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学设计

2024-05-19

《咏雪》教学设计(共9篇)

篇1:《咏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课文细读――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要学两则文言短文,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化史上是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书上注解说它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今传本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两则故事分属哪两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指魏晋时期士大夫崇尚老庄,空谈玄理,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后泛指不切实务的谈论)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书中所记人物皆实有其人,但其言行往往出于传闻,未必属实,还有一些篇幅则采自前人著述,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它里面的文章都不长,一则一则的,篇幅都比较短小。

二、整体把握

1、同学们打开书,也要拿起笔。看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就是谢安,与谢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东山再起。)谢安很有作为,年轻是隐居东山,后来又出山,所以叫东山再起。看看谢安的有关材料。

(屏幕)“谢太傅即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事情,所以写谢安的官衔。故事中的谢道韫当时还是小女孩,文中称“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是追书之词。

2、(屏幕)学习任务:课文细读――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

三、读得清楚

1、(屏幕)读得清楚:其标志就是讲得清楚。

2、首先我们得讲清人物。短文写了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释“儿女”

“与儿女讲论文义”。注意这句话中的“儿女”是子侄晚辈的意思,跟我们今天现代汉语不一样。学文言文要注意它在词语、词汇上跟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现代汉语一般双音词多,如“我们”是两个字,“他们”是两个字,而文言文多用单音字来表达,一个字是一个词的情况非常多,如“妻子”在文言文中就表示两个词,而我们今天是一个词。如文中的“儿女”是指“子侄晚辈”的意思。

4、我们再看几个词语含义(屏幕):

雪骤:雪下得很快。骤:迅疾(有个成语要写下来:暴风骤雨)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凭借、趁着(师:有个成语“因势利导”就是趁着意思。)即:就是。

5、下面根据注解,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讲不清楚问老师。(生自主讲述课文)谁来讲清楚呀?(指名)

6、点评归纳:她要是换成“咏雪的这个女孩”就更清楚了。这三句话可以用原文更雅致些。(屏幕)一起来读: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太傅高兴得大笑。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屏幕中有三句没改,可考试时要写出来,要不老师说你不会。(屏幕)再来读: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侄女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读得好听

(屏幕)朗读停顿:顺应语法的停顿清晰音节的停顿。(生再齐读)师:还有一处不大好听,“即公大兄无奕女”怎么停顿?要注意特殊语境的停顿。(师示范读)师:“公大笑乐”怎样读?你试试。(生读,师适时点拨,师演读后,生齐读)

五、读得有味

1、(屏幕)读得有味:其标志就是品味语言俄而雪骤公大笑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看这几句话,你们每个人选一个地方,说说你的理解,写出观点,准备你的表述。给四分钟时间。

3、交流归纳。

“俄而雪骤”在文中的作用渲染氛围,引发故事,因为雪骤引发吟诗;

“公大笑乐”在文中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意态,渲染了欢快轻松的气氛,也与“欣然”形成呼应。谢安对小孩很好,不便当面批评。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表现了侄儿不假思索,抢先回答而又觉得心中没底。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表现了谢道韫是思考后回答,自信且文字优美。

4、读书还要多思,你们看,还有很多奇妙之处:(屏幕)

奇妙发现之一:三种表达方式很奇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叙述)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描写)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说明)

奇妙发现之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故事要素)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故事主体)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故事补说)

奇妙发现之三:详略表达很奇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详)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

六、小结

这堂课,我们进行了课文细读,我们能得到一些启发:孩子从小就要接受文学教育呀!

七、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1、我们可以了解谢家的背景,这个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平凡。(屏幕)“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暂因苍生起,谈笑靖胡沙”(李白)李白是谁也看不起的,但他只看得起谢家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暂因苍生起,谈笑靖胡沙”,李白是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但他却对谢安佩服得五体投地。

2、谢家还有几个后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如大小谢,谢x以及他的叔叔谢灵运,谢灵运开创山水诗,山水诗一派就是他们家所开创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所写,很有名!后面的“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是谢x写的,清华大学的名字就从这来的。“水木湛清华”描绘的是傍晚时候,鸟飞到树林中唱歌,水很清,湛蓝湛蓝的,旁边的树木的倒影映到水中。“一生低首谢宣城”“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吟谢x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这些诗句可以知道李白非常推崇谢家祖先及谢灵运、谢x两位诗人的。我们再看一些文章,写谢安的,作为旁证,来了解下谢安这个人物。(屏幕)

【原文】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注释】

①盘桓:徘徊,逗留。谢太傅:谢安。按:谢安在出任官职前,曾在会稽郡的东山隐居,时常和孙兴公、王羲之、支道林等畅游山水。盘桓:徘徊;逗留。泛海:坐船出海。

②王:指王羲之。色:神情。并:一同。遽:惊慌。

③唱:通“倡”,提议。

④神情:精神兴致。王:通“旺”,指兴致高。

⑤说:通“悦”,愉快。

⑥犹:仍然。去:指划船前进。

⑦喧:叫嚷。动:摇晃。不坐:坐不稳,不能安坐。

⑧将无:莫非;恐怕;难道。

⑨承响:应声。

⑩使:让。

【翻译】

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从本则短文可以知道这个人气量大,很镇静!你看他在下围棋听到前方捷报的时候:(屏幕)

【原文】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翻译】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淝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这么大的喜讯,他还那么地镇静!等棋下完了送走客人之后,谢安高兴得手舞足蹈,转身过门时,一脚踢在门坎上,把木屐的齿都碰断了!

当然他还有一个特点是比较多情,(屏幕)爱看婢女表演,夫人不让看,说再看说明你花心了。

【原文】

谢公夫人帏诸婢,使在前作伎,使太傅暂见,便下帏。太傅索更开,夫人云:“恐伤盛德。”

【注释】①帏:指设置帷幕,也指帷幕。伎:歌舞。

【译文】谢安的妻子刘夫人挂起帷幕围着众婢女,叫她们在自己面前表演歌舞,也让谢安看了一会,便放下了帷幕。谢安要求再打开帷幕,夫人说:“恐怕会损害你的美德。”

大家可了解到谢安是一个很有城府、气量很大的一个人。所以《咏雪》一文中他大笑里面就包含很多意思。

3、谢道韫是另外一种个性化,跟后来的古代社会女性及其它小说里提到的女性形象性格不大一样。(屏幕)

【原文】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①;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②?”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③;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未④。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注释】①谢夫人:王凝之妻子谢道韫,是谢安的哥哥谢奕的女儿,王羲之(字逸少)的儿媳妇。

②人身:人品、才学。

③阿大、中郎:阿大不知指谁,疑指谢安的堂兄谢尚。中郎可能指谢安弟弟谢万,他曾任抚军从事中郎。也可能指谢安哥哥、排行第二的谢据。

④群从兄弟:同族的堂兄弟。封、胡、遏、未:封是谢韶,胡是谢朗,遏是谢玄,未是谢渊,这都是小名。四人都是谢家有才学的人。

【译文】王凝之妻子谢夫人到王家后,非常轻视凝之;回到谢家后,心里非常不高兴。太傅谢安安慰、开导她说:“王郎是逸少的儿子,人品和才学也不错,你为什么竟不满意到这个地步?”谢夫人回答说:“同一家的叔父里头,就有阿大、中郎这样的人物;本家兄弟,就有封、胡、遏、未这样的人物。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种人!”

王郎怎么差劲呢?他天天在家修道炼丹。谢道韫是很有才华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会跳舞。晚上她想唱唱歌、跳跳舞,王郎他又不陪她。王郎一点情趣都没有,整天就会打坐。所以谢道韫觉得精神生活很枯燥。

4、相比之下,他爸爸王羲之就非常聪明有才了,(屏幕)

【原文】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译文】太傅郗鉴在京口的时候,派门生送信给丞相王导,想在他家挑个女婿。王导告诉郗鉴的来人说:“您到东厢房去,随意挑选吧。”门生回去禀告郗鉴说:“王家的那些公子还都值得夸奖,听说来挑女婿,就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公子在东边床上袒胸露腹地躺着,好像没有听见一样。”郗鉴说:“正是这个好!”一查访,原来是王逸少,便把女儿嫁给他。

这就是后来我们说的“东床快婿”的来历。我估计这是王羲之他设计好的,可能是他早就看上那家的女孩子,别人都去争,他在旁边故意要搞另类、个性化的动作,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篇2:《咏雪》教学设计

大家读过《乌衣巷》这首诗吗?唐代诗人刘禹锡站立秦淮河边,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由此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其中提到谢家,你们知道谢家出了哪些明星人物吗?东晋政治家谢安,淝水之战的主帅谢玄,谢玄之孙――山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之侄,被李白看重的“中间小谢又清发”的谢I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个人才济济的明星家庭中发生的小故事――《咏雪》。

二、预习检测

1、关于《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知多少?请介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2)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那这些风流“名士”们会有怎样的风度呢?

2、请同学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读得对不对呢?请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4、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

1、给大家5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重点弄清划横线的词语解释。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词解释,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

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自我纠正与老师纠正兼用)

四、初背课文

请大家根据译文尝试背一背课文吧。

五、感知课文

现在要考考大家,通过翻译课文,看看你们到底弄懂了这个故事没有。请用原文字词齐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六、比较赏析

1、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回到文中来,文末为什么要详细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呢?(由此可见编者的态度是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的。)

3、宋代诗人蒲寿k(音同“成”)曾赞扬“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可见其钟爱之深。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盐过细而无形了)、轻盈之雅(盐虽轻却太俗)、文学之韵(诗文中常见柳树之姿,折柳之情,却无从寻到赞美盐的词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从形、神、韵三个层面展现了雪的美态。

七、拓展延伸

而此时的谢道韫还是垂髫总角之年,却又如此灵性。曹雪芹在《红楼梦》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中就曾用“咏絮才”来称赞两位佳丽的才情出众。

老师也读到一篇有趣的人物传记散文,想要与大家分享。《谢道韫:她身后,众神喧哗》。读后感:女人走出闺房,与男子侃侃而辩;义正词严,敌将手下全身而退;素颜素服,坦然待客,赢得异性敬服……谢道韫一反封建社会女性保守刻板的印象,展现出洒脱不群的个性风采。这也是《世说新语》令今天的读者耳目一新之所在。它主要记载了汉末年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和风气。

八、意在言外

你从《咏雪》这个故事中感受谢家哪些特点?

九、课外作业

1、认真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次;

2、认真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篇3:《咏雪》教学设计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 尊重他人的美德。

2、知识与能力: (1) 阅读浅易文言文,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并能分析人物形象, 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 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 概括其性格特征

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 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关于他们的美谈, 至今流传。我们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学过一篇《杨氏之子》, 我们已感受到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今天, 我们再次走进《世说新语》, 感受两位少年儿童的聪颖机智。

二、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上课交流。

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2、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补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南朝刘义庆编著。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初读课文 (读课文时注意正音、句读、节奏, 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 体会语感) , 结合书下注释, 疏通文意 (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

1、把握重点字词: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

儿女:子侄辈, 现代专指儿子和女儿

俄而:不久, 一会儿。

骤:迅速

欣然:高兴的样子

(2) 空中撒盐差可拟:差, 大致, 差不多。拟, 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

2、把握重点语句:

(1) 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2)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四、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重点把握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

五、三读课文, 探究问题。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 教师巡回指导。)

1、本文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参考: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 “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 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 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 确实耐人寻味。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 你认为哪个最为贴切、生动、新颖?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1、欣赏古人对飞雪的描写: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剩喜满天飞玉蝶, 不嫌幽谷阻黄莺。──华幼武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战退玉龙三百万, 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玉花飞半夜, 翠浪舞明年。———苏轼

街飞辔踏琼英, 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

落尽琼花天不惜, 封他梅蕊玉无香。———杨万里

……

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 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由“形似”到“神似”, 有韵味。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 想像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 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 发挥想象, 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 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 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 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同时适时师生共点评!

篇4:《咏雪》教学设计

“洪荒之力”在此也不妨引申为巨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力,令人惊骇的才华,这期,我们就来说说东晋时期一位有“洪荒之力”的才女——谢道韫。

洪荒之力初现:

诗歌比赛获头奖公开批评弟弟

《三字经》里有这样的句子:“谢道韫,能吟咏”,讲的就是东晋才女谢道韫的故事。谢道韫的家族不简单,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云“昔日王谢堂前燕”,其中的“谢”,就是指谢道韫所在的谢家。这个家族的富贵豪华、历史地位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但是其历史功绩不可抹去,只要提到一个人物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那就是淝水之战的总指挥:谢安。

这个谢安,就是谢道韫美眉的叔叔,可以想象,生活在这么一个大家族里,谢美眉的压力可真不是一般,没有两把刷子都不好意思去串门走亲戚。据《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回天降大雪,谢安叔叔把谢家的儿女辈都集中到院子里赏雪,这雪也不能白赏,还得有命题作文,谢叔叔就说:“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白雪纷纷飘落,用什么比喻比较恰当呢?谢家子弟中,有个叫谢朗的,率先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好像空中撒了一把盐,这个比喻还行。盐的颗粒状和雪相似,而且颜色更相似,只不过口味重了点,晶莹剔透的雪怎么能有咸味儿呢?而且很没文艺范,不妥不妥。谢道韫则跟上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还不如说像柳絮一样随风飘,谢安说:“这个好。”柳絮的轻盈、洁白和文艺范,当然与下雪天更配。

谢道韫读书,不只是读读皮毛,而是读到书籍里的“洪荒之力”,能领会到最有力量的那一部分。在谢家的一次读书汇报会上,大家都来谈读《诗经》的感想,谢安问:同学们,《诗经》里的诗,你们印象最深的是哪首?这问题似乎容易,抓住最感性的几句来回答就行,毕竟同学们当时都是小儿女,要求没那么高,谢玄回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挺伤感的,也挺接地气的,不错。谢道韫却冲口一句:“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咏怀,以慰其心。”所谓的“吉甫”,“仲山甫”都是周朝的重臣,名臣,社稷栋梁,他们为周朝尽心尽力,高瞻远瞩,又互相鼓励宽慰,这样的诗在当时很有政治高度,在《诗经》里是最有力度的,小姑娘居然能欣赏到这个程度,真可谓有艺术气度上的“洪荒之力”。格局比谢玄大气,谢安不由地连连赞叹:高!

谢姑娘其实也挺不幸的,老爸死得早,叔叔谢安将她和弟弟谢玄拉扯成人,谢道韫作为姐姐,也主动承担了教育弟弟的责任。谢玄这小子,喜欢打扮,按现在的说法,有点伪娘风,估计像杀阡陌,成日里绫罗绸缎地到处瞎混,作为姐姐的谢道韫那可不客气了,拿出“洪荒之力”教育弟弟说:“为尘务经心,为天分有限邪?”弟弟你成天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俗事晃悠,胸无大志,到底是你本来就没有志向,还是因为你本来就蠢呢?一番“洪荒之力”般的教训,弄得弟弟谢玄脸红脖子粗,再也不好意思瞎混,乖乖地学习,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名将。谢美眉的“洪荒之力”为东晋塑造了一位人才。

洪荒之力成熟:

敢于斥责丈夫窝囊辩论赛替小叔子解围

谢道韫姑娘长大了,按照门当户对的原则,嫁入了另一个大家族:王家。王家的男子也是拔尖儿的多,列几个名字就能如雷贯耳: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谢道韫姑娘嫁过去,是给王羲之当儿媳妇。王家的公子,大多是才貌双全,嫁谁不好?不过呢,好果子挑选起来也费神。谢安叔叔看花了眼,觉得王徽之虽然有范儿,可是半夜三更冒着雪去访戴逵,居然没见着人就回来了,还美其名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孩子有点飘,不靠谱,侄女一生的幸福不能跟他漂。王献之最好,可惜当时还是小鲜肉,年龄不般配。挑来挑去,居然选中了最差的一个:王凝之。这位公子有点木讷,才华也差点。

长辈的命令,不得不听,谢道韫有点心不甘情不愿地嫁过去了,和丈夫一相处,大失所望,回娘家的时候,也顾不得面子和礼仪,当着谢家的长辈就和兄弟抱怨开来,气冲冲地掰着手指头数落:我娘家的男子,哪个不是好儿郎?叔叔伯伯里面的谢安,谢据,那都是天下英雄;兄弟里面的谢韶、谢朗、谢玄、谢渊,哪个不是响当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本姑娘还真想不到,天地间居然还有王凝之这样的窝囊废,跟我谢家的人根本没法般配,居然成了我老公,苍天啦,“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谢道韫口口声声埋怨王家公子不般配,当然也不是说一说而已,而是以实际行动来显示她过人的才华,以客观事实展示她的优越感。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士大夫读书人流行清谈,谈着谈着就进入了辩论,经常举行类似的家庭沙龙和派对。王家自然少不了这么一项活动。王献之也算是个高富帅里的佼佼者,除了书法学问杠杠的,辩论口才也不是吹的。然而,某一天,在王家举行的辩论沙龙上,王献之开始扛不住了,“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眼看着要理屈词穷了,如果这样下去,那王家的面子就丢大了,就在关键时刻,嫂嫂出来救场,谢道韫派丫鬟前去说:“欲为小郎解围。”我要替小叔子解围,并且通知对方:现在换选手,王献之退场,谢道韫上场。小叔子抵挡不过你们,嫂子来上阵。

当然,那时候女士要上阵参加辩论赛,是有限制的,不能在客人面前抛头露面,于是女选手谢道韫站在门帘后面,隔着一道帘子,持续而猛烈地发出她惊人的“洪荒之力”,将小叔子的理论和论据重新整理一遍,与对手继续比赛,结果扳回一局,击败对方,将大家驳得哑口无言,“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这可不是小时候的命题作文,有个好的比方就行了,在这群名士面前,得拼才华、逻辑、知识和风度,而且还是以一对多,可想当时谢道韫的“洪荒之力”是如何震惊了东晋时期的文化圈和社交圈,甚至还被史书记载了下来。

洪荒之力不老:

当了外婆还挥刀上阵与敌作战

不要怪谢道韫当初新婚后埋怨新郎不好,王凝之确实不够男子汉,当时孙恩起义,军队打到了会稽城,守卫会稽城的就是王凝之。这位老兄一不训练士兵迎战,二不发救援信,而是一天到晚求神念经,希冀老天保佑。当时已经做了祖母和外婆的谢道韫倒是临时组织军队,亲自指挥训练,看来谢家军事家的风范,还遗传了一部分给谢奶奶。

孙恩的军队打入会稽城,杀了王凝之及其子孙,当时谢道韫听说敌人入城了,居然也不躲避,叫人抬着她,手舞一把大刀,直接杀入敌阵,她发挥出令人咋舌的“洪荒之力”,为了保护外孙,还砍死了几名彪形大汉,“乱兵稍至,手杀数人”。

这位外婆的“洪荒之力”真不是盖的。她这股子力气还震慑住了强大的敌人,孙恩天不怕地不怕,居然对这位老太太毕恭毕敬,把她连同外孙送回乡下,在那里安居晚年。

谢奶奶的威名远扬,后来的会稽太守还专门上门拜访,与之清谈,会谈之后,太守感叹:“心形俱服”。谢奶奶也感叹:和晚辈辩论,爽。从这句话当中,还可以隐隐感觉,谢奶奶的“洪荒之力”还没有用完。这就是中国女性强大的意志力和高超的才华,也是中华民族的“洪荒之力”。

(谢元鑫荐自《广州日报》)

责编:天翼

篇5:咏雪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3.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四、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五、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猜测谜语,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咏雪

活动2【讲授】 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 《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活动3【自学】探究新知,感受文境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3.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活动4【交流】四人小组, 展示交流

1.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2.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3.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活动5【研讨】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

1.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2.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认为“撒盐” 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

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3)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笑”前一个比喻,“乐”后一个比喻。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

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活动7【小结】回顾内容,归纳总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活动8 【作业】巩固新知,提高能力

1.背诵《咏雪》

2.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活动9 【板书】理清思路,归纳重点

交代时、地、寒雪日铺垫

人、事咏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答: 笑乐

暗示点题,赞赏才气(咏絮才)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环节操作中能够渗透“少教多学”理念,贯穿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代教的原则,尝试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逐渐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此堂课这一点实施的比较好,能通过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篇6:咏雪教学设计

刘义庆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3.理解课文。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带微笑,愉悦,从容上台,肯定学生)说辞:感谢陈老师和我们一起完成了朗读感知的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疏通文意。

注:请学生朗读(多形式朗读:单读,男读,女读或齐读)

1.提问并积累,关于“雪”的诗词名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介绍《世说新语》及作者。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短篇为主,写法上一般都直叙其事。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感知 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在不会读的字词旁,根据录音注上拼音,注意节奏和情感的表达。2.放录音,跟读,注意节奏的把握。3.反复朗读重点句:(1)白雪纷纷何所似(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齐读课文 注:请学生朗读(多形式朗读:单读,男读,女读或齐读)

(二)疏通文意

(面带微笑,愉悦,从容上台,肯定学生)说辞:感谢陈老师和我们一起完成了朗读感知的部分,接下来我们一起疏通文意。

注:请学生朗读(多形式朗读:单读,男读,女读或齐读)

1.学习小组讨论,初步解决疑难问题,对照课文下面的注解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2.翻开《新学案》51页,第(3)小题,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儿女:子侄辈,这里指侄儿、侄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地 差可:差不多可以 未若:比不上

(板书:提问一个学生回答)肯定学生

3.翻译重点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板书:句子,翻译。提问:一个学生翻译一句)肯定学生 4.质疑: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提问:学生试翻译全文)

我和同学们一起疏通了文意,接下来由杨老师带领我们继续去理解课文。

微笑/从容下台

三、理解课文

1.学习小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新学案》52页

(二)1句段品读(1)(2)(3)题。

(1)文中的这一家人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氛围下聚会的?从哪里看出来?

轻松/温馨(内集、欣然、大笑)

(2)为什么把雪比作“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好?

“撒盐空中”形容飞雪就像空中撒落白盐,不够形象;“柳絮因风起”则用形象的比

喻写出了雪花的飘逸,比“撒盐”更富神韵。

(3)《咏雪》文末为什么要强调谢道韫是王凝之的妻子?

表示一种赞扬与敬佩

四、小结: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五、自由读,试着当堂背诵全文

六.布置作业:1.《新学案》52页

(三)应用迁移2.复习全文,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sì)?”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篇7:《咏雪》教学设计[模版]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感受到文化家庭和乐融融的氛围。发挥想象,会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学习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字词,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学习难点

发挥想象,会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刘禹锡的《乌衣巷》,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当时最有名、最显赫的两个大家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而谢安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就是时任东晋宰相的谢安指挥的。

本课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谢安与他子侄辈讲论文义的一篇文章,也就是《咏雪》。

二、作家与作品

1、结合课文注释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音。(2)听课文录音,要求听清停顿,注意节奏。(3)去标点读,读出停顿,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2、再读课文,读懂文义:(1)借助课本注释,小组合作,共同翻译。

补充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物品名称、计量单位要保留。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补:补充省略的词语和句子成分。

删:删掉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2)学生回答,教师指导,强调重点字词。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里 人物:谢太傅、儿女们 事件:与儿女讲论文义

提问:家庭聚会的氛围怎样?从哪里看出来。

明确:融洽、愉快、轻松和谐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

四、问题探究

1、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谢太傅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在谢道韫回答之后,“公大笑乐”。

2、合作讨论: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 明确:“撒盐空中”——盐的颜色与下落之态都跟雪接近,比喻很恰当,但是,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柳絮因风起”——不仅比喻贴切,表现出雪的轻盈之态,既有美的意象,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更深刻。形、神、韵兼备。正如英国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五、拓展思维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发挥想象,写出一两句形容雪的比喻句。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句子写在书上。例:1.雪如花瓣在空中翩翩起舞。2.鹅毛大雪,漫天飞舞。2.列举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六、看关键字背诵

寒雪日 讲论文义 欣然

板书: 咏雪

盐:色、形

柳絮:色、意境(春意)

比喻形象

篇8:《咏雪》教学设计

笔者日前看到了两个教学设计, 是关于这两篇课文的, 看后, 忧心忡忡。当鲜活的文字和其间的意蕴被忽略后, 文学作品也就无法给学生精神的享受过程, 其“诗意地熏陶”也失去了机会。语文教学,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从文本提供的这个“间接的世界”中去获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学会“诗意地生活”当是文学作品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将两节课的教学简案展示如下:

《金色花》教学简案

一、导入

1.播放关于母爱的歌曲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2.从泰戈尔的国籍、成就方面介绍作者。

二、释题

三、自由诵读, 整体感知

1.这篇散文诗写了哪些事?

2.孩子为母亲做了哪些事?

四、细读文章, 感悟情怀

1.文中的这个孩子的特点是什么?

2.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五、拓展训练

1.用“假如……我要……”的句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给妈妈写一张卡片, 说出你最想给妈妈说的话。

六、小结全文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简案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中国古代聪颖的少年。

2.陈元方及《世说新语》。

二、朗读课文, 疏通文意

1.正音、划分节奏。

2.分小组疏通文意。

3.讲解重点词句:“内集”“儿女”“俄而”“因”“未若”“即”“撒盐空中差可拟”

三、学生复述故事

四、品味语言

1.争鸣:两个咏雪的比喻句, 哪一个更新颖、准确?请说说你的理解。

2.“公大笑乐”, 这里笑什么?乐什么?

3.以“雪像……”写一句话。

五、以冰心的小诗“纸船”小结全文

《金色花》的教学设计, 以“母爱”为重点, 以孩子为母亲做的事为突出重点的方式, 整个设计, 其意图是要学生“学会感恩”, 故在拓展部分安排了“假如……我要……”的说话活动, 并以给母亲设计卡片作为“感恩”教育的手段。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作为教学设计者, 首先应研究课文的文体特征, 因为不同的文体, 往往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散文诗从本质上看, 它属于诗, 有诗的主观情绪抒发和美的幻想和想象, 但内容上则保留了富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描写。这种文体特征, 决定了《金色花》是以细节描写为特定意象来抒发情感, 因其诗歌的特质, 情感的抒发必定是含蓄蕴藉, 富有诗意的。《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 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 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 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更值得关注的是, 这些情境描写, 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 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 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之所以说神性的日常生活, 这是因为作者给母亲的生活又特设了一个宗教生活场景——她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去牛棚。印度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罗摩衍那》在印度被看作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的圣典, 牛在印度, 被当作神灵受到崇拜。更值得关注的是, 这种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发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这种爱润泽而空灵, 神秘、恬淡而悠远。在这个家庭里, 孩子快乐、自由, 无时无刻不在母亲身边, 就像一个爱的精灵, 始终活跃在母亲的周围, 让自己的芬芳环绕着母亲。母亲沉静、安详而又美丽、慈爱, 即使对孩子调皮的责骂“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也有百般的疼爱。在这个家庭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自然、和谐, 虽然这种生活本身浸透了宗教气息, 但是这又何妨?因为这种充满诗意和神性的爱, 让这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中成员的生命变得富足, 这正是现代文明的发展中, 感情逐渐物化, 信仰日益迷失的今天的人们最需要的, 所以我们需要引领我们的学生去享受这种精神生活, 让学生的心灵诗意地栖居。

《金色花》的教学设计中, 缺失的正是这种诗意。要使学生有诗意, 教师先要有诗意。

设计者因为对散文诗本质的理解不到位, 忽视了泰戈尔对“爱”的诗化表达形式, 致使整个设计“实”有余而“虚”不足, 缺少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设计没有关注到文本中关于孩子和母亲的神圣的生活序列, 而是将其简单化为叙事的散文, 试图从文本所叙述的事情中, 分析人物性格, 进而达到对主旨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因缺少想象的空间, 不能唤醒学生心灵的记忆, 不能给学生诗意与浪漫, 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融入文本中诗意的家庭生活, 享受这种美好的感情, 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诗意地栖居”。

再来看看《世说新语·咏雪》的设计。设计者以语言的品味为重点, 旨在训练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领悟、理解、运用。全然忽视了《世说新语·咏雪》之“境”——乱世中一个家庭的温暖。

《世说新语》是展现魏晋文人风貌的故事集, 宗白华先生曾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 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 极解放, 最富于智慧, 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选自《世说新语》的《咏雪》正好给我们展现的是乱世中一个家庭的温暖, 从这个温暖的家庭生活中可以窥见以王谢为代表的魏晋文人名士的时代风貌和精神追求——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境界生活, 即“率性而为”。作为七年级的学生, 可能不能完全领会这种时代的特色和士人的追求, 但是, 如果仅仅以文意的疏通和修辞手法的训练作为《咏雪》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设计, 必然会远离文学作品阅读的本真, 使学生失去审美的反思和领悟生活的经历。如果说设计者能够引领学生关注环境的描写“寒雪”、“雪骤”两词;关注与环境形成强烈反差的温暖、自由的人物活动“与儿女讲论文义”;从“欣然”、“大笑乐”的神态描写、“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语言描写中揣摩文中的三个人物, 尤其是谢安、谢道韫的性格特点;关注“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句, 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中笔锋陡然一转的将王谢两家联系在一起的手法之妙等。学生必能感其思想、情感, 悟其智慧、文化, 享受愉快的精神之旅。

篇9:咏雪优质教学设计

咏 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讲论文义③。俄而④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⑤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⑥。”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⑦,左将军王凝之⑧妻也。

① 谢太傅,即谢安,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礼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② 内集,家庭聚会。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④俄而,不久,一

会儿。⑤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⑥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⑦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⑧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一问:谢安为什么“大笑乐”?猜猜看,什么是“咏絮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两家,人才辈出,个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诗词、歌咏、书法皆流布后世,再读《咏雪》,你看出谢道韫的家庭氛围怎么样?(补充资料一:林黛玉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补充资料二:王谢家族逸事)

二问:这样一个才女,名门闺秀,你想知道她后来的结局吗?通过这段文字你又读出一个怎样的谢道媪?(学生猜想,气氛热烈)。读下列文字,回答(难点: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

《晋书》:“(道韫)及遭孙恩之难,举措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贼稍至,手杀数人,乃被俘。”

三问:谢道韫小时候有文采,长大后风度如何?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现代汉语描述一下。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二、《世说新语》一部有趣的书,1133个小故事,分36章,我们读几个小故事怎么样?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 ,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世说新语﹒伤逝》)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世说新语﹒容止》)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世说新语﹒言语》)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邀,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世说新语﹒容止》)

△1.稽中散大夫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

(《世说新语﹒雅量》)

2.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书至。看书竟,默默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世说新语﹒雅量》)

分五个小组读、翻译、评论。每小组选三个代表一个读一个翻译一个陈述简单的读感。

三、《世说新语》里面的人物上自皇帝贵族下至妇女儿童个个我行我素,个个不同凡响,短小精悍的叙述中蕴藏无限的智慧和感动。

《世说新语》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如:

标新立异 吕安题凤 蒲柳之姿 蒹葭玉树

日月入怀 一往情深 七步之才 代人捉刀

覆巢无完卵 口若悬河 望梅止渴 东山再起

洛阳纸贵 鹤立鸡群 看杀卫玠 坦腹东床

教师选一例解释作示范,其他学生讨论自选成语当堂查找资料回答。

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可以谈谈什么是魏晋名士风度?教师用宗白华的一段话作结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上一篇:物业服务品质管理下一篇:国家绩效工资实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