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论述怎么写

2024-04-15

新闻论述怎么写(精选6篇)

篇1:新闻论述怎么写

托福独立写作开头论述和结尾应该怎么写

一.托福独立写作技巧之文章开头

托福独立写作的开头无外乎介绍背景,引出话题,表明观点和限定下文发展四个方面。背景介绍一定要把握住关键词,不能跑题。很多学员死记硬背了一些开头句式,遇到什么题目都往里面套,结果当然很牵强。很多独立写作的题目完全可以逆向思维,题目说什么往往现实生活缺什么,可以从相反的方向入手去写。如:

In order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increase professors’ salary.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这个题目完全可以围绕教学质量展开,再谈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引入题目观点,后表明自己立场。从反面入手可以谈教学质量下滑令人担忧,人们为提升教学质量在想各种办法,有人建议增加教授们的工资作为激励手段,考生此时应表明自己的立场及理由。按这样的思路,第一段可以轻松达到50词以上。正如官方指南所讲“不要仅仅为了增加文章字数而死记硬背一些冗长的首末段。”

Nowadays, the decline of teaching quality has worried the public a lot. Some people suggest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salary for professor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as incentive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From my perspective, thi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make the teaching staff willing to devote to their teaching. I feel this way for two major reasons.

这样的开头既能很好地交代背景、引出话题又利于下文的展开。

二.托福独立写作技巧之展开论述

根据OG,评分人员评估考生作文的质量,即评估考生如何展开论点,组织文章结构。所以考生要学会用包括事例、细节、理由等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支持文章的观点。我的主体段落通常采用总-分-总的思路去写。主体段落第一句必须是观点清楚的主题句,这个段落必须围绕主题句的controlling idea来展开,否则就会出现不切题的可能。论点的展开我通常会用到的写作手法有原因分析法,后果延伸法,反面假设法或正反对比法以及举例论证法,最后以归纳总结作为整个段落的结束。运用这些方法写出的文章自然逻辑性强,组织严密,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以赞同在公共场合禁烟为例,我的主体段落展开如下:

Firstly, smoking is detrimental to the health of smokers and people around them. It is because tobacco contains many harmful even poisonous substances such as tar and nicotine, which can give rise to many respiratory diseases, say lung cancer. If 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public places, people do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se terrible disease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is is mu uncle, mu mother’s younger brother, who used to smoke many cigarettes a day, and later he was found to be sick with lung cancer. He had to accept an operation to cut off part of his lung. What’ more, he had to suffer from the subsequent chemical treatment. Thus, for the health of smokers and people around, smoking must be banned in public places.

上面这段文章运用这些手法比较容易地写出127个词,所以考生在写主体段落时一定要有清楚的思路,紧扣中心思想,运用上述写作方法就能较好地把握段落的统一性、渐进性和连贯性,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三.托福独立写作技巧之总结全文

很多考生在前文纠结时间太好,以至于最后没有时间去结尾。没有结尾的文章结构是不完整的。结尾可以从单个方面入手:concluding phrase, restatement of your standpoint and summary of your ideas. 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考生的构思好文章开头后就可以很快地敲定文章的结尾。

托福写作模板:公共交通

托福写作模板及范文参考:

Should governments spend more money on improving roads and highways,or should governments spend more money on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buses,trains,subways)? Why?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develop your essay.

托福写作范文参考:

Should governments spend more money on improving roads and highways or on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s? There seems to be a difficult problem since many reasons should be involved. However, after carefully pondering it, I buttress the last one, spending the money on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 reasons are presented below: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improving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will surely alleviate the pollution given off by enormous cars. If a city has not a develop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 air will be polluted more heavily. What a dirty environment we will live in! Every day breathing into the air filled with the flour of the gasoline, seeing the sky with the dull color will be the title of our life.

So the essence of environment has been realized by an increasingly number of people, to the governments, the protection of environment is especially an undeniable mission. Another reason I agree with it is that develop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will decrease the frequency of the traffic jams. Perhaps no worse word than “traffic jams” exists, to the businessmen who believe in “Time is money”. Traffic jams not only cost the people time and expense, but also create a bad mood for work. It greatly de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city. I imagine how can a city whose avenue full of traffic jams develop its economics?

Finally, I want to say that improving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provide a great number of ways of transportation for most of the poor people who can not afford to buy a car. It is known that our citizens is not made of only people who has the ability to own a car, but the very poor people are also included. I believe that however the technology is improved, the public apparatus should not be ignored, because it serves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city.

Nevertheless, the private transportation has its own advantages, for instance, it can save a lot of time in some cases, provide some convenience for people. But improving on roads and highways is advantageous only conditio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 I agree with the opinion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pend money on improv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not only it can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save time for people, but it also can create a convenient environment for all the citizens.

托福写作模板:英法战争

The war between Britain and France

In the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battles raged in almost every corner of Europe, as well as in the Middle East, south Africa ,the West Indies, and Latin America. In reality, however, there was only one major war during this time, the war between Britain and France. All other battles were ancillary to this larger conflict, and were often at least partially related to its antagonist’ goals and strategies. France sought total domination of Europe . this goal was obstructed by British independence and Britain’s efforts throughout the continent to thwart Napoleon; through treaties. Britain built coalitions (not dissimilar in concept to today’s NATO) guaranteeing British participation in all major European conflicts. These two antagonists were poorly matched, insofar as they had very unequal strengths; France was predominant on land, Britain at sea. The French knew that, short of defeating the British navy, their only hope of victory was to close all the ports of Europe to British ships. Accordingly, France set out to overcome Britain by extending its military domination from Moscow t Lisbon, from Jutland to Calabria. All of this entailed tremendous risk, because France did not have the military resources to control this much territory and still protect itself and maintain order at home.

French strategists calculated that a navy of 150 ships would provide the force necessary to defeat the British navy. Such a force would give France a three-to-two advantage over Britain. This advantage was deemed necessary because of Britain’s superior sea skills and technology because of Britain’s superior sea skills and technology, and also because Britain would be fighting a defensive war, allowing it to win with fewer forces. Napoleon never lost substantial impediment to his control of Europe. As his force neared that goal, Napoleon grew increasingly impatient and began planning an immediate attack.

托福

篇2:新闻论述怎么写

1、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有短平快的特点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真实、及时

2、消息的要素一般包含五个“W”即以下五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为“W”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

3、消息的结构标题有的会加上引题或副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例 某某公司张三荣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标题 本报讯 记者李四 报道消息头 某月某日省政府在某某会堂召开省第某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议总结了„„并对„„进行了表彰。某某公司张三等45位同志被授予“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导语。评选省劳动模范是省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的有力举措„„主体。据了解„„。结束语]

具体的消息写法把握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遵循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一篇消息要求达到“凤头、猪肚、豹尾”。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

2、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告诉读者像诱饵一样把受众吸引住使他们有兴趣往下看欲罢不能。这就是所谓的“凤头”。

3、主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要毫不矫柔造作极少形容雕琢、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 内容要足信息量要大。所谓“猪肚”。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

4、背景新闻背景又称为“事实背景”。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写消息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受众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篇3:关于新闻变革的论述

关键词:央视新闻改革,人民媒体服务人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1 前言

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 涌现了海量的信息, 引起了电视新闻的变革, 因此催生出了多层次、大容量并且满足观众需求的电视新闻的新形态。我们正在步进一个以知识资源的配置、占有、分配、使用、生产为最重要的因素的知识和经济的时代。知识和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会给新闻传播业带来很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并且迎接挑战。在文化创造、传播观念、体制建设、人才培养等一些方面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才能使新闻传播业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转变新闻观念成了节目的主宰, 电视新闻由此开始出现人本化、服务化趋向。

2 新闻媒体当前的现状与问题

2.1 职业道德缺失、功利意识严重

新闻的生命是真实, 如果歪曲了事实, 也就是篡改了历史。有些传媒机构盲目赚取广告收益、追逐商业价值、唯利是图, 以商业伙伴或者是倾向性的声音为关系户, 并宣传不真实的报道, 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在追求眼前效益的当下一些媒体为讨噱头而博得关注擅自杜撰事实、制造新闻, 事不对人、文不对题。

2.2 角色定位不准, 舆论导向错误

社会化进程的集中转型使一些民生问题不断出现, 在一些涉法涉访案件上, 媒体仰仗信息传播优势助长煽动不正之风, 甚至一些新闻媒体以舆论监督为借口, 强行干预法律、阻扰正常执法, 对政府的新近政策, 妄加指责、混淆视听, 引述权威观点时断章取义, 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2.3 采访报道浅薄, 忽略价值导向

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抢占独家报道来扩大品牌影响, 互相挖墙脚, 延误了采访的最佳时机。另外由于一些新闻的时效性, 造成了报道缺乏系统洞彻的评析, 浪费了大量优质选题。更有甚者, 一些新闻媒体为迎合观众喜好, 作品粗制滥造、庸俗浅显, 也有一些新闻媒体为了另辟蹊径, 故作清高, 最终导致脱离群众。

2.4 内容形式重复, 跟风模仿严重

新闻媒体人员没有积极思索资讯信息, 形成独特的见解, 而随流效仿, 导致新闻千篇一律, 缺乏创新能力。在一些地方行政单位授意新闻媒体依照提供的样本宣传空乏的新闻, 这也是导致新闻模式单调化。

2.5 管理方式老旧, 采访设限现象频发

新闻的报道需要宽松的新闻采访, 宽松的采访环境对记者全面、准确、真实的搜集题材信息至关重要, 也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事件的真实情况作出了解以及相关单位做出正确决策。另外, 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的薪资方面, 要想享受既定的待遇标准就得完成非常困难的工作要求, 这也是加剧新闻人间的紧张关系一个重要因素, 给整个媒体团队运作造成了消极影响。

3 央视新闻的变革

在2006年人大代表叶宏明就提交了一份名为《让〈新闻联播〉换换人》的提案, 他认为《新闻联播》等节目存在播音员结构老化、使观众感到节目缺乏朝气与活力等不争的事实。在2007年底, 央视从12月6日--9日连续四天, 《新闻联播》中海霞、康辉、李梓萌、郭志坚四位新主播相继亮相, 央视前台长杨伟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坦言:对《新闻联播》不太满意的就是缺乏亲切度, 给人一种居高临下、教育别人的感觉, 缺乏对观众的尊重感和为观众服务的心态。新闻的一步步改革使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新闻改革所带来的可喜变化:节目的编排体制更加适应观众的需求, 更加符合大众的欣赏观念, 这一切都使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与此同时, 以频道制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就要求央视启动、推广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从而脱颖而出了新一代的年轻、新锐并且极具有潜质和能力的领导团队, “80后”的一代也开始崭露头角, 逐步登上领导岗位。80后新颖的思维越来越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创新的头脑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

电视媒体作为大众的服务渠道, 以大众的需求作为最终目标就成了电视人的工作初衷。因此在新闻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是新闻宣传与报道的原则和要求。央视作为电视媒体的龙头开始全面的释放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匆匆的脚步、忙碌的身影中透射出的是高昂的激情, 是不懈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 他们在这条路上的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终将会结出金色的硕果, 为新闻改革浪潮背景下的硕果金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当今中国也必定会因新闻改革而成就和谐繁荣的盛世局面!

4 从央视新闻变革看中国新闻节目变革

央视的新闻变革的成功, 给中国的新闻节目变革做出了好的榜样, 作为新闻媒体, 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新闻的宣传工作, 使电视新闻工作更加具有时代性, 更能把握时代规律性, 更富创造性, 不断的提高新闻作为舆论引导的权威影响力与公信力。作为电视人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深入的研究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与内心需求, 加强对舆情的分析, 做到以下两点:

4.1 打造精品节目、广开新闻言路

中国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精神, 这些作为向外界传播的识别符号应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 在央视新闻改革的前提和引导下, 新闻媒体一定要切实架起人文情怀的桥梁, 突出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扩展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充分运用移植发达省份的科学方法、技术手段、传媒理念, 嫁接海外的新闻模式、管理方式、传播渠道与各国媒体展开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多向合作, 紧密的与各高校相联系, 加强进修, 吸收先进观念和前沿文化, 共同发布、联合策展、合力影响、聚集引导, 通过人员的交流、技术的创新、思想的碰撞, 用心打造本土的精品佳作, 扩大美誉度与知名度。伴随着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 信息传送路径也相应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已经由传统的纸质传播发展成了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平台, 全国各个新闻媒体一定要紧紧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并且扩宽自身的宣传路径, 凭借新式的传播平台营造舆论的韧度。

新闻媒体的采访是能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由于新闻媒体对社会的覆盖具有局限性, 新闻媒体必须要始终保持“沉下去”的心态, 贴近民生、深入基层, 在群众中广布消息点、设立联络员, 真正倾听民生、反映民意、走进百姓,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舆论导向。

4.2 坚持以人为本、关照公共服务

新闻媒体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要时时刻刻贴近群众、了解民意、关注民生, 要舒缓基层矛盾、理顺社会情绪、畅通宣泄通道、化解人际纠纷, 发挥“解压阀”的引导性功能。在央视新闻改革的当下, 中国其它各个新闻媒体也要积极广辟设置互动平台、民生板块、增设服务窗口、发布社会信息, 实现、民声下情上达、资讯无缝传递、排忧济困、立足人本。为了更好的服务观众, 我国的各个新闻媒体必须加强与宗教、妇联、民政、公安、医院、计委等一些部门的合作与接触, 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积聚力量。

5 总结

新闻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增强了媒体公信力与服务性。现在, 新闻媒体人员全面释放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用更加高昂的激情和不懈的努力来为人民服务, 充分体现出新闻人“以人为本, 服务大众”的中心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 当今中国的各个新闻媒体也必定会因央视新闻的改革而成就和谐繁荣的盛世局面!

参考文献

[1]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媒体与民主》, (英国) 约翰蚄基恩著, 刘士军等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探索新闻》, 舒得森著, 台湾远流出版社;

[4]《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黄旦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篇4:论述文该怎么“读”

从考纲能力要求来看,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论述文阅读信手拈来,便可以在大学阶段更从容地应对学术性渐强的文章的阅读,为以后学习、科研打下基础,做好准备。但是,目前考生的平均阅读能力水平不能达到准确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要求。备考过程中学生的痛苦体验和近几年各地论述文惨淡的平均分便是最好的证明。理想与现实的错位首先是因为命题者在命制试卷的过程中对试卷难度的把握易发生偏差;其次,便是由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忽视阅读训练,对深度阅读不明要义的学习习惯带来的。综上,即便是在高三时期,学生应对这一令人“头疼”的题型,也必须从阅读习惯本身入手。这里并不排斥备考过程中知识层面、经验层面的讲解,如归纳错误类型、熟悉错误点设置的方法等。但与改变阅读习惯相比,这些备考更像是“药”。拿下这9分,不仅要靠“药”,也要靠“养”。

本文所谓的“养”,便是从平时深度阅读论述文选文出发,从阅读的状态,到阅读的方法,到检验阅读过程中短时记忆的成果,再到精读题干,与文本语言匹配,最后作出选择,“深度”二字必须贯彻落实到底。以下仅以阅读的环节为例,谈谈论述文该怎么“读”。

一、提笔如提枪,圈画不能忘

深度阅读的第一步,是要准备好认真阅读的姿态。最差的阅读姿态便是摆出与文本有距离的姿态,最不明智的阅读者,便是摆出这种姿态的阅读者。在实际的教学指导过程中,我一直和学生强调一个观点——阅读时的人应该像一个战士准备投入战斗那样。而笔之于阅读者,就应该像枪支之于战士那样被时刻提在手上。高度集中精神,眼神随着笔尖的指向看向文本,分析文本,是每个阅读论述文的人应该具备的姿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比注意力较难集中的学生正确率较高;同一个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比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下正确率高。

二、无惧句子长,擒贼先擒王

因为论述类阅读的选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甚至阅读内容距离较远,且又具有较强的学术色彩。对于阅读的学生而言,论述文即是枯燥乏味和“不明觉厉”的代名词,且这样的选文中往往会伴随着较难理解的长句,会出现许多不为学生所知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应该意识到论述文本的本质是说明、议论性质的文章,因此基本的文章结构知识就应该成为我们快速、准确理解论述类阅读文本的绝佳工具。

在短时间内找准作者的核心观点与次级观点之间的关系,找准各观点与证明该观点的例子。即搞清楚中心论点、分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即使再烦难的论述文文本也需要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更何况是全国高考语文卷的论述类文本。因此,不要对琐碎的知识点畏惧,而要为它们找到归属,找到领属它们的“王”,将每一篇论述文文本以结构图的方式“提”起来。

三、看完不算强,复述见短长

学生常常反应一个困惑,说自己看完一遍像没有看过一样。这种困惑当然首先可能源于他没有被文本“involed”,源于他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度加工。但还有一类同学,就是他加工后较容易忘掉文本的观点。对于这种情况,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运用“复述”的学习策略。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阅读文本的信息会在复述的过程中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转移。

当然,在限时的考场复述,是不明智的;但在平时的训练中,则应该加强。复述既是加深记忆的过程,也是考量自己是否读懂的过程,更是考查自己是否读得全、读得透的过程。我常常给学生提出一个较高的阅读标准:在阅读后好为人师。我们可以尝试想象一个场景:以宋代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这篇论述文为例,在阅读之前,我们对这个问题几乎一无所知,但在阅读之后,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向另外一个一无所知的人将这个问题讲个大概。这个要求既需要深度阅读和加工,又需要动用复述的能力。它既是一个标准,也是综合性的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是大学期间的学习,研究生期间的科研,还是在工作过程中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短时间处理陌生而复杂信息的能力都极为重要。即便学生现在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也不能向这种不能妥协。或者说,正是因为学生现在还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才要用应试的方式倒逼他们认真阅读,深度阅读,培养这种能力。

篇5:新闻通稿怎么写

不需要到达新闻现场不需要采访,也可了解情况

通稿应该准备两篇以上,至少保证一篇消息,一篇通讯。消息中应该包括整个事件的过程。通讯则是对消息内容的补充。

统一文本、统一口径

通稿原本是一些新闻通讯社的“专利”,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的媒体。后来,很多企业在对外发布新闻的时候,为了统一宣传口径,也会组织新闻通稿,以提供给需要的新闻媒体。

塑造品牌、植入广告

现在广告的效果弱化,人们更爱看有可读性的新闻,所以企业的新闻稿发布是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吸引外界关注、提高曝光率

新闻稿发布之后,长期留存在互联网上,客户通过媒体相关新闻和搜索等可以持续访问,也从而就给企业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新闻里的良好评价自然给企业一个高大上的形象。

范例

壹基金“芦山地震三周年”通稿思路(主稿和副稿)写作

主稿:壹基金我自己做了什么,展现数据和全貌(副稿呼应为具体的故事)。

副稿:主要讲故事,要具体,让人相信是真人真事,唯有这样才能打动人。以第三方的立场来说壹基金做的事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数据打动不了人,要通过讲故事打动人。

芦山地震三周年 壹基金累计支出资金2.29亿元

4月19日,壹基金发布了“420”芦山地震三周年工作报告和专项审计报告。截至3月31日,壹基金收到芦山地震捐款约3.86亿元,累计支出资金2.29亿元,已使用资金为全部捐赠资金的59.22%。三年里,壹基金与320个/次伙伴合作,实施了49个大型项目,灾区受益人次超过40万。壹基金芦山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基本按照规划进度有序开展,“以减灾为核心,创建韧性家园”的灾后重建工作初见成效。

与自然灾害发生在一瞬间相比,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是艰巨和漫长的。“420”芦山地震后,壹基金联合政府和民间公益组织等合作伙伴先后开展了紧急救援、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总计受益400,536人次。以来,在紧急救援和过渡安置工作结束后,壹基金将主要精力用于支持在芦山震后地区开展以减灾为核心的重建工作,目标是创建人人具有减灾意识、家家具有抗震能力的韧性家园。壹基金芦山灾后重建主要包括抗震减灾示范校园、抗震减灾示范社区、壹乐园项目和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原名:龙门山断裂带灾害管理中心)四个部分,既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注重提升学校和社区应对未来灾害的“软”实力。

在工作报告中,壹基金详细介绍了三年来灾后重建取得的各项阶段性成果。

在抗震减灾示范校园领域,壹基金邀请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知名设计师团队根据各援建学校的不同特点,设计、建造出建筑功能丰富、空间多样的校园,并为学校配备了教学设备,让学校成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场所和社区的活动中心。计划援建的8所抗震减灾学校、14所乡村幼儿园和20个避灾运动场中,6所学校和11个避灾运动场目前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6所幼儿园开工建设。同时,壹基金还计划在雅安地区的100所学校开展“减灾示范校园”项目,目前已完成前两批共60所学校的项目活动,从教师能力建设、儿童安全教育、校园风险管理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儿童自我保护以及学校减灾和儿童保护的“软”实力。

在抗震减灾示范社区建设领域,壹基金立足于帮助援建农村社区提升自身应对未来灾害的能力,聚焦安全农房、公共减灾机制构建和农村技术人才培养,先后开展了农村工匠培训、钢结构抗震农房和社区减灾中心建设。共培训农村工匠2,054名,援建钢结构抗震农房358套,10个社区减灾中心已竣工投入使用。此外,壹基金还于12月启动了安全农家项目,通过组建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完善社区灾害应急预案、配备减灾、救援物资及应急标识系统,提升社区“农户-小组-村庄”三个层面的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壹基金还着眼于通过提高艺术和体育教育的质量,帮助灾后地区的儿童在快乐中发展潜能。三年来,壹基金在雅安8个区县开展了“壹乐园”项目,为学校改建音乐教室119间,提供了104套运动和游乐设施,还为221名音乐和体育教师开展了教学技能培训。

在借鉴日本、中国台湾等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经验并广泛听取国内外地震灾害、重建规划、项目管理等多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壹基金与成都市团市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开展合作,结合成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整体改造提升计划,联合打造以儿童为中心的、集自然灾害和日常安全知识科普和体验于一体的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中心——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该项目以6-12岁的青少年为主要目标群体,面向全社会开放,通过建立情景化、体验式的安全教育场馆,帮助儿童学习灾害发生的原理,掌握互救自救的技能,做好积极应对灾害的心理准备,主动思考未来如何应对灾害。目前,该项目的选址、规划、项目设计方案已基本确定,计划在204月正式启动技术设计,年底前开工建设,完工,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壹基金得到社会各界壹家人的的广泛信任与支持,在芦山“420”地震后收到大量捐款。为了透明、高效地用好善款,壹基金制订了为期五年(.4-2017.12)的资金使用规划。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3月31日,壹基金芦山地震累计接收捐赠的善款和物资38,632万元,累计使用资金22,879万元,已使用资金为全部捐赠资金的59.22%。按照壹基金芦山地震资金使用规划,芦山地震三周年规划使用资金为26,500万元,累计使用资金为规划资金的86.23%,壹基金芦山地震救援和重建工作基本按照规划进度有序开展。

篇6:怎么写新闻搞

当我们策划了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按照活动策划文案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之后,我们要将这项活动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告诉大家。活动报道就是指利用新闻媒体(包括社团报纸、院报、校园网络等),通过发布本次活动相关新闻报道稿件来扩大活动的校园影响。显而易见,进行新闻报道,一方面是为了公布比赛的评奖结果,以体现活动组织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活动成果,扩大活动的正面影响,这同样是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一项完整的语文活动包括活动策划——活动宣传——活动实施——活动报道。

新闻学上将新闻定义为: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事实、报道、新近是新闻稿的三个基本因素。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新闻信息是人们众多信息需求中的重要部分;新闻信息在现代社会主要依靠大众传媒来传递;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就叫做“新闻报道”。

在进行新闻写作时,我们常常喜欢站出来对事件进行判断,希望读者认识到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问题,唯恐读者看不懂。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也能见到。其实,新闻写作者只需要客观地把事实本身交代清楚就可以了,“是”与“非”读者自有公论。只呈现事实,不表露态度,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其实事实就是作者精心选择和慎重编写的。在新闻的编写过程中,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渗透着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评价。

在传播效果上,呈现事实是一种巨大的沉默力量。虽然只是直观地传达事实,但受众在接受事实之后,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行思考评论。这一过程是沉默的,也许漫长,或者短暂,但是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会使其对新闻报道的印象更为深刻,新闻传播的力量也就更大。如第17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获奖作品《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原载《楚天都市报》),其引题为:“喝,喝,喝,各县各乡镇都得喝”,正题是:“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副题则是:“指标:200万元;目标:喝出‘发展氛围’”。正题和副题概述基本新闻事实,“200万元”数字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发展氛围”这个荒诞的理由则吸引人进一步把消息看完,而引题中三个“喝”字的叠用,很好地让记者借助事实来说话。《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这则消息全文完全采用客观报道方式,只呈现事实,把观点和情感隐藏在文字背后,没有任何评论和判断,让读者通过叙述的事实自行得出结论。这比直接宣传观点,更有说服力。该文篇幅短小,但是分量很重,刊发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几天后汉川市政府不仅撤销了《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系列酒的通知》,而且声明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加强整改,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一、新闻构成

一篇消息通常由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新闻结尾以及署名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内容如下:

1.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它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标题对于吸引、引导人们阅读新闻报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息的标题和其他文章的标题特别是文艺作品的标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文艺作品比较含蓄,比如鲁迅先生的名篇《看镜有感》,郭沫若的《女神》,朱自清的《背影》等,初次接触这样的标题,一般不易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内容,非要阅毕全篇,方能真切把握住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九曲回肠或弦外之音。消息的标题不能如此“含而不露”,相反,往往要求“一语破的”,点明这篇报道的精髓所在,令编辑和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之一。

同样是新闻标题,消息与通讯也有区别,消息的标题侧重标出动态,告诉读者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其传神之处往往在某个动词上。如“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报道征地造房手续繁多)。这里一个“背”字,活灵活现,形象动人。另外,消息标题要标出新闻要素。如一项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的野兔,如今在扬州丘陵山区的田埂上横行起来,成为一大灾难。《扬子晚报》的这篇报道的标题是:“扬州丘陵山区野兔成灾农民请专家指点对策”,使人望题而知文意,便于有选择的阅读。通讯标题可动可静,亦实亦虚,通常是主标题做虚题,副标题做实题,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访中国女排队员郑美珠、侯玉珠”。

运用修辞是制作优秀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鲜明、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收到宣传的最佳效果。如果将叙述比喻为水,那么修辞手法则相当于盐,由于这一元素的加入,平淡的标题也可以凭添味道。

不同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可以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对偶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能够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可以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能生发出不同的光彩。如:

体坛巾帼美如花:郭晶晶华贵牡丹 罗雪娟带刺玫瑰

――(2006年3月9日《石家庄日报》)

这则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两位女运动员比喻为两种美丽的花朵,由于这两位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更容易让读者去继续探讨记者会有这样的比喻的原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农民 卖鲜红的血 血站 赚黑心的钱

――(1996年4月16日《南方周末》)

对比在这则标题中的运用为标题增色许多,在这里作者将农民与血站之间不同的做法并陈一处,两个颜色词语“红”与“黑”对立放置,这样一来就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这些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新闻的内容,也将作者的愤怒之感表现了出来。

知否,知否,绿消红瘦(主题)

连绵阴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副题)

――(1999年3月11日《钱江晓报》)

该报道主标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仿用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仿写既切合新闻的内容,又将娇花淋雨后的可怜之态现于笔端。这样一来,使标题显得更加灵动,既契合文意,又颇具新意。

垃圾山,垃圾山,害得居民苦不堪,不知几时搬? 臭水流,臭水流,流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

――(2001年2月21日《长江日报》)

该标题是仿照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而做的。仿拟的运用让读者形象地感知当地居民受垃圾无人治理危害之重,使得这则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同时,反复与押韵的使用,使人读来琅琅上口,也为标题增添了活泼的氛围。

美汞污染源自中国? 环保总局:毫无根据

――(2006年4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设问句自问自答,明白地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这则新闻标题里,设问句不仅交代了新闻的基本事实,而且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菜鸟级选手学装修:怎样与设计人员打交道

――(2006年4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

在网络语言中,“菜鸟”一词随处可见,“菜鸟”的意思是初学者,在这则标题里运用这一词语给标题增添了活力。

女秘书pk洋老板(引题)

史上最牛女秘书轰动中国外企圈(主题)

――(2006年4月26日《南方都市报》)

pk本是英语“play killer”的缩写,意思为“杀人游戏”,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走红,“pk”一词也变得家喻户晓。在这则新闻标题中运用这个外来词语,为标题增添了趣味,也为本来就具有反常性的新闻更加聚焦人们的眼球。

制作新闻标题要遵守一下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要贴切传神。新闻标题应从新闻中抽取精髓,使读者望题而知文意,不能文不对题,更不能歪曲和虚构;

第二,要具体明了,突出新闻要素;

第三,要简练生动。新闻标题要求字少、句明、朗朗上口,最好能让人一见就为之砰然心动,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

2.消息头

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新华社×× ×月×日电”之类的字样,就是消息头。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运用。

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和“电”两大类。“讯”主要是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明“本

报讯”;“电”主要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各家新闻通讯社向报社传递新闻信息时,多数采用这种形式。

消息头有以下主要作用:一是使消息明显的区别于其它文体;二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消息前一旦标明“本报讯”就表明此消息是本报独家采集的新闻,拥有此消息的版权;三是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四是使新闻和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联系在一起,一旦失实,读者可以根据消息头判断是哪一家新闻单位的责任。如: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8时15分报道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记者程刚)3.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特有的概念,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又一重要特征。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直接接在消息头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具有开门见山、统帅全篇的特点和作用,是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述,揭示消息的主题和主要事实。以前人们认为,一般在导语中应当包括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六要素”导语逐渐向“部分要素”导语演变。也就是说,不再在导语部分平铺“六要素”,而是根据事件内容,选择性地展示其中关键的某些要素。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但并非“消息的第一段”。新闻界公认“导语是记者展示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以及新闻学教师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所以导语写作理所当然最受重视,耗费的心血也最多。如:

①本报北京8月10日电(记者叶铁桥)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蔷在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为保障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顺利进行,成功地实施了火箭消雨作业,所使用的催化剂不会影响环境。

②本报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吴晓东)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提名名单今天在京公布。

③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4日报道 人们一般认为,即使行驶在任何道路上的一辆汽车现在也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定位来及时发现它的踪迹,然而这次法航客机坠毁为什么就不能通过发达的卫星跟踪系统来发现其踪迹呢?法航飞机失事后各方救援人员耗时30多个小时才发现客机坠毁的大致海域,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机上没有安装GPS系统吗?为什么GPS系统不能帮助人们确定失事客机的下落呢?

(专家解读为何卫星不能发现法航失事飞机线索 2009/06/08 07:28 来源:每日新报)由以上三条导语范例可知导语的作用主要有三: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内容是什么;使读者愿意读下去;如果需要的话,制造适当的气氛。如例③,2009年6月1日,载有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共228人的法国航空公司AF447航班,原定从巴西里约热内卢飞往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后在大西洋上空失踪。法国军方一名高级军官巴黎时间6月3日早晨证实,这架空中客车A330客机已失事坠海。此事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各方积极打捞失事飞机残骸,以期知晓飞机失事原因。消息“专家解读为何卫星不能发现法航失事飞机线索”在导

语中,以人们的疑问制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新闻导语写作上虽有千变万化,但是也有一些公认的基本要求与准则。(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两个新闻要素;(2)要抓住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3)要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要素;

(4)要清晰、简明、生动,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其余部分。4.新闻躯干

新闻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承接导语,受导语制约,它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导语详尽、充实、丰腴,篇幅比导语长,它用确凿、典型的事实,表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者回答导语提出的问题。主体是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部分。

新闻躯干部分在消息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解释和深化导语。就是说,对于导语中所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细节和有关材料,使读者对于新闻事件有更清楚而具体的了解。

其二,补充新的事实。新闻导语一般只涉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在部分要素导语中往往只突出新闻六要素的某一二个要素。新闻躯干部分往往要补充导语中未涉及的新闻内容,使新闻要素得以完备;有时还要适当提供有关的新闻背景材料,以便读者对于报道的主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理解。

新闻躯干部分的写作要求:(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

(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使读者对于人物或事件有较完整真切的了解;(3)叙述生动,行文有波澜,保持读者的兴趣;(4)层次段落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请看下面这则消息:

美国一运钞车忘关车门 沿路撒34万现金

重庆晚报6月4日报道 美国一辆运钞车上周在雪城不慎掉落十多袋现金,有2名善心人士归还近28万美元,但有部分人拿走了另外6万美元。

雪城警察局警官康内伦表示,这辆运钞车是于5月29日在雪城古董店前遗失这些现金袋的。这些现金袋从运钞车敞开的侧门滑落。驾驶员显然没有注意到,继续按原定行程在路上行驶。

首先发现这些现金袋的是雪城古董店的两个人。其中一人表示,他起初以为这些袋子装的只是垃圾。他打开其中一个才赫然发现,“我的老天,里面全是钱。”

这些现金面额不等,从铜板到100元钞票都有。消息传开后,路过的车子及附近商家的人都跑出来,大部分都是帮忙捡钱。目前14袋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是还有2袋约6万美元的现金下落不明。

(2009/06/04 14:51 来源:重庆晚报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52368313)

上面这一则消息,在导语中,说出了消息中的主要内容,浓缩了全文的精华,基本让读者了解了事件的大致情况,但过于概括和简略,给新闻躯干留下了用武之地。第二、第三自然段是新闻躯干部分,围绕着这件事,补充了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增加了细节,“其中一人表示,他起初以为这些袋子装的只是垃圾。他打开其中一个才赫然发现,“我的老天,里面全是钱。”叙述生动具体可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5.新闻结尾

上面的消息范例中,最后一段“这些现金面额不等,从铜板到100元钞票都有。消息传开后,路过的车子及附近商家的人都跑出来,大部分都是帮忙捡钱。目前14袋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是还有2袋约6万美元的现金下落不明。”就是新闻结尾。在这一段中,记者改变报道角度,继续叙述事件,补充了一些事实,如现金的面额情况、路人帮忙拾钱的情况。但是读者很想知道的所有现金是否得回,在导语在已经出现过,在这里再重复一遍:“目前14袋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是还有2袋约6万美元的现金下落不明。”令人回味。

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话或最后一句话。它能总结全文,加深读者的感受,引发人们的联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事实上,新闻结尾常常被人忽略,有人甚至否认新闻有个结尾问题。是否需要结尾,或者需要什么样的结尾,还是应该视具体消息的主题和内容而定。

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在倒金字塔结构中,导语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新闻结尾对于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导语。美联社记者马利根对此深有体会:“一篇报道既要有好的导语,也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事实上,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工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工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整个成果„„一条使人激动的引语、一件概括性的趣闻、一段将最后一次打动读者的情感,即引起读者悲伤或大笑的有趣材料,可以使一篇报道生辉。这样,这篇报道看起来就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全的整体。”“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吉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其中,开头和结尾尤其值得讲究。文章起头起得好,才能抓住“眼球”;结尾收得好,才能有回味。所以,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尾被称为永恒的印象。对于许多写作者来说,结尾同报道的开头一样重要,遗憾的是,许多读者不会读到结尾,但是如果他们读了,就应该用一个值得怀念的结尾来回报他们。下面来介绍几种新闻的结尾方法:

――用引语结尾 特定报道最普遍的结尾样式是引语结尾。寻找一条能够总结报道基调或主要观点的引语,当你用一句引语作为结尾时,把消息来源放在引语之前,如果用两句引语作为结尾,消息来源就放在第一句引语后面,不要让“他说”成为读者记住的最后一句话。

“他把就业面试当作一项职业,赚了很多钱。”豪斯警官说。

罗思克先生这星期初被逮捕,当时他如约出席了他的最后一场面试——面试者是豪斯警官。“我们让他填写了一张旅行费用的收据”,这位警官说,“然后我们告诉他已经为他找好了目的地,那就是县监狱”。

――用高潮结尾 这种类型的结尾出现在类似小说写作手法的报道中,读者把悬念一直带到结尾。这种结尾更适合叙述式的特写报道,或者那种在一开始就抓住读者并驱使读者找出真相的短新闻,它厂用在采用金字塔结构的报道中。这里有一个例子:

最终,在两个半小时的听证会之后,柯伦(法官)判处格拉博斯基为期45个月的监禁,随后再是三年的假释。在向格拉博斯基父母点头示意的同时,柯伦对格拉博斯基说:“我相信他们今天坐在这里心情是沉痛的。”

――用悬念结尾 悬念可用于导语、主体,但更普遍用于结尾,尤其经常用在连载的系列报道中,这一技巧也能用在分节式报道中,每小节的结尾都设置一个悬念,这样就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了,它的概念就是:“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

下面这个例子节选自一篇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是关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密探罗伯特·帕克特已经使哥伦比亚人相信他是一个华尔街的金融商,他能为他们洗黑钱,但是毒贩们会最终相信他吗?这个片断以一个充满悬念的事件结尾。

帕克特6月7日那天留在办公室里,他在怀疑哥伦比亚人是否会意识到他已将他们欺骗到了危险境地。他的假身份会泄露吗?

――用事实结尾 这些事实是强有力的事实陈述,它们有时可取代导语,它们是总结了报道基调、口吻或总体特征的陈述。它们比引语结尾更难写,但是如果处理得好,它们会给读者强有力的震撼,它们才是真正的结尾。

力求一个非常短而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的句子,不过要选择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这个事实将留给读者持续的印象。

下面的例子描写的是一个住在斯波坎市一家破败旅馆里的男子,这个结尾是一个简短的陈述,重复了导语中的特殊重要点。

他担忧的是他的糖尿病,他被自己的大便出血和牙床溃烂吓坏了,他不知道他的住所后山上由白人员工组成的医院是否会治疗一个可怜的没有牙齿的黑人。

――自然而然结尾 你可能总是在你没话可说时结尾,尤其是使用概括式导语和按重要程度降序排列支持要点的报道,结尾可以是一句引语、未来行动或报道中的其他事实。下面这篇报道采用事实性的自然结尾: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一名捕虾的渔民因没有在他的船上使用联邦政府所要求的海龟保护装置而被关进监狱,国家海洋捕捞局声称:政府估计美国领海内每年有超过88555只海龟误入捕虾网而被杀。

另外,黑龙江电视台的短消息《林蛙不归路》的结尾也是这样的结尾方式:

回家冬眠不成的林蛙最终出现在农贸市场和人们的餐桌上。目前,伊春林区林蛙密度已由过去的每平方公里3万只下降到不足8555只。今年伊春林区发生了大面积森林病虫害。

一篇好的报道在形式上应当是具有对称美的。如果说新闻的导语是“凤头”,那么结尾就必须是“豹尾”。我们既要在导语上呕心沥血,也要在结尾上殚精竭虑。无论如何,新闻不能狗尾续貂,要避免使人在结尾时失望。写好新闻结尾,不仅可以使新闻在形式上更为完美,而且可以画龙点睛,使新闻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引起读者回味与思索。

6.新闻结构

前面我们分析了新闻结构的各个“零部件”,那么如何将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使它们组成一个恰当的新闻结构形式,就是我们接着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了。也就是说,新闻结构是指一篇新闻的材料组合,段落安排的整体设计。一般来说,常见的几种新闻结构是:

①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 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时间。

②金字塔式结构。又称“逆转倒金字塔式”。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后面, 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

③菱形式结构。这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因新闻的主要内容比较复杂,导语中容纳不下,也不能概括表达,适于在主体中分段叙述。

④车辐式结构。以一个中心事件或事物为纲,其他事实象车辐一样辐射出去。宜于报道比较散的事件。

⑤并列式结构。把众多主要事实并列叙述。适合报道事实各部分的重要性相等或相似的新闻,多见于公报式新闻。

二、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2.确切。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除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比如,“近200吨”比“几百吨”,“30多厘米”比“几十厘米”要精确。

3.简练。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正如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写新闻提倡写短句,说短话,强调简捷直叙,少曲迂回,尤其忌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避免。

4.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新闻语言讲究朴实,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

5.通俗。新闻语言的通俗,要求从读者(听众、观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在写新闻时,用语不以作者的认识标准为准,也不以

行业内的认识为标准,而应是最广大的读者认识为标准,对一些特殊用词,或者专有名词,应加必要的注释。

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文字功底已经在山水游记、心情散文写作中驾轻就熟,可当用同样的方法去写新闻、传播新闻事实时,却常常会出现含糊、不具体的情况。西方新闻学者艾米利达斯说过:“不要醉心于那种华而不实、铺张描写,要挤掉水分,因为这些除了证明记者善于使用陈腐的语言和手法外,不会有任何效果。”这段话告诫我们,在新闻语言中要尽量少用形容词。

少用形容词,但可以多用动词。多用动词可以使新闻标题制作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如《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一个“走”字,让整个题目都活起来。《进站车辆摆长龙,,头尾相距数百米,武胜路公汽站喊“挤”》,一个“挤”字省去了许多笔墨,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里车多(有35条公汽线路),又点明了这里的秩序乱,无法畅行。多用动词,也能使新闻主体内容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如荣获1999年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通讯《解读“弱女人”》(载《解放军报》1999年10月14日三版),在作品的第二部分,有一个细节是经过作者精心推敲的。37岁的朱留坤因得了癌症要动手术,正当妻子刘金珍恨不得“顶替丈夫去死”时,她自己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肿瘤。文章这样写道:“她本能地摸了摸衣兜里的钱:不够,不够,顶多只够给一个人看病。她喃喃自语,撕碎了诊断书,擦干了泪水,平静地回到丈夫的病房。”有人说,新闻就是动作。在这短短的一句陈述中,作者连用了“摸了摸”、“自语”、“撕碎”、“擦干”四个动词来描绘刘金珍这个“弱女人”的朴实和伟大。

相对于形容词来说,动词客观而具体。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和数字一样的作用。准确而富有个性的动作暗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清楚地告诉人们,人物在做什么,行为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例文】

南宁举办迎六〃一儿童视觉艺术展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林德荣)5月30日上午,由南宁市启点视觉艺术等单位主办的“迎六〃一儿童视觉艺术展”在南宁举行开展仪式。活动旨在通过以画展的形式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创作信心,让他们在视觉艺术学习过程中得以快乐成长。

当日,参展的一百多幅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画面效果色彩缤纷,充满了想象力的构思,童趣、个性彰显十足,所有的作品把生活的真实和童真的浪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画展现场,除了平面绘画之外,各种面具彩绘、立体造型等美术作品也非常富有创意,一些作品颇有“后现代派”的风格,令人对这些小小年纪的“画家”们佩服不已。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通过义卖形式把款项捐献给灾区小朋友,表达了一份爱心。

启点视觉艺术工作室的莫剑锋老师说,“视觉艺术”创作有别于传统美术教育,而是在美术活动中开发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消息来源:http://)

【例文】

市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落幕

日报消息(记者姚颖盈)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角逐,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暨讲故事比赛于16日顺利落幕。市公园路小学的冷昊轩获得了讲故事比赛特等奖,龙城中学的梁媛媛摘走了演讲比赛特等奖。

本次比赛小学组为讲故事比赛,中学组为演讲比赛。当天,共有来自六县四城区的29名小学生和33名中学生参加。同学们以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例,讲述着30年来家家户户的新生活,描述了30年来祖国和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我市第十六届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有近10万中小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动力。

据了解,活动组委会将从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中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4位选手组成我市代表队,参加5月底在南宁举行的全区比赛。

(消息来源:http://)

【例文】

“迎奥运、面向世界,保护版权”活动在京举办

本报讯(记者刘声)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迎奥运、面向世界,保护版权”2008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近日在京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8所高校40余名辩手将就版权保护的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据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介绍,今年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活动将结合奥运盛会凸显“更广、更深、更远”的精神,将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内法制建设作为辩论主题,着重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讨论版权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改进。举行的初赛辩题涉及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作者财产权的保护期、版权补偿金制度等。

上一篇:汽车团购会策划方案下一篇:国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