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2024-05-04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共6篇)

篇1: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对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作用

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依宪治国,要实现依法治国,一方面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是根本;另一方面,全民法治意识的强弱是基础。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两者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注重该群体的法治意识提高是重中之重。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这一举措不仅弘扬了宪法精神,强化了宪法的实施,同时也为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发挥重要作用。

一、坚定大学生对国家法治的信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众媒体的广泛传播。大学生经常都会从各种新媒体载体中获取信息。他们大都关注国家及社会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大事,也不同程度的关注民主与法制建设。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大学生处于开始学会对现实深层次、多角度进行思考。绝大多数大学生知道法律强制性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的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等现象表现出强烈的愤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进程总体不容乐观,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暗含着根深蒂固的“人治”、“人情”现象,使大学生对法治社会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开始抱有怀疑和虚假的感觉,缺乏应有的情感和信任,对法治缺乏应有的信心。甚至当他们自身遇到法律问题时,特别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对积极主动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持怀疑态度,认为即使去了公检法也难有公平。

这次国家设立宪法日在国家宏观背景和细微政策上使大学生从原来关注法治,但对国家法治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有一定的转变。首次,国家宪法日的设立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由总书记提出。在十八大以来全国持续高压反腐的社会氛围中,十八届四中全会紧接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力度和具体措施让大学生不仅从宏观政策上,也从现实生活中真切的体会到。

其次,在设立国家宪法日同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一制度在2014年提出后,目前已在全国各省份施行。向宪法宣誓,就是要增强领导干部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感,在精神的洗礼中认清自己肩负着维护宪法尊严、加强为人民服务责任与使命,鞭策和提醒他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办事。我们又理由相信这种宣誓仪式和社会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行政管理单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大学生在获取社会资讯、置身于社会生活中都可以从方方面面感受到,从而影响他们对法治社会的理解,对法治价值的理性判断,坚定对法治的信仰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宪法日活动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

每年12月4日,国家各领域各地区都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以营造全社会尊崇宪法,信仰法治的良好舆论氛围。就在2014年的第一个宪法日个地区都举行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如:北京市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组织宣传报告会、贵州省举办了“首个国家宪法日暨少数民族法治山歌比赛活动”、沈阳市在大型商场用大型音乐剧和法治歌曲等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等各地区都开展了不同类型的活动。同时,宪法日也在校园里活跃起来,各大高校都采用不同形似予以庆祝。宪法朗诵、知识竞赛、主题日等活动形式前期都巧妙的运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进行大众传播,在活动设计中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特点予以编排,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和渲染的群体,对新新事物接受能力快。在这种活动和仪式中可以构造出有效的法治社会情景,营造法治气氛,从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因为情景所酿造的氛围的影响是潜在的,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更加隐蔽,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仪式的举行和活动的参与可以通过情景有效地构筑这种精神力量。通过仪式及活动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其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强化自身的法治意识。

三、巩固了大学生的法律知识

在法治社会中,对公民的要求便是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四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尊法是前提和基础,如果一个人做不到对法律的尊崇,对法缺乏敬畏之心,那么学法守法用法是根本做不到的。在尊法后只有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才能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懂得怎么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极为重视大学生法制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扩充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培养法治意识。最为普遍的如已经组织实施了五次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其中,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该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第一学年,为必修课程。根据不同阶段对大学生的不同要求目前已进行了7次修订。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通过后本书编写组新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中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类法律规范,建设法治体系,成为对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最基本要求。本书的法律基础知识部分也有原来的二章扩充到三章,把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成为教学的重点。要求大学生掌握的法律知识更多、国家对自身的法治观念形成更为迫切。

不仅在两课教学中,也体现在普法活动中、知识竞赛、新媒体宣传等时间活动中都能进一步巩固大学生额法律知识,使他们逐步形成法治思维,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

学界关于设立“宪法日”的提议最早可追溯至 1982 年,历经32年终得以确立。节日的确立只是一种纪念形式,其中深层次的反映的是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和发展的实质。在我们中国这样一个“人治”了数千年的国家,法治文化积淀较少,要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确立国家宪法日这样的形式来使大学生提高法治意识,在日积月累中增强对宪法的尊崇与敬畏,从而对法治的信仰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 杨云皓,国家宪法日,我们在行动[J].考试(双语读写).2014(12):4-6.[3] 胡宝国,仪式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09(09):88-90.[4] 戴激涛,宪法,我该如何靠近您?――对广东300名大学生宪法意识调查的思考[J].法学教育研究.2013(01):342-345.[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国法学.2014(06).[6] 声音:我心中的宪法践行:向宪法宣誓[N].法制生活报.2014-12-04(002).

篇2: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努力做好信息技术处的教学工作和服务工作

寒假期间,我们全体信息技术处老师,认真学习了“枣庄市实验学校关于在寒假期间开展‘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师德修养’专项教育活动文件,通过学习,我们全体信息技术处老师在思想上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反思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期在新学期里查缺补漏,更好的完善信息技术处的工作。

现将学习总结,汇报如下:

一、努力做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1、依法执教。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尽职尽责,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将继续刻苦钻研新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已,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另外,今后我们将继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信息学奥赛”的宣传与辅导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有爱好、有特长的学生,有发挥的平台。并且认真上好校本课程,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

二、努力做好信息技术服务工作

信息技术处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工作上。目前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有七位,服务于全校66个教学班,还包括所有的功能室,办公室,机房,网络中心,网站管理,学籍管理,校务管理,监控中心等的维护与管理,工作量较大,但我们有信心,在全体信息技术老师的踏实工作下,在全校老师的支持、配合下,一定能把这些工作做的更细致,更到位。

为了更好的配合我们的服务工作,现向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1、班级教室多媒体以及办公室电脑出现故障,请老师们第一时间在平台报修,我们现在的专职维修人员有两名,北楼和科技楼电脑及多媒体维护是刘力铜老师,南楼电脑及多媒体维护是田明老师。我们的维护老师,会在每天上班的开始,打开平台,看上报维修的班级和办公室,请老师们在报修的时候注明办公室电话或者手机,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说打不开电脑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电源线头松了,自己固定一下就解决了,有的上网不稳定,可能是因为网线头松了,还有因为长期不查杀病毒造成的电脑运行缓慢等,这样的问题,信息技术老师可以通过电话指导老师完成。

2、班级多媒体电脑,请老师们一定注意使用维护,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杀毒软件,有时班级报修电脑运行速度慢,在班级上课的时候,打开一看,一两个月都没有进行过一次杀毒,360安全卫士体检,显示十分二十分,这就请咱们的班主任老师辛苦一下,定期进行电脑杀毒。有很多老师习惯将所有的文件都放在桌面上,用起来的时候比较方便,但是桌面文件都是占用的C盘空间,文件放多了,也会影响电脑运行速度,请老师在D盘或E盘建立独立的文件夹存放文件,这样万一电脑崩溃了,重装系统的时候,也不会丢失您的文件。另外还请老师们不要随意删除C盘下的文件,以免删除不当,造成系统崩溃等问题。

3、班级多媒体投影,请一定注意正常的开机和关机,大家都知道,灯泡是有使用寿命的,那么在不用的时候,请一定要关闭,连续的使用和高温,会影响使用寿命。特别是中午,一定让多媒体关闭,降温。另外,班级多媒体的使用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开学初我们会在平台里和学校群里跟老师们共同分享、学习。

当然,因为工作量大,我们的维修老师可能与老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请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就去维护,争取更快、更好让老师们更满意。

4、对录播教室的使用,现提三点建议:(1)、录播教室使用前,请联系管理人员,以免冲突。如果老师不会使用,请在联系管理员的时候,跟管理员说清楚,约好时间,提前到录播室,让管理员老师教会使用。

(2)每个教室都有使用记录,请使用的老师在记录本上签名,因为老师们录的课,不是存放在电脑里的,而是通过网络存在硬盘里,文件名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时间,老师们可以通过使用记录查看录的是哪节课。

(3)请老师们一定在正式录制课前,确保课件正常运行,因为一旦课件出现问题,即使管理员有时间去帮忙解决,也耽搁宝贵的上课时间。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信息技术处所有老师,会继续以勤恳踏实的工作态度,继续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和服务工作。不当之处,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篇3:论法治文化建设中法律意识的提高

一、法治文化建设中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法律意识是关于法律的意识, 是人们关于法律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 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态度和评价、解释, 对人们行为法律评价、法制观念等等。”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社会意识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 如经济意识、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宗教意识、伦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等等。法律意识只属于社会意识的一种, 是社会主体对社会的法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 是一种用来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调整性社会意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 是有利于法治文化建设的。

1.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思想基础

法治文化建设的构成体系中, 个人的正义包括个人精神正义和行为正义。个人精神正义意味着只有人们信法、守法、用法, 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权利观念、法律至上观念的精神, 才可能做到“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个人行为正义是受人的精神

支配的, 所以与个人行为正义相比, 个人精神正义是第一位的。个人精神正义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律思想等方面。法律意识是个人精神正义的核心, 也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们的法律观念、法律思想都与法律意识密切相关。

社会成员对法治的普遍认同、信仰, 是法治得以实现的社会思想基础。只有在公民的法律意识中注入法治的理念, 使之生成为理性法律意识, 才能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社会精神支撑。具体来说, 公民法律意识对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思想基础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公民法律意识是立法的精神源头; (2) 法律意识是司法 (执法) 的重要保证; (3) 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根本前提。

2.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文化需求的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统法律文化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根本动力。在法治文化形成过程中, 法律意识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市场经济对法律的功能期待必须首先能够为社会主体所正确认知和把握, 即必须体现于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之中。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民商立法和经济立法迅速发展, 正是在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法律意识的推动和指引下达成的。

法律意识的提高不仅对法治文化建设所需求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意义。人们通常将市场经济视为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法律实现, 人们的经济性行为靠法律规范, 经济关系靠法律调整, 经济纠纷也主要依靠法律手段解决。那么,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单位和公民, 就必须知晓相关的法律法规, 具有相应的法律意识, 这样才能以法律指导经济活动,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利益, 以促进市场经济快速有序的发展, 最终促使法治文化的形成。

3.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法治文化建设所需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利保障

法治文化是民主政治长期实践的产物。“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因此, 只有以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和制约为内涵的民主政治才能生成权在法下, 法律至上、保障人权、监督制约公权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法治文化。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正逐步形成, 但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要进行法治文化建设, 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在当代中国的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始终都没有离开法律意识的作用。因为, 法律意识可以规划、引导改革, 保障政治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最终有助于政治体制改革成果的巩固。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1.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自1986年以来, 我国已连续实施了四个五年普法规划, 现在正在实施着第五个五年普法规划。笔者在2009年12月做过一项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公民的法律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观, 但与法治文化的要求仍有着较大的差距, 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处在较低水平。现阶段, 有相当多的人的法律意识是需要提高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法律知识的欠缺。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而且内容庞杂数量可观, 88.54%的人虽然认为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 但受自身学习和领悟能力所限, 接受的程度仅限于表层。11.46%人甚至没有学习法律知识的渴望, 采取一种无谓, 甚至抵触的态度。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应该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 他们虽然学过一些法律知识, 但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 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法制观念淡薄, 甚至产生错误的法制观念。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一般公民。

第二, 权利意识尚未成熟。在我国长期的传统法律实践和法律观念当中, 义务是法律的主要内容。“人们服从法律, 旨在受命于权力, 断绝个人自由”, 义务没有权利与之相对应, 长期以来, 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普遍萎缩, 要么无知, 要么知道但却忽视, 要么委屈于变异的、滥用的公共权力之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如不再盲目崇拜权力而是更多地关注个体的利益和自由, 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调查显示, 当出现政府或相关部门侵犯公民权利时, 60.36%的公民会去找上级部门或打官司来维权。当问及一元钱的官司是否值得打时, 公民表现的非常理性。22.32%的公民认为为了正义, 一定要打;32.56%的公民认为用其他解决纠纷的方法, 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35.36%的公民认为通常不打, 但特殊情况下可以打。对于遇到一个小偷正从路人口袋里偷东西, 该如何做时, 51.22%的公民选择报警或告知被偷者。可见, 公民大多会采取适当的手段维护自己或他人的权利。但司法实践表明, 公民权利遭受被侵害的危险或是已被侵犯之后, 公民大多不知或是不愿或是不敢运用法律手段申请司法保护或救助的现象较多。对于一元钱官司, 仍有10.12%的公民认为一定不要打, 因为成本太高, 得不偿失。遇到一个小偷正从路人口袋里偷东西时, 48.78%的公民认为应明哲保身, 视而不见。另外, 对于遇到纠纷时, 10.0%的公民选择了忍让。13.9%的人仍然把法律与刑罚混为一谈, 把法律仅仅看作是惩罚的工具, 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法律, 遵守法律。他们只是把法律看作是一种令人畏惧的、异己的、对立的力量, 法律就是“禁止”、“不许做”, 就是义务, 却没有看到法律赋予了公民更多是权利。

第三, 诉讼观念较理性。当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 68.42%的人选择调解。这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影响, 很多人还是把打官司看作是很不光彩的事情, 既不愿意因此而受到人们的各种非议和谴责, 也不愿意因此影响与周围邻里的和睦相处。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诉讼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再者除法律的解决方式外, 民间还有其他方法。7.07%的人认为在必要的时候主动寻求法律救济。

虽然我们要求公民敢于通过诉讼维护正当权利, 但并不提倡把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唯一方式, “好诉”同样是缺乏正确诉讼意识的表现。在和谐社会语境下, 我们注重友爱、安定。纠纷诉诸于法庭不仅会伤害当事人双方的感情, 而且会消耗很大的诉讼成本,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当纠纷出现后, 在可能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首先考虑用非诉讼的方式解决, 如和解、调解、仲裁, 在非诉讼的方式解决无效的情况下再诉讼。

第四, 法律信仰还有待进一步的树立。法律的权威依赖于个人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只有当人们了解并期望它们具有强制力, 法律规则才能规制人们的行为。“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伯尔曼先生的这句话准确的反映了法律信仰对法律的重要意义。我国公民大多比较信任法律, 维护法律的权威。调查显示, 有80%的公民对我国目前的法律感到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有26.83%的公民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有用;56.8%的公民认为法律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假如买了某种商品后来发现被骗了, 56.1%的公民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对于来路不明的自行车71.46%的人不会买。

现实生活中,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屡屡发生, 相当一部分人法律信仰淡薄或缺乏。20%的公民对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感到不够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其中非常不满意的占3.05%。15.49%的公民认为法律不如权力有用或基本没用;另外, 有58.05%的公民认为法律的作用很有限。有43.2%的公民认为法律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没有关系。43.9%的公民对于买了某种商品后来发现被骗时, 选择了自认倒霉或到该商场骂他们一顿。对于来路不明的自行车29.54%的人还会去买。可见, 这一部分人心里还没有形成“法律至信、法律至理、法律至威、法律至诚”的法律信仰。

第五, 守法意识有待提高。法治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保障, 就是需要政府和公民都能积极履行守法义务。如果政府肆意违法, 公民自由、权利会因随时受到损害而不能得到很好保护;如果公民任意违法, 那么“法律将形同虚设, 法律毫无神圣性和权威性可言”, “正常而良好的法律秩序无由形成, 又何谈法治?”[5]公民自由、权利的保护也会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如果离开政府和公民的守法, 法治文化的形成是难以想像的。政府守法就应依法办事, 它要通过官员守法来实现。公民守法就是积极遵守法律, 依法履行义务。随着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越来越多的公民对法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守法已经成为其自觉行为。调查显示, 多数公民能够自觉守法, 而且守法程度也是比较高的。75.12%的公民认为应该守法;从守法的目的看, 认为遵守法律是为了维护权利的有65.61%, 认为遵守法律是为了履行义务的有27.56%, 将守法视为维护秩序的占65.85%, 有23.42%的公民将守法作为习惯。法治文化建设中守法精神要求的是公民不仅遵守法律, 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一种责任和义务, 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 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 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以上数据说明, 公民守法意识很强, 这对于法治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利的。尽管守法的公民越来越多, 但是还有11.09%的公民守法是害怕惩罚, 24.39%的公民对于是否遵守法律认为视情况而定。另外, 违法现象也并不少见, 调查显示, 64.39%的公民闯过红灯;对于来路不明的便宜自行车有28.54%的公民仍然会买。

2.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影响因素

从以上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见, 公民法律意识呈现多方面、多因素的不平衡状态。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 经济基础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长期奉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任何事情都依靠政府行政机关指定所谓的计划来管理和执行, 而对于政府行政机关指定计划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监督和必要的限制, 法律对之无能为力, 从而使得计划经济体制无形中强化了“人治”而排斥了“法治”。即使在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善, 在经济生活中追求独立、公平交易的市场力量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中还缺乏追求外在力量保护公平、自主交易和市场健康运行的强大经济力量, 也相应地缺乏要求约束外在力量履行公共职责的强大的经济力量, 执行公共职务的国家机构及其操作者也缺乏追求公平交易的强大力量的支持和约束。反映在人们的观念中, 法治和法律并不重要, 尚未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必备要素, 因此法律意识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中难以产生和发展。

(2) 传统法律文化的阻碍

法律工具主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法即刑, 法代表着赤裸裸的暴力, 突出的是其强制性和惩罚性。法的这种工具性给人以冷冰冰的威慑、镇压、统治的印象, 自然会引起生活在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温情浓郁的伦理纲常社会之中的国民对法律的排斥、厌恶和恐惧。由此, 广大民众对法产生一种潜意识的畏惧、躲避心理, 这就阻碍了民众对法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在这种情况下, 公民就很难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法律意识。

(3) 法律制度建设的不完善

第一, 立法工作方面的问题。在我国, 近年来立法成绩显著。但是, 应当指出, 我国的立法建设仍十分薄弱。以民法为例, 特别是对于商品社会最重要的基础性法规——财产权利法, 严重滞后, 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自己的民法典。立法硬性不够, 不仅不能满足发达商品社会错综复杂的经济生活, 对于我国各类裁判机构公正合理的处理社会纠纷也是不利的。这势必会动摇公民对法律的信念。此外, 由于我国的立法在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些弊端有可能致使法律失去权威的危险, 公民法律意识非但不能提高, 反而遭到削弱。

第二, 司法执法方面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执法司法队伍中一部分司法执法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法律专业的学习。执法者不懂法、不能正确理解法律规定, 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运用了。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的司法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如权钱交易、行政权力对司法活动的干扰等;在执法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现象还较为突出。使法律本身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荡然无存, 使法律不再被信仰。

(4) 法制宣传教育的片面

我们几十年一贯地是把防范违法犯罪放在首位, 近十多年的普法教育也不例外。无论是宣传内容, 还是宣传对象, 无不以刑法教育为主。我们更多的是要求公民盲目、被动的服从法律, 这种服从是基于对法律惩罚的恐惧, 而不是认识到了违法犯罪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性;片面的强调守法义务, 而不是更多的教育民众如何运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这种观念指导下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离法治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提高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1. 完善立法, 制定“良法”

前面已经讲到, 由于我国在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无论是在立法程序上, 还是在立法技术上, 导致了公民对法律信念的动摇。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立法制度, 从而制定我国的“良法”。为此, 立法必须坚持立法的科学与民主原则。

立法科学要求立法者坚持法治所要求的价值观, 立足现实树立符合法治的法律观, 兼顾未来, 正确运用立法技术进行立法活动。法治文化的形成, 首先, 要建立符合我国价值观念的法律制度。立法者制定法律时应认真考虑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法治文化状态下的正义。当法律的价值取向和运行方式为社会所接受时, 就会形成法律传统。这就意味着这种法律所体现的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而进行法律生活则成为社会上所有群体或个体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 立法者进行立法活动要分析我国的现状, 将构成民间法的习惯、惯例的合理部分吸收到法律中。再次, 由于法律不溯及既往, 是对法律生效以后的行为发生作用, 而当今我国社会又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 法律不能朝令夕改, 所以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要适当预测未来。最后, 立法技术还需改进。

立法民主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立法民主包括追求立法主体及其组成人员的民主;立法的内容民主;立法程序民主等。依据我国宪法规定,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体现立法主体及其组成人员的民主权利, 这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现立法民主的组织保证。

2. 公正司法 (执法) , 增强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

“对广大公民来说, 对法律公正最直观的认识来源于对司法的公正性的认识, 相当多的公众甚至把司法公正理解为法律公正的全部。因此, 司法公正有助于培养广大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司法不公, 必然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仰。”在社会公众对法律的认知水平仍停留在较低层面的时期, 司法与执法的好与坏就显得特别重要。目前的司法状况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已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对法律正义的信赖, 破坏了人们对法治美好的期待。要挽回这一局面, 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举措来强化公正司法 (执法) 。要提高司法、执法人员的素质, 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执法监督, 并且改革司法体制, 实行垂直领导, 解决司法官员们命运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 才能以法律为依归, 让公民相信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 从而自觉守法、用法、护法、信任法。

3. 提高专业法学教育和职业法律教育的质量

专业法学教育是通过设立不同层次的法律院校, 对少数人通过考试来到这里的同年龄段的个体进行法律专业教育, 为我国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及其他单位输送法律人才。专业法学教育本身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单一化,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 专业划分过细, 课程、教材设置的僵化, 师资流失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的阻碍了专业法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在专业法学教育中,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作为法学教育的教育之本, 从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予以切实的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只有这样, 才能为全社会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创造条件。

法律职业教育则针对现在职的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及其他法律服务者进行业务性的法律专门教育, 以提高他们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法律业务水平。在西方国家, 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先经过严格的专业法学教育, 而在我国却是法律职业与专业法学教育相分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 治国方略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要求我国的立法者、执法者、司法者必须具备适合权力运用需要的法律素养。尤其是在依法行使权力与公民法律意识逐步提高的背景下, 未受系统法律训练的人员更要参加各种不同类型的法律职业教育, 以满足其所从事的法律职业的需要。所以提高法律职业教育的质量, 就是提高立法、司法、执法人员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从而提高上述人员的法律意识水平, 以保证司法、执法工作的质量。

4. 进行法治宣传

法治理念要为人们所认同, 就需要进行灌输和传播, 从而也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充分发挥传播功能, 进行法治宣传,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进行法治宣传。目前, 我们应该进行法治宣传, 而不仅是“法制”宣传。因为法制宣传, 大多只是宣传国家制定法的内容, 而法治的内涵是很广泛的, 不仅包括国家制定法的内容。 (2) 由政府组织进行法治宣传。法治应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动, 法治宣传当然也应由政府主导进行。仅就普法而言,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的宣传很不够, 一些宣传人员自身缺乏法治理念。对哪些群体进行宣传才能确保宣传到位, 这是应该仔细研究的。对从事法治宣传的人员来说, 应当更多地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因为专家学者对法治理念更加熟悉, 把握得更准确, 有义务担负起向公民传播法治理念的责任。 (3) 扩大法治理念传播的范围。从传播范围来看, 应当不断扩大传播的覆盖面, 将法治理念传播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 使每个公民都能了解和掌握。 (4)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目前, 人们更多的是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获取法律信息, 法制宣传中的法制讲座、法律大讲堂以及电视中的法制节目, 都是比较好的法治宣传形式。应当充分运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 采取如“今日说法”、“经济与法”那样的形式, 大力宣传法治精神。 (5) 将通过相应法律考试作为提拔干部的条件。我国的公务员考试中, 有的仅仅捎带考一点点法律知识, 有的甚至不考。应该改变这种状况, 提拔干部必须通过法律考试。只有上层懂法, 有法治理念, 才能带动中层甚至基层, 以致影响每一个公民。这样, 从上到下形成懂法、护法的法律意识, 法治文化才能形成。

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其提高对于法治文化的形成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基础性作用。只有提高了全民的法律意识, 社会才能稳定和有序, 管理才能科学和规范, 权利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 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刘旺洪:法律意识论,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2]王渊, 康建辉:和谐社会建设中法治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3] (法)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 .张雁深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5]姚建宗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 法理学论丛 (第1卷) ,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篇4:浅谈培育法治思维与提高法治意识

要正确理解法治意识的科学内涵,首先得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法治。关于法治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亚里士多德曾将法治定义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的良好的法律。”简而言之,法治是良法和守法的结合。法治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我国许多学者对法治意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对法治意识进行定义,柯卫在《法治与人的现代化》中说:“法治意识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和对法律规范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法治意识是反映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水平以及基于这种认知所形成的对法律、法律的效用和功能的基本态度和信任、依赖程度。”笔者认为法治意识是以法律制度为主要调节手段中的国家,公民、社会组织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法律的地位、性质、作用的认识和重视,并依靠正当的途径,合法维护自己权利,履行自己义务的意识。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大论断,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的法治建设步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法治意识的培养直接决定法治目标的实现进度。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和价值取向呈现高发多元态势,尤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f生事件、大量上访事件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在此方面法治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提高法治意识,关键是要培育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包含“法治”和“思维”两个语词,属偏正结构。其中,“法治”是对“思维”的限定性描述,而“思维”是“法治”的归属性范畴。故“法治思维”的语义分析必须先从“思维”入手。“思维”是一个心理学上的语词,是指人脑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法治思维是全社会对法治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理性认识,来源于法治实践,反作用于法治实践。法治思维不是先验的,不是从理念推导出来的,而是遇到问题做什么和应当如何做的思维。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角度来讲,法治思维是法治主体对客观法治现象的能动反映,是法治主体对来自现实的思维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形成理性认识并据此提出解决法治问题的途径的主观意识活动。比如: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而不是别的什么而开展工作,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这就是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路径及过程。党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又一里程牌,其精髓就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尊重和保障人权、认真对待权利,公平正义,理性平和,规范文明,遵循程序,民主公开,宪法和法律至上。

“运用法律原则、规则和方法”就是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法律是怎么规定和要求的,在法律规则有明确规定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则办事;在法律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时候,运用法律原则;如果出现了法律空白或者法律规定有歧义或者法律规定模糊的时候,运用法律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以上这些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路径及过程就是法治思维。例如:行政比列原则是行政法控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原则,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其核心在于通过目的与手段间的衡量,兼顾国家、社会及公共利益,同时又不妨害第三人的权利,确保基本人权的实现。

篇5: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视野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法治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进程,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查问卷,本文主要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法治意识;现状调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则明确指出,要“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笔者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

1. 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薄弱,法律信仰缺失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仅有21%的同学认为自己非常了解何为法治,56%的同学的了解程度为“一般,略有了解”,另外还有23%的同学认为自己很不了解。在另一问题“您觉得了解法律基本知识是否有意义”的选择上,53%的同学选择了“有意义,但是我基本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这一选项,15%的同学选择了“意义不大,可以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地方太少了”,另有16%的同学选择了“没有意义,法律离我很远,我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以后再了解也不迟”这一选项。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薄弱,对法律的认知程度较低,这与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背道而驰,应当引起民办高校足够的重视。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权利、责任的认知存在偏差

通过调查发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于自身权利意识的认知存在偏差。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维护自身权利的方式选择中,48%的同学选择“自己解决,上访或者打官司太费时间”,16%的同学选择“感觉很委屈,但无能为力”,还有6%的同学选择“找自己的亲属,以暴制暴”,只有30%的同学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些数据反映的不仅是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对于法律缺乏认同感,欠缺法律意识。

此外,民办高校大学生对于责任的认知也有一定的欠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同时还有民办高校独有的问题,如民办高校学生贫富差距过大,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经济优越的同学间容易互相攀比,造成不良的校园风气,而部分同学由于经济上的差距,容易造成心态上的失衡,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因此在当代大学校园内,偷盗他人财物、打架伤人事件屡禁不止,自残自杀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严重缺失。

3. 缺乏主观能动性,对于法治教育知行不一

在问卷调查中,有80%的学生认为“除了专业课,法律基础课也很重要”,75%的学生认为“本校关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方面的课程开设不能满足需求”,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高校需要法治教育,同时也意识到了提高法治意识的必要性,然而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效果仍不理想。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多才多艺的学生比比皆是,但是这些学生对于理论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在课堂听课时缺乏耐心,课余主动去关注我国法治进程,主动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人很少。此外,通过对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调查,笔者发现56%的同学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获得学分,顺利毕业”,40%的同学认为“学习这门课程毫无意义”。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法治意识的培养缺乏主动性,知行不一。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欠缺的原因

1.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法治教育宣传力度不够

第一,在调查“您认为现阶段我国法治宣传是否到位”的问题时,有63%的学生认为“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在调查“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的问题时,仅有17%的学生选择正确,这些数据从一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社会、学校对法治教育宣传的力度不够。第二,在笔者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探讨了关于高玉伦的“大义灭亲案”,课堂上有57%的学生认为目前我国人治大于法治是正常现象,依法治国仍处在理论阶段。第三,目前是“互联网+”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易受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大学生活跃的地方到处充斥着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与培养起到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2. 家庭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家庭情况差异较大,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尽相同,其接受的法治教育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些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是家里的“小皇帝”,这类学生极容易养成自私的性格,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特别重视维护自身的权利,而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责任意识非常淡薄。另一类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学校中容易产生自卑情绪,遇事多隐忍,不敢维护自身的权利,久而久之遇事时会产生片面、偏激的情绪。这两类学生在解决矛盾时多依靠价值道德观念,不会从法律视角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其法治观念不够成熟,法律行为可能会有不稳定性、暂时性。

3. 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⑴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不够重视,缺乏专业人才队伍。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不够重视,既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专注于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研究,同时也缺乏专业的从事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的人才队伍。以南京林业大学南方学院为例,本学院的法治意识培养工作依托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程,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或从事两课教学的老师兼任。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思政教师,其都缺乏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既对政策、理论理解得不够透彻,又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形成专业化、梯队化的组织队伍,从而达不到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理想效果。

⑵民办高校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形式不科学。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大多数民办高校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仅是出于完成思修等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的目的,一般运用大班授课的方式,照搬书上的理论,课程形式单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在调查“你认为本校的法律基础课应如何上时(可多选)”,75%的学生认为“学校需要重构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58%的学生认为“大学开设的法律基础教育课应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生活问题的法律法规”,46%的学生认为“应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另有79%的学生认为“课本知识应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数据说明学校的单一授课形式满足不了学生对法治意识培养的需求。

4. 民办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不强,主动学习性不够

如前文所述,民办高校的学生进校时分数较低,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相关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既没有培养自身法治思维的意识,也没有主动学习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知识。在遇到问题时,不能从法律角度看待、处理问题,缺乏对法治精神的运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家庭教育不到位、高校教育模式不科学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薄弱,法治意识欠缺,需要社会、家庭、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全面贯彻国家依法治国的要求,共同致力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晓倩.民办高校大学生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J].教育现代化,(11).

[2]陈盈.依法治国视域下如何培养青年大学生法治意识[J].法制博览,(08).

[3]肖青松,赵文力.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分析[J].科教导刊,2016(09).

篇6:提高学生法制意识的途径论文

学生法制意识的提高需要学校、社会、学生本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面就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学校方面:

1、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教育。

2、进行法制专题讲座,剖示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3、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教育学生如何预防犯罪和怎样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广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6、坚持教育为主,预防为主,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

7、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评比,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有力配合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

8、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社会方面:

1、将法制教育同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相结合。

2、将法制教育同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简单化、专制化,家庭对孩子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家长品行不端,都是促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3、将学校法制教育同社区青少年活动相结合。

3、通过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和分析青少年犯罪案例,引导青少年弘扬正气,预防犯罪,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方面:

1、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法律常识的学习。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律讲座。

3、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有关法律的讨论。

4、学会用正确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倒计时的心情说说下一篇:周巷镇中心小学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