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2010年农民葫芦丝培训教学计划

2024-04-27

武城县2010年农民葫芦丝培训教学计划(精选5篇)

篇1:武城县2010年农民葫芦丝培训教学计划

2010年武城县农民艺术教育特长培训

——葫芦丝 教学计划书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教学要求背景分析:

(1)《葫芦丝巴乌考级辅助教程》王厚臣 编著

(2)《葫芦丝基础教程》王次恒 编著

(3)《葫芦丝巴乌教程》李贵中 编著

(4)《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李春华 编著

(5)《省水工局子弟学校葫芦丝校本教材》李伟 编著

2、要分析清学生目前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情况,民族器乐的审美能力。要列出本特长班中相对优秀、良好、合格和尚努力的学生比例,充分看到学生学习乐器的内在潜力。

3、编著校本教材—《省水工局子弟学校葫芦丝校本教材》。

二、具体实施计划

本特长培训,教学计划实施一年,即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到2007年6月中旬基本结束。

1、第一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1)葫芦丝介绍(葫芦丝的历史渊源、葫芦丝构造、葫芦丝音域、葫芦丝分类、葫芦丝怎样保养等)

(2)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姿势、按孔部位和方法、口型、吹奏的呼吸方法、葫芦丝演奏指法。

(3)葫芦丝基本发音练习:(5 6 7 1 2 3 5 6)练习曲。

(4)学会初级乐曲:

《希望》韩剧《大长今》主题歌

《找朋友》 《共产儿童团歌》 《新年好》

(5)单吐技巧:音头练习、音头与长音练习

(6)能说出若干首葫芦丝名曲:

名曲赏析——《阿佤人民唱新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金风吹来的时候》、《星星索》、《婚誓》、《军港之夜》、《月光下的凤尾竹》、《美丽的金孔雀》、《竹林深处》、《瑶族舞曲》等。

2、基本乐理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1)音符(2)音程(3)休止符(4)节奏与节奏型

(5)节拍(6)小节线、双纵线(7)拍子(8)演奏记号(9)调号(10)音区与音域(11)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12)省略记号(13)装饰音等相关知识点。

3、第二学期学生应掌握的内容:

(1)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每种技巧所对应的练习曲。

(2)乐曲:

《拉骆驼的黑小伙》、《月儿弯弯照九州》、《康定情歌》、《阿里里》、《弯弯的月亮》、《高山青》、《阿佤人民唱新歌》、《有

一个美丽的地方》、《金风吹来的时候》、《星星索》、《婚誓》、《军港之夜》、《月光下的凤尾竹》、《但愿人长久》。

三、具体实施方法

“艺术教育—葫芦丝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这就要求在葫芦丝教学中,应创设多种情境,提供各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葫芦丝活动中去。应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要与学生良好的沟通。通过师生情感互动,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理解与创造,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树立舞台表演实践的信心,提高音乐表演心理素质。

四、保障措施

1、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

2、信息收集和研究的能力,提高与外界同行的沟通能力。

3、测验与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与辅导,应与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大队部、团支部、音体美教研组工作节奏一致,以便有保障地开展活动。

五、总目标达成度

到2010年8月中旬结束时,学生演奏葫芦丝的水平,基本达到五~~六级考级水平(共九级)。

武城县文化馆

2010年6月

篇2:武城县2010年农民葫芦丝培训教学计划

作者:汝城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1-9-8

2010年,汝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产业,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外出打工,粮食丰收,牧业增产,农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提高,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增长11.9%,比上年增加227元。

(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亮点

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06元,增加85元,增长13.7%。其中: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人均收入68元,比上年增加9元,增长14.8%;在本乡地域务工得到的人均收入252元,比上年增加18元,增长7.7%;外出务工得到的人均收入385元,比上年增加58元,增长17.9%。

从工资性收入内部构成看,农民外出务工得到收入占54.5%,其中在国内省外从业得到收入40.3%;乡村教师、村组干部等从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占

9.7%。以上数据表明,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中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最高,所占比重大,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粮食产量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

粮食收入始终是汝城县农民纯收入的重要部分。2010年,汝城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不断提高,给农民增收提供了根本保障。

2010年,汝城县粮食产量19.98万吨,增长0.7%,比去年增加0.16万吨。在全年粮食价格一路上扬的作用下,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纯收入为1405元,比去年增加58元,增长4.3%。

(三)惠农政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随着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的相继落实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汝城县累计发放惠农补贴7357万元,其中退耕还林

727万元,种粮直补347万元,农资综合补贴2077万元,早中晩稻良种补贴484万元。

二、汝城县农民纯收入与全省、全国的差距比较

2010年汝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28元,增长11.9%;比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少3791元;比全省平均水平5622元,少349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5208元,少3080元。近年来,汝城县农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是与全国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三、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平稳增长

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元,增加111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52.7%,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四、2011年农民增收的前景分析

展望2011年,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是外出就业条件、农业比较效益等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支撑程度可能会下降,促进农民增收的难度有所加大。

(一)从2011年情况看,农民收入增长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

一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经连续多年增产,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继续靠增产实现增收的难度较大;

二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性长,经济效益不如外出务工高,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均为老、弱、病、残人员,农业劳动力缺乏。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农业用工成本快速增加,依靠廉价劳动投入带动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是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不相称的矛盾加剧,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在当前的农民收入结构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合计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2.4%。因此,当前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应当要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着力点。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一是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民经济运行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当前,通胀预期依然强烈,通缩风险交替出现,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难以预料,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增加了变数。

二是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加之汝城县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自然风险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是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随着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生物性能源的发展,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更加复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问题愈加关注;随着农产品价格周期缩短,波动频繁,市场调控难度加大。需求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变动越来越难以把握,对农民增收形成了新的挑战。

五、对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粮食生产是农业的基础,是城乡居民生存之本,也是农民取得实物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汝城县农民在种植粮食中人均取得的纯收入578元,比上年增加26元,增长4.79%。虽然种粮成本在增加,但各类粮食销售价格也上涨了10-20%不等。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农村工作的紧要任务。

(二)农民增收需要新突破。针对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汝城县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部条件。今后农民增收,必须建立在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这是一条保持农民快速增收的可持续途径。因此,今后要在通过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要转变吸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让更多的农民融入城镇,鼓励农民流转耕地和农业生产要素。要培育好农村市场,让一些农民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着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生产者增产增效增收。

(三)积极引导创业带动就业,提高返乡就业的积极性。要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项目来抓,充分利用外出劳务大军中蕴藏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际关系等资源,大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在落实返乡创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进行创业培训和指导。引导返乡人员把有限的资金积累尽量用于扩大再生产,积极参与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使返乡创业人员成为振兴家乡经济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篇3:武城县2010年农民葫芦丝培训教学计划

辅助农民培训 增强致富能力 倡导乡风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

◎国家一级农业科普期刊

◎农家书屋重点推荐期刊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期刊

本刊依托农业部系统科研、教育、培训、推广和信息资源优势,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者撰稿并指导采编工作。栏目涉及农业政策解读、农民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村合作经营、农家生活等。自200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农家书屋推荐期刊以来, 以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声誉再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农家书屋79种重点推荐期刊之一。

国际标准大16开月刊48页每期3.50元全年定价42.00元

国内刊号:CN11-4719/S国际刊号:ISSN1671-3346

邮发代号:82-774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培训》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228室

邮编:100125

联系电话:010-59194427 (兼传真)

电子邮箱:zazhi@ngx.net.cn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

账户: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篇4:2010年农民培训工作总结

2010年,按照市农委关于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培育现代农民、促进增收致富”的宗旨,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和农民现实需要,以农业产业带头人、种养业大户和村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提高生产技能为培训重点,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科技培训,不断丰富培训的内容和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一、基本情况

1.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今年我们坚持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培训重点,设置了粮食、蔬菜、果树、花卉苗木、农机、生猪(家禽)饲养等培训课题,采用“六个结合”,稳步推进农民培训工作。一是市级讲师团与镇级讲师团相结合;二是集中面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是课堂学习和入户指导相结合;四是传统授课与远程教育相结合;五是专业讲师与专业能手相结合;六是明白纸与电视滚动字幕及板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培训课时和指导次数。今年共培训农民3期,计2400余人,并组织部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土专家”:花卉苗木专家丁荣汉、生猪养殖专家汪鸿等担任技术指导员,从而使培训工作更加贴近农民。

2.针对性培训。根据农作物安全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以及新技术、新农资的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实际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培训。如邀请市级水稻专业家进行水稻专业培训,培训农民500余人次,培训内容有机插稻栽培技术、优劣农资的识别等;邀请农机局的专家进行农机专业培训,培训农机手100余人次,培训涉及内容有机插秧育苗细则、新农机的介绍、使用、维护等;蔬菜专业培训2个村100余人次,培训涉及内容有蔬菜安全监管、新农药品种介绍等;果树专业培训3各村200余人次,培训内容有果树管理技术、双增双减政策宣传、生物农药新品种介绍等;畜禽专业培训300余人次,培训内容畜禽疫病防控措施、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等;以及在农村信息化、农产品安全知识、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农业标准化知识方面培训了500余人次;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700余人次。

二、工作举措

1.加强领导,不断完善培训网络。

搞好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1

实施农村稳定,统筹城乡经济的重要举措。新年伊始,我镇就清醒的认识到,要搞好今年的培训工作,必须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加上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有序的高效率的开展培训工作,我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首先领导重视,专门成立以分管镇长为组长,财政所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等相关人员为 成员的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项目实施。这样一个结构的领导班子和师资队伍可算是一个高素质的团体。为我镇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的有效正常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精心策划,积极完善培训内容。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和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快宣传,快发动,快落实的三快措施把培训任务分解到村,根据我镇当前农业结构具体情况,制定了全年的培训方案,同时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与各村分别商定了到村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为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确定了可靠依据。

(1)、我们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明确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目标,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根据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要求,制定了各期培训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今年我镇改变以往培训方式,根据各村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培训形式有所改变,深入到村、到户,到田头,指导农民生产。

(2)、认真做好台帐记录工作和培训场所图片收集工作。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注重台帐资料的收集和保管。

(3)、高度重视培训质量,注重实效。增添机械、推广技术,全面实施北部平原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农业园区工程是我镇今年的重点工作。增加农业机械动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全面实行秸秆禁烧是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今年上半年我镇全面发动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抓机械落实、抓机插秧推广、抓秸秆禁烧,投入资金120余万元,新增高速插秧机11台,步走式插秧机4台,大功力拖拉机8台,使全镇的农业机械保有量达到了全面实施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动力要求。农民培训光有方案,内容、计划还不行,关键是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起到看得见,有得着,学得懂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培训质量上狠下功夫,做到在学与用相结合,教与做相结合。

三、抓好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5:武城县2010年农民葫芦丝培训教学计划

★国家一级农业科普期刊 ★农家书屋重点推荐期刊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期刊

辅助农民培训 增强致富能力 倡导乡风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解读涉农政策 推广主推技术 发布市场信息 介绍致富经验

本刊依托农业部系统科研、教育、培训、推广和信息资源优势, 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基层工作者撰稿并指导采编工作。栏目涉及农业政策解读、农民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村合作经营、农家生活等。自200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农家书屋推荐期刊以来, 以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声誉再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农家书屋79种重点推荐期刊之一。

读者对象

☆寄希望于依靠科学技术富裕起来的农民朋友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农业推广体系的干部职工

☆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员 ☆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

◎国际标准大16开月刊48页 ◎每期3.50元全年定价42.00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471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3346 ◎邮发代号:82-774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培训》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228室 邮编:100125

联系电话:010-59194427 (兼传真) 电子邮箱:zazhi@ngx.net.cn 全国各地邮局 (所) 均可订阅

上一篇:“得”字偏误分析摘要下一篇: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小顽皮和老顽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