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读后感怎么写

2022-07-21

第一篇:新闻读后感怎么写

怎么写新闻

新闻培训材料

一、新闻基础知识

1、新闻的定义

我国新闻学术界专家陆定一认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著名记者范长江定义 “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2、新闻的要素及其特点 新闻六要素(5W+1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故(why)、何事(what)、怎么样(how)

新闻特性:真实性、实效性、准确性

3、新闻的体裁 (1)消息;(2)通讯;(3)新闻特写;(4)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新闻)。此外,还有现场短新闻、专访、调查报告等。 消息

消息分为动态消息、综合消息,习惯上,如果在狭义上使用新闻,消息又可称为新闻,新闻特指消息。

一般纪实性通讯

一般纪实性通讯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四种。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以报道人物为主,着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往往通过描写、记叙人物的若干活动和事迹,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消息主要是客观叙述,任务主要是及时传递新闻信息。消息在写作时就要求记者客观、如实地叙事,而且要简洁、明了、迅速。记者一般不能加以描写,也不应该能滥发议论,抒情更是受到严格限制。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用来较为详细而全面地报道一些重大新闻事件。

通讯可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不同的通讯也各有其侧重点。对于人物通讯,除了要叙事,大量地运用细节描写,还可以适当抒情。

4、消息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基本结构: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新闻背景与结尾几个部分。

(1)标题

应该直接明了,新颖吸引人,标题包括简单题和复合题,复合题从形式上分为两行题和三行题,具体包括四种类型:即肩—主式、主—副式、肩—主—副式和双主式。 (2)消息头

校内新闻消息头固定格式:广播稿

本台消息

记者**报道(不需要标题);校报稿

本报讯(记者**)(需要标题);新闻网稿

本网讯 (记者**)。

(3)导语

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先导,位于消息的开头部分,是紧接消息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一般是用最精练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导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或者最能吸引读者的内容,包括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导语是消息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A.提示主题,突出精华;B.具体准确新鲜;C.简明扼要;D.生动活泼。

(4)主体

主题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解释,或是对导语所提问题所设悬念的解答。主体的作用表现以下几个方面:A.展开导语所陈述的主要新闻事实;B.叙述基本的新闻事实;C.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设问式导语);D.解释消息的原因、意义。

(5)结尾

结尾多样各异,视情况而定,可以介绍背景,可以有一两句达到画龙点睛的议论,但应避免主观议论,也可以进行前景展望、关注事态发展等。(部分消息可不要结尾)

消息的结构形式:(1)倒金字塔

倒金字塔式就是把新闻中重要的材料放在导语中,次重要的材料放在稍后的段落,最次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到结尾,新闻材料的重要性呈递减趋势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

(2)时间顺序式

时间顺序式是按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自然地进行记录。比较适合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

消息的结构形式与其他报道体裁有明显区别,对事物要求较严,尤其是其中的“倒金字塔式结构”,为消息所独有。消息和一般的通讯多采用第三人称,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充当“隐身人”的角色,不直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一切议论、介绍、说明都是通过采访对象的口说出来,或者通过其行动表现出来。记者不介绍自己的行踪,不表达自己的感受。但访问记可以以第一人称出现,适当地表现自己的行踪和所见所闻,甚至还可反映自己和采访对象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过程和心理感受,从而产生现场感和感染力。

校内新闻一般包括:教育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人物新闻、会议新闻、生活新闻、等。

二、报道的要求

1、真实性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具体要求是:

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2)新闻中引用的材料,包括引语、数据、事例等必须准确、可靠,即使是每个细节,也必须完全与客观实际相符,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应弄虚作假,生编硬造。

3)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4)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概括要符合客观事物自身的逻辑,要求从事物的整体和联系上深刻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要防止简单、片面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2、时效性

新闻报道的新鲜性之“新”包括时间新、内容新、角度新三层含义,新闻贵在新,失去了新鲜性就没有报道价值。新闻记者一定要有抢新闻的意识,要快并且要掌握好新闻的发稿时机,越快越好。

3、准确性

准确,是新闻报道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说它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由于失去准确性的新闻,也就失去了传播的价值。新闻准确,就是说,对它的取材、角度、主题要明晰,根据其本来的面目进行实事求是的界定。

三、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形式

A、个别采访; B、开座谈会; C、现场观察; D、参加会议; E、蹲点;F、查阅资料;G、改写

2、采访过程 (1)采访前期

1)明确报道思想

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2)获取新闻线索

途径: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同学和朋友提供的线索、报刊杂志等。 3)做好采访准备

包括:新闻知识和素材、专项资料、采访提纲、采访工具(纸、笔、录音工具等)。

4)创造访问条件

包括:采访时机、言谈举止、采访氛围等。 (2)采访中期

1)掌握提问技巧

A、正面提——直接切入法;B、侧面探——间接探问法;C、反面激;提问要求:A、提问要简洁;B、提问要具体;C、提问要得体;D、提问要自然;

E、提问要深入

2)重视现场观察

A、抓住新闻点;B、核实事实真伪;C、深化主题理解;D、了解现场情景; E、观察现场细节

3)重视听觉功能

A、加强听力训练;B、掌握倾听技巧(运用目光、表情,抓住新闻

要点等)

4)做好笔录

A、掌握速记能力;B、记新闻要点;C、记易忘点;D、记疑问点;

E、记对方的思想和个性语言;F、记观察结果;G、记记者联想 (尽可能多记、字迹好认) (3)采访后期

1)注意深入采访(以小见大);2)仔细验证材料(包括核对资料、询问素材遗漏点);3)迅速整理笔记(确定新闻主题、明确写作思路);4)积累多余材料(备用)。

四、通讯及其结构

1、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事迹与思想的一种通讯体裁,主要是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 写作要求:(1)反映时代,有时代感;(2)表现思想基础,展示精神境界;(3)抓住特点,表现个性;(4)要掌握分寸,防止极端;(5)抓住有特色的细节,写好关键性的情节;(6)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2)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是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它重在记事,通过形象地、相对完整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揭示其影响和意义。

校内新闻一般用于以下题材:1) 重大活动的场面纪实;2) 反映良好精神风貌,高扬主旋律的著名事件的纪实;3)能发人深省的重大事件的纪实。 见习生容易犯的几个错误:

1、校内新闻消息头固定格式:广播稿

本台消息

记者**报道(不需要标题);校报稿

本报讯(记者**)(需要标题);新闻网稿

本网讯 (记者**)(需要标题)。

2、凡会议、活动类新闻,如是学校大型活动(会议等)只写领导名字,如果主持人与发言人是部门或院系主要负责人(处级,不含副处级)写名字,其余的人一律不写,如是院系或部门活动或更小范围的活动,只写部门或院系负责人(处级,不含副处级)的名字,其余一律不写。

3、出席会议、参加活动的领导姓名不可写错

4、单位和出席人物的顺序要正确,学校领导顺序:校党委书记 王少安,校长、党委副书记

邹友峰,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张国臣,党委副书记 周志远,副校长周英、卫中玲、张占营、王裕清、张锟、景国勋,校工会主席杨建堂,校长助理丁安民

我校举行“放飞梦想 情系理工”欢送2011届毕业生文艺晚会

百年理工逢盛世,千秋伟业谱华章。6月21日晚,“放飞梦想

情系理工”欢送2011届毕业生文艺晚会于我校南校区小礼堂浓情上演。校党委书记王少安,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国臣、党委副书记周志远、副校长王裕清、副校长张锟,工会主席杨建堂等领导及党办、宣传部、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领导、老师以及广大毕业生千余人观看了演出。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校歌》,此次欢送毕业生晚会正式拉开帷幕。合唱《祖国颂》悠扬美妙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了百年理工沐浴在祖国德泽下,对祖国无尽的热爱与赞美。生旦净丑演绎世间百态,唱念做打展示精彩人生,来自音乐学院的十二位俊俏花旦翩翩起舞,身着彩裙头戴锦翎,将舞蹈元素与京剧花旦有机融合,一举手一投足间尽显国粹韵致,犹如一幅匠心独运、精雕细琢的京味儿风情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随后,一首《爱在天地间》牵起了无数毕业生的心弦,珍爱、关爱、敬爱、慈爱,都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大爱”的追求,四年与理工大的相知相伴相随,此刻留下一颗感恩的心,灼灼其华。那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起走过,那一去不复返的《白衣飘飘的年代》,勾起了在场毕业生的伤感与缱绻情思;小品《理工情怀》再现了我校广大校友默默坚守生产第一线,胸怀国家心系理工的大爱人生。《梦想的翅膀》、《祝福》、《祝你一路顺风》写下理工学子对母校的不舍的眷恋,

“母校,我爱你”是理工学子今夜最想述说的情。随后,毕业生代表与老师代表分别发表感言,表达了对母校对恩师的感激和不舍之情,用真情诠释了理工师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真挚的情谊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老师们对毕业生的祝福和对开创美好明天的无限期许萦绕在毕业生的心头;点点滴滴的大学生活闪烁在影影绰绰的记忆深处,刻画在斑斑驳驳的《老照片》上,音乐学院带来的当代群舞深情演绎了毕业生的理工过往;《魅力太极》,人文故里,若蛟龙赤兔,尽显我理工大人之生机活力。一首留恋的歌,一段献给毕业生的“回忆录”,《今天我们毕业了》,映射了毕业生四年大学生活的每个角落。《青春百年》,桃李芬芳,百年理工,再谱华章。晚会首次采用新浪微博同步播出同学们的心语祝福,同时用老照片制作的DV再现了大学四年生活,现场充满着感动的气氛,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流下了泪水,伴随着温情的旋律,此次晚会圆满落幕。

今天我以作为理工人为荣,明天理工以我为荣。道一声祝福,说一声一路走好,愿2011届毕业生在这个放飞的季节载着希望、载着梦想,展翅高翔,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为母校再添荣光。

我校举办“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

赛”初赛

为了贯彻落实《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和“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河南赛区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9月29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河南理工大学赛区的评选活动在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会议室举行,校团委副书记陈昊、校学生处思想教育科刘文军老师、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韩宏斌、书法教师王爱军等担任评委,对147幅参赛作品进行了评选。

此次书写大赛以“诵写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以纪念建党90周年红色经典诗文为主要内容,书法作品分为软笔和硬笔两类,要求以楷书、隶书、行书书体规范书写。评选现场张贴和摆放着从各个学院挑选出的作品,尽显参赛选手的非凡才情与中国汉字的文化底蕴。楷书平稳方正、典雅端庄,笔画长短结合、曲直并举,有着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隶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尽情地舒展,流畅方劲;行书用笔活泼,运笔轻快灵活而富有生气。评委老师仔细观看了选手们的作品,笔墨的枯湿浓淡运用合理、通篇气韵生动的软笔书法作品和正确化、规范化、匀称化的硬笔书法作品,均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随后就同学们作品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评委老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们认为,同学们对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的热爱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希望广大书法爱好者继续深入学习,切实提高能力,争取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经过认真的评选,最终臧亚平、侯婷婷等七位选手荣获一等奖,白梦雨、孙腾飞等十四位选手获得二等奖,周绘、赵龙祥等二十一位选手获得三等奖。比赛中产生的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省级赛区的比赛。

“中华诵·2011全球华人学生暨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是继“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之后的又一重要赛事,本次书写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提升了同学们用语用字规范化水平与审美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我校隆重召开2010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暨大学生科技创新

表彰大会

4月19日下午,我校2010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暨大学生科技创新表彰大会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隆重召开。校党政领导周志远、周英、张战营、张锟,各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七百余名团员青年代表参加了会议。表彰大会由校团委副书记陈昊主持。

下午4时整,大会伴着雄壮的国歌正式拉开帷幕。会上,校团委副书记陈昊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共青团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教务处处长赵俊伟宣读了《关于表彰2010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决定》。随后,在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中,与会校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分别作典型发言,进行了经验交流。

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冯平就我校2010的共青团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2011年共青团的重点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冯平说,2011年是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共青团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团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建带团建,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指导思想和“突出核心目标,把握根本任务,抓好重点工作”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勇于发展创新,抢抓机遇、奋发向上,为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推动学校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副校长周英在表彰大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并简单回顾了我校在2010年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介绍了学校在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物质基础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在对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周英还对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求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精心组织,积极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平台;二是鼓励广大教师要热心参与、精心指导,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希望青年学生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最后,周英深切希望理工学子刻苦地学习科学知识,主动地投身科学实践,努力拼搏、奋发有为,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谱写辉煌壮丽的篇章!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周志远代表校党委向受表彰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并发表讲话。周志远指出,2010年作为我校新百年辉煌前进的第一年,我校共青团工作步伐坚实、成绩卓著,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开展取得了较大进步。广大青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对于学校全面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有重要意义。他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提出希望:一是,各级团组织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服务学校中心工作,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二是,各级共青团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适应时代需要,提高服务青年的本领;三是,共青团员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深入实践,勇于奉献。讲话中,周志远希望广大团员青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念,锐意进取,在全面开创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的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张亚伟莅校为处、科级干部培训班作专题报告

8月27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张亚伟教授应邀为我

校暑期处、科级干部培训班500余名干部作题为《大学发展、大学管理与大学管理者》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书记王少安主持。

张亚伟在报告中首先就大学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发展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和现实的课题,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目标追求,会有不同的发展样式。他结合全国、河南高等教育近十年来的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指出,当前大学发展既面临着战略发展、科学规划、经费支持和社会关注的机遇,同时也存在着资源约束、办学质量、管理效率、制度模式的挑战。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大学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准确定位、明晰目标、长远规划、争取资源、凝聚共识,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发展样式。

关于大学管理,张亚伟强调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大学又好又快发展的实现路径。他从文化管理、制度管理、资源管理和评价管理四个方面,对大学管理进行了审视与概括。他特别指出,一所大学的文化体现了师生共享的校园价值判断,决定着学校的品位,也是一个学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背后有文化,文化触及到的是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效用,决定着制度的成本。要加强形而上的管理、谋“势”的管理和品位的管理,引领思想理念、凝聚共同价值,认清发展趋势、把握发展规律,培养高尚情趣、营造和谐环境。制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载体。要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结构,优化扁平化管理和矩阵式组织结构,规范行为秩序、形成稳定预期。大学作为一个系统、组织,其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要打破“等靠要”等陈旧观念的束缚,强化资源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机遇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质量效益意识,提高资源的获取力、转化力和转化率,不断获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评价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效率管理和人本管理,是大学管理的有效方式。要本着科学有效、客观公正和现实可操作性的原则,确立评价标准,建设评价环境,规范评价方式,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其诊断、导向和激励的重要功能。

对于大学管理者,张亚伟强调,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学管理者必须进一步增强执行力、创新性、规范性和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要以学习实践“三平”精神为抓手,确立伟大的事业追求、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为抓手,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激发动力活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要努力成为让组织放心、师生满意、自己无愧的干部,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为河南高等教育和本单位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少安在报告会结束时指出,张亚伟书记理论学养深厚,视角站位高远,他对大学发展、大学管理与大学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内涵及其各自的当代任务的精辟论述,让我们对大学及其发展、大学管理及其管理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明确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这对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王少安希望全体与会同志认真领会贯彻张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下半年重点工作,进一步以领导方式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奋力实现学校事业的新发展。

我校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

近日,我校举办“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知校史,明国情,促成长”讲座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顺利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马莉老师及校史志办主任陈康教授应邀担任主讲嘉宾,500余名学生干部骨干聆听了报告。

首先开展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讲座上,马莉老师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定义、采

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当代中国民族分离主义新动向等四个方面向参训学员作了详细的介绍。相比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我国的民族区域制度呈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但台独、藏独、疆独沆瀣一气,严重威胁着我国民族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马老师告诫我们要时刻以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为使命,勇敢地同损害人民利益的势力作斗争。

接下来的“知校史,明国情,促成长”主题讲座上,陈康教授重点向大家阐述了我校在百年沧桑历史中的发展历程。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到如今的河南理工大学,我校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一批批的热血青年凭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积极参加爱国主义运动,勇敢反抗剥削,用生命谱就了一篇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我校师生超越艰难险阻,跨越重重障碍,几经搬迁,师资力量在动荡年代终得以保存,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师生更是怀揣满腔报国之志,使“勤奋务实,爱国爱校”的办学传统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聆听历史,陈康教授严谨而又幽默风趣的讲述不时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陈教授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磨砺自我,努力学习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本领,传承我校优良传统,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校史,了解我校的发展历程;明国情,感受社会主义制度先进的优越性;促成长,明确我们身负的重担和未来成长的方向。此次“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国情、校史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成才报国之志。

我校举办第二届“芭莎摄影杯”模特大赛

高贵与典雅并著,青春与时尚共舞。5月22日晚,由校团委、社团联合会主办,大学生流风艺术团承办的第二届“芭莎摄影杯”模特大赛在我校南校区小礼堂成功举办。此次大赛特邀我校特聘教授、原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刘庆孝教授,我校音乐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老师担任评委。我校近八百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此次大赛。

比赛在一场活力四射的开场秀中正式拉开帷幕。首先进行的是活力装展示环节,一个个动感十足、青春靓丽的模特相继走上舞台,他们或身材高挑姿态端庄或面容姣好、气质上佳,青春自信的展示使现场洋溢着动感的音符。在自制服装展示环节,风格迥异的音乐配合着灯光的变换,更加给选手们提供了发挥创意的空间。选手们有的用方便面包装袋和扑克牌拼凑出简单时尚的七分裤,有的则用垃圾袋、卫生纸重现日本动漫人物,还有的巧用生活中的编织袋、蚊帐、光盘等制成的燕尾服、晚礼服,无不凸显低碳环保的主题。在接下来的才艺表演中,选手们将古筝的典雅大方、街舞的个性张扬、朗诵的温婉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晚装展示中,选手们展现出来的古典娴静和温情柔美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经管学院的王彦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摘得桂冠,安全学院冯怀龙、经管学院朱琳分获亚、季军。

本次模特大赛的成功举办,活跃了校园氛围,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新生代大学生风采的舞台和机会,对于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第二篇:怎么写新闻搞

新闻稿

当我们策划了一项语文实践活动,按照活动策划文案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之后,我们要将这项活动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告诉大家。活动报道就是指利用新闻媒体(包括社团报纸、院报、校园网络等),通过发布本次活动相关新闻报道稿件来扩大活动的校园影响。显而易见,进行新闻报道,一方面是为了公布比赛的评奖结果,以体现活动组织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活动成果,扩大活动的正面影响,这同样是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一项完整的语文活动包括活动策划——活动宣传——活动实施——活动报道。

新闻学上将新闻定义为: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事实、报道、新近是新闻稿的三个基本因素。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新闻信息是人们众多信息需求中的重要部分;新闻信息在现代社会主要依靠大众传媒来传递;通过大众传播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就叫做“新闻报道”。

在进行新闻写作时,我们常常喜欢站出来对事件进行判断,希望读者认识到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问题,唯恐读者看不懂。这种现象在我国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也能见到。其实,新闻写作者只需要客观地把事实本身交代清楚就可以了,“是”与“非”读者自有公论。只呈现事实,不表露态度,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其实事实就是作者精心选择和慎重编写的。在新闻的编写过程中,任何一篇新闻作品都渗透着新闻报道者对事实的评价。

在传播效果上,呈现事实是一种巨大的沉默力量。虽然只是直观地传达事实,但受众在接受事实之后,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行思考评论。这一过程是沉默的,也许漫长,或者短暂,但是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参与,会使其对新闻报道的印象更为深刻,新闻传播的力量也就更大。如第17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获奖作品《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原载《楚天都市报》),其引题为:“喝,喝,喝,各县各乡镇都得喝”,正题是:“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副题则是:“指标:200万元;目标:喝出‘发展氛围’”。正题和副题概述基本新闻事实,“200万元”数字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发展氛围”这个荒诞的理由则吸引人进一步把消息看完,而引题中三个“喝”字的叠用,很好地让记者借助事实来说话。《汉川市政府办公室下达“喝酒任务”》这则消息全文完全采用客观报道方式,只呈现事实,把观点和情感隐藏在文字背后,没有任何评论和判断,让读者通过叙述的事实自行得出结论。这比直接宣传观点,更有说服力。该文篇幅短小,但是分量很重,刊发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几天后汉川市政府不仅撤销了《关于倡导公务接待使用“小糊涂仙”系列酒的通知》,而且声明诚恳接受舆论监督,加强整改,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一、新闻构成

一篇消息通常由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新闻结尾以及署名等部分组成。其基本内容如下:

1.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它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标题对于吸引、引导人们阅读新闻报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消息的标题和其他文章的标题特别是文艺作品的标题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文艺作品比较含蓄,比如鲁迅先生的名篇《看镜有感》,郭沫若的《女神》,朱自清的《背影》等,初次接触这样的标题,一般不易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内容,非要阅毕全篇,方能真切把握住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九曲回肠或弦外之音。消息的标题不能如此“含而不露”,相反,往往要求“一语破的”,点明这篇报道的精髓所在,令编辑和读者“一目了然”,这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之一。

同样是新闻标题,消息与通讯也有区别,消息的标题侧重标出动态,告诉读者正在发生或正在进行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其传神之处往往在某个动词上。如“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报道征地造房手续繁多)。这里一个“背”字,活灵活现,形象动人。另外,消息标题要标出新闻要素。如一项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的野兔,如今在扬州丘陵山区的田埂上横行起来,成为一大灾难。《扬子晚报》的这篇报道的标题是:“扬州丘陵山区野兔成灾农民请专家指点对策”,使人望题而知文意,便于有选择的阅读。通讯标题可动可静,亦实亦虚,通常是主标题做虚题,副标题做实题,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访中国女排队员郑美珠、侯玉珠”。

运用修辞是制作优秀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鲜明、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收到宣传的最佳效果。如果将叙述比喻为水,那么修辞手法则相当于盐,由于这一元素的加入,平淡的标题也可以凭添味道。

不同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如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可以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对偶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能够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可以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能生发出不同的光彩。如:

体坛巾帼美如花:郭晶晶华贵牡丹 罗雪娟带刺玫瑰

――(2006年3月9日《石家庄日报》)

这则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两位女运动员比喻为两种美丽的花朵,由于这两位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更容易让读者去继续探讨记者会有这样的比喻的原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农民 卖鲜红的血 血站 赚黑心的钱

――(1996年4月16日《南方周末》)

对比在这则标题中的运用为标题增色许多,在这里作者将农民与血站之间不同的做法并陈一处,两个颜色词语“红”与“黑”对立放置,这样一来就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这些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新闻的内容,也将作者的愤怒之感表现了出来。

知否,知否,绿消红瘦(主题)

连绵阴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副题)

――(1999年3月11日《钱江晓报》)

该报道主标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仿用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仿写既切合新闻的内容,又将娇花淋雨后的可怜之态现于笔端。这样一来,使标题显得更加灵动,既契合文意,又颇具新意。

垃圾山,垃圾山,害得居民苦不堪,不知几时搬? 臭水流,臭水流,流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

――(2001年2月21日《长江日报》)

该标题是仿照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而做的。仿拟的运用让读者形象地感知当地居民受垃圾无人治理危害之重,使得这则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同时,反复与押韵的使用,使人读来琅琅上口,也为标题增添了活泼的氛围。

美汞污染源自中国? 环保总局:毫无根据

――(2006年4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设问句自问自答,明白地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这则新闻标题里,设问句不仅交代了新闻的基本事实,而且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菜鸟级选手学装修:怎样与设计人员打交道

――(2006年4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

在网络语言中,“菜鸟”一词随处可见,“菜鸟”的意思是初学者,在这则标题里运用这一词语给标题增添了活力。

女秘书pk洋老板(引题)

史上最牛女秘书轰动中国外企圈(主题)

――(2006年4月26日《南方都市报》)

pk本是英语“play killer”的缩写,意思为“杀人游戏”,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走红,“pk”一词也变得家喻户晓。在这则新闻标题中运用这个外来词语,为标题增添了趣味,也为本来就具有反常性的新闻更加聚焦人们的眼球。

制作新闻标题要遵守一下几个最基本的原则:

第一,要贴切传神。新闻标题应从新闻中抽取精髓,使读者望题而知文意,不能文不对题,更不能歪曲和虚构;

第二,要具体明了,突出新闻要素;

第三,要简练生动。新闻标题要求字少、句明、朗朗上口,最好能让人一见就为之砰然心动,激发强烈的阅读兴趣。

2.消息头

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新华社×× ×月×日电”之类的字样,就是消息头。消息头是消息的标志,正规的新闻报道不可忽视消息头的运用。

消息头的形式主要有“讯”和“电”两大类。“讯”主要是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消息,一般都标明“本

报讯”;“电”主要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形式向报社传递的新闻报道。各家新闻通讯社向报社传递新闻信息时,多数采用这种形式。

消息头有以下主要作用:一是使消息明显的区别于其它文体;二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消息前一旦标明“本报讯”就表明此消息是本报独家采集的新闻,拥有此消息的版权;三是表明消息来源,以利读者判断;四是使新闻和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联系在一起,一旦失实,读者可以根据消息头判断是哪一家新闻单位的责任。如: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8时15分报道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记者程刚) 3.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特有的概念,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又一重要特征。 新闻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直接接在消息头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具有开门见山、统帅全篇的特点和作用,是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述,揭示消息的主题和主要事实。以前人们认为,一般在导语中应当包括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六要素”导语逐渐向“部分要素”导语演变。也就是说,不再在导语部分平铺“六要素”,而是根据事件内容,选择性地展示其中关键的某些要素。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但并非“消息的第一段”。新闻界公认“导语是记者展示杰作的橱窗,读者和编辑以及新闻学教师都会自然地设想,如果记者未能在导语中表现出水平,那么他就是没有水平。”所以导语写作理所当然最受重视,耗费的心血也最多。如:

①本报北京8月10日电(记者叶铁桥)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蔷在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为保障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顺利进行,成功地实施了火箭消雨作业,所使用的催化剂不会影响环境。

②本报北京8月13日电(记者吴晓东) 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提名名单今天在京公布。

③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4日报道 人们一般认为,即使行驶在任何道路上的一辆汽车现在也可以通过全球卫星定位来及时发现它的踪迹,然而这次法航客机坠毁为什么就不能通过发达的卫星跟踪系统来发现其踪迹呢?法航飞机失事后各方救援人员耗时30多个小时才发现客机坠毁的大致海域,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机上没有安装GPS系统吗?为什么GPS系统不能帮助人们确定失事客机的下落呢?

(专家解读为何卫星不能发现法航失事飞机线索 2009/06/08 07:28 来源:每日新报) 由以上三条导语范例可知导语的作用主要有三: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内容是什么;使读者愿意读下去;如果需要的话,制造适当的气氛。如例③,2009年6月1日,载有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成员共228人的法国航空公司AF447航班,原定从巴西里约热内卢飞往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后在大西洋上空失踪。法国军方一名高级军官巴黎时间6月3日早晨证实,这架空中客车A330客机已失事坠海。此事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各方积极打捞失事飞机残骸,以期知晓飞机失事原因。消息“专家解读为何卫星不能发现法航失事飞机线索”在导

语中,以人们的疑问制造气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告诉读者这条消息的主要内容,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新闻导语写作上虽有千变万化,但是也有一些公认的基本要求与准则。 (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两个新闻要素; (2)要抓住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3)要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新的时间要素;

(4)要清晰、简明、生动,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其余部分。 4.新闻躯干

新闻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承接导语,受导语制约,它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导语详尽、充实、丰腴,篇幅比导语长,它用确凿、典型的事实,表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者回答导语提出的问题。主体是体现新闻价值的关键部分。

新闻躯干部分在消息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解释和深化导语。就是说,对于导语中所涉及的内容,进一步提供细节和有关材料,使读者对于新闻事件有更清楚而具体的了解。

其二,补充新的事实。新闻导语一般只涉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在部分要素导语中往往只突出新闻六要素的某一二个要素。新闻躯干部分往往要补充导语中未涉及的新闻内容,使新闻要素得以完备;有时还要适当提供有关的新闻背景材料,以便读者对于报道的主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理解。

新闻躯干部分的写作要求: (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

(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使读者对于人物或事件有较完整真切的了解; (3)叙述生动,行文有波澜,保持读者的兴趣; (4)层次段落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请看下面这则消息:

美国一运钞车忘关车门 沿路撒34万现金

重庆晚报6月4日报道 美国一辆运钞车上周在雪城不慎掉落十多袋现金,有2名善心人士归还近28万美元,但有部分人拿走了另外6万美元。

雪城警察局警官康内伦表示,这辆运钞车是于5月29日在雪城古董店前遗失这些现金袋的。这些现金袋从运钞车敞开的侧门滑落。驾驶员显然没有注意到,继续按原定行程在路上行驶。

首先发现这些现金袋的是雪城古董店的两个人。其中一人表示,他起初以为这些袋子装的只是垃圾。他打开其中一个才赫然发现,“我的老天,里面全是钱。”

这些现金面额不等,从铜板到100元钞票都有。消息传开后,路过的车子及附近商家的人都跑出来,大部分都是帮忙捡钱。目前14袋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是还有2袋约6万美元的现金下落不明。

(2009/06/04 14:51 来源:重庆晚报 http://msn.ynet.com/view.jsp?oid=52368313)

上面这一则消息,在导语中,说出了消息中的主要内容,浓缩了全文的精华,基本让读者了解了事件的大致情况,但过于概括和简略,给新闻躯干留下了用武之地。第

二、第三自然段是新闻躯干部分,围绕着这件事,补充了时间、地点等新闻要素,增加了细节,“其中一人表示,他起初以为这些袋子装的只是垃圾。他打开其中一个才赫然发现,“我的老天,里面全是钱。”叙述生动具体可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5.新闻结尾

上面的消息范例中,最后一段“这些现金面额不等,从铜板到100元钞票都有。消息传开后,路过的车子及附近商家的人都跑出来,大部分都是帮忙捡钱。目前14袋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是还有2袋约6万美元的现金下落不明。”就是新闻结尾。在这一段中,记者改变报道角度,继续叙述事件,补充了一些事实,如现金的面额情况、路人帮忙拾钱的情况。但是读者很想知道的所有现金是否得回,在导语在已经出现过,在这里再重复一遍:“目前14袋近28万美元现金已归还。但是还有2袋约6万美元的现金下落不明。”令人回味。

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话或最后一句话。它能总结全文,加深读者的感受,引发人们的联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事实上,新闻结尾常常被人忽略,有人甚至否认新闻有个结尾问题。是否需要结尾,或者需要什么样的结尾,还是应该视具体消息的主题和内容而定。

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是在倒金字塔结构中,导语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新闻结尾对于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并不亚于导语。美联社记者马利根对此深有体会:“一篇报道既要有好的导语,也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事实上,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工夫比在第一段下的工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整个成果„„一条使人激动的引语、一件概括性的趣闻、一段将最后一次打动读者的情感,即引起读者悲伤或大笑的有趣材料,可以使一篇报道生辉。这样,这篇报道看起来就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全的整体。”“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吉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其中,开头和结尾尤其值得讲究。文章起头起得好,才能抓住“眼球”;结尾收得好,才能有回味。所以,明代诗论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提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尾被称为永恒的印象。对于许多写作者来说,结尾同报道的开头一样重要,遗憾的是,许多读者不会读到结尾,但是如果他们读了,就应该用一个值得怀念的结尾来回报他们。下面来介绍几种新闻的结尾方法:

――用引语结尾 特定报道最普遍的结尾样式是引语结尾。寻找一条能够总结报道基调或主要观点的引语,当你用一句引语作为结尾时,把消息来源放在引语之前,如果用两句引语作为结尾,消息来源就放在第一句引语后面,不要让“他说”成为读者记住的最后一句话。

“他把就业面试当作一项职业,赚了很多钱。”豪斯警官说。

罗思克先生这星期初被逮捕,当时他如约出席了他的最后一场面试——面试者是豪斯警官。“我们让他填写了一张旅行费用的收据”,这位警官说,“然后我们告诉他已经为他找好了目的地,那就是县监狱”。

――用高潮结尾 这种类型的结尾出现在类似小说写作手法的报道中,读者把悬念一直带到结尾。这种结尾更适合叙述式的特写报道,或者那种在一开始就抓住读者并驱使读者找出真相的短新闻,

它厂用在采用金字塔结构的报道中。这里有一个例子:

最终,在两个半小时的听证会之后,柯伦(法官)判处格拉博斯基为期45个月的监禁,随后再是三年的假释。在向格拉博斯基父母点头示意的同时,柯伦对格拉博斯基说:“我相信他们今天坐在这里心情是沉痛的。”

――用悬念结尾 悬念可用于导语、主体,但更普遍用于结尾,尤其经常用在连载的系列报道中,这一技巧也能用在分节式报道中,每小节的结尾都设置一个悬念,这样就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了,它的概念就是:“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

下面这个例子节选自一篇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是关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密探罗伯特·帕克特已经使哥伦比亚人相信他是一个华尔街的金融商,他能为他们洗黑钱,但是毒贩们会最终相信他吗?这个片断以一个充满悬念的事件结尾。

帕克特6月7日那天留在办公室里,他在怀疑哥伦比亚人是否会意识到他已将他们欺骗到了危险境地。他的假身份会泄露吗?

――用事实结尾 这些事实是强有力的事实陈述,它们有时可取代导语,它们是总结了报道基调、口吻或总体特征的陈述。它们比引语结尾更难写,但是如果处理得好,它们会给读者强有力的震撼,它们才是真正的结尾。

力求一个非常短而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的句子,不过要选择一个意味深长的事实,这个事实将留给读者持续的印象。

下面的例子描写的是一个住在斯波坎市一家破败旅馆里的男子,这个结尾是一个简短的陈述,重复了导语中的特殊重要点。

他担忧的是他的糖尿病,他被自己的大便出血和牙床溃烂吓坏了,他不知道他的住所后山上由白人员工组成的医院是否会治疗一个可怜的没有牙齿的黑人。

――自然而然结尾 你可能总是在你没话可说时结尾,尤其是使用概括式导语和按重要程度降序排列支持要点的报道,结尾可以是一句引语、未来行动或报道中的其他事实。下面这篇报道采用事实性的自然结尾:

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一名捕虾的渔民因没有在他的船上使用联邦政府所要求的海龟保护装置而被关进监狱,国家海洋捕捞局声称:政府估计美国领海内每年有超过88555只海龟误入捕虾网而被杀。

另外,黑龙江电视台的短消息《林蛙不归路》的结尾也是这样的结尾方式:

回家冬眠不成的林蛙最终出现在农贸市场和人们的餐桌上。目前,伊春林区林蛙密度已由过去的每平方公里3万只下降到不足8555只。今年伊春林区发生了大面积森林病虫害。

一篇好的报道在形式上应当是具有对称美的。如果说新闻的导语是“凤头”,那么结尾就必须是“豹尾”。我们既要在导语上呕心沥血,也要在结尾上殚精竭虑。无论如何,新闻不能狗尾续貂,要避免使人在结尾时失望。写好新闻结尾,不仅可以使新闻在形式上更为完美,而且可以画龙点睛,使新闻的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引起读者回味与思索。

6.新闻结构

前面我们分析了新闻结构的各个“零部件”,那么如何将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使它们组成一个恰当的新闻结构形式,就是我们接着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了。也就是说,新闻结构是指一篇新闻的材料组合,段落安排的整体设计。一般来说,常见的几种新闻结构是:

①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 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时间。

②金字塔式结构。又称“逆转倒金字塔式”。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后面, 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

③菱形式结构。这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因新闻的主要内容比较复杂,导语中容纳不下,也不能概括表达,适于在主体中分段叙述。

④车辐式结构。以一个中心事件或事物为纲,其他事实象车辐一样辐射出去。宜于报道比较散的事件。

⑤并列式结构。把众多主要事实并列叙述。适合报道事实各部分的重要性相等或相似的新闻,多见于公报式新闻。

二、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2.确切。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除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比如, “近200吨”比“几百吨”,“30多厘米”比“几十厘米”要精确。

3.简练。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正如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写新闻提倡写短句,说短话,强调简捷直叙,少曲迂回,尤其忌语言杂质,不要让复杂的结构和修辞手段、表情语言淹没事实。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避免。

4.朴实。质朴无华,具体实在,这是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新闻语言讲究朴实,就要“有真意,去粉饰,勿卖弄”。

5.通俗。新闻语言的通俗,要求从读者(听众、观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在写新闻时,用语不以作者的认识标准为准,也不以

行业内的认识为标准,而应是最广大的读者认识为标准,对一些特殊用词,或者专有名词,应加必要的注释。

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文字功底已经在山水游记、心情散文写作中驾轻就熟,可当用同样的方法去写新闻、传播新闻事实时,却常常会出现含糊、不具体的情况。西方新闻学者艾米利达斯说过:“不要醉心于那种华而不实、铺张描写,要挤掉水分,因为这些除了证明记者善于使用陈腐的语言和手法外,不会有任何效果。”这段话告诫我们,在新闻语言中要尽量少用形容词。

少用形容词,但可以多用动词。多用动词可以使新闻标题制作得富有文采,有感染力。如《让措施从墙上“走”下来》,一个“走”字,让整个题目都活起来。《进站车辆摆长龙,,头尾相距数百米,武胜路公汽站喊“挤”》,一个“挤”字省去了许多笔墨,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里车多(有35条公汽线路),又点明了这里的秩序乱,无法畅行。多用动词,也能使新闻主体内容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如荣获1999年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通讯《解读“弱女人”》(载《解放军报》1999年10月14日三版),在作品的第二部分,有一个细节是经过作者精心推敲的。37岁的朱留坤因得了癌症要动手术,正当妻子刘金珍恨不得“顶替丈夫去死”时,她自己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肿瘤。文章这样写道:“她本能地摸了摸衣兜里的钱:不够,不够,顶多只够给一个人看病。她喃喃自语,撕碎了诊断书,擦干了泪水,平静地回到丈夫的病房。”有人说,新闻就是动作。在这短短的一句陈述中,作者连用了“摸了摸”、“自语”、“撕碎”、“擦干”四个动词来描绘刘金珍这个“弱女人”的朴实和伟大。

相对于形容词来说,动词客观而具体。在某种程度上,它具有和数字一样的作用。准确而富有个性的动作暗示着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清楚地告诉人们,人物在做什么,行为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例文】

南宁举办迎六〃一儿童视觉艺术展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林德荣)5月30日上午,由南宁市启点视觉艺术等单位主办的“迎六〃一儿童视觉艺术展”在南宁举行开展仪式。活动旨在通过以画展的形式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增强他们的创作信心,让他们在视觉艺术学习过程中得以快乐成长。

当日,参展的一百多幅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画面效果色彩缤纷,充满了想象力的构思,童趣、个性彰显十足,所有的作品把生活的真实和童真的浪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画展现场,除了平面绘画之外,各种面具彩绘、立体造型等美术作品也非常富有创意,一些作品颇有“后现代派”的风格,令人对这些小小年纪的“画家”们佩服不已。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通过义卖形式把款项捐献给灾区小朋友,表达了一份爱心。

启点视觉艺术工作室的莫剑锋老师说,“视觉艺术”创作有别于传统美术教育,而是在美术活动中开发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发现自我、肯定自我。

(消息来源:http:///wenhua/whzx/20090531/045358.shtml)

【例文】

市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落幕

日报消息(记者姚颖盈)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角逐,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暨讲故事比赛于16日顺利落幕。市公园路小学的冷昊轩获得了讲故事比赛特等奖,龙城中学的梁媛媛摘走了演讲比赛特等奖。

本次比赛小学组为讲故事比赛,中学组为演讲比赛。当天,共有来自六县四城区的29名小学生和33名中学生参加。同学们以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事例,讲述着30年来家家户户的新生活,描述了30年来祖国和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我市第十六届青少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有近10万中小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同学们学习的动力。

据了解,活动组委会将从参加本次比赛的选手中选出综合素质较好的4位选手组成我市代表队,参加5月底在南宁举行的全区比赛。

(消息来源:http:///jy/xyfc/20090519/115459.shtml)

【例文】

“迎奥运、面向世界,保护版权”活动在京举办

本报讯(记者刘声)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迎奥运、面向世界,保护版权”2008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辩论赛近日在京拉开帷幕,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8所高校40余名辩手将就版权保护的热点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据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介绍,今年大学生版权保护主题活动将结合奥运盛会凸显“更广、更深、更远”的精神,将促进国际交流、加强国内法制建设作为辩论主题,着重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讨论版权保护在互联网时代应如何改进。举行的初赛辩题涉及民间文艺作品版权保护、作者财产权的保护期、版权补偿金制度等。

(消息来源:中青报 http://www.chinabq.net/cyol/zhoukan/yuedu/20080722-294.html)

第三篇: 新闻简讯怎么写

(二)

简讯是指200字以内的短消息,超出就不能称为简讯了。

简讯虽短,却应是一个完整的消息,要5w俱全,回答以下基本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

还要尽可能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何故、如何?

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界称做:5w。

when : 何时

where : 何地

who : 何人

what : 何事

why : 何因

连起来大意就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因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1.简讯的格式:

(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

(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

(3)主体 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4)结尾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2、怎么写(技巧)。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

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

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 (2008年10月0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

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导语的特点:有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

下面具体解剖一篇消息的导语:石城返乡农民工喜获“年礼” 赣南日报 2009年1月6日头版:近日(when),石城县琴江镇(where)的黄爱华(who)刚刚从东莞返乡就收到一份“新年大礼”——县里统一发出的返乡农民工优惠卡(what),优惠项目包括就医、就业、技术培训、法律维权等内容。

我们要学习,一是时间的表述,找最近时间点。二是讲故事的叙述手法。导语写作中的

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1、什么人参加进去了?

2、谁干的或谁讲的?

3、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5、主题是什么?

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这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么,导语有哪些类型呢?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气氛。如写烟叶生产势头好,就从描写某一生产现场如何一派繁忙,再讲整个乡或县的烟叶生产情况。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如开头以提问的方式,接着某乡或县采取怎样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如1月6日赣南日报头版头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走访慰问:1月5日,带着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及农村低保户、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老人和困难企业的关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深入到章贡区、赣县、南康走访慰问。

另外还有号召式、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导语要“立片言以居要”,但在写作时,往往免不了出现各种问题,常见问题称之为导语写作十忌:

一忌名称罗列式导语,某一活动往往是由五六家单位主办的,有的人在导语中将这些单位名称全部罗列出来,使导语显得既罗嗦又臃肿。读者关心的是这场活动,而不是主要单位,如果非要出现,可放到消息末尾。

二忌“为了式”或目的式导语。即将新闻事实所要达到的目的放进导语里,使导语膨胀

沉重,不堪重负。如为了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穿靴戴帽。

三忌背景材料式导语。新闻背景材料一般是解释新闻主体的,导语应开门见山,开始就用背景材料,不仅说不清,而且也容易使读者如坠云雾。

四忌学术语言作导语。将一些学术专业性强、难懂的专业名词放在导语中,显然使人看不懂,这里要做好“第二种语言的翻译”,使之通俗化、大众化、口语化。

五忌导语公式化。一些通讯员或记者喜欢用一个框框去套多种内容,结果是平淡无奇,千篇一律。公式化导语必然导致导语无新意,面目可憎。

六忌概念化。导语内无具体新闻事实,充斥了大而空的套话、空话、官话。

七忌数字堆砌。导语内数字过多,就会淹没新闻事实。统计数字一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最好不要将其放进导语内,即使要写,也应将数字形象化。

八忌长导语。导语冗长,使人感到很沉闷,根本没有兴趣再看下文。一般应控制在80字内,最多不要超过150字。

九忌逻辑不清,概念模糊。

十忌标题与导语重复。如题目: 县хх部门举行迎新春座谈会;导语:昨日,县хх部门在该局会议室举行慰问老干部座谈会。题目和导语几乎是“一模一样”。

(三)主体

主体是在导语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事实,使之更加详实、具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

主体的写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三点

1、围绕主题、扣紧导语。导语、主体、结尾是消息的完整肌肤,写作时对选材和结构要通盘考虑。新闻主体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不能一一罗列,但仍要紧紧围绕导语中确立的主题思想来挑选素材。虽然,有些素材很感人、很动听,但若与主题无关,也要忍痛割爱。在新闻诸要素中,主体需要包容哪几个要素,回答几个要素,回答哪几个问题,都必须紧扣导语的轨迹,而不能脱节。

2、段落分明、启承自然

从消息的段落大小和字数多少来看,新闻主体所占的篇幅较大,一般比导语和结尾要长。但是新闻主体不是大采矿,不能什么才都往里面装。写作时,要把材料排个队,安排好次序,那个在前,哪个在后,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材料构成一段,哪些材料构另一段,都要泾渭分明,力求层次清楚。每一段最好只说一层意思,不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处于胶合状态。提倡段落短一点,段落可以多一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尽量能够找到有机的联系。

3、手法灵活、叙述生动

消息写作固然以叙述为主,但不排斥其他写作手法。美国新闻学者麦尔文·曼切尔把“要表现,不要叙述”作为新闻消息写作的“第一信条。他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和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表现就会使之身临其境。”他说的表现,就是指生动形象的描述。在消息中加强形象描写,用生动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事物,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在消息写作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须有的,背景和结尾在某些消息中可以没有。

四、消息写作的误区

我们写信息报道,写出来的东西要么空乏无力、没有说服力;要么无法吸引受众、致使读者阅读欲不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多读、多看、多思考,提高消息写作水平,多出精品,更重要的是彻底摒弃为完成上级任务而写作的错误思想,变被动“要我写”为主动“我要写”,充分挖掘写作潜力,才能创作质量高、反响好的稿件。接下来,看一看我们在消息

写作中到底存在哪些误区。

误区一:弱化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如果眼睛不明亮,那新闻是很难吸引人的。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将大部分心思用在稿件的内容上,常常是写完稿后再起标题,想不出好的就随意编个了事,总觉得无关紧要。其实,这是陷入了弱化标题拟定环节的误区。标题绝对是一篇稿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我们阅读消息时,最先看到的常是新闻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会抓住受众的眼球让他不由自主被吸引着看下去;而一个索然无味的标题只能让你一扫而过不想再探究下面的新闻。因此,我们要多在标题拟定上下功夫,要按照创新、贴切、准确、精炼等原则做好每一个标题。

误区二:角度错位。大家都知道,我们负有及时宣传报道本单位大事要闻的职责。为此,我们大家都付诸了极大努力,但写出的东西质量却不是很高。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消息的采写角度上。我们的报道应该精益求精,努力增强报道的新闻性、亲民性、创新性,尤其在调整报道方向、拓展大众视角上下功夫,要善于从小的新闻素材中提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点。比如,基层会议和基层领导的活动不是新闻,而会议里出台的重要举措和领导强调的工作导向才是重点,我们在写作时只有避开会议角度将这些新闻要点“拎”出来,稿件才能出彩。如果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那角度就是新闻的灵魂,找准了新闻的角度,也就找到了报道成功之源。 误区三:贪大求全。我们在写作时,总想把单位的各项工作全面地反映出来,写消息时就不得要领地“

一、

二、

三、四”方方面面都想带上一笔,殊不知,那也是陷入了另一个消息写作的误区:贪大求全。我曾经有段时间在新闻写作时常会不自觉地带有机关应用文写作的痕迹,把稿件写成了总结报告式,总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其实,在消息写作中是要求的是一事一题,一篇消息只需说清一件新闻就可以了,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那这篇消息就很难写出质量了。

新闻报道的格式种类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一般情况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折衷式」、、「平铺直叙式」等写作型式。

「倒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是目前媒体常用的写作方式,亦即将新闻中最重要的消息写在第一段,或是以「新闻提要」的方式呈现在新闻的最前端,此种方式有助于媒体编辑下标

题,亦有助于阅听人快速清楚新闻重点。源于美国新闻界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在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正金字塔式」:此种写作方式刚好与「倒金字塔式」相反,是以时间发生顺序作为行文结构的写作方式,依序分别是引言、过程、结果,采渐入高潮的方式,将新闻重点摆在文末,一般多用于特写。

「折衷式」:,又叫新华体。此种写作方式为「倒金字塔式」、「正金字塔式」的折衷,亦即,新闻中最重要的讯息仍然在导言中呈现,接著,则依新闻的时间性或逻辑性叙述。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平铺直叙式」:顾名思义,此种写作方式就是注重行文的起、承、转、合,力求文字的流畅精准。对教师组织而言,由于时常必须发表对特定教育政策、事件的看法,此种写作方式反而适合组织在发表声明时使用。

最近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因而,标题要提炼

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除上述之外,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文首要加电头,像“本报讯”;文中要尽量使用直接引语,尽量少地进行记者的观点表达;行文要流畅,不要艰涩等等。

写作要领:

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新闻构成:题、文、图、表。

题:简要、突出、吸引人。

动。

宜(一页尤佳)。

文:导语100至200字:开宗明义,人事时地物。 主体300至500字:深入浅出,阐扬主旨。 结语100字:简洁有力,强调该新闻的意义与影响,或预告下阶段活图: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图片。 表:视需要加入有助于读者理解的表格。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 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 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此外,篇幅也不宜长篇大论,一般以1至2页为原则,必要时可以加入图表,增加文稿的专业性,切忌内容空洞、语意不清、夸大不实。

2.简讯是指200字以内的短消息,超出就不能称为简讯了。简讯虽短,却应是一个完整的消息,要5w俱全,回答以下基本问题:何人、何事、何时、何地?还要尽可能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何故、如何?

新闻的五要素,新闻界称做:5w。

when : 何时

where : 何地

who : 何人

what : 何事

why : 何因

连起来大意就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因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简讯的格式:(1)标题 概括简讯的主要内容。(2)导语 导语是简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简讯的最基本内容。(3)主体主体是简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4)结尾 是对简讯内容的小结。有些简讯可无结尾。

3.点评要主要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既然是评论社会现象,就会有褒有贬,或扬或抑,扶植和赞扬反映社会进步的真善美,否定和反对阻碍社会进程的假恶丑。当然,有些社会现象并非只有好坏之别,往往是错中有对,对中有错,这就要求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第二:认真阅读,重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1、换角度去思考、比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世上事物的答案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种社会现象(一件事),如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考究、推敲,才能看出它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如果局限在某一点或某一个角度来观察、分析,评论就会犯片面性、表面化的毛病。

2、重视升华

初读得到的印象感受是可贵的,它可能是正确评论的起点,也可能是错误判断的开始。因为感性的直观的看法毕竟是肤浅的。所以我们要追根溯源、穷根究底,要去粗取精、去假留真,才能得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科学结论。

第三:精心选好角度,集中笔墨写好一点。

角度,就是指点评的着眼点。写作时不要面面俱到、东拉西扯,要选好一个有创意的角度,

集中笔墨写出自己的看法,力争符合本质、给人启发。

第四:语言富有感情,要突出“点”。

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阅历、理论修养的限制,考试中用于新闻点评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见但又容易被人们疏忽、漠视的小事,无需讨伐,不要写得充满火药味,更不要小题大做,上纲上线,要把握好尺度。

用语要轻松中有严肃,委婉中带针砭,自由中显原则。要综合运用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句式要灵活多变,整散结合,以短句为主。

要抓住“点”字,点到为止,点出要害,语言简洁、明确、生动、有力。

第四篇:新闻消息怎么写

1、消息是一种新闻体裁,有短平快的特点,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讲究真实、及时!

2、消息的要素一般包含五个“W”,即以下五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为“W”: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

3、消息的结构:标题(有的会加上引题或副题)、消息头、导语、主体、结尾。例: 某某公司张三荣获“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标题) 本报讯 记者李四 报道(消息头) 某月某日,省政府在某某会堂召开省第某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会议总结了……,并对……进行了表彰。某某公司张三等45位同志被授予“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导语)。 评选省劳动模范,是省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的有力举措……(主体)。 据了解,……。(结束语)

] 具体的消息写法

把握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遵循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一篇消息要求达到“凤头、猪肚、豹尾”。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2、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用最简明的语言把消息的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告诉读者;像诱饵一样把受众吸引住,使他们有兴趣往下看,欲罢不能。这就是所谓的“凤头”。

3、主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要毫不矫柔造作,极少形容雕琢、清晰无误地把事情说清楚; 内容要足,信息量要大。所谓“猪肚”。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

4、背景:新闻背景又称为“事实背景”。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写消息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受众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5、结尾:结尾,对消息来说不是很重要。马克吐温说:“故事一讲完,文章即结束。”事实写完文章就止,结尾就在事实之中。所谓“豹尾”。消息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

第五篇:新闻通讯的怎么写

一、 通讯的种类: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

二、 通讯的特点 :

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也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媒体,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三、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要写出人物的特点;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是某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还有就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或是作一个侧面报道。

四、 事件通讯:

它是以重大的或寻常的事件为报道的通讯类型。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 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1、其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名了,线索要清晰;叙事要生动,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在叙事中要选好人物,写人物时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2、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通讯作为一种新闻媒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要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五、 新闻写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初学写作可以“描红模子”,从实践出发,边学习边实践,模仿着别的去学。

2、写新闻要有由头,最主要特点就是新,发生的事件离发表的时间越近越好。

3、多写短新闻,可以扩大版面的信息量,是各家报纸都特别提倡的。

上一篇:写同学友谊的作文下一篇:新闻采编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