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2024-04-19

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通用6篇)

篇1: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一)党的创建时期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

内容:①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意义:①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天辟地的大事)

②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共二大】1922年

内容:①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②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纲领性质: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国民党一大】1924年初,广州

内容:①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②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③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④大会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⑤改组国民党(组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新三民: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

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意义:①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②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二)土地革命时期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内容:①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②批判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获得的”著名论断 【遵义会议】1935年1月,遵义

内容:①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毛泽东被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会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和王稼祥三人组成的军事领导小组,负责全军的重大军事行动

意义:①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③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陕西

内容: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三)抗日战争时期

【洛川会议】1937年8月,陕北洛川

内容: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1945年月,延安 内容:①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必修1P40)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重庆 内容:签订《双十协定》

(四)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内容:①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国策

③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北平

内容:①对各项会议报告和国名、国旗、国徽、国歌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②通过了《共同纲领》

(五)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届全国人大】1954年9月,北京 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②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协第二届全体会议】1954年12月

内容: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

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共八大】1956年9月,北京

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时期总路线(会后“大跃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内容: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及时果断地党和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④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国开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⑤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

②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③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邓小平开幕词(必修3P75)【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1982年11月

内容: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必修1P73)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

内容: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

中心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 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 内容:①大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会议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

内容: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

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并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指出:

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篇2: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整理:对照课标,教材的内容与课标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由于各校的课时普遍有限,因此,对教材的内容可做适当的调整,调整后的知识结构如下: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1、分封制(基本内容:目的、对象、双方的权责、主要封国、影响。存在的原因:①奴隶制的生产方式:井田制,集体耕作②周王室在政治经济上占绝对优势)

2、宗法制(概念、核心:嫡长子继承,其它诸子分封。与分封制的关系)

3、礼乐制度(目的本质:严格统治阶级的等级制度。内容、评价)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前提示)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背景(统一全国)

2、内容(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 与分封制比较。思想专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为后世所继承,影响深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与西欧相比)。与小农经济形式相适应,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集权制度所带来的专制和暴政,对人权的极端轻视,加速了秦的灭亡。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

(二)汉承秦制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元)

(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绝对的专制、高度的集权)

(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君权和相权矛盾、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1、君权和相权(削弱相权):汉中外朝的形成,唐三省六部制,北宋参知政事

2、中央和地方(削弱地方):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

(三)监察制度和选官制度(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监察制度:御史大夫,御史台,都察院等。

2、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全面客观的评价)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1、明太祖废除丞相(目的、弊端)

2、明成祖设立内阁(性质、演化、职权、影响)

3、清雍正设置军机处(开设目的、演化、职权、性质、特点、作用),推行密折制

(二)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2、消极:加强对人民控制和镇压、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学提示:本专题时间跨度大,年代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去甚远,政治制度的内容又相对枯燥。新课程的专题体例与初中历史有很大的差别,对于刚上高中的新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上本专题前应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做好学习本专题的知识准备。可把本专题的课标内容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内容进行预习,及时的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史料自主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切忌进行面面俱到地进行空洞的说教,应选择具体生动的事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来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专题应特别关注和研究如何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要切实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如可让学生制作宗法制、秦朝和唐朝的官僚机构示意图,设计如:“假若你生活在西周,你的爷爷是周天子,按宗法制的原则,你的身份可能是什么?说明理由。”的问题,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又如,可以提供给学生教参第19页郡县制设立的资料,再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有关郡县制建立的史实,分组编写郡县制与分封制争论的历史情景剧,看哪一组写得最好,然后据此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也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支持王绾和支持李斯的两组,双方进行辩论。第三学习主题《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与第四学习主题《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作为一个整体来上,先用一节课让学生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矛盾,自我构建从汉到明清时期是如何解决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的知识结构。再用一节课教师进行精讲、点拨,从而使教师和角色和学生角色都真正地实现转变。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标要求:(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知识点整理:与课标对照,教材的内容基本与课标的要求一致,其知识结构如下:

一、列强的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1840~1900年列强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落后

2、经过:五次侵华战争(知识链接)

3、结果与影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践踏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开始沦为②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

(二)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原因,经过,中断: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原因,内容,实质,影响)

(三)认识:①带来双重影响:是中华民族陷于危机的根本原因,客观上也起到进步作用。②列强的侵略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侵略方式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紧密联系。③中国最终都失败,说明“落后就要被挨打”。

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典型事例:

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4、义和团运动(是列强未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二)认识:面临着民族危机,无论是官兵还是民众,都站在民族的立场上英勇斗争。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野蛮的军事侵略和残暴的罪行(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大扫荡)

2、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汪伪政权)

3、以战养战,疯狂的经济掠夺

4、推行奴化教育

(二)中华民族的抗战

1、关内关外的抗战(局部的、分散的)

2、全民族的抗战(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形成: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配合)

(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2、中共七大(背景,内容,意义)

3、日本无条件投降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1、历史意义:是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历史经验:坚持团结,共同抗敌。只要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提示:本专题史实较多,内容丰富,学生接触的影视题材较多。线索也明显,围绕着侵华史和抗争史两条主线进行叙述,知识结构也相对简单,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对于列强侵华,教师主要应放在学法指导上:如列强的侵华为何是必然的,如何巧记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如何分析其危害和影响,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如何体现列强侵华的阶段性,对列强侵华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等。对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本主要选取不同时期的典型事迹,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面对列强的侵略,无论是政府官兵不是民众百姓,他们或自发或有组织,尽管形式不同,手段不一,都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的主权进行英勇的斗争。这部分教师如果单纯用语言表达,效果恐怕不好。因此,教师应尽量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截取《林则徐》、《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屠城血证》等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景,体会列强侵华的罪行和中华民族不屈的斗争精神。可提供给学生有关的网站: http:// ww.china-hero.org(中华英雄网)

http:// ypzz.china1840-1949.net.cn/(鸦片战争纪念馆)http://cyc69.cycnet.com:8090/xuezhu/index.jsp(血铸中华网)http:// njdts.china1840-1949.net.cn/(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在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可引进谜语:1945年重庆一次酒会,席间一位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猜“我国古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你能解释这几个谜底吗?你认为日本投降的原因是什么?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学完本专题后,布置学生在课外写学习本专题的感受,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知识点整理:本专题教材的内容比较严格地按课标的要求来编写,但为了方便教学使结构更加清晰、直观,线索更加明朗,教师可略做调整,其知识结构如下:

一、太平天国运动

1、爆发原因

2、经过: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②军事上的全盛③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3、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纲领:①拜上帝会思想(封建色彩和宗教色彩,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指导)②《天朝田亩制度》(性质,内容,评价:革命性,落后性,空想性)③《资政新篇》(带有资本主义色彩,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

4、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探讨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小生产者,落后的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具有狭隘性、保守性、自私性和分散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从兴中会的成立到武昌起义(兴中会的成立,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

2、中华民国的建立: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及措施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内容,意义)

3、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原因,经过)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从政治制度发展史角度、思想史的角度、经济史的角度看)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导火线,经过,结果,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为中共的成立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作了准备)

2、中共的成立(条件,经过:一大,二大;意义: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有明确的指导路线和彻底的革命纲领)

(二)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1、国民革命(1924-1927,主要对象:北洋军伐)①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原因:必要性和可能性,标志:国民党一大)②北伐战争③失败标志、原因及教训④功绩

2、土地革命(1927-1937,主要对象:国民党反动派)

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土地革命)②围剿与反围剿(5次)③红军长征(原因,遵义会议,胜利)

3、抗日战争(1937-1945,对象:日本法西斯)

4、解放战争(1946-1949,主要对象: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全面内战的爆发原因;经过:防御,反攻,决战;渡江战役;新中国的成立)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国内、国际意义)

教学提示:在本专题的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民主革命的概念,明确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其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都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因此,第二专题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内容也属于民主革命的范畴,这一点应向学生讲明白,以免造成误解。

本专题的史实多,教材叙述十分简洁,教师不宜作过多的补充,应把本专题的内容放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角度和政治史的角度来总体上把握教学广度和深度,如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教师不必作多的解释,只要说明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为中共的成立做准备就可以了。又如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很多,应选取最能说明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的史实,如《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进行具体的分析,其它则可简单的带过。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史实中认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真正地体会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专题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知识点整理: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成立: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国大典;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制度建构、五个自治区;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转折:中共八大、文化大革命、革命委员会;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背景、决议、意义);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五大、依法治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形成过程、《告台湾同胞书》、基本内容、实践、评价;

(二)香港、澳门回归:问题由来、解决过程、《中英政府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香港回归、《中葡政府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澳门回归、意义;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停止炮击金门、九二共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教学提示:本专题理论性较强,和政治联系密切,可以政史渗透。根据新课改精神,部分内容需要还原于形象、生动的史实,避免空洞说教。说清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与发展,扣紧课标要求,抓住各节的重点,剖析难点,做到“强干弱枝”、“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对次要知识大胆删减或淡化,切忌面面俱到;再来,要做到放收得当,把部分内容交给学生解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老师作为共同学习探索者和合作者,同时培养学生树立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信心和人文主义精神。

讲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可以用自古以来对壮族的称呼、古代称为“獞”,近代称为“僮”,解放后称为“壮族”,体现了新中华民族平等的政策等;

教师精心备课,把教材讲活、教活,学生就能深受其感染,增强历史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至关重要的关键。

专题

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课标要求:(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知识点整理: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新中国外交基本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走向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第26届联大;

(二)中美关系解冻:“乒乓外交”、《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三)中日邦交正常化:田中角荣访华;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一)、外交政策的调整: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不结盟和对外开放政策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教学提示:本专题是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外交史,三个课时即三个历史阶段。新中国初期外交,打破帝国主义封锁,走向成熟;20世纪70年重大突破,中美、中日建交;新时期外交政策重大调整。必须向学生讲清其历史背景,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的依据;贯穿一条“实事求是”外交思想主线,同时在外交发展史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国际、国内综合国力的关系,认识现代中国外交与近代中国外交本质的不同。

教师教学中,需立足于教材之上,驾驭教材,设置问题,师生互动;比如讲到“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时,设题“为什么区域合作由‘别人搭台、中国唱戏’到‘中国搭台、大家唱戏’,有那些表现和原因?”,引导学生读懂这部分内容,深入了解更为深层的东西。

讲完教材后,可以安排一节自由阐述课,让学生准备:面对中美关系,假如我是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中国外交部长,应怎样阐述中国的外交立场?(一个学生只能阐述一个时期)。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知识点整理:与课标对照,教材内容基本符合课标要求,只是内容偏重于史实的叙述,缺乏概括性的结论,可作适当的补充。

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础:

1、自然地理环境

2、希腊城邦制

(二)、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直接条件:

1、经济方面上讲,工商业比较发达,讲究平等。

2、从政治生活上讲,存在公民群体,实行集体治权。

3、从社会阶层上讲,存在贵族、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三个势均力敌的阶层。

二、卓尔不群的雅典

(一)、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雅典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他们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1、梭伦改革:按财产划分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2、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为基础划定行政选区,设立“五百人会议;选举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

3、伯里克利时代: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每个公民拥有发言权、表决权和被选举权;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1、从当时的历史来看,民主政治极大的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和所有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使得城邦充满活力。

2、从实践民主的可行性。首先是从制度层面,希腊民主政治提出了一套如何使公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制度设置;其次,从价值层面来看,他提出了“主权在民”这一基本的价值理念。

3、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来看,它提供了与君主制度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创立全新的政治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4、希腊民主政治本身的缺陷:(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只有少数男性公民享有民主;原始、直接的民主制)

三、罗马人的法律

(一)、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习惯法(罗马建国之初,主要靠传统风俗习惯调整社会关系。影响)

2、发展:成文法(元老院立法委员会制定《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影响)

(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公民法(含义、特点)

2、万民法(含义、特点)

3、自然法

(三)罗马法的意义:

1、罗马法对罗马国家的作用:对当时的罗马国家来说,化解了社会内部矛盾,提高了社会管理效率。

2、从世界古代史的角度讲,它完善了古希腊首创的民主制度,民主与法治走向融合,为民主提供了保障。基于自由的平等向基于公正的平等转变。

3、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为中世纪晚期的君主制形成和国家的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为早期西方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对后世的法律发展提供了范本。一些具体制度和原则来自罗马法,如成年制度、法人制度、他物权制度、合同制度、以及民事不告不理和举证原则等等。一些法典直接模仿自罗马法,如《拿破仑法典》。教学提示:本专题内容相对于教师和学生都较难理解,特别是高中旧教材对此从不涉及,教师自身需要自学,才能讲清楚并引导学生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进行比较。

古代希腊一节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城邦制度如何导致了民主政治的产生。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主要一是山地为主,耕地匮乏,不适合发展农业,另一个特点是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海上岛屿密布,有利于航海业发展。这种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一些希腊国家的工商业比较发达,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也决定了希腊的国家是一些小国家,公民彼此熟悉,联系密切。希腊城邦制基本特点是小国寡民,而且为根本特征则是公民的集体治权,即公民集体行使政治权力,其基本表现就是各种集体性的权力机构。结果城邦制度下的希腊存在公民集体行使权力的机构和传统,存在或大或小的对集体事务比较关心的公民群体。

雅典民主政治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作为制度的民主政治,这主要体现为具有民主特色的权力机构设置,再具体一点就是各种集体性质权力机关,如选官任官制度。二是作为价值目标的民主政治,这主要体现为主权在民的思想和自由、公正、平等的思想。教材主要是通过制度史实来体现民主的思想。

罗马法建议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罗马法的内容及其概念、认识法律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点整理:

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英国代议制的确立

1、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2、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内容、作用:限制王权)

(二)英国代议制完善的过程

1、《王位继承法》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责任内阁制(形成、权利膨胀)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3、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方案、结果及局限)

(三)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利膨胀等)

二、美国1787年宪法

(一)美国联邦宪法制定的背景(邦联制的弊端)

(二)内容

1、联邦体制的确立

2、三权分立:立法权(国会——参众两院)、行政权(总统)、司法权(联邦法院)

3、制约与平衡原则

(三)影响(进步性:加强中央权利、调和矛盾等;局限性:奴隶制)

(四)民主政治的发展(两党制的雏形)

(五)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的异同(国家元首、议会构成、政治体制、性质),并认识造成差异的原因

三、民主政治的扩展

(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背景、标志: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特点、影响)

(二)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背景、标志、特点: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意义)

(三)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国家元首、议会构成、政治体制、性质),并认识造成差异的原因

四、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其作用

1、特点:(1)选举和议会立法(2)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

2、作用:(1)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2)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3)对亚洲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

教学提示:本专题分3课时学习。本专题介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共和制。教师在讲授本专题时要注意把“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放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推进这一历史大背景中;同时又要注意四国的具体国情,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来认识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代议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通过了解他们之间的共性来认识建立民主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能正确评价代议制的作用。

1、本专题的内容较为丰富,科学性与理论性方面的要求也较高,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本指导意见,控制好教学的广度与深度,驭繁为简,确保重点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负担不致过重。

2、本专题基本概念较多,对“代议制”、“内阁”、“君主立宪”、“邦联制”、“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等政治术语,可以通过适当的归类与比较,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内涵与主要特征。对《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等重要文献,可指导学生准确掌握其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传统”与“现实”的分析,理解这些各具特色政治文献赖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3、教师要重视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逐步地掌握比较的方法。如学习“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比较“代议制”与直接民主制的异和同,帮助学生不但准确地掌握代议制这一重要概念,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学习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时,可以指导学生从国家元首、议会构成、政治体制等方面与法国共和制进行比较,明确两者的异与同,掌握比较的基本方法。

4、本专题的认识价值有待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时政形势的发展加以发掘,但至少以下三个方面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与完善是几经曲折和反复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从代议制的出现,到“制衡”宪法的诞生,再到民主政治的扩展,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各种民主政治力量长期斗争的结果;从微观角度看,无论是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还是法国共和制的巩固,都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或斗争。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都有其特色,教师可从统一性与多样性或是从全球化与多元化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理解。如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指导学生了解其基本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制度是英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国情”制约下所作出的必然选择,是切合实际且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民主政治制度固然仍有其局限性,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已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专题小结”并结合“民主政治的扩展”一课中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可以结合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与当今世界的民主政治进展情况引导学生进行体悟。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课标要示:(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知识点整理:对照课标,教材的内容与课标要求有一些出入,可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其知识结构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2)阶级基础(3)理论基础(4)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活动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标志(2)内容(3)意义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巴黎公社)

1、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直接原因)

2、成立(1871.3.28 成立巴黎公社)

3、革命措施(军队方面、政权方面、民主制度方面、待遇方面)

4、结果(“五月流血周”最后失败)

5、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的生产水平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2)重要原因:①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②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③缺乏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

6、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7、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必须坚持暴力革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学说、无产阶级必须同农民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必须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

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背景(1)客观条件(物质前提、发展落后、社会矛盾尖锐复杂)(2)主观条件(工人运动高涨、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列宁主义的诞生)

2、过程:(1)前奏:二月革命(背景、爆发、结果、性质)

(2)酝酿(革命纲领、七月事件、制定方针、经济危机、十月决议)

(3)爆发(推翻临时政府、建立新政权)

3、评价:(1)性质是世界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国内、世界)

4、十月革命的特点(从理论角度看、从革命道路看、从革命实现方式看、从革命的阶段性看)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略)

五、比较俄国式革命道路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异同

教学提示: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运动,它历时一百多年,横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两个时段,头绪众多,过程复杂,因此在本考题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结合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基本特点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状况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其次,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的意义。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意义在于通过俄国这块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理解和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和理论创新勇气。第三,注意联系国际背景,用世界性的眼光来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课标要求:(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整理:

一、美苏争锋

(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

②美苏实力均衡(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成为美国实现霸权主义野心的严重障碍)

2、形成过程: ① “冷战”的信号——丘吉尔关于“铁幕”演说 ②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的标志)③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④苏联的反击

⑤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1、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

2、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的交织: 欧洲——冷战;亚洲——热战

3、古巴导弹危机

4、不结盟运动的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资本主义世界的分化

1、欧共体的形成(背景、进程、影响)

2、日本在经济上的崛起(措施、地位)

(二)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

1、中国的兴起(背景、成就与挫折、影响)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背景、宗旨、影响)

三、走向多极化

(一)两极格局的瓦解(背景、原因、表现、影响)雅尔塔体系的崩溃,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的一体化进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二)多极化趋势(表现、影响)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教学提示:本专题分3课时学习。本专题中可学习用分类与比较法。只有通过分类和比较才能为进一步的理解本专题的内容,以便于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本专题。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识别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教学本专题,要注意从整体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及其影响;要注意了解历史事件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时代发展的特点及其基本矛盾,这是学习世界格局问题的基础。

1、本专题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极为密切,要充分注意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介,搜集与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讨论会、历史板报等形式,发表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2、要注意根据每一课的重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之能多维度、多层面地考虑问题,并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3、教学“美苏争锋”一课,可以以“冷战”为抓手,结合二战后期美、苏的政治和军事的战略进攻来培养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冷战”的含义)、整体建构知识框架(“冷战”的表现)和多维分析、相互对话的能力(“冷战”的影响)。

4、在“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教学中,可利用世界政区图,从不同国际政治力量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角度援引各类材料,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世界多极化的空间概念。

篇3: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问题一:忽视背景知识, 呈现时机失当

有些学习思考的问题本身创意很好, 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背景, 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于解决, 有的甚至一头雾水, 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例1: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 也深受人民爱戴。试问: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必修第一册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这一问题要求通过对两位英国女王的比较, 深刻把握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创意很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了解英国历史, 现有的中学教材体系中也没有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无法比较两位女王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 则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 这一问题最好略作修改, 移作课外探究学习的内容: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 深受人民爱戴。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 试搜集相关资料, 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例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的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 (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这一问题要求从《史记》的记叙中概括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训练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并通过比较概括皇帝制度的继承和演变, 提高概括和比较能力。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形成宏观历史视野有积极的作用, 但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求有文言史料的初步识读能力, 而且对历代皇帝制度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 由于还没有学过秦以后皇帝制度的情况, 知识储备不足 (即使初中历史课程的理想化状态下仍是这样, 因为初中课程标准在文明史框架下, 对历代皇帝制度介绍并不多) , 要判断“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存在知识和思维障碍。因此, 这一问题最好能在“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了之后再呈现, 起到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作用。

例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 (必修第三册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问题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背景, 从而理解这两个事件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经教师引导, 学生可以回忆起必修第一册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的情况, 但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还有重要的国内背景 (可能比国际背景更重要) , 如果忽略显然不妥, 而国内背景涉及到1989年政治风波, 教科书一般不予涉及, 如果提及这一事件, 来龙去脉解释起来很复杂, 加重历史学习的难度。因此, 这一“学习思考”不如删去, 课文对南方谈话的背景叙述比较简明, 不宜增加头绪。

问题二:理论色彩太强, 问题过于宏大

理论色彩强, 涉及历史概念多, 是人民版必修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 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已有论述, 这个问题也同样反映在“学习思考”的设计中。

例4: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 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 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 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 (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恩格斯的话理论和思辨色彩很强, 即使是历史教师理解起来也不容易, 学生尤其如此。这段材料中, 氏族制度、早期国家、文明时代三个概念, 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 在本节学习内容中, “‘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一部分仅作为早期政治制度的背景介绍, 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 如果展开说明, 显然会偏离本课学习的重点。

例5: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买办在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的作用确实十分重要, 但“买办”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术语, 学术界对其作用也存在着不同的定位。在课文不可能进一步介绍的情况下, 要求先解决“买办”这一复杂的历史概念, 显然增加了学习难度。

例6:你觉得当代阻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必修第一册专题八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例7:市场经济是人类理想的发展模式吗? (必修第二册专题六第4课“战后的西欧与日本”)

例6和例7所涉及的两个问题都非常复杂, 不是学生一般的学习活动所能解决。例7中涉及市场经济的问题, 我们国家对其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从原来否定市场经济到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中共十四大中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 因此, 就目前来说市场经济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如果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 这一问题就复杂了, 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各不相同 (譬如:市场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是否最理想呢?) 。笔者以为, 类似这么宏大的问题均不宜作为学习思考的问题。

问题三:缺乏史料支撑, 问题背景复杂

例8: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 你同意吗? (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2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这一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的侵略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问题在于:1、前文只简略提及“二十一条”, 并没有介绍其内容与影响, 必修第一册中也没有相关的内容, 所以学生对“二十一条”了解并不多;2、学生也不知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具体内容, 只能从课文中摘引一些结论性的语句解决问题 (课文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叙述了两点, 一是说“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二是“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 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 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 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总的来说都属于结论性叙述) 。因此, 这一问题未充分重视学生的背景知识, 设计上也有违“论从史出”的原则, 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不利的。我觉得这一“学习思考”应该引入相应的史料加以完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中美双方船舶可以自由通过彼方领土, “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 思考这一规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为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或影响。

例9:你认为“思想者”在想什么? (必修第三册专题八第2课“碰撞与冲突”)

例9虽然有图片资料, 但如果不结合罗丹创作的背景是不易解决的。其实, 本专题中有成功的典范, 第四课设计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请谈谈你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理解”。由于课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背景, 有了背景史实的支撑, 学生思考问题就有了方向, 而“‘思考者’在想什么”的问题显然缺乏对创作背景的介绍。

例10:按照经济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的测算, 在1700~1820年间, 中国的GDP (国内生产总值) 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3.1%提高到了32.4%, 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 年增长率为0.21%。如果这一测算基本符合史实, 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没有实现工业化呢? (必修第二册专题五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 但是18~19世纪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化, 所涉及的问题背景太过复杂, 不能通过简单的思辨所能解决。笔者觉得讨论这种过于宏大的问题容易滋长“清谈”之风 (这是我对现在不少历史课堂中流行的“探究”、“讨论”、“辩论”的感触, 本文主要讨论人民版的“学习思考”, 暂不展开论述) 。类似的问题还有:

例11: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 其结果均显示, 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 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你认为科学和教育都很发达的美国,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排斥进化论? (必修第三册专题七第2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美国人对进化论的看法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且不说达尔文本人都认为他的进化论丢失了两个“关键的环节”, 信仰问题不是认知问题, 全世界任何地区的宗教信仰都是很复杂的, 这一设计把“信仰”问题纳入“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 是不恰当的。

问题四:思维含量太低, 设问意义不大

例12:战国时期, 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必修第二册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西门豹治邺反映了古代水利建设的一些特点, 但如果仅仅是“发生的地方”, 就没有什么思维含量, 不需要怎么“思考”, 对理解水利建设也没有更大的意义。应该修改问题, 使之更具思维含量:

“请查阅西门豹治水的故事, 思考西门豹治邺反映了他的哪些品质?他的水利开发对魏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例1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必修第二册专题三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个问题也没有“思考”的空间, 因为课文明确写道:“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要设置“学习思考”, 应调整为:“为什么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除上述问题外, 还有其他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譬如:有些课文“学习思考”太过密集, 三册教科书共有“学习思考”问题246个, 平均每课近3个, 但多的课有5~6个 (必修第三册专题六第4课) , 问题过于密集, 就与教学时间冲突;有些问题设问用词值得推敲等。

篇4: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问题一:忽视背景知识,呈现时机失当

有些学习思考的问题本身创意很好,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背景,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于解决,有的甚至一头雾水,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例1: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人民爱戴。试问: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必修第一册专题七第1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这一问题要求通过对两位英国女王的比较,深刻把握英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创意很好。但是由于学生没有系统了解英国历史,现有的中学教材体系中也没有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女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无法比较两位女王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介绍都铎王朝和伊丽莎白,则教学时间不允许。因此,这一问题最好略作修改,移作课外探究学习的内容:

“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深受人民爱戴。英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试搜集相关资料,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有什么不同?”

例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的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3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这一问题要求从《史记》的记叙中概括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训练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通过比较概括皇帝制度的继承和演变,提高概括和比较能力。这一问题对于学生形成宏观历史视野有积极的作用,但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求有文言史料的初步识读能力,而且对历代皇帝制度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由于还没有学过秦以后皇帝制度的情况,知识储备不足(即使初中历史课程的理想化状态下仍是这样,因为初中课程标准在文明史框架下,对历代皇帝制度介绍并不多),要判断“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存在知识和思维障碍。因此,这一问题最好能在“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学了之后再呈现,起到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作用。

例3:为什么说20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必修第三册专题四第3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这一问题的作用是让学生知道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的背景,从而理解这两个事件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中的地位。经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回忆起必修第一册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东剧变的情况,但是邓小平南方谈话还有重要的国内背景(可能比国际背景更重要),如果忽略显然不妥,而国内背景涉及到1989年政治风波,教科书一般不予涉及,如果提及这一事件,来龙去脉解释起来很复杂,加重历史学习的难度。因此,这一“学习思考”不如删去,课文对南方谈话的背景叙述比较简明,不宜增加头绪。

问题二:理论色彩太强,问题过于宏大

理论色彩强,涉及历史概念多,是人民版必修教材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少专家和一线教师已有论述,这个问题也同样反映在“学习思考”的设计中。

例4: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必修第一册专题一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恩格斯的话理论和思辨色彩很强,即使是历史教师理解起来也不容易,学生尤其如此。这段材料中,氏族制度、早期国家、文明时代三个概念,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在本节学习内容中,“‘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一部分仅作为早期政治制度的背景介绍,只要一般性了解即可,如果展开说明,显然会偏离本课学习的重点。

例5:买办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1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买办在民族工业兴起过程中的作用确实十分重要,但“买办”是个专业性较强的历史术语,学术界对其作用也存在着不同的定位。在课文不可能进一步介绍的情况下,要求先解决“买办”这一复杂的历史概念,显然增加了学习难度。

例6:你觉得当代阻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必修第一册专题八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例7:市场经济是人类理想的发展模式吗?(必修第二册专题六第4课“战后的西欧与日本”)

例6和例7所涉及的两个问题都非常复杂,不是学生一般的学习活动所能解决。例7中涉及市场经济的问题,我们国家对其认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原来否定市场经济到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在中共十四大中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也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就目前来说市场经济是较理想的发展模式。但如果就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这一问题就复杂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各不相同(譬如:市场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是否最理想呢?)。笔者以为,类似这么宏大的问题均不宜作为学习思考的问题。

问题三:缺乏史料支撑,问题背景复杂

例8:有人认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新的“二十一条”,你同意吗?(必修第二册专题二第2课“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这一问题的本意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思考”理解:外国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资本的侵略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步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但问题在于:1、前文只简略提及“二十一条”,并没有介绍其内容与影响,必修第一册中也没有相关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二十一条”了解并不多;2、学生也不知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具体内容,只能从课文中摘引一些结论性的语句解决问题(课文对《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叙述了两点,一是说“国民政府先后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二是“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几乎垄断了中国的资本市场”。总的来说都属于结论性叙述)。因此,这一问题未充分重视学生的背景知识,设计上也有违“论从史出”的原则,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不利的。我觉得这一“学习思考”应该引入相应的史料加以完善: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中美双方船舶可以自由通过彼方领土,“不得课以任何过境税”,思考这一规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为什么?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事件的作用或影响。

例9:你认为“思想者”在想什么?(必修第三册专题八第2课“碰撞与冲突”)

例9虽然有图片资料,但如果不结合罗丹创作的背景是不易解决的。其实,本专题中有成功的典范,第四课设计了一个类似的问题:“请谈谈你对毕加索《格尔尼卡》的理解”。由于课文中较详细地介绍了毕加索创作的背景,有了背景史实的支撑,学生思考问题就有了方向,而“‘思考者在想什么”的问题显然缺乏对创作背景的介绍。

例10:按照经济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的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如果这一测算基本符合史实,那么为什么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没有实现工业化呢?(必修第二册专题五第1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这一问题提供了史料,但是18~19世纪中国经济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化,所涉及的问题背景太过复杂,不能通过简单的思辨所能解决。笔者觉得讨论这种过于宏大的问题容易滋长“清谈”之风(这是我对现在不少历史课堂中流行的“探究”、“讨论”、“辩论”的感触,本文主要讨论人民版的“学习思考”,暂不展开论述)。类似的问题还有:

例11:美国的盖洛普公司在1982年、1993年、1997年、1999年进行了4次民意调查,其结果均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不低于受访者的44%。只有12%的人相信人类由其他动物进化而来。你认为科学和教育都很发达的美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排斥进化论?(必修第三册专题七第2课“追寻生命的起源”)

美国人对进化论的看法问题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且不说达尔文本人都认为他的进化论丢失了两个“关键的环节”,信仰问题不是认知问题,全世界任何地区的宗教信仰都是很复杂的,这一设计把“信仰”问题纳入“认知”领域让学生“思考”,是不恰当的。

问题四:思维含量太低,设问意义不大

例1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必修第二册专题一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西门豹治邺反映了古代水利建设的一些特点,但如果仅仅是 “发生的地方”,就没有什么思维含量,不需要怎么“思考”,对理解水利建设也没有更大的意义。应该修改问题,使之更具思维含量:

“请查阅西门豹治水的故事,思考西门豹治邺反映了他的哪些品质?他的水利开发对魏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例13:中国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必修第二册专题三第3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这个问题也没有“思考”的空间,因为课文明确写道:“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要设置“学习思考”,应调整为:“为什么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除上述问题外,还有其他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譬如:有些课文“学习思考”太过密集,三册教科书共有“学习思考”问题246个,平均每课近3个,但多的课有5~6个(必修第三册专题六第4课),问题过于密集,就与教学时间冲突;有些问题设问用词值得推敲等。

当然,教科书中不少“学习思考”的设计意图是摆脱过于机械的问题形式,为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提供一方自由翱翔的天空,但由于许多中学历史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标准答案情结”,还不能适应开放性较强的问题,结果,这些问题成了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从教科书编写的角度说,有些开放性强的问题可以结合“材料阅读与思考”栏目进行深化拓展,甚至可以考虑设置“课后探究”栏目;从历史教师的角度看,需要进一步更新历史课程和教学观念,摆脱“标准答案情结”,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作为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历史教科书。

篇5: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热点材料】

2009年12月7日——19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历经13天的艰难谈判于当地时间12月19日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了里氏7.3级大地震,在受到地震影响的地区,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都被毁于一旦。

去年秋季至今,中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西南部分地区如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此次气象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南方受旱重于北方,受旱区域非常集中等特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当地的教育、卫生、电力、通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知识链接】

(一)2010年高考可能的命题角度:

1.用生态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2.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解读古今中外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3.站在整体史的高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二)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史范围:

1、道家、儒家思想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古代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如孔子和孟子共同的主张——重视百姓疾苦;中国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或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的历史事实。

2.中国历史上的抗灾减灾

(1)先秦时期具有防灾减灾作用的水利工程 西门豹渠也称“引漳十二渠”,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在魏国邺地(今河北临漳县西)主持兴建,引漳水灌溉邺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改良盐碱地,发展生产。

(2)秦汉时期的地震与地震方位观测

东汉地动仪,又称候风地动仪,是汉代科学家张衡的又一传世杰作。在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间,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个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世界上第一台遥测地震方向的仪器,比欧洲人制作的同类仪器早1700多年。

(3)明清的救荒实践与救荒思想

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使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有重要意义。徐光启大力推广甘著种植,他的《农政全书》60卷,分12门,其中,“救荒”一门篇幅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这表明作者关心民间疾苦,也说明当时灾荒的严重和政局的衰败。

(4)半殖半封开始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的抗灾减灾措施(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资政新篇》中的抗灾救灾措施(兴办保险事业和慈善机构等)。洋务运动时期汉阳铁厂的选址违背了规律,影响到了自然环境。

(5)抗日战争时期

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大堤(国民党政府为阻拦日军的进攻而炸毁黄河大堤的事件,1938年6月6日,日军占领河南开封,直逼郑州,国民党军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堤,但未能阻止日军南下,却淹没豫、皖、苏44县,淹死89万人,造成大片的黄泛区)。

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与大生产运动(1941年,由于日本侵略军的疯狂进攻和“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使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南泥湾、槐树庄、大风川等地的屯田大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经过3年奋战,在缺乏生产资金和生产工具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把南泥湾变成了“陕北江南”,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

(6)新中国抗灾减灾

1959—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导致困难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1959、1960、1961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主要灾害是北方为主的持续特大旱灾和东部沿海省区的严重台风洪水灾害),二是苏联撕毁援华合同、撤走专家、逼还债务,三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中的“左”倾错误;中国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最终度过难关。

长江流域葛洲坝、三峡等综合水利工程、黄河流域的调水调沙、“三北”防护林建设、防止土地沙漠化措施等,都可看成是抗灾减灾工程。面对1998年防灾抢险、2003年非典肆虐、2008年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党和政府精心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最终战胜了这些大灾难,使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范围:(1)殖民扩张

殖民扩张虽然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但殖民掠夺亚非拉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造成了亚非拉的长期贫因和落后状态;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除了屠杀和奴役外,还带来了麻疹、流感、百日咳、天花等传染病。

(2)经济危机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加上1921年的天灾造成的饥荒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苏俄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不得不实行新经济政策;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其特点是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等;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引发的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7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本质上都是经济危机。这些危机的爆发虽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但经济结构和金融手段等方面,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3)政治危机 恐怖主义(“21世纪的政治瘟疫”)、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等,成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4)环境问题

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电子产品污染、核反应堆泄漏、太空垃圾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环境污染更为突出:①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物种灭绝,资源枯竭。②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增加,全球变暖。

(5)自然灾害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的火山、地震、海啸、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人们主要从科技和机制上进行应对。

(6)多地震国家日本的抗灾机制

防震宣传常态化;地震监测网络化;抗震防灾法制化;损失推算精确化;避难场所分散化;抗震教育普及化。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每年这一天,日本社会各界都要举行防灾知识讲座、防灾演习、防灾新产品推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行各业为抗震救灾献计献策。地震发生后,应该做什么?在校学生说,钻到桌底下;家庭妇女说,先关掉火源;公司白领说,别盲目向外跑。灾区以外的大学生说,去灾区当志愿者。应对地震发生,企业做了什么?建筑公司说,临街窗户不能安装易碎玻璃;家具公司说,提醒消费者把高大家具固定好;通信公司说,设置专项服务应对震后出现拨打电话高峰。地震发生前,个人能做什么?日本商店大都销售“常备灾害应急物品袋”,袋中有饮用水、压缩食品、收音机、常用药品、常用器械、简易帐篷、便携马桶等。购买并常备这种应急物品袋,一旦地震发生,短时间内可以不依赖救援。

(三)国际合作与援助

1.当前的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国。2.国际合作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1)合作应对法西斯侵略: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2)合作应对人类社会危机:如国际禁毒、非典、甲流、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3)合作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沙漠化问题等。(3)国际科技合作:如人类基因组草图、和平利用原子能等。3.国际援助行动和援助机构

(1)对非洲等最不发达国家各方面建设的援助。

(2)在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突发自然灾害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受灾国提供人道主义救援人员、资金和物资。

(3)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2010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上海世博会

【背景材料】

上海世博会简介

举办时间: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总共184天

举办地点: 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 世博会主题: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英文主题: Better City , Better Life 主要目标:

1、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2、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

3、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上海世博会会徽

4、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

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2010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上口,也和他身体的色彩呼应,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宝”的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

海宝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形象大使,他正用热情的双臂、自信的微笑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们。

“上善若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吉祥物的主形态是水,他的颜色是海一样的蓝色,表明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

海宝体现了“人”对城市多元文化融合的理想;体现了“人”对经济繁荣、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的赞颂;体现了“人”对城市科技创新、对发展的无限可能的期盼;也体现了“人”对城市社区重塑的心愿;他还体现着“人”心中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的愿景。海宝是对五彩缤纷生活的向往,对五光十色的生命的祝福,也是中国上海对来自五湖四海朋友的热情邀约。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 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At Your Service at EXPO 上海世界博览会形象大使:成龙、朗朗、姚明

【知识连接】

(一)中国古代以人为本、和谐思想;

(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三)近代中国经济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四)改革开放及所取得的的成就;

(五)三次科技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六)经济全球化

(七)各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表现

1.夏、商、西周

夏朝的城市建筑具有一定规模。古书有“夏人之王,民乃知城郭门闾室屋之筑”的记 载。据推算,二里头夏朝王都遗址,总面积三百多平米。

商都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春秋战国

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3.魏晋

因为战乱不断,商业萎缩,不少城市遭到破坏。相对而言,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因为政治中心或者交通要道的原因,较为兴盛。

4.隋唐城市的兴旺

隋朝文帝令宇文恺营建大兴城。炀帝时,又营建东京洛阳城。大兴城习惯上仍称长安。新都布局整齐,街道宽阔。后来,白居易写诗赞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安城内有坊、有市,坊是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市坊分开。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长安城内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武则天时,于洛阳引漕渠开新潭,使船进入市内。

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后期,扬州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成都物产富饶,当时的谚语称“扬一益二”,就说明成都工商业地位的重要。隋唐的市场较前代发达。城市里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和柜房。市的买卖有时间限制,任有日中为市的古风。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

登州、扬州、广州是著名的港口

5.北宋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市坊的限制,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北宋东京是最大商业都会,《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南宋临安最为繁荣,6.明清时期

明成祖时,蒯祥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城的布局突出了皇权。城有三重,其中宫城又成为紫禁城。高大建筑都布置在中轴线上,城内建筑严格保持对称,烘托出庄严的气氛。颜色上黄红相配,充分体现出封建皇帝的威严。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十三行)。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中国古代都城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

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

3、从曹魏到隋唐都城的规划都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贸易的日渐频繁,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北宋东京(开封)里城的中心被宫城所占据,而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的“坊”、“市”分设制度至此已经不再存在。

4、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4、城市商业受封建政府限制,影响其发展。

5、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从隋朝开始,京都长安成为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商贸往来的中心,后来唐都长安、元大都在经济文化交流中都具有世界性的特点。随着明朝中后期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以后,古代都城的这一特点才逐渐丧失。

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纷纷在交通便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沿江、沿海地区开设工厂,在这些地区涌现出一批近代城市。

建国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特点及原因

建国5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阶段,基本上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1957年)为工业化起步时的正常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伴随着工业的优先发展,“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和工矿就业,初步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第二阶段(1958年—1960年)“大跃进”所引进的高速城镇化时期。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发展,带来了大量不利因素,导致后来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第三阶段(1961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这一段时期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2000多万城镇人口下放回乡。

第四阶段(1966年—1977年)工业化停滞时期的城市化停滞阶段。由于 “文化大革命”及其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停滞。

第五阶段(1978年—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初期的高速城市化阶段。农村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在小城镇的繁荣的基础上诞生了众多的新城市。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也大增,在城镇化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六阶段(1985年至今)城市化稳步发展阶段。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及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相继批准对外开放,城市经济活力进一步增长,形成了城市化的强大拉力。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城市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随后在西北欧的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城市崛起如:伦敦、巴黎。

在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在北美东海岸因移民而产生了一批城市。工业革命后,大批破产农民涌进城市,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从此世界开始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化时代进入城镇化时代。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的西进运动、内战、德意的统一及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如美国内战后,随着工业化向中西部推进,中西部潜在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掀起开矿淘金热,出现了向中西部投资兴办工业的浪潮,其城市化进程加快。

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和要求大大增强,城市人口以惊人速度增加。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纷纷涌现。

(八)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上海区域历史:

1、鸦片战争期间,1842年6月,江南总督陈化成率兵在上海吴淞抗英,为国捐躯。

2、《南京条约》开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中关于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的款,迫使上海地方官员,公布了《上海租地章程》,在中国变相攫取并建立了最早的租界。

3、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务派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4、方举赞在上海创办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昌机器厂,最终被英商开办的上海耶松船厂吞并。

5、梁启超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期间,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提出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6、1898年4月,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维新派救亡团体保国会成立,在北京、上海设立总会。7、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淞沪铁路,表明近代铁路的起步。8、19世纪70年代,丹麦人在上海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上海招商局开通第一部电话。80年代丹麦人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9、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从1919年6月初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10、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大会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它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2、1927年春,北伐军进驻上海。为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前两次失败,第三次在陈独秀、周恩来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13、1927年4月12日,在蒋介石指使下,反动武装在上海进行血腥大屠杀,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4、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5、1956年,以荣毅仁等知名企业家为代表的上海工商界代表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6、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7、1984年,上海列入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1991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18、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元首举行会晤并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它是一个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组织。19、2001年10月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国际活动。

篇6:人民版历史会议整理

地 点:A会议室 时 间:2013-10-10 主 持 人:XXX 出席人员:各内审员/受审部门负责人 抄 送:XXXX 记 录 人:XXX 主 题:内审总结会(内审末次会议)

会议内容:

一、感谢大家对内审工作的支持。

二、内审总结:

① 本次内审工作共进行了3天,所有部门均已审核完毕,从各审核组提交上来的审核表及每天我们现场抽查的情况来看,本次审核工作进行得比较深入,这表明我们审核员的审核技能已经提高到一定高度,各部门已真正意识到内审的重要性。

② 本次内审过程中,5 个NC项,(压铸部2个、压炼部2个、品检部1个),3 个OB项,(压炼部2个、电子部1个)。

③ 针对不符合项,请原审核员及时跟进纠正/ 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把结果提交文控室;外审前文控室将重点跟进不符合项的整改情况。

④ 由于内审是以抽查方式进行,没发现问题的部门并不代表该部门就做得很好,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所以请各部门参照本次内审中开出的NC项、以及OB项对本部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⑤ 应因本次内审中出现的新情况,往后文控室将组织相应培训,进一步统一ISO的各项相关工作,进一步规范ISO操作规程。

三、经过审核我司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总的来说满足了标准的要求和相关方的要求.运作是持续有效的。

上一篇:巧解“比例尺”教学难点下一篇:值长专业知识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