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硝烟的战场——货币战争读后感

2024-04-20

不见硝烟的战场——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7篇)

篇1:不见硝烟的战场——货币战争读后感

不见硝烟的战场

——《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是一本在全世界领域内都及其畅销的书,作者在书中揭露了许多普通人所不知的金融黑幕。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看了《大国崛起》、《美国的历史》这两部纪录片,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影响一国实力的命脉已由过去的军事转向经济,可以说,谁掌握了经济命脉,谁就能决定一国前途、命运。

本书通过描写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银行家一系列围绕货币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从而阐述了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下捍卫国家金融安全与稳定的必要性,而且书中所描述的关于英国、美国的一系列金融事件都对中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所描述的情况与我现有的认知完全不同,给了我以下几点收获:

第一,谁是世界首富?

看完这本书,我想所有人都会对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名字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普通人以往的认知中,比尔·盖茨是当今首富,但是,根据本书的描写,保守估计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财富为50亿美元。

罗斯柴尔德家族史如何敛财的呢?通过滑铁卢战役可以窥见一斑。早在战前,罗斯柴尔德家族就非常具有远见地建立起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这些情报间谍广泛分布在各个大中城市、重要机构,他们永远可以早于市场获取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在著名的英国公债争夺战中,内森·罗斯柴尔德早一天得到了拿破仑战败的消息,于是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首先狂抛债券,让其他人误认为英国战败,不惜成本跟风抛售,接着又以超低价格大举买入这些一文不值的垃圾债券。在这次公债争夺战中,罗斯查尔德家族狂赚20倍,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控制了英格兰银行,垄断了英国货币发行权。随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用类似手段相继控制了法国、奥地利、意大利、德国的经济命脉,建立起庞大的金融帝国。正如梅耶·罗斯柴尔德的一句名言所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第二,谁杀了林肯?

从中学课本的学习以及官方资料的阅览,我们都知道林肯总统遇刺的原因是南方奴隶主不甘心失败,派人刺杀林肯,妄图卷土重来;而第九任总统是因为伤寒、第十任总统则是因为吃了一颗樱桃闹肚子而过世。乍听之下,林肯刺杀事件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政治事件,而第九任、第十任总统都只是因为意外去世。但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国际银行家为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权采取的一种暴力手段。经济利益的冲突往往是政治斗争的主导因素。国际银行家在内战前早就打好分而治之美国的如意算盘,准备利用战争导致的巨额债务大发横财。

从书中可以看到,哈里森和泰勒的离奇死亡都是围绕着中央银行与独立财政系统的斗争所致,而关于林肯被刺杀案件,则更加是围绕着货币的发行权展开。首先,在内战中,林肯政府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向银行进行融资,就会面临国家灭亡的危险,如果向银行家妥协,就要每年向银行缴纳高额利息,拖垮国家经济。权衡再三,林肯政府最后决定自己发行货币,这种货币没有金银等金属做抵押,政府以信用担保,从而克服了货币短缺的困难,为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南北战争的实质就是民选政府和金钱权利在控制货币发行权这一国家战略制高点上的殊死较量。结果我们看到,美国共有七名总统被杀,其中有的被枪杀,行凶者被法官一致认为有“精神疾病”而免于刑事处罚,有的总统死因蹊跷,至今仍是一个谜。直到美联储的建立,以国家银行家们获得全面胜利而告终。

第三,谁拥有美联储?。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一国货币的发行应该由政府来控制。读完本书,真实的情况是美联储垄断美元发行,美元其实是美国政府拿人民的未来税收即国债抵押给美联储银行,再由美联储发行出来的,“所谓‘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既不是‘联邦’,也没有‘储备’,更谈不上‘银行’。”

华尔街七大工业巨头才使美联储建立的幕后推动者,他们之间以及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协调,最终在美国建立出了英格兰银行的翻版——美联储。

这七大巨头从一开始就定下了美联储私有化的基调。在美联储的体制构架上,七巨头巧妙地提出,国会控制美联储,董事会成员虽然由总统任命,但是它的功能被银行家把持的联邦咨询委员会控制,另外,美联储又在全国成立分支机构,并把总部设在华盛顿,造成中央银行业务分散的假象。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警告人们:“如果让私有银行控制美国的货币发行,这些银行将会先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现在我们回想起他二百多年前说过的话,不禁惊叹他精准的预测,当今美国的经济情况完全符合他的担忧:美国私有银行控制了97%的货币发行,美国人民负担着沉重的债务。而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美国历史的演进对于我国的启示是:中国政府必须牢牢控制货币的发行权,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别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向外国学习,这个“先进经验”却不能借鉴。为了保障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完全主导人民币的发行,只有这样才能节省巨额利息支出。我们不能用国债抵押的方式来发行人民币,这样只会重蹈发达国家人民背负沉重债务负担的覆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四、谁杀了肯尼迪?

肯尼迪家族也许算得上是美国历史上命途最为多舛的家族了,两位总统接连被枪杀,其他人则死于各种各样的意外事故。虽然这里面有巧合的成分,但是从哈里森到约翰·泰勒再到林肯到肯尼迪家族,美国总统遇刺无一例外地与国际银行家和美国政府在货币发行权这一金融制高点上的殊死搏斗有关,肯尼迪政府意图通过发行以白银为支撑的白银券从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这触动了国际银行家的利益,他们希望通过废除金本位、银本位切断纸币与贵金属的挂钩关系,如此就可以实现他们的宏伟蓝图,随心所欲地增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剥削人民的财富,这才是银行家们不可告人的秘密。短短几年中,几十位关键证人离奇死亡,大量证据被销毁,更加让我们确信,肯尼迪遇刺案背后的确有着更大的阴谋。肯尼迪总统在任时期,两大阵营对于白银的货币地位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美国政府联合白银生产商期望通过加大白银供应量直接控制货币发行,避免以国债为抵押向美联储借钱发行货币,使政府和国民负担巨额利息支出,而国际银行家们绝不允许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利益拱手相让,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在废除金本位的大业尚未完成的同时,陷入与黄金白银的两线作战中。这时候,惟一的选择只能是除掉他们的眼中钉,巩固既得利益。

第五、谁废除了金本位? 黄金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货币,但是由于技术限制黄金产量一直都很低。为了,可以无限制的实行“剪羊毛”手段,国际银行家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废除金本位。

废除金本位的战役打得异常艰难,因为黄金被视为货币的最终支付手段,财富的最高形式,想要废除金本位谈何容易,国际银行家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役从罗斯福禁止美国人民持有黄金开始,直到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为止,时间跨度极大,不过,银行家们最终梦想成真。

但是随着黄金价格不断上扬,情形与当时废除银本位的战役中,银价上涨与美国财政部狂抛白银储备打压银价最终击溃银价极其类似。但由于黄金产量稀少以及黄金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等因素,黄金价格不是几个机构动用自身储备可以压制住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黄金价格目前已经达到每盎司940美元的天价。

对于以上五个问题有着统一个答案——国际银行家,有的是国际银行家直接促成,有的是间接影响,但不论怎样,在这场以货币发行权为战利品的战争中,国际银行家们都通过各种手段达到了目的,取得了胜利。而对于中国这艘刚刚起航的经济航母来说,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复杂的世界金融局势,势必还要多加注意。

篇2:不见硝烟的战场——货币战争读后感

——————————————《货币战争》读后感

在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经济日渐发展完善的今天,我们其实是在以自身国情出发,从国外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去粗取精,同时又自成一格。在新世纪,枪炮与暴力所制造的战争早已被成熟的经济领域、文化建树、艺术林苑、科学技术之间的争奇斗艳所取代。其中尤以经济历时悠久、发展崎岖最为吸引人的眼球。

货币战争也许颠覆了人对老美以往的看法,美国发展至今可以说是超级强国,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已成熟,但是谁知它却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经济最岌岌可危的大厦。与人讨论时,大家得出了“有钱人才欠钱,我们老百姓没钱才存钱”的戏谑结论。但是仔细分析,却可以看出,欧美人确实比我们先掌握货币的本质,马克思和许多经济学家早就揭示了与货币职能相关的货币本质,所以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理论,能让货币充分地得到融通也许才是金融的本质。国外货币的发展历程诚然可以谓之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单从美国着眼,在内战前后的一两百年里,就因为欧洲国家超强金融行业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及一系列银行家通过控制黄金储蓄量直接影响经济,而且,还在美国私有中央银行建立这一事件上,发生了让人扼腕痛惜的流血事件:包括林肯在内的先后7位美国总统、多名国会议员被暗杀,比战争年代正常死亡的多!

引人深思。金钱的力量能使鬼推磨。所以,在国际贸易间存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弱国没有外交”一类的箴言。优胜劣汰,自然的规律总是在反复作用,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就必须不断富国强兵,以应对时代和世界竞技场的挑战。地区、企业、单位也是,创先争优、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模式。个人同样需要做到从小处做起,提高办事效率,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人浮于事。

诚然,金钱是一把双刃剑,能使人类发展也能使人类堕落。从哲学角度讲,事物总是具有二律背反的两面性,所以我们应将更多眼光放在能为人类谋福祉的事业上,以集体的利益为先导,谋求共同的进步。

篇3:RIA战场上的硝烟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打开网页体验到的是绚烂多姿的界面和方便快捷的操作, 殊不知在其背后可谓是硝烟弥漫, 多家厂商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广电行业自然是无法参与到这场战斗中去, 但RIA可以丰富电视播出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对RIA技术的分析, 介绍世面上流行的几款成熟的解决方案, 分享笔者对电视播出与RIA技术相结合的一些拙见。

一RIA的特点

RIA最突出的特点为“Rich”, 同时RIA最核心的部分也体现在“Rich”中。

RIA拥有丰富的数据模型, 它提供了多种数据模型来处理客户端复杂的数据操作。使用RIA可以将部分原本需要在后台程序处理的问题转移到客户端, 使数据能够被缓存在客户端, 从而可以实现一个比基于HTML的响应速度更快, 而且数据往返于服务器的次数更少的用户界面。

RIA可以在后台将用户请求异步进行计算、传送和检索数据、显示集成的用户界面和综合使用声音和图像, 这一切甚至都可以在不依靠客户机连接的服务器或后端的情况下进行, 当然, 这些都是在用户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图1是RIA的基本架构, 大家可以从中很直观地看到, RIA的基本框架和网络七层协议有些相像, 都是以层为单位划分, 每层之间都有明显的界限, RIA框架优秀的地方在于给处于各个层面的开发者独立的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 通过良好的协议将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出色的应用。

在内容和环境之间, 联系的纽带是开发环境里的脚本, 如Adobe的ActionScripts, 美工将自己的创意以图形的方式表现, 程序员通过编程实现项目目标。

在环境和操作系统之间, 联系的纽带是操作系统提供的API, 环境通过调用操作系统规定的API来实现程序员的意图, 这些操作是透明的。

内容、环境、操作系统这几块属于客户端的范畴, 他们通过多种协议与服务器端联系, 交换数据, 只有这样, 才能被称为网络化应用。目前协议的发展可谓是百花齐放, 图1中所提到的协议种类可谓是冰山一角, 但万变不离其宗, 它们是联系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纽带。

在服务器端, 主要是后台和数据库组成, 后台主要承担客户端数据请求与数据库交流的桥梁作用, 当然, 也有客户端直接与服务器端交换数据的, 这种做法在普通编程中较为广泛, 在RIA开发中不受推崇, 基本都用后台加上数据库的架构。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多的, 编写后台和配置数据库的程序员明确各自的边际和实现目标, 有利于整个网络化应用的开发和调试。

二RIA主要家族成员介绍

RIA家族成员有很多, 譬如:Flash、HTML5、Silverlight、Laszlo、Avalon、JavaSWT、XUL、Bindow、JavaFX、Curl等。其中前三个是较为主流的解决方案, 并大有鼎足而立之势, 本文将着重对它们进行介绍。

1.Flash

Flash是Adobe公司的产品。它几乎抢占了全部终端用户市场, 互联网上94%的计算机运行着Flash。Flash技术帮助填补了跨平台多媒体在网络上体验的空白。除了卖的火热的iPhone和iPad外, 几乎在所有的其他操作系统都可以找到Flash的身影, 它是跨平台的。虽然Adobe并不是操作系统提供商, 但他们让Flash进驻到几乎每一个浏览器和平台。

Flash还特别适用于创建通过Internet提供的内容, 因为它的文件非常小, 它是通过广泛使用矢量图形做到这一点的。不光在用户端体现出Flash小巧、灵活等优势, 在开发端也丝毫不落下风, 它提供了两套有不同侧重的开发工具, 分别是Flash MX和Flex, 前者偏重美工人员, 适合个人或者小规模的开发;而后者更加侧重程序代码开发人员, 适合企业级大型应用的研发。两者共同使用来做项目逐渐成为趋势, 使用Flash MX来做界面, 用Flex来编写核心ActionScripts代码, 快速而又高效。

Flash好比是一个箱子, 它符合运行一致性的理念, 一旦完成Flash的应用设计, 无论是在IE上还是在FireFox上, 也无论在Windows上还是Linux上, 都有一样的表现, 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但这种做法是以牺牲自由性为代价的。

2.Silverlight

Silverlight是微软所发展的Web前端应用程序开发解决方案, 是微软丰富型互联网应用程序RIA策略的主要应用程序开发平台之一, 以浏览器的插件方式, 提供Web应用程序中多媒体与高度交互性前端应用程序的解决方案。

因为Silverlight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能够开发出具有专业图形、音频和视频的Web应用程序, 增强了用户体验, 所以SilverLight同样也吸引了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的眼球。

众所周知, 微软是非常重视其操作系统Windows的, 绝大多数的微软产品如Office, SQL Server, IE等, 只支持其在Windows上运行, 对于Linux、Mac等其他操作系统是有很强的排斥性的, Silverlight是一个例外, 它是一种跨浏览器、跨平台的技术。可以在所有流行的浏览器中运行, 包括Internet Explorer、Mozilla Firefox、Apple Safari和Opera, 同样也可以运行于Linux和Mac。

程序员可以使用Visual Studio 2008来开发Silverlight应用程序, 以往的开发习惯、架构甚至语法可以得到沿用, 减少了重新学习一种开发语言的工作量, 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与Flash类似, Silverlight也符合运行一致性的理念, 使得Silverlight的运行结果和应用体验不因环境改变而改变。

3.HTML5

HTML5是近十年来Web开发标准最巨大的飞跃。和以前的版本不同, HTML 5并非仅仅用来表示Web内容, 它的新使命是将Web带入一个成熟的应用平台, 在HTML5平台上, 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以及同电脑的交互都被标准化。

由于HTML5是一个标准, 浏览器厂商纷纷宣布自己的产品支持HTML5, 如Window上的Internet Explorer, Linux上的Firefox, Mac上的Safari。因此, HTML5跨平台是毋庸置疑的。

在介绍HTML5开发环境之前, 先了解一下Flash和Silverlight是怎么做的, 它们是在各自的开发环境完成代码, 通过编译将代码封装成各自插件能够读懂的文件格式, 由插件进行翻译来实现功能。HTML5则可以跳过编译这个步骤, 它继承了先前版本的优良传统, 采用基于脚本的开发方式, 简单地设置一些标签, 并将需要展示的内容放置于标签之中, 即大功告成, 接下来的事情让浏览器去完成。至于HTML5的开发环境的问题, 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用任何一款文本编辑器都可以完成。

HTML5不符合代码一致性的理念, 运行结果由浏览器所决定, 不同的浏览器运行之后在细节上可能有所不同。

三孰优孰劣

目前的RIA市场基本由上文介绍的三种解决方案所占据, 它们各有各的优势, 也有各自的短处, 接下来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来衡量三者之间的区别, 揭示它们的长处及短处。

从表1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在日常上网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 例如图片浏览, 流媒体视频, 高清视频, 3D, 动画, 甚至是时下最风靡的多点触摸等, 三者都有各自的解决之道, 互相之间的差距都比较小。以下是一些差距较大的部分。

1. 装机率

Flash近乎100%这个数字格外醒目, 对于RIA来说, 装机率几乎就意味着一切。Flash非常早就进入了RIA市场, 先入为主至关重要, 试想你使用Silverlight编写了一个很完美的RIA应用, 给用户体验时, 用户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安装Silverlight插件, 用户有可能会问, 为什么运行你的应用时需要安装插件, 而运行Flash时不用呢?殊不知Flash也是需要插件的, 只不过先入为主地安装进你的浏览器而已。由此可见, 先入为主而产生的近100%的装机率有多重要。

对个人来说, 把Flash换成Silverlight也许是件小事, 几分钟就能完成。但对于一个大型企业的重要RIA应用呢?那就没那么容易了, 无论与后台数据支撑平台的兼容性, 还是整个解决方案的安全性, 都要进行重新评估, 可谓是费时费力。

由此可见, 从装机率这个角度来看Flash只要本身不出大失误, 几乎没有撼动的可能。

2. 按键支持

由于大部分人都已习惯Windows的鼠标按键操作, 用户已经无法离开右键和双击了。从这三款解决方案来看, Flash坚持自己一贯的“一个左键走天下”模式;Silverlight不愧为微软出品, 右键和双击都有良好的支持;由于HTML5是靠浏览器来解释的, 浏览器只支持右键而不支持双击局限了HTML5。从这个角度来看, Silverlight是比较出色的, 毕竟它最贴近用户的日常习惯。当然, 右键和双击的技术实现难度是不高的, 或许Flash和浏览器的后续版本就会支持。

3. 操作系统

粗略一看, 在这个方面, 三项解决方案貌似差不多, 大家都是跨平台的RIA技术, 都能运行在多个操作系统之上, 但还是有细小差别的, 那就是苹果的IOS, 或许10年前, 你可能还没听说这个操作系统, 但时至今日, 它已经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苹果IOS明确表示自己不支持Flash和Silverlight, 它的选择是HTML5。众所周知苹果的移动终端产品iTouch、iPhone、iPad都运行在IOS上, 据最新数据显示, 苹果的移动终端市场占有率已排名第一, 因此, 苹果在RIA上的选择可谓是举足轻重。在PC市场蛋糕被瓜分殆尽的今天, 移动终端市场是大家争夺的重点区域, 从这一点上来说, HTML5有很大的潜力。

4. 插件之争

一般来说, 越是开放的东西, 差异化也就越大。这句话用在RIA上也不为过, Flash和Silverlight都符合运行一致性的理念, 这样就保证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而HTML5是一个标准, 对于同一个标准, 市面上的浏览器有各自解释的方式, 同样的脚本, 在不同的浏览器上获得的结果可能有所区别, 如此一来, 就很难保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可以说, HTML5是以牺牲一部分的用户体验一致性来达到自由性的。此外, 由于Flash和Silverlight的代码是经过封装编译之后来由插件来解释运行的, 使得它们的代码泄露机会相当小。而HTML5由于其开放性, 加之其后台代码安全性受到一定的质疑, 使其存在泄露的可能, 这个缺陷可能使得开发者在选择时对HTML5望而却步。

打个比方, 如果把Flash和Silverlight比作高速公路上竞速的两辆赛车的话, 那么HTML5就应该是直升飞机, 它的技术实现方式和前两者完全不同。回到RIA构架图中, 在环境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到, Flash和Silverlight都需要事先在浏览器内安装各自的插件, 即便插件很小, 但还是必须的, 然后在浏览器内调用运行。而HTML5完全不同, 它是一个标准, 浏览器研发厂商已经将HTML5标准写入各自的浏览器内核, 这样一来, HTML5能够摆脱插件这个模式, 直接运行于浏览器之中。再次借用刚才那个比方, Flash和Silverlight在高速公路上竞速, 不但要克服路面 (插件) 的摩擦力, 还要应对来自空气阻力 (浏览器) 的挑战;而此时的HTML5, 它们可以摆脱路面的摩擦力, 所有的阻力均来自于空气。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PC重启时, 有时会弹出Flash的升级对话框, 大多数情况是为了弥补插件上的漏洞, 插件这种模式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HTML5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它是一种标准, 是由浏览器来解释运行的。当然, 浏览器可能也存在漏洞, 这就好比日常生活中的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HTML5在安全性上是有优势的。

RIA技术日新月异, 各个厂商更新自己的产品版本速度相当快, RIA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 Flash已经更新到11版, Silverlight也已经来到了第5版, 从更新版本角度来看, 插件的解决方案比较好, 它们往往都比较小, 更新的代价比较低。HTML5是一种标准, 虽说标准本身修改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 但实现起来麻烦却不小, 需要各大浏览器厂商升级浏览器来符合标准, 浏览器的升级包往往比较大, 用户更新浏览器积极性将对插件要来得低, 这里还需要再次提到前文说到的运行一致性的问题了, 标准被修订的越多, 差异性也就越大。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比较, 笔者的感觉是“现在是Flash的, 未来是HTML5的, Silverlight处境尴尬”。未来的RIA市场会变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变数还很大, 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让电视节目用上RIA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RIA的未来不可估量, 一切皆有可能, 笔者觉得未来有“重浏览器, 轻操作系统”的趋势, 浏览器将成为联系用户的指令与底层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 人们将不太会在意自己的操作系统, 更加关注的是运行在浏览器里的RIA。对于广电行业来说, RIA在图形、动画乃至3D处理上的优势应该被挖掘, 使得电视节目更加丰富多彩。笔者认为, 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是可行的。

1. 资讯标版

资讯类节目占电视节目的比重很大, 节目已不再满足于纸质图版等传统制作模式, 更多的新媒体手段被引入到节目制作中来。主持人背后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 从普通的液晶电视已经发展到目前类似电影院的长条屏幕, 这无疑为RIA的应用搭建良好的平台。但这些屏幕使用情况并不佳, 国内目前的应用现状主要还是以播放PPT为主, 鲜有生动活泼的RIA应用出现。因此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引入RIA, 开发出各种精彩的RIA应用, 挖掘硬件设备潜能, 进而提高节目收视率。

2. 多点触摸

随着苹果移动终端的普及, 多点触摸越来越热门, 当前新款移动终端多点触摸已经成为标配, 多点触摸已融入到日常生活, 能不能将多点触摸引入电视节目制作呢?答案当然是可行的。前文中介绍的三种RIA解决方案都已包含多点触摸的开发库, 只要配备多点触摸硬件, 就能随心所欲地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多点触摸RIA应用来。RIA在电视制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如新闻播报、天气预报、股市行情分析、体育赛事战术讲解等。

3. 替代字幕机

在当今的广播电视中, 字幕机逐渐成为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从节目包装到台标叠加, 都有它的身影, 字幕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传统电视播出AV设备与IT设备联系起来, 通过字幕机, 电视节目上才有了实时信息, 如股市行情, 观众留言, 滚动新闻, 体育赛事虚拟绘图等, 它使得电视“活”了起来, 正因为如此重要, 字幕机的价格就变得很昂贵。但字幕机也是有缺陷的, 字幕机都是“黑盒子”, 每个厂商都有自己的开发环境, 标准都不尽相同, 大部分应用都需要向厂商定制, 开发周期无法控制。

那么字幕机能否被RIA所替代呢?笔者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从目前RIA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准来看, 已经完全符合广电行业对于电视包装、电视制作的需求, 相比字幕机来说, RIA的技术标准更先进, 代码更安全, 调试更容易, 开发周期更短, 稳定性更好, 成本也更低廉。

五小结

RIA的发展如火如荼, 技术决定生产力, 面对如此优秀的RIA, 应该尽快行动起来, 充分利用RIA带来的方便与高效, 将RIA技术融入电视播出, 丰富电视荧屏。目前电视行业受到互联网很大的冲击, 收视率逐渐被蚕食。为扭转这一局面, 不仅要注重提高节目的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引入更为先进的技术, 更好地将传统AV与IT相结合, RIA毋庸置疑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电视节目所应用的技术水平与最新技术水平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电视节目还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 或许, 未来电视节目的精美程度能和iPad里的游戏相媲美。

摘要:通过对RIA技术的分析, 介绍目前流行的几款成熟的解决方案, 分享笔者对电视播出与RIA技术相结合的见解。

篇4: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在一开篇为我们披露了滑铁卢战役背后那一段发人深醒的历史。原来,战役的结果关乎着英国公债市场的价格方向。如果威灵顿将军战败,英国公债会变得似乎一钱不值,而如果威灵顿将军能够战胜拿破伦,那英国公债将是另一番景象。可以说,在那个没有互联网、没有电报电话的年代,这种情报具有更大的价值。

然而,罗斯切尔德家族(Rothschild)——《货币战争》中介绍其为最显赫的金融家族,已经非常远见地在欧洲建立起了他们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他们的马车和船飞奔或行驶在欧洲的街道和河海。毫无悬念,6月19日清晨,他们最先获得了滑铁卢战役的结果,甚至早于英国政府。

内森——罗斯切尔德家族在英国的成员,他先是抛出了一笔数十万美元的英国公债,然后更大的抛单像海潮一样一波比一波猛烈,英国公债的价格开始崩溃。毫无表情的内森及他的抛单被市场认可,抛售变成了恐慌。经过几个小时的狂抛,英国公债已经变成一片垃圾,票面价值仅剩下5%。而这时,内森和他的交易员开始买进市场上能见到的每一张英国公债。6月21日晚11点,威灵顿将军的信使终于到达了伦敦,这个晚了一天的情报,让内森狂赚了20倍的金钱,而罗斯切尔德家族也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

像是惊险刺激的好莱坞大片?遗憾的是,这就是发生在我们熟知的战争背后的历史,这也只是《货币战争》这本书所给我们惊讶的开始。

有幸能在2006年时就读到了书稿,通宵读书的快感似乎遥想到了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这之后,我将这部深邃的货币金融史书稿推荐给了我熟悉的几位国际金融领域的专家。“我很惊讶,我竟然不知道罗斯切尔德家族,但我随即在网络上查到了大量关于罗斯切尔德家族的英文材料,这本书让我震惊的地方在于,这是历史?”一位国际金融领域的专家在电子邮件里和我说。

实际上,罗斯切尔德家族不仅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很发达,而且还一直兴旺至今。该家族下属的银行已经进入到中国这个全球最热的市场。

2006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La Compagnie Financiere Edmond de Rothschild Banque)1亿美元QFII投资额度,并批准其在中国银行开立人民币特殊账户。该银行即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在法国的一家银行。除了QFII之外,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还在中国获得了设立私人银行代表处的牌照,希望介入客户资产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高端个人资产管理领域。

现实近的我们可以去触摸,但历史却已经走远,国际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背后,还蕴藏多少如滑铁卢战役背后英国公债市场的故事?

篇5:华尔街: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被“隐名”的拉斯维加斯

华尔街操纵着全世界80%的资金。一如美国著名专栏作家保罗·B·法瑞尔(Paul B. Farrell)所言,“华尔街就是一个大赌场,既没有道德良知,也没有公众价值。”这里的人,都是“金融赌徒”。他们全天无休地操纵着赌台,从人们的回报中拿走三分之一的抽头。在这里,员工的年平均收入超过30万美元,是美国人平均收入的7倍。美国联邦税务局2006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华尔街25位对冲基金经理总共挣了140亿美元,其中有一位69岁的数学教授詹姆斯·西蒙一年的收入达17亿美元。长江后浪推前浪,2014年,45亿的净收益足以让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傲视群雄。

华尔街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交易员到底是点石成金的英雄,还是制造金融海啸的黑手。“从超盛证券的故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前十几年间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大致线索”,正如渔阳所言,“华尔街模式”的诀窍在于“适度”,所谓过犹不及,金融危机前的美国,就是典型的“过了”,“在繁荣的表象背后孕育着巨大的危机”。渔阳在《乱世华尔街》中,以写实的笔法记述着在华尔街的见闻、金融海啸的经历,并以独特的视角分析解读了投行业务和华尔街金融市场的本质。其中,更详细描述了其交易生涯中最难忘的几次“逃命”经历。

华尔街是一个被“隐名”了的拉斯维加斯,这场游戏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曾在他的神经经济学与脑科学经典著作《思考,快与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做过一个比喻:“历时50年的研究调查”证实,基金经理们的选股技巧“更像是掷骰子而非打扑克牌”,他们“并不比盲目的瞎猜更准确。几乎所有那些选股投资的人都是如此,不管他们自己是否清楚这一点……而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清楚”。但是,华尔街上那些从事脑力科学研究的人,包括神经经济学家、定量分析和行为金融学专家──却认为做出的是“合理且有充分依据的猜测”。

谁是那个倒霉的投资者

华尔街“需要那些非理性、信息不足到可怜的程度……的投资者”。一如渔阳在《乱世华尔街》一书中所言,主导市场的是“贪婪”:投资者都在挖空心思争取高一点的回报。华尔街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各种衍生产品大行其道,很多都是包装好的杠杆投资工具。比如,信用风险掉期(crdeit default swap,CDS),等等。剥开华丽的包装所剩下的是什么?你懂的。所以,“乱世,总有一天会来到”,“近20年间,美国金融市场曾经数次被推到乱世的边缘”。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你就是那个倒霉的投资者。渔阳认为,赌博和交易本质有很多共同点,就像玩德州扑克,手里的牌不好要赶紧跑,否则就会输得更惨。投资也是这样,抱着一支烂股票会越赔越多。

就像《茶馆》里那句台词,“有了花生仁儿,却没有牙了”。华尔街本身不创造一分钱的财富,华尔街需要最笨的投资者。尽管“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中间那些曾指望放贷机构能够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而保护股东权益的人,都处于一种惊疑的状态”(艾伦·格林斯潘语),但是缺乏约束的市场“横行了数十年”“整个理论体系(都)坍塌了”。美联储(Fed)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承认,“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假设,我以为那些为自身利益负责的机构,特别是银行等机构,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拥有最强的能力,能够保护自己的股东和他们的资产。”

尽管《乱世华尔街》以华尔街从“盛世末期”到“金融海啸”,再到“浴火重生”的大故事为时代背景,但更侧重于微观视角,从操作层直观的看问题,用中国银监会国际部主任范文仲的话说,“关于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债券市场动荡的细致描写,不亚于一部生动鲜活的纪录片。”比如,在《乱世华尔街》一书中,渔阳以戏谑的笔触、独到的视角,将华尔街金融王国的事态众生一一细数。比如,夏季风暴、贝尔斯登陷落、雷曼地震、最黑暗的时刻,以及麦道夫(Bernard Madoff)50亿美元的庞氏骗局,等等,“市场仿佛一下子挣脱了‘地球引力’,飞到了太空……曾经不可一世的金融巨头们拿着大顶被挤在墙角……”,整个故事紧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后金融海啸时代迎来的是复兴的康庄大道,还是更深重的危机前的短暂宁静,身为华尔街一线交易员,渔阳从市场交易冷暖的角度,精准地解读了华尔街乃至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化,堪称“一部关于投资银行的漫画版教科书”。尽管渔阳也客观地描绘出后海啸时代华尔街的新秩序、新市场、新思维,但正如保罗·B·法瑞尔(Paul B. Farrell)所言,“你永远不要指望华尔街会放弃他们从别人身上赚钱为自己谋利的瘾头……至少在下一次市场大崩盘──一次比1929年、2000年和2008年的市场大跌加在一起还要严重的超级大崩盘——到来之前都不可能。”在美联储量化货币宽松政策之下,新一轮隐患又埋下了伏笔。

篇6:审视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历史学家H·W·布兰兹在《货币贵族》一书为你再现了不同利益团体在美国历史上为了争夺货币控制权而上演的持续百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实,自从人们学会用等价物(贝壳、石头、稀有金属)起,就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社会。它就是货币问题。是什么构成了货币?是金子?银子?纸币?银行券?还是支票?由它还衍生出很多其他难题,需要多少货币?货币发行权归谁?掌控程度又当如何?

表面上看这些都是经济领域的事,是经济学家们该思考的问题。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无一例外地牵涉其中。事实是,一代又一代的政客和他们的智囊,其成败得失都与货币命运攸关。如同博彩,做对了,得到丰厚的回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做错了,接踵而至的只有灭亡,局势动荡、民不聊生。可以这么说,货币问题牵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由货币发行、流通等引发的权力博弈往往超越经济范畴,而渗透至国家、政治、军事等领域。

这个道理不难解释。控制货币发行权实际上等于取得了社会资产的控制权。由于货币也是商品,具备流通性和替代性,重要的是,它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价值媒介,于是对那些拥有货币发行权的人来说,可以很轻易地制造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等经济的泡沫被吹到足够大的程度时,也就到了收手的时候了。届时,整个国家金融体系崩溃,纸币变成废纸,经济大萧条出现,人们辛苦经营积累起来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除了早有准备、伺机而动的投机者之外,大多数人都难以逃出经济衰退的噩梦。那些在绝望中抛售出来的私人或国有核心资产,一一被银行家、资本家接手,此时,这些都将成为不良资产而被贬价处理。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杞人忧天,它是可以真实发生的,而且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国家会把货币发行权收归国有,绝不允许它落入资本家手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通货膨胀率,使经济发展保持平稳。但问题是,历史上总有很多野心勃勃的资本家、投机者企图控制货币发行权,以满足个人的财富欲望。

《货币贵族》讲述的便是一个人们为争夺货币控制权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故事。有些人认为必须让国民政府控制货币的供给,将该权力落人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者手中是不妥的;而有些人认为事情恰恰相反,应该由少数精英人士来管理货币的供给。按照布兰兹的观点,前者主要是民主主义者,后者则为资本主义者,而正是这两个主义缔造了现代的美国。“这期间两个关键因素的产生造就了现代的美国,它们就是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从一开始二者就有内在的牵制力,前者追求的是公平,后者注重的是效率。民主主义的公平产生于政治领域,而其在经济领域却被伤害;而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产生于经济领域,却也在慢慢蚕食着其他领域。”

由于两个主义对货币供给的主张截然相反,历史上双方的辩论和斗争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像是城头变换大王旗一般,美国自建国之初一直到近现代,在货币控制权角力的战场上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民主派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认为,政府控制了货币的供给就掌握了国家的命运,他最终打败了美资产阶级派系,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诞生了;围绕着美国第二银行的存亡,尼古拉斯·比德尔与总统安德鲁·杰克逊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最终第二银行不得不关门大吉;杰伊·库克在内战中通过承销债券为政府融资,他那精湛的营销手段为政府筹集到了数亿美元资金;杰伊-古尔德这位华尔街的阴谋家在纽约市场上对黄金进行逼空操作,要不是政府的干预,恐怕他的阴谋就要得逞了;J·P·摩根,这位最伟大的资本家手中的权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政府面临流动性危机时都不得不请他出手相救……“这里是智者战斗的地方”,这里有天才、政治家、爱国者,当然也有野心家、奸商和无赖。

尽管身份、立场和价值观都不同,但布兰兹却把这些人统称为“货币贵族”。“贵族”是一个褒义词,作者可能是想说,尽管在货币控制权的争夺战中,时常有阴谋或陷阱,但围绕货币发行权究竟该归谁,以及政府多大程度的介入本身就是一个无所谓是非对错的命题。况且,历史上那些原本持民主主义立场的人常常不知觉地成了资本主义者,或者那些资本主义者口口声声宣称的东西其实是民主主义者的那套。对此,布兰兹的评价是:“人们很难在货币问题上长期保持一致的看法,总是资本主义者占据一段优势之后民主主义者占优势,然后又是一个接一个循环。”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这在其他方面或许需要表明观点,但在货币问题上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所以,布兰兹在写作《货币贵族》时并没有穿插任何评论,完全是以记叙的手法再现了那些惊心动魄、持续百年的货币战争。这没有错,布兰兹终归是一个历史学家,如若不是这样,而是以一个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或者是社会学家的知识背景,能对货币问题给出一个立场正确、令人信服的答案吗?

但无论如何,阅读这本书和阅读后引发的思考,对人们辨析错综复杂的权力利益纠葛,解读历史真相,探究世界金融秩序的发展脉络有着积极的意义。

篇7:没有硝烟的新货币战争

辽阔的港口上空,云层稀疏,几架侦察机像往日一样在空中例行公事般地盘旋着。舰群在斜射的阳光下显得宁静而安祥。一些早起的士兵正在悠闲地吃着早餐。

突然间,数百架轰炸机从天而降,猛烈的炮火密集地喷射而下,周围都是弹药炸响的声音;一个接一个的鱼雷在水底袭来;港口里,到处都是弥漫的硝烟、张皇失措的士兵和惊恐惨烈的喊叫声。宁静的气氛在一瞬间就这样被彻底击碎。

最初的几分钟内,没有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等逐渐清醒后,四周已是一片废墟。就在这短短的2个小时内,10余艘舰艇、300多架飞机、 2400多名美军战士成为了这场闪电战的牺牲品!

对,这就是1941年12月7日的早上,美国珍珠港被偷袭的场景。

这是历史上真实而残酷的一幕!此时此刻,当回想起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时,我们禁不住惊叹:这跟"偷袭珍珠港"事件是多么地相似啊!

仅仅在两年前,世界还洋溢着一片乐观的气氛。在信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引领下,美国经济步入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好时光。华尔街站在世界资本的顶端成为全球膜拜的对象。

在中国,股市和楼市仿佛在向我们呐喊:“牛市到了”,“一万点不是梦”。中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的轨道里。

突然之间,如同遇袭的珍珠港一样,刚才还无比兴盛的美国经济已经一片荒凉。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斯坦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昔日在全球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华尔街模式就这样破灭了。实体经济方面,曾代表着美国精神的汽车业荣耀不再,福特、克莱斯勒、通用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相继出现巨额亏损,处在破产的边缘。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貌似强大的美国巨人在金融危机面前不堪一击。

大洋对面的中国,一开始是隔岸观火。此时的中国公众,没有几个人明白"次贷"的意思。很快我们看到,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到世界,其中也包括中国。2008年11月份,中国的出口数据首次出现下滑,珠三角大量外贸型中小企业倒闭,无数中国劳工失业,而其在海外的投资则出现数千亿的亏损。

一场应对金融危机的战斗打响了。中国重拳出击,先后出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采取了降息、减税等举措。危机从2008年起,一直持续到2009年仍呈现恶化的趋势。

2009年2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为-1.6%,这是自2002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降;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加深为-4.5%,创下了1999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2009年前两个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7.3%。而出口数据更是不尽如人意,2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49.4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4.9%。冰冷的经济数据昭示着局势的困难。近年来,中国经济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对世界各国来说,金融危机是共同的敌人,理应同仇敌忾、携手迎战。但危机不仅没有加强各国的合作,反而加剧了世界的不安,以邻为壑成为普遍现象。各国纷纷开动印钞机,贸易保护主义呈现抬头趋势。危机面前,凸显的是一个更加动荡的世界。

作为危机发源地,美国政府不断出台救市措施,除了降息之外,先后推出了1680亿美元减税方案、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计划和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在这些措施都显得效果不明后,美国采取了更加疯狂的举动。2009年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半年内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消息使得市场一片哗然。从货币银行学上讲,一国央行是不允许直接购买该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的。央行直接购买国债意味着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将被彻底打破,相当于美国开动了印钞机滥发货币。

这就是赤裸裸的美元霸权。在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的今天,美元完全放弃了自己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为储备货币的责任,公然地将损失转嫁给其他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

与此同时,在美国的带动下,愈来愈多国家的央行悄悄加入“印钞票”行列,“货币贬值战”一触即发。如果各国放任汇率下跌,这对目前已陷衰退的全球经济而言,将有可能是压垮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G20金融峰会召开之前,包括中国、巴西、印度与俄罗斯的“金砖四国”纷纷呼吁,要求改革现有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带头开始了反击。3月23日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四天之内连发三篇文章,对美元霸权进行还击。文章分别是《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

在这三篇文章中,周小川对当今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提出了尖锐批评,并提出了彻底改革全球货币体系的大胆建议——IMF(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SDR)取代美元,作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

这几篇看似不经意抛出来的文章,立即在世界引发强烈反响,一场围绕国际储备货币的全球"货币战争"打响了。美国马上跳出来表示反对,认为美元仍然是世界主导地位的货币,西方国家也大多表示反对。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多数新兴国家却表示了支持,因为此次金融危机,他们对现行国际货币体制充满了不信任,终结美元霸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已经走到了一个更为关键的时期,即改变美元霸权,尝试世界货币体系发生变革的冲撞时期,大国在世界经济货币定价权上的争锋正式开始了。

2009年4月2日,G20金融峰会在伦敦落下帷幕。G20领导人一致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亿美元资金。其中,IMF的资金规模将由目前的 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与此同时,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国家倾斜。伦敦峰会迈出了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步伐,美国的中心地位受到减弱,国际机构和新兴市场的作用更为突出。

在有着令人惊喜的成果的同时,峰会也留下了一些遗憾。G20峰会出台的方案中,最薄弱的环节在于金融部分,对于清理银行有毒资产的共同对策拿不出详细方案,同时在财政政策上可以报告的也很少。而最受关注的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提议,与会各国并未达成具体共识,留给了秋天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三轮峰会上再次讨论。从这些方面来说,这只是一次成功了一半的峰会。

这就是当今的世界——不同于以往,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全感。看起来,世界经济短期内的衰退似乎已是不可抑制了。IMF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多次下调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008年10月预测的3%,调到2008年11月的2.2%,再到2009年1月的0.5%。除它之外,甚至不少机构预测可能出现负增长。全球联合救市行动能否成功,仍需要时间来判定。

(摘编自《大变局: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裂变与转型之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前言)

注:

注:G20,即20国集团(Group 20)。由八国集团、欧洲联盟以及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国家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参加的20国集团创始会议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正式举行,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按照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20国集团的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导读教案下一篇:因开会暂停办公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