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2024-05-10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通用8篇)

篇1: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蒋小华:中国战略执行第一人

企业管理创新培训

-管理创新培训经典语录

文/华略管理学院首席顾问蒋小华

1.如果昨天的“异类”最后成为今天的“规距人”,创新就将停滞,增长曲线也将趋向平缓。如戴尔的运营模式让其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然让其承认他大加赞赏的商业模式即将“过期作废”很困难,让其承认惠普、联想已缩短成本差距也很困难。

2.的确,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富有创造力,但不论是谁,一旦坐在无趣的办公桌前工作,都很难发挥出创造潜力。

3.创新需要时间——做梦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学习的时间、创造的时间、实验的时间。当人们的注意力被各种必须负责的琐碎事务切割成零散的碎片时,就没有了“思考时间”了。

4.现代组织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人类的适应力和创造力;人们每天上班,但许多人只在梦游;如果你想在未来“创造力经济”中占领制高点,你需要的不仅仅是认同、专注和机敏的员工,更需要他们兴致勃勃、诙谐幽默、充满热情;

5.虽然许多管理工具可以让员工更加服从、更勤奋,但不能让员工更创新、更忠诚。责任感无法从打字机制造出来,也无法靠管理顾问提炼出来,更无法靠几天事后努力修补出来,它来源于一种真正的使命感,不是强加于人的,是彻底令人信服的。它是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不是一种工具。

6.真、善、美、服务、智慧、公平、自由、激情,这些才是激发人类追求终极成就的精神责任感。

7.进取心、创造力和激情都天赐的才能,它们是公司员工每日、每时、每刻对公司的恩惠,员工可以选择给予或拒绝,这是命令不来的。只有询问自己并征询同事:“什么目标能激励

人们全力以赴地工作?有什么崇高的理由能激励员工慷慨地奉献才能?”你才能激活员工的这些才能。

8.创新进程三步曲:不论大型或小型组织,战略调整的步伐都将加速;让创新成为每人每天的工作;为员工创造愿意全身心投入在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员工发挖自己的最大潜能。

9.面对变化,许多公司或者适应变化,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主动进行公司重组,或者在被动的重组中痛苦挣扎。如果经典的商业模式突然导致公司死亡,唯一的可能是环境本身发生了巨变。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变化——急剧的变化。

10.把永恒误当短暂的公司注定将错失未来,今天任何事物都是短暂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是否和周围的世界同步快速变化?”在公司组织层级中,越是高层越倾向于拒绝承认那些令人不安的事实。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能够持续进行“无外伤”的自我调整的组织,就如人体的自适应系统那样。

11.创新遵循幂律分布规律(POWER LAW):每1000个新奇古怪的想法中,只有100个创意值得去尝试;在100个创意中仅有10个项目值得去投资;而在这10个项目中,仅有2-3个最终才能财富之源。

12.和公司内部创新的幼苗一样,我们不可能提前知道哪一颗橡树果会破土发芽,而哪一颗不能。

13.到目前为止,创新依旧是组织内部的“少数派”,创新依旧是公司新产品开发或研发部门的专门职责,创新型人才被排除在“经营企业”这类人之外。

管理创新必须思考的15个问题:

1.公司未来将面临潜在挑战是什么?什么是你现在必须着手研究的“明天的问题”?

2.如何确保“令人不安的消息”不会随着组织的层级的上升而被忽略或漠视?

3.如何构建能持续产生新战略选择的管理流程?

4.如何加速资源从遗留的项目中调出,重新分配给未来发展更为关键的项目?

5.是否具备商业创新的技能?受过哪些培训?公司提供哪些工具?

6.是否获得过公司创新指导?是否有一位创新专家协助完成突破传统的想法?

7.获得公司实验性项目的资助容易吗?公司内部有多少个组织层级需要跨越?

8.创新是否成为员工工作岗位描述中的正式部分?工资是否部分取决于创新绩效?

9.公司的管理流程,如预算、计划、人员招聘等,是支持还是阻碍你的创新工作?

10.如何让公司里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创新?应配备哪些工具来源程序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11.如何保证创新不受那些被公司高层视为神圣的传统理念所束缚?如何为创新的想法提供证明价值的机会?

12.如何那些竭尽全力为今天而奋斗的企业基层提供创新的时间与空间?

13.在不牺牲工作重点、纪律和秩序的前提下,怎样通过更少的管理拓宽员工的自由度?

14.如何脱离机械的科层体制,构建一个以社区共同体精神凝聚员工的企业?

15.如何在整个组织中放大共同使命感,让员工乐于奉献?

管理创新专家介绍:蒋小华

 浙江大学主讲教授;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客座教授;

 战略与执行研究院院长;

 中国战略执行力第一人;

 实战管理专家;

 阿里巴巴特聘专家;

 康师傅特聘讲师;

 多家媒体杂志专栏撰稿人;

 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特聘高级专家;

 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十佳杰出人物;

 全球500强华人讲师;

 最佳执行教练;

 著作:《为结果而战:打造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

他,实战型管理咨询培训专家:五年大型外资企业及八年中国民营企业管理实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战经验,同时本着“术有专攻”的学习态度,一直在企业管理领域不断学习、实践与总结,并探索企业战略执行能力与团队执行力提升的“道”、“术”、“器”,更是积极地以学员为主体,以培训效果作为最高价值地引导与启发学员,凭借多年的管理实战经验和上千场演讲培训心得,在企业管理干部技能提升方面造诣斐然。

他,资深的财经作者与商业观察家:洞察企业的管理大势,把脉商业的发展方向,习惯于将一些新的财经视点与管理心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如今已列入国内各大网站如新浪、搜狐、腾讯、网易、阿里巴巴等名人博客,在互联网上拥有相当高点击率。不少在《商界》、《人力资源》、《中国产经新闻》、《理财》、《现代商业银行》、《广州日报》、《中国物流》等财经杂志与报刊发表,有的文章进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现已成为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现已成为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其写作独具慧眼、别具匠心、一针见血地指出背后的实质,往往能够给人极大的启发,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与好评。

他,一位积极的管理梦想者与实践家: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建立中国式哈佛商学院,为中国式管理添砖加瓦。期待中国式管理模式照亮全球,引领世界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的世界级企业,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管理专家,在亚洲称得上只有日本的大田研一。中国经济能够真正雄居世界,不是靠地大物博,不是靠人口众多,靠的是我们有自己最前瞻的管理思想。为此,他积极努力着、探索着。同时,他更是一个实践者,将所学到管理思想积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除了开创自己的公司,还坚持帮助更多的成长型企业提供咨询与服务,让所有的管理思想与理论成功应用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炼与升华。

 内训最受欢迎课程:

 执 行 力系列:《执行力塑造》、《中层执行力》、《高管执行力》、《员工执行力》、《战略

管理与执行》、《目标制定与执行》;

 领 导 力系列:《领导力修炼》、《8090后员工领导》、《人才标准与领导科学用人》、《构

建管理创新组织》、《愿景领导力》;

 管理技能系列:《打造企业新中层》、《MTP管理能力提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打造高绩效团队》、《时间管理》、《有效沟通与协作》、《冲突管理》、《果

断授权》、《做教练式干部》;

 职业素养系列:《工作重在到位》、《责任胜于能力》、《乐在工作》、《内部客户服务》、《员

工职业化》。

篇2: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煤矿班组作为井下生产的最前线和主阵地,是各项规章措施的直接执行者,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在生产、安全、经营等各项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云驾岭矿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班组管理,形成以‚十个十‛为抓手企业班组管理模式。

一、班组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提炼‚十个十‛实战模式。根据矿井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班组的现场管理,总结凝练了涵盖班组管理全方位的十方面制度规范。每一方面包括十小项,每小项有分为若干条。班长素养‚十具备‛包括:思想素质优良、安全意识牢固、工作作风扎实、岗位责任心强、业务技能精湛、管理经验丰富、团结协作默契、群众威信较高、文化程度胜任和身体素质强健。安全防范‚十必须‛包括:必须学习三大规程、必须落实安全措施、必须熟知避灾路线、必须学会安全自救、必须组织集体上下、必须掌握应急措施、必须执行安全确认、必须坚持手指口述、必须自保互保联保和必须严格事故分析。现场生产‚十到位‛包括:班前会议组织到位、人员安排优化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到位、设备检查检修到位、材料配件管理到位、正规循环作业到位、班中验收评 估到位、突发事件处置到位、班组任务完成到位和现场交接考核到位。质量标准‚十确保‛包括:确保规程标准清楚、确保施工工艺规范、确保特殊作业质量、确保质量责任到人、确保过程动态达标、确保质量评估验收、确保质量奖惩落实、确保现场文明生产、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和确保劳动保护齐全。成本控制‚十落实‛包括:落实材料预算计划、落实材料领用程序、落实材料责任目标、落实电费控制指标、落实材料验收考核、落实剩余材料回收、落实修旧利废制度、落实节能降耗措施、落实生产工效管理和落实成本奖罚制度。出勤用工‚十要领‛包括:要建立出勤制度、要制定用工计划、要合理安排出勤、要应用政策激励、要量化工作任务、要实行绩效考评、要改进工艺提效、要根据条件用工、要适时实行包工和要做好保勤工作。技术革新‚十注重‛包括:注重营造技术革新氛围、注重一线小改革小窍门、注重现场施工的新方案、注重改进生产技术工艺、注重合理化建议的征集、注重定期学习培训交流、注重创造学知识的普及、注重评比选树技术能手、注重技术革新评比激励、注重建立成果申报机制。民主管理‚十公开‛包括: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公开生产任务指标、公开职工出勤工分、公开各类奖罚明细、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公开事故处理结果、公开票决评先评优、公开职工权益保护、公开职工提案落实、公开解决难点问题。文化思想‚十做到‛包括:做到理念宣灌深入、做到班前礼 仪规范、做到心理疏导及时、做到安全活动不断、做到职工档案齐全、做到安全诚信履诺、做到文化生活活跃、做到定期岗位练兵、做到日题周考经常、做到员工动态转换。人本和谐‚十关注‛包括:关注工友个人状况、关注工友家庭情况、关注工友急事难事、关注工友自身特长、关注工友思想情绪、关注工友相互关系、关注工友情趣健康、关注工友遵纪守法、关注工友矛盾化解和关注工友成长进步。

(二)规范班长选聘管理。在班组长选聘程序上,坚持了职工自荐、职工推选或区管提名;所在班组职工民主选举;区队领导班子讨论通过;矿主管领导同意;填写班组长聘用登记表,报矿劳资科和工会存档备案。在班组长聘解管理上,对班组长实行定期聘用制,选聘标准严格执行班组管理模式制度规范‚班长素养‘十具备’‛相关要求,对未按其标准选聘的班组长,一经职能部门审查发现,聘任无效,追究单位负责人责任。班组长聘期一般为一年,聘用期满后,对班组长进行严格考核,考评合格者,重新办理聘用手续予以聘任,可以连聘连任。考评不合格者,按照程序予以解聘。班组长在聘用期间发生以下情形之一时,予以解聘:本人出现严重‚三违‛的;所在班组发生重伤及二级以上非伤亡事故和重大生产事故的;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消极或管理不善,连续三个月或全年累计四个月完不成生产任务指标的;无视组织领导,不服从上级安排,办事不民主,处事有失公平公 正,造成职工意见大,队伍涣散的;由于身体状况或其他原因,连续三个月出勤低于15个班的; 出现其他违法违纪严重错误的。解聘程序为:区队、支部班子会议研究通过,报矿主管领导同意,劳资科办理解聘手续。在班组长相关待遇上,精神激励方面,组织开展先进班长、优秀班长和模范班长的评比选树活动,给予表彰激励,并享受外出学习、荣誉疗养、旅游观光等待遇。经济激励方面,加大班组长在原岗位工种中的分值额度。政策激励方面,根据上级要求,在政策允许条件下,对于符合条件、表现优秀的农民工班组长优先转为正式工,列入区队管理层后备人选,作为党组织重点发展培养对象。

(三)启动班组管理模式。召开了班组管理运行启动仪式,下发了班组管理模式安排意见。组织了班组长培训班,班组长先学一步,做到应知应会。各单位利用周二、周五学习日,采取答题、竞赛等形式,广泛学习班组管理模式相关内容。班组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广大政工干部要深入区队班组大力宣讲班组管理模式。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内部网站等舆论阵地,充分发挥作用,广泛宣灌班组管理模式,报道各单位学习、运行进展情况,营造浓厚氛围。全部挂档运行,严格执行了班组长选聘程序、聘解管理和相关待遇。班组长考评实行日、月相结合,日考核卡为班组长的A卡,月考核卡为月度评优卡,各项考核评优工作由单位自行开 展,并按具体规定兑现奖惩。根据业绩考评状况,每月、每季、半年依次评选出先进班组长、优秀班组长和模范班组长,并给予奖励,坚持每月初召开班组长例会,总结安排工作。各单位根据班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制定了班组管理制度和班组长岗位责任制,建立了班组信息台帐。

(四)突出班组考核统筹。全面启动运行了班组管理实战模式。对照各项制度规范和考核细则,做到了认真落实、严格执行、规范运行。矿班组管理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督导。在实际运行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改进,不断提高。推行班组管理模式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等相关管理制度相结合,做到了对接好、执行好、落实好各项制度;与煤矿安全诚信管理相结合,继续运行好了班组的承诺、档案、评价等机制;与创建星级和谐区队班组活动相结合,组织好各种考核评比和活动开展;与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相结合,各级工团组织立足生产实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上台阶、创水平、破纪录‛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干劲,从而确保全年任务指标的圆满完成。

二、班组管理模式的运行效应

按照班组管理模式要求,对全矿班长履行了聘任程序,基层各单位建立完善了相应的班组管理制度和班组长岗位责任制。专门编印了《班组管理‚十个十‛实战模式实用手 册》,组织班组长、区管人员培训班,深入学习掌握班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运用。不断丰富班组管理阵地建设,建立各种班组记录和台账。通过班组管理模式的实践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成效:

(一)班组长的整体素养不断提升。通过系统规范班组长应该具备的十方面素养,班组长按其目标要求,加强学习,提高技能,增强才干,形成了一个争当优秀班组长的良好氛围。先后涌现出了多名集团公司技术标兵、岗位能手,以及邯郸市评选的‚金牌工人‛。

(二)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加强。目前,班组成员都熟知并掌握了本专业的安全规程措施,都能够坚持集体排队上下井,执行安全确认和持手指口述。现场管理业实现了正规循环作业。质量标准化实现了过程动态达标。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得到了不断加强。班组保区队、区队保全矿,矿井实现了安全形势的持续平稳发展。

(三)班组生产效率状况明显提高。通过全面加强班组管理,有效地激发了班组的战斗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有效地保障和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2010年,全矿原煤165万吨、销售收入8.6亿元创历史目标将全面实现。

篇3: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一、产权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前提

株洲市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 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 株洲工业从无到有, 由小变大, 完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企业布局, 形成了以计划为特点的体制机制,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工业在株洲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影响也渐大, 这让株洲俨然成为江南地区的“工业重镇”。然而, 这种由政府以计划和指令方式引导形成的工业, 若要向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进行转轨, 便明显地呈现了很不适应的症状。到1978年时, 株洲工业陷入了步履艰难、前行无力的境地。

从工业企业运营情形来看, 开始陷入僵化体制的泥沼, 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一是运行机制固化, 既适应不了开始发生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也抑制了企业内部的活力。例如企业没有自主权, 便掌握不了生产经营的主动权, 还有企业内部的“大锅饭”, 无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机制下, 整个行业氛围非常沉闷, 死气沉沉。二是企业生产设备开始老化, 技术跟不上发展要求。“一五”、“二五”投产生产的主要企业, 由于长期只重索取不重改造。设备工艺也历经三十年的运转, 严重老化。当时全市大中型企业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 居于国际水平的比例不到1%, 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的比例不到10%, 而居于国内一般及落后水平的比例达到90%, 其中属国内落后水平应淘汰的设备占20%~30%。70年代的以前的工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均在60%以下, 比全国和全省低20个百分点。三是资产产出比例不够协调。工业企业产值贡献率和利润越来越弱, 出现大面积亏损。这种现象在老工业企业中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30年来, 株洲企业产权创新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索放权。这一阶段大致为1978年至1989年。是放权为主的探索阶段, 重点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第一, 1980年起, 株洲市企业开始进行“简政放权, 党政分工”的领导体制改革, 接着实行“两步利改税”, 扩大企业利润留成比例。1983年6月, 利改税在全市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全面推行。第二是“包老爷”进城。1983年2月, 全市对市造纸厂、市无线电厂等7家市属全民企业进行承包试点, 在试点基础上普遍展开了工业企业第一轮承包。企业承包经营的主要方式采取“投入产出总承包”、“风险抵押承包”、“全员风险抵押承包”、“资产经营责任承包”等。至1987年, 第一轮承包形成高潮。当年, 市级预算内73户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包死基数, 确保上交, 超支多留, 欠收自补”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并签订了合同。第三是推行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该项改革从1983年开始起步。1984年8月, 全市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奖金制度。奖金来源在本单位预算内包干经费中提取, 分半年和年终两次发放, 由市人事局按考核结果分等级拨发到单位, 单位按考核结果拉开档次发到个人。1985年, 全市开展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的第三次工资制度改革。从1987年起, 株洲市企业实行“干部能上能下, 职工能进能出, 工资能升能降”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运行机制。至1989年, 三项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功,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高度赞誉, 改革试验为许多兄弟城市所借鉴, 为《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刊在全国推介。该项改革随后不断深入, 到1995年3月, 全市劳动用工全面实施了劳动合同制。

第二阶段:试水产权。这一阶段为1990年至1993年。试图突破企业单一产权的制约, 改革产权制度, 主要尝试推行企业股份制。1980年9月, 株洲第一家公私合股经营企业——株洲纸质包装厂成立。1984年10月, 株洲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中国威利企业有限公司成立。1985年, 40家法人单位和部分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了无隶属关系、无行政级别的株洲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庆云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株洲市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火炬火花塞公司股票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随后, 股份制在株洲热潮不减。1994年3月采取定向募集、公共募集两种方式组建了34家股份制企业。1996年底, 组建股份制企业410多家。1997年年底, 全市累计建立股份制企业1, 142家, 注册资金20亿元, 吸收增量资本28亿元。

第三阶段:结构调整。这一阶段为1994年至1999年。围绕结构调整的改革范围较广、动作较大。1994年, 株洲被列为全国首批18家“优化资本结构, 增强企业实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按照扶优汰劣原则, 鼓励兼并, 规范破产, 开展资本营运, 进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工作。 (1) 联合兼并。该项改革在株洲起步较早, 始于1982年。1984年12月, 湖南机构行业第一家厂与厂联合经营的实体——株洲南方起重设备联营公司成立。1985年株洲湘华机械厂与市铁厂合并为省湘华机械厂。1986年, 南方航空公司与株洲硬质合金厂创立全省最大的横向联营体——株洲硬质合金联营开发公司, 标志着联合兼并从区域内行政推动向企业自主联合, 跨区域、跨所有制发展。1999年, 全市收购重组35家, 改制重组14家, 深圳石化集团、新疆德隆公司等企业先后兼并或控股本地企业, 通过重组调整, 组建了南方、国光、湘大集团。 (2) 企业规范破产。1992年11月, 株洲科技开发中心破产, 企业破产由此拉开序幕。到1999年5月, 全市累计破产企业221家, 总资产9.55亿, 总负债16.57亿。 (3) 全面放开搞活。采取了分离、分立、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1994年, 全市有10家企业整体或部分从二产业向三产业转体。1996年全市承包企业312家, 租赁企业24家, 租赁股份制企业15家, 整体托管经营企业10家, 拍卖企业8家。 (4) 实行“抓大放小”。目的是通过抓关键少数, 扶名优产品, 激活株洲企业活力。1998年, 重点扶持了南方摩托、国光瓷业、湘大集团三大产业集团, 扶持了8个产业实体25种产品, 一批株洲大中型企业在改革中迅速发展, 被当时的新闻媒体誉为“株洲现象”。

第四阶段:全面改制。这一阶段为2000年起至今。深度触及企业产权。2000年, 株洲市政府出台了株政发[2002]18、19号文件, 在全市开始推行“置换国有资本, 改变职工身份”和建立“股本股份制、劳动合同制、员工聘任制、收入协商制、经营者年薪制、人事代理制”六项制度改革。2002年又出台了株常纪发[2002]8号纪要, 强调要进一步加大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力度。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全面铺开。当时, 全市共有市属国有工业企业95家, 职工总人数10.3万人, 在这些企业中, 2003年5月以前已完成改制的有20家, 需深化改革的有75家。截止到2007年, 全市已有61家国有企业完成了改制, 占需改制的75家企业的81.3%。

二、观念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

观念正确, 你就成功了一半, 观念影响人生, 组织人员的整体观念, 影响整个组织的前途命运。反思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 优秀企业与落后企业的差距,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究其根本原因, 无一不是观念差距所致。“观念不更新, 无异于自我抛弃”, 这是海尔集团张瑞敏总裁对海尔员工的训词。观念正确, 你就获得了一半的成功。树立新观念难, 抛弃旧观念更难。

在20世纪, 世界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与之同步,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21世纪这种变化和发展仍在加速进行。在这种环境下, 任何管理者都会感到许多压力。显然, 如何面对这种变化, 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创新是摆在所有管理者面前的课题。企业管理从科学管理模式已逐步向文化管理模式转变, 文化管理起源于日本, 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在美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中发现, 日本企业优于美国企业的是独特的企业文化, 而“以人为中心”正是日本企业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所谓“文化管理”, 简单地说, 就是企业管理由长官的行政命令的强制管理, 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管理。具体来说, 是以人为本, 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与企业间的关系管理中, 更多地考虑文化背景来处理问题, 把培育企业全体人员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主导性措施,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

唐人神集团是株洲顺应管理发展趋势, 最早运用文化管理模式的杰出代表, 使株洲的企业充满活力。唐人神集团在短短的20多年里, 由一个小小的株洲饲料厂发展成为, 在15个省 (市) 设有25个外办子公司, 拥有五大支柱产业 (种苗、肉品加工、连锁销售、动物保健和饲料) 。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20多个亿, 3, 700多名员工。唐人神集团“神”在哪里?“神”在她的经营哲学和唐人神精神。经营哲学:义利相溶, 养义生利。唐人神精神:敬业、自责、自信、创新。正因为有一批像唐人神集团的企业, 秉承湖南人“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的精神, 敢于破除迷信, 解放思想。三十年间, 株洲管理创新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 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同时, 株洲工业经济实力得到快速壮大和扩张, 在全省的位次始终靠前。2007年, 株洲市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三位, 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居第四位, 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全省遥遥领先;在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中, 株洲市列第二位, 仅次于省会长沙, 而且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目前列入统计考核的180种工业产品中, 产量高、信誉好、市场占有率高并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享有盛誉的产品有40余种。锌、铅、硬质合金、电力机车产销量居全国前列。规模工业的产销率连续十年达到97%以上。2007年, 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 中国名牌4个, 均居全省第二。因此, 企业内所有人的观念转变了, 企业命运自然就会转变。

三、原动力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保障

株洲企业经过三十年管理创新, 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2007年株洲获批为“两型社会”试验区, 为株洲企业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株洲企业再走三十年的生命力在哪里?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 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株洲企业, 也就是说刚刚面市, 刚刚诞生。他们背负着一个非常鲜明的时代任务, 就是脱贫致富。要从国家的济贫当中迈向繁荣、富强, 一个很重要的载体就是我们的企业, 我们的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大中型企业。

我们看到, 株洲改革开放前13年, 即1978年~1991年, 工业生产稳步发展, 年均增长速度为8.1%。党的十四大以来, 株洲工业进入了全面提高的新阶段, 工业生产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1992年~2007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6%, 比前13年加快5.5个百分点。1978年~2007年,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1.1%, 比GDP年均增速快1个百分点。工业规模不断增大, 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47.1亿元, 增长55.9倍。由此, 应该说是我们来考虑后三十年株洲企业怎样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事实上, 我们也应该看到, 十六大、十七大, 对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社会经济的走势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表述。比如“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谐社会”, 这事实上对我们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新的动员。包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学习型社会, 一系列的概念所构成的一种理念体系, 都是对企业的一种新的历史要求、时代的一种要求。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未来三十年, 乃至更长时期, 株洲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没有这样的动力源泉, 我们的企业可能就会有所迷失, 我们就不可能更加自觉地有效配置资源, 也不知道把这些资源集中到什么地方去。这一点, 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在这方面有很强的执政能力, 能够来引导和激励中国企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一个企业往前走, 对于它的成长管理要解决一个原动力的问题。这个原动力从哪里去寻找, 已经非常紧迫地摆在株洲企业面前。有的企业家并不知道前进的方向在哪里, 我们看到有些企业家赚了钱以后, 就在那里比谁的车豪华, 谁的房子豪华, 或者干脆买一个外国护照, 导致大量民间资本外流。笔者认为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原因, 但对个人来讲, 也应该考虑进一步第二次创业、第三次创业, 进一步创富或者创牌, 你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动机的形成和有关的分析是最艰难的。这种行为本身就表明了我们的企业事实上没有解决一个真正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下, 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的原动力的问题。事实上, 在任何社会条件下、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做企业, 都会遇到艰难困苦, 对于企业的考验, 对于企业的管理考验来讲, 面对这种艰难困苦的时候, 你是用什么原动力支持着你能够去面对, 并且跨越。如果不能够正确地面对, 不能够正确地跨越, 那么这个企业久而久之就可能垮下来。在这里面, 有一点很重要, 就是我们在管理方面没有一种敬畏之心。

没有敬畏就没有管理。什么东西使得他敬畏呢?这里面有一个人生理念的问题, 对于个人之外的大千世界的认知问题。从全球经济领域当中的企业来看, 凡是做得好的企业, 一定是有一种敬畏之心, 他们非常相信在自我之外有一种力量, 具有无可抵挡的支配力。就像康德所说的那样, 大意是说, 满天星空中的神秘和我们内心世界的神秘是我们最敬畏的力量。从我们现在的管理现状来看, 凡是做得好的, 一定是有敬畏感, 对用户敬畏, 对客户敬畏, 对合作伙伴敬畏, 对于你的员工敬畏, 对社会敬畏, 才会有社会责任;对国家敬畏, 他知道去爱国, 知道为国家争光, 为民族争光。这种敬畏, 使得我们能够解析当今中国一切领先的企业。反之, 如果我们的企业做得非常粗放、随心所欲、目中无人, 实际上它一定是无所畏惧, 一定是没有尺度, 一定是过大的或者是放大了个人, 放大了我们自身的力量。敬畏之心, 就是企业、企业家和外部的关系, 是一种观念, 是一种尺度。在这个方面, 它足以能够解释我们的企业领先在哪里, 我们的企业落后在哪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 它能够让我们看到, 株洲企业往今后三十年走, 或者往更长的时间走, 你必须由衷地敬畏。

篇4: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创新

在如今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管理理论之一就有文化。文化的起源在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初时候,在后来才被各个国家所应用。在当前这个文化产业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慢慢转变成知识竞争的方面,文化的创新在企业之中是被大众所认可的。在企业中,企业创新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企业若想壮大就需要从管理、制度、市场等方面进行创新,管理和文化的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企业进行文化创新所带有的价值和意义

在一家企业的管理中,文化是企业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对于加强企业文化,主要在建立于正确的三观、责任,形成拥有正能量的经营理念,从而使员工能更加的效力于企业发展中,在所有员工的齐心协力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每位员工的力量,众人拾材火焰高,汇集分散的力量就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存在是增强员工的整体素养的前提,是企业提升的中心。在企业管理创新中,文化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会营造出一个激进的文化氛围。第二,优秀的文化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基本。第三,优秀的文化是企业满足市场的需求的除旧更新的变化,具有先导性的进行创新,来提高企业技术。在企业的互相竞争中,对于技术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的最佳途径。

二、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利于形成企业制度

現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渐渐的趋向于完善,企业管理方面会逐渐接触到现代企业所具有的文化,这些都是促使企业不断发展改良的道路,推动企业发展,从而在市场中作为优势赢得竞争对手[1]。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推进企业制度与改革的基础,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动力,从而有效的推进企业发展。企业之所以进行完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有效管理,因此进行改革时创新的动力并不是对产权制度的依附,而是将企业的创新管理与制度进行相互融合,以此来实现目的的达成。

(二)有助于企业形成持久竞争力

企业能否实现长久发展最重要的在于企业是否有创新,企业创新关乎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众多企业由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市场的竞争就更加的激烈,要想生存就必须做到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与反思,及时的创新和完善企业文化,这样才会拥有持续发展的资本。在核心竞争力的方面上,一些有名气的企业,如格力、海尔等,他们拥有着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根源上讲,他们能有效的对企业理念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有着清楚的认知,特别是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创新管理是一个重要元素。

三、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有助于企业实现新市场开拓

在企业的管理中,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存在着,是一种关键的管理元素。任何事情,能被人类所应用在事物中,那么它会有特别的意义,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对于不一样的人,不同文化形态下,他们会有不同的消费方式,因此在消费习惯和需求上都会呈现出差异性[2]。例如对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他们所存在的文化倾向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购买行径是不同的。随着时代的转变,新事物的出现,人们对于文化的价值观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价值观,进而对他们的消费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有助于企业实现产品的创新

在现在 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市场中同类产品会产生不同价格的状况。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因为品牌的存在,是生产它的企业在不断地创新,从而产生的升级换代的产品,把旧的产品进行替换为主的企业文化[3]。品牌自带保证技术含量与产品质量的技能,最重要的是品牌在在推广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日益增加的。由此我们得出,产品在出售时要以消费者的文化价值作为重要的因素,不能只考虑经济价值,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三)有助于企业对新项目进行科学决策

如今的市场处于文化经济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形式越来越明显,因此许多企业都在顺势而行,那么在决策上就会有多样性、多维性的要求提出。企业的文化是根据世界文化走向而调整的,这样才会符合市场创新决策,这样的企业才会富有创意。

(四)有助于企业合作创新的有效开展

当前是知识与经济共存的复杂时代,因此一个人、一个企业是不能够实现成功的,因此需要进行企业管理时构建网络结构。合作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相同的文化、语言、背景等,这些条件都会是企业合作的基础,有共同的目标,才会进行联系与交流。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它会快速推动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创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企业进行创新时,文化的存在是基本条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文化底蕴是实现企业高效率运转的基础,是企业创新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在企业管理创新中去实行文化创新,企业更好的将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企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晓.企业文化创新对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7:44.

[2]刘建璞.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53-54.

篇5: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2. 减少了开支,就是增加了效益

3. 管理者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么

4.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确定结局。

5. 努力改变命运,会议成就未来。

6. 好领导:工作前指导,工作时督导,工作后辅导

7. 正确指导+强制执行=管理

8. 培训员工是唯一的出路

9. 管理的第一个功课,就是先管好自己

10. 质量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创新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11. 管理就是行动,管理就是树立榜样

12. 认为没有问题,进步就要停止,退步就要开始

13. 领导有权限,管理无界限

14. 工作要简化,不要简单化

15. 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重复问题

2019经典企业创新服务口号标语

1. xx,我们共同的家园;创新,我们共同的考验。

2. xx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创新是xx发展的主题。

3. xx天下事创新为先,创新清洁能源xx当先。

4. xx以人为本,创新我为先锋。

5. 安全警钟天天敲,创新工作处处抓。

6. 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7. 不要小看自己,人有无限可能。

8. 处处皆兴创新事,事事为我开绿灯。

9. 创新管理理念,融入文化元素。

10. 创新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11. 创新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2. 创新企业文化,获得竞争优势。

13. 创新是人类前进的永恒动力。

14. 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5. 创新是优势,创新是潜力,创新是希望。

2019热门企业创新服务口号标语

1. 全民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行。

2. 全员发动,迎接气化;齐心协力,力争创新。

3. 人人参与创新,时时关心创新,事事服务创新。

4. 神话是编造的,奇迹是创造的。

5. 时时寻求效率提高,事事讲求方法技术。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是xx发展的唯一出路。

7.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企业。

8. 市场竞争不同情弱者,不创新突破只有出局。

9. 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10. 我为xx做贡献,xx为我谋福利。

11. 下定决心,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去创造胜利。

12. 学习伴我同行,创新促我发展。

13. 以才济事,以德治学,我唯创新,同xx长。

14. 用知识拓展视野,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知识创造未来!

篇6:企业创新管理

第一单元:企业管理与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导论

1、创新思维内涵

2、创新思维理念

3、创新思维能力

4、创新思维实践

二、创新思维的根基

1、左脑与右脑

2、理性思考与感性思考

3、决策思考的过程

4、头脑比知识更重要

三、创新管理发展趋势

1、以人为本——建立企业教练文化

2、企业管理者的真谛——建立团队与均衡利益

3、领导者是组织的灵魂

4、领导者的定位与角色认知

第二单元:传统思维的误区

一、局限性思维误区

1、从自身的角度进行考虑;

2、从片面的角度进行考虑;

3、情绪会影响思维的效率。

二、对抗性思维误区

1、指出对方错误,彰显自己高明;

2、容易引起争论,破坏关系

3、缺乏建设性、计划性和创新。

4、从“管人”到“团队”的转变

三、创新思维的误区

1、创新思维就是发明创造

2、创新思维主要靠灵感

3、员工不需要创新思维

4、敢想敢做就是创新

第三单元:管理创新思维方法

一、创新思维的四大法则

1、创新第一

2、发散思考

3、超前超越

4、非理性化

二、创新思维的4种模式

1、差异式创新思维

2、探索式创新思维

3、优化式创新思维

4、否定式创新思维

第四单元:管理者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

一、管理者创新

1、创新的三项基本任务

2、创新三部曲

3、提高思考质量的四招

4、思维创新与意识导向

二、企业管理创新

1、创新思维与创新型人才

2、创新方法与经营管理创新

3、流程与规则再造

篇7:企业创新管理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在创新能力竞争上,而企业创新管理是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创新管理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保持活力及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根源。

一、企业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1、创新管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企业管理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型管理转变。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不断完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管理体系与管理方法。

2、创新管理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目前,我国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点,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和知识密集的综合体。

3、创新管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的明显加快,一些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由某国经济的汇率、利率变动而受到影响。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证明。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相应地改革那些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体系,从而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二、企业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

从近些年来企业管理变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未来企业创新管理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

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的利润最大化,它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甚至促使企业倒闭,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知识、技术、产品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2、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虚拟企业、网络组织、供应链协作、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现代企业不能仅仅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技术专长与核心能力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3、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知识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它被认为是和资金、人力等并列的资源。企业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需要更多地通过加强协作、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能力,将现有知识、组织、人员和流程与协作和知识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4、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是企业在执行经营战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根据职务要求,对员工的实际贡献进行品价的活动。但过程缺乏控制,不能保证绩效达到改善的目的,甚至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等。因而,近年来的绩效管理已经走向了结合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的趋势。

三、企业创新管理的特点

1、系统性

企业的系统性指在寻找企业创新管理的着力点以及评价创新管理的成果时要依据企业的系统性来进行。众所周知,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企业的系统性为创新管理寻找着力点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创新管理成果的评价提供了标准。

2、全员性

企业创新管理的程度有大有小,可以认为企业所有员工都能成为创新管理的主体。依靠员工来解决问题已被认为是改变现代管理面貌的创新之一。从根本上看,企业创新管理涉及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对管理系统是如何影响他本人以及从他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改进都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企业中每一

个都能够且应该成为创新管理的主体。

3、变革性

变革性指创新管理一般会涉及到企业内权益关系的调整,因此,许多创新管理,尤其是程度大的创新管理实质上就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管理史上较为著名的创新管理来看,它们都具有变革性。比如,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应用需要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协调利益关系;梅奥人群关系论的应用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改变管理方式,尊重员工。

四、企业创新管理过程的主要阶段

1、发现及确认不满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不满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不满;(2)企业普通员工对企业薪酬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用人制度的不满;(3)企业所在社区对企业行为的不满,如环境污染等;(4)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出现的不满;(5)投资者对企业业绩的不满;(6)企业面临危机、挑战及运行上的问题时,会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对现状感到不满。以上六种不满中,前两种是最主要的。当企业在市场处于强势地位时,以上情况很容易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管理的开展。

2、寻找技术对策

为消除上述不满,企业需要进行创新管理及技术创新。创新管理在技术上一般有三种选择,一是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例如改革薪酬制度、用人制度等;二是引入成熟的管理技术,如流程再造、平衡记分卡等;三是企业自行进行创新,提出新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技术。一般来说,企业创新管理在技术上也是以前两种为主。这也即是说,企业创新管理一般无需另辟蹊径,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引入成熟的管理制度及技术。创新管理需要对企业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需要对引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进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与之很好地结合起来。

3、分析权益关系

先进的管理制度及技术之所以不能够在多数企业中得到很快应用,主要是受企业内部权益关系的限制。法约尔曾言,企业中总是有一部分人想把自身利益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是人类持久的斗争。这表明企业内权益管理关系的调整是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创新管理因此也是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可以认为,企业创新管理难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权益关系的调整。创新管理者在选择先消除或减轻何种不满,从以及相应地引入何种管理制度及技术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权益关系。

4、实施及评价

创新管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一般来说会遇到阻碍。在创新的成效没有充分显现出来之前,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得失都不是很清晰。那些有可能失去较多的人就会以各种借口反对。此时,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外部力量的肯定及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为确保创新能够顺利地推行,可以先选择影响范围较小,且容易取得成果的项目进行创新,以尽早取得成效,赢得企业内部的肯定与支持。对创新管理的评价应坚持利益相关者评价的原则,只有相关的不满得以消除或减轻才能确认创新成功。评价应注意时滞问题,在创新的成效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之前就进行评价是不恰当的。比如,管理制度创新的效果一般要两至三年才能显示出来。在此之前,完整地评价它是困难的。

五、促进我国企业创新管理的战略措施

1、转变观念,把创新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

企业创新管理的最大障碍是观念的落后和陈旧,现在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的思维模式。“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7.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到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创新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思想。

2、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职业化的企业队伍

要推动企业创新管理,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个主导创新管理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权、责、利一致的原则下,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把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资格认证系统、人才交流市场、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3、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创新管理氛围

要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网络以及创新文化利益,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

4、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创新管理

篇8: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

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和生产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 同时也是企业员工所需要遵守的宗旨、观念以及道德准则。企业的文化能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推进企业进步和发展, 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现如今已成为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重要的源泉, 并能够在企业强大战斗力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所拥有的非常宝贵的财富之一。另外, 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 先进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和企业、社会和企业之间起到较好的协调作用, 促进员工思想的统一、企业凝聚力的增强, 以及企业发展的促进。纵观国内相对较为成功的大规模企业, 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创新。如海尔集团, 其内部的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员工与领导层之间的交流, 都是相当顺畅且友好的, 这样也能使员工都将企业的发展方向作为自身的工作目标, 进而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所能提供的最大帮助, 这样无疑能够极大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是因为这一点, 尽管海尔集团曾欠债过百万, 但他们成功渡过了难关, 并逐渐发展成为如今这样一个年销售额数百亿的大型集团。在这个过程中, 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作用极其巨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非常密切。

企业的管理是指企业对内部的诸多经营和生产要素进行高效率的整合, 进而创造出预期的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管理在每个企业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要素都得到优化和重新组合, 提升企业的整体能力, 增强其竞争力, 并推动其获得长远的发展。而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过程中, 企业文化可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组成成分。

二、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特点

1. 隐形性

如前所述, 企业文化相当于是一种企业在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所秉承的理念, 这种理念是借助符号、信念和处事方式等载体才能够得以展现的, 而不是现实存在的, 所以说具有隐形性。

2. 科学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因此只有具备科学性的企业文化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施以两星的影响。

3. 时代性

如今的社会正处于高速的发展进程之中, 任何企业要想具有一个良性的企业文化, 就必须能够坚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发展的浪潮, 实现企业文化的时代性。

4. 系统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企业中每一个个体的发展和企业整体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只有企业对员工进行合理和正确的引导, 让他们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理想都寄托在企业的整体目标智商, 才能实现企业整体优势与整体意志的提升和改良。

5. 具体性

企业文化相当于是企业的精神图腾与支柱, 每一个细节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所以在企业的文化层面上, 必须能具体和深化到每个员工的价值观、每个企业文化中的符号和象征, 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

6. 人本性

企业的文化强调思想层面上的以人为本, 并重点强调在“人”的层面上对员工进行激励和引导, 使他们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为企业将来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三、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 有相当多的企业管理层只是将企业的经营视为管理的根本, 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即在于此。只有企业的领导层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并转变以往的较为传统和保守的管理理念, 才能进一步制定出人性化程度更高的企业管理模式。虽然有一部分企业的领导层能够重视企业的文化管理与建设工作, 但也仅仅只是将企业的管理理念、文化精神, 以及员工的行为准则等视为表面工作, 只是建立起一个企业的形象外壳, 内部却并没有在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之中融入企业的文化建设。所以, 这种情况下的企业员工一般都不会在行为和思想层面上与企业统一战线, 也无法将企业的文化创新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有一些企业将企业的文化创新错误地理解成文娱活动, 一味生搬硬套, 并没有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 造成企业的文化创新效果非常差, 这都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管理创新水平的提升。

四、企业文化创新的措施分析

1. 转变企业领导层的思想观念

企业领导层作为企业的决策方, 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带领作用, 如果想要实现企业的文化发展与创新, 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做到以身作则, 转变传统和保守的思想观念, 创设新的人性化管理体制, 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修养, 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和只是, 并对自己的心得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此外, 企业的领导层必须对企业文化创新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 领悟企业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通过企业的文化创新建设树立新的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领导层也要多了解优秀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在借鉴的同事, 结合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管理过程中, 必须将市场的需要作为导向, 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与员工共同成长和发展。

2. 企业的文化创新要与企业的营销进行结合

企业的文化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员工的行为准则, 改良他们的价值观。而这些只是企业的内部建设, 没能体会出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特点。但是企业是社会的关键组成结构之一, 其宗旨也是服务社会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所以在企业的文化创新建设工作中, 必须强化对企业外部的宣传和营销, 使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到社会上。这样不仅能够起到宣传的效果, 也有利于良好企业形象在社会上的树立, 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所以, 企业的文化创新必须结合企业的营销宣传工作。

3. 企业的文化创新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结合

企业的文化创新迫切需要所有员工的倾情参与, 企业的领导层需要起到主要的引领作用, 人力资源部门因其职能的重要性也要积极参加。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主要是管理人, 企业文化创新建设的主要对象也是人, 所以, 要想能够对企业的文化创新工作实现促进和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应该切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一整套完善、科学的企业文化创新管理制度, 并在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也对这一方面进行着重加强。在培训工作完成之后, 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考核流程, 对员工学习的实际成果进行评估和了解, 对于成绩优异的员工应给予奖励, 这样不仅能激励员工, 也能促使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使他们对企业的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五、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

1. 企业的文化创新能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方向上的正确指引

从企业的文化创新的概念上我们就可以看出, 企业的文化创新需要对企业进行不间断的、及时准确的定位, 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清醒的判断。然而企业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先立足实际, 并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 而如果没能结合实际而盲目生搬硬套, 必然会起到反作用。

2. 企业的文化创新能促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

在传统意义上, 企业一般通过薪资待遇来对人才进行吸引, 但是伴随着企业的文化创新的发展, 企业中“以人为本”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种相对而言更加柔性和人性的管理方法。这与传统意义上较为生硬和古板的模式相比, 更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可和支持, 进而使员工更加心甘情愿地遵守企业既有制度。

3. 企业的文化创新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广义上来说,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对于企业文化的创新也就相当于是对企业管理的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 才能提升企业在文化层面上的“软实力”, 这能够极大提升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4. 企业的文化创新能提升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由于企业文化创新具有较为特殊的隐形性, 对于员工的价值观念能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表现形式就包括了企业已有的规章制度, 其能通过企业的文化创新改革企业的奖惩机制与行为规范, 提升员工的创新意识。此外, 企业的文化创新能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将员工的荣誉与企业的荣誉结合起来, 使员工能更积极地为企业发展奉献力量。

六、结语

综合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 企业的文化创新对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现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企业急需创新。现代的企业必须对企业的文化创新与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起来, 并对企业的文化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入明确, 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引导企业更稳定、更健康地发展。

摘要:作为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之中所形成和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推动作用明显, 意义非凡。作为企业的发展核心与灵魂所在, 创新能够推动企业的壮大和发展, 进而实现企业核心凝聚力的提升, 在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企业只有做到对创新不间断的追求, 才能够紧跟社会发展的浪潮。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所以, 要想得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就必须着重加强企业文化创新。本文旨在对企业文化创新的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并对其能够对企业管理创新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和阐释, 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影响,措施

参考文献

[1]闵兰庚.探讨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商贸, 2014, (34) :185-186, 189.

[2]刘梅芳.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 2013, (11) :151-152, 167.

上一篇:学校教学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日常学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