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护

2024-05-17

商业保护(精选8篇)

篇1:商业保护

2.1产生方式不同

依民法概念而言,商业秘密的取得属于原始取得,基于权利人自身的合法劳动或其他正当手段取得的智力成果,是一种自然取得,一经产生即已获得,无须任何部门审批;专利权的取得除本身的智力成果的创造,还须依申请获得,即必须经专利局进行审查后决定,依法授予专利权。从这两种权利产生方式进行比较,取得商业秘密权的门槛比取得专利权的门槛要低,其适用面更广。

2.2构成要件标准不同

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型。商业秘密则要求不为公众所知悉、采取保密措施、能带来经济利益并具有实用性这几项条件。总的来说,商业秘密的条件要比专利宽松。不为公众所知悉与新颖性有一定联系,但不如新颖性要求得那样严。

篇2:商业保护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从商业秘密的定义中,可以总结出商业秘密必须具备三个要件:

(1)不为公众所知悉

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处于保密状态。商业秘密主要是靠秘密状态维持其价值,一旦被公开就不成其为商业秘密,其固有价值就会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此,商业秘密必须是秘密的,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由特定的人掌握和知晓。

(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

这里的权利人是指依法对商业秘密享有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商业秘密必须具有确定的可应用性,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

(3)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

权利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所掌握和使用的技术、经营信息是一项尚未为公众所知悉并具有保密价值的商业秘密,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合理的保密措施是指所采取的措施对该商业秘密是适当的和有效的,可以有各种不同形式,如对雇员规定保密义务、限制无关人员进入使用商业秘密的场地,制定各种保密准则或资料的保密性分类标准,以及配置必要的保密、防盗设备等。

1.2专利保护概述

所谓“专利”,是指经国家专利局审查,被授予专利权,已向外界公开,并依法受到保护的技术方案和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是技术垄断的合法化和制度化,它是鼓励发明创新,促使技术信息公开的一个合理工具,是法律授予的并且可以依法行使的一种权利。专利保护的实质是专利申请人将其发明向公众进行充分的公开以换取对发明拥有一定期限的垄断权。因此,专利具有如下特征:

(1)专利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财产权

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者通称为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是一种智力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其具有财产价值和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是指专利权的客体并无物质性存在,它仅是一种信息。

(2)专利权经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权而产生

由于专利权的客体是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一项发明创造被实践证明有价值后,从国家、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应当鼓励其推广应用。专利权人为了获得专利保护,必须向社会公开,并在一定时间之后成为公有技术。公开是为了在给予专利权人充分的法律保护的同时,使技术得以被社会公众利用。所以对专利权的保护,存在着公开与保密的冲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专利权人对专利权的行使需受公共利益的限制,其权利的行使不能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只有经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权才能够产生专利权。

(3)专利权具有地域性

由于专利权的产生是以国家专利主管机关的授权为前提,因此,专利权也只能在授权国家的范围内获得法律保护,而不具有域外效力。

(4)专利权具有显著的时间性

专利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有效,该期限届满之后被授予专利的发明创造即进入公有领域,成为社会公共财富,任何人均可自由利用。这是专利权区别于物权等其他民事权利的一个基本特征。

(5)专利权具有绝对排他性

由于专利权客体的非物质性,为了使专利权人能够实现其经济利益,专利权被依法赋予一定期间内的`绝对排他效力。也就是说,在专利权有效期内,除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形之外,其他任何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均不得实施其专利技术,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商业秘密和专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存在着相互联系,同时又存在着区别。可以说,当专利技术尚未公开时就是商业秘密,而一旦专利技术被合法公开,专利技术就与商业秘密相分离。

篇3: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探究

1. 商业方法定义。

广义的商业方法, 是商业运作方法的统称, 涉及商业的各个领域, 存在于商业运作的各个部分, 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其一度被认为同自然规律、自然现象、抽象思想一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不能被独占, 被排除在专利保护范围之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商业方法是指创造性的、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营商业的方法。此定义明显对广义定义进行限缩。美国《2000年商业方法专利促进法》写到, 术语“商业方法”就是: (1) 包括用于商业运作的技术方法在内的, 管理、经营或其他运作一个企业或组织的可专利的方法;处理财务数据的可专利的方法。 (2) 任何用于竞技、教学或个人技能的技术方法。 (3) 任何计算机协助履行 (1) 中描述的方法和 (2) 中描述的技术方法。2008年4月废止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4年出台的《商业方法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规则 (试行) 》中写到, “商业方法涉及商业活动和事务, 这里所说的商业比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含义更为广泛, 例如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租赁、拍卖、投资、营销、广告、旅游、娱乐、服务、房地产、医疗、教育、出版、经营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事务安排等”。同时, 规则还要求申请专利的商业方法, 其所属技术领域为用于完成该商业方法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领域。

2. 商业方法分类。

美国专利局将商业方法纳入705类, 主要包括市场分析、广告管理、产品服务目录系统、激励机制、信贷处理系统、银行业务、投资计划等。日本专利局则按照业务形态将其分为:B2B商业方法;B2C商业方法;C2C商业方法。

欧洲知识产权局将其分为: (1) 抽象的商业方法, 即此类方法的执行不依赖于任何装置。 (2) 依赖现存程序、装置执行的商业方法。 (3) 依赖特定程序、装置执行的商业方法。此种分类是基于商业方法与技术特征的关系程度而作出的, 很好地用审查标准将商业方法进行区分, 便于识别。

3. 商业方法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

只有在人造世界, 才有专利存在的可能。专利制度存在于人造世界, 只要有人力参与、控制和利用, 就有专利存在的可能。商业方法有一部分属于抽象概念世界, 有一部分属于人造世界, 是人类运用智慧改变世界的一部分, 也是一种智力成果。

目前, 对能够对商业方法进行保护的知识产权制度主要是专利制度和著作权制度, 而更多倾向于运用专利制度对商业方法进行保护。这主要是因为著作权只能保护作品的“表现形式”, 而不能保护作品的“灵魂”——“创意”, 而专利制度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二、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

1. 可专利主题范围。

一个发明能否获得专利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可专利性问题, 也就是该发明是否属于可专利主题, 二是该发明满足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前者, 那么是否符合后者也无需考虑。美国专利法第101节规定的可专利主题有方法、机器、制造品和合成物, 这是获得专利保护的门槛标准。除此之外, 判例法还要求抽象思想、自然规律、自然现象被排除在可专利主题之外, 因为他们属于自然界, 而非人造, 只有人造, 才可被授予控制权。商业方法也一度被认为是抽象的, 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而被排除在可专利主题范围之外。

2. 专利法之“方法”。

方法, 即做事的一系列步骤、手段, 这是通常理解。商业方法, 作为商业运作的方法, 似乎理应落入“方法”范畴。但美国专利法将“方法”定义为, 工序、技艺或制法, 包括对已知方法、机器、制造品、合成物或材料的新利用。《布莱克法律词典》将其解释为“一种方法, 操作, 或一系列旨在通过改变材料的化学或物理特性的一些新的、有用的或达到的结果的行为”。这两个定义都明显带有工业时代的色彩, 强调“方法”对行为对象物理状态或化学性质的改变。很明显, 商业方法不属于工业时代专利法上的“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专利法的传统理论和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司法实践不断通过判例的方式将“方法”的判断标准放宽, 从“机器或转化”标准, 到“实用、具体和有形结果”标准, 再到Bilski案中的“非唯一标准”:“机器或转化”标准只是判断方法发明是否属于可专利主题范围的有用且重要的参考和调查手段, 而非判断一项发明是否是可专利方法的唯一判断标准, 使得“商业方法”被纳入到可专利主题范围。

三、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实质条件

1. 新颖性。

新颖性标准有绝对新颖性标准、相对新颖性标准和混合新颖性标准。笔者以为, 商业方法专利的技术效果相较于传统发明专利明显不足, 对其适用的标准应该更加严格, 以保证质量, 建议采用绝对新颖性标准, 但这也加大了“在先技术”审查的难度。

对此, 可以建立公告制度和异议申报制度。在现有条件下, 对“在先技术”进行审查, 若未发现“在先技术”的存在, 即可发布公告, 公告期为六个月。公告期过后, 未有异议申报出现, 且该发明也符合其他实质条件, 即可授予专利权。公告期内, 提出异议的, 只要其方法先于申请专利的方法, 即可认定申请方的方法不满足新颖性条件。公告期后, 提出异议的, 要对异议方的相关技术的运用情况予以审查:”在先技术“必须从产生、运用时起, 连续使用, 如果其已经退出商业运作、管理、经营, 则不予支持。

2. 创造性。

对于创造性来说, 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确有显著的实质进步。如果只是“1+1=2”的简单机械结合, 将现有的商业方法或具有新颖性的商业方法和现有程序、电子装置结合, 而没有产生新的技术, 就不符合创造性条件。二是对创造性的考虑要作整体性考量, 看整体的技术效果。例如网络购物系统中出现的避免欺诈性交易的技术就是由于这种结合而产生的新问题。

3. 实用性。

对于商业方法, 其实用性受到很大局限, 因其更多的与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关, 很难像工业产品一样投入大规模的制造生产, 当然也存有例外, 比如ATM机。所以, 对其实用性而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是与特定设备相关的商业方法发明专利, 要求其设备可以投入生产;二是对于电子商务类、商业方法软件化的发明要求其能够产生简化交易的效果。

篇4:如何保护商业机密?

当谈及知识产权时,许多人能想到的仅仅是专利,专利使得投资者能够对其进行独家商业化。是的,如果你发明了某些有潜在价值的东西,你很希望投资并获得一项专利。不过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发明任何东西,可他们仍然拥有需要保护的商业机密。如:商标、图书版权,“任何需要时间、金钱以及努力去获取的,包括能给你带来竞争优势的配方、方法,或信息等。”Susan F.Fisher说,她是Denver’s Fairfield and Woods公司的律师。

商业秘密泄露很少是别有用心的工业间谍或心怀不满的前雇员所为。相反,Palo Alto公司合伙人James Pooley说,泄露商业机密绝大多数是无意识为之。一个良好的商业秘密政策可以减少泄密发生概率。以下几条可能会帮助你明白如何保护公司商业机密。并厘清了商标注册保护的基本轮廓:

1、建立优先事项和程序。哪些要素构成了商业秘密,取决于业务。它可以是一个生产过程,一个“秘密配方”,或正在开发中的产品。它可能包括客户名单,商业计划,或财务数据等。商业机密受法律保护,只有当所有者符合联邦商业秘密法案才行。“这并非如说的那样简单”,北卡罗莱纳州小企业和技术开发中心的Paul Ulanch表示,“你必须清楚地表明,它确实是一个商业秘密。”

接下来的建议听起来有些肤浅,但这些步骤实际上很必需。首先,“你应该界定哪些人知道它,”Fisher说,“你要使那些不需要知道的人得不到它,放在一个设定密码保护的特定计算机的特定文件中”,在这你按照密码的常识规则设定密码:尽量随机化,使人无法猜测,同时使用数字和字母,并经常更改。

2、以书面方式教育员工。实施一项公司政策,它应该清楚地说明为什么保密对公司很重要,以及一旦泄密,公司将受到何种伤害。公司应清晰地界定什么是商业机密,以及保护它的程序,并强调员工在这一进程中的作用。“这些政策应普遍引起高度重视”,Pooley说,“政策应尽可能详细,从而使得员工不会做出错误的事。”

确保机密性,坚持对需要保密的信息进行标注,就法院而言,协议也许是商业保密政策的最重要因素。一位律师会帮你制作一个草案。简单说来,Fisher说,让公司上下清楚公司机密不得泄露,并告知一旦不小心泄露应立即采取哪些详尽措施,尤其是法律补救措施。

篇5:商业秘密保护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保密工作,有效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利和经济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本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具有潜在商业价值、具有实用性,并经本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以及其它内部信息。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司各部门、各地市分公司、各城区(县)分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四条 商业秘密中属于国家秘密范围的,必须依据有关规定确定为国家秘密,按照国家秘密进行保护。

第五条 商业秘密中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

第六条 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保障安全、便利工作”的方针。

第二章 商业秘密保护的责任制

第七条 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人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第八条 各单位要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人员保密责任。公司全体员工有遵守保密纪律、保守本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应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检查。

第九条 各单位保密工作领导小组是商业秘密保护的工作机构,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上级保密机构、部门的工作要求,研究并决定本单位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开展。负责组织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教育培训、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事件查处等工作。

第十条 区公司各部门应按照本部门职责,研究工作中商业秘密管理的情况及问题,明确保护范围。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确定

第十一条 某一信息泄露后会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应当列入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

(一)损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二)损害企业经济利益的,(三)破坏企业营经活动的,(四)影响企业的安全和稳定的,(五)损坏企业技术进步和优势的,(六)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或不利地位的,(七)影响企业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等。第十二条 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公司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中长期建设规划、计划等信息;

(二)未对外公开的重大决策、决议及重要会议的内容;

(三)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支撑系统)状况,网络运行、维护、优化方案等信息;

(四)公司重大资本运作、融资投资计划等重要信息;

(五)生产经营数据,财务预算、决算,以及业绩披露相关信息;

(六)在招投标、商务谈判、采购、合同签订等过程中的情况、数据等信息;

(七)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营销策略,经营渠道、销售方案,以及客户资料等重要信息;

(八)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技术策略、技术研发方案,研究报告、试验数据等信息;

(九)人力资源、人事管理、党纪工作、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信息;

(十)按照法律或合同(协议)应承担保密责任的第三方商业秘密;

(十一)其他涉及公司重要经济利益、核心竞争力以及可能损坏公司良好形象的内部

信息。

第十三条 因国家秘密范围调整,商业秘密需要变更为国家秘密的,必须依法定程序将其确定为国家秘密。第十四条 商业秘密及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由产生秘密事项的单位(部门)。

第十五条 商业秘密的密级,根据泄露会使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程度,确定为核心商业秘密、普通商业秘密和内部信息,密级标注统一为“核心商密”、“普通商密”、“内部信息”。

第十六条 在确定商业秘密的密级时,须同时设定保密期限。可以预见时限的以年、月、日计,不可以预见时限的应当定为“长期”或者“公布前”。

第十七条 商业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应当在商业秘密载体上做出明显标志。

标志由权属(单位规范简称或者标识等)、密级、保密期限三部分组成。例如:“公司核心商密★2年”。

公司内部运转文件可直接在首页左上角标注密级和保密期限。

第十八条 商业秘密事项的知悉范围,应本着“最小化”的原则,限定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并按照涉密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十九条 对保密期限内的商业秘密事项,根据情况变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解密:

(一)该事项公开后无损于公司的安全和利益的,(二)从全局衡量公开后对公司更为有利的。第二十条 商业秘密需变更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围或者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产密(定密)单位(部门)应及时提出,由保密办核定;保密期限已满或者已公开的,自动解密。

第四章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须有保密条款,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各单位应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明确保密内容和范围,协议期限、违约责任。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对商业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等,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商业秘密的安全。

第二十三条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终端,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生产经营系统等存储、处理的商业秘密信息,应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第二十四条 因工作需要向各级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商业秘密信息时,应当以适当方式向对方明示保密义务;所提供涉密信息,由业务部门拟定,分管领导审批。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与外部的公司、单位开展委托咨询、谈判,以及联合研发、工程施工、外包代理、技术评审、技术转让、合资入股、外部审计、尽职调查、清产核资等活动时,要严格保护合作过程中产生或对外提供的商业秘密信息,须与相关方签订保密协议,声明权益,在具体保密条款中,需明确(但不限于)控制商业秘密信息的提供方式、限定使用人员、范围,不得向第三方公开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涉及重要商业秘密的会议、活动,主办单位要提前制定保密工作预案,并严格按照公司涉密会议管理规定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要加强对重点工程、重要谈判、重大项目的商业秘密保护,逐步建立保密工作“先期进入”机制。

第二十八条 重点涉密部门,应当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纳入风险管理,制定泄密应急处置预案,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各单位如发现商业秘密被盗、遗失、失控情况,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发生重大泄密情况,应当立即报告上一级保密工作机构,迅速组织查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泄密事件由本单位保密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认定责任,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应依法主张权利,要求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第五章 奖励与惩处

第三十条 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中,对成绩显著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三十一条公司员工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商业秘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党纪处分;情节较重或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公司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公司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责提出的商业秘密保护内容和事项,由保密办公室核定后另行印发。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单位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细则。

篇6:商业秘密的现状及保护

所谓商业秘密保护,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间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一段期限内不得利用企业的商业秘密从事个人牟利活动,非依法律的规定或者企业的允诺,不得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企业商业秘密。

一、商业秘密法律法规

(一)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第20条的规定关于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的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一款列举了3种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禁止性规范;第二款是关于不正当竞争进行界定的解释性规范;第20条是关于侵害商业秘密等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2条、第43条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第60条第2款关于附随义务的规定;第92条关于后合同义务的规定;第十八章第二节关于技术转让合同中关于技术秘密转让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4条、第80条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可以以非专利技术出资(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以及对非专利技术金额的限制规定;第61条第一款、第123条第二款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经理竞业禁止的规定;第62条、第123条第2款关于董事、监事、经理不得泄露企业或公司商业秘密的禁止性规定;第215条关于董事、经理违反竞业禁止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及其他责任的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第1款关于合营企业各方可以以工业产权(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进行投资的规定。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第8条关于中外合同者可以提供工业产权以及非专利技术(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作为合作条件的规定。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8条关于侵害其他科技成果(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的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3条关于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的规定;第40条第6项泄露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10条第2款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职责中,对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的规定;第37条关于国家商检部门、商检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51条第一款关于国家建立科学技术保密制度的规定;第60条关于非法窃取技术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27条关于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时,应当签订保守商业秘密的协议以及中介机构在从事代理或者居间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负保密义务的规定;第28条关于企业内部的保密制度建立的规定。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二款关于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的规定。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2条关于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有关事项的规定;第102条关于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给企业造成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19条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以及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三)行政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第2条第二款关于技术秘密转让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第24条第三款关于属于国家科学技术秘密的中医药科研成果,确需转让、对外交流的,应当符合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第35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重大中医药资源流失和国家科学技术秘密泄露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第26条第一款关于外国投资者可以用工业产权(包括商业秘密中的技术秘密)作价出资的规定。

(四)部门规章

1、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关于正确理解商业秘密的定义,合理认定商业秘密的范围的规定。

2、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作了具体的规定。

3、《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问题的答复》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规定。

4、原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对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作了细致的规定。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5条关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用人单位赔偿费用的规定;第6条关于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第2条关于由于劳动者未履行保守商业秘密的内容,造成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害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依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作出裁决作了明确的规定。

(五)司法解释

1、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会议《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纪要》(以下简称纪要)关于对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的规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二款、第三款关于侵权发生时当事人诉讼主体的规定。

(六)国际条约

1994年4月5日签署、1995年1月1日生效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第7节关于“未披露的信息的保护”的规定。

二、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商业秘密都十分重要。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部分都普遍受到法律的保护,我国是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同样依法保护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就显得非常必要,简单归纳其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益的需要。

商业秘密可以为权利人带来一定的、有时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不法分子为获一已之利,采取各种手段,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有时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要克服上述问题,必须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它不仅可以通过民事赔偿的方式有效弥补权利人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通过责令停止、罚款等行政手段及时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的需要。

商业秘密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它不仅损害商业秘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而且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有助于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良行为,有助于树立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经营理念。它可以使民法的基本原则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构建和巩固良好的市场秩序。

3、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商业秘密的保护。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而言,遵循《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运用民事法律手段保护商业秘密,是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中国已加入WTO,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商业秘密的进攻战和防御战,我们应当遵循《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要求,以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才能最大限度保护国内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利益。

4、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是提高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整体效果的需要。

在现实生活中,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以民事侵权最为常见,运用民事法律武器制裁侵权行为,给权利人以多种形式的民事法律救济,就十分自然地成为人们最常用的法律保护方法。民法保护成为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众多形式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加强民事法律保护,意味着抓住了商业秘密保护的根本和关键,有助于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整体效果。

三、商业秘密的现状

1、环境日趋复杂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使企业的经济活动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内企业和团体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公司、大集团在我国的投资力度日益加大,涉密人员的无序流动等等因素,使保密环境日趋复杂,泄密渠道明显增多。一方面,我国企业保密技术还比较落后,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及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使保密防范难度加大,给做好保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融入世界大家庭时间不长,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经济科技情报斗争的经验,而经济科技领域已成为情报斗争的重要战场。经济科技情报地位空前提高,涉及内容越来越广,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科技情报,可以给国家或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日益受到重视。

2、领域越来越宽

一是科技秘密。科技秘密的含金量最高,企业窃取到某项科技秘密,就可以用极低的成本和代价,获得最先进、最具经济价值的实用技术,直接实现其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是经营秘密。经营秘密涉及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如竞争对手的生产管理、产品营销,发展规划、实施战略等有经济价值的经济情报。只有充分了解了对手,才能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相应对策。以便在与对手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对外经济贸易秘密。概括地说,包括对外经济贸易关系、发展途径和策略;具体来讲,甚至包括某项经贸谈判的意图、底牌及谈判人的风格、喜好等,掌握了这些情报资料,可取得谈判的主导地位和主动权;取得有利于本企业经贸的谈判结果,可采取先于他人的措施。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容易受到侵害

篇7:企业(公司)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第一条

为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精神,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第二条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第三条

企业设立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由总经理任主任,负责公司日常商业秘密管理和保护工作。

企业各部门成立保密小组,专人负责本部门的保密工作,向办公室汇报工作。第四条

企业可根据商业秘密载体形式,对商业秘密进行标志,标志为商绝密级、商机密级、商秘密级三个等级。

企业在确定商业秘密密级的同时,可根据商业秘密的保护价值,确定保密期限。

第五条

企业应对商业秘密的产生、持续、变化、消灭,均采取必要的物理保护措施。

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科研生产厂区及重要部门,履行登记手续,严格执行公司参观访问管理制度。

对工艺流程实行分段、分车间管理,重点车间实行封闭式管理。

实行进出特许身份牌标识,建立电子监控报警系统,加强重点部位①监控与管理。

建立工业展览审查制度,工业展览计划报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审查,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方可实行。

建立工业垃圾集中销毁制度,对废弃纸张等商业秘密载体,采用碎纸机等工具直接销毁。

第六条 加强对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的管理及规范互联网的使用。

设置电脑进入密码,安装电脑操作历史记录程序,建立图文加密系统。对涉密软盘、优盘、光盘等移动存储介质要实行“统一购置、统一标识、统一备案、跟踪管理”。

给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配备专用传真机和打印机,涉密废弃传真纸和打印纸 应予以销毁,不得重复利用。

严禁在与互联网及其它外部网相连接的电脑上处理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电子文件资料。

电脑交与外部人员修理时,必须先拆卸涉密存储设备,防止商业秘密被修理人员窃取。

第七条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商业秘密资料的管理、借阅、复印、销毁办法,加强商业秘密资料、文件的管理。

对企业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所知悉的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进行登记归档,该部门负责人和该工作人员必须签字。

未经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事前许可和非为业务上必要,不得对商业秘密资料进行复印或复制。得到许可复印或复制后,复印或复制件与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相同。

因工作需要使用商业秘密资料,应向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服从其指示。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对使用情况应进行登记、记录。

商业秘密资料的销毁由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决定,以烧毁、粉碎和其他合适方法进行,并形成记录。

第八条

在员工招聘、就职、离职环节,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程序文件。聘用文件:包括保密协议、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保证书; 就职文件:包括岗位保密协议、岗位宣誓书; 离职文件:包括离职保密承诺书、离职职工调查表。

第九条 企业应定期举办员工商业秘密法律知识培训,进行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制宣传,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

第十条

对接触企业商业秘密的工作人员及其接触到的商业秘密进行限制。

对涉密的企业各工序之间进行严格的分割,使不同的员工只知悉有限的商业秘密。

在公司业务充分需要的前提下,才让员工接触相关商业秘密,并报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审查备案。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与涉密员工签定保密合同,明确员工的保密范围和保密义务。

企业员工不得在任何场合、不得与任何人谈论企业商业秘密,由此造成他人泄密,损害企业权益的,企业员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企业员工对外一切宣传、论文资料均不能涉及本企业商业秘密,并上报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审查备案。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企业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企业可以与涉密员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合同中约定脱密期②,但不得超过6个月。在此期间,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脱密措施。

第十二条

企业员工及其他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做出保密信息、职务成果的,相关保密文件、照片、图片、样品、磁盘、软盘等资料,应立即报告并提交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并由办公室审批。

第十三条

企业员工及其他相关组织、单位和个人,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取得或将要取得其他公司商业秘密或保密信息的,应在事前或事后向公司商业秘密管理办公室报告,由办公室审批。

第十四条 企业与对外宣传、采购、销售、技术交流、投资合作等单位的交往过程中,涉及商业秘密的,应当与其签定保密合同,要求其履行起保密义务。第十五条 员工合法离职前必须办理商业秘密资料的清退手续,将涉及商业秘密的资料归还给企业。

企业可以要求员工签定承诺书,承诺商业秘密资料完整归还。

①重点部位:产品技术开发研究部门,计算机中心和数据库,企业策划部门,财务部门等产生、处理、存储、使用商业秘密的部位。

篇8: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一般而言, 现有的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交易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和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秘密性。

秘密性, 是指该信息是不能通过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某一技术信息或者经营信息处于一种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状态, 即商业信息的秘密性是构成商业秘密的核心要件。在决定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时, 秘密性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不为公众所知悉”描述的即是处于秘密状态的要求, 即某项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尚未进入公有领域, 属于非“公共信息”或“公知技术”。基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及其所提供的保护, 其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要求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秘密”的标准———“不为公众所知悉”中的“公众”是指通常涉及该信息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 而不是一般的社会公众。

(二) 价值性。

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一项商业信息能在市场中为其权利人带来实际的或潜在的经济价值或者竞争优势。商业秘密的价值性是商业秘密获得法律保护的必备要件, 也是对商业秘密提供法律保护的利益基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体现商业秘密的价值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是竞争优势。不管是现实的、可直接使用的商业秘密, 还是正处在研究、试制、开发等过程中而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不管是技术性信息还是经营性信息;也不论是对生产、销售、技术开发等生产经营活动直接有用的信息, 还是间接有用的信息, 如失败的实验报告, 都可以构成商业秘密。

(三) 实用性。

商业秘密应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使用价值, 无论其在权利人手中或是被窃后在除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人手中都能够被应用。同样也能是他人获得同样或是更大的经济价值或是竞争优势, 所以实用性也是商业秘密必不可少的特征。同时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在质量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的新颖性和较长时期内不易被他人总结、研究而掌握, 所有人可据此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或提高产品质量, 能够带来一定竞争优势。

(四) 保密管理性。

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智力成果权, 其生命在于它的“秘密性”, 而要维持商业秘密的秘密性, 就需要权利人为使其商业秘密处于秘密状态而采取保密措施。如果有关人不通过保密措施证明自己主张权利, 从法律上来说, 就没有占有该商业秘密的主观意图, 不能成为权利人。而权利人只有通过采取保密措施, 表明了商业秘密的存在, 才能通过进行控制商业秘密而主张其权利。换言之, 权利人必须首先有将商业信息作为秘密进行保护的主观意图, 同时还必须实施客观的保密措施, 通过保密措施将其商业信息控制起来, 成为独占状态, 法律才能够给予保护。

二、加强对商业秘密保护的必要性

(一) 有利于维护企业的竞争权利, 鼓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与创新。

商业秘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无形财富, 是进行市场竞争的有效“利器”。但商业秘密的获取来之不易, 它蕴含着企业的巨大投入, 是企业或其权利人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而开发出来或获得的。现代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 各种“经济间谍”层出不穷, 如果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不力或不够充分, 他人可能就会任意披露、使用或以其他方式侵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企业的合法收益因得不到有效保障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这样就会打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不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反之, 如果法律重视对于商业秘密的保护, 无疑会激发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使其更具有竞争力。

(二) 有利于促进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 是市场充满活力与创新的重要力量源泉, 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之一。市场竞争应当是一种公正、有序、合法的竞争。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至关重要。如果不对商业秘密有效保护, 基于“经济人”的本性, 任何企业均可不经持有人许可而肆意剽窃或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 这样将会导致合法的商业秘密持有人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合法者的经济权益难以受到有效保护, 而违法者因违法行为却能获得非法收益, 这种使“守法者吃亏、违法者获利”的混乱状态有违市场竞争的真正本意, 使市场竞争失去公平公正的基本属性。

(三) 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是顺应国际竞争与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早已突破一国界限,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竞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流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与国际市场的拓展使各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 甚至达到“白炽化”状态。而各国企业往往将商业秘密作为击败竞争对手的“杀手锏”, 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对于商业秘密的立法保护。我国加强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这样有利于我国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维护我国的国际经济利益。

三、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不足

(一) 立法模式存在缺陷。

从目前来看, 我国现行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分散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法》之中。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和侵害行为的制裁等均有提及, 但对于如何保护商业秘密还是显得过于分散。这种立法分散主要存在两个弊端:一方面导致法律适用和执行力度差, 法出多门必将造成执行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导致立法内容片面, 从而造成判决不一, 甚至无法可依。另外, 商业秘密的相关立法层次性很差, 法律体系内部效力方面经常会出现冲突, 这进一步恶化了我国无法可依的现状。

(二) 保护范围阐述不清。

商业秘密的范围比较宽泛, 它既包括技术秘密, 也包括经营秘密, 它遍布开发、生产、销售、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行业领域, 由此造成商业秘密往往是动态的、不断充实完善的, 因此其保护边界往往不够清楚。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商业秘密的含义, 并通过大量实例予以解释和说明, 这种例证加概括的立法方式虽然将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规定得很清楚, 实则不然。很多时候, 市场主体不知道根据哪个规定处理商业秘密侵权问题。

(三) 侵权主体范围界定不准确。

《合同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为“合同当事人”;《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将“被侵犯单位的劳动者”规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 而对于个人侵犯商业秘密, 以及被侵权单位之外的主体行为未作相应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为“经营者”, 对于非经营者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没有做相应规定。这种种法律法规看似都对侵权主体范围做出明确规定, 实则不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 又可能来自于第三人, 而不仅仅限于本企业员工。

(四) 缺乏惩罚性的赔偿金机制。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损失的赔偿额的规定是侵犯期间通过侵权行为所获取的利润, 而并非以被侵害方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来作为赔偿依据, 而实际损失里包含了权利方进行商业秘密开发的成本, 由于被侵犯导致的利润减少, 调查侵害方侵权行为所投入的合理费用成本, 为诉讼所投入的合理费用成本等, 这些损失要远远超出侵权方在侵权阶段所获取的利润额。

四、现行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完善措施

(一) 完善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

在权利主体方面, 现行立法将侵犯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限定为经营者与用人单位, 而将从事发明创造而获得商业秘密及通过其他合法手段获得商业秘密的其他机构及自然人排除在商业秘密保护之外, 这样严重挫伤了有关单位、个人进行技术发明和创造的积极性, 不利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因此, 应对侵犯商业秘密的权利主体加以明确。在义务主体方面,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规定, 扩大商业秘密义务主体的范围, 除现有规定之外, 义务主体还应包括任何有可能知悉商业秘密的在职、离职员工和与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人以及依法负有技术合同管理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这样, 基本上解决了侵害商业秘密的刑事责任主体与民事责任主体不一致的矛盾, 从而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

(二) 扩大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

“TRIPS协议”中将商业秘密界定为:“本法所称商业秘密, 是指符合下列条件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和其他有经济价值的信息:不为通常触及该信息领域的人普遍知悉;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经济价值;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不违反国家法律, 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国外发达国家也纷纷将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展, 以维护本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 为了与国际接轨, 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在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可以借鉴“TRIPS协议”和发达国家立法中的规定, 加大对于商业秘密保护的范围。

(三) 增设惩罚性赔偿责任。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进行民事制裁时, 采取的是赔偿直接损失的“补偿性”原则。从现实来看, 商业秘密对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害是无法准确估量的, 不仅仅是当前的经济利益损失。商业秘密侵害行为还造成企业丧失市场竞争机会和份额, 这种损失是无法统计的, 也是巨大的。我们目前采用的赔偿直接损失的做法通常是以受害人的利润乘以侵权人侵权产品的销售量, 以此作为赔偿额, 这种赔偿方式对权利人的合法利益保护是有限的, 对侵权行为的其他不确定因素也难以估量。从国际上看, 一般采取“补偿性”与“惩罚性”相结合的赔偿办法。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下, 加害人除赔偿受害方的实际损失外还要受到处罚, 向受害人支付惩罚性赔偿金。我们也应该借鉴国际经验,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加入惩罚性赔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 以更好地惩戒商业秘密侵权人、加强对商业秘密权利主体的保护。

(四) 规定不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进行了规定, 但对哪些不应被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没有详细列举。目前仅见的也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的《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因此, 我们应该参照国外有关保护商业秘密的立法, 在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修改时, 补充规定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几种免责情形, 为司法实践提供严谨的法律依据:1、通过独立开发研究得到的与他人商业秘密相同或相似的商业秘密;2、接受其他合法持有人转让或通过商业秘密权利人明示或默示转让得到相同或相似商业秘密;3、通过对公开文献、资料、信息的研究得到的商业秘密;4、通过其他合法途径获得商业秘密等。

(五) 完善禁令救济制度。

商业秘密的禁令救济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商业秘密救济制度, 尤其在商业秘密没有被公开的时候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部门在实施禁令后及时通知侵权人, 可以避免侵权人可能的转移、隐匿、销毁等行为给禁令实施带来妨碍, 从而大大增强保护力度。此外, 禁令救济制度主要面向未来而又不与侵权停止请求权冲突, 通过禁令救济可以使得受侵害的商业秘密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处于一种秘密状态而保有其价值性。因此, 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参照美国的做法, 临时禁令和初步禁令, 增加当事人申请禁令的次数, 使其在临时禁令即将届满而申请初步禁令时, 能够更充分地掂量手中的证据, 考虑胜诉的几率, 决定是否起诉。总之, 通过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赋予商业秘密权利人在诉讼前、诉讼期间拥有请求发布禁令的权利。

摘要:商业秘密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 对于经营者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维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 明确商业秘密的特征, 完善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制度对于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打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有效处理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关于兔子的故事-兔子住的箱子下一篇:普通中专生的自荐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