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运输事故措施

2024-04-26

防运输事故措施(精选6篇)

篇1:防运输事故措施

七里岗万新小学

防 踩 踏 事 故 措 施

2015-2016学

防踩踏事故措施

为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坚决杜绝因楼道拥挤而产生踩踏伤害事故,学校特制定如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预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和具体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长:戴正太

副组长:余爱香

郭洁 联络员:张吁清 组

员: 双涛 黎梦莹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组长负责协调指挥全方面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本校的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2、副组长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联络员负责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预防或者实施求救工作及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组员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对部门组织或负责的教育教学活动,活动前应有预见,并根据学校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生事故,主动纳入学校预案工作程序。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年段)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间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树立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声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不开导致同学心理紧张的玩笑,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自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纪律、自救自护等方面的专题教育,要向学生强调提出在楼道、楼梯实行右行,不猛跑,不恶意堵道等具体要求及遇到危险情况下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等。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后勤处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及时安装教学、生活设施楼道、楼层的照明,并定期更换;要对不符合标准和不牢固的楼道栏杆、楼道扶手进行加高、加固。

值周行政和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管理好学生进出操和集会时各楼道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2、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做好对学生不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劝阻等工作,并及时汇报学校或直接向班主任反馈。

3、制定学生疏散、抢救预案。

A、疏散应急方案:

(1)

每日在学生到校前和学生放学前,值周行政和老师应及时到达指定地方指挥和维护秩序,以免造成学生拥挤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2)放学时间段应依次离开本班教室,先由低到高,由两边到中间依次离开,避免一轰而上,造成楼道堵塞。

(3)总务处应长期对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照明灯光的正常使用。

(4)一旦发生楼道拥挤堵塞现象,在场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疏散,撤离人员密集的地点,并迅速让已通过楼道的学生向学校值班领导报告,以便学校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5)学校领导要亲临第一现场,必须在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做好疏散学生、抢救受伤者、报告上级领导等工作。学校值周行政和老师要团结协作、冷静处理、沉着应对,确保把事故处理在始发阶段,把人员伤害降低到最底程度。要及时联系家长,正确通报情况,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6)疏散完毕后,班主任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清查,以便受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同时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安定工作。

B、依照就近原则疏散,落实专人负责:

(1)重大活动由德育处负责指导各班级按顺序出操或进场。

(2)疏散时艺体教师配合德育处的工作

(5)疏散时视当时情况进行必要的调度,班级的学生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疏导、保护、管理。

四、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对值勤值班人员擅自离岗,或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的进行严肃处理,对工作失职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将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或司法程序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处置。

2、将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与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结合起来。如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级在考核评比中采用“一票否决制”。

3、学校将教师是否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中。教师未履行教育、防范义务的,在年终考核中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处理。

4、违反学校纪律,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其认知能力作出相应的处理,并告知监护人。

5、受伤害学生监护人、亲属或者其他成员,在事故处理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侵犯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学校将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依法要求赔偿。

七里岗万新小学 2015年9月

篇2:防运输事故措施

制 核 批

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日期:

****年**月**日

审批日期:

****年**月**日 编 人:审 人:审 人: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爱联地铁站片区二期F-02地块基坑支护工程位于龙岗大道爱联地铁站东侧,蒲排北路以南,场地现为空地。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2637.23㎡。由深圳市万京投资有限公司兴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广东鲁班行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监理,汕头市建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包工程施工。

1.1.周边环境条件概况 基坑周边环境如下:(1)西侧(ABCD段)

红线:该侧地下室外边线与用地红线最小距离约为3.8m。

市政管线:根据地下管线图,本侧龙岗大道下有雨水、污水、电力等管线。临近建(构)筑物概况:龙岗大道辅道距离基坑约27.0m,其中BC段距离地铁出口人行天桥约7.0m,42m外为地铁龙岗线高架。

(2)北侧(DEFG段)

红线:该侧地下室外边线与用地红线最小距离约为13.5m。市政管线:有雨水、电力从本侧穿过,管线对基坑影响较小。

临近建(构)筑物概况:本侧坑顶为蒲排北路,路的另一侧为4~5层民房,民房距离基坑18.0~20.0m。

(3)东侧(GHJK段)

红线:该侧地下室外边线与用地红线最小距离约为3.2m。市政管线: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图,本侧有污水、雨水管沟。

临近建(构)筑物概况:本侧坑顶为蒲排北路,路的另一侧为4~5层民房,民房距离基坑约27.0m。

(4)南侧(KLMNA段)

红线:该侧地下室与用地红线最小距离约为5.5m。市政管线:该侧无市政管线;

临近建(构)筑物概况:本侧KL段坑顶6.0m外为3~5层民宅/厂房,LMNA段坑顶为空地。

本工程主要用途:商务公寓、办公楼、商业,基础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城市标高7.90m。

第二章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5.10.1 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2)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3)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4)不得攀爬脚手架。

(5)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6)基坑上部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7)边长大于250mm的边长预留洞口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面用木板作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大于1500mm的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

(8)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台风暴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9)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mm,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5.10.2 防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①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篇3: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及防范措施

1 防范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意义

煤矿企业在生产和运输煤炭资源时, 机电运输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是提高煤炭生产效率的前提, 机电运输贯穿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 不能忽视。在一些大型煤矿企业中, 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不在少数, 机电运输事故一旦发生, 轻则制约煤矿企业生产, 带来经济损失, 重则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 必须加强对煤矿机电运输的管理, 加强对机电运输事故的防范。

煤矿企业要根据厂矿机电设备的现状, 根据煤矿生产运输的需要, 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提高机电设备运转的安全与稳定, 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煤矿企业机电运输事故的成因分析

2.1 设备操作人员频繁换岗

在很多煤矿企业中, 设备操作人员岗位更换过于频繁, 这给煤矿生产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大需要经过相关专业部门的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 特别岗位人员不宜随意更换。尤其是煤矿的机电设备较为特殊, 操作难度较大, 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目前, 一些煤矿对于此问题不够重视, 随意换岗换位, 会给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管理人员认识不清, 忽略了岗位之间的差异, 特种操作人员随意被调配走, 用工制度不健全, 管理人员对岗位工作技能质不了解, 还有利用私人关系随意安插亲属等, 这些都会对煤矿的生产带来隐患。

2.2 操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安全意识

人力资源是煤矿企业的重要资源,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数煤矿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有待提高, 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 在操作机电设备时容易出现失误和差错, 进而导致机电运输安全事故。

2.3 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制度建设是任何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 煤矿企业设备和人员密集, 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而且要确保制度的执行力。安全制度落实不严格, 安全考核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 或不及时兑现安全奖罚, 都会对管理人员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其中, 缺乏岗位责任制, 个别部门针对某些问题存在扯皮、推诿现象, 安全隐患得不到整改, 久而久之, 形成恶性循环。

2.4 机电运输设备陈旧老化

很多煤矿机电运输事故起因源于煤矿设备老化陈旧, 一次性投入设备购置或更新的资金消耗比较大, 企业难以承受, 因此煤矿企业往往存在机电设备老化等问题。由于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检测手段的落后, 使设备维护工作量加大。

3 煤矿企业机电运输事故的防范措施

3.1 企业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

操作人员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工作人员的技能、综合素质、工作态度, 都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尽量使用具有专业技术的专业人员, 不应该聘用大量临时员工;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一旦上岗要避免频繁的岗位调动。煤矿企业要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活动,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重视作业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 鼓励其掌握新技能, 减少安全隐患, 降低操作失误。

3.2 健全机电设备操作岗位责任制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确保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正常运转。认真落实监管制度, 严格执行管理条例,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杜绝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企业要注意加强对安全生产理念的贯彻, 逐步落实岗位责任, 对违规员工进行处罚, 对奉献员工进行奖励。企业内部要统一思想, 秉承“安全至上”的理念, 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承包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不能懈怠, 加强安全检查力度, 健全和完善岗位责任, 将责任落实到岗位上。

3.3 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

设备管理也应受到重视, 设备陈旧、老化严重的需要及时进行更换, 不可用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 购入新设备时应对设备质量进行严格检测, 防止偷工减料或者生产工艺不过关所造成的设备质量问题。

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日常管理, 注意合理选择机电设备, 确保实现配套化、规范化, 要根据企业生产需要科学选择设备, 不能盲目选择和购买。企业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机电设备的维护工作, 重视设备管理制度落实, 定期检查确认设备合格或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严格落实设备养护制度。

4 结语

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 机电运输设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教育与培训、加强机电运输事故分析等措施, 进而找到机电运输事故的防范策略, 强化操作人员的岗位意识和安全意识, 是防范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关键。

摘要:机电运输安全问题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关系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炭的产量, 因此, 必须强化机电运输事故防范管理。本文指出防范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意义, 分析了机电运输事故的成因,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魏小平.浅析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及操作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 2015, 12:69.

篇4:防运输事故措施

关键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带动着煤矿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提升生产的质量。我国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主要是利用皮带进行运输,这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但是其井下运输系统也在管理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进行控制措施的探讨。

1.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出现事故的原因

通过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实际的运行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出现事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下面就具体进行分析。

1.1在井下运輸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首先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在进行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工作人员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一般是皮带运输系统的管理方面松懈,在思想和意识上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第一和生产第二的思想,有时候甚至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违反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一些生产安全违规行为的出现,影响井下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操作。

1.2对运输系统进行维修的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素质

在煤矿皮带井下运输系统中,进行维修和护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缺少必要的专业素养,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就高低有别,一些专业的维修技术还不能完全掌握,这些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样在进行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责任心也不强,最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3专业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在井下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在管理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值班人员经常被冒名顶替,尤其是一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操作人员,他们本身的责任就比较重大,让别人冒名顶替,尤其是让新进人员进行值班,没有考虑到他们的专业技能还不够熟练的问题,以及这些人员在上岗工作的时候还没有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让这些人员进行顶替值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4经常调换岗位操作人员

在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就是运输系统实际操作人员经常进行调换岗位的行为,这些岗位调整的行为没有考虑到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在不考虑用工的因素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老弱病残人员纳入实际的操作岗位上的现象,这些行为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一些影响因素。

1.5井下运输系统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一些人员上的因素之外,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设备的更新。许多运输系统还未能达到设备整体更新的程度,许多设备已经出现了老化现象,但是还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操作,这些设备上的隐患容易导致整个井下运输系统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2.控制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的措施

2.1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用工制度

为了减少和避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在运行过程出现安全事故,首先应该加强质量管理标准化,这样才能保证煤矿企业在生产时的安全性,其次应该严格规范用工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保证项目的质量,按照发展的目标进行标准质量的生产。质量的标准化主要是体现在工程的设计环节、操作环节、维修等环节,加强技术操作人员的技能,从思想意识到技术维修各方面都重视质量的标准化。

2.2加强对系统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为了使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操作人员能够熟练进行业务,应该对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主要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必要的竞争机制,这样能够使员工通过竞争来上岗工作,按照岗位制度进行员工管理,并且按照岗位所需的技能进行工资分配,这样能够带动员工进行自主学习;二是定期组织工作人员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技术检验,对于比赛胜利的员工予以物质奖励,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员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作业;三是进行外培与内培相结合、内培为主,重点与业余培训相结合、重点培训为主,以及新岗位、新工人、新技术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对员工进行强化培训,以此来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减少工作时出现的安全隐患。

2.3对系统操作进行管理监督与检查

除了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进行人员的培训以及加强生产的质量之外,还应该对整个系统操作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这样才能够减少违章蛮干以及麻痹侥幸等心理现象的产生。具体的监督管理方式有:加强对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和制约机制,这样能够在煤矿工程中设置相关的管理监督部门,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监督井下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能够根据制度严格规定员工的工作职责,在员工当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这样能够使员工明确了解各自的责任,在工作中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激励机制,这样能够及时激励员工认真工作,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员工进行督促和检验,使员工能够有工作紧张感,严格进行安全作业。

2.4及时对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

为了加强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应该要及时对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要对使用设备的人员进行责任制落实,让员工谨记安全责任;在实际的工作中,煤矿企业可以采用包机制,认真做到定机、定人、凭借证件上岗工作,这样能够在员工当中执行岗位制度,并要求员工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操作;工作中要对设备交接班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认真做好交接班时设备的运行记录。对于设备本身,工作人员要设计好设备的安装以及改造等环节的工作,认真选好设备的型号,并进行购买,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这样避免和减少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3.结语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直接影响到整个煤矿事业的生产。因此企业应该十分重视煤矿的井下运输系统,使其能够正常运行起来,并能够保证生产质量,对于一些安全隐患要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为整个工程项目做好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宋修通,王军,刘建伟.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2.

[2]祝军.里伍铜矿井下运输系统改造方案优化选择[J].采矿技术,2010.

篇5:车辆运输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一、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有资格的培训单位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人员通过路口时,必须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一定要先瞭望,在没有危险时才能通过。

三、不可在铁路专用线上行走,更不可推车行走;严禁从列车下面通过。

四、定期检查车辆的各种机构零件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严禁带故障运行。

五、汽车的行驶速度在出入厂区的大门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在厂区道路上行驶,时速不得超过20公里。

六、装卸货物时不得超载、超高。

七、装载货物的车辆,随车人员应坐在指定的安全地点,不得站在车门踏板上,也不得坐在车厢侧板上或坐在驾驶室顶上。

八、电瓶车在进入厂房内,装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时严禁乘人。

九、铲车在行驶时,无论空载还是重载,其车铲距地面不得小于300毫米,但也不得高于500毫米。

十、严禁任何人站在车铲或车铲的货物上随车行驶,也不得站在铲车的车门上随车行驶。

十一、严禁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争道抢行等违章行为。

篇6:危险化学品运输常见事故防范措施

(一)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与运输安全要求

1.汽车罐车的使用、装卸单位,应根据本规程及省级劳动、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对操作、运输和管理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2.汽车罐车的使用,应按JT3130《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准运证,并按车辆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汽车罐车牌照。

3.汽车罐车的押运员和驾驶员应熟悉其所运输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汽车罐车押运员和汽车驾驶员必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汽车罐车的使用,必须有本单位的持证押运员和驾驶员,并为押运员、驾驶员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具和工作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等。

5.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并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汽车罐车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度,经常检查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管接头、人孔、管道阀门、导静电装置等)性能,有无泄漏、损伤等;按汽车日常检修和保养要求对汽车底盘及其行走部分进行检查和修理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性能完好。同时,应保持汽车罐车干净和漆色完好。

6.改变汽车罐车的使用条件(介质、温度、压力、用途等)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由有资格的单位更换安全附件、重新涂漆和标志。经检验单位内、外部检验合格后,由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汽车罐车使用证。

7.随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1)汽车罐车使用证。

(2)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

(3)押运证。

(4)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5)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

(6)运行检查记录本。

(7)汽车罐车装卸记录。

8.汽车罐车装卸应具备下述条件,方可从事装卸作业:

(1)有熟悉汽车罐车运输与装卸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装卸安全技术工作;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

(2)有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管理制度。

(3)有符合防火或消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具和备件。

(4)装卸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装卸管道有可靠的连接方式;装卸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

(5)必须有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的计量设备。

(6)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

(7)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介质毒害程度,设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

9.充装前充装单位应进行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充装:

(1)汽车罐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

(2)汽车罐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

(3)汽车罐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4)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带。

(5)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或与实物不符。

(6)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罐车,如对罐体介质有置换要求的,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

(7)余压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8)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10.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充装前的检查。

(2)按指定位置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有滑动可能时,应加防滑块。

(3)易燃介质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作业前应接好安全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对于充装介质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应排尽空气。

(5)汽车罐车作业人员相对稳定,且经培训和考核合格。装卸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和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在正常装卸时,不得随意起动车辆。

(6)新制造的汽车罐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汽车罐车,充装易燃、易爆介质前必须经抽真空处理,或充氮置换处理,要求真空度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3%,且必须由处理单位出具证明文件。

(7)汽车罐车允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充装重量。充装的必须有液面计、流量计、地磅或其他计量装置。严禁超装。充装完毕必须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否则严禁驶离充装单位。

(8)装卸完毕应按规定填写装卸记录,并妥善保存。

(9)汽车罐车到站后,应及时卸液。卸液前必须对汽车罐车各附件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方可卸液。单车式汽车罐车不得兼作储罐使用。汽车罐车不得直接向气瓶灌装。

(10)液氨、液化石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卸液时不得用空气加压;液化气体卸液,不得采用蒸汽等可引起罐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升压卸液,采用热水升温卸液时,水温不得超过45摄氏度。

(11)装卸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

(12)汽车罐车卸液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

(13)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禁止装卸作业:

①介质易燃、易爆的汽车罐车,遇有雷雨天气或附近有明火时。

②周围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泄漏时。

③罐体内压力异常时。

低温型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还应符合由制造厂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11.装卸完后,应填写装卸记录并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1)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

(2)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3)核查罐体内介质的压力(充装后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力)或余压。

(4)检查罐体充装重量(不得超过规定的充装重量)或余量。

(5)分离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

(6)装卸记录(二联)由押运员负责送达卸液单位。

(7)驾驶员必须亲自确认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已经妥善分离,才准启动车体。

12.汽车罐车行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行驶时按汽车罐车的设计限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并按指定路线行驶。

(2)押运员必须随车押运。

(3)不准拖带挂车,不得携带其他危险品,严禁其他人员搭乘。

(4)车上禁止吸烟。

(5)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等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

13.汽车罐车停放的要求:

(1)不得停靠在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和人员稠密等地方。

(2)停车位置应通风良好,停车地点附近不得有明火。

(3)停车检修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得有明火作业。

(4)途中停车如果超过6小时,应按当地公安部门指定的安全地点或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转许可证》的专用停车场停放。

(5)途中发生故障,维修时间长或故障程度危及安全时,应立即将汽车罐车转移到安全场地,并由专人看管,方可进行维修。

(6)重新行车前应对全车进行认真检查,遇有异常情况应驾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行车;

(7)停车时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

(二)运输车辆安全检验要求

运输车辆能否保持安全状态,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运输企业应使运输车辆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各机构部件完整无缺,所配工具设施齐全、良好,档案齐备。车况达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四净(油净、水净、空气净、车辆净)。在出车前应进行检验,具体检验要求如下:

1.发动机部分

(1)汽车发动机设置有效的起动机。

(2)发动机运转平稳,动力性能好,功率至少达到其标定功率的80%以上,没有异响,容易起动、关闭熄火。

(3)点火系统、燃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机件齐全、性能良好,安装牢固,线路、管路不磨不碰,不漏电、漏水、漏油。

(4)消声器作用正常有效。车辆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传动部分

(1)离合器分离彻底,接合平稳,不打滑,无异响。离合器踏板或握把要有适当的自由行程。

(2)变速器的变速杆位置适当,不跳挡、不乱挡;变速器分动器不缺油、不漏油、无异响。

(3)万向节、传动轴、中间轴承不紧不旷,螺栓齐全,装配角度正确,润滑良好,行驶中不抖动,无异响。

(4)主传动器、差速器工作正常,不松旷、无异响,螺栓齐全紧固,后桥不漏油。

3.行驶部分

(1)车架无变形、开裂或锈蚀现象,螺母、螺栓、铆钉不短缺、松动、锈蚀,底盘涂漆均匀。

(2)减震器弹簧片整齐,卡子齐全,螺栓紧固。

(3)钢板弹簧、支架、蓄电池和油箱托架均牢固可靠。

(4)前、后桥无变形及裂纹。

(5)轮毂完好,安装松紧适度。

(6)轮胎气压和承受的负荷符合规定。

(7)轮辋完整无损,螺母齐全、紧固。

4.转向部分

(1)方向盘的自由转动量不大于30度。

(2)转向轻便灵活,行驶中无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

(3)前轮定位值符合设计规定。

(4)设有转向助力器的须可靠好用,该装置意外失效时,驾驶员仍能对车辆进行灵活可靠的操纵。

(5)转向机不缺油、漏油,固定托架牢固。转向垂臂、横直拉杆等转向传动零件不拼凑焊接,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松紧适度,润滑良好。

(6)后三轮车前叉无变形、拼凑焊接、转向沉重、跑偏、阻滞现象,左右减震器性能良好。

5.制动部分

(1)机动车设置行车制动及驻车制动装置。

(2)行车制动器的踏板,有适当的自由行程。

(3)各式行车制动器,均能在第一脚达到最大的制动效能。

(4)制动器能保证在踏板踏下(拉杆拉出)全行程的1/3至3/4时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棘轮式手制动器能在拉杆最大行程的2/3以前产生最大制动作用。(5)制动器的操纵踏板或拉杆,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后,留有1/4以上的储备行程。

(6)液压式制动的车辆,制动系统不漏油或进入空气,在踏下制动踏板停留一分钟后,踏板无下行现象。

(7)气压式制动车辆,制动系统不漏气,管路不与其他机件摩擦,设有放水装置和限压装置。

(8)机械式制动器,拉杆线等机件完好无损。

(9)各种车辆(含挂车)的全部车轮,均设置制动器(拖拉机、专用机械可只设于主要承载车轮)。

(10)时速在30km情况下(低速车用最高车速),轻度制动无跑偏现象。

(11)在平坦、干燥、清洁、坚实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不同车类、车况在规定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对最大制动能力的要求)符合规定。

(12)驻车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在20%的坡道上,空载车双方向均能将车停住。锁止装置灵敏可靠。

6.灯光电器部分

各种车辆安装的灯具,其灯泡均有保护装置,安装牢靠,车辆震动时不松脱、损坏,失去作用或改变光照方向,所有灯光开关安装牢固,开启、关闭自如,车辆震动时不自行开启或开闭开关安装位置便于驾驶操纵。

所有灯光均保持一定的亮度,不炫目(照明灯除外)。左右两边装置的灯,光色、规格一致,安装位置对称。

(1)照明灯。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个照明灯(后三轮可安装一个)。

(2)示宽灯。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示宽灯。

(3)尾灯。机动车后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尾灯。光色为红色。

(4)制动灯。机动车后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制动灯。光色为红色。制动灯的启闭受行车制动装置的控制。

(5)转向信号灯。机动车前、后面的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转向信号灯,车身总长超过9m的(包括机动车辆带挂车),两侧前方也装有侧向转向信号灯;在驾驶室内的仪表板上设有相应的转向指示信号。转向灯光色为黄色,以每分钟60一120次的频率点灭。

(6)挂车灯光。挂车后部灯光与牵引车后部相同。

(7)机动车(后三轮除外)装有电源总开关。

(8)所有电器导线均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封套。穿越洞孔的导线装设绝缘套管。

(9)喇叭。机动车设有低噪声喇叭。

7.车身部分

(1)车身端正,左右对称。

(2)车身两侧无超出车身外廓的凸出物(后视镜及转向灯除外)。

(3)各种车辆前、后部分别设有适用的牌照座,前牌照应设于前面的中部或右侧,后牌照应设于后面的中部或左侧。

(4)后视镜。机动车左右两侧装有一面后视镜。后视镜安装位置、角度适宜,能使驾驶员看清车身侧后方50m以内的交通情况。

(5)安全防护装置。大型货车、挂车(载重量3t以上)的前后桥以及挂车之间车身两侧,均设有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6)机动车的燃油箱、蓄电池、排气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rn,燃油箱的加油口不设于车厢内。

(7)货车车辆前部装有比驾驶室高100mm的安全架(自卸车除外)。车厢整齐,厢板无破损变形,挂钩完好有效,行驶中无松旷、异响。

8.驾驶室及其设备部分

(1)前风挡玻璃采用透明度良好的安全玻璃,无炫目的波纹、气泡等缺陷,不能使用有机玻璃。

(2)风挡玻璃左、右两边装有灵敏有效的自动刮水器(有驾驶室的后三轮可只装一个)。

(3)仪表。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机动车设有醒目的气压表、机动车设有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量表、电流仪表。

(三)液化气罐车安全技术参考

l.对罐车充装量的控制

对于盛装液化气的容器,规定要求有一定的气相空间,如超量充装,当温度升高时,液化气的液体膨胀,会很快充满整个容器空间,若温度再升高,罐体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团此要严格控制容器的充装量。液化石油气罐车一般用旋转式液位计,以液位高度来控制充液量,液位计通常安装在罐车尾部,由于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和人为操作误差,实际充装量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避免因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和人为操作误差,该厂将液位计安装在罐体侧面中间位置,另外增加一限液口,设计限液高度为85%的体积充装量,液氨在常温下的高度为o.52t/m3,这与《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单位容积的充装重量是一致的。

应当注意的是,这是指在常温下(25℃)的情况,如果充装液体温度偏低(25℃以下)或偏高都是不适用的。

2.对罐体压力的控制

为了控制罐体工作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须经常观察罐体内压力的变化,通常装有压力表。压力表一般装在紧急切断阀之后的气相管上,在装卸液化气时对罐体压力可一目了然。但罐车在行驶途中,切断阀是关闭的,要想观察罐体内压力,必须打开紧急切断阀,这样操作比较烦琐。该厂将压力表装在罐体上,打开压力表阀,随时可以观察罐体内的压力。为防止压力表、阀门被损坏,罐内液化气体泄漏产生危险,压力表阀带有过流装置,当液化气体泄漏时过流装置将自动关闭,阻止液化气体外泄。另外,在出液管路上亦装有压力表,便于观察,随时处理管路出现的超压情况。

3.装卸系统的安全控制

(1)通常罐车的装卸系统,设有一个液相口和一个气相平衡口,液相口兼作进液口和出液口,每个管口配有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切断阀采用油压操纵。实际上进液和出液操作在工艺上不尽相同,对管路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改进后的装卸系统设有独立的进出液口和气相平衡口,每个管口配备了内置快速断流的紧急切断阀,切断阀采用气动控制。气动系统采用汽车气源,每个切断装置有单独的操作按钮,亦有可同时进行操作的总按钮。与油压操作系统相比,气压操作系统有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2)为防止出现误操作而使管路超压可能损坏管道和阀门,液相管道中每两个阀门中间一段装有液压减压阀,当管道出现超压时减压阀开启泄掉部分压力,保证管道和阀门不受损坏。

(3)在充装软管的末端,配有易断式连接器和快速反应关闭充装阀,当出现意外情况,可迅速脱开充装容器并自动关闭充装阀。在充装软管的前端装有快速断流的过流阀,当软管拉断或充装阀脱开又无法关闭时,过流阀将自行关闭而快速断流,防止事,态的扩大。

4.防火、防撞安全措施

(1)所有驾驶室后的电线改为双重线路,与底盘进行分离,不以底盘作为回路。电线用可伸缩的无缝金属软管保护,起到防火作用。

(2)燃油箱和电池箱外加防护罩保护,起到防火、防撞作用。

(3)驾驶室后窗安装防火板,一旦发生火灾,防火板将阻止火势,为驾驶员逃生争取时间。

(4)为防止发动机排气时产生火花,排气管安装消火器,并将排气口移至车辆右前方。

上一篇:茆亭,茆亭徐夤,茆亭的意思,茆亭赏析下一篇:新智能建筑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