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的介绍

2024-04-17

宜兴的介绍(精选7篇)

篇1:宜兴的介绍

The culture of my hometown------Yixing

Today, I will introduce my hometown Yixing to you, which is a beautiful place.I am very lucky that I was born in this city.First, I want to talk about its superior location.Maybe not every one of you has heard about it, above all, it is just a count-level city.It belongs to Wuxi, which I think you have some knowledge of it.Yixing is in the east of Taihu, at the junction of three provinces, Jiangsu, Anhui and Shanghai, always called “land of rice and fish”by people.Yixing is called”Limestone cave world”, of which the most famous one is “Shanjuan holes”.At that time you enter into the hole, you will see the miracle of nature.“The Eight Immortals crossing the sea”is one of representatives.Look at the pictures in the ppt, maybe someone feels frigentened.However, the most famous representative is purple cury pottery(紫砂壶).Many people look at it as an artificial but not only a pottery that can be used to drink water.You can see many kinds of potterys.Also,Yixing has other nicknames,like “the oasis of sea”.When it comes to its special local product, everyone in Yixing can list a lot, such as: Taihu whitebait(太湖银鱼), dried bamboo shoots(竹笋干), the streamed rice(乌米饭)and so on.Now, let’s meet the sea of bamboo.From the picture, you can image a beautiful view where is full of bamboo.When blowing a gust of wind, you may feel you are standing in the wonderland.Then, let’s enjoy delicious food.When it comes to delicious food, maybe we can just taste it , but cannot describ it.So let us just enjoy this beautiful pictures.

篇2:宜兴的介绍

龙背山森林公园分历史文化区、植物园区、游乐园区、休闲娱乐区四个大的游览区域,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城中森林公园。穿过巍峨的龙背山森林公园牌坊,在花团锦簇的百余米花圃廊引导下,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组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的人造瀑布,这组瀑布由高5米,长178米的四组瀑布群组成。站在瀑布前,听哗啦哗啦声声不绝于耳的瀑布轰鸣,看飞流串珠水流汹涌而下所形成的动人心魄壮观景象,游客不得不惊叹这都市喧嚣中竟会营造出如此这般难得的景观。

乘坐环保电瓶车浏览一下公园的生态环境,也不失为一件美事。公园总面积5.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5%,是山丘型自然风景区。公园区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古木参天;修竹婆娑,层峦叠嶂,林壑优美;苍松翠竹浓荫蔽日,潭池溪涧碧水清冽,它以独特的成因和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群山叠翠,以一流的生态资源形成了山水风光,以悠久历史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积淀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砚池、双龙潭、梅影潭、镜池、凤池、缀星池等十数个潭池遍布公园各处,终年泉水淙淙,晶莹泉水汇聚成潭池,散布山间谷底。整个龙背山森林公园,湖光山色辉映,亭台楼阁交互,天然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一年四季溢彩流香。

景区特色

花园

公园的桂花园中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多种桂花名种;杜鹃园内则种植了中鹃、西鹃、台鹃、日本鹃等几十个品种;蔷薇园也品类繁多,引人入胜。几个特色花卉园其规模都在百亩左右,各园四季有花,次第花开,花团锦簇,可谓芳香四溢。园内蜂鸣蝶舞,鸟语花香。此外,园内还有桃园、梨园、板栗园、茶园等,连片种植,颇具规模。游客可入园采摘果实,亦可自己动手采茶制茶品茶,体味农家之乐趣。漫步于公园内,能感受到连空气中都氤氲着花草的芳香。

名人馆

科教名人馆,历史名人馆,艺术名人馆“三馆”集中展示了宜兴自古至今各界名人,它们不仅是龙背山森林公园的文化游览处,也是陶都宜兴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一个历史缩影。宜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朝名公巨卿,鸿儒硕彦数不胜数。他们在缤纷的历史舞台上,施展文治武功,安邦定国的才智与抱负。宜兴古代举业兴盛,进士385名,举人920人,其中状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宜兴人富有智慧和才干,共出宰相10名,将军7名。状元厅,将军厅,进士厅,群贤厅和侨寓厅等等特色参观厅,其中的名人事迹、故事和传说实在不枚胜举,许多杰出人物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龙背山森林公园林壑优美,苍松翠竹浓荫蔽日,潭、池、溪、涧,碧水清冽,文化积淀十分丰厚。昔时,晋周孝侯在此射南山之虎,留下射虎亭、流杯桥;唐代宰相陆希声尝来石亭探梅,挥毫赋诗,寄畅情怀;宋岳武穆抗击金兵,在此筑岳堤,建谢桥;一代戏剧家,明末宰相吴炳于此筑室秉笔,留下《粲花五种》。

其他

龙背山还有义牛、神虎、白螺等众多的民间传说和听秋轩、浮翠亭等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多少达官显宦、文臣雅士将此选作千古长眠之地,与青山碧水长守。公园在规划建设中,有计划地恢复一批昔时之景。

游乐园在公园东侧,占地七万余平方米,主题项目有:过山车、大型观光览车、阿波罗飞船、攀岩、旱地滑雪场等19个大项目。可满足老、中、青、少年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需求,既集惊、奇、险,又富知识性、趣味性,可达健身与娱乐之目的。游乐设施堪称国内一流、安全、可靠。休闲区在公园深处,傍水依山,茂林修竹,接待面积2500平方米,内设咖啡屋、茶室等。设施一流,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最妙处是竹林深处的茶吧,或品茗虑思,或朋友畅叙,别有一番情趣。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富有特色的各种景观,使得龙背山森林公园成了一座融观赏、教育、度假、休闲、娱乐和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城中公园。

名称由来

由来一

龙背山森林公园地处宜兴人民路最南端,是一个融阳羡迷人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休闲娱乐公园。龙背山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龙背山原名红荡山,是铜官山向东连绵起伏的筱岭山、龙潭山、沧浦山、梅岭山等蜿蜒至东氿之滨十多个小山丘的总称,它犹如一条长长的青龙卧伏在阳羡古城南郊,故称“龙背山”。

由来二

另有一说是相传在晋朝,宜兴出了一条蛟龙,经常发蛟水祸害百姓,其时,南山出了一只白额猛虎,也常伤人;加上一名恶少周处危害乡邻,宜兴人称之为三害。有一年这条蛟龙发了一次特大的蛟(宜兴人称山洪暴发为发蛟),大水一直淹到铜官山脚下,洪水退后,留下两个大水塘,各有三亩地左右大,久旱不涸,终年不竭,据传是蛟龙的两只前爪抓出来的。后来,蛟龙和猛虎被周处斩杀了,但这一带蜿蜒起伏的山冈形似蛟龙伏着的背脊,故称“龙背山”。

文化景点

听秋轩

听秋轩,位于宜兴城南门外龙背山麓显亲寺内。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僧方厓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柯九思有《听秋轩》诗云:“清池荫密竹,幽鸟语嘤咛;夜静天籁作,白露下泠泠;试问轩中士,喧然果何听;无作亦无止,虚空动性灵。”至正十六年(1356年)兵毁。明代万历二十八年(16)邑人吴正志(官至光禄寺丞、江西湖西道佥事)重建“听秋轩”。天启七年(1627年),僧真诚募资重修。崇祯九年(1636年)捐金浚放生池,邑人曹应秩(官河南兵备道)为记。楹联:(上)虚槛招云集;(下)风廊倚水清。

西石亭

西石亭,一名西亭埠、石亭埠、梅花坞、复古亭。位于宜兴城南龙背山区。此地昔产苏梅,枝杆奇古。唐代昭宗时,宰相陆希声曾于此赏梅,并赋有《梅花坞》诗云:“冻蕊凝香雪艳新,小山深坞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至明代,邑人吴仕(四川参政)复购地植梅,建别业而居,筑亭称“西石亭”。

楹联:(上)梅萼破香知腊近;(下)柳梢含绿认春归。

射虎亭

射虎亭,位于宜兴城南龙背山区一山岗。此地俗称“老虎墩”,晋代征西将军周处射白额虎于此。相传古时龙背山区山高林密,为虎狼出没之所,尤其是白额猛虎,屡伤人畜,危害百姓。周处决心射杀猛虎,为民除害。一天,他背弓囊矢,来到此墩密林深处。一会儿,那吊睛白额虎啸风而至。周处不慌不忙,满弓疾箭,一箭即中白额虎咽喉,为民除却一害。地方人士便在墩上建“射虎亭”,以资纪念。

楹联:(上)射虎亭荒风自烈;(下)斩蛟桥在水仍流。

含清亭

明代宰相徐溥入阁拜相,历经景泰至弘治四朝,被尊为“四朝元老”。在其故里龙背山麓溪隐村建有徐大宗祠(现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有“含清楼”、“归乐堂”、“世德堂”等,均含怡养和忠孝之义。今为纪念徐溥,故将此亭命名为“含清亭”。

楹联:(上)龙在水长碧;(下)雨开山更鲜。

浮翠亭

浮翠亭,位于原法藏寺前,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5-1067),久废。今在此重建。

楹联:(上)碧纱笼罩层层翠;(下)紫竹支持叠叠霞。

颐山亭

吴仕,字克学,号颐山,明正德九年(1541年)进士,官至四川参政。因愤于奸相严嵩当道,辞官回乡,隐居龙背山区,购地植梅,筑亭梅园小溪之间。今于此复建“颐山亭”。

楹联:(上)艳若桃花映村坞(下)隔水枫林绕岸明。

渔隐亭

龙背山北麓溪隐村,为明代宰相徐溥故里。其父徐琳,人称渔隐公,尝捐资重修承云塔旁之福源禅寺。今筑“渔隐亭”,以资纪念。

楹联:(上)水寒深见石;(下)松晚静闻风。

粲花路

南明宰相、著名戏剧家吴炳(1595-1648年)曾在龙背山北麓五云庄筑庐安居,潜心编撰《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情邮记》、《疗妒羹》五个剧本,合称《粲花五种》,故其宅第称“粲花别墅”,久废。今将此园内主要通道命名“粲花路”,以资纪念。

流杯桥

流杯桥,位于石亭埠、水月庵东,一小石梁横跨涧上,靠近射虎亭的南山坡下。相传晋时周处入南山射虎除害,回归途中,至龙背山脚下时,父老们已在涧桥畔迎接,为他置酒庆贺。周处性情豪爽,举杯畅饮,尽兴之际,顺手掷杯于涧,望着此杯随水自东向西漂流而去。后人便称此桥为“流杯桥”。

显亲桥

此处原有显亲寺。显亲寺原名光孝寺,宋代靖国元年(11)皇上赐额“显亲寺”。明代正统年间改名“镇邑寺”。1927年宜兴农民秋收暴动的指挥所曾设在“显亲寺”,抗战时遭日军焚毁。故此桥定名“显亲桥”,以资纪念。

双楠桥

这里,在宋代有“双楠轩”,为名士慕容辉别业。一日,苏东坡于慕容辉家作客,见门前有两株古楠木,冠如华盖,便题额“双楠轩”,并赋《双楠轩》诗云:“南轩前头两佳木,先生抚玩常不足;尤爱薰风五月初,白银花开光照屋。”故此桥命名“双楠桥”。

承云桥

龙背山区之瑞云山,昔有承云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高九层。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九日,有少年携酒登高,失火延烧至顶,然木毁而砖墙尚存,其形如故。后塔尽毁,塔基犹存。故此桥以“承云”命名。

善行桥

与龙背山紧紧相连的铜官山顶峰有善行洞。洞周盛开杜鹃,花朵硕大鲜妍,花瓣且有泪点,异于他处,实属佳木,为宜兴古时三大名花之一。今园内亦辟有杜鹃园,故此桥命名“善行桥”。

文峰塔

陶都宜兴龙背山上树起了一座108米高的文峰塔,成了宜兴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景观。它是宜兴这个“教授之乡”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缩影和标志。文峰塔原名承云塔,承云塔在县东南五里万历三十五年建堪舆家谓异峰起科名大盛后果如其言顺治九年重九日有少年携酒登高失火延烧屈曲至顶然木毁而砖石尚存其形如故。意思是说,承云塔在宜兴县城东南五里处,明代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造。风水先生说,从八卦看,这里风水很好,建造这座塔以后,宜兴参加科举考试和中举的人会越来越盛。果然如此。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重阳节,有少年带了酒登高,不慎失火,塔内木结构全毁,而砖石尚存,外形与原来的一样。

蝶缘馆

篇3:谈宜兴主题酒店的打造

宜兴简称宜, 位于江苏南部, 地处江苏省南端、太湖的西岸、沪宁杭三角中心。宜兴是无锡市下辖的县级市, 在江苏县级市排名第二, 在全国县级市排名第七, 是环太湖经济圈的重要成员之一, 是经济发达城市;宜兴属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是生态旅游宜居城市, 以“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而蜚声海内外, 构成诱人的生态旅游特色, 引来无数游客, 如痴如醉, 流连忘返。宜兴的旅游业前途一片广阔。但主题酒的“东风”却尚未吹到宜兴。目前, 在太湖周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纷纷都在发展主题酒店, 如江阴的浅水湾主题宾馆、无锡的天逅主题酒店、苏州的天逅主题酒店、溧阳的维加斯主题酒店等等。因此, 在宜兴打造主题酒店显得十分必要。

一、主题酒店的内涵与特征

(一) 主题酒店的概念

有中国酒店业教父美誉的魏小安认为, 主题酒店顾名思义就是“主题”与“酒店”二者的结合, 以文化为主题, 以酒店为载体, 以客人的体验为本质。主题要体现在酒店的各个方面、各个功能层次上以及特定的文化氛围中, 同时酒店要以个性化的服务取代刻板的、模式化的服务, 让顾客从中获得富有个性化的文化感受, 获得享受、知识和回味无穷的快乐。

李原教授在《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一文中则对主题酒店做了如下定义, 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特征、文化特质为素材来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其最大的特色是赋予了酒店某种主题, 并围绕这个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 从而营造一种无法模拟的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

(二) 主题酒店的类型

随着主题酒店50多年的发展建设,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纵览主题酒店发展, 主要有以下类型: (1) 自然风光主题酒店, 此种酒店超越了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的基础阶段, 把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搬进酒店, 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场景; (2) 历史文化酒店, 设计者以古代文化为切入点, 在酒店建造一个古代世界, 以时光倒流般的心理感受作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卖点; (3) 城市特色酒店, 这类酒店通常以历史悠久、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为蓝本, 以局部模拟的形式和微缩仿造的方法再现城市的风采, 如我国首家主题酒店深圳威尼斯酒店就属于此类。 (4) 名人文化酒店, 此种酒店以人们熟悉的政治或文艺界名人的经历为主题, 多由名人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改造而成, 例如, 位于杭州西湖的西子宾馆, 由于毛泽东、陈云、巴金等曾在此长期休养, 因此推出了主席楼、陈云套房和巴金套房, 名人效应给酒店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5) 艺术特色酒店, 凡属艺术领域的音乐、电影、美术、建筑特色等都可以成为这类酒店的主题所在。

(三) 主题酒店的特征

主题酒店是集独特性、文化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的酒店, 三者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

独特性体现在酒店主题和细节的与众不同, 以及能够带给客人的独特感受。独特性是酒店的战略出发点, 最终要成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性体现了酒店对内涵的追求, 是酒店执行的具体战术和手段, 酒店要通过文化来获得竞争优势。

体验性是酒店所追求的本质, 酒店要通过满足宾客独特的追求来获得自身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二、宜兴打造主题酒店的优势分析

(一) 区位优势

位于江苏南端、太湖西岸的宜兴, 扼苏浙皖边界交通要道, 自古就有非常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目前宁杭高速、锡宜高速、宁杭高铁的开通又为宜兴注入了新的交通力量。尤其是宁杭高铁将激活宜兴旅游业, 宜兴将有望成为沪宁杭中心花园。

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宜兴打造主题酒店奠定了交通基础。

(二) 经济优势

目前, 宜兴已形成了以环保设备、电线电缆、精细化工、陶瓷、冶金、化纤织造、服装服饰为主的产业集群, 以及包括机电、宜兴环科园CBD轻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协作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 培育了鹏鹞环保、远东线缆、灵谷尿素、虎皇油漆、银鱼餐具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宜兴打造主题酒店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和经济保障。

(三) 资源优势

生态资源丰富:宜兴的地理特点是南山北平原, 东太湖西!湖;素以“陶的古都、洞的世界、竹的海洋、茶的绿洲”而享誉海内外。

人文资源历史悠久:素有“中国陶都”、“梁祝故里”、“教授之乡”、“书画之乡”美誉的宜兴有着7000多年的文化史, 2200多年的建县史。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积淀厚重、兼收并蓄, 丰富多彩。这其中, 既有范蠡制陶于台山村, 孙皓立国山碑于离墨山, 杜牧筑水榭于东沈边, 苏轼手植海棠于永定村, 岳飞题壁于张公祠, 乾隆寻父于崇恩寺;也有古代4位状元、10位宰相、385名进士、920名举人和众多的将领;还有近、当代的23名两院院士、8000多名教授以及诸如周培源、徐悲鸿、吴冠中等众多的教育、文学和艺术大师, 等等。名人的踪迹、文化的交汇, 贯通了宜兴历史文化的脉络、续写了宜兴历史文化的篇章, 成为了宜兴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丰厚的生态资源、杰出的人文资源为宜兴打造主题酒店提供了资源保障。

(四) 市场优势

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设计, 将着力打造五大旅游板块: (一) 以西渚镇、云湖景区为主体, 以禅文化和茶文化为主要特色, 以生态、健身、度假为主要旅游产品的云湖旅游度假区板块。 (二) 以湖滏镇为主体, 以山、水、洞、竹、茶、农、情为特色, 以自然生态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阳羡生态旅游区板块。 (三) 以善卷洞风景区为主体, 以观光体验、休闲购物为特色, 以溶洞文化、梁祝文化、祥瑞灵异文化、佛寺宗教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善卷洞风景区板块。 (四) 以丁蜀镇为主体, 以千年陶瓷紫砂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 以挖掘、展示陶瓷艺术为特色的蜀山风景区板块。 (五) 以城东新区为主体, 以着力挖掘该区域的生态特色和文化内涵, 彰显江南水城风貌、形成新型旅游区为目标, 以休闲体育、水上运动、商务会展等形式为载体的东!生态运动体验区板块。

由此可见, 在宜兴打造主题酒店将会有充足的客源以保障酒店的客房出租率。

三、宜兴主题酒店的主要开发思路

(一) 依据宜兴五大旅游板块, 打造主题鲜明的主题酒店

这是从主题酒店的选址建造入手, 避免当地同类甚至同一主题饭店设置过多的弊端, 从而更加突出主题饭店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复制性。

在张渚镇的云湖旅游度假区板块, 依临大觉寺和横山水库, 可以打造以禅文化和茶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主题酒店。目前云湖国际酒店已经坐落在该地区, 但缺乏鲜明的主题, 以单一的度假为目的, 所以活力不够。

在湖滏镇的阳羡生态旅游区板块, 依临竹海风景区, 可以打造以山、竹、茶、农、情为特色的主题酒店。目前竹海国际酒店也已经坐落在该地区, 也是单一的度假酒店。

在善卷洞风景区板块, 依临著名的善卷洞, 可以打造以溶洞文化、梁祝文化、祥瑞灵异文化为特色的主题酒店。

在丁蜀镇的蜀山风景区板块, 依临中国陶瓷博物馆和宜兴陶瓷商城, 可以打造以陶瓷艺术为特色的主题酒店。

在宜兴城东新区的东氿生态运动体验区板块, 依临太湖和宜兴东!, 可以打造以彰显江南水城风貌美为目标的主题酒店。

(二) 塑造全方位的主题氛围, 充分彰显主题特征

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题酒店, 必须在各个功能层面上都体现出主题文化, 而不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围绕酒店的主题文化挖掘文化内涵、将各主题元素融入到酒店的建筑设计、环境装饰、经营空间等硬件, 以及服务过程、管理系统等软件之中。并且要通过色彩、文字、气味、图像、音乐等主题元素的组合, 以及装饰的艺术化处理创造艺术化的审美空间、形成凝聚于主题文化的酒店形象, 带给顾客一种全方位的主题文化体验, 充分彰显主题酒店的特征。例如景德镇的青花主题酒店, 是世界上第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主题酒店, 宾客不仅可以通过酒店的走廊、挂画等了解陶瓷知识, 还可以在青陶坊亲手制作陶艺作品, 并免费参加酒店不定期举办的陶艺专题讲座。宾客在这样的主题酒店中享受到集独特性、文化性和体验性为一体的经历, 能不乐乎吗?我们的蜀山风景区里也可以新建类似的陶瓷主题酒店, 既满足宾客的体验需要, 也可以将宜兴陶瓷的“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更发扬光大。

(三) 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 进一步凸显主题。

主题活动是酒店主题的动态展示, 也是主题展示的重要环节, 有创意的主题活动设计, 能够进一步凸显主题, 增强宾客对主题酒店特色服务与独特文化内涵增强记忆的重要途径。宜兴这个生态城市, 可以挖掘的主题活动较多:陶吧制作陶艺的活动、茶场采茶制茶活动、竹林挖笋采野菜活动、水乡戏水垂钓活动等, 丰富的主题活动使主题酒店永远充满活力。

四、结语

总之, 在宜兴打造主题酒店是个新的话题,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群策群力, 需要整体规划, 需要精心设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号称全国生态城市的宜兴, 能竖起多家具有宜兴特色的主题酒店, 为全国游客服务, 为宜兴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利娜, 郑向敏.浅析我国主题酒店之主题展示[J].旅游企业, 2010 (2) 63-66.

[2]魏小安.主题酒店[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5.

[3]李原.主题酒店与特色酒店[J].饭店现代化, 2005 (2) :49-50.

篇4:宜兴紫砂的拍卖行情

紫砂器的拍场历程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宜兴紫砂在港台及新加坡等地的盛行,香港苏富比、佳士得两家公司已上拍紫砂。限于紫砂器的年代鉴定和存世数量的影响,每次上拍的数量非常有限。当年港台与大陆的信息传递不畅,如今很难了解那时拍卖的实际情况,但据业内人回忆,受当时港台收藏和使用紫砂壶的影响,成交情况良好。1978年,香港苏富比拍场上,被断为明代的一把长16.5厘米的“供春”款紫砂壶,以6.6万港币拍出,一把长14厘米的“时大彬”款紫砂壶以6.38万港币成交。至14年后的1992年秋拍时,出现了成交价超十万元的紫砂壶――香港佳士得瓷器工艺专场上拍4件紫砂器,成交3件,第624号宜兴异兽樽以11万港币成交(图1)。

大陆地区的紫砂拍卖已走过了十余年,每年上拍的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近年几乎呈几何数增长。1994年全年上拍仅十数件,到2006年上拍量突破了600件。

1994年,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初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两家公司相继举办的首场瓷杂拍卖里,已见有紫砂器。北京翰海在9月举行的首拍瓷杂专场上拍了4件紫砂壶,估价2万元至4万元,清道光“瞿子冶制”款的刻竹紫砂壶(图2)以3.08万元成交。中国嘉德11月的秋拍上拍3件,清“陈德卿制”款的素壶以1.32万元成交(图3),清陈松亭刻“宜兴松亭自造”款山水紫砂壶以2.75万元成交(图4)。

两年后的1996年,大陆拍场出现超十万元的紫砂壶。4月20日中国嘉德春拍中,一把清道光瞿子冶刻竹及诗文三足壶以12.1万元成交(图5)。北京翰海6月春拍中,一件“欧正春制”款的紫砂文房鸭子摆件(图6)14.85万元成交。

1999年,紫砂器的上拍数量略减,中国嘉德仅在秋拍推出5件,成交4件,一件明晚期“陈子畦”篆书款的僧帽壶(图7)大爆冷门,以38.5万元创大陆紫砂器拍卖价格之最,而估价仅3万至5万元。紫砂僧帽壶的造型来源于瓷器,但紫砂器中又分高矮两种式样,矮型较为流行,造型古朴。陈子畦是明末江苏宜兴有名的紫砂大师,乃清代著名紫砂大师陈鸣远之父,擅制各种紫砂器皿。此壶原为近代紫砂器收藏大家龚心钊藏品。龚心钊(1870-1949年),字仲勉,又字怀西(希),号瞻丽、勉斋,室名曾用瞻林斋。其紫砂藏品常用硬木制成,内以丝绢或织锦包面,重要藏品都附题签、题跋。1960年,龚心钊后人将其大部分藏品捐赠上海博物馆,市面流传的其旧藏作品较少,拍卖场上屡创天价的紫砂壶,多半都曾经过他收藏。

2000年,紫砂壶的上拍数量较前几年略有上升,但未出现高价位拍品。北京翰海春拍以5.28万元成交的清乾隆御制诗花卉茶叶对罐(图8)值得一提,这也是1994年以来大陆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对紫砂茶叶罐,在拍卖前被严重低估,仅0.6万至0.8万元。此对罐以紫砂桃花泥制成,“以赭色嫩泥‘泥料堆绘’,亦称‘泥绘’;是传统的装饰技法,盛行于清代初期。清中期以后,曾一度失传,直至近二十年内,方由宜兴陶人予以恢复。”罐为四方型,盖面及肩面以堆绘技法饰五蝠纹,罐体对称两面饰兰花、芙蓉图,另两面以米色嫩泥饰乾隆帝御题诗“御制叠步韵,石缝飞振鹭,仙浆得道髓,今昔了不隔,邪有尘心洗”。当此对罐2006年春拍再次出现在中国嘉德春拍黄玄龙文房名品专拍会上时,估价已经上翻了一倍,达10万至15万元,终以27.5万元成交,6年增值4.2倍。

2001年是紫砂拍卖走向高价位的一年,在两个方面表现优异,首先经营紫砂器的拍卖公司骤增,拍品较2000年大增。笔者不完全统计,仅几大品牌公司上拍量即近百件;其次是出现了成交超过50万元的紫砂器。上海敬华秋拍以68.2万元成交的明万历紫砂释迦牟尼坐像(图9)成为当年最贵的一件紫砂器,亦属龚心钊旧藏。佛像身后的披帛之下刻有“万历癸丑 陈仲美造”款识,从佛像背后的贴纸也可以看出,此像最晚在龚心钊73岁时已到龚氏之手。龚心钊题写了近200字的收藏记文。明代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一书中,将陈仲美的紫砂作品列为神品级别。据载,陈仲美为江西婺源人,“初造瓷于景德镇,以业之者多,不足成其名,弃之而来。好配壶土,意造诸玩……细极鬼工。至塑大士像,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璎珞花幔,不可思议。”是年秋拍,中贸圣佳一件“陈鸣远”款桃型杯也创下了22万元的成交价。

2002年,全年紫砂器拍卖数量超过160件,6件拍品成交价超过20万元。排在首位的是一件清乾隆剔红饕餮夔龙纹紫砂胎茶壶(图11),高10.5厘米,宽17厘米,“大清乾隆年制”篆刻款证明了其宫廷紫砂的身份,由香港佳士得春拍以139.41万港币成交,这一价格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市场紫砂壶拍卖成交价最高的单件品。当年的新起之秀——北京华辰,在紫砂一项表现突出,春秋两季大拍3件紫砂壶成交价格名列大陆市场之最,其中2件壶亦为龚心钊旧藏:春拍中清初陈亮彩制紫砂六棱文人壶以22万元成交(图12)(龚心钊从陈亮彩字迹认定陈氏当为明隆庆至万历年间名手,而非生活在明代万历之后),明天启周季山制菱花式紫砂壶以27.5万元成交(图13)――周季山为明天启、崇祯时人,工治壶,为明代名手,此壶底有“天启五年上巳,季山手制”纪年款,极为难得。另一件明万历董翰制紫砂达摩坐像(图14,缺)以38.5万元成交――董翰字后溪,为明万历时人,初制菱花式壶,是明代较早的紫砂名手,与赵梁、元畅、时朋有明四家之称,传世作品罕见。中国嘉德当年秋拍一件清“后宫秘制”款描金紫砂壶也以27.5万元成交(图15)。

2003年,全年紫砂上拍数量比上年继续增长,但没有出现成交价较高的拍品。明清名家作品更乏善可陈,唯上海敬华春拍以11.55万元成交的清嘉庆杨彭年制陈曼生铭紫砂仿古井阑水丞(图16)值得一提,该水丞满身刻铭文,底刻“阿曼陀室”四字款,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两位大师合作的相同装饰内容的壶一把。杨彭年字二泉,是清乾隆至嘉庆间宜兴紫砂名手。善制茗壶,浑朴雅致,“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生前与当时名人雅士合作制壶,传世作品多见,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陈曼生即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寿,种榆道人等等,乾隆三十三年生于浙江钱塘,为西冷文坛领袖。“四体书精绝,篆刻学丁敬、黄易,而刀法的运用更为大胆。”与杨彭年等当时制壶名家合作制壶,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盖“阿曼陀室”印款,作品被推为当时名品,北京故宫、南博、上博等国内著名博物馆都收藏有他们合制的壶。

2004年上拍紫砂器近300件,5件超过15万元。以往年不同,当年的高价拍品都出现在中鸿信拍卖公司,且年度前3名全出自该公司,一件被认为是明代的“金沙内用”款提梁大壶以55万元成交(图17),此壶被疑“为金沙寺僧人自用之器,是目前已知最早唯一有铭文的紫砂器。”秋拍时,一件明代李仲芳款识铭文的提梁紫砂壶也以55万元成交(图18)(李仲芳是明代万历年间人,为制壶名手李茂林之子,师从制陶名家时大彬,所制紫砂壶渐趋文巧),另一件明代陈煌图制的一粒珠紫砂壶(图19)以22万元成交。上海敬华春拍一件“大清乾隆年制”款的紫砂御题诗壶以16.5万元成交(图21)。

进入2005年,受艺术市场大潮向上的影响,紫砂器的上拍数量急速上升,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是全年上拍500件以上。尽管少见天价,但是整体的成交情况可喜,平均水准超越往年。全年成交超过15万元的紫砂器4件,最高价为云南典藏春拍一对清雍正紫砂加炉钧釉獬豸(图22)以31.9万元夺得,香港苏富比秋拍的清代刻梅纹紫砂壶以22.896万元成交(图23),北京翰海春拍一件清代的花卉文字紫砂壶以17.05万元成交(图24),中鸿信秋拍一把明代周季山所制的紫砂壶以16.5万元成交(图25)。中国嘉德开始将原来的月末小拍提升组合为四季中型拍卖会,第四季拍卖时与瑞典人斯坦的南海海洋考古公司合作,推出了“明万历号、清迪沙如号海捞陶瓷”专拍,有56件清中期迪沙如号沉船的外销紫砂壶,如此规模的紫砂壶拍卖在中国市场尚属首次,尽管是外销壶,工艺水平不高,但是由于来源真实可靠,且价格适中,受到了卖家追捧而悉数成交,一把 “孟臣”款紫砂壶以3.52万元成为全场紫砂壶之魁(图26)。

2006年的紫砂器上拍数量创历史之最,全年超过600件,成交情况也为历年之最,13件拍品成交价超过15万元,进入历年紫砂器拍卖前30名。这13件紫砂器仍以壶居多,占6把,另外是摆件2件,茶叶罐1件,笔筒、水注、笔掭、臂搁各式文房用具各1件,由此看出,明清传世紫砂器除壶为大宗外,各式文房用品所占比例最大。成交的紫砂器中,中拍国际上拍的10件名家套壶以302万元高居榜首(图27)。单件拍品则以中国嘉德85.8万元的清乾隆杨季初制堆绘唐人诗意图紫砂笔筒为高(图28)(此笔筒2002年出现在北京翰海秋拍会上时,以24万元成交),单件紫砂壶以中国嘉德30.8万元的清末民初代代封猴图紫砂壶最好(图29)(此壶原为龚心钊旧藏)。昆明永嘉以25.3万元成交的顾景舟仿古紫砂壶,是目前所知拍场上最贵的顾景舟作品(图30)。文房用具方面,陈鸣远所制紫砂莲蓬水注(图31)以35.2万元居首,同样出自无锡文物的陈鸣远另一件荷蛙笔掭(图32 )以19.8万元成交。陈鸣远号隐峰、壶隐,是清初宜兴制壶大家,《阳羡陶录》载其“工制茶壶,形制款识,无不精妙”,但清代以来,真品少见,赝品冲斥。

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继2005年之后,再推一场斯坦的“南海瓷珍”海捞瓷专场,来自清中期迪沙如号沉船的24件紫砂壶,流拍3件,依然是一件“孟臣”款紫砂壶成交价最高。

紫砂器拍卖的现状与问题

今年1月至7月,紫砂拍卖的行情略有回落。7个月约有150余件紫砂器上拍,但是成交不及半数,且少见高价品。成交价格排在前三位的都在海外创出,分别是纽约佳士得春拍的清代紫砂蓝釉地开光鼻烟壶(约以26万元成交)、清代紫砂堆料秋水泛舟图鼻烟壶(约以24.15万元成交),以及伦敦佳士得春拍约以14.57万元成交的紫砂炉钧釉蟹钮壶。北京市场春季大拍中,北京保利的清雍正紫砂描金题诗壶以6.6万元成交(图33),北京华辰的清中期紫砂素身壶以5.17万元成交(图34)。

古董级紫砂器的收藏市场,早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早期主要流行于达官显贵及文人士子间,但随着紫砂影响力的扩张,到清乾嘉时期,收藏和把玩紫砂壶非常流行。民国时期,宜兴紫砂器的生产更是一度极为鼎盛。1949年以来,紫砂壶的收藏活动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复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1981年香港收藏家罗桂祥将其收藏的明清紫砂壶捐献香港艺术馆的举动,标志着当代紫砂收藏市场开始形成。自此以后,宜兴当代紫砂壶方风行港台等地,明清及民国时期紫砂器收藏之风才重新刮起来。经过20多年来收藏者的搜求,大部分精品沉淀到了藏家手里,目前古玩行里很难见到名家作品,偶尔能见到的老壶,多数都是民国时期普通人家所使用日用粗货,收藏价值不高,拍卖市场上亦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级市场难见老货,而拍卖场上则是紫砂拍品一年比一年增多。业内人士指出,拍卖场上所谓名家作品中赝品比比皆是,稍不留意就有掉进陷阱的可能。有的公司上拍的紫砂壶,虽标明是某某名家的作品,但估价只有几万元,甚至是几千元。这不已经说明了一切吗?

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算是中国市场比较可信的两大艺术品拍卖企业,业内人士通常都将这两家公司的拍卖结果,作为衡量国内拍卖市场行情的参照。从雅昌网的不完全统计来看,中国嘉德历年上拍过的紫砂器约417件,成交292件,总成交额约459.17万元,平均成交率70%。2006年春拍上,以85.8万元成交的杨季初制堆绘唐人诗意图紫砂笔筒位居第一。北京翰海历年上拍紫砂器约104件,成交拍品64件,总成交额约207.28万元,平均成交率62%。

由上述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紫砂器拍卖一直受量的限制,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上拍的紫砂器全部加起来也不过500余件,充分说明古董级紫砂器的存世量非常有限。另外是,成交价最高的仅80多万元,大部分名家作品成交都在10万元以内,精品实在少之又少。雅昌网的数据显示,明代紫砂器十余年来中国市场成交仅30余件,成交价超过50万元的仅数件而已。清代紫砂器上拍数量超过千件,成交接近半数。当然,这也真实反映了明清传世紫砂壶存世的情况,既便是国内收藏紫砂壶数量最大的故宫博物院,也仅400余件。

篇5:宜兴导游词介绍

宜兴市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全市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东部为太湖渎区,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北部和西部分别为平原区和低洼圩区。宜兴山地属于天目山余脉,拥有江苏苏南最高的三座山峰,其中茗岭葡萄岭海拔611.5米,为江苏第二峰。

宜兴市年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偏高0.6℃;年极端最低气温-10.1℃(出现在1月13日),年极端最高气温38.2℃(出现在205月16日);35℃以上高温日数17天,较常年偏多近5天。全年雨日150天,较常年偏多16天;年总降水量为1805.4毫米,较常年偏多510.8毫米;全年出现暴雨6次,其中100毫米以上大暴雨2次;日最大降水量186.7毫米(出现在年8月17日),创下宜兴一日最大降水量历史极值。年日照时数1807.5小时,接近常年。[

宜兴市境内河流密布、纵横交叉,灌溉、运输方便。有河道215条,总长1058千米,总面积19.49万亩。其中主干河14条,5千米以上的68条。荡20多个,水域面积73.43亩。有水库20座,总库容1.26亿立方米。天然水质较好,矿化度为100—200毫克/升,属很低矿化度水;总矿化度小于1.5毫克当量/升,属很软水;酸碱度值为6.5-7,属中性水。

篇6:宜兴的介绍

吴其昌,1947年出生在宜兴市闸口乡万福村蒋家塘一个普通的农家,家境比较富裕。

1941年,吴其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投入了抗日工作。1942年,千余日军围住在宜兴闸口地区,新四军独立二团奋起还击,战争非常激烈,我军损失惨重。为了保存实力,上级决定向外突围,吴其昌负责接应,把在战斗中失散和负伤的同志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隐蔽。由于他的表现出色,大家十分敬佩和信赖他,先后推举他担任蒋家塘支部委员、书记。

1943年,敌伪实行“清乡”、“扫荡”,建成650华里长的竹篱笆封锁线。吴其昌组织群众,配合县委的统一行动,把竹篱笆全部拆光烧毁。1944年3月,吴其昌被提升为闸口区区长。吴其昌任区长期间,积极发动群众加入抗战的队伍,征收田税和公粮,支援抗日大军,坚决镇压叛徒。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新四军北撤。吴其昌随军北撤到苏北东台,编入华中野战军第五十二团三营九连任连长,和敌人展开殊死的搏斗。1946年春,他受上级指派,回到匪特活动猖獗的家乡,领导扶风、闸口两地的斗争。在白色恐怖下,吴其昌紧紧依靠群众,带领武工队队员,声东击西,搞小游击战,白天隐蔽,晚上出发,抓住时机,打击敌人。1948年5月12日,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吴其昌和他的7位战友在姚家湾被敌人包围,英勇牺牲。鲜血染红了姚家湾大地。敌人为了威吓百姓,将八名烈士的头颅挂上汽车,到常州、宜兴、和桥等地“示众”。敌人的残暴行为更加激起了人们反抗的怒火,烈士们英勇不屈的形象更加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吴其昌(1904—1944),字子馨,号正厂,海

壹 宁硖石人。幼失父母,生活艰困,眇一目,刻苦好学。8岁即能日记数百字。16岁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受业于唐文治。好治宋理学。以才思敏捷,与王蘧常、唐兰合称“国专三杰”。例假日常怀烧饼坐图书馆中,攻读终日。1923年毕业后至广西容县中学任教,并扶助弟妹求学。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从王国维治甲骨文、金文及古史,从梁启超治文化学术史及宋史。钻研不辍,时有著作发表,深得王、梁两先生器重。1928年任南开大学讲师,后任清华大学讲师,1932年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抗战军兴,随校迁至四川乐山,旋兼历史系主任,直至逝世。吴其昌一生爱国。在无锡国专时,慨国事日非,曾上书政府,洋洋数千言。唐文治大为激赏,改杜牧诗赞之曰:“吴生拔剑斫地歌...八烈士桥、纪念碑—— 鲜血铸就的英雄丰碑

万石镇黄土寺村的姚家湾组,有一座八烈士桥,桥旁有“八烈士纪念地纪念碑”和“八烈士事迹简介”碑各一座,它们共同见证着一段悲壮的历史——姚家湾血战。

1948年的宜兴北部地区,一片白色恐怖。宜北武工组组长吴其昌率领武工组,坚持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5月11日晚,吴其昌率7名武工队员夜宿姚家湾姚产生家。第二天午后,因有人告密,国民党杨桥乡自卫队封锁了姚家湾。很快,驻漕桥的国民党青年军一个连和自卫队又先后赶来了,几百敌人对姚家湾形成了层层包围圈。

战斗打响后,驻武进前黄的国民党青年军两个连又赶来增援,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形下,8名武工队员顽强战斗,宁死不降,下午4时左右,全部壮烈牺牲。

贰 敌人将八烈士尸体运到漕桥照相,并砍下头颅,挂在汽车两侧,沿武宜公路往返,恐吓群众,宣扬剿“匪”功绩。

姚家湾血战,是解放战争时期整个太滆地区武工队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吴其昌、贺瑞金、戈全大、王坤生、戴永林、欧根大、周庆大、卢小根8位烈士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同仇敌忾,奋战至死,他们的英名永垂史册。

【寻访现场】

今年84岁的吴其法老人,家住和桥镇万福村蒋家塘,是革命烈士吴其昌的胞弟。至今,说起兄长牺牲的惨烈一幕,老人仍然眼含热泪。

老人回忆说,当年,全家人都十分支持吴其昌的革命工作。一次,吴其昌组织基干民兵到和桥的反动派冯敖齐家抄家,只有16岁的他也跟着夜行十多里路,把冯敖齐家里的耕牛、财物等可以拿走的东西全部没收,分发给贫苦农民。1947年农历12月19日,快过年了,父亲吴连成却不幸病故,吴其昌没有回家送葬,只在出殡后的一天夜里,来到父亲的坟地烧了一把纸钱,随即又回部队,继续带领武工组开展武装斗争。

吴其昌牺牲那年,吴其法已21岁。他清晰地记得,大哥吴其南为保全吴其昌的媳妇胡盘珍和孩子,当天夜里冒着风险请革命群众吴进春用一条小船装上十余担稻谷,将盘珍和两个孩子藏于船中,连夜送到了无锡郊区朋友家躲藏。

多少年来,每到清明,吴其法老人都要带领儿孙们去兄长的墓前祭典,诉说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对他深深的缅怀,以此告慰兄长的英灵。

篇7:宜兴的介绍

前几年, 据说有考古者称宜兴的制陶业有近7000年的历史了, 此处不去计较这数字的真实性, 但至少能说明宜兴有着悠久的制陶历史。宜兴在地质上因是半山半水, 有着丰富的陶土资源, 也有着丰富的燃料。宋朝以前, 窑炉遍布宜兴的全境, 但以烧青瓷为主, 宋代以后, 紫砂和均陶开始大规模的烧造, 紫砂工艺在明朝时已经成熟。我们认为世界推重紫砂, 关键在于紫砂泥料, 其他的内容, 都是后人附加的。

紫砂冠天下, 皆因五色泥

紫砂产业, 是宜兴的产业, 受地域的限制, 很多知识性的内容, 说法一直不统一, 文字表达上更是突出了地域的局限性。因此, 仅从以下几个比较大的方向作一些说明:

大家经常说的一个内容是:紫砂矿、四号井、本山段泥或绿泥等孰优孰劣, 这就好像是在争论泥料的正宗性。我们宜兴人, 把紫砂的矿区分为:本山、东山、南山和西山。本山指的就是紫砂最早也是最大的产区黄龙山,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四号井。东山就是指洑东东部、栏山咀和大港一带。南山是指伏东到湖父 (造字, 父字前要加三点水的) 一带。西山就是赵庄山。

甲和夹的区别。宜兴本地方言, 甲和夹读音相同, 很多人都知道“本山甲泥和西山甲泥”, 宜兴老一辈的紫砂艺人说, 在紫砂业界的通用说法就是“夹泥”, 夹泥是属于陶土类的, 通常用来制作大缸、瓮等, 不做壶, 真正的紫砂泥, 是指产在夹泥矿中的泥料。

五色土。一般认为是:紫泥、红泥、段泥 (黄色) 、绿泥和黑泥。但是, 中国的文字中, 三、五、九, 一般是虚数, 不特指, 在很多场合, 是“比较多”的代用数字, 因此, 我们认为五色土, 应该是多种颜色的土, 而非就五种颜色, 事实上, 紫砂泥做成的壶, 其颜色也是千变万化的。

紫砂的名字, 我想是根据紫砂泥矿料的颜色和烧成后的颜色而来的, 早期的紫砂泥, 主要是紫泥, 其矿料颜色为紫红色, 烧成后颜色加深。到后来, 紫砂从业者把段 (团) 泥和红泥也称为紫砂泥了, 再到后来, 紫砂泥就成了这“五色土”的统称。红泥的原矿料是黄色的, 但由于红泥原矿烧成后的红色很艳丽, 最后大家还是以红泥来命名这种泥料了, 古时, 红就是朱, 因此也叫朱泥。在历史上, 宜兴紫砂矿就只有2个出处, 一是黄龙山, 二是赵庄山, 大部分的品种出自黄龙山, 因此黄龙山的知名度是远高于赵庄的, 但是, 赵庄朱泥, 在明、清朝时, 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明朝时的“孟臣壶”, 就是朱泥壶。

目前的紫砂泥料的区分, 一般是按照泥料烧成后的颜色来区分的, 最常见的就是:紫泥、红泥 (朱泥) 和段 (团) 泥。五色土中所说的绿泥和黑泥, 历史上就很少, 到现在, 开采出的绿泥和黑泥, 一般不足以用来做壶的。

紫泥:这是最主要的紫砂泥品种, 但做壶人也有细分的, 如紫泥1#、2#、3#、4#和拼紫泥、特拼、紫茄泥、深拼紫等, 每一种紫泥, 因为其泥料颗粒的目数不同, 也会有差异。

广缘壶

汉云壶

红泥:原矿料是大红色或鲜红色的矿料, 我们认为并不存在, 因此, 这红泥应该是烧成后的颜色, 朱泥和红泥的原矿颜色都是黄色, 黄龙山和赵庄山都出红泥原矿。但这两种泥料有明显的差异, 以后再细说这差异。

段 (团) 泥:是指在烧成后的颜色偏黄的紫砂泥料, 段泥类的产品包括芝麻段、白麻子段等。至于本山绿泥, 应该是段泥中的极品泥料, 数量很少很少, 其原矿料色泽偏绿, 还原状态下烧成色泽暗青, 氧化状态下烧成色泽偏青黄。

紫砂的原矿, 一般就分这三大类, 另外出产的泥料, 如白泥等, 历史上没归于紫砂泥, 应该都属于陶土, 一般用于生产普通陶器或者用作装饰的。

紫砂的矿, 一直以来, 大家都认可的是黄龙山矿区, 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 普通人也开始追求紫砂类作品, 黄龙山矿区因为被无节制的开采, 早在2005年时就封矿了, 黄龙山和川埠的紫砂矿开采量也在逐年减少。但是市场需求总量却在增加, 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丁蜀镇附近地区开采的泥料来填充市场了, 因为丁蜀镇附近的小丘陵和黄龙山、赵庄山都属于同一山脉, 在地质结构上, 比较接近, 有的泥料和黄龙山、赵庄山开采的泥料很接近, 于是就出现了其他紫砂泥矿, 如查林村的红泥, 红卫村的朱泥 (也称为小煤窑朱泥, 是煤矿开采的副产品) , 蒋笠村的红泥, 茗岭的朱泥, 湖父和大港也有, 以紫泥和红泥为主, 也有白泥。这些矿区, 基本上是在清朝末年就已经有少量的开采了。

画卷壶

不管是哪个矿区出的泥料, 到目前为止, 和这些泥料比较接近的其他地方的泥料, 还是很少的。以前, 我们行内有这样一个故事:日本人来紫砂厂参观, 偷偷的带出一点泥, 拿回日本进行了化学和物理的分析, 尽管如此, 他们还是无法配制和宜兴紫砂泥一样的泥料。

紫砂原料的开采和提炼, 其内容比较多。紫砂矿土的成矿年代为古生代泥盆系, 约三亿五千万年左右, 位于江南古陆边缘, 海、陆、湖交替的三亚类地带。借助风力或者水力的搬迁, 一些细小的粘土颗粒及其他矿物形成沉积型粘土页岩。大自然的神功为紫砂艺术家配制了直接可用的紫砂原料。

紫砂矿土俗称生土泥, 形状似块状岩石, 矿土开采后须经过数年的露天堆放, 经过风霜雨雪, 待其风化, 松散成小颗粒方可开始加工使用。大约要开采千吨陶土才会得到一吨左右的紫砂泥料, 再经过人工精选, 剔除矿料中的老块、夹石、废土和较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 然后由矿土机械粉碎成粉末状 (工厂化生产) , 并视产品的大小再选用适当的筛孔过筛, 筛孔一般有60目、40目、32目和24目的, 加水练成块状, 经过人工锤炼或者真空练泥机压练, 排除泥中的空气, 放置几个月才能成为制坯用的熟泥。

千制百炼始成壶

开采下来的大块紫砂原矿, 要加工成制壶原料, 其传统方法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1、露天堆放, 自然风化。直到大块的原料经手揉搓后, 可以呈粉末状, 其细小的颗粒部分为85目, 以保证紫砂壶烧成后有0.02毫米的孔径, 其中没风化的部分还要经过石磨磨碎。整个自然风化的过程至少需要一年至二年的时间。

2、和泥。风化后的泥料, 加水揉和, 直到用手抓起后不黏手, 并留有指纹, 并且指纹在二个小时后还清晰可见, 不变形, 则达到制壶所需要的可塑性。

3、陈腐。把和好的泥料用塑料袋包好 (以前用的是油纸) 码放, 以增加泥料的黏性, 这个过程叫陈腐, 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提璧提梁壶

4、捶泥。陈腐过的泥块在加入适量的熟泥 (做过壶坯的余泥) 后, 还需要再用大木锤捶打, 逐渐排除泥中的空气, 以加强泥料的韧性。 (以上这些内容, 大部分做壶人都不熟悉, 从古到现在, 同行间也是绝口不提的内容, 有的还是传男不传女的)

紫砂壶属于炻 (shi) 器类, 虽然也有人说是紫砂陶, 我想应该是介于陶器和瓷器间的一个独特品种, 其烧结温度介于陶和瓷间。从胎体可达到的细密度来说, 紫砂器要优于陶器, 但从光洁度来说, 施釉的瓷器要远高于紫砂, 也正因为如此, 紫砂壶填补了一个传统艺术审美观中的空缺, 其材质美的欣赏与把玩可以从视觉效果、手拿把玩和内涵气韵三个方面来理解。由于烧结温度的原因, 紫砂壶无论细密或粗矿, 表面的结晶度都会好于陶器, 虽然不如瓷器, 但也会在其表面产生一层莹润的光洁面, 尤其是经过茶水的滋润后, 这种莹润感会特别强烈。按照瓷器的欣赏标准, 新瓷器的表层釉面, 过于亮丽,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把玩, 把这层过于外放的光泽去除, 才会出现柔和的表像。对紫砂的这种柔和光泽的追求, 我想应该是人们对玉文化理解的延伸, 要不也不会有“紫玉金砂”的美誉了。

另外, 紫砂壶颜色的多变, 也是其为人们追捧的原因之一。有深重, 有艳丽, 有娴静, 有俏皮……所有的这些都能满足不同的人对不同色彩的要求。后来文人的介入, 使得普通人也能借物寓情, 或者展露身手, 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参与者的兴趣, 也就是现在人说的互动。这些对紫砂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紫砂之美

紫砂壶受人追捧的另外一个原因, 我想是她的可把玩性。陶器的质地比较粗, 不大适合把玩, 而瓷器, 贵重而亮丽, 表面细腻, 其观赏性要远高于把玩性能, 这种对手感的要求, 应该也是受玉文化的影响, 玉要佩戴或把玩, 是因为在佩戴或把玩后, 会在其表面形成包浆, 也就是在使用后能产生很大的变化。而紫砂在把玩和用茶水后, 完全能有这样的变化, 这正好满足了很多人的审美观。陶器的实用性强, 瓷器的观赏性优越, 而紫砂壶兼具了实用和观赏性, 我想这就是紫砂壶受人追捧的另外一个原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具有艺术特征的器皿, 其艺术造诣与审美效果, 都与线条的完美运用密不可分。艺术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张力, 可以表现出气韵的刚柔变化, 也可以表现出层次感。这一切都是基于对线条的运用, 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 转折顿挫来实现的。

紫泥至善壶

学过数学的都知道, 线条的对称能体现美感, 抛物线、圆弧线、折线等都能体现美感。圆是弧线, 方是直线, 圆与方的结合, 就是弧线和直线的交替使用, 更让我们感觉到了线条的千变万化的姿态。不管是做壶人还是爱壶人, 都可以通过壶上的线条来判断这壶做的是否到位, 线条的连接、交替、过渡、粗细变化都是你判断壶的信息。紫砂壶不仅通过线条来表达, 也离不开面, 有大块面, 也有由线条分割而成的小块面, 面的表现也是多变的, 圆的、方的, 方圆结合的、不规则的等等, 线和面的结合, 更让紫砂壶具有了多变化的特征。圆器讲究的是线条的流畅清晰, 面的圆润饱满, 而方器, 多讲究的是线、面的挺括、瓣棱的清晰, 身姿的挺拔端庄。

四方菱花壶

近现代, 紫砂的发展主要是在紫砂村和紫砂工艺厂, 其中宜兴紫砂工艺厂是建国后最早生产紫砂陶器的专业工厂, 成立于1955年, 前身为汤渡陶业合作社和蜀山陶业合作社, 出了很多大家, 以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任淦庭、顾景舟和蒋蓉等老艺人领衔, 有紫砂摇篮之说。曾经获得国际、国家级金银奖称号不计其数, 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光辉, 产品走入了世界, 并且赢得了很好的声誉, 为紫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亘古不息的前墅龙窑

上一篇:同学聚会最牛邀请函下一篇:读动人的北平有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