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完整教案

2024-05-25

小学语文完整教案(通用6篇)

篇1:小学语文完整教案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 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 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 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 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 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 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 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5、是的,在危急关头,年迈的村支书没有因为惊慌而失去理智。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请再读课文,找出让你 感动的地方,读一读,说一说。

(1先村民到木桥前,便于指挥。

(2号召党员同志排后,体现党员同志的先进性。(3不顾私情,支持让非党员村民先行,先人后己。(4舍己为人,壮烈牺牲。

6、你觉得这是一名怎么样的老汉?

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换来了一百多号村民的生命,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 质。他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第二课时

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

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感受。

2、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 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 凶得像只豹子。”

①比较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②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 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 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

3、再读加深感受:再选择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二、启发想象,体验感悟

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四自然段。

2、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参考题目: 爷爷,我们想您!老支书,慢走!挥泪送别老支书!

我们永远纪念您!洪水退后„„

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五、作业

1、摘录课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课本剧。17 梦想的力量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 的话说说。

3、认识本课 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梦想”的质疑

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梳理归纳:(1谁的梦想?(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梦想”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梦想”怎样实现的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意见,进一步深入理解。(1瑞恩为攒够这七十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 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 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是瑞恩和同学们更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3、再次默读课文,深入地思考:是什么是瑞恩的梦想成真?

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四、“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课堂交流。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①朗读课文第 14自然段到第 16自然段。

②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像些什么? ③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2“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 30口井。

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作业

1、摘录瑞恩说的话。

2、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时,幼稚的他并没有失望,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

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虽然这非常非常难,但瑞恩依然执着地做着。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她决 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

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文章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 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口语交际四 感动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1、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 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2、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 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 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6、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7、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 什么?

8、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 2005”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

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 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习作四 感动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2、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课前准备:例文一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

1、怎么样才能把一件感动的事写具体呢? 出示例文《感动的心》

(1自由读故事,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2交流:课文是怎么把这些感动的地方写具体的?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 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为什么用上“居然”?去掉行吗?为什么?(3)再读文章,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感情,划下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4)交流朗读,小结:抓住故

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文章写 具体。

二、指导写作

1、选择自己最感动的故事的片断,写下来。

2、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3、按方法小组评改。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习作:

1、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评习作:

1、指名读,说说写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修改意见。

2、独立修改。附:例文 感动心灵 今年七月,我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在返程的北京西站——重庆 T9 次列车 1 3 号车厢上,发生了惊人的一幕。像晴天霹雳,一个疯女人搅乱了旅客们的兴致。她一上车就说个不停,开始,人们似乎没有察觉到她的反常,不一会儿,就发现她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有人报告了列车长,列车长带着两名乘务员立即来到了 13 车厢,并在 13 车厢的旅客中找到了一位医生,那位医生 很乐意地为这位病人看病,并将自己随身带的安定药给那位病人服下。

为了照顾好这位疯女人,列车长决定,派两名乘务员日夜守护在她身边,以确保病人和乘客的安全,那位医 生也把自己的下铺让给了那位病人,自己就睡在那位病人的中铺,以便随时照顾她。就这样,乘务员、医生、乘客他们并没有嫌弃那位疯子,而是用爱心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列车长和乘客们开始为这位疯女人的命运担忧起来,她是哪里人?家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人护送?列车长说: “从她的行李中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她身份的证件,她既然上了我们的这次列车,我们就要对她负责,保证安全地把 她送到重庆站,然后再想办法联系家人。” 乘务员轮流照看着这位疯子女人,他们既要耐心地听她说个不停,又要防备她对乘客的伤害,列车每到一站,乘务员都要特别小心,将她紧紧地拉住,以防她下车跑了。一位乘务员阿姨说:“我当了二十几年乘务员,遇到这 种特殊的旅客还是第一次,我们要尽力照顾好她。”他们为她买来了方便面、面包等。乘务员们的爱心深深地感动着乘客们,几位好心的乘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看护那位疯女人的队伍中,他们 有意地去和她说话,然后给她东西吃,给她水喝。在他们爱的呵护下,那疯女人似乎有一些清醒了,她说她叫穆仕 晴,三十三岁,在北京做清洁工,家在贵州,其它

什么都不知道了。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

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爱是多么伟大,她可以让没有正常思维的人心灵感动。用爱抚平寒冷的心扉,让心灵去感动心灵,使黑暗的世界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

篇2:小学语文完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背诵课文。

2.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1)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2)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1)对句子的理解。

①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

⑤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第二课时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⑴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⑵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⑶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⑷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⑴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⑵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文言文两则 学奕

1、二人学奕 师从奕秋

2、一人 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然后成功

3、另一人 三心二意、思援弓缴而射之,然后失败

总结,条件相同,但结果不同,得到道理:学习之理贵在专心。

两小儿辩日

1、起因:两小儿辩斗

2、观点相反:一儿 日始出近日中远

另一儿 日初出远 日中近

3、理由:一儿近大远小

另一儿 远凉近热

篇3: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学习的完整性

一、听课发现的突出问题

1援教学目标不明确。第一学段的课共听了13节, 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但这13节课共性的问题是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基本上没有落实到位, 在课堂上教师直接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词的只有3节课, 大部分的教师是让学生读书思考后回答问题, 把“文章写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 识字课成了阅读分析课;第二学段21节, 部分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抓篇章的理解上, 而且整节课主要是分析文章的内容, 偏离了课标要求的“第二学段要注重理解词句,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目标;第三学段的22节课,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分课文类型, 习惯性地采用单一的分析文章内容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重得意而轻得言、得法。

2援教材解读不到位。本次听的56节课, 有19个授课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到位。课堂上出现了重点偏移、探究不深、没有适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等问题。例如:有位教师执教《晏子使楚》一课,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尊严”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 该文主要人物是晏子, 而课文大量的笔墨是写楚王, 目的是用楚王的霸道、盛气凌人来衬托出晏子的正义、刚正、机智、勇敢。但是授课教师却平均用力, 且单独割裂分析“晏子”和“楚王”这两个人物, 显然对文本解读不到位。

3援教学策略费时低效。部分教师设计和运用的教学策略,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也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 实现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在:有的教师光是尽情展示个人风采, 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学生作为“道具”使用;有的教学不能面向全体, 不适合学情, 看似生动活泼, 实则收效甚微。

4援对学情关注不够。有的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能根据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和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有效设计授课环节, 其结果是教师费尽心机, 学生学习费力, 教学事倍功半。

5援文字运用不够重视。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既要重视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 又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由于部分教师对阅读理解的四个层面的度把握不准, 其课堂表现为低中年级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过深, 而高年级则理解不准或不到位, 整堂课忽视了理解和运用的落实。

6援学习过程走形式。教师给学生读书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困惑和问题的时间不充足, 学生没有真读、真思、真议、真练, 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缺失教师适时有效的引领, 课堂演绎为一种表演, 一种作秀。

二、解决策略

1援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增强依标教学意识。自觉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规范我们的教学, 这样教学就能减少随意性, 增强达标性, 杜绝超标性。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所以一、二年级就是要让学生识好字、写好字、读好课文, 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句, 积累语言。在理解内容方面, 课标没有提目标任务, 而是提出了理解词句、从文本当中学习提取简单信息的要求。在第二学段, 课标提出了要注重理解词句, 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目标。为此, 三、四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 培养学生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揣摩一段话写法的能力。在第三学段, 课标提出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 学会阅读诗歌, 学会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也就是告诉我们, 五、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不同文体的作品, 掌握阅读不同文体作品的方法。

2援深入解读文本, 明确教学目标。语文教师素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解读文本的能力。语文教学是否能按照我们的预设完成目标任务, 这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和广度。那么如何才能深入地解读文本呢?我认为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编者对话研读文本。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植树”单元中的《一片树叶》, 作者、编者都是想通过这篇课文教育学生从爱护小树做起, 进一步引导学生爱护花朵、小草……以充分发挥“课文”的巨大作用。

(2) 与作者对话研读文本。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生命”单元中的《野草》, 教学本课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查阅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小草的力量,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3) 突出“文体”教学。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冲突”单元中的《小抄写员》一课, 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叙利奥这个主人公的, 要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4) 重视表达层面的文本解读。目前, 大多数教师重在课文“表达的内容”, 而忽视了文本“是怎样表达的”。所以, 要把教学的重点从让学生了解“文章写了什么”, 转到“文章是怎么写的”这方面来。如《修鞋姑娘》要有对比手法作用的教学, 《永生的眼睛》要有对文本叙事特点———“突转”艺术的教学……

(5) 研读精彩语段解读文本。如对《炮手》的解读, 在学习人物神态描写时, 除了对含有“苍白”“煞白”“惨白”的三句话进行词语赏析外, 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话提示语在前、第二句话提示语在后、第三句无提示语的表述形式。

3援精心选择教学策略,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教师在教学策略的设计、选择时, 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本身的素质进行。

(1) 根据课型选择授课的切入点。例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为切入点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 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 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2) 根据教材、学情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 第一学段可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的识字教学方法, 运用随文识字、听读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培养学生“读”字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把字写端正、美观,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二学段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理解文本。有的课文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 让学生品味美妙的语言文字;有的课文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 用整合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深层对话, 节省“解读课文”的时间。第三学段可运用画结构图的方法理清文章脉络。如根据问题, 借助朗读, 以读代讲, 画图标示, 理清内容, 体会情感;利用阅读期待, 运用猜想、推测等方法进行阅读;运用学习提示、自学提纲等方法有效指导学生阅读。

4援课堂上时刻关注学情,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自己的课堂:一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广度, 课堂上是否能达到全员参与;二是关注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深度, 要注意课堂上是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三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能否与其他同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交流, 共同解决问题;四是关注学生的反馈状态。课堂上时刻关注学情,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5援落实课标精神, 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运用。但运用的前提是理解, 只有理解了才能更好地运用。

阅读理解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理解叫做字面上的理解, 这是最低层次的理解。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叫做解释性理解。所谓解释性理解, 是指理解基本上还靠文本, 但是读者必须作一些整理、组织、推论才能获得。第三个层次的理解叫做批判性理解。所谓批判性理解, 就是当你读完这篇文章后, 你觉得文章写得怎么样, 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 是否赞成文中角色的行为表现。第四个层次的理解叫做创造性理解, 也是最高层次的理解。读者因为这次阅读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 有了更新、更深的感受。教师应根据这四个阅读理解的层次确定不同学段阅读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 并依此来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 避免阅读教学的盲目性。

篇4:让学生感受完整的语文课堂

一、要重视预习的作用

预习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最好让学生在正式学习课文前通过预习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学生在课前对生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课文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都将大大缩短课上处理生字词和略读课文的时间,让教师有更宽裕的时间来处理课文中出现的细节问题。另外,学生读过课文后教师也可以提前和学生谈谈对课文的认识,询问学生对课文中主人翁的看法、对事件的态度等,这不仅可以让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心中有底,也能借助课前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

二、在处理生字词的时候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要让学生明白生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做到掌握以致运用才行。汉字笔画繁多、字义多变,学生往往感到很难掌握。所以,灵活的教学方法既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捷径,也是鼓励学生学习的灵丹妙药。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比赛扩词,开展小型的汉字听写会,效果很不错。学生既掌握了字词的写法,还在听写过程中因为害怕落后而仔细聆听教师对词语的解释,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课文的精讲

整篇课文的生命几乎都在这个精讲当中。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前做足了功课,那么肯定知道课文作者的介绍、课文写作背景的描述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这篇课文产生的促进作用有多么重要。在这之后,教师还要注意情境教学的导入,让学生的思想融入课文产生的氛围当中,感受主人翁的心情,理解主人翁的思想,体会主人翁动作眼神话语的含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做到不能自己一人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边听、边读、边思考才是学习的好习惯。

四、课后反思

篇5:小学语文完整教案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 ∕ 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 ∕ 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 ∕ 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1)主题观点的陈述。

(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

(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

(4)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

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

(2)了解有关知识。

(3)收集相关的资料。

……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

(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

(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

(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5)究竟有没有“UFO”

(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充分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严肃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篇6:小学语文完整教案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复习重点: 复习巩固大写字母。复习难点: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关于拼音,我们复习的形式可以有: 1)按顺序默写声母表或填写声母。2)找出音节中的声母或韵母。3)分解音节或合成音节。4)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5)给音节标声调。

6)在音节中找出整体认读音节。7)看图选择正确的音节。

8)分别找出声母、韵母、音节。

二、复习大小写字母表

1、出示字母表,认读

2、“找朋友”游戏,找出相对应的大小写字母。

3、尝试背诵字母表

三、复习音序查字法

1、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复习“音序”

3、出示部分生字,使用方法进行实践。复习教 案(生 字)复习目标:

1、复习生字表一中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正确区分生字读音。

2、复习生字表二中笔画笔顺易错的字及各种笔画。

2、复习生字偏旁。

2、复习词语,让学生在认读词语中巩固生字,并强调读轻声的词语。复习重点:

1、笔画笔顺易错的字及各种笔画。

2、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易混淆读音的归类认读。复习难点:

1、轻声词语的识记。

2、易混淆读音的生字归类辨认。复习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复习过程:

一、导入:这本书我们已经学完了,小朋友们都学到本领了吗?那老师今天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学到了多少了不起的本领!

二、笔画笔顺易错字及各种笔画

1、(出示课件)竞赛辨认笔画。

2、看笔画,并读一读相应的名称。

3、出示笔画笔顺易错的字,进行书写强化训练。

4、总结。

三、认读词语。

1、(出示课件)瞧,这些生字朋友来了,还认识它们吗?快跟它们打打招呼吧!每个词语读两遍,预备起!(齐读)

2、我们再来看看下一群生字朋友吧!我们也来和它们打打招呼,注意读准字音哦!(齐读)

3、你们能不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读轻声的词语呢?(指名学生答)

4、你们不愧是它们的好朋友,对它们真熟悉!现在我们再来把这些词语宝宝读两遍,注意读准轻声!(齐读)

5、总结:其实我们还学过很多读轻声的词语,比如对人的称呼这样的叠词中,爸爸、妈妈等就读轻声,再比如猴子这个词语中,子就读轻声。那么你们还能说一说这样的词语吗?比一比,谁说得多?(指名答)

四、易混淆字音归类闯关

1、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瞧,智慧树上的果子成熟了,果子们等着你们把他们摘到相应的果篮里呢!

2、进行开火车闯关归类,并全班跟读。

3、说说还有没有这样容易读错的生字,你要提醒大家的?(进行学生互相提醒补充)

4、总结:同学们在平时的朗读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这样再遇到它们时,就不会被难倒了。

五、偏旁的复习

1、出示偏旁,认读偏旁。

2、说说同偏旁的字。

3、明确利用同偏旁字进行识字的方法。

六、动笔时间

出示习题,进行相应的综合巩固练习。

复习教案(词语)

教学目标:

1、复习数量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词。

2、复习反义词,能说常用的反义词。

3、复习轻声词、词语搭配的短语,能正确朗读轻声词,进行词语搭配。

4、复习AABB、ABAB、ABAC等形式的词,能试着用这类词语说一句话。教学重点:积累数量词、反义词、几种常见形式的词语。复习难点:进行词语搭配。教学方法:

讲解法、情境创设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好玩一个地方。你瞧,羊村的果园里果子成熟了,正当大家在摘果子时,可恶的灰太狼摸进羊村,抓走了懒羊羊。喜羊羊要带咱班小朋友一起去救懒洋洋。我们出发吧!你瞧,灰太狼堵在门口,他说我们只有闯过五关它才肯把懒羊羊放出来。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勇闯五关,复习词语。

(一)、勇闯第一关,我会说数量词。

1、出示图片,学生说数量词。

2、练习朗读数量词。

3、开火车读数量词。

4、拓展: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再说些数量词吗

(二)勇闯第二关,我们来说反义词。

1、学生看课件对反义词。

2、第一、二组和第三、四组小朋友对反义词。

3、玩游戏。反义词找朋友。

4、小结

(三)勇闯第三关,词语搭配

1、出示例词,学生分析词语组成部分

2、尝试提问

3、模仿例词,说说相关的词语搭配

4、帮助词语“找朋友”

(四)勇闯第四关,我们会读读说说(AABB/ABAB等词语)

1、出示例词,学生齐读。

2、学生试着说一些这种类型的词语。

3、朗读词语。

4、选择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五、勇闯第五关,我们来读轻声词

1、出示轻声词。

2、学生练习朗读。总结哪些类型的词必须读轻声。

3、出示练习,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辨别 轻声词。

四、回到课始情境,小结

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闯过了五关,现在我们和喜羊羊一起去接懒羊羊吧!喔,懒羊羊迈开大步向我们飞奔而来啦。他对大家说:谢谢一年一班的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帮助喜羊羊闯过了数量词关、反义词关、同音字关以及最难的读读说说的第四关,救出了懒洋洋,表现真是棒极了。

复习教案(课内阅读)

复习目标:

1、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练习,判断句子正误。复习重点: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填空。复习难点:能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句子正误。复习过程:

一、阅读背诵

1、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

《1柳树醒了》、《9两只鸟蛋》、《4春晓、村居》、《13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16要下雨了》、《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4画家乡》(自选)、《25快乐的节日》

2、熟读成诵

3、指名背诵

4、生生互背

二、完成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雷跟柳树()了,(),小柳树呀,醒了。(2)柳树和孩子们玩耍了,(),小朋友们,()„„(3)()眠不觉晓,()闻啼鸟。夜来(),花落()。(4)()莺飞(),拂堤杨柳醉春烟。

()散学归来早,忙趁()放纸鸢。

(5)春雨姑娘是个魔术师,她轻轻落到草地上,小草()。她轻轻落到桃花上,桃花()。她轻轻落到迎春花上,迎春花()。(6)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秋天,果子熟了。梨熟了,苹果()熟了,我们村()。(7)()对细雨;朝霞对()山清对();()对花香(8)是对(),长对()。虚心对骄傲,热情对()。

诚实赢得()赞,虚伪招来()嫌。(9)小小的鸟蛋(),拿在手上()。(10)我()地捧着鸟蛋,()走到树边,()地把鸟蛋()。(11)荷叶是小水珠的(),小水珠()在荷叶上; 荷叶是小蜻蜓的(),小蜻蜓()在荷叶上; 荷叶是小青蛙的(),小青蛙()在荷叶上; 荷叶是小鱼儿的(),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的游来游去。

(12)我画了个()的太阳,挂在夏天的()。我画了个()的太阳,()秋天。我画了个()的太阳,()冬天。

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13)一只乌鸦口渴了,()喝。(14)当我们看到燕子(),()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在搬家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要()。(15)燕子正忙着捉虫子呢。

()正()。

(16)乌鸦看到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它喝不着,为什么呢?()

后来,它想出办法来了,它的办法是,把小石子()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乌鸦就()。(17)太阳渐渐()。()渐渐()。

(18)大象又()又(),身子()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19)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有的()喊着,()。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20)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蓝,()宽。山山的家乡在()。他画的山那么(),水那么()。()那么(),那么()。(21)小鸟在前面带(),风儿()我们。我们像()一样,来到(),来到()。(22)花儿向我们(),小溪欢快地流淌。它们好像在说,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23)感谢()的祖国,让我们()地()。唱啊,(),敬爱的(),()的伙伴,我们一起度过这()。(24)牧()骑()(),歌()振林樾。

()欲捕鸣蝉,忽然()()()。这首诗的题目是《

》(25)泉眼()()惜细流,()阴()()()晴柔。小荷()露尖尖角,()()蜻蜓()()()。这首诗是杨()写的,题目是《

》。

(26)狮子妈妈生下了()小狮子。一只整天()扑、撕、咬,()刻苦。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什么也不干。

(27)狮子妈妈要小狮子从小学会()的本领,做一只()的狮子。(28)朝看()辩西东,夜望北斗()。蜻蜓低飞()畔,即将()。一场(),十场()。

1、出示题目学生动笔 完成。

2、交流题目正确答案。

3、再次朗读巩固。

三、根据课文内容辨析句子正误。根据课文内容出题:

如: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菜籽,想回家自己种白菜。懒狮子每天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涛涛的家乡在海边,那里盛产鱼和虾。„„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辨析。交流。

复习教案(句子、写话)教学目标:

1、能将句子与相对应的图画文字联系起来。

2、学会理解、分析句子,能按要求照样子写句子或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将图画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具体。教学重点:

学会理解、分析句子,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意将图画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照样子写句子 如:出示例句: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读句,分析句子成分:(什么东西)渐渐(怎么样了)。模仿例句说句子。(1)、()替/给/帮/为()。

例:我替爸爸拿拖鞋。

我给妈妈洗手绢。我帮老师收作业。

我为大家扫地。(2)、()正忙着()呢!

例: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小鸡正忙着吃虫子呢!

我正忙着写作业呢!(3)、()渐渐()。

例: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小树渐渐长高了。(4)、()一边()一边()。例:小鸟一边飞一边叫。

他一边说一边笑。

爸爸一边喝水,一边看书。

妈妈一边洗手,一边说话。

老师一边说,一边写。(5)、“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改。()把()。

()被()。

例:老牛把草吃完了。

草被老牛吃完了。我把门打开 了。

门被我打开了。(6)、()那么(),那么()。

例:西瓜长得那么大,那么圆。

苹果那么香那么甜。

我的头发那么长,那么黑。

他的脸那么白那么胖。(7)、()已经()。

例:我已经长大了。

小树已经发芽了。

春天已经到了。

我已经写完作业了。(8)、()像()。

例:月儿弯弯的像小船。

小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荷叶像一把小圆伞。

我们像花儿一样美丽。(9)、()十分()。例:我十分专心地看书。他十分高兴地回家去了。

二、看图把句子补充完整。

1、出示例题。

2、总结归纳做题步骤:

(1)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内容;(2)读题目中不完整的句子,读通顺。

(3)尝试分析缺少的成分,用提问的方式读句子。如(谁)在天上(干什么)(4)根据图画内容寻找句子相对应的图中部分。(5)填空将句子补充完整。

(6)再次读句,看是否通顺,并查看是否与图画内容相符。

3、学生根据方法做练习。

三、看图写话。

1、出示例题。

2、总结归纳做题步骤:

(1)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内容;

(2)查看题目中是否有指定的词语或问题或者格式要求。(3)确定时间、人物、地点、事件。(4)尝试写话将事件叙述完整

(5)再次读句,看是否通顺,并查看是否与图画内容相符。

3、学生根据方法做练习。

四、将句子与相对应的图或文字相联系。

1、讲解该类题型的2种常见形态。(1)连线(2)填序号。

2、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及注意点。

3、练习。

复习教案(阅读)教学目标:

1、能默读短文,能弄清短文由几个自然段,每段有几句话。

2、能读懂短文,完成短文后的练习。教学重点: 读懂短文,完成练习。教学难点:

读懂短文,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段数句的方法。

1、数段:

每个段落的第一行都有空两格,依次在空两格的地方标出段的序号,便可数出有几段话。

2、数句:

常见的标点。?!都可以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数数有几个该类标点就可以知道有几句话了。

3、生练习数段、数句。

二、讲解阅读短文题目的答题方法。

1、读通短文,了解主要内容。

2、通读题目,了解题意。

3、有涉及到短文内容的题目,可以在短文找找相关或相似的句子帮助自己答疑。

4、答题完毕,对照短文,检查一遍。

三、讲解短文阅读中的常见题型。

1、数段、数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选择、连线)

3、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或词语。(提醒,此类题目不要漏题)

4、模仿文中的句式拓展写字。

四、阅读短文,进行练习。

1、读短文按步骤独立完成练习。

2、讨论,校对。

上一篇:案场保洁方案下一篇:英国出国留学可申全额奖学金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