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2024-05-10

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共8篇)

篇1: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如何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近年来,在我省村村通水泥路政策的推动下,我市的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地方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目前,我市已有农村公路1008公里,其中乡道800公里,沿省道两旁的村委会至自然村村道有208公里。我市309个村委会已全部通达硬底化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改善了我市的交通状况,缩短了城乡距离,改善了村容村貌,拓宽了致富渠道,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加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型车辆的频繁通行对原本承载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的破坏作用不断增大,路面龟裂、坑槽等病害现象严重,并呈现蔓延趋势。同时由于一直以来受“重建轻养”观念的影响,大大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三分建,七分养”,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籍着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从科学层面探讨我市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难题。

一、我市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政策落实存在操作性困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乡、民族乡、镇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村道建设及维护”。我市农村公路一直以来都是镇、村为养护职责主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的镇、村为养护主体已明显不适应养护工作的开展。镇级人民政府管护辖区内的农村公路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调动乡镇、部门各方面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各镇管理模式的不统一,管理水平高低不平衡,养护机构不健全,经济较薄弱的乡镇资金很难落实等一系列原因,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很多操作性的难题,导致农村公路养护难以达到日常化、规范化的要求,难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社会交流的需要。

(二)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认识不足。在农村公路建设之初,各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公路建设完毕,却没有把养护工作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巩固建设成果的高度来认识,“重建轻养”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部分乡镇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职责认识不够,在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上存在等、靠、要思想。绝大多数的乡镇政府虽设置了机构,安排了人员编制,但由于没有强有力的考核管理机制,所以部分乡镇养护管理机构不能发挥养护管理应有的功能。部分镇村养护态度不积极,线路常年处于无人管养状态。杂草丛生、水毁塌方未能及时得到清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村民缺少主人翁的责任感,没有意识到保护路产路权是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很多沿线村庄把农村公路当成垃圾场、晒场、建筑淤泥堆场,有效行车路面越发收窄,大大影响了行车安全。

(三)经费没有落到实处。在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来源上,我市在本级财政预算中以及市交通局每年各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平均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农村公路养护款已基本达到常养要求。但从目前养护情况来看,乡镇普遍存在失管失养现象,仅在每年交通部门检查前,才组织人员对所管辖农村公路进行一次全面清理。专项经费没有最大限度地作用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管护质量。

(四)客观原因加快了乡道路面坏烂。农村公路除养护不到位等主观因素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外,还有一些客观原因也加快了路面的坏烂。一是附近主干线公路改造加重农村公路交通流量。农村公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但随着我市县道、省道的升级改造,部分农村公路承担起临近线路的通行责任,超负荷的承载给农村公路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二是大型重载车辆频繁通行。由于我市经济发展,边远山区矿山开采、山林开发,导致沿线重载大型车辆通行频繁,这给农村公路带来很大的压力,部分路段在建成后的较短时间内出现大面积的坏烂。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又未能得到及时的清理或修复,加速了路面损坏,也影响了正常通车。

(五)养护队伍不稳定。近年来我市种植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种果种树上,导致工价上涨。由于养护工人的报酬太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稳定养护队伍,进而导致养护质量达不到要求。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提高,需要专业的养护技术工人,这需要增加工人报酬来稳定养护队伍。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工作措施

为做到“有路必养”,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进一步明确职责主体。为尽快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实行农村公路统一管护,规范化管理,根据我市实际应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职责主体:市人民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交通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检查、监督公路管理养护及质量等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协调交通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职责,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积极投入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采取有效的管养模式。在对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的探讨中,根据各镇实际切实推行以下养护模式:一是“定点专员”养护模式。每条农村公路根据线路的长短和工作的难易程度,配备一名或多名固定养护人员专职养护。二是“循环式”养护模式。成立专门的养护队伍,统一作业,以循环模式对全镇农村公路进行循环式养护。三是采取“承包养护”模式,将辖区内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承包给沿线村民,并与其签订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承包合同,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对养护人员的工作按月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年终对养护人员进行综合评定。四是“双月养”模式,资金相对紧缺的农村公路,可以采取隔月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

(三)资金筹措和使用。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每年已达1000元/公里,该专项资金能基本满足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需求。但由于雨水多等特殊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公路水毁塌方严重,靠有限的补助资金无法保证养护质量。为此,需结合实际,积极筹措探索养护经费的新举措新途径,对于养护中不足部分资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补足,例如和当地山林、矿产合法开发相结合、动员外出乡贤积极赞助等形式。

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的拨付以及使用应做到专款专用,建立完善的拨付程序,让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落到实处。一是市财政预算资金由财政部门拨付到市交通局。二是市财政预算资金、市交通局补助资金由市交通局拨付到地方公路管理站后,再由市地方公路管理站按工作实际安排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支付日常养护经费支出,三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四)加强对乡道养护工作的宣传和指导。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除了专人养护外,沿线群众的养路护路意识也直接关系着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为此,必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公路养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农村公路养护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和浓厚氛围。

在日后的工作中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完善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篇2: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集体“三资”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三资”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加强农村“三资”管理谈些建议。

一、完善农村集体“三资”动态管理体系

1、领导机构。“三资”管理体系由党委政府牵头,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负责工作的安排部署、指挥调度、考核奖惩。

2、工作机构。以农村经济管理中心为依托,组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农村集体资金账目、资产资源处置、物品采购等管理和监督,督促村级开展民主管理的财务公开。

3、监督机构。各村选举出“三资”管理小组,在“三资”的购建、处置、管理、公开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监督。

二、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章制度

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农村“三资”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农村“三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制度约束,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1、建立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财务收入管理制度。村级组织向单位或个人收取款项必须统一使用农经部门专用的收款收据,否则不得入账。建立财务开支审批制度。财务开支事项发生后,必须填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支出审批单”,由主管领导及主任签字。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做好村集体全年资金预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并张榜公布。建立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管理岗位的职责、权限,账款分管,支票、财务印鉴分别保管。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公开内容要全面,公开时间要及时,公开方式多样化。

2、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健全资产清查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物、账款、账表、账证相符。健全资产台账制度。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原始价值等,按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健全资产评估制度。以招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要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农经管理部门实施。健全资产承包、租赁、出让制度。健全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程序,明确资产名称、数量、用途以及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和价格,并报农经管理部门备案。

3、建立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资源登记簿制度。对属于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建立资源招标投标制度。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资源对外承包、租赁应采取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建立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的管理,签订统一编号、统一文本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纳入账内核算,严格实行专款存储、专款专用、专项审计。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行层层监督

1、发挥民主监督和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履行民主决策程序

积极引导民主理财小组依法行使民主理财职权,参与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如集体土地征用、资产发包和变卖、资产出租、“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预算决算、村民分配方案、大额资金使用、建设项目招标等重大事项,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经过民主决策程序,做到决策民主、信息公开。发挥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纪检监督小组等组织的监督作用,对“三资”管理进行全过程、各环节的动态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定期公开村务,设立村务公开意见箱,虚心接受和采纳群众的意见。

2、严格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监督与审核

加强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监督作用,严格执行农村财务审核单“五连签”制度,严防代签、冒签行为,对财务票据及招投标、采购事项的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办理。

3、加强区级职能部门检查监督

区级农经部门每年要对村级财务进行例行审计,对村主要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专项审计,并公开审计结果。突出审计重点,抓好群众敏感、焦点、难点经济事项的审计,有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区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和集中采购进行全程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责任追究

违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的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属领导班子集体行为的,追究领导班子责任,并视情节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篇3:如何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

当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 关于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效, 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忽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缺乏、对财务管理监督力量不够、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等方面, 严重制约着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具体说来, 由于长期以来, 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着重生产、轻管理的片面思想, 使得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难以凸显。而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的缺乏, 使得在实行农村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时无章可循, 管理混乱, 不利于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 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也一直是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 监督力度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农村财务违规违纪行为时有发生。此外, 加之现阶段,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在处理财务管理工作时不够规范, 极易导致私存、私借和挪用公款等现象发生。由上可知, 这些农村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及漏洞有待解决, 因此,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已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探索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2 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农村财务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及村级班子的稳定和团结, 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对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在了解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 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 重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

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 重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是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中, 各级领导应认识到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树立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意识, 加强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宣传, 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列为当前工作的核心内容, 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密切干群关系, 提高广大群众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知度, 以便开展现代财务管理工作。

2.2 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是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而言, 财务管理制度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积极制定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以促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运行。在具体做法上, 应编制详细的财务年度预决算制度、干部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等, 规范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其中, 村级的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主要指的是在乡镇中构建一个专门的委托代理中心 (大竹县各乡财政挂靠的村级财务代理服务中心) , 从事村级财务的记账、资金代管、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等工作。

2.3 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

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在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 加强监督, 增强执法力度, 尤其是对重大财务收支、工程建设、土地流转等, 要通过有效手段进行监管和监控, 及时全面的反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缺陷问题, 保证村级有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 要把握好2个关键点, 要构建完善的审计监督体系, 真正抓好、落实村级财务公开制度;要积极创设氛围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对于村内重大的财务支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全面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以积极态度用好村民理财小组的群众监督作用, 确保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对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至关重要。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而言, 财务管理人员是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开展专业的培训教育活动, 逐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如法制讲座、继续教育、业务讲座等, 就是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此外, 为确保会计队伍的稳定性, 推动农村会计工作持续有效性, 还可以推广宣传农村会计选聘制。在选聘会计人员时, 必须是公开化的, 以专业、知识水平高、年轻化的人员为首选, 推行会计委派制, 由镇开展统一的考核及管理。

3 结语

总之, 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中, 应重视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加大对财务管理的监督、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面对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积极探索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进而促进现代农村财务管理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农村问题一直是国家及其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 财务管理是农村财务中的基础工作, 如何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是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关注的焦点。因此, 探索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代农村财务管理为切入点, 在概述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旨在说明加强现代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以期为农村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村,财务管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凯强.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03) .

[2]刘国庆.我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的现状及分析[J].中国外资 (下半月) , 2011 (07) .

[3]刘妍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1 (10) .

篇4:如何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摘要:准确剖析农村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制定解决措施是当前农村土地管理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与职责。本文首先说明了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耕地;预防灾害;执法监察

一、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村土地的管理也进一步加强。党中央、国务院也对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加强了政策的引导。土地管理将是在农村建设工作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新农村土地管理中,党中央及国务院的相关部署对农村土地管理有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我国国土资源相关工作的要求。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土地资源的管理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农村土地管理中,主要是对土地中的林、地等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综合治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土地的质量,提高土地排灌能力,并在整体上改善农村土地的环境。在农村建设环境下,对土地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土地管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村建设的进度,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村的建设工作,土地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土地的管理比较薄弱

在农村土地管理进程中,很多乡政府能够按照政府对土地的规划做出相应的设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将相关的政策落实到位,乡政府在做出相关部署时也没有做出详实、具体的政策,这就导致农民在管理土地时出现一定的盲区,农民都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土地,这样在土地管理中就缺乏一定的误区,缺乏一的科学性,而使农村的土地管理出现一定的误区、盲区,这是不能做好农村土地管理相关工作的主要原因。

(二)农村土地的防灾害工作有待加强

在农村土地管理中,很多农民都不懂得防灾害的知识,农民在土地管理方面、预防自然灾害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都处于盲区,相应的工作并没有做好。政府在防治灾害方面也既没有相关的政策,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这就造成农村土地灾害的防治得不到相应的技支持和政策落实。

(三)基本田和耕地保护工作有待提升

在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其农村土地的管理工作,但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确得不到相应的落实,使对农村土地管理的一些作用得不到相应的发挥。为此,在农村建设工作中,由于农民不懂土地利用的价值,不懂得如何利用土地来获得更大的利益,也不知道如何对土地进行管理来以取得更大的价值,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很多农田因此被荒废。有些人甚至为了眼前短期的一些利益,做出了违反保护耕田政策的行为。

(四)土地征收、转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对土地的征收工作做得不正规,没有经过对土地征用的告知、确认以及最后的听证等过程,缺乏规范性。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没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来解读以及落实,对农民土地的征收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在对土地的征用过程中也没有对农民的知情权、选择权等进行相应的保护。

三、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土地管理意识

我国农村将面临土地产权制度建设和土地市场建设的双重任务。加强土地管理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1、我国针对性的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法规必须彻底的贯彻执行,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让农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土地流转的形式和对象,依法培育和发展农地流转市场。

2、持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实施细则,配套完善地方法规,使地方执行法规具有通用性与个别性。完善土地流转、保有和利用的政府调控机制,通过平田整地、废弃地复垦、闲散地利用、未利用地开发等方式,优先为可能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个别农民提供社会救助和土地保障。

3、加大土地管理相关的法规、制度与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都明确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要求,以及触犯规定要求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并要求各级领导带头做好所管辖范围内的土地管理工作,一些重点项目或领导直接主管的建设项目的用地,必须先批后用,杜绝以权代法,自批自用等不守规则的现象出现,在土地审批使用时,要尽可能地节约土地资源的使用。

只有通过以上的法规、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法规等的强力执行,才能提升各级人员的土地管理意识,从而提升对乡镇土地的管理效果。

(二)加强对基本田以及耕地的保护

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以及保障农民最为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需要做好基本田以及耕地的保护工作,通过加强对基本田以及耕地的保护,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粮食生产量的提高进而促进农业生产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要做好基本田以及耕地的保护工作,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占用基本田以及耕地的行为要严厉打击,要对保护耕地以及开垦新地的行为加以奖励。保证农村基本田以及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以便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农村土地预防灾害的能力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管理会遇到各种灾害。为此,政府要在了解农村土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做好预防灾害的相关措施,首先,要加强农民预防灾害的意识。要根据相关的原则做好各项工作,并将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的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土地防灾害的措施,遇到问题,谁负责谁处理,从整体上增强农村土地的防灾害能力,使农民首先在意识上认识到防灾害的重要性。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的防灾害能力,可以安排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农村灾害的相关问题做技术支持。

(四)重视执法监察工作

对于土地管理的执法监察工作要从对方面入手,要经过多个机构共同配合实施,并同心协力,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共同管理方可见成效。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大监察力度,管理群众监督举报,同時与相关公安、纪检等各支持部门做好沟通。将各乡镇的土地管理情况纳入到管理干部的业绩考核中来,从而促进土地管理的规范化。对于乡镇干部滥用职权,违法用地,多占地建民房等行为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要让将当事人及有关领导均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将情节严重,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典型,通过媒体等多种宣传途径进行宣传,给相关人员以警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不合法的问题。

(五)加强土地管理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土地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主要在两方面开展。

一是确保充足的土地管理编制和人员。市县土地管理局是进行土地管理的部门,土地管理局在编制设定上要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在用人上要按岗按需选拔,经过公平公正的选拔录用合适的人才,并做好相应的培训与人才培养规划,做到人尽其才,为土地管理事业做出努力。

二是土地管理经费的监督使用与管理。土地管理经费来自于国家的财政部门的拨款,在土地管理日渐严格的当下,一些动态监测、土地评价等所需的费用由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以年为周期进行预算、编制,报批同级财政部门后统一按照计划进行调拨使用。土地管理经费要避免过度开支和浪费,以免造成必要的土地管理项目因缺少经费而不能如期如实开展,从而影响土地管理效果。

结语

综上,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环节比较薄弱,防治灾害的能力有待加强。此外,基本田以及耕地的保护力度也不够,对土地的征收、转用等缺乏规范的流程,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除了要在上述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外,还要探索更多的加强农村土地的管理措施,以便更好地 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秀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的几点建议[J].才智,2014(21)

篇5:如何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摘要】农村宅基地是农村村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为了满足本身基本的生活居住的需要所占有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是直接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和谐。

【关键词】加强管理农村宅基用地1.要认真做好乡(镇)、村庄规划,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合理的村庄发展规划,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规划计划控制。

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抓紧编制完善乡、村庄土地利用规划,严格按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合理布局、改善居住条件、保护耕地的原则,合理规划村庄、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控制。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用地计划,严格控制新增宅基地用地标准,要真正地把农村宅基地新增用地计划指标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增的耕地面积挂钩。

2.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

严控申请宅基地的条件对于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的条件,《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这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又被概括为“一户一宅”原则,要将“一户一宅”原则细化。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应当包括两个条件,一是分户条件,一是宅基地面积与人口住房满足的标准。对于分户条件应当规定多子女户的成年子女可以依据当地习惯与父母和兄弟姐妹分户,但只有一个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的不得再分户;独子女不得与父母分户。对于面积标准应当以现有宅基地上房屋的建筑容积率和人口的住房面积计算,在我国,因历史沿革,大多数宅基地都早已形成院落,其面积也大小不等,有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宅基地能容纳三代同堂在一起居住,所以每户宅基地的面积必须要规定一定的标准,对于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其只能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分户,不能给予新批宅基地,面积不够分户标准的,不能容纳居住人口的,可以以户为单位申请新宅基地。

3.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制度

(1)由集体经济组织划拨宅基地的取得应当是无偿取得。因为宅基地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是经国家批准后由集体分配给农民的,因此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成员,只要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就可无偿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2)通过房屋继承或者买受取得。农民的房屋是农民合法所有的私人财产,应当允许所有人转让房屋所有权,在所有人死亡后也应当由其继承人继承房屋所有权。但农民的房屋所有权是建立在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的,因此集体成员为了满足其居住需要购买了本集体成员的房屋或者继承本集体成员的房屋,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在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就可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但非集体成员因买受或者继承房屋取得集体土地的宅基地使用权不符合宅基地使用权的设定目的,因此,就不应当允许其通过转让或者继承房屋的方式取得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成员非出于满足基本居住目的买受或者继承本集体成员的房屋,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也不符合宅基地使用权的设定目的,因此,也不应当允许其以买受或者继承房屋的方式取得宅基地使用权。

(3)制定符合我国农村实情的宅基地退出和流转的法律制度,盘活农村宅基地存量。《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放弃已取得的宅基地,理应无条件退还本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再分配或复垦耕种。可是农民应有的房屋宅基地权益得不到合理补偿,导致宅基地闲置、空置。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当前要加快立法步伐,进一步培育和建立农村宅基地土地市场,进一步明晰农民住宅产权制度,规范和改革宅基地与其上面的房屋权利主体不一致这种矛盾情况,加强和放宽农民对宅基地的处置权,积极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和流转机制,维护农民住宅的合法权益。

4.规范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程序。

我们都知道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内部成员建造住宅等无偿划拨的土地,在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程序方面一定要做到集体经济组织及其内部成员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对农村村民需要申请宅基地的,一定要在其所在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张榜公示,让群众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对公示无异议的,由村、乡(镇)审核后,报县级政府批准。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要在土地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对土地性质、地类、面积等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的公平公正。

5.加强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

及时做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既能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又能掌握农村宅基地动态变化情况,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初始、变更登记工作,审批一宗,登记一宗,对农宅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档案建设,推行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地籍档案在农村宅基地监督管理上的作用,切实保障“一户一宅”法律制度落到实处。要依法、及时调处宅基地权属争议,维护社会稳定。

6.打击宅基地使用中的违法行为

篇6:如何加强农村烟草专卖管理的探讨

一、农村卷烟零售商户现状

1、守法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商户,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了解甚少,售假现象时有发生。

2、周转资金少。一般资金都比较紧张,加之农村商户卷烟销售的对象都是自己的左右邻居,时有赊帐情况发生,造成资金周转困难。

3、商户分布散。农村地域广阔,村与村之间距离远,商户分布散,不便于综合服务和管

4、卷烟销售结构低。国家虽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农村的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物价在涨,农村烟民在卷烟的方面的消费支出还是有限,致使假冒卷烟存在一定市场。

5、农村应急用烟渠道不畅通。烟草公司从订货到配送一般需3-5天,致使红白喜事大宗用烟时无处买烟而用假冒伪劣卷烟替代。

二、如何加强烟草专卖管理

农村卷烟市场执法检查难度大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以现有的烟草执法力量对农村市场进行检查,往往需要花去大量时间和资金,即使查处违法经营,往往也是数量很少的低档烟,且处理也不易到位,探索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执法检查后,效果比较明显。

(一)交通不便,战线长,管理难度大

安顺市西秀区农村市场偏僻,交通不便,分布滥散。往往是一个村绵延十几里,下乡检查查一户得走十几里山路。一些地方车辆无法到达,只能徒步检查,给专卖管理工作造成很大难度。对全区每个经销户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一月时间也检查不完,全面检查市场周期太长,造成专卖检查困难大,管理难度大。影响了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

(二)法制教育不到位,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普及,以及“二五、三五”普法教育,使我国国民法制意识增强。但不可否认在山区农村还存在薄弱环节,加之《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颁布较晚,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使山区农村农民对烟草专卖知之甚少。近些年,下乡检查查扣违法卷烟,有的违法经营者甚至煽动不明真象的群众围攻、欧打、哄抢查扣卷烟。对闹事者批评教育时,一些老百姓竟说:“没听说卖几盒烟也违法”。2010年一年查处120起卷烟案件中,农村市场案件达75起,占查处案件62.5%。

(三)卷烟供应品牌不合理

近些年,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一大批中小烟厂关闭转产,而这些中小烟厂大部分生产中低档卷烟。目前,卷烟工业都是以提高利润为生产目的,低档烟利润少,一些烟厂干

脆不生产,造成市场低档烟紧张。而广大农村,有着占全国烟民80%以上的消费者,吸食水平大部分在低档卷烟。一方面急需低档烟,而另一方面供方又缺货,于是地下制假贩假应运而生,且有大市场。这不但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使国家税收蒙收巨大损失。

(四)制假贩假分子将目标转向农村大市场

近些年烟草专卖法深入人心。在城镇利用各种形式举办各种轰轰烈烈的打假活动,使贩假分子胆颤心惊,无处藏身,失去生存的“土壤”。他们纷纷将目光盯住农村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大市场。同时因为山区农村信息闭塞,交通落后,农民法制意识淡薄,经济条件差,缺乏真假卷烟鉴别能力,于是贩假分子化整为零,利用摩托车及机动三轮车走村入户,大肆贩卖低档烟。

(五)源头治理。即把执法检查的重点放在经营大户上,合理安排力量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执法检查,并进行重点监控。现在绝大多数偏远村零售户一般都在乡镇集市经营大户进货,那么只要对经营大户加强监管,就可以从源头上对销售违法卷烟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和打击。集中力量对经营大户进行检查管理,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即通过检查,可以从中发现大户对零售小户批发供货的情况,以及少数经营违法卷烟的蛛丝马迹,除了对不法经营大户进行查处打击外,还可就地对村组零售小户进行教育,并规范其进货行为。

(六)掌握规律。即掌握不法烟贩活动的规律和贩售违法卷烟的特点,随机进行执法检查。农村乡镇市场一般具有赶早集的特点,许多偏远村组零售户都要在早晨赶到乡镇集市去进货。这个时候,也是不法烟贩趁机兜售违法卷烟最活跃的时期。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选择在经营大户不远处、街道口及交通要道处进行监控,发现有违法交易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同时,积极培养发展“线人”,帮助我们进行监督,充分利用他们提供的举报线索快速组织查处。

(三)打破时限。

农村零售市场比较广阔,不法烟贩为了逃避检查,利用摩托车及机动三轮车走村入户,在执法人员下班时间,贩卖低档烟。因此,需要打破工作时限,进行市场检查。

(四)网上分析。

通过卷烟营销网络,及时检查商户卷烟进、销、存情况,验证是否依法经营,是否在规定的渠道进货,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同时,结合加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搞好零售许可证管理以及零售户星级管理,进一步净化农村零售市场。

(五)联合执法。

统一协调安排,有计划地组织若干个专卖基层的力量进行联合执法,既可以弥补单个专卖基层执法力量不足,对违法经营行为产生威慑作用,克服当地专卖基层单一执法出现的不良后果,又可以使专卖基层之间互相了解市场情况,交流执法经验,全面推进专卖管理工作。在集中执法检查中要讲究执法规范,坚持文明执法,以法教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集中执法检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2至3次,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提高素质

一些农村零售商户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有的遇到妨碍其利益的执法及检查时,往往不善于冷静处理,对自身行为违法与否没有辨别能力,同时也不习惯运用法律武器合理合法地解决问题。有的零售商户百般阻挠执法检查,甚至拦截专卖执法人员的车辆,强行抢夺自己被执法人员查扣的假冒卷烟,有的还挑起围观群众起哄、叫骂。但是,农村零售户大多又具有“虚荣心强”和“爱面子”的特点,虽然有时很倔犟,一旦自知理亏,又有人给“台阶”,态度

还是会转变的。因此,只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是能够争取零售户配合支持,搞好农村市场专卖管理的。

(七)提升服务

农村卷烟零售户大多具有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记忆力和理解能力较差的特点,特别是村组零售户大多都是一些老人、妇女“执政”,宣传法规如果拿书本照念,许多零售户根本就不理解,有的即使懂得一点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不久就忘了。由于农村零售户与外界接触较少,长期与乡亲们打交道,一般又具有善良、纯朴、憨厚的本色,有的比较重感情、讲信用,有的对人对事物识别能力弱,容易被人欺骗和利用。因此,根据农村零售户的这些特点,我们烟草专卖执法职能从“管理、监督、服务”向“服务、管理、监督”进行转变,体现“服务为先,管理到位”,使专卖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将专卖管理当作一次服务过程,坚持文明礼貌,杜绝粗暴执法,注重感情投入,做到无情查处,有情处理,真情服务,让零售户在专卖服务中受感动、受教育,坚持做到守法经营、规范经营。建立长效专卖服务机制,推出专卖服务新举措,努力服务好每一个零售户。农村零售户真假烟鉴别能力差,有的误进了假烟还不知道,有的发现后也不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将假烟继续卖给同样是不辩真伪的农民消费者。要将向农村零售户宣传假烟危害及传授真假烟识别知识作为专卖服务的重点,通过资料介绍、实物对比等方式让农村零售户和农村消费者认识假烟危害性,迅速掌握真假烟鉴别知识,从源头上遏制假冒烟的浸入。同时,要不断加强与农村零售户的沟通交流,主动宣传介绍行业政策,多增加对零售户的关怀,多听取零售户和消费者对专卖管理工作的合理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专卖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同管理对象的情感交流,努力提高亲和力、感染力。

(八)人性化管理。

实施推行人性化管理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充分体现对零售户的“尊重与关心”,要求专卖人员站在农村零售户的角度,根据商户的困难和要求,在刚性法律下实施柔性管理,体现出执法为民的宗旨,实现和谐专卖管理。在农村市场专卖管理中,针对零售户的需求、特征,做到、做好人性化管理,对于贯彻执行“两个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稳定卷烟市场秩序,实现烟草行业既好又快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九)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查处案件难度大

山区农村农民法律意识普遍淡薄,这种现象不仅是农民身上,而且一些乡村干部身上也存在着。甚至一些村干部也参与制假贩假并把它当作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而津津乐道。有些贩假分子在当地是一大家族,社会关系比较复杂,即使查到,若没有当地公安部门配合,也很难查扣。

(十)《烟草专卖法》对假冒卷烟处罚太轻

《烟草专卖法》对查处假冒烟都是没收和罚款处理,不能对交通工具作任何处理,处罚力度轻,不足以使贩假分子伤元气,反而使之产生“夏季丢秋季捞”的心理,制假贩假更加疯狂,更加猖獗,弥补损失。另一方面,上级机关每年组织专卖考核、检查,大部分是停留城镇,深入山区农村市场少,因而县级专卖机关检查也重点是在城乡市场,而忽视山区市场。

(十一)个性化管理。

要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辖区人文风俗习惯、市场基本情况、零售户个性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零售户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专卖管理效率。第三,实行差异化管理。就是根据农村卷烟市场的忠诚度、区域性、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针

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管理与服务层面上体现差异性。实施差异化管理能提高

(十二)烟叶生产管理烟区烟叶产区应从科技兴烟上下功夫,卷烟工业应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多开发一些低档品牌卷烟山区烟叶产区的烟草公司,应在提高烟叶科学化种植水平和管理化水平上下功夫,加大科学投入力度,狠抓烟叶生产各项规范化管理措施落实,使烟农多产上中等烟,烟草公司尽可能保证将烟农家中烟叶全部收完,达到烟农、收购企业、烟厂三满意,使贩假制假分子失去廉价制假原料市场,使制假、贩假这股“社会恶水”成为无源之水,逐渐干枯,不打自竭。另一方面,卷烟工业以追求利润为生产目的,无可厚非,在卷烟品牌开发和研制上,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克服急功近利急躁现象,深入市场多做一些市场调研。考虑到占全国烟民80%消费者在农村市场,多研制开发低档品牌卷烟,不但满足广大农村消费者需要,畅销供应,保证不断档,牢固占领农村大市场,而且使贩假分子失去市场,使这一消费者深恶痛绝的“社会怪胎”无立锥之地,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处藏身。

篇7: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一.高度重视,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首先是学校党支部、行政班子集体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管理工作要落实到实处;其次,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学校要建立分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学校把专门管理德育工作的政教处更名为德育处,聘请派出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

一是要调动班主任教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二是要调动各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三是要调动管理人员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的职责和制度,期末进行考评奖励。学校在德育管理中,重视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和奖惩,运用激励性原则,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达成了育人共识,形成了合力,充分发扬了各类人员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三.严抓细管,落实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工作要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在各学科中应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尽到自己的德育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学校德育管理者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把握当前中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科学制定出学校德育目标,在各科德育途径中,学校一定要确保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地位,注重思想品德的教学,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要根本改变不少教师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毕业班不要”的倾向,确保学校德育为首的地位。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组织,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学校要充分发挥组织的龙头作用,落实德育工作。学校支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组织工作的领导、帮助与督查,除认真抓好学生“一日常规管理”、“雏鹰争章”、“升国旗”、“国旗下讲话”、“法制讲座”等常规德育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尊老爱幼、义务活动等,在多样化、丰富化、经常化的活动中,展开、充实学校德育工作。

四.优化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和谐、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窗、艺术墙、黑板报、读报栏、警示语、名人名言、校规、校训、业余团校、团队活动室、图书室等,有统一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规则和标志,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周一校会、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充实、多彩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五、坚持开展德育活动,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首先、深入开展常规性量化教育管理活动。以创建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学生为载体开展活动,强化班级管理,促进了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一个团结、守纪、勤奋、创新的良好风气。文明班集体评比活动运转的各个环节,从信息输入到信息反馈必须有专人负责。反馈信息尽可能提高精确度,切合实际。天天检查,天天公布,月月评比,颁发流动红旗。树先进,扫歪风,净化校园。做到校风、学风、教风蔚然成风,好人好事不断涌现,雷锋精神在校园中才能得到发扬光大,育人环境才能得到进一步优化。这项活

动就象一股强劲东风。东风入春化雨,这阵东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处处生机盎然;这场春雨滋润着学苑每寸土地,时时盛开文明之花。未成年人才能得到健康成长。

其次、严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从初一入学开始抓。每年秋季新生入学,学校就要进行规范性的新生训练,使新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第三、广泛地持久地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营造全校浓厚的文明气氛,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人、培养人、造就人。特别是利用重大节日,如元旦、“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定期举办学校的体育艺术节,活跃校园的文明气氛。当前,特别要结合汶川大地震和奥运圣火传递的大事有效的对师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激发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是学校德育管理最有效的途径。

总之,农村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必先优化学校决策和管理工程,培育良好的干部作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必须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树立良好的师德风尚,依靠教师管好德育;必须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系统,形成强有力的德育工作管理合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才能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四有”新人。

篇8: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

1 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目前, 农村基层仍然普遍存在违反财经纪律、会计核算混乱、财务管理失控的现象, 而且屡禁不绝,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1. 1 干部会计法律意识淡薄, 监控机制没有发挥作用

一些村干部巧立名目, 铺张浪费, 而且会计法律意识淡薄, 对财务管理知识知之甚少, 根本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对会计人员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放任不管。部分乡镇领导不愿得罪村干部, 对群众反映的违法乱纪问题, 还没等开始查处便设置门槛或者说情, 干扰执法人员执行力度, 滋长了村干部的不正之风。

1. 2 个别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混乱, 干部铺张浪费

个别村干部不按财经纪律办事, 利用职权乱批乱支乱用, 接待费、公款送礼等开支大, 报账不及时, 票据不规范, 支出不归口。再加上财务管理混乱和不公开, 没有透明度, 群众意见很大, 屡屡引发一些信访举报事件。

1. 3 财会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不能规范开展会计工作

目前农村财会职业的准入制度还未健全起来, 没有强制进行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 财会人员很少系统地学习过会计理论, 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会计专业技能培训, 不熟悉常设的会计科目, 只能凭感觉、靠经验记账算账, 所以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缺乏理性认识, 不能真正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1. 4 财会人员政策水平不够, 没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财会人员不能坚持原则, 不敢也不愿得罪主管领导, 加上财会人员本身政策水平不够, 缺乏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 责任心不强, 甚至玩忽职守, 以权谋私, 所以很难公正客观地处理相关会计事项, 也很难依法进行会计核算, 并实施有效的会计监管。

2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农业是我国的根本,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发展方向。在新农村建设中, 加强农场基层财务管理, 才能克服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问题, 这是发展农业的基本保障,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要求: 1提高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质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基层财务管理, 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选拔, 才能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养, 及时纠正了以前审批手续不全、入账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为行使会计职能打下坚实基础。2遏制村组干部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规范财务管理, 会计才能够维护财经纪律, 勇于履行职责, 使基层干部私用公款、贪污挪用、吃喝挥霍、乱支乱花等违纪现象显著减少, 才能很好地遏制基层干部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 通过把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时间、方式落到实处, 才能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促进农村的安定团结。3提高农民生产收入。农村基层财务管理工作遵照《会计法》的相关规定, 会计核算符合公允性原则的要求, 才能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的热情, 从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财务管理与农业收入息息相关, 如果处理不当, 就可能导致农民对我国财经政策形成错误认识, 影响生产积极性, 客观上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3 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实践路径

3. 1 强化法规治理, 增强法律意识

实践证明, 在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工作中, 除了采取正确的政策指导, 更重要的是以必要的法律措施来规范财务会计行为, 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 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1尽快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 规定农民的权利和义务, 解决农村司法资源配置与广大农民的司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完整保护农民权益; 2针对基层负责人以及财会人员定期举办以财务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 使他们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 切实掌握《会计法》等财经法律法规中的各项规定; 3坚决按照《会计法》落实单位会计第一责任人的规定, 并层层签订责任书, 把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作为政绩考核、职务晋升的具体指标, 以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 4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和执法部门的执法质量、执法效率, 税务、审计、财政各部门要抽调专门的力量, 按照《会计法》的要求, 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区内的基层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会计执法检查, 对那些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的单位或个人, 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已构成犯罪的, 要立即将案件移交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2 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财务管理

只有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 并严格执行, 才能真正规范财务管理, 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具体措施包括: 1建立会计档案管理、财产物资管理、账钱分设分管、内部审计控制、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票据管理、开支审批、收益分配等制度。严格使用财政票据, 加强村级财务“双代管”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2乡镇经管站要提高思想意识, 大胆管理, 要求使用统一的村合作经济组织发票和收款收据, 同时加强票据的监督以及管理, 禁止使用路边买来的收据报账或者白条子入账。出纳和会计一定要分开设置, 绝对不允许村党支书或者村委会主任代替行使财会人员的职能, 从源头上理清农村基层财务管理的混乱问题。3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各村委会都要建立民主理财小组, 小组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大会选举产生。要选出那些坚持原则、关心集体、处事公道、德高望重、作风正派、精通财务管理的村民担任小组成员, 真正发挥民主理财、有效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 严格执行好村级民主理财小组会审制和“双审双签”制。

3. 3 坚持持证上岗, 提升人员素质

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财会职业准入制度。凡是农村基层财会管理的负责人, 以及负责会计核算的财会人员, 都需要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才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工作。财政部门根据农村基层实际需要委派、聘任财会负责人以及财会人员,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真实、可靠。为了切实提高财会人员政策法规水准、政治思想觉悟、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需要坚持每年培训80学时的继续教育制度, 乡镇经管站每年至少集中办一次培训班, 认真组织村级财会人员学习《会计法》、《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等, 培训合格后, 实行凭证上岗。同时, 要不断增强财会人员的遵纪守法意识, 更新和充实他们的财会知识, 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专业理财能力, 自觉抵制不良习气和违法乱纪现象, 维护正常的财务管理纪律和秩序。

3. 4 强化财务监督, 严惩腐败行为

严格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乡镇一把手公开述职述廉制度, 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 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 要开展专项督查和专项行动, 重点检查各地土地发包承包、征地补偿标准、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问题, 及时发现、制止、纠正和处理, 推动各项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乡镇纪委和财政所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要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实行年度审计、专项审计以及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审计结果要向广大群众公开; 收支公开是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有力途径, 要大力推进农村村务财务公开, 让村务公开长期化、制度化, 接受村民监督, 对于公开程序、公开时间、公开重点、公开方式、公开内容都要规范, 保证让村民看得清楚, 看得明白; 各乡镇要订立规范的责任追究制度, 定时检查, 督促乡镇干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既要取信于民、化解矛盾, 又要惩治腐败, 防患未然, 要强化对乡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 严肃纪律, 保持高压态势, 坚决把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作为执法的中心环节和反腐败的突破口。

4 结 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的变化,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期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接踵而至, 对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法律武器, 规范和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 切实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林维东.农村财务人员如何应对法律风险[J].中国农业会计, 2011 (1) :55.

[2]牛慧, 李树.农村基层政府财务管理的法律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 2002 (10) :15.

[3]张丽君.如何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J].农村财务与管理, 2008 (3) :94-95.

[4]盛峦.浅谈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 2011 (44) .

上一篇:初一续写改写:《穷人》续写下一篇:食堂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