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常用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2024-05-23

2017年九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常用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精选2篇)

篇1:2017年九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常用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2017年九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常用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为使教学活动能够很好的进行,好的教学方法是少不了的。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直观法(观察、演示、示范、范例、欣赏等)、口授法(讲解、讲述、谈话、描述等)、实践法(练习、表达、游戏、操作等)。现就教学中常用的教师“教的方法”进行汇总,并给出有效的使用情况及设计意图,供广大考生在撰写说课稿时参考。

教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同时还要结合活动主题,设计恰当的教法。

在说课稿中,教法可以从以下的流程进行撰写:(一)常用式

1.提问法:以故事《小马过河》为例

(1)概念解释:提问法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

(2)意义阐述:适当的提问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活动新的知识和发展智力。

(3)使用情况:在活动中,运用了“解释性提问”,如:小松鼠为什么说不能过河呢?;“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呢?等等。

(4)设计意图:这样不同形式的提问,可以引发幼儿对于故事内容的思考,并尝试回答自己心目中的想法,既开动了脑筋,锻炼了思维,又能调动起每个幼儿的积极性。

2.谈话法:以绘画活动《我的妈妈》为例

(1)概念解释:谈话法是指用提问、答问、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知识、巩固知识。

(2)意义阐述:这种方法容易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3)使用情况:在活动开始的时候,为了能让幼儿对于主题活动“我的妈妈”有所回忆便于之后的动手绘画,我选择了谈话的方式,如:小朋友们的妈妈是做什么的?你的妈妈梳着什么样的发型呢?她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啊?(4)设计意图:选择这种平等交谈的方式,可以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语言氛围,同时间接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3.讨论法:以科学活动《沉与浮》为例

(1)概念解释:讨论法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的方法。

(2)意义阐述:谈论法可以更好的体现“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主动接受教育的方法。

(3)使用情况:在活动中,当幼儿观察到不同的物体(橡皮泥、塑料瓶、磁铁、泡沫等)放入水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顺势提出疑惑,“为什么有的沉了下去,有的浮了上来呢?怎么和我们的猜想不一样呢?”

(4)设计意图:《规程》中指出,要为儿童创设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其发展,能够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在实验操作出现结果的时候,根据幼儿看到的结果,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讨论。

4.观察法:以科学活动《影子的奥秘》为例

(1)概念解释:观察法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领导幼儿感知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2)意义阐述: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大量的素材让幼儿直接观察,通过五官感受来发现、探索事物的现象,获得具体的经验,从而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3)使用情况:通过事先准备的手电筒、纱布等材料,利用光的遮挡,让幼儿观察在有光、无光,透明,不透明这几种不同的现象下,会看到什么样的结果。

(4)设计意图:影子是在生活中孩子容易接触到最早的科学现象,但是幼儿并不一定会注意到此现象,更不清楚这其中的奥秘,因此,利用充分的道具材料,结合幼儿直观的观察感知,能够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面活动的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心理学专项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这是注意的()。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广度

2.在对事物的知觉中,需要有以往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3.天空中过往飞机的轰鸣引起儿童不由自主的注意,这是()。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者均有 D.选择性注意

4.在“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绿草更容易被归为一组,这是知觉的()。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对游泳、农具的使用、驾驶等动作的记忆都属于()。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

6.幼儿依靠头脑中的苹果、梨等形象来进行加法运算,这种思维方式为()。A.具体形象思维 B.聚合式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7.小王听歌曲《天使》时,根据歌词的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天使的形象,这是()。A.幻想 B.无意想象 C.创造 D.再造想象

8.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不是记忆的重现,而是对()的改造和重造。A.知觉 B.语调 C.表象 D.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A.活动目的和任务 B.间接兴趣 C.刺激物的特征 D.个人情绪状态 2.遗忘的规律是()。

A.先慢后快 B.不均衡性 C.先快后慢 D.没有规律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以及恒常性。题干所描述为理解性的定义,故选A。选择性是指人们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整体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3.【答案】B。4.【答案】B。5.【答案】A。6.【答案】A。7.【答案】D。8.【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2.【答案】BC。

篇2:2017年九江教师招聘考试说课常用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

针对数学专项面试说课环节,发现考生对说课中最重要的环节——设计意图不知道怎么去说,特别是教学过程中,设计意图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经过我对数学说课的研究,以五部曲的形式为大家总结了数学说课设计意图:

1、导入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进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探索新知设计意图:

图示演示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的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具体的体会……的变化,……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设问环节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和思维的动力)通过设问,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兴趣,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逻辑理解……)的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

小组讨论意图: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合作,训练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新课改中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转变。

探究式教学意图: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体验教学再创造的思维过程,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科学精神。

3、巩固提高设计意图:

以抢答的形式要求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经历知识更新的产生,更能深化理解……的方法,并达到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

4、小结作业设计意图

(1)小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通过一系列问题进行总结评估

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

意图:课堂上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方式进行总结,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基础上,及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2)作业:课后思考……

意图:布置作业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5、板书设计意图:

采用如下板书,要点突出,简明清晰,学生能更好掌握知识结构体系。

以上就是我与大家分享的数学说课设计意图总结,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在说课中能够充分运用,说好每一节课。

中公讲师解析

上一篇:如何提高演讲力下一篇:餐饮辞职报告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