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2024-05-21

小学语文教案:数鸡(精选9篇)

篇1: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9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能力: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情感: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题,齐读。

2、同学们,看了课题,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3、你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放声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2、读后交流。

说说自己已经发现了什么?

3、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件事讲给同学听。

4、说说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浏览课文,结合我们刚才的讨论,请你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说说分段理由。

3、集体交流。并说说各段的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看看从第一段中你能有什么发现?

2、划出自己有所发现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

3、读后交流:

重点理解:

“瞧,满桌的菜,竟是个蛋的天下:青椒炒鸡蛋,油煎荷包蛋,还有蛋面、蛋糕、蛋汤……”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读好这句话,读出菜多,蛋多。

五、课堂作业:

完成作业本一、二两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谁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过渡:

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研读第二段

1、现在,老师要请一位同学读一段,其它同学认真听。争取把这一段的内容都听懂了,待会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看谁能一口答出。你在听的时候,也可以猜猜老师可能会问什么?

2、抽生读这一段。

3、提问:

你知道“我”在外婆家一共数了几次鸡?

4、生自己站起来回答,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5、统一意见,明确理由。

“……一有空就去数鸡。”看出“我”数了很多次鸡。

6、再看看课文具体写了几次,分别用了什么方法数?

(1)自由读。

(2)交流。

7、再找找,“我”还用了哪些方法数鸡?

8、“我”数了这么多次鸡,数清了吗?

你从哪里看出“我”还没数清?(找出多处理由)

9、同学们,假如给你一个机会去数鸡,你会用什么方法去数鸡?你觉得你能数得清吗?

不管是数得清,还是数不清,总之“我”是没数清,为什么“我”不写自己把鸡数清了呢?

(突出鸡多)

10、再找一找,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鸡多?

生读书,找句子。

交流:引导读出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

(3)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

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11、思考:

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这和外婆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

三、研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一段,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交流:

(1)重点体会外婆的话。

(2)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心里为什么乐滋滋的。

四、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思考:这一学习提示告诉我们什么?

2、交流:

你从学习提示中读懂了什么?

3、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后记:

本课教学设计,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有两处。一处是我让学生来数鸡,看他们是否数得清。反过来讨论“我”为什么数不清,说明了什么。这样欲扬先抑,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处是我的板书设计,从数鸡到一有空就去数,再到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数,最后到数不清,得出结论“党的政策好,农村发展快”。条理清晰,易于学生读懂、理解。最后一条曲线连回来,说明了只有党的政策好,才能有外婆家这么多的鸡数,才能有农村人民生活的富足。

不过,我也有个疑问。如果没有学习提示,学生是不是能领会到本课的中心思想呢?我看有困难。

篇2: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如:你从哪些句子、词语中看出外婆家的生活富裕了?有学生说,外婆家的鸡多,鸡长大了,把鸡卖掉就有钱了,生活就富裕了。也有的同学说,外婆家鸡多,蛋也多,把鸡蛋卖了,钱也多了,也说明生活富裕了。又有学生说,外婆家的午饭很丰盛,菜多。也说明生活很富裕。学到这儿,我很高兴,觉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错,心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完成。可正在这时,一位学生却说:“外婆家的菜一点也不好,就是蛋,太单调,根本看不出生活的富裕。”听到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起投向这位发言的同学,总以为他在故意捣蛋。

见此情景,我没有马上发表意见,而是让学生再学习课文,文中这样写到:“午饭好丰盛啊!满桌的菜,竟是个蛋的天下:青椒炒鸡蛋,油煎荷包蛋,还有蛋面、蛋糕、蛋汤.”我说,这菜是有点单调,怎么能说外婆家的生活富裕呢?谁有更好的理解,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这是,班长说,改革开放前,蛋都吃不上,听我奶奶说,当时农村是不允许养鸡的。现在外婆家有那么多用蛋做的菜,生活当然好了。

我会意地点点头。然后向学生介绍当时农村的政策,农民生活苦的原因。(事实上,课前我让学生作过调查,学生也略知一、二,问题是他们没有切身的感受。)我说,写这篇文章至今已过去了好几年,我们今天的生活越来越好,平时,可以吃到各种山珍海味。这用蛋做的菜是不稀奇,但是,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带来的蛋满桌,哪有今天的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我相信,我们今后回吃上各种见也没见过的美味,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同学们都开心地笑了。走出教室,我始终在想: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感受,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真是很难。

篇3: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负担过重,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小学语文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老师不顾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情况, 也不管部分学生是否能接受设计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 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律是相同的作业量和作业要求, 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 使学生做的无用功多却很多。

2. 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比较多, 老师设计作业时, 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抄写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知识、生词、优美语句、重点段落等, 使大量的作业, 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没有多大的帮助, 不仅浪费时间, 还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3. 老师对学生进行课文生词读写训练时, 随意性比较大,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对课文及生词的读写训练纳入到语文作业中来, 而是在教材进行到一段落的时候, 突然抽查学生读写训练, 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作业准备, 技能上缺乏积累, 因此, 对老师的突然袭击只能报以应付的态度, 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1. 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 想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技能, 就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消化。因此, 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量, 不能因为急于提升学生的成绩, 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 就加大学生的作业量, 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 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作业, 而不是以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盲目应对, 甚至造成学生出现抄袭、让别人代写作业等现象, 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2. 语文作业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 再加上语文作业的形式过于呆板, 内容比较枯燥, 趣味性不高, 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 应紧跟学生的心理需求, 设计的语文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 《泼水节》这篇课文, 老师可以举行以这篇文章为主题的班会, 在班会活动中,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描述场面并写出感想, 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兴趣大幅度提升。

3. 语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 开放性强是语文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语文作业设计时, 应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使课内和课外的教育资源相融合,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 不仅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 还要做到与社会息息相关, 此外, 老师还应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 供学生选择, 使语文作业不但开放, 且丰富灵活。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语文质量的策略

1. 多元化学习策略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 进行多元化设计, 帮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 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 打破传统教学和作业模式的局限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 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和需求, 使作业设计具备个性化和丰富化等多元化特点。例如, 在学习《人民大会堂》这篇课文时, 老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内容, 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建筑物, 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如果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 学生会设计成什么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 可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大会堂, 也可以找人民大会堂与身边建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并写出各自的感想, 通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 并因材施教, 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激发学习兴趣。

2. 营造趣味性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或者过于被动地学习状况, 语文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 兴趣才是学生完成作业最有效的方法, 老师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借助多种感官共同融合的作业。例如, 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中, 老师可以用手机或者录音机给学生播放这首歌, 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都在干什么, 或者他们童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然后学生们就会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 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把生活中的小细节带到语文课堂中, 在生活点滴中提炼美感、情境结合, 在学生头脑风暴的时候, 让学生写出他们的童年趣事, 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作业, 启发学生的思维, 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兴趣, 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3. 强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倡导学生探究发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老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例如, 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教材中动人场景, 或漂亮的风景, 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下来, 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意识, 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

总而言之, 语文作业对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综合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作用, 学生通过完成作业, 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 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作业是否有趣、有效, 并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核心, 真正做到小学语文的作业改革, 老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完成作业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 教师在作业点评时应尊重每位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并及时解决, 从而提高小学的语文质量。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通过做语文作业,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巩固, 以及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 语文作业的现状令人很不满意, 教师设计的作业量多且单调, 机械的重复写作业过程, 不仅压抑了学生思想, 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优化小学作业, 提高小学语文质量, 是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为题, 并对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以便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质量

参考文献

[1]江艳.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J].学科教学, 2014, 4 (8) :3-4.

[2]马兴喜.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理念、原则和策略[J].课改在线, 2013, 12 (4) :12-13.

篇4:小学语文,小学?语文?

也许是被文章言美情浓的魅力所吸引,好多老师选择了《月光启蒙》上公开课,而且不约而同的,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都补充了《月光母亲》的原文。“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简简单单的文字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读着这样一段话,谁不为之动容?有位老师更是独具匠心,连用三个“现在母亲……,可曾经……”的句式,让学生对比读,如今的母亲满头白发,连儿子也不认识,可曾经,母亲那么聪颖,装着一肚子的歌谣、故事、谜语,强烈的形象反差更是在读者心头掀起情感的巨浪,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在被这段文字感动的同时,我的心头也拂过一丝疑问:这段文字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教者补充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本课教学的重心究竟应该落在哪儿?

后来有一次在邻县听了一堂不同以往的《月光启蒙》,不由眼前一亮。这位老师没有介绍孙友田的原文,也没有提起患了老年痴呆的母亲,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做大做强歌谣童谣,提升母亲形象。重点是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感受母亲年轻时的形象,感受作者记忆中童年夏夜的美好。课上,这位老师用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品文中的歌谣童谣,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为什么喜欢这首歌谣(童谣)。然后,抓住一些重点句子,如“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等,进行品读,体会母亲美好温馨的形象。整堂课似乎都笼罩在如银的月光下,柔和而优美。

回想《月光启蒙》两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笔者有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怎样才是有效的拓展

有一位特级教师在听过几堂补充原文的《月光启蒙》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非得用这样的方式去让学生感悟母爱吗?学生小小年纪,无法承受生命之重。能不能让童年留下些轻松美好的回忆?笔者也以为,小学生不是不可以阅读《月光母亲》的原文,只是让人觉得这样的课堂太沉重。小学语文课原本应该可爱一点,可亲一点。

过去,我们习惯于深挖教材,将教材挖掘得支离破碎,后来,我们又一窝蜂地追求课堂的广度、深度,将各种音像或文字的材料作为开发的课程资源充实进课堂,于是,学《莫高窟》就读余秋雨,学《孔子游春》就读《论语》,学《珍珠鸟》就读冯骥才的创作体会……有些补充的文本材料深深打动的是已有一定人生阅历的老师,而不是懵懵懂懂的孩童。

一般在课堂上补充课文之外的文本资源,目的可以是增加积累,可以是帮助理解,可以是促进认识,也可以是升华主题。无论哪种,教者心中必须清楚自己安排这段拓展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说,有效的拓展首先必须目的明确。其次,阅读材料与学生的理解水平、情感水平是否相匹配?有些大家的文字对小学生并不合适。还有,补充的文本与原文之间是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阅读之后是否生成了新的东西?而这些新的生成,仅靠学课文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具备了这样几点,拓展才可以说是有效的。

二、感动从哪里来?感动过后是什么

走进时下的语文课,“感动”成了最大的亮点,似乎没有感动就不成其为一堂好课。

语文真的就只剩下了感动吗?那些感动有多少是由纯粹的语言文字带来的呢?以“母爱”题材的课为例,韩红的《天亮了》、阎维文的《母亲》、满文军的《懂你》在课堂上唱响,《母爱的姿势》、《疯娘》、《跪拜母爱》也被介绍给孩子们,离开了这些歌曲和拓展的文本(以及照片、画面),还有多少感动是由课文、由课文本身的语言文字带来的?有多少是孩子们自己从语言文字中品出来悟出来的?感动过后,孩子们心中还能留下多少属于语文的东西?

读过了《月光母亲》,那个坐在摇椅上无意识地笑着摇呀摇呀的老母亲形象宛如刻在了我脑中。我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去阅读这篇散文的,首先从文本中感受到的是情感和精神。可语文课上的学生不是一个普通读者,应该是一个深入的读者。他们不仅要领会文中爱恨情仇的主题,还要从教材中学习如何用语言传达情感,学习听说读写等语文学科的东西。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月光启蒙》中那些抒情的优美的语句,那些情趣盎然的歌谣童谣,对于学生这样特殊的阅读者、深入的学习者,同样也很重要。所以,除了感动,语文课还有更多的任务要完成。

三、编者意图是否要考虑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编者从浩瀚文海中精选出的适合小学生阅读学习的经典,可以说,每篇都蕴含着编者的苦心,也都经过了专家们的审核,经过了一线教师的实践检验。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都是编者必须考虑的因素。应该说,编者的意图与作者的创作意图有时并不完全一致。我们在教学中,还是要尊重、领会并贯彻编者的意图,以便更好地运用教材,让孩子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语文营养。

作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是他的母爱系列篇之一。除了回忆童年夏夜的美好,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感激母亲对自己文学上的启蒙。而编者在选作教材时,除了将几处语言改得更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外,最大的改动是另拟了题目,突出了“启蒙”,删去了原文开头关于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的一段描写。我无缘拜访教材的编者,但我能从中揣度,编者的意图可能是不想让孩子过早地承受生命之沉重,命运之无常,而是让孩子感受童年夏夜之美好,年轻母亲之聪颖,乡土文学之魅力,与童年的孙友田一样,得到做人与文学的启蒙、熏陶。邻县那位老师可能也是如此想的。他的课已过去快一年了,可我依然清晰地记着课上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读歌谣(文中的歌谣、身边的歌谣)的情景,依然记得那精美的课件:在深蓝的天幕上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月光下的农家小院内是母亲搂着孩子的剪影,一个柔和甜美的无伴奏女声轻轻哼着一段小调,斯情斯景,令人陶醉。试想一想,在学完《月光启蒙》一课后,我们是愿意孩子们悲戚地回想着痴呆的老母亲,还是愿意孩子兴趣盎然地颂着歌谣童谣并开始留意身边的民谣?结果不言而喻。

四、该坚守怎样的自我

走在语文课改的路上,一路繁花似锦,主题教学、诗意语文、情智语文、本色语文……于永正、王菘舟、孙双金、窦桂梅……看也看不够,学也学不完。盲目模仿、跟风虽不至于像邯郸学步般可笑,却也会让我们迷失自我,找不准前进的方向。没有窦桂梅的激情你就不能酣畅淋漓,没有薛法根的平和就无法淡定从容,没有薛瑞萍的博览就缺乏深沉睿智。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坚守语文的自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坚守语文课堂的自我——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坚守学生的自我——发展中的学习主体;坚守教师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自己的思考;坚守有效教学的自我——了解学情,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所以,我们更多地要考虑:我们从事的是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心态、小学生的情智、小学生的话语、小学生的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我们要打造的是最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

篇5:数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板书:午饭丰盛 竞是蛋的天下)

(二) 学习第二段

引: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你就会明白。

1、请打开课文25页,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我”在外婆家几次数鸡?每次怎么样?结果怎样?并填表。

篇6: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1. 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最重要的性质, 每个人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都会对文章有一定的品评, 在过去的教学中, 只要是涉及到问题就会让文章失去美感, 所以我们在学校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让每位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活动项目, 从而品评成果。

2. 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以前老师或

学生是靠自己设计问题, 用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这一目标时, 从中得到的体会是仅有个别的几个同学参与, 学习的面积都很狭小, 学生不能够主动的去学习, 学习的能力也自然不会得到提高, 同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课堂教学效率却很低。这是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假如让课堂的主要形式变为语文活动, 这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而且在每一节语文课中语文活动都能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3. 天真活泼是学生们的天性, 孩子们也喜欢在愉快的气氛中

学习, 学生们普遍不喜欢以往的教学模式, 原因是以往的教学主要是理性的剖析文章, 解读文章, 我们所提倡的语文活动是和这大不相同的, 我认为学生们一定喜欢参与这样的活动, 如果参与了这样的活动, 他们的语文素养也会随之有所提高。老师设计语文活动时要比设计有预设性的问题灵活机动得多, 而且也比较容易掌握, 同时学生们也会参与设计, 大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语文实践活动的具体项目

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有朗读、故事比赛、导游、演讲、表演课本剧、游戏、名人访谈, 习作品评、书法品评等许多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老师也用过这种教学方法, 但都是短时间的几分钟或者偶尔用一回这个方法, 而现在我们整个语文课堂都贯穿着这种教学方式。比如在讲《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时, 在实际教学中, 第一节课我们要用写悼词纪念周总理为语文活动的开始, 可以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人向周总理告别, 之后我们再由老师和同学们朗读文章, 这时就不需要老师讲解太多, 学生已经能够了解课文的内容以及人物的心情。而且学生还能够说出这篇文章作者哪里写得好, 这是因为学生们有心理上的体会。大家一直在说优秀的文章可以让读者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语文课堂的这种设计正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能够产生共鸣的舞台, 让每位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 有所收获。可以想象, 这样的方式不管是从认字、书写、写作方面还是从读文言文方面都会让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时间长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怎样更好的开展语文活动

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 我曾经上过一堂“趣味识字课”, 办法是让孩子布置教室, 之后让他们在精心布置的教室里找自己喜欢的文字, 全班同学找到了几百个字, 除去以前学过认识的字对于学生而言, 还有很多是陌生的字, 这时我利用画水果等方法, 帮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 或者是让他们根据字做各种各样的动作, 让他们猜是什么字, 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字, 而且还会组词。

在上《雨铃铛》这一课时, 我采用的方法是诗歌朗诵比赛, 学生朗诵的有动作, 有感情, 而且记得还非常牢固。诗歌所体现的意境已经全部展现出来, 也用不着老师过多的去分析讲解, 在结尾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们再续写诗歌, 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同样写的很好, 同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种方法不仅应用在诗歌、识字等简单内容教学方面, 而且还可以运用到阅读、习作等方面的教学中, 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讲到《草原》一文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当导游, 虽然时间紧, 效果不尽如人意, 但同学们却找到了草原的很多特点, 而且好多同学在写文章时不自觉的就利用上了这些特点。甚至有的学生能写出导游诗, 这是给学生最大的收益了。

语文教学活动运用到阅读教学中确实有文章分析不透, 蜻蜓点水点物, 但同时值得我们一提的是以前我们把文章分析的很透, 学生依然不会读, 不会写, 不会用,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把过去的指导方法彻底的放下, 让学生的思维从束缚中解脱出来, 让语文教学活动彻底成为写作能力提高的工具, 成为扩展知识范畴的工具。

总之, 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 不断充实其语言库存, 并从积累中进一步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特别是对相同主旨, 相同事物的不同表达形式, 更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把握能力。我们一直在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 除了思想上存在着惰性之外, 还有就是, 在心理上没人去用我们也不敢尝试。既然教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创新的平台, 我们为什么不大胆尝试呢?以上是我的一种设想, 希望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摘要:如今的语文教改强调生成性, 在设计方法上要求设计能够有生成性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活动, 我发现多数生成性问题 (能够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 设计起来很难。既然我们想让学生的生成性畅所欲言, 为什么不再进行更大胆地变革, 彻底摒弃过去设计问题学生探讨的教学模式, 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创造生成语文教学情境, 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场呢?

篇7: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一、课文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教材中的第一课,写了小学的环境风貌和学生的活动,再现了美丽校园的场景,是一篇难得的写景和记叙相互融合的文章。需要我们反复的朗读和体会,学习优美句子的写作,对于校园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1)读熟课文,了解文意,找出其中不认识的字,自己解决。(2)找出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进行特点分析。(3)学会对于环境的描绘和分析,进行有效的仿写。

2、能力目标。(1)在阅读课文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能力当中进行情感抒发。(2)对于我们学校景物的描绘能力,对于环境衬托的描写,反映安静的句子。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对于学校和家庭的热爱,通过语句进行表达。(2)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周围人的情感。(3)教学设计。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的校园是个什么样的景色,我们怎么样去描绘它?(学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点名起来说和分析)学生积极发言,说自己学校的环境,花草、树木、教师。我们来学习这一课,请大家自由朗读(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周围景物,自然导入课文)。

1、初读课文,了解文意,扫清字词障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意,自己解决不认识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其中的生字,自己通过查字典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解决。(1)教师进行字音的纠正:“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摔跤”,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跟读,纠正读音。(2)小组合作讨论识字方法。将课文后的要求会读和会认的字,进行小组合作的讨论,找出有效的识字方法进行归类,“猜字谜识字、生活中识字、组词识字、说一句话识字”等,通过字体结构的分析进行分析,要求同学们说出两种以上的识字方法,不准重复。(3)多媒体出示课件,展示本课生字,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组内合作读生字,其次让学生开火车朗读,点名读,随时纠正和点读。(4)带拼音朗读,每个学生进行朗读和纠正;(5)去掉拼音朗读,进行点名朗读,教师随意点取一个字,要求学生朗读和分析。(设计意图:多种手段识字,提升学校效率,识字作为教学重点)。

2、二读课文,熟悉文意,分析课文段落。(1)教师或者学生领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进行分析和感悟,每个学生可以勾画2-3句,然后自己进行点评,在班里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发表意见的方式,去交流对于句子的理解。(2)展示描写环境的优美句子,教师进行领读。仿写。“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的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根据以上段落的特点,进行仿写,“从——从——从——,有——有——有——”,将关键词融入文章当中进行仿写。每个学生选择一种景物进行仿写,描绘出优美的景色,放在一起比较和交流,通过比较和交流进行段落的选择。“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教师出具句子,通过周围景物的衬托,来描绘周围环境的安静。教师可以出题,让同学们学着描绘一下周围环境热闹的句子,通过周围事物来衬托环境的热闹。(3)重点领读课文朗读的句子,作为作文的重要素材之一。(教师让学生倾听和诉说,我们自己周围举行活动的句子,平常在课外活动中和体育课中的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简单的写作,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感,“下课了,大家在——在——在——”,这就是我们的课外活动,这个句子可以用于校园活动的写作当中去,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分析,这就是我们的课外活动。(设计意图:学会对于景物的描写方式,对于文章进行渲染,学会衬托的写法)。

3、三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1)三读课文,品味重要的句子和段落,“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一段在段落中能够起到渲染色彩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全文进行升华,教师要求学生和写作中进行有效的鉴赏和分析,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去,给自己的文章渲染色彩。(2)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和拟人、排比句分析句子特点,进行点评和仿写“鸟儿不叫了,树枝不摇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以上两句通过三种修辞的运用,提升句子的情感和感染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三种修辞的手法运用,通过三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在作文里有效展示,提升我们自己的情感,或者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升我们对于句子的理解。(3)学生自由讨论和分析文章的情感,领会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谈谈自己对于学校的爱(自由讨论,由学校拓展开去,联系到家庭和周围的景物,都可以进行自由的讨论和分析),写出自己的内心,进行有效的表达。(4)教师进行情感升华的提升,让学生自由思考和浅谈其中的感悟,让他们自己分析每个句子中渗透的思想情感。(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设计意图:恰当的使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写作水平)。

4、综合性学习的拓展。综合性活动的学习,“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生活,课余生活是怎样安排的?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来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们交流”。让学生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拓展。

5、作业的相互展示和交流。课外拓展的作业相互交流,就是将自己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有效的展示出来,通过组内评比和班内的评比,有效提升自己的作业水平,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互相的比较,来反复提升自己的水平。每个同学去给对方找一个优点,将这个优点用于自己的文章当中去,然后将自己的优点教给别人,让别人也进行有效的运用。(设计意图: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空间,进行思维发散)。

6、板书设计的关键词。风景仿写的段落1“从——从——从——”。描写环境安静的句子2“窗外十分安静——”。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句子列出“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列举和仿写学生的课外活动“跳舞、做游戏、摔跤”。

四、教学反思

篇8: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一、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作用

(一 )课外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对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牢固,此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了。课外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对语文的关注度有所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充分表达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比较简单易懂,教师可以把文章内容转化到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传达的思想。 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外模拟乌鸦喝水的情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 )课外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讲的知识不能主动吸收,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降低。 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打开视野, 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积极, 以饱满情绪投入到学习中,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习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了解外界丰富内容。 在课外互动中,学生不仅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学会聆听他人的想法,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有助于因材施教

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会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 教师能发现学生的特点,并在活动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不同教学环节和课外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

(四 )促进教育发展

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全方面学习能力, 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内容,帮助学生增加课外知识,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广。

二、如何进行拓展活动

(一 )增加课外阅读量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内容丰富多彩,课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要加深学生对语文世界的了解,可以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课外活动的开展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并在总结陈述中得出自己的感受。 课外阅读活动的展开可以课本教学内容为依据, 根据教学内容规定阅读相关内容, 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一定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会加深。

(二 )开展知识竞赛

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错别字,教师可以开展默字竞赛,激发学生兴趣。 很多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缺乏情感和技巧,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比赛,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传授学生朗读技巧。 这些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三 )组织主题活动

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比较有代表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不同主题活动, 在活动中向学生传递更好的教学理念。 例如,讲解《乌鸦喝水》一课时,在讲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搜集类似小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教师还可以搜集相关谚语和成语,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内涵。

(四 )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比较单调的, 导致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了解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语文学习,尤其是作文写作产生不利影响。 学生在生活中由于对世界和社会缺乏了解,对生活的感悟不深,写作时没有积累足够素材,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情感真实。 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可以开展一系列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情感。 例如,去敬老院慰问,去福利机构打扫卫生等,亲自体验做好事的感受,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感悟,避免文章千篇一律。

(五 )开展兴趣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会展现和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受到课堂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培养自己的兴趣,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和感悟。 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累兴趣的同时,激发情感共鸣。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得到提升,对终身学习和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机会,为学生提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吴定武.浅谈小学语文的愉快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

[2]王德宝.拓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空间,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21).

[3]陈晓春.浅议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09(5).

[4]黄雨华.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的调查与实践探索[J].华章.教学探索,2006(2).

[5]陈敬红.小学生课外阅读应注意的几个要点[J].教育评论,2002(1).

[6]李丽.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篇9:小学语文教案:数鸡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业优化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260-02

一、当前小学生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作业负担过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小学语文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老师不顾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具体情况,也不管部分学生是否能接受设计的作业量和作业难度,设计语文作业时一律是相同的作业量和作业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使学生做的无用功多却很多。

2.机械地重复抄写作业比较多,老师设计作业时,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抄写课堂上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知识、生词、优美语句、重点段落等,使大量的作业,对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没有多大的帮助,不仅浪费时间,还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3.老师对学生进行课文生词读写训练时,随意性比较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把对课文及生词的读写训练纳入到语文作业中来,而是在教材进行到一段落的时候,突然抽查学生读写训练,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此,对老师的突然袭击只能报以应付的态度,没有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业优化的方向

1.语文作业要适量

语文是小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想要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技能,就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长期的积累和消化。因此,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量,不能因为急于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加大学生的作业量,老师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够高效率的完成作业,而不是以大量的作业使学生盲目应对,甚至造成学生出现抄袭、让别人代写作业等现象,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行为。

2.语文作业趣味化

由于小学生处于玩心比较重的年龄阶段,再加上语文作业的形式过于呆板,内容比较枯燥,趣味性不高,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紧跟学生的心理需求,设计的语文作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泼水节》这篇课文,老师可以举行以这篇文章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活动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场面并写出感想,在这过程中使学生的语文兴趣大幅度提升。

3.語文作业要开放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开放性强是语文显著的特点之一,在语文作业设计时,应将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使课内和课外的教育资源相融合,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不仅要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做到与社会息息相关,此外,老师还应充分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供学生选择,使语文作业不但开放,且丰富灵活。

三、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升语文质量的策略

1.多元化学习策略

老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对学习掌握的不同程度,进行多元化设计,帮助学生从课本走向现实,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传统教学和作业模式的局限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和需求,使作业设计具备个性化和丰富化等多元化特点。例如,在学习《人民大会堂》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布置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建筑物,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如果是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学生会设计成什么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可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大会堂,也可以找人民大会堂与身边建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写出各自的感想,通过多元化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并因材施教,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激发学习兴趣。

2.营造趣味性策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过于被动的学习状况,语文学习的效果肯定是事倍功半。因此,兴趣才是学生完成作业,最有效的方法,老师在作业设计中一定要借助多种感官共同融合的作业。例如,在《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中,老师可以用手机或者录音机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把学生带到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然后提问学生小时候都在干什么,或者他们童年有什么好玩的事情,然后学生们就会交头接耳的讨论起来,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把生活中的小细节带到语文课堂中,在生活点滴中提炼美感,情境结合,在学生头脑风暴的时候,让学生写出他们的童年趣事,使学生在实践探究和创新的过程中完成作业,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3.强化探究性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倡导学生探究发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老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注重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把教材中动人场景,或漂亮的风景,通过自己的想象画下来,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意识,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质量。

上一篇: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变化下一篇:教师人生格言个性签名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