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2024-04-07

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共6篇)

篇1: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扎实开展“强转树”

打造城管“升级版”

***市城市管理局

全国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启动后,**市城市管理局闻风而动,以开展“强树转”专项行动为契机,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夯实城市管理基层基础,创新城管工作方式方法,致力打造“权责明确、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升级版”,为**市在2017年7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立下了汗马功劳,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坚持长远谋发展,苦练内功强基础

(一)着力学习提能,强素质之“基”。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先后在全市城管系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讨论、“顺应改革、担当作为,打造荆门城管升级版”大讨论活动、举行城管执法队伍换装仪式、举办环卫工人节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城管部门的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狠抓日常学习培训,今年以来先后在全市城管系统组织开展了城管执法人员春季集训、2期执法人员集中轮训和协管员上岗集训活动,参训率达到100%,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坚持走出去、沉下去,一名县级干部领衔一个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完成了14项课题调研任务。制定出台《关于建立“传帮带”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实施方案》,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局系统44名年轻干部“一对多”联系培养,并开展干部轮岗交流,促进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近年来,城管干部职工为各级领导视察、外地客商考察、重点企业落户、大型活动举办等做好城市环境保障工作150余次,市城管局先后有20多名同志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二)健全长效机制,强管理之“基”。稳步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制定出台“三个办法”(荆门城管“立体式巡查、网格化治理、积分制考评”实施办法、中心城区三区城管考评办法、街办和社区城管考评办法)、“四个实施细则”(市容环卫、城管执法、控违拆违、数字化城管督查实施细则)和“四个管理规范及程序标准”(市容环卫管理及作业标准、城管行政执法规范和文明用语标准、控违拆违督查处置程序、数字化城管监督员积分考核标准),建立“日巡查督查、周研判调度、月考评小结”工作制度,实施城市管理三级督查和扁平化管理,并将市区两级80%城管力量下沉到90个城管网格,并与505名社区网格员联动,推进城管力量重心下移,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状态,促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率先出台条例,强法治之“基”。在全省同类市州率先出台《**市城市管理条例》,并确定13个配套法规规章,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出台,以构建完善的城管法规制度体系。2017年,将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户外广告管理条例、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临街建筑立面和景观照明管理办法纳入市人大立法计划和市政府规章制定计划,目前《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中心城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已经印发。同时,结合条例的出台,及时调整权责清单,厘清职责边界,共梳理行政职权83项,其中行政许可2项、行政处罚56项、行政强制5项、行政征收3项、行政检查4项、行政确认6项、行政奖励1项、其他类6项,均按规定程序确认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提振干部精气神,优化服务转作风

(一)大力实施“五员”工作法,推动干部职工以路为岗、履职尽责。整合下属单位市市容环卫局和市城管执法督察支队人员力量30人,组建6个巡查督查专班,下沉到城区6个街道,一周一轮换,交替开展巡查督查工作。印发《巡查督查“五员”工作规范(试行)》,编制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巡查督查工作手册,明确巡查督查人员履行“监督员”、“督战员”、“协调员”、“督导员”、“考评员”五种角色,当好城市形象捍卫者。同时,督促各区城管局将辖区分成若干片区,以主要道路为轴线,以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大活动场所为节点,建立领导班子包片、中层干部管段、城管队员蹲点工作制度,压实层级管理责任,推动干部职工以路为岗、履职尽责,将精细管理触角延伸到最末端,变“被动接受百姓反映问题、处置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切实提高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和处置率,今年以来,巡查督查共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128391件,现场临机处置50051件,上报数字化中心立案处置78340件。

(二)大力实施“马路局长”工作法,带动干部职工担当作为、抢拼严实。严格落实领导联系基层制度和路段目标责任制,实现领导指挥在一线、干部工作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决策落实在一线。每月确定一名局领导班子成员为“马路局长”,带班上路巡查,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督促和带动执法队员发现问题在马路、督办解决在马路,服务市民在马路,不断激发城管干部职工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工作热情。同时,将城管队伍工作作风、工作纪律、行为规范纳入综合督查工作重要内容,每月组织专班不定期开展专项督察,发现的“松、懒、散、慢”现象,详细记入在案,当面督促改正,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教育或相应的处罚,在全系统进行通报,不断培养城管队伍“抢拼严实”的工作作风。

(三)大力实施“721”工作法,促进城市管理向服务转变。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中心城区设置临时市场和疏导点16处、早夜市集中点3处,科学确定共享单车停放点1200个,并进行规范管理,达到了方便市民购物出行和保持城市良好秩序的双赢效果。严格执法程序,坚持“四个做到”,即依照规定穿着制式服装和佩戴标志标识、从事执法工作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坚持语言文明和举止规范;落实“六先一后”,即敬礼在先、亮证在先、恰当称呼在先、指出违法事实在先、说服教育在先、讲清处罚依据在先、处罚决定在后,争取管理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建立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行政审核等制度,实施执法案件评查,严格落实城管执法队员禁令,对素质低下、滥用职权、野蛮执法、刁难百姓和吃拿卡要的知法犯法者,坚决严肃处理,不断推进城管执法“三转变”(单一执法”向“管理服务”的观念转变、“执法者”向“服务者”的角色延伸和“硬性执法”向“情怀管理”的模式转变)。近年来,办理城管执法处罚案件186起,省、市案卷评查均为优秀,未发生一起暴力执法、野蛮执法事件。

三、**勇担当,凝聚民心树形象

(一)大力开展城市顽疾整治,树立勤政为民形象。针对违规占道、违法建设、渣土抛洒、户外广告违规设置等屡禁不绝的问题,实行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抓到底。先后在中心城区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42项(次),完成614条背街小巷和169个“三无”小区综合改造、27家农贸市场“农改超”和“农达标”改造,取缔马路市场12个,查处交通违法行为7万多起,拆除违法建设87万平米,启动静脉产业园建设,中心城区38条主次干道基本杜绝违规占道行为,道路机械化洗扫作业覆盖率达到87.5%,城市4条主干道被**省住建厅、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市容环境美好示范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品位能级明显提升,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占考核总分值七成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到了不扣分、不失分,一次性通过暗访、技术评估和专家组审定。

(二)深入开展城管“六进”,树立善政亲民形象。结合“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组织各级干部职工走进机关、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商铺、走进企业、走进工地,倾听民声民意,集聚群众智慧,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先后向市民群众发送《我为城管献一计征询表》3000余张、《**市城市管理条例》20000余本,累计走访调研1053人次,现场解答各类城市管理法规政策问题580多人次,收集梳理意见建议共535条,办结535条,回应满意率达到99.6%。同时,积极开展“城管体验日”“城管开放日”等主题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服务对象、媒体记者、学生代表等社会各界走进城管、深入一线,体验城管执法工作,增进沟通理解,让社会各界理解城市管理工作。

(三)扎实开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树立廉政爱民形象。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建成“智慧荆门E点通”移动APP综合服务平台,日均在线1800多人;搭建了“荆门城管”微信公众平台,并将12319热线整合到局政务网站,更加方便接受和处理群众需求。扎实开展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集中纠正和严肃查处财务管理、行政执法和不担当不作为三个突出问题,机关作风焕然一新,履职尽责能力大幅提升。坚持为民办实事,先后在中心城区新建公厕22座,新增垃圾转运站15座,更新增设垃圾容器2200余个;在农村建设示范村400多个、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20余座、区域性生活垃圾处理厂3座,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

篇2: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普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综合执法大队

这里,是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这里,是人文璀璨的智慧之城。这里,有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自2016年12月以来,普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以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培训工作为载体,以推进权责清单等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改进城市管理执法方式为抓手,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树立崭新形象的“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

篇章

一、以开展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培训工作为载体,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016年12月26日,大队召开“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会议传达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的《全省城市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方案”》,并就开展好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会议指出,自2016年12月起,大队将开展为期1年的普定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活动期间,利用每周一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协管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有关法规、文明执法礼仪、国家大政方针及重要文件精神等内容。

2017年,共组织全员培训36次,学习内容涵盖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市县重要文件精神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管理执法办法》、《贵州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10余部法律法规。

为打造城管队伍良好形象,提升执法服务水平,大队还开展了2次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协管员集中军训活动,军训由大队现有军事素质较好的复退军人队员担任教官,按照部队编制将人员按班排分组实施,训练军姿、集合、看齐、齐步跑步前进等队列基础知识。

为提升执法队伍的凝聚力,培养队伍的团结互助精神,2017年5月,大队组织全体人员到清镇红枫湖开展为期一天的野外拓展活动。

11月27日至12月7日,全体执法人员分两期参加了安顺市科级以下城管执法人员培训。

通过培训,普定县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的素质大幅提升。

篇章

二、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

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让城市管理执法权力依法有据、程序规范、公开透明,普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执法大队认真对照审核我省印发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提出修改意见,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在贵州省人民政府网上办事大厅、普定县人民政府网公布。经修改,大队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事项共保留73项,其中行政许可5项,行政处罚63项,行政强制2项,行政征收3项。

大队还制定了《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普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普定县住建局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细则》、《普定县住建局城市管理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城市管理执法服装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进一步推进执法工作规范化。

篇章

三、改进城市管理执法方法

(一)大队积极倡导“721”工作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一是建立了首违免罚制度,对首次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者,以批评教育为主,只要拟写《保证书》,写明自己的姓名、住址、初次违章时间地点等内容,保证以后不在违章,就可免于处罚。制度实施后,大多数老百姓都感觉比较有人情味,重新违章,即使处罚,大家也容易接受。2017年共实施首违免罚385起,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二是加强各类市场管理,疏堵结合,归行纳市,提升市容环境卫生水平。积极牵头将普定西门夜市美食城的28户经营户搬迁至郎泊湾经营,并与公安、市场监管、交警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取缔了小青山农贸市场星博路、党固路86户占道经营,将该市场临时鸡市的16户家禽经营户全部搬迁到集中新建的板房内经营,结束了“脏、乱、差”,臭气、噪音严重扰民的历史。三是根据世俗民情需要,让利于民。在县城区合理设置8块广告栏,供市民张贴发布信息,同时,对城区主干街道的店铺广告进行了清查,凡不符合标准、老化破损的门头广告牌,一律限期整改,并督促野广告清理公司加大各类乱张贴、喷画的清洗、覆盖力度,共督促更新广告牌89面、拆除225面。有效减少县城区乱贴画现象。结合节假日、夜间、周末实际,规划部分区域许可市民占道经营,但督促搞好周边环境卫生。四是强化市政设施管理与维护,推进宜居普定建设。发放“门前三包”责任书3000余份,要求市民做好“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牵头取缔了文明路停车泊位,并制作10块禁停标志牌、停车场指示牌,15块温馨提示牌。完成城区人行道“眨眼石”修复工作。积极更换各类破损井盖板,共计更换车道重型井盖480套,人行道轻型井盖450套,排水沟盖板470套。修补城区破损路面2000余平方米。五是修复了桂花园音乐喷泉,全年抢修路灯3000余颗,抢修电缆5000余米,补植、扶正绿化树1000余棵。

(二)创新工作方式,实施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城市。采取“定员、定岗、定路段”的方式,城区各条路段均明确了市容秩序管理责任人、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人、市政路灯绿化管理责任人及包保领导。结合普定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大队制作了“普定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网格化管理公示牌”22块,张贴在公厕、广场、车站、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公布有关责任人的姓名及联系电话,方便广大群众监督举报。

(三)强化宣传引导作用,提升市民文明卫生意识。通过《普定城管》微信公众号、《普定城管》今日头条号、《普定住建执法信息》、中心大道电子屏、举办大型宣传咨询活动、车载广播、户外画板、标语等形式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工作动态等。2017年,共制作城市管理宣传画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广告300余幅,发布微信公众号信息200余期,《普定住建执法信息》13期,同时,利用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综治宣传月、科技宣传周及周末赶集日等时段开展城市管理法规集中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倡议书》、《城市管理倡议书》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通过中心大道LED显示屏设置“城市管理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全天曝光市民举报或执法人员、环卫工人抓拍的不文明行为。

(四)积极实施执法过程全记录,建立了《普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执法过程全记录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维护行政相对人与执法人员合法权益。同时,为配合好制度落实,2017年,大队新购置执法记录仪100台,执法对讲机80台,基本实现一线执法执勤人员人均1台全覆盖。

(五)积极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发放城市管理宣传资料、讲解城市管理法规、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治理社区及校园周边卫生秩序等方式,更好地调动广大居民、学生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2017年,先后在西安社区、红旗社区、红新社区、塔山社区、县二中、实验学校、思源学校等社区和学校召开座谈会8次,城市管理法规讲座11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帮助清理卫生死角、野广告、占道经营200余处。

(六)聘请市民监督员,监督指导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大队聘请了200余人的市民义务观察团,每天深入大街小巷,开展不文明行为劝导,并对日常市容管理、市政建设、城管执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七)城乡规划及“两违”执法。2017年,大队共查处新增违法建筑280户,占地面积31449.4平方米,建筑面积38562.4平方米。拆除220户,占地面积22049.8平方米,建筑面积28792.6平方米,指导、配合乡镇开展拆违工作12次,拆除86户,13619平方米,处置工地阻工15次,接待来访35次124人,参予处置突发事件12次,配合增地拆迁20余处,存量消化1002户,已完成市下达1000户的存量指标。

(八)取得的荣誉。2017年,大队先后荣获县级“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市级“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表彰。

篇3: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是江西省景德镇市所属10所中学,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调查对象以学生为主, 有关专家、学校领导、体育教师为辅。调查问卷是专门针对调查对象而设计的。再测法是检验问卷信度的一种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 先期进行一次测量, 间隔二十天后, 再进行一次测量。利用同样问卷的两次测量的数据计算信度系数R=0.85, P<0.01, 说明设计的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在对部分有关专家访谈后, 进行问卷效度检验, 专家中97%的人认为调查问卷的内容具有目的性, 调查问卷的效度较高。将调查问卷进行发放, 每所中学抽取120名学生, 10所中学共计发放问卷1200份, 回收1175份, 回收率为97.9%, 有效问卷为1175份, 有效率为100%。

二、结果与分析

1. 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熟悉情况

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正逐渐得到各界关注, 但要真正让人们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有益之处, 还是要利用各种渠道多种方式极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融入阳光体育运动。从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可知, 有298名学生熟悉阳光体育, 占调查人数的25.4%;有622名学生对阳光体育有点熟悉, 占调查人数的52.9%;还有255名学生不熟悉阳光体育是什么, 占调查人数的21.7%。由此可见, 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 各级学校也不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更不用说自觉宣传阳光体育。通过访谈了解到除了体育教师外几乎所有教师对阳光体育知道甚少, 学生家长就更无从谈起了。因此, 为改变这种现状, 各级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资源加大力度广泛宣传阳光体育。通过这种积极主动的方式, 引起社会和学校的共鸣, 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支持,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去。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按实际情况, 重新制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并要求从2007年开始正式实施,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同步进行。由调查数据可知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景德镇市各中学学生的达标率为98.8%, 其中优秀率为26.8%, 良好率为42.5%。《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情况总体上来讲, 形势良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正式实施, 对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有很大促进作用。各级学校都配置了精确的测试器材, 运用先进的测试方法及时测试数据并上报主管部门, 各项工作都在稳步进行。

3. 学校开设体育课的情况

反映阳光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体育课的教学。高中每周2节课, 初中每周3节课, 这是中央文件明确要求的。调查的景德镇市10所中学全部都能按要求开设体育课, 完全符合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景德镇市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阳光体育活动的精神贯彻落实到位。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 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都会按要求安排体育课时, 学生是否真正上足了体育课, 还需进一步调查。学生们能真正享受阳光体育活动中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的运动乐趣, 还要各级学校的积极配合, 实事求是, 不搞形式主义, 将阳光体育活动扎扎实实地开展。

4. 学校挤占体育课的情况

中央文件不仅在课时数上有硬性规定, 同时还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按要求开设体育课。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必须保证, 体育课禁止被挤占和削减。各学校在体育课占用情况方面就不容乐观。虽然在学校的课表上都按要求安排了体育课, 但是经常会发生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从调查数据看, 因下雨等天气原因而不上室外体育课是体育课停上的主要原因, 占调查人数的56%。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很多学校因为缺少室内体育场馆, 碰到恶劣天气也只有改在室内上课, 这是可以理解的。还有25%的学生认为文化课占用了体育课的时间。因为大部分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升学率, 在关键时期, 文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常常挤占体育课, 进行补习、开班会或者其他事情, 无视体育这门课的存在。这种现象在毕业班更为严重。还有19%的学生认为其他原因占用体育课, 学校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其他的活动, 为此占用体育课也是不可避免的。总而言之, 学校挤占体育课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没有良好的体质, 怎样应付繁重的文化学习?学校应充分认识这一点, 想方设法去保证学生的体育课时间, 真正促进阳光体育活动更好、更快地开展。

5. 全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区段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离不开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 更是体育教学的延伸。阳光体育活动要求的“每天锻炼一小时”, 真正实现还是在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结果表明, 景德镇所属中学在上午的大课间活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 比例高达99%。通常广播体操活动都会安排在这个时间。学生做广播体操的时间学校都会尽力保证的, 这点不用担心, 因为每年要选拔班级参加全市的广播体操比赛。中学生在早晨安排体育锻炼的会很少, 只占调查人数的10%。主要原因是中学生上学时间比较早, 学习又比较紧张, 早晨根本没时间进行晨练。将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在下午的学生比较多, 占调查人数的51%。这说明学生还是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 只是老师们总是会在下午第二节课后安排班会或者卫生大扫除, 甚至辅导学习。

6. 持续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这是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最低限度的要求。学生平时课业比较繁重, 没有充足的时间来锻炼身体, 但是学生每天应该至少保证一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起到增强自身体质的作用。从调查情况了解到, 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持续时间60分钟以上的占81%, 有12%的学生每天持续锻炼30~60分钟, 只有7%的学生持续锻炼30分钟以下的时间。这充分表明大部分在校学生都能保证每天持续锻炼一小时。尽管锻炼时间有保证, 但锻炼效果是否能保证呢?学生除了在上午大课间统一做广播体操, 其他时间都是自己自由活动。体育教师也只在课堂上进行专业指导, 很少在课外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

7. 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内容

检验阳光体育活动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选择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对体育锻炼项目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项目。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项目, 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表6可以看出, 篮球、足球、乒乓球是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排前三位选择的项目。大部分学校都会在校园内修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等场地, 学校场地条件往往对学生选择课外体育锻炼项目起导向作用, 所以学生会较多地选择在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开展球类运动。至于其他的项目, 由于场地的限制和缺少专业指导, 学生选择的较少。

三、建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持续发展需要青少年身心的健康, 更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 但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基层学校的积极配合。学校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引进先进教学理念, 运用多样的宣传方式

体育课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有最直接的联系。锻炼身体是讲究效率的, 不是简单地消耗时间就行。这对体育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 学校应引入最前沿的教学理念, 利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不断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学校更应坚持新课程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教会学生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释放压力, 放松心情, 用心进行全方位的身心锻炼, 积极主动参与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阳光体育运动中。

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口号多种多样, 其中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口号非常响亮, 但是社会上很多人并不真正知道和了解阳光体育运动。基层学校应自觉做阳光体育运动的义务宣传员。宣传阳光体育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校园内可以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等方式, 在校外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各级部门甚至学校自身应该积极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评比活动, 表彰先进, 鞭策落后, 营造全员爱阳光体育的良好氛围。运用多样的宣传方式, 吸引全社会的目光集中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上。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实施就会更加顺利。

2. 完善学校领导组织, 形成严格的督导机制

学校日常管理工作需要领导组织的管理。学校体育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为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更加需要领导组织的保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 基层学校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按要求成立一把手挂帅领导小组, 为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学校更应鼓励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 相互沟通, 彼此了解, 增进感情, 共同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师生平等互动, 共同体验分享, 不仅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有利于师生彼此信任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学校相关的组织机构应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进行定期督促指导, 建立完整的督导制度, 才能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上报和反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有效的工作, 也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各主管部门必须重视这项工作, 并且建立起一整套长效的监督机制。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必须保证每天一小时, 重点监督毕业班的执行情况, 违反规定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评估将一票否决。建立严格的督导制度, 不走形式主义, 学生真正得到实惠, 才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健康持续发展。

3. 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更多的活动经费的投入。这样才能为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没有充足的活动经费作坚强的后盾, 任何活动都无从谈起, 阳光体育运动更是如此。只有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才能解决学校现阶段体育师资力量薄弱、场地器材老化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经费的投入, 增强师资力量, 改造更新场地器材, 阳光体育活动才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但是不能片面地来衡量学校的教学质量, 难道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只能让学生的文化成绩来决定吗?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 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几乎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应付考试上, 无从谈有时间锻炼身体。在不断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 也应该将体育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建立起阳光体育活动评价体系, 这也将成为现行教学质量评估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四、结语

国家需要的是人才, 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 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就是要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促进青少年身心素质提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凝心聚力, 共同努力, 将阳光体育运动坚持到底, 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鹏.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报告中的讲话.北京:国务院办公厅, 2006.

[2]胡传庆, 许国芳.对“阳光体育”的思考和对策.体育师友, 2007 (6) .

[3]罗振宇.关于在学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1) .

篇4: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关键词:阳光体育活动 健康 情况 反思

为了推动全国亿万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让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高潮,贯彻落实各级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一代新人为己任。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在全校掀起体育锻炼热潮,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校阳光体育工作计划》的指引下,我校周密部署活动方案,统筹安排,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青睐,一学年的阳光体育活动简单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活动。为了搞好本次活动,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体育组与年级组紧密配合,确保活动有序、安全。为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活动前根据学生习惯积极安排活动内容,落实各项活动名称,力求影响深远并规划活动场地,策划活动范围,确定活动时间,为响应启动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热烈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启动仪式,宣读倡议书。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营造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中,用实际行动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美,体会运动的快乐。

二、精心安排,内容丰富

根据初中、高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体育组精心策划,明确各阶段的活动内容、地点及责任人,这样既保障了活动的规范有序,又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效。丰富的活动开展:像金龙杯足球赛、师生篮球赛、学生跳绳比赛、拔河比赛、广播操、排球赛等。

三、严抓过程,注重实效

1.启动学校体育节的各项活动,有金龙杯足球赛、师生篮球赛、学生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使全体师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通过体育节,展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效果。

2.认真组织广播操。在优美的旋律中,全体学生共同齐做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和《感恩操》。他们用整齐规范的动作向人们诠释了体育锻炼的纪律性、规范性和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心理。

3.以年级组为活动单位。按照事前制定的时间和划分好的区域,各年级学生在班主任、班级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活动期间,学生跳绳踢毽充满精神、球类运动异彩纷呈、活泼身影跳跃奔腾,生命的活力昭然于眼前。

4.认真总结,表彰先进。总结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对组织新颖活泼的活动,积极参加锻炼的班级、年级进行表彰。进一步提升“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氛围,使全体师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使每位师生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活动的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发展。初三年级代表学校参加雨花区阳光体育活动展示被评为一等奖。

由于活动的策划和安排比较周详,落实的较好,包括从开始的策划、场地的安排、成员间的动员和宣传到活动的开展等一系列的过程,使得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此次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欲望,并为师生之间提供了更好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巩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活动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效果,自始至终都是沉浸在一片欢乐声中,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主要反映在:(1)学生思想发生了改变,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了不同于网吧的乐趣,在运动中加深沟通交流,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2)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运动能力、体育测试成绩明显提高,身体免疫力、抵抗力也明显增强,今年流感在学生中没有大规模爆发、学校没有因流感停课,流感没有对我校学生学习、生活产生大的影响。(3)体育活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因而对学生学习成绩也有较大促进作用。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使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认为对于阳光体育活动中有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

1.进一步提高师生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动力源泉,只有提高了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认识才能更有积极性和持续性。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活动内容要更加丰富,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要,从而保证学生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通过办专栏、写标语、召开主题班会、举办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全校进行全民健身教育,形成人人爱体育、个个懂体育的氛围,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特色,使全校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掀起体育的高潮。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6.阳光体育活动还应该与学校开展的其他活动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如:我年级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时同时開展了读书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励志、团结、感恩等方面的文章,使学生在思想上也彰显出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团结拼搏的精神。成为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真正健康的人!

7.保障有力,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学校在有限的办公经费中应拿出专款,添置体育器材,完善体育设施,保证学生的活动场地。社会赞助和家庭自备器材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配备体育运动用品发动学生自制体育器材,做到每人有一件体育器材,如毽子、跳绳、球类等传统体育器材。

只要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相信能够在今后的阳光体育活动中做得更好,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真正落实到实处。

篇5: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1. 中学生参与锻炼的意识不强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忽视对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训练,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课业学习中,把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活动安排挤掉了,严重影响了活动的开展。

其次,现在有些中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磨练,家长的溺爱导致有些中学生在许多方面非常脆弱,意志品质不坚定,懒惰等。

再次,长时间上网、玩游戏、玩手机,以及丰富的自娱自乐网络节目的播出,使得众多学生养成静态生活的习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

最后,由于学校宣传不到位,学生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好处和意义,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不了解,认识不足,或者是所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在活动中走形式等,使得一部分学生觉得阳光体育运动是可有可无的事。

2. 活动单一,模式陈旧

第一,体育活动的形式没有大的创新,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相对简单,活动时间很难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短期效应,忽视对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忽视对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第三,从活动的内容来看,关于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虽然有关部门多次进行了丰富与创新,但是仍然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升学率的压力迫使体育教学流于形式。

无论是陈旧的教学内容,还是单一的教学活动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对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缺乏兴趣,影响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局面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质的改善与健康水平的提高。

3. 体育场馆设备设施配备不齐

尽管自1992年河北省政府就把“普九”作为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的重大举措纳入全省的学校教育重要工作日程,后来的双高“普九”“普九复查”、省政府督导评估等措施的实行也促进了中学体育设施设备的完善。但是,三年一次的“普九”复查、“普九”巩固提高以及省政府的督导检查评估,都只是阶段性成果,很多指标存在水分,也有不断下滑的趋势。在中学体育器材的配备上,有些达标构架是脆弱的,也有的达标是暂时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得中学体育在教学的基础上再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就不是很顺利了。体育场馆设备设施不齐全,会严重影响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建议与措施

1. 转变教育观念,激发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行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加大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评价权重。把推行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把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活动安排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主要条件之一。

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画、体育画报等宣传形式宣传到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阳光体育运动的好处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阳光体育活动中来。

2. 丰富体育活动内容,让阳光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要创新体育活动的形式,变单一的形式为多种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加活动时间。激发学生自觉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健康体质测试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阳光体育活动的好处。

3. 配齐配全体育场馆设备设施

应借河北省政府对学校的督导评估的东风,加大体育场馆设备设施的配套资金投入,从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的高度获得上级的资金支持,从省政府督导评估的活动中争取专项资金,配齐、配全中学体育设施设备。

摘要:笔者深入河北省河间市第八中学,就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文分析了开展该活动的原因,提出建议,倡导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体育活动内容,配齐配全体育场馆设备设施,促进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运动,活动开展,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飞燕.谈提高我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硬件建设[J].中国学校体育,2009,(4):105-107.

篇6:强转树活动开展情况

关键词: 中学体育 体育社团 开展情况 光泽县

中学校园体育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体育课教学也在中学新课标改革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学生由兴趣相投、志向相近而组建的各种类型的校园体育社团正是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且在新课标改革中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从中学体育活动的发展看,学生体育社团扮演着繁荣校园体育文化、提供学生课余体育运动平台、培养更多体育人才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体育健身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我校现已开办气排球社团、羽毛球社团、篮球社团、瑜伽社团等学生体育社团,为学生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我校正在进一步探索创新社团管理模式,推动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1.我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与问题

对于中学学生体育社团的研究,首先要依托于实地调查与实践基础,笔者在对本校学生自主开展的排球、羽毛球、篮球、瑜伽等社团的调查后总结出我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并提出在开展活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我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

当前,我校学生的体育社团大都由学生自发组织并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活动,但是总体来看,学生体育社团的数量仍然不多,主动参加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不足,社团开展自主活动的频率不高,这些情况广泛存在,对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形成限制性影响。一方面,我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组建与活动开展是以利用本校所有的体育资源为基础的,因而只能开展诸如羽毛球、篮球、排球等中学体育课常见的体育社团活动,一些本应在学生体育社团中为学生的业余体育发挥作用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诸如轮滑、跆拳道、健美操等开展较少。另一方面,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形式基本固定,形式较为单一,在中学体育学生社团的主要形式中,我校的学生体育社团主要是在学生自发成立、体育教师指导的形式下成立的,这就给师生结合的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

1.2我校学生社团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反馈结果和笔者的实际调查,我校学生体育社团在开展活动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来自于家长、学校与教师三个层面。首先,家长对于学生在学校开展自主性的体育社团活动支持度不高,其担心点主要在安全因素与影响学习两个方面,家长的态度会给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带来极大影响,对学生的体育社团开展产生关键性乃至决定性影响。其次,学校对于学生体育社团的态度与支持度也至关重要,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社团支持主要是从场地器材与经费两个方面体现的,我校学生的体育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来自于学校层面的拨款数额有限,而学校场地能够为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提供的支持也很受限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社团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再次,体育教师在学生体育社团开展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协助组织者的角色,教师的组织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也对学生体育社团活动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我校体育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经验不足,因此往往在指导学生体育社团开展中积极性有余而经验不足。

2.推动我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对策

2.1提升各界对于中学生体育社团的认知水平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进中学领导、教师及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公众对于中学学生体育社团的认知,提升其对于在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育社团发挥的作用的认识水平。学校领导与师生要共同解放思想、创新理念,不断明确各自在发展学生体育社团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步培养学生开展业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体育社团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价值取向。

2.2推动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

对于中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而言,来自于包括学校与社会的支持尤其是物质支持有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推动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显得刻不容缓。学校可以探索学生体育社团的组织形式的创新,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的各种资源,推动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创新并积极探索走向社会,满足社会对于学生体育社团的关注与重视。

2.3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知识与指导水平

推动中学生体育社团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体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指导教师制度,为教师在指导学生体育社团开展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指导水平,通过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对于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业务水平,从而为学生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李正.中学体育社团现状与健康发展对策研究[J].搏击,2014,04(04):27-29.

上一篇:致现任女友的搞笑保证书下一篇:附录一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