被尚广远,惟常人之家,人数鲜少,事故无多,纵有波澜,亦不适于《红楼梦》笔意,故遂一变,即由叙男女杂沓之狭邪以发泄之。”(1)“虽意度有高下,文笔有妍媸,而皆摹绘柔情,敷陈艳迹,精神所在,实无不同,特以谈钗黛而生厌,因改求佳人于倡优,知大观园者已多,乃别辟情场于北里。”(2)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狭邪小说的评价不高,认为其是续《红楼梦》的热度,表现人情,但为求创新,故另辟蹊径,专论“百里”、“勾栏”等龌龊之事。

诚然,《红楼梦》对狭邪小说的影响不可不谓之深远。事实上,随着清代《红楼梦》的盛行和出版行业的发展,《红楼梦》可谓直接间接、明显或晦涩地影响着同时代的文士作家。成书于光绪四年(1878年),俞达所著《青楼梦》,以书名都比照《红楼梦》,以此为书中主人公注入自己的身世色彩,描写自己的理想、追求。小说主人公也效仿贾宝玉和林黛玉,皆是金童玉女转世人间。再说魏安仁所著《花月痕》,在开篇第一回就述说作品人物精神的独特:乾坤清气间,留一二情种,上既不能策名于朝,下又不获食力于家,徒抱一往情深之致,奔走天涯。所闻之事,皆非其心所愿闻而又不能不闻,所见之人,皆非其心所愿见而又不能不见,恶乎用其情(3)。这典型模仿自《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再说《品花宝鉴》,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影子。梅子玉风流倜傥,身世显贵不逊贾宝玉,虽出身显赫却不是纨绔子弟,和伶人交往未存半分轻薄之意,他将杜琴言视为知己,爱其才貌、品行。杜琴言和梅子玉坎坷的同性恋情悲剧,实质上和贾宝玉、林黛玉如出一辙,只是佳人变作了男儿身。

可以说,狭邪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都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红楼梦》的启发,《红楼梦》的横空出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古典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红楼梦》、《续红楼梦》等书接连出现,不难看出清朝乾道咸时期《红》学热。

二、情节模式之由: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旧瓶装新酒

1.才子佳人小说模式

在狭邪小说的内容上,鲁迅先生也认为,特别是前期的狭邪小说,写作模式还未跳脱出传统的才子佳人模式。他在杂文《论睁了眼看》一文中直言:“中国人向来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艺术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了。”(4)可见鲁迅把狭邪小说简单归结为佳人换成妓女,才子换成恩客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里有一句经典论句: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任何一种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有他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时空的历时、共时狭邪小说从古至清发展到高潮是有其长时间的历史文学中自身积淀下来的内涵。

2.才子佳人模式小说的历时发展

妓女小说可以说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小说题材。但时代在变化,时代的人文、历史特色也相应反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

妓女题材的传奇小说在唐代多表现为对“情”的追求。唐传奇小说秉承了唐人的浪漫因子,不管是大团圆结局,譬如《李娃传》,还是悲剧的展现,如《霍小玉传》、《李师师外传》都把妓女对“情”的追求、执著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其气节、品行当是妓女典范。唐传奇中塑造的妓女,如霍小玉、李师师之流,虽然出身卑微,却皆是至情至性的女性。

传奇小说包括妓女题材的小说发展到了宋代,因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多表现为对“理”的克制。秦醇所作《谭意歌传》开始把妓女题材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用明代学者胡应麟曾试图加以说明,他说:“唐人以前,纪叙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盖唐以前出文人才士之手,而宋以后率俚儒野老之谈故也。”宋代小说开始不那么“传奇式”的展现妓女题材,所以在《谭意歌传》中我们看到了妓女开始有了从良的愿望,并且开始对“礼”有了追求。作品里意歌不愿倚门卖笑,一心追求从良,与茶官张正字两情相悦后便决定以身相许,后因其低贱身份不容张母所纳,独自抚养孩子,以至张氏正妻死后才得以重续良缘,但其要求张生以媒妁之礼待之。这时候的妓女形象,比之唐代的热烈奔放,多了一份内敛、克制。

妓女题材小说再发展至明代,妓女形象又开拓了一个新层面。由广为人知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中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妓女较之前代妓女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进步:人的意识的觉醒。杜十娘千万珠宝早已衣食无忧,可她宁愿携千万珠宝自尽也要保存自己最后的人格,不容负心汉所玷污的真挚情感;辛瑶琴美色与才气并重,多的是男性争相追逐,但是她宁愿下嫁貌和财皆不惊人的卖油郎,只为求得一份真挚的爱情和平淡稳定的生活。

三、结论

每一个时代有独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而文学作为社会变迁记载的一种形式抑或是载体,是文人不堪社会现实口诛笔伐的工具,它真正秉承“源于生活”的创作模式,所以妓女小说题材发展至清代,又因为其特有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至顶峰,冠之以“狭邪小说”之名。

马克思把文学比喻成一种活动,把对文学的创造和对文学的欣赏看做是人的生活活动,而这种活动的特点即为“自觉”。也就是说,文学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自觉的创作的一种活动。正如黑尔格在《美学》中说道:“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要在这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内心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浩瀚历史中发展下来几经变革的狭邪小说,当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承载的一定的社会话语权。当然,于今天而言,不论把狭邪小说当成一种文学小说流派,还是管窥其中所蕴含的社会变化,它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研究价值。

摘要:“狭邪”,原指弯弯曲曲的小巷,由于古时妓女的居住地大都是狭窄又曲折的小巷,后来专门用“狭邪”代指妓女的处所。鲁迅先生最早在著作《中国小说史略》中为其命名,从而自成一类小说派别。近年来,随着狭邪小说研究的兴盛,狭邪小说兴起的成因也成为学界所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母题文学为视角,从小说内容、情节模式等方面探讨清代狭邪小说的历史因缘。

关键词:狭邪小说,清代,历史由来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魏安仁.花月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4]陈森.品花宝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二版.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0.

篇9: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节、中秋节所蕴含的一系列饮食、礼仪活动和形式,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在香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均被定为法定假日,在澳门也有类似的规定。而在祖国大陆,除春节外,其他传统节日均没列入法定假日。面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而冷落中华传统节日的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提出建议,把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并大力倡导文明祭祀。这的确有助于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民族凝聚力。清明时节,我们编发有关清明节的文章,以期使读者对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有着更加明晰的了解。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燒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都自觉地停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渐渐地,人们在纪念祖先的时候也开始采用这种形式,并成了一种风俗习惯流传下来。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逢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外国的“清明节”

日本的“盂兰盆节”

日本的盂兰盆节每年农历的七八月举行,机关、厂矿、团体、企业都放假三天,有组织进行祭祀活动。在乡间活动更热闹,家家户户连同城市人也返乡,到墓地祭祖。不能回来的人会委托别人代为祭奠。

叙利亚的“烈士节”

每年的五月六日是叙利亚政府规定的法定节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扫墓,慰问烈士家属。

墨西哥“扫墓节”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

法国“万灵节”

上一篇:个人代办户口委托书下一篇:成语损有余补不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