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2024-05-24

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共13篇)

篇1: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用八个字概述:企业发展、人才先行。高新技术化工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更是不言而喻。作为国有企业,在现有资源配臵上如何让员工培训实现高效化,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解析公司人员构成,提高员工培训针对性

就目前我公司的人员构成来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新入职大学生,年龄在25岁以下,基本上都是学徒工,后称新员工;几年前入职的大学生,年龄在35岁以下,目前为各装臵的技术骨干,后称老员工;转岗工人,年龄在38岁以上,目前为各装臵的操作人员,后称转岗员工。

1.1 新员工培训与发展,又称岗前培训,但岗前培训只适合安全培训和基础化工知识培训,至于化工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技能培训,如果依然推行讲课授课的方法,那势必会是盲人摸象、纸上谈兵,所以即便是培训时间相对充裕的新入职员工,实行在岗导师带徒比岗前培训效率要高得多;

1.2 老员工的培训与发展,又称在岗培训,简称每年再培训。我公司这些员工有一些特点,即近几年前入职的员工,现在基本上都处于结婚育子的人生阶段,除了倒班工作以外,其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轮流带孩子上,所以集中讲课对他们的不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

1.3 针对我单位的状况,还存在一批特殊的员工---转岗员工,该部分人员有几大特点:年龄大、接受能力不强、可塑性差、化工基础知识薄弱和学习积极性低。对于这部分员工,讲课对他们来说更是听天书---不知所云。

由上所知,集中讲课无论是对新员工,抑或是老员工,都是不合适的,所以,下面我会着重阐述在岗实操培训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加强实践操作部分的现场演示与讲解,可使员工感觉到理论性很强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实操的必要性和关键性,对于化工企业职工的操作技能显的尤为重要,化工生产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其专业操作性很强,想让员工全面的熟悉和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根据现场工作需要的特点,在岗培训的形式则应是非常直接和形象化的。如设备结构、实操技巧、工艺生产规范等方面的培训最终是要运用到实践操作上的,如果一味的讲理论知识而脱离了实际操作,那样就违背了培训的初衷,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让培训内容更容易掌握,我们的培训方式必须有所改变,将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结合,将理论培训与实际演练结合,因此,培训场所应由课堂转移到生产现场,培训形式也应由传统讲授授课变为在岗导师带徒,从而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度,通过培训真正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目的。因此看来,职工的技能培训在化工企业来说不在课堂上,而在岗位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公司需要的人才,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以上员工构成分析来看,讲课授课对化工企业来说,正如“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之言,是水土不服之举也。因此,针对化工企业来说,必须因地制宜的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方法,即因材施教+在岗导师带徒实操培训+绩效驱动。

2、改进思路,提高培训实效性

如何通过改进企业培训思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因势利导,完成良好的培训效果。2.1 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只有通过分析和结合职工的特点,推行“因材施教、因龄而教、因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分层次提要求和进行培训,结合岗位导师带徒模式,再配合公司对分厂,分厂对班组的绩效加以驱动,其实效性必定是事半功倍。公司提要求、要结果,分厂设计大纲及培训思路,班组组织实操技能培训,最终实现公司得人才,分厂得效率,班组得实惠的组合效益模式。

2.2 落实导师负责制,做出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 2.2.1 重视负责导师的培养和选拔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个导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岗位教授的成效。只有高素质的培训导师才能培训出优秀的新工,由于工作技巧一般都在岗位实际操作中形成,在岗培训正好将此优势利用的非常充分,这方面的培训决定着们今后的工作效率,所以必须挑选业务技术过硬、责任心强、有耐心、善沟通的高水平员工负责培训工作方能产生最好效果。我们选聘的导师大都是各分厂的技术骨干,在教授相关知识方面没有问题。2.2.2 结合职工特点,量身定做职业规划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分厂领导、装臵骨干人员的积极作用,将他们聘为新员工的负责导师,合理地为新员工做出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工作要放在新员工转正后再开展。经过试用期后,他们的性格、能力、素质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体现,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他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寻找到切入点,适时地为他们设计一个符合个性发展的职业规划。这样的设计主要考虑员工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也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中投入激情。但是,在做规划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设计留下一些空间,话不能讲得太死了,如果他的方向发生偏差的话容易产生许多消极的因素,反而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

总之,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应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设计这种规划的目的还是希望公司能够留住人才,能够培育出适合公司发展的可用人才。只有我们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我们企业壮大的空间才会得到扩充,企业的发展动力才能寻找到不竭的动力之源。2.3 改进考核方式,增加培训驱动力

除了在培训方式上光有好的方法还是不够的,公司积极的考核驱动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3.1 改进考试形式,严肃考场纪律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培训考核对培训过程的导向作用,要维护考试的严肃性。所以采用考试在公司层面上统一组织,各分厂对调监考,提高考试的严肃性,也就是把好了培训的质量关,很自然的也就提高了培训效果。

2.3.2 因材施教培训配套层次化考试

关于考核方式也应考虑进行改革,培训的目的在于取得实效,培训考试应根据“因材施教”进行层次化选题。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可以进行基础操作方面的考试考核;骨干员工在试卷试题的设计上应增加主观题,减少客观试题,例如增加异常处理和突发事故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考出水平,使培训工作取得实效。2.3.3 考核牵动培训,为培训增加源动力

应把各分厂培训计划的完成率、达成率作为月度考核指标之一,通过公平、公正的监督评比对培训工作突出的分厂给予重奖,对不重视培训工作、培训没有实效的分厂给予考核,从而引起各级领导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让领导带头抓培训。为保证考核的有效激励作用,一定要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既要有正激励也要有负激励,并且要做到考核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 加强培训效果的跟踪、总结工作

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无论哪个方案的初始必有不合时宜的末节,加强分厂主管和培训负责人的培训效果反馈,消除培训隐患,及时取得培训单位的反馈与跟踪信息,不断改进、巩固和提高员工培训的效率。

此上为化工企业单位培训之需求,详述报告于此。

尼龙化工公司

2014年3月9日

篇2: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摘要】要得到一个好的高效率的企业团队需要其企业对其进行成正比的高成本投入,而高成本的投入换回高效率的团队,这样良性的循环才能让企业正常的健康的发展。以下是笔者对如何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成本投入来提高企业团队工作效率写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企业团队 成本 激励 提高 人力资源 效率

在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一个成功的企业或机构都离不开一个好的高效率的团队,而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则必须有一个标准的严格的现代化管理模式。现代化管理,是以提高人的素质,培育人的思维方式作为核心,让员工的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通过种种管理细节,将人文关怀传导给员工,造成对企业的认同感,员工就会不知不觉将自己的行为与企业的企业价值观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对工作热忱的人,对客户热忱的人。员工的心是企业的根,一个企业,所有的高招都必须通过员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失去了主动和自觉,企业也就不能高效运转。现代化管理,追求的是让员工真心向善的人性化管理。在考虑奖惩的同时,更注重启发员工作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把自觉作好工作当作一种习惯。

1保证必要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并且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单位重要资产和财富的理念

传统概念上的资产和财富是指资本、产品、技术、生产工具等等,人力资源并未被纳入资产和财富的范畴,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劳动生产要素和成本耗费。随着人力 资源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创新,人力资源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组织的一种重要的特殊资产和财富。进行必要的人力资源规划,规范人力资源的取得过程,进行必要的人力资源素质的测评与分析,保证必要的招聘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及安置成本支出,从而为企业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招募提供可靠保证。

2、逐步建立科学化、制度化的培训教育体系,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投入

企业求得发展就必须改变以往用人观念上的短视,要从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系统性、持续性的培训机制,建立科学的制度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进行。员工开发与培训,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有针对性的、符合员工需要的培训,对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有积极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起到降低员工离职成本的作用。

3、保持使用成本的合理比例,优化使用成本内在构成根据双因素理论,维持成本是一种保健因素,降低员工的劳动报酬,将招致员工的不满意,必然会影响人力资源的运用效率;奖励成本和调剂成本则是激励因素,恰当的运用,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进而促进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

(1)降低维持成本的比例,适当提高奖励成本在使用成本中的比例

维持成本主要是基本薪酬,奖励成本更多地表现为可变薪酬,在管理实践中

可以降低基本薪酬的比例,提高可变薪酬的比例,将可变薪酬与员工绩效挂钩,促使员工将个人利益目标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促进员工自主提高效率。

(2)奖励形式多样化与人性化,促进人力资源效率提高

分析掌握员工的真正需要,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采用多种形式给员工奖励,有效地促进员工的绩效水平提高,同时起到控制奖励成本支出的目的。

①标准且合理的奖罚制度

有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有很大的误区,把绩效管理当成了奖惩。当考核扣钱成为管理者的一种习惯时,久而久之被考核者也会变得麻木.考核目的不是为了要多扣些钱,而是为了找出差距并予以改善!在对员工的考核的同时应该非常注重员工的满意度,我们的考核制度主要是将员工的工作表现反馈给员工,及时对员工的工作给予正面表扬和评价,让员工感觉到被尊重、被赏识,持续强化正面的行为,使之带来影响产生倍数效应。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帮助员工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更能激励员工的士气,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绩效管理不仅强调工作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考核不是为了吹哨子,告诉员工你错了我要惩罚你,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教会员工才是符合企业目标的行为!绩效管理的实质——通过对过程的管理达到持续改善!过程中的实时沟通指导才是考核的关键。绩效管理切忌只“考”不“管”,沟通才是硬道理!

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这些是奖励的重点,给予他们跟好的薪酬待遇及福利,能很好的带动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浮动性奖励机制,让员工的工作成绩与薪酬、奖金挂钩,更好的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②好的精神激励方式

精神激励可以说是一种无成本激励方法,但是往往能让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你所要做到的仅仅是抽出少量的时间而已。以下十种激励方法能很好的激励下属员工。

不断认可、真诚赞美、荣誉和头衔、给予一对一的指导、领导角色和授权、榜样、休假、传递激情、团队集会、主题竞赛。注①

(3)适度增加调剂成本的比例

调剂成本的支出目的是改善企业工作环境和调剂员工的工作节奏与业余生活,这也是一种激励因素,适当地增加调剂成本,可以激励员工自觉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增强员工忠诚度和减少离职成本也有一定作用。

4、注重多方面对员工的关心与激励,减少离职成本支出

离职成本是企业最不愿意发生的成本支出,更多的还有看不见的对企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对于离职之前和当时的人力资源效率有直接负面影响,还可能会有扩散及更长的时期的不良作用。

要尽量减少离职成本,就要从对员工的关心开始,在人力资源运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从有形的制度到无形的文化,都本着人本主义的理念,关心员工的状态,重视员工未来的生涯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而促进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

5、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保证保障成本的支出

严格控制劳务用工使用,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围绕公司发展战

略,完善公司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行为,探索建立全新用工机制,规范劳务用工管理。印制下发《劳动合同法宣传手册》和《规范劳务用工管理指导意见》,在企业各单位形成了学法、懂法的良好氛围,并为企业各单位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明确了方向,促进了企业的劳动用工观念向法制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转变,为进一步理顺劳动关系,完善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

同时,要求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与当地劳动部门和人员服务企业联系,按照国家和企业的要求,规范用工行为,整顿不符合规定的劳务人员。保障成本中的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是我国法律强制企业为员工支出的,无数的事实证明:逃避保障成本的支出,一旦出现问题,企业的损失远远超过逃避之初的想象,对企业形象也有不利影响,严重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带来长时期的扩散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应当认真遵守国家政策法规,保证保障成本的支出,在我国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尽可能地保障员工的利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的损失。

6、优化管理层面,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企业要想不断的创造财富,经营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企业团队及其员工的工作效率。因此,应该让下属有干劲,即让他们对工作必须产生动机。但是,要让下属产生动机,一天到晚的号召他们“拿出干劲来,搞好工作”,大家就会积极的向工作挑战吗?实际上也许效果正好相反。最后的下场只能是下属丧失干劲,并加深对领导人的反感情绪。人并非那么单纯,你让他拿出干劲来,他就会拿出干劲来吗?你看看家庭教育的例子就会明白,母亲为了教育已经上学的子女,从早到晚苦口婆心地说:“好好学习啊!”最后怎样呢?接连发生了多起家庭暴力事件。

那么,人的干劲从何而来?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谁都想一天比一天好,而不愿一天比一天坏。人们的行为规律是:有利的事,积极的干;吃亏的事,尽量回避。由此可见,要想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时,人才会产生干劲。如果相反,强压谁接受吃亏的行为时,谁就会丧失干劲。

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即“猫与金币”或称“猫与松干鱼”。金币对人类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金币对猫来说却一文不值,无论你怎样用金币对猫挑逗,猫连看也不看,如果改用松干鱼去挑逗它,饥肠辘辘的猫会怎样呢?毫无疑问,饿得发慌的猫为了得到松干鱼,肯定向鱼猛扑过去。

猫也好,人也好,都想获取自己渴望的东西,换句话讲,即为了得到自己最有利的东西而产生积极的行为。因此,经营者和管理者应该十分清楚,若要下属全力以赴地工作,就应该明确人的干劲取决于什么。所以,我们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使下属产生动力的知识和技术。

为了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怎样调动员工的最大积极性呢?实践告诉我们,收入差距是员工工作的根本动力。因此,按照“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创建合理的收入差距制度,并让其逐渐的成为企业文化,就变成了我们经营干部和管理者最最重要的责任和工作了。鉴于此,就必须创建并制定干部启用原则和职工使用原则。

干部启用原则是:高薪启用精明能干的中上层企业管理人员,无情淘汰不称职的管理人员,重视培训现在的经营管理人员,按照“能力至上”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懂管理会经营的专门人才。

职工使用原则是:在同样条件下竞争,因为体力、智力等各方面的素质差异

会导致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能者上,其贡献必多,其待遇必厚;庸者下,其贡献必少,其待遇必薄。这就是结果的不平等,这是必然的现实,必须实事求是的予以承认。

这样制定的干部启用原则和职工使用原则符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和“人们为了得到自己最有利的东西而产生积极行为”的行为规律,只要坚持不二的执行,员工的积极性肯定就能调动起来。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才能真正的做到平等、公平、公正、有效,使在其位或追求上高岗位或得不到向往的岗位的每一位员工都能达到心悦诚服,心理平衡。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可是这都需要一个好的管理层进行管理。又要如何建立一个好的管理层呢?这是每个企业都又爱又怕的问题,因为有一个好的管理层能让一个企业做到事半功倍或多倍,而如果一旦企业管理层出现问题那对于企业来说会是很大的损失、且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妥当的话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要遏制这一点就要做到;①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干部考察考核方式、方法,实现干部考评管理的科学化。建立对干部能力和业绩的科学考评指标体系和方法,避免考察考核评价中感情、关系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于防止用人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②那就要看企业首脑的人格魅力及决策能力。而企业首脑要得到大多数员工的真正认可就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合理。重事实讲实效,不偏听偏信,不感情用事,不主观臆断,不哄骗许愿。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说话办事有依有据,管理决策紧扣实际,既不人为的拔高,也不人为的贬低,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原则。为人处事公道正派,解决处理问题切合实际,情况清楚明朗,运用政策尺度合理,努力做好以理服人。

7、实施精细化管理,降低各种成本构成的隐性成本的发生

对于人力资源取得与应用的各个环节细致分析,提高各环节的工作质量,如对于取得环节,提高招聘质量,降低错选成本,对员工的科学培训,至少可以起到降低员工有意低效工作的概率,还有前面已经提到的注重多方面对员工的关心与奖励,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离职的发生,从而降低离职成本。各个环节隐性成本的降低,也会影响到显性成本的支出,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和结构优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进行对人力资源成本结构的优化分析,采取适当的措施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这样可以大幅度的促进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从而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德萍;人力资源成本结构透视,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第8期。

[2]陈春晓;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看古典管理理论回归,经济师。

[3]张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篇3: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1 新形势及与之适应的培训工作目标和功能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主题和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中国梦”的实现是全体人民的愿望, 需要生产力极大发展而集聚的强大综合国力来承载, 而生产力的发展与合成只能在实体经济和企业中完成。这一形势和任务对现阶段整个经济发展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即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增强驱动发展新动力, 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管理创新来发展的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国网公司等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言, 肩负的另一重任就是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进而提高在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影响力、控制力, 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增多和职工素质的提高。

1.1 培训的立足点是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三集五大”战略目标和远景规划, 是新形势下科学发展思路在电力公司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作为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 “三集五大”是促进企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管理、建设、运行、检修、营销等方面的部署革故鼎新, 具有创新性、挑战性, 但其落实需要领导层、执行层和普通员工的认识统一, 行动自觉, 戮力同心,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新、素质高、能力强的员工队伍。

1.2 培训的关键点是关注员工全面成长

培训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履行责任, 使培训更有成效。以人为本是企业的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职工的愿望。在新形势下, 企业培训工作要以提高员工的能力为核心, 培养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人才。要通过培训向职工宣传公司的战略思想、文化理念, 使企业文化价值观深入人心;要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 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要把培训与岗位、奉献与利益结合起来, 使职工在工作中快乐学习, 在学习中勤奋工作, 增强本领, 都能有所获, 有所成, 在企业提供的组合式激励中“各得其所”, 身心愉悦。

1.3 培训的切入点是不断完善机制功能

只有建立长效机制, 才能使培训工作在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达到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推进人的全面提升的目标。建立现代的培训机制, 要有长远眼光, 在完善知识培训制度、技能培训制度、思维培训制度、观念培训制度、心理培训制度等方面下功夫, 建立真正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培训体系。企业要以机制为保障, 发挥培训的主要功能, 使其逐渐成为企业运行不可分割的部分和提高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培训能够促使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延伸到工作中, 把学习、培训作为基本需要, 还能引导、帮助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各有所专, 人尽其才。

2 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

借鉴、吸收成熟的企业培训工作成果, 对我们深刻认识、理解企业培训会有所裨益。发达国家的企业, 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培训体系较为完善, 我们应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培训在西方国家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培训对象包括一线工人、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针对不同员工, 规定了不同的培训内容。从培训的普及程度来看, 西方国家中有70.9%的企业向员工提供了有计划的正式培训, 而我国的这一比例还未超过25%;从培训的时间来看, 国外企业的雇员每年平均接受15 h的培训, 我国国企年人均脱产培训时间为18 h, 但如果扣除管理人员参加干部管理学院进修、读MBA班所用的时间, 职工人均培训时间仅为5.6 h。

3 当前我国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省电力公司把职工培训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 狠抓强化措施, 并大力落实, 促进培训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特别是进一步健全了现代培训体系, 采用网络培训等先进的培训方式和方法, 开展了单元制培训等大量形式多样、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 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创新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 拓展了生产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培训的战略地位在国内大中型企业中始终是明确的和被大力倡导的, 培训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终身学习的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 结合国内其他企业的调研, 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3.1 认识不到位

个别地方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度不足, 培训工作往往只是轰轰烈烈地走过场。而有的却认为培训工作是万能的灵丹妙药, 包治企业百病, 无论企业哪里出现故障, 总是想用培训手段加以解决, 而未系统分析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 培训针对性不强, 培训效果不理想, 导致管理层对培训工作的漠视。

3.2 缺少必要引导和宣传

企业的胜任能力素质模型没有得到广泛宣传, 有的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 使职工无法准确找准自己的知识短板所在, 无法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

3.3 人才培养理念不合理

企业人员交流轮岗造成部分企业负责人只注重任期业绩, 而对人才培养缺少长远规划。

3.4 评价体系不科学

虽然企业高层高度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估, 但一些地方企业只希望被培训后的员工技能和绩效能有所提高, 却不关心员工如何才能运用培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产生更多的绩效。

4 结束语

总之, 只有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才能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创造动力和发展后劲, 才能使企业永远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摘要:企业培训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地域特点的企业培训方式和体系, 使职工接受更为全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无论对社会的和谐发展, 还是对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职工的成长来说, 企业培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企业培训在企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定位入手, 分析了影响企业培训的主要因素, 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对策。

关键词:国家电网,企业培训,员工素质,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起草文件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篇4: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和谐税收;创新;效率

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税务总局更是提出了“服务科学社会,共建和谐税收”的口号,对新时期我国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维护纳税人的相关权益,是税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加强税务服务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性政府的必须。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税收服务工作,降低税收成本、减轻办税负担,也要通过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与熟悉办税程序等,为人们提供全方位高效的税收服务。本文以钦州税务局为例,对其税收与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以钦州和谐税收为例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税收征纳中征管模式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现状的影响,使得我国税收征纳的工作不能良好开展,加之税收治法欠缺规范,涉税维权渠道等等的制约,使得新时期的税收征纳中各种矛盾时有发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在制定税收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和谐税收”的新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税收制度的演进改革以及征纳措施的优化调整树立了执行的标杆,使得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具有了一定的实操性。

在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税收征管的大环境下,钦州市税务部门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与科学的管理谋略,在税收的征纳方面进行了锐意的改革,为纳税人生产经营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效地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其中钦州市钦北区地税局以“和谐”促“税收”,展开了形式及内容丰富多彩的“和谐建设”在基层主题活动,积极向群众传输“和谐税收”的理论与税收方针,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起了税务局廉洁高效、政令畅通以及政务和谐的新形象,在2101年的前10个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就达到了2.3064亿元,同比增长了64.75%,真正做到了和谐促税收,钦州市钦北区地税局通过管理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以及帮扶到位等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该地区的税收管理的“和谐”。

作为钦州市税务部门锐意改革别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钦州港区国税局着力于创建和谐的税收环境,通过制定出台了和谐税收管理办法、构建了税务和谐服务队伍等有效措施,为当地的企业创设了和谐的税收环境,促进了该地税收的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钦州港区国税局积极推行和优化“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大范围延伸了国税局的服务,实施首问负责制,为该地的企业积极提供法规查询、证词咨询以及办税指南等服务,帮助企业加强财务核算和经营管理,为和谐税收打下了基础,另外,钦州港区国税局从领导班子和一般税务干部层面着手,积极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使得各层级干部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并并积极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树立“企业纳税我服务”的理念,使得税务局个层级的管理干部等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该地区的企业发展与工业建设积极提供有效的服务,大力扶持新企业,并用足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当地的经济发挥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为港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得在创建和谐税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了该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提高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对策

1.公开透明涉税事项,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作为新时期的税务部门,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纳税人的参与度,实现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加强,税务部门应全面推进涉税事项的公开透明,使得广大民众更有参与税收运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可以使税务部门可以广泛充分地听取纳税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使得税收的征纳及服务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在现实生活正更具实操性。首先,税务部门应当重点公开政务服务、纳税人权利义务以及政策落实等涉税事项,要讲求力度和实效,而不是以前的那种政策公告和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要让纳税人真正意义上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税务部门要尽量延伸和拓展涉税事项的公开范围,尽最大可能来满足纳税人的经济需求个立体监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除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以及受法律保护的纳税人商业秘密外,税务部门可最大范围地公开税务部门的行政和执法权力事项,这些内容的及时公开有助于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动向与自身纳税方面的相关内容;再次,税务部门应当畅通涉税事项的公开渠道,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严格约束税收执法权中的自由裁量权,为纳税人创建一个和谐的纳税环境。

2.调整和消除所得税中税收规定和会计规定的差异

在当前的发展中,为完善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应当沥青增加所得税计征难度的主要因素,便是逐渐形成的税收规定与会计规定的差异,基于某些方面需要保证国家的税利益的原因,极其容易出现税收规定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规定,这必然会造成征纳-双方成本的提高,针对此,笔者认为应遵循税收向会计规定靠拢原则,适当简化或减并对计征环节的规定,并以此来促使所得税征管效率的提高,这种形势下,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征納成本,好促进了和谐税收的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中对企业所得税的应收尽收。

3.增强税务人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结合钦州港区国税局的成功经验,新时期的税务部门应将自己定义为纳税服务的主体,向部门内的各层级管理人员灌输服务的意识,进而摒弃传统的执法理念,在完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优化服务,进而使得税务部门的工作开展达到执法、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在具体的税务工作实践中,应当明晰服务责任,根据相应的部门不同细化明确业务、行政及技术等部门各自应承担的服务责任,讲求将服务责任落实到明处,真正意义上为纳税人谋福利,开展和谐的税务征纳工作,另外,税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应积极拓展服务的领域,强化纳税服务的载体间建设,自上而下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经过专业的培训来提高服务的水平,在纳税人的心目中树立起税务机关良好的形象,促进所在地和谐税收的发展。

4.加强所得税征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税收队伍素质

针对企业所得税征管难的问题, 应当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征管的流程、办法、职责等进行系统化完善管理,同时,也要对税收征集队伍成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为提高所得税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基础。任何时候,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管理中主要的一环,所得税征管人员也不例外,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培养出税收的实用性专门人才,可以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对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增强所得税税收人才队伍的活力与稳定,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更有利于所得税征管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钦州两税部门的改革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所得税征管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完善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公开透明涉税事项等等,为新时期所得税征管的更高效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谢芬,苏明萃.我国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测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1:68-77

[2]谢诚.企业所得税台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篇5: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1、提高班组成员的纪律观念,严格执行酒店部门的规章制度,奖惩分明。确保班组工作顺利开展。例如;让班组成员熟记岗位内容,工作职责,员工手册等。

2,开展工作技能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意识,工作效率。例如;每月定期培训工作技能,每天例会中培训简单的服务技巧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3、加强员工的主人心,责任心。增强其团结气氛和工作积极性。例如开展各种技能比赛,六常责任区划分。

篇6:如何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油门一个安全带就能让丰田本田汽车几十万辆的召回,一个控制系统不良在“723动车事件”中就能夺走几百同胞的生命。就说工作,也许不经意间少装了一颗螺钉,不经意间少测试了一个参数,产品使用后就有可能出现不良,高速路上的灯不亮就有可能出车祸,医院的灯不亮就有可能影响手术。所以说质量——是一种物品的安全保证,它与我们每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物,出行的交通用的各种各样的物品都要有质量安全保证。

说到质量大家都能说出“人人参与”、“以主人翁意识”、“以客户为中心”等口号,但质量管理包罗万象,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气候环境都能影响到其品质保证。质量需要每个参与人员做好每件事才是关键,决策管理者如何掌控全局、设计者如何把控产品、生产者如何实现装配等等,就是所谓“人人参与”。从个人角度又如何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呢,俗话说人无立则废,每件事、每时期都应该做好计划,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法、总结。

1、工作目标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再将目标细化作为工作中的指引。如一个生产线的员工,要为自己确立本工位每个产品的品质目标、每个小时的品质目标再到每天每个月的品质目标;每条生产线每个车间也有自己工作目标。品质人员、品质部,还有各管理层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工作,最终达成公司月度、利润目标;只有在每个个体都达成个体目标才有公司目标的达成。

2、工作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达成既定的工作目标需要找到合理的方法,对于工作方法各有各法,但有两方面是比较重要的:

(1)首先对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分析,对于可能影响目标质量的因素加以重视。

对于质量控制,应该从人、机、料、法、环境五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分析哪个因素最重要,哪个因素最可能影响到目标的达成。如照明工程公司的施工员在施工现场比较杂乱,如何理清分析可以利用这五个因素进行分析,比如是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和配合度、使用的设备和工具、使用的产品的质、施工的方法还是施工现场的环境会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

(2)本岗位专业知识的完善。只有在本身知识、技能的完善后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如生产员工通过培训提高装配技能和装配速度,而照明工程公司施工员要有基本的产品知识、电工知识、现场管理知识才能更好的实施。知识的吸收可从培训、书耤、网络等媒体中中获得,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工作中才能事半功倍。

3、工作总结

人类是在不断总结中进步的,只有在经过不断总结、改进的循环后我们的工

作方式方法才能得心完善,避免下次错误的再发生。最好有做笔记的习惯,将工作中的体会记录,定期整理记录进行总结。

无数知名品牌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道理:在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

篇7: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1古长青 唐瑜

摘 要:当今社会处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企业之间面临着殊死的竞争,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是竞争的筹码,但是企业必须明了想要员工发挥最大潜力,培训是重要的基础。但是现存的许多培训流于形式,培训的有效性欠缺。笔者从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出发,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期对现存的培训有些建议。

关键词:培训;有效性;评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09)10(b)-055-02

一、如何界定有效性

有效培训指的是在进行培训时,将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动力,使员工更加胜任本职工作的管理活动[1]。有效性可从以下标准测量:员工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

当今社会,培训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注重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获得持续而快速的发展。然而,目前多数的企业培训效果却并不乐观。“每年培训花不少钱,但是好像没有什么成效”、“员工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流于形式”等话语是常听见的,培训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也感觉很尴尬。虽然企业投资培训对所有的员工是一件有益的事,但操作不当,不但不会激励员工、发展员工,而且将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最严重的是导致员工对培训的强烈抵制。

1.高层领导着对培训认识不足。企业高层领导者秉持着培训是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的理念。企业高层必须要深刻了解到员工的培训计划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紧密结合的,培训一定要兼顾企业将来的发展,培训不仅仅是补救手段,不应仅仅停留在了工作需求层面,而应该考虑员工和企业双层面的长远发展需求[2]。

2.培训内容过于赶潮流。还有的企业盲目学习别的优秀企业进行过的培训,这类培训往往缺乏对本企业实际需求的调查,培训结果大都无效。还有的企业运用的调查方法不当,对调查敷衍了事,造成企业对培训需求不明确,从而导致培训的无效。

3.培训方式重“教”轻“学”。目前很多的培训人员,依然采用课堂教学的那种“填鸭式”方式,培训课堂上,培训人员是主角,仅仅是一直灌输知识,缺乏培训人员与学员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关于培训方面的讨论,更不用说与实践结合运用了。

4.偏重对基层员工的培训,忽视对管理层特别是决策层的培训。有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只有基层员工需要培训;中层管理人员都是通过严格的招聘从著名的高校或者别的企业获得的,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根本不需要培训;还有的中高层领导者,害怕自己培训会被员工评价为无能[3]。殊不知当今的时代,知识变革迅速,原有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环境的改变,大部分会变的不适用,假如企业的管理层不进行自我提高、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缺少创新思维和手段,将不能够担当领导企业前进的重任。1摘自:中国商贸, 2009(10)55~56

作者简介:古长青 唐 瑜,男,四川大学 5.缺乏必要的培训结果评估[4]。许多企业重视培训,却缺乏培训评估和建立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评估的方式大多是发放一张问卷,让受训者就培训内容与收到的效果打个分就可以了,虽然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其缺点是主观性太强,严重脱离实际,不利于成果的有效转化。多数培训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而没有深入到培训学员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工作绩效的改善、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评估停留在初级层面,培训评估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三、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1.改变培训的理念。

(1)改变高层的培训理念。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培训,在决定是否采取某一项培训时,一定要进行详细的、深入的调查,依据企业的现状、所处的环境及发展目标,详细的制定出各部门、各岗位的培训计划,根据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有明确的目标。

(2)更新员工的培训观念。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让员工意识到培训是员工获取知识与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培训能为员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坚决杜绝员工应付了事的心理,有的员工认为培训仅仅是为了拿到相应的等级证书,还有的把培训当做一种福利待遇来看待。让员工从心底意识到培训是真切的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件,让员工树立忧患意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

(3)建立起针对全体员工的培训体系。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企业的一部分,而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任何一个员工的贡献都是 必不可少的,所以建立的培训体系务必要针对全体员工,并且要有层次性,即: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一线工人,对他们的培训要有区分。最终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员工培训体系,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收到最适合自己的培训。

(4)培养出自己的培训师。企业一定要有意识的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培养出企业自己的培训师。在企业内部寻找经验丰富,理论积累比较深厚,又乐意与大家分享成果的人,可以通过各部门推荐,本人自荐的方式,人力资源部进行考核择优选用的方法。确定某人来授课时,提前通知以便让他有足够时间进行准备。如果培训师没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可以对其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5)培训是“随时、随地、随人、随事”的[5]。现在许多高层认为,培训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好的专家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其实专家仅仅是对某一行业有共性的认知,对你的企业的了解仅仅是通过公司简介和大众媒介。反倒是内部员工是最了解本企业的人。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内部员工的交流也是一种培训,企业进行的新年报告会也是一种培训。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培训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

2.完善培训的操作。企业要科学发现培训需求,合理安排培训活动,优选培训内容,努力创新培训方法。

(1)培训前要做好需求调查。做好有效培训需求分析是取得培训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它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此,它是整个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6]。要切实了解员工的需求,了解管理人员对培训的期望,结合组织的培训计划和战略发展计划,有针对地开展培训。培训活动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场所、教材、聘请资深培训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运用灵活、便捷的培训手段,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只有对企业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根源,从而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2)优选培训内容。所谓优选培训内容即是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教材。根据培训项目设计适宜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不同的岗位,要求具有不同的工作技能,2 员工现有状况和应有技能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要培训的内容。根据这个差距来精心设计课程,组织教师编写培训教材,准备教案,实施培训。

(3)创新企业培训方式。培训方式可采取课堂讲座、专题讨论、案列分析、实地考察、撰写论文等。总之为了让员工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培训,对培训产生兴趣,培训的形式应该在可能的范围内保持足够的灵活。

3.健全培训的控制与评估机制[7]。

(1)控制的的方法主要三种: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在进行培训之前,要科学预测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比如现场秩序混乱、严重偏离培训主题等等事情,要提前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现场控制,即是管理者在培训现场,指导培训工作的实施。反馈控制,是在培训结束以后,针对培训出现的结果来发现培训中的偏差和纠正偏差,总结经验和教训,以防止下次继续犯类似的错误。

(2)健全评估机制。评估是实施培训项目中最难做也是最不好做的工作,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因为培训是否具有有效性,要通过评估才能搞清楚;只有通过评估才能总结出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培训顺利开展打好基础;也只有通过评估,才能为领导层的培训决策提供依据。根据国内外企业实践比较流行的有5种综合性评估方法即:目标评价法、绩效评价法、关键人物评价法、测试比较法、收益评价法。但是最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估模式,我们只有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才是最好的。

篇8: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1. 强化培训

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化新技术的培训。结合农机安全管理、农机技术推广, 对凡是未掌握农机化新技术基本要领的农机手, 进行一次全面培训。未取得联合收割机操作证的人员, 不得上岗驾驶收割机。从而全面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促进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提高。

2. 及时保养

在作业前, 要对联合收割机进行检查、润滑、保养等工作, 检查收割机的有关重要部位的螺栓、螺母是否有松动, 检查运动零件润滑状况, 加足发动机中的柴油、冷却水、机油等。这样收割机才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投入作业, 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在作业时, 要注意收割机是否有异常的响声, 如有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作业后, 要对收割机进行维护保养, 进行清洗、检查、润滑、调整、更换等。

3. 正确调整

为使收割机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发挥最大的效率, 要对收割机进行正确调整, 正确调整是提高收割机工作效率的关键。因为水稻的生长有高有矮、有稀有密, 稻田有干有湿, 产量有高有低, 成熟程度也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1) 拨禾轮的调整:根据水稻的长势不同, 对拨禾轮进行调整。如水稻株高、茎秆粗, 拨禾轮调高些, 反之调低些。

(2) 割台螺旋滚筒的调整:当割长势较差的水稻时, 螺旋滚筒叶片应向割台底部靠近些, 反之间距应调大些。滚筒叶片与割台间距通常调整到10 mm左右为合适。

(3) 传动三角带的调整:当收割作业一段时间后, 传动三角带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伸长而打滑, 影响动力传递, 降低作业效率, 需要适时检查调整, 保持松紧度合适。

(4) 中间输送装置的调整:中间输送装置的皮带作业一定时间后会拉伸, 拨齿也会磨损变形或者脱落, 影响输送效果, 这时应停机进行调整或更换。

(5) 脱粒部分的调整:当收割比较潮湿的水稻时, 振动筛可能被粘堵, 这时风机进口应开大, 或转速调高些, 反之, 开小些或转速调低些。

4. 掌握技能

(1) 掌握直线行驶收割作业。收割机作业时, 驾驶操作人员应操作收割机直线作业。这样, 一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二可以减少收割机作业中的稻谷损失。

(2) 掌握收割机作业前进速度。根据水稻的长势、产量、干湿程度以及稻田干硬的情况控制收割机作业前进速度, 使收割机尽量满负荷作业, 以提高作业效率。如果水稻长势好、产量高, 收割机作业速度可慢些;如果稻田干硬, 收割作业速度可快些。

(3) 掌握油门大小。收割机作业时, 油门应加大, 一般在额定转速下作业, 并保持稳定。如果作业负荷过大、转速下降时, 应切断行走动力, 待机内水稻处理完、负荷正常后再继续作业。若水稻产量较高, 只能采用低速挡、大油门的方法。当收割机转弯、调头时, 油门一般不降低, 而只降低挡位, 同时要让机器内水稻处理完后, 再进入新的作业区。

(4) 正确掌握割幅。为提高效率, 尽量满负荷满幅作业。若遇到水稻产量高、长势好, 则应控制在3/4的割幅, 防止满幅作业堵塞。

(5) 选择作业行走方法。因收割机卸粮一般都在右侧, 应选择逆时针作业线路。在收割作业田块小又不规则的水稻时, 一般采取前进和倒退的方法。

(6) 选定收割方向。当收割倒伏小于45°的水稻时, 可逆水稻倒伏方向收割;收割倒伏大于45°的水稻时, 可侧面收割。

5. 规模作业

进一步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 增加合作社建设数量, 增强合作社装备实力, 进一步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合理流转农村土地, 统一规模经营, 全面提高农机作业规模化水平, 并推行订单作业、合同作业、承包作业, 提高联合收割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篇9: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完善管理体系,明确办学定位

理顺培训管理职能。按照企业管控体系建设和培训管理体系要求,集团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班子其他成员任副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员工培训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集团公司员工培训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和协调。各专业公司(能化公司)、基层单位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协调员工培训管理。

完善分级管理体系。建立集团公司、专业公司(能化公司)、基层单位、区队车间班组四级培训组织,实施集团公司、专业公司(能化公司)、基层单位三级管理,形成集团公司组织协调、专业公司(能化公司)负责实施、基层单位具体落实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

理清培训办学思路。集团公司党校以党建、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为重点,专业公司所属安全技能培训中心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技能人才岗前培养、岗位技能在岗培训和安全技术培训为重点,基层单位安全培训机构和其他办学单位以安全技术、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区队车间班组以现场“手指口述”、必知必会、技术技能、现场操作和业余学习为主。

实现实训资源共享。重点完善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培训功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优化整合实训资源,避免资源浪费,采取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代培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建设新产业实训基地建设,服务相关行业的员工培训。

规范培训流程,提高培训质量

做好需求调查,规范培训立项。做好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首要环节。一要做好企业培训需求调查,二要做好员工培训需求调查,三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四要做好培训立项。

强化过程管理,规范培训实施。培训项目由立项部门牵头组织,培训主管部门予以协调、指导并进行考核监督,确保培训规范实施。一要规范培训计划制订,二要做好培训前准备,三要加强学员管理。

健全考评体系,规范培训评估。健全培训考核制度,完善办学机构、培训项目、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一要规范办学机构的考核,二要规范培训项目的考核,三要规范师资队伍的考核。

创新培训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开发应用信息化培训资源。根据企业远程教育网课件征集发布管理办法,利用好集团公司录编室,有计划、有步骤、按产业组织制作远程教育培训课件。鼓励广大专兼职教师积极参与,利用企业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为学员提供学习菜单,实现学员个体弹性学习、柔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推进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以部门为单位,组织团队学习。通过系统思考、知识共享、自学机制等,构建善于自我修正、自我超越的学习型组织。

强化基础建设,增强培训实效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专兼职教师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坚持内部培养、外部选聘,多措并举,建立并动态充实集团公司师资库,实现优秀师资共享,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强化实训基地建设。集团公司推广多媒体、多功能、系统化、现代化煤矿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对照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申报验收标准,加大新产业实训基地建设。基层单位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和现有办学规模,分类、分步建立完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机构。

强化教学案例建设。教学案例可按类别分为道德文化教育、经营管理活动、技术创新实践、技术攻关活动和安全事故等,也可按行业分为煤炭、化工、电铝、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等。编选的案例要具备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启发性。以教学案例库建设为依托,推行案例教学法,把各种现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课堂中,让学员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建成具有集团公司特色的教学案例库。

严格管理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严格职工教育经费管理。集团公司职工教育经费实行“分级切块”管理,专款专用,按照规定的程序、范围和预算额度开支,严禁挪用和超预算列支。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培训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对职工教育经费承担管理责任。

严格培训工作考核兑现。按照培训管理考核相关规定,严格培训考核,认真运用培训考核结果,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对办学机构的考核结果,作为培训经费结算、评选先进单位的直接依据;对培训项目的考核结果,作为学员培训费用报销和下年度是否继续立项的依据;对师资队伍的考核结果,作为后续项目是否聘任的直接依据。

实行岗位自学成才奖励。按照集团公司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研究生报名备案、学历学位报名录取登记和毕业登记公布等工作。鼓励员工岗位自学成才,对个人全额支付的学费,在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协议后,按学费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完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以规范培训立项为切入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的,以职称评审、技能鉴定、首席技师评选、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为手段,以技术岗位练兵比武为平台,以各项技术技能津贴的考核兑现为抓手,健全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增强培训吸引力,调动员工学习主动性,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保障员工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篇10: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提高职工培训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各种职工日常学习、专项培训考试数据零散繁杂,数据的收集、录入、统计、分析工作量大,培训合格证书、职工技术档案电子化管理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主持研制开发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所有与职工个人有关的培训、考试信息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了职工培训考试管理信息化、技术档案电子化、证书打印自动化、身份识别智能化。

关键词:职工培训管理

培训数据整合证书打印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千头万绪,培训考试过程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各自独立。整理、汇总、查询、统计、分析这些数据大都依靠人工或普通的办公软件完成,不但工作量大,浪费大量时间,还存在着数据准确性不高、检索困难等问题。为了提高培训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培训效果,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实现各种培训考试数据的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一、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11: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管理企业,员工培训不能少企业的正常发展和企业中的员工培训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可以从员工的素质方面看出这个企业的文化特色,如果企业连最基本的员工培训都做不好的话,那这个企业的文化素质也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如何开展员工培训的,也是一个企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员工培训也有很多的要求和注意,如果做不好员工培训,那企业的发展前途也会受制影响。

一、抓好员工的真正需求:在企业为员工培训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员工真正需要什么,只要能找到员工真正的需求,在进行正统的培训,这才是企业需要为员工做的。而不是每周盲目的进行培训、练习,这样的培训根本不会对员工有太多的帮助。

二、不能缺少实践性:企业在为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一定不能缺少的就是实践性,如果没有好的环境进行实践的话,那再多的表面培训也得不到任何的效果,只会白白的浪费企业以及员工的时间而已。所以想要员工有好的表现,那么一定要给员工充分的实践,让员工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和素质,让员工在实践中得到企业的标准。

三、不能缺乏后续:不要以为员工培训后,企业绝对没问题后,就可以不管员工的后续了。其实这是不对的行为,就算一个老员工经验老到,那也是会有问题的存在的。企业在不断的发展,那么员工是不是也应该不断的进步呢所以后续的培训也是企业必须要注意的事情。

篇12:如何提高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1 提升企业培训有效性的优化总体原则

企业培训优化的总体原则应当要考虑到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个方面。

1.1 系统性

系统性表现在培训优化工作要综合考虑到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性三个特点。

首先,必须要清晰认识到,培训工作不仅仅是培训相关部门、人事科和培训机构的事,所有的管理人员及培训对象都要囊括其中。必须实现上下共识、全员参与、领导支持,这样培训体系才能够正常运作,培训政策才能够得到贯彻实施。

其次,培训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全程覆盖。纵向上,要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对于职工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不同职业生涯,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横向上,提供岗位的进阶培训,每个岗位的预备人员、新到任人员和在职人员的培训课程和内容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倾向性。

最后,培训体系的设计要考虑到全方位。过去,国企的培训重点考虑到岗位的业务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软技能、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因此,应当注重岗位的其他知识扩展,针对职工的具体岗位,注重培养职工的沟通技巧、协调能力、团队精神、时间管理、思想教育等能力。要把职工培养成为懂业务、高忠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2 针对性

要针对企业所处的市场行业特点、企业所处的阶段、培训对象特点进行培训体系的设计。

行业特点方面,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市场变幻多端,很多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对职工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产生了考验,对员工的素质能力要求较高。相应的培训体系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需求,要根据组织内部人才结构、市场变化趋势进行培训体系的设计工作。通过培训体系的优化调节,让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用得到最大化,使组织处于稳定和良性发展。

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当前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从最初的创业初期小企业,到如今的深化改革和跨越发展,其培训的要求也截然不同,在培训体系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具体而言,培训优化设计要满足目前实际需求的前提下,维持一定的前瞻性。培训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所处阶段及时进行调整,改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计出与时俱进的新课程,把握最新行业动态、最新政治主旋律、最新管理技能、最新综合能力培育。

培训对象方面,要确保培训体系中的职工在各个岗位中都有机会得到相应培训训练。纵向上要考虑到职工的级别,或是新职工、中生代职工、基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的各个级别特性、素质能力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课程培训。横向上要考虑到各个岗位、科室与其他部门配合工作时需要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作为依据对培训课程进行设计。

1.3 实效性

培训有效性提升的第三个原则是实效性,要充分考虑到培训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具体而言有导向性、实践性和参与性三个方面。

导向性方面,新的培训体系设计上要关注培训需求和课程设置的导向性,要确保培训的课程与组织战略发展保持一致,为组织提高绩效提供目标支持。

实践性方面,要确保培训课程、项目和计划的实际操作性强,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使培训满足组织发展、日常运行的需求。

参与性方面,要强调培训体系各个成员的参与,取代原先只是单个部门、几个负责培训的职工进行的这种模式。从培训需求的分析、计划的拟定、具体的实施、结果的考核中,都要充分激发参与者的主动性,以使培训项目具有执行力。

2 提升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对于企业员工培训而言,可以从培训职能机构、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方法四个途径入手,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2.1 培训职能机构的多元化

企业的培训按照职能特点可以划分为中短期培训、独立培训、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三大类。

中短期培训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购买培训公司服务,为职能员工提供中短期培训为主的培训。中短期培训多数是新项目、新产品、新服务的业务培训,在业务培训过程中往往还穿插管理、软技巧等活动。

独立培训指的是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外包给专业的培训机构负责。诸如北大青鸟IT培训机构,采用以“招考录取、岗前培训、考核考评、上岗”为流程,和一些IT公司合作,为其培养人才,对录用、培养全权负责。这类机构确保了新员工入职的专业性、选拔的公平性、任用的科学性。

高等院校合作指的是与国内外的学校合作,开展一些合作课程。高等院校往往注重产、学、研一体化,提供第二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在职培训、资格认证培训等服务。通过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办EDP、MBA等企业班的学习,不仅可以改善员工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励员工、鼓励员工的学习和个人发展。

这些培训职能机构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态势,能够满足短、中、长期的培训需求,也能够覆盖学历、技能、岗前等多方面的培训,形成了功能多元、需求覆盖的培训体系。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就必须有赖于企业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职能机构。

2.2 培训者专兼职相结合

负责企业员工培训的教师不仅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要让一个教师身兼数职、身有多长显然不现实。因此,优秀企业的培训体系多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职教师主要起到组织、协调、辅导、引导的作用,一般提供管理项目培训、研究生课程、专题讲座等培训;兼职教师主要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客座教授、政府官员、企业领导等,这些课程更加贴近各个领域的实际、更具有专业性。不同企业对于专兼职师资的设置有所侧重,学院型的企业,如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多数采用专职教师;社会型的企业兼职教师较多,如制造业企业、服务行业等,往往通过临时聘请某个领域专家来组织培训,通过灵活的方式满足多变的需求。通过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培训的多元化、专业化,更能够提升企业员工培训的有效性。

2.3 培训对象多元化

有些企业的培训职能不仅仅培训本企业的职工,也能够输出一些培训。例如,有些咨询服务业的培训职能,不仅对员工进行培训,也能够在社会上办短期的学习班、培训班。培训对象的多元化,有助于企业职工的跨行业交流,也有助于各个领域的专业专家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而且,对部分企业的培训职能部门利用率提升,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有正面促进作用。

2.4 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相结合

企业的培训强调实用性,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工作与教学密切结合,适应企业需求。例如,中石化明确要求学员需要到岗位上实践。中国移动的管理人员培训强调需要经历大量管理实践才能积累丰富经验,要实现在教学的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经验,就必须“下基层”、深入一线。

第二,重视能力培养。很多优秀企业的教学强调案例学习,重视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小而精”的案例,突出培训的专题性、针对性。

第三,成绩与任职挂钩。要将培训的成绩和个人的发展挂钩,这样才能促进学员的重视。尤其从长期培训优异的学员中择优晋升。成绩与任职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热情,也给培训部门以更大的改革动力,促进企业的培训职能要不断改进课程、改革教学。

第四,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培训课程内容还应当采用研讨、实习、观摩、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不仅适应了行业特点、企业培训需求,也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能力培养。这种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是提升企业培训有效性的法宝之一。

摘要:当今企业的竞争面临着人才的竞争,如何挖掘人才内部潜能和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培训是一个有效的提升手段,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培训流于形式,使培训的有效性不足。本文通过研究提升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的途径,希望对现有的企业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关键词:企业,培训,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篇13:如何提高化工企业员工的培训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抄表收费 效率 质量

1 抄表收费现状

抄表工作是现目前供电企业进行电费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即是供电企业抄表工作人员对供电企业用户电能计量表所记录的用电量来进行抄录。现目前,供电企业进行收费的依据也是电力抄表员抄录的用户用电量,因此,抄表工作人员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成用户电量的抄录工作。现目前供电企业通常采用掌上机抄表和人工抄表两种抄表方式,掌上机抄表虽然是采用仪器来进行抄表,然而也需要抄表人员进行上门抄表工作,二者都有着工作复杂、抄表效率低下的缺点。随着用户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供电企业的现目前的抄表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抄表需要了,导致电力企业的抄表工作存在一些错抄、漏抄、少抄以及估抄现象,导致在提供给供电企业在线损控制、计费、用电分析、营销预测、以及宏观决策等方面的数据不准确,使得供电企业成本上涨、经济效益降低,增大供电企业的管理难度。

2 抄表收费存在问题

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的抄表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入户抄表难度较大 供电企业现目前的抄表方式都是抄表人员上门拜访用电户进行抄表,这就需要抄表人员正确把握抄表时间,进行抄表时必须保证用户在家,因此,现目前供电企业抄表人员进行上门抄表时间大多选择在早上和晚上用户在家休息时间。然而,大多数用户白天都在进行忙碌的工作,早上和晚上正是用户难得的宝贵休息时间,用户不愿意在这宝贵的休息时间内被人打扰,导致了供电企业抄表效率低下。

2.2 抄表工作易出现抄录误差 现目前,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导致电力企业抄表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抄表工作的精度。一些抄表人员在进行抄表时,为了提高抄表速度,采用自己以往的抄表经验并结合电路损耗的相关指示信息来对用电的用电进行估算,并未进行真正的抄表,导致抄表数据与用户的实际用电量存在一定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给电力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此外,现目前大多农村用户的电表都安装在较高位置,给抄表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加上农村用户并非相对集中,增加了抄表人员的抄表劳动强度。由于农村用户电表位置较高,抄表人员在进行抄表时需要用户进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抄录误差。

3 提高抄表收费措施

现目前电力企业的抄表收费存在一定弊端,如存在一些抄表误差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供电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供电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来不断提高抄表收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1 改进抄表收费系统 对于抄表收费系统的改进,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现:①采用预付费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是现目前一些城市用户广泛使用的电能表,用户需要事先预付购买电量的费用,用户的用电量一旦超出预付购买电量便会自动断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缴费的自觉性,受到大多数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好评。预付电能表收费有效实现了供电企业对电费的及时回收,为供电企业的资金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②采用远程抄表系统。远程抄表系统有着安装和维修方便、成本低廉且易于扩充的优点,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抄表工作效率,而且能方便供电企业统计负荷进行预测、线损自动计算、异常用电分析、相位平衡分析、设备故障检查等相关信息,保证了抄录数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够有效降低供电企业的成本,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水平。

3.2 提高抄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现目前,一些供电企业仍然在采用人工抄表方式,因此,为了提高抄表效率和质量,供电企业应当不断提高抄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供电企业可以定期组织抄表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使抄表人员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掌握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技能和相关政策,并定期对抄表人员进行专业业务素质考核,不断提高抄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供电企业的抄表质量和效率。

3.3 加强抄表监督 抄表工作是供电企业进行电力销售管理的基础,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加强对抄表工作的监督力度。供电企业可以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费抄核收工作规范》,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抄表监督和考核制度,通过监督和考核的方式来保证抄录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一方面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抄表效率,另一方面大幅度减少了人為抄表事故的产生,提高抄表质量,为供电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电力企业的抄表工作不但复杂、工作量大,而且抄表效率和质量也相对较低,因此,供电企业应当不断改进抄表收费系统,不断提高抄表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加强抄表监督,不断提高抄表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海峰.试论如何提高抄表收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J].科技与企业,2013(16):89-89.

[2]温超然.论如何提高电力部门抄表收费效率[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5):141-142.

上一篇:2020年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总结下一篇:新能源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