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增活力创业带富促发展

2024-04-16

四轮驱动增活力创业带富促发展(共4篇)

篇1:四轮驱动增活力创业带富促发展

●“四轮驱动”增活力 “创业带富”促发展

我县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助推党员

创业带富工程

近年来,我县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强县升位、争先创优”的主基调,通过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发展基地,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发展功能,强力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向纵深发展,切实提升了党员致富能力和带富能力,形成了农村党员发展与基层组织建设、农民群众致富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创新发展机制,舞动创业带富“龙头”。我县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契机,通过实施“发展先锋”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创业致富。一是创新完善“激励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科技示范户”和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评选活动,不断建立完善党员创业带富先进典型表彰激励机制,形成了“抓点示范、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近年来,全县评选表彰了优秀共产党党员416名、优秀乡、村党组织书记29名、优秀年度村(居)干部251名、科级示范户15600多名。二是创新完善“帮扶机制”。按照“一帮一”、“二帮一”、“多帮一”的工作思路,采取“保姆式”、“代理制”、“帮办制”等帮扶方式,建立“上下联动、左右连片、横向协调”帮扶机制,帮助党员致富能手选好致富项目,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形成宽领域、广覆盖的帮扶体系,确保扶前有思路、扶 中有技术、扶后有成果。三是创新完善“关怀机制”。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居)干部,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舞活带富“龙头”,为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目前,全县发展致富能人党员592人,带动农户4805户,248名党员致富能人成为村(居)干部。

——建设发展基地,树立创业带富“航标”。坚持“发展以富民为先,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党员为先”的工作原则,按照“创新、特色、示范、品牌”的工作思路,通过高位嫁接、重心下移,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县委常委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支部书记”,下拨示范点建设启动经费120万元,强力打造发展型党组织精品点、示范点、样板点,带动农村党组织和农民党员创业致富。整合农牧、林业、扶贫等部门优势资源,大力支持发展型党组织示范点、“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党员创业示范户”发展,全县上下形成了“基地带动创业、党员带头创业、农户争先创业”的良好局面。目前,县、乡两级建立打造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经果林种基地等各类“党员创业带富基地”86个,其中县级“党员创业带富”基地11个,新增“党员创业带富示范户”293户。通过发挥各类党员创业带富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及示范户的示范引导作用,全县已有1031户农户找到了创业致富项目,其中有93户发展成为了典型的“党员创业带富”示范大户。

——整合发展资源,搭建创业带富“链条”。一是部门联动帮富。根据金融、财税、农牧等相关部门出台的优惠政策,采取项目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积极整合各类发展资源,对创业党员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全县各部门帮助落实创业带富项目87个,利用“农贷快车”贴息的创业带富项目153个,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以及青年创业基金帮扶的144户。二是支部联建带富。积极探索“发展村支部+后进村支部”结对帮扶模式,鼓励同一乡镇不同农村党支部之间互相结为“帮扶对子”,帮助后进村发展创业找路子、想法子。大方镇对江村党支部号召全村党员行动起来,开展“强村带弱村,富村帮穷村”活动,派出39名致富能力较强的党员与元宝村32名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每户贫困户至少建一个蔬菜大棚,并无偿提供种子、秧苗和技术服务,刷新了元宝村党员创业“零”记录。三是协会共建共富。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基地+农户”、“支部+产业党小组”等模式,初步形成了“支部办合作社,合作社建基地,基地联党员,党员带农户”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羊场镇桶井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了“大方县同心专业合作社”,带动88名会员种植中药材,建成了1200多亩的林药套种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会员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

——培育发展能力,激活创业带富“细胞”。结合农村党员创业培训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党员创业技能培训,使农村党员都能掌握1-2门以上实用技术。一是技术 服务“结对指导”。由农技人员、致富能手和农村实用人才、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一帮一”技术服务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定期为创业党员出点子、送技术、找路子。目前,全县140名农技骨干结合自己的专长,分别与293名创业带富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二是远程教育“拓展门路”。扎实开展“党建远程教育科技示范工程”、“一站一块试验地”、“一户一技能”培训工程,大力发展远教播放户,有针对性地刻录下发实用技术课件116000多个,拓宽了党员群众的致富门路。马场镇通过举办电焊、电工、室内装潢、烹饪、计算机等远程教育适用技术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和考试,解决了84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专题培训“课堂取经”。积极组织党员群众、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省内外参观学习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提升科学种养水平和管理能力,培育了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常、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今年以来,全县通过各种渠道举办农村党员群众创业培训班38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11870余人次,1560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篇2:四轮驱动增活力创业带富促发展

截至十八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达到了8700多万,基层党组织有二、三百万个,而这些党组织大部分在农村。农村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村、组的重要责任。村支部是农民群众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也是上级领导倾听群众呼声的主要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三强五好”基层领导班子为目标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加强党的建设和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是党员干部队伍在农村仍然具有领导核心的地位,并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在谋事、干事方面仍是主流。大多数村支部都能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书记能起到“领头雁”的作用,能紧紧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和重心,一如继往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引领作用。

二是在规范制度建设方面,农村党组织把好了“入口”关,使党的基层队伍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且,镇、村两级都预备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党员严格按照“四制”进行,即发展党员票决制、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从制度上完善了入党程序。

三是创新党员管理机制,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村党组织对党员实行了目标管理,实行分类定级管理的办法。尽管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在日常的组织管理中体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

但是,现阶段,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能力不足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党员身份弱化问题上。随着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的推进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给农村党组织带来了各方面和多层次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农村党组织从工作主体到工作客体,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法都暴露出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

首先,从工作主体上看: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严重失衡。一是年龄性别结构失调,男党员多,女党员少。从年龄分析,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少。35岁以下的党员占农村党员的16.7%,55岁以上的占40.1%。二是素质能力结构失调。据统计,在我镇农村党员中,初中文化以下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四分之一,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十分之一。三是从新老结构上看,80年代以前入党的老党员多,新党员少;四是从分布结构上看,在家务农的党员少,外出务工的多。党员年龄及文化层次的不均衡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党员干部的思想变化。

其次,农村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欠佳,农村党组织生活涉及学习、表决、汇报、交流、监督服务等一系列的内容。但是从我们现阶段农村党组织具体的组织生活制度的开展情况来看,农村党组织落实党组织生活制度普遍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而仅仅是选择落实一些有针对性的党组织生活,能够完整地开展农村党组织生活制度的支部不足十分之一。从学习情况来看,理论学习,时事学习和党课的学习很大一部分党支部都是流于形式。大部分在家党员选择在家而拒绝参加学些培训。即或是参加培训的时候,因为村干部或者乡镇干部组织不到位,学习形式更多的就是趋向于读读报纸、看看电教片、口头阅读文件传达上级精神。培训学习的形式过于模式化、生硬化,学习的内容过于空泛,从而导致的结果是农村党员对于集中学习的的内容感到枯燥和厌烦,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于根本就没效果。

当前及至之后的半年时间,正是农村春忙秋收时节,外出务工党员大量返乡,这是抓好农村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大好机会。把“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通过村党总支、党支部到党员个人层层落实,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党建,让农村党员“动起来”、基层党建“活起来”。

第一,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探索新时期做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的突出问题,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妥善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抓住提高党员和干部素质这个中心环节,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胆突破,努力探索,以与时俱进的观念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措施,妥善解决好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

第二,抓制度促落实,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必须建立健全寓后备、现职、离任于一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运行机制,对村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视村干部工资、报酬的落实。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破格重用,起到一枝动而百枝摇的效果。

第三,要抓班子带队伍,切实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命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选配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非常重要。一是要明确用人标准。从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掌握实用技术情况、群众信任程度等方面建立村干部任职资格制度,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宗旨意识高、有文化、有本领、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二是要拓宽用人视野。坚持多渠道选人,主要从复转军人、返乡知识青年、企业中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党员,从而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开辟村际交流,机关选派,以强带弱,跨村兼职等新途径,配强农村基层班子。

第四,抓经济强实力,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发展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实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选择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时,要充分依靠当地资源、尽可能地兴办那些能够吸纳当地劳动力,能够吸引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给本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项目,真正做到“抓好一个项目,富裕一方群众”。

“两学一做”,重点在学,关键在做,这是中国共产党8700万党员的共同追求和梦想,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定能够扬起中国梦的风帆,乘风破浪,共赴小康社会!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借此“两学一做”集中学习之机,加强对我国农村党组织的建设,进而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有机力量。

关键词:党组织,年龄结构,“两学一做”

参考文献

[1]李哲.党员学习力视角下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分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篇3:四轮驱动增活力创业带富促发展

陈寿送指出,终端网络基础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用户使用成本大量下降,具体表现为终端成本、流量费成本、应用内容获取成本及接入成本的下降。以终端成本下降为例,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品种与价格的多元化最终驱动智能终端普及,如今,手机已不仅是通信终端,而是多元终端,这种变化令更多的用户能够利用手机、展开移动支付业务。

陈寿送还表示,交易类应用对移动支付需求迫切,也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以乐淘网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其来自手机终端的订单量占总订单量的20%~30%,明显占有重要比重。正是看到了移动支付市场的巨大商机,淘宝、凡客、京东等各大电商企业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终端。

篇4:改革释放活力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驱动就是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发展,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形势所迫,更是大势所趋,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支撑13亿人口的现代化。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行列,截至目前只有13个经济体顺利进入到高收入行列。巴西、马来西亚等国早早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但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没能及时跟上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导致增长动力不足,劳动生产率提升缓慢,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去年我国人均GDP超过了7500美元,位列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同样面临跨进“中等收入陷阱”挑战,要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积极应对新常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充分激发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其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领的关键所在。

第三,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塑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前瞻布局。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双轮驱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同步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加速器”,制度创新是科技创新的“点火系”。这两个轮子必须一体部署、协同推进、同步发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核心,科技实力决定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没有科技创新的大规模、实质性突破,创新驱动发展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制度创新是关键。推进制度创新就是要着力从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两个方面同步发力,消除阻碍制度创新的障碍。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高校协同的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提高成果转化效率,让科技战线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要同步推进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在市场、产业、金融、人才、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完善适应创新驱动转型要求的制度环境,推动创新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改革先行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围绕8个领域提出30项改革举措和近百条改革措施,其中有四个方面的政策需要我们重点把握。

第一,切实解决制约创新驱动的瓶颈问题。这里重点在“三个板”上下功夫。一是补齐金融创新“短板”;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三是打造市场竞争的“跳板”。

第二,最大限度的激励人的创造积极性。重点完善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强化成果转化激励制度;二是完善科研人员流动制度;三是优化人才引进制度。

第三,充分释放创新潜力和活力。重点是做到“三个松绑”。一是给科学家松绑,营造符合创新规律的科研环境;二是给产业松绑;三是给企业松绑。

第四,加强创新政策的统筹协调。一是形成长效管用的创新政策体系;二是让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更加协调;三是要扎实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上一篇:预防碘缺乏病幼儿教案下一篇:小学六年级作文800字:让心情晒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