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2024-04-27

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论文(精选8篇)

篇1:将写作教学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沃土

一、感受民风民俗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近年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民风民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正月里拜年祝寿说吉祥话,三月扫墓“插清明”,吊唁屈原吃粽子,七月初七观银河、牛郎织女会鹊桥,八月中秋吃月饼,九九重阳敬老人,腊月家家忙过年。还有小孩过周岁,婚嫁迎娶中的闹洞房,等等,构成了灿烂的乡土文化,是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留意、教学生筛选,其中该有多少人和事可以入文。千万不能对此熟视无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对此,我常提醒学生留意身边的这些乡风民俗,并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节日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并将其当作一次次的作文契机。如每当学生群情振奋时,我便予以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于是《欢乐中国年》、《我看端午节》、《小姨出嫁》等一篇篇鲜活的习作便应运而生了。

民风民俗的写作,不能流于表面,要表现出独特的中国味道。奥运开幕式上徐徐打开的那幅奥运经卷,就是中国味的文化的一种融缩和折射。要写出独特的中国味,除了要关注我们的生活,了解民风民俗外,还要善于汲取书本中为我们介绍的丰富的知识,扩展我们的文化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寻访历史古迹

无论靠山还是临水,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静谧的山村,无论是文化古城还是改革开放建设的新镇,各地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历史资源。如果能充分开发这些历史资源并加以灵活利用,就能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呈现出多样性、具体性和差异性。学会关注脚下的土地,学会翻阅已被湮灭的历史,用心触抚先人留下的或从容、或艰涩、或豪迈的履痕,我们就会置身于一个时空隧道,双眼洞亮,透视过去,审视现在,预见未来;我们就会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充实,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怀着一种崇高的爱与热情去关注脚下这块土地的存在与发展,并学会用手中的笔去描绘表达。

我的故乡常州,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我常带着学生,或流连于东坡园林,或沉醉在常州博物馆,或倾听天宁寺的暮鼓晨钟,感受这漫长的岁月里,从古吴文化至今的朝代兴衰更替,渊源流长的历史。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人文历史,学生对故土是熟悉的、挚爱的、崇敬的,引以为自豪的。事实上,学生对这样的参观十分喜爱,有的抚摸着碑石斑驳的痕迹感慨万分,有的坐在石栏上浮想联翩,有的仰视高大的佛像赞叹不已,有的撞击铜钟聆听远古的问候……触摸着历史文物,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万千思绪如源头活水涌入学生的笔端。在参加天宁寺祈福钟会之后,一位学生在《天宁寺的钟声》一文中写道:“这鼓一声,钟一声,磬一声,木鱼一声……乐音在大殿里,迂缓地、漫长地回荡着,在心灵里,在梦里……在梦里,有青山、绿水、红叶、黄花,还有慈母温软的胸怀,这就是故乡!”这样的文章是学生基于对家乡挚爱的基础上写出的最动情的语言。

三、探究地域文化

出于自然、历史、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过漫长的时间的积淀,每个地方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这就是地域文化。以常州为例,有以淹城遗址为代表的“春秋文化”;以天宁佛塔为代表的“佛文化”,以恐龙园为代表的“龙文化”,以名人名居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如果对这些文化进行深入探究,还愁文章写不出深邃感,厚重感吗?

我曾和学生一起探究过苏东坡对常州地域文化的影响。东坡曾十三次踏上常州这块土地,并选择常州作为终老之地,与常州结下了深厚的因缘。东坡的“常州情结”和有关常州的诗文创作对常州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和学生一起来到了东坡公园寻访东坡遗迹,后来,学生写出了《睹物思人雪浪石》、《在东坡雕像前的沉思》、《永远的苏东坡》等多篇佳作。

探究地域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力求表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可以写散文、诗歌,也可以写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个性化是指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考察探究后,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主见,不从众,这对乡土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2: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关 键 词】彰显风格;夯实基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同一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89-03

近期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应引导未来教师主动建构知识,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顺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亦满足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要求。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出现了“狂热”追求课堂表现力的怪象,能够出彩地演绎自己成为众多教师“潜心追求”的愿景,而迷失了对于教师基本教学素养的夯实。终究,教师不是演员。对于教师,教学有两个基本方面不可偏缺,即基本教学素养和个人教学风格,两者应互为促进,互为支撑。过去,针对“同质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重视基本教学素养的把握而忽略了个人教学风格的构建,这也成为过去教师教育的“诟病”之一,但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不能忽视对于教师基本素养的把握,一名出色的教师需兼容两者于一身,使得个人教学风格根植于基本教学素养之中,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一、课程的传授性决定了把握教学基本素养的必要性

知识是以传承和创新两种路径构建起其自身的体系的,而其中人类文明的代代传承构建起如今我们灿烂而丰硕的文明成果,对于知识传授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当属我们的课程。人类很早就萃取劳作生活中的知识精华,继而以课程的形式代代相传,这或许是我们人类最早的课程,其虽然不具有现代课程的严密组织与结构,但是人类对于课程传授性的基本方式却亘古未变,在人类课程不断传授的进程中长者成为传授的主导者,而年幼者则成为知识传授的受益者,在传递的过程中,人们还形成了对于传授者的一些基本要求。最初,只有那些长者、经验丰富并且能够被部族所认同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教授者”,这是人们对于最初教师角色提出的最早的素养要求。人们对于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是人们对于课程的寄托,人们希望下一辈能够通过一名出色的教师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无疑,在人类课程之初,教师基本素养已为人们所看重。

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对于基本教学素养夯实,如今课程较之过去已经有迥然之别,但是对于教师基本素养的诉求却越发高涨,这也成为现代教师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一名出色的教师一定是能够具有基本的教学素养,而如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构建个人教学风格的要求,其对教师教学基本素养更是提出了更高的期盼,标准对教师的基本素养从三个方面加以集中总结,包括教师信念与责任、教师知识与能力、教师实践与体验。这三个方面对于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明确而富有挑战。《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对于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毫无疑问是为了课程能够“完美而科学”的传递给学生,这也体现了知识的传授性对于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课程的传授性催生了人们对教师基本教学素养的要求,对教师基本素养的诉求也成为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的不断追求。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知识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核,课堂必须有一系列的严格规定和规范:如知识、价值的呈现必须体现体系化、结构化,表意象征符号化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知识的表达必须符合学术性的句法结构等。[1]从课程的社会学视角来看,其要求课程必须具有“客观性”,课程必须能够契合人们文化传递的基本要求,实现这一传授载体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素养,以契合课程的这一基本性质,即传递性。

二、课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何为风格?法国文学家布封(Buffon)1753年在法兰西学士院为他举行的入院典礼上所作《论风格》的演讲中提出,style is the man himself(风格即人)。[2]布封简明扼要地揭示了风格的特性,即风格是与个人相结合的具有独特性的一种追求,而教学风格即教师对于自身教学独特性的一种自觉追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由课堂的多样性决定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世界上也不会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课堂。课堂是由教师、学生、管理等诸多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由客观课堂要素所决定的。所以,一千个课堂要求有一千个教师,这是课堂多样性对于教师风格多样的要求,一名出色的教师是能够适应课堂变化的教师,是能够建构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美国的理查德·I·阿兰兹(Richard I Arends)教授指出,任何人要想在芸芸众生中取得卓越成就,都需要很长的时间。[3]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有造诣的教师也是一样的,需要在期望完美的动力之下有目的地行动,需要这样一种态度:学会教学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在这期间,教师通过反思和质疑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阿兰兹教授认为,教师教学生涯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教学风格形成不是一种短时期的,而是一种伴随其教学生涯长期存在的,教学风格是与教师这一特殊身份始终相随的,他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始而萌发,跟随教师职业成熟而绽放,教师与教学风格不可分割。第二,这种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次性塑造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与课堂的变化和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相伴随的,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没有任何两个时期风格是相同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是由课堂的多样性决定的,课堂是纷繁多彩的,由此要求我们教师要能够适应这种多样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本次《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标准要求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

nlc202309031944

三、教师教学风格不能没有基本教学素养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教师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有自己的“教学亮点”,这些教师往往挖尽心思突出自己、展示自己,对于风格的追求往往使得他们盲目模仿,他们并未静心思考这种风格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适合自己的课堂。于是,在很多课堂之上便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夸夸追求风格者有之,风格频繁变化者有之,风格标新立异者有之……

教学风格一定符合教师、适合学生、面向课堂,我们曾经听过一节中学的语文课,这名教师为了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做了很精美的演示文稿,以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演示文稿做得可谓专业,甚至有些花哨,当其开始放映其演示文稿时,讲台下学生一片惊叹与赞扬,深深的被其精美的画面所吸引,整节课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于课件的精美色彩与动画,完全将课本抛在脑后,教师是以这样的风格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是学生对于本节课基本教学目标的掌握效果其实很差,过犹不及。从这位教师来看,其花哨的风格其实也只是“好看不好用。”

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是否与基本素养“矛盾”呢?其实两者不是“矛盾”而是“同一”的,这个“同一”的终点就是课堂效益的提高。课堂作为教师课程传授的舞台,想要将课程演绎得精彩,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教学素养,同时也要具备与课堂“匹配”的教学风格,只有“同一”才会精彩,试想,一个没有基本教学素养的教师的课堂会是怎样的“飘渺”?一名没有教学风格的课堂又会是怎样的“贫瘠”?课堂教学风格是教师演绎精彩课堂的必备品质,但是并非所有的风格都是适合的,风格的形成是要以基本教学素养的夯实为前提的。

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正是基于课堂效益提高的根本目标对教师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绝不能忽视教师基本教学素养的夯实。

四、风格彰显:教师教学风格与基本素养的共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揣摩”自己的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适应学生多样化、课堂多样化的必然诉求。用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的比喻来说,在文化科学活动中,“事实的确不像鱼贩子案板上摆着的鱼。事实是像游泳在广阔的、有时深不可及的海洋里的鱼。”[4]但是,彰显教学风格的同时,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效益的高度来处理教学风格与基本教学素养的关系,教师在彰显自己教学风格的同时,要夯实基本的教学素养。

首先,彰显风格,教师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与责任。一是要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在彰显自身教学风格的同时,一定要具备正确的学生观,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否则教师的教学风格将会脱离学生而“形而上学”。二是要具有正确的教师观,教师彰显自身教学风格的同时,要深化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教师自觉提升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教师彰显教学风格是以其正确的教育信念与责任,即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为基础的,莫让教师教学风格成为飘渺的“空中楼阁”。

其次,彰显风格,教师要扎实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传授者”,扎实的知识构建与能力培养是其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提升教学基本素养的必然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于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即理解学生知识的能力、教育学生知识的能力、发展自我知识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必然具备这三方面的基本素养。教学风格是为教师更好地将课程传授于学生,教学风格与教师知识与能力互为支撑,剥离知识与能力亦或忽视知识与能力的教学风格不可取。

最后,彰显风格,教师要丰富自己的实践与体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体验得益于教师对于教育实践的观摩、经历与行为。一名教师突出的教学风格是在教学实践与体验中生成的,教学实践与体验是其风格生成的本源,这种风格根植于对于学生的理解、对于自身发展的评估以及对于课堂变化的把握,教学风格并非主观臆造,风格彰显源自于丰富的课堂体验,来自于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与解读。

总之,教师只有扎实基本教学素养,才能“怡然自乐”的彰显自己的教学风格,才能适时应对课堂的多样性,从而把握教学的艺术体验,实现教学风格的有效彰显。由此,教学的艺术则转化为把握教学风格与基本素养“平衡”的艺术。通过教学风格的彰显,实现基本教学素养地夯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正是基于教学风格与教学基本素养的彼此要求,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艳,梁树森.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 1-3.

[2]贺雯.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发展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2-3.

[3]陈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10(07):1-2.

[4]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J].上海教育科研,2002,(4):41-44.

篇3:让新课标的理念根植于课堂

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课

新的学习方式, 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 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为实现主动式、交流式合作学习, 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探索精神, 变讲堂为学堂, 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施教之功, 在于诱导;学习之功, 在于领悟.”我们教师只有做好自己的主导工作, 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地位, 学生才能发展思维, 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把学习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自学, 要求学生在自学前提下经过分析、归纳和综合写出阅读提纲, 并把不懂的问题设计成题目向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质疑, 然后教师再答题和精解, 使学生多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和发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作风.教师讲课要“小而精”、要做到设问精、讲解精、点拨精、让学生有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的时间和空间, 而不只是把知识死记硬背, 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技能的发挥.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难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支配学习的时间, 做时间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课

真正的好课应包括三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人文目标.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与传统教学有所区别的是, 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双基”的落实, 更应将知识做载体, 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并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 有机地进行人文教育;另一区别是, 不是让学生去被动接受书本上的现成知识, 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去主动掌握知识, 进行研究性学习.能达到这三个目标的课我认为是一堂好课.

三、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心理研究表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显著相关.因此, 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还要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 指点学习方法, 调控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 使每个学生思维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中, 教师用生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 设置问题巧妙、新颖、悬念不断, 再加上丰富的情态语言, 就能把学生带进一个又一个思想境界, 使他们的学习情绪高涨起来, 不断地用心思考, 面对各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这样, 就能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有利于学生为主体的课型,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就能增加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效率, 这样的课堂也是一堂好课.

四、具有学科特征的课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应具有思想性, 但不同的学科培养学生能力的侧重点不同, 语文课培养的是语言能力、数学课培养的是逻辑思维等能力…假如过多强调思想性, 就会使其他学科教学成了思想品德课.很多课上得非常生动, 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 但本学科的知识能力倒是很少掌握, 学科的特征被抹杀, 学科的要求被放弃,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浪费, 是低效的教学活动!

五、能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和教师灵活的教学机智的课

在传统的教学中, 而且往往在好的学校, 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整个课堂秩序井然, 教师讲课生动有趣, 神采飞扬.学生都在规规矩矩地坐着, 聚精会神地听课, 认认真真地做笔记, 老师讲了五条, 他们不会只记四条, 不会“越雷池半步”.整个课堂就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剧本, 即使有双边活动, 也像在演戏, 学生也是配合教师将戏演完.整节课学生完全跟着教师那唯一的思路.而且越是公开课, 好教师, 越是模式化.像这样的教学, 用传统的眼光看应该是很完美的, 教学目标达到了, 教学重点突出了, 教学任务也完成了, 简直天衣无缝, 无可挑剔.

然而, 这就是成功的课么?学生缺少了什么?缺少的是提出问题, 缺少质疑, 缺少批判性思维.因为这一切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备课很充分, 教案很翔实) , 安排得太紧凑了, 太严密了, 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太少了.他们怎么会有质疑的机会?怎么会有批判性思维?久而久之, 也就习以为常了.

这决不是好课.

能让学生提问的、有思考余地的、有开放空间的、有层次的课是好课是新课标真正提倡的课!

以上是个人的陋见, 请同行指教!

参考文献

欧阳芬.做专业教师.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5

张刘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华师大出版社.2004

篇4:浅谈根植于国学的药理学教学

关键词:国学?药理学?药理学教学

课?题: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建设”(总课题编号:01040131)的子课题“国学教育在职业学校德育中的实践研究”(编号:GXSD-311)的研究成果。

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的总称,不单是前人所说的经、史、子、集,还包括国内各地域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既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地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个职业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是检查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人文素质则是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成长的土壤和肥料。国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一大集成,当pharmacology被翻译成药理学时,国学就成了药理学成长的肥沃的土壤。

一、药理学中渗透国学知识

1.国学中蕴涵着中国特有的生生不息的智慧

德国科学家玻尔创造性地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假说,他将自己的卓越创造归功于《周易》太极图的启示。类似的情况也在药理学中发生:药理学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到叶天士烧黄土中的土霉素以及治疗疟疾的青蒿,无不包含着国人的智慧和精髓。尤其叶天士的青蒿治疗疟疾,使得青蒿素的研究者屠呦呦获得美国纽约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这不是偶然,很多中国药学成就和悠久的中医药学的沉淀是分不开的。

2.国学不是过去式,它在药理学领域里一直是进行式

从华佗的麻沸散,到今天先进的麻醉药品和麻醉技术;从诡秘的曼陀罗毒花,到水浒中的蒙汗药,再到今天为你我解痛的阿托品,中国药理学智慧都有所体现。

再如红楼梦一书中提到薛宝钗服用的“冷香丸”,还有食用的玫瑰清露、木清露,再到日用的香囊、香串、香瓶、香珠、香枕、香鼎、熏炉等香疗制品和用具,这都是古代运用香疗法的生动写照,今天则形成了以芳香精油为物质基础,以芳香疗法学为理论指导,依不同的方法让精油作用人体,通过调节人体的各大系统,激发人类机体自身的治愈平衡及再生功能,达到强身健体、改善精神状态的芳香疗法。

再如清朝时鸦片成为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导因,到今天成为癌症病人保证生命质量的吗啡;华佗创有五禽戏使人延年益寿,如今广场舞舞出老年人的风采,舞出了健康长寿新风尚。

3.药理学中讲到疾病的治疗并不局限于药物治疗,还包括心理、音乐、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性治疗

中国古代认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担的,并且其活动会在器官上反映出来,如“心之官则思”(《孟子》),“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黄帝内经》等涉及医学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阐述和应用。我们要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汲取能量来充实今天的现代药理学。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他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

我们对于国学的传承不仅在知识技艺上,更要体现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上。豪气如毛泽东的诗词: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我们要在国学的沃土上传承药理学,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将药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迎合由治病到治未病、由药物治疗到全方位的立体治疗方案的健康理念。

二、国学为药理学提供生命的哲学支持

国学为人类贡献出的是“生命的学问”,是社会人群体悟出的人生哲理,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药理学中的药物如同载舟之水,药可治病,亦可害人,如夺命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致儿童中枢神经和肝脏损伤,甚至能导致死亡,已经发生了数千例的不良反应。

中医中的平衡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影响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如“和气生财”,“和”同样体现在药物的选用上。糖皮质激素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用的皮炎平软膏中含有,哮喘用的倍氯米松也是这类药物,可这类药物是一把双刃剑。糖皮质激素既有抗炎、抗毒素、抗免疫、抗休克的作用,可以促进骨髓造血、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分泌,还有退烧的作用。可见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广泛,所以可用于许多疾病的治疗。但它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吗?答案是否定的。此类药物可降低人的抵抗力、延缓伤口和骨折的愈合、造成满月脸水牛背的特殊体型,致使很多人谈激素色变。就如糖皮质激素帮助我们度过了SARS,挽回了许多病人的生命,但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股骨头坏死的遗憾,所以生命面前我们要权衡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

三、国学为药学工作者提供道德和伦理学的思想支持

药物是有灵性和生命的。如最初被人们当做药品的甲骨文,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历史——殷商文化,成为研究中国文字的重要资料。清朝鸦片成为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导因,并令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然而伟大的中国人民最终站起来了,而且稳稳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国人的刚强淳朴,得以生生不息。

如今,各种利益冲突激烈的情形下人们发现中国国学是医治“道德沦丧”的救命良药。真正的古代经典,尤其是儒家经典,里面所说的道理和经验,也不过是关乎民生的最为朴素的大原则,与今人所奉行的道德法则并无根本差异。留名于世的华佗、叶天士等都是深得人心的医德高尚的名医,而我们最美的乡村医生不辞艰辛,在最基层谱写生命的赞歌。

今天我们的药学工作者面临药物的动物实验、临床实验、药物的上市、药品的交易等问题。利益和道德时时在考量着药物工作者。《道德经》第七章写道“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国学中的哲学、儒家、道家、佛学思想中对人的教化,培育了一代代的中国儿女,知荣辱,明事理。我们要根植国学,培养中职学生形成行业价值观。因此国学不再是诗词歌赋的外在表现,已经深入到药学工作者的灵魂。

国学教育培养了一代代经天纬地的人才,国学教育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国学的熏陶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药理学的敲门砖,开启理解记忆的大门,看到繁花似锦的药理学发展和成果。国学的精髓及朴实和药理学的精细高端将会碰撞出灿烂的火花,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这可以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适应当前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洁.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2013(13).

[2]张加明.高校国学教育的路径探讨[J].高教探索, 2012(3).

篇5: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一、自主预习

学会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开始。小学生年龄小, 学习的经历过于贫乏, 让他们自主预习, 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 在一开始引导学生预习时, 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导学方案。教师要针对学生学情、教学内容等进行具体分析, 结合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制订合理的导学方案, 让学生根据导学方案的指引完成预习。

在设计导学方案时, 教师要研读教材, 把握单元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要清楚知道单元中的单词、句型、对话、语篇有哪些, 这样才可以在导学方案中明确地给出指引, 让学生带着清晰的目标进行课前预习。此外, 教师还要设计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预习, 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热情。

案例:在教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之前, 教师在设计导学方案时, 可以把教学重点 (句型:一般过去式的陈述句;词汇:laugh, wear, start, quick, next, turn;语音:字母组合ar在单词中的读音) 和教学难点 (句型:一般过去式的陈述句;词汇:be动词和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和读音) 的内容, 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都写在导学方案里, 再让学生根据导学方案的指引, 去理解story time部分的内容, 以及学会单词和句型的用法。诸如此类的导学方案可以激活学生对有关话题、语言功能、语言结构的回忆, 并让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二、设置情境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 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给学生创设语言情境, 引导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知语言。

(一) 利用课本插图,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上课伊始,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中的插图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推测文本的情节。或者可以在brain storming环节, 用who, what, where, how, when, why等疑问词来激发学生思考, 并进行语言表达。

案例:在教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时, 教师可以把书上的四幅插图用大屏幕展示出来, 让学生根据插图推测故事内容。并给出几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king?Does he look foolish?What does the king like?Can you guess?How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men?Do they look honest?Would you trust them?How do you think of the boy?Does he look clever?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阅读故事, 当他们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时, 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已经很透彻了, 也就能较为成功地完成自主学习的任务。

(二) 利用英语活动, 点燃学生求知热情

在小学英语课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激活课堂氛围。如:学生喜欢的歌曲、韵律诗, 还有游戏等。这些活动如果运用得当, 可以强化重点, 突破难点,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中, 习得语言知识。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阶段, 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意识。因此, 英语活动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

案例:在教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What a day时, 教师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歌曲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唱歌时知道rain是“雨”的意思之后, 再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更多表示“天气”的单词, 并在自主探究中, 获取更多的英语信息。又如, 在教Unit 3 Holiday fun时,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猜测游戏, 如问学生:Where did I go on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通过猜测老师的假期活动, 呈现单元重点句型,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英文表达和假期有关的知识。这些活动不仅锤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让他们体会到“玩中学, 学中玩”的课堂乐趣。

篇6:让“情感”根植于语文教学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断生成的语境和语流中,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这样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结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1、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是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二段课文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总倾向于小金花对敌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妈妈的悲痛。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通过自由找出最能表现刚强的词语“脚一跺”、“抽动两下”,而又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

2、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

3、书,让学生自己读。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做教师的要力求成为亲切而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起体味,去感悟,在充足的时间里,以读激趣,以读显形,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4、问,让学生自己提。学贵有疑,读而能问,这既是学生认识的突进,也是学生思维的聚焦,进而推动阅读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自读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这样,学生的小脑袋里就会产生诸多千奇百怪的想法。也许他的想法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也许他的想法是肤浅幼稚的,但是,提出来就是学会了思考,敢于提出来,勇气可佳。

5、话,让学生自己说。一节课40分钟,老师要结合教材,着力发掘学生说的材料,创设说话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说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也只有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

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让“情感”根植于语文教学会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把它变成学生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篇7:根植于缄默知识的音乐课堂教学论文

一、关注并挖掘语言

好的语言往往会冲破其常规用法而凸显人物的心境, 以传达出作者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独特的表现力。所以说, 一篇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 甚至是标点, 都不容忽视, 往往是“语用”的好载体。如, 《四季》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一文几处运用到叠音词: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 作者为什么不说草芽“很尖”、荷叶“很圆”、谷穗“很弯”, 而要说“尖尖”、“圆圆”、“弯弯”呢?这就要考虑叠音词的特点及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我们知道, 叠音词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 具有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的特点。这三个句子中的叠音词使草叶、荷叶、谷穗的特征更加形象, 表达的意思也更加确切, 读起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声声悦耳, 节奏明快, 富有音乐美。不仅如此, 这几个叠词还表达了作者对草叶、荷叶、谷穗那种亲切与爱怜的情感, 这样的表达效果恐怕只有叠音词才能实现吧。

二、关注并挖掘写法

有些课文采用了诸如叙述、说明、抒情、议论等许多表达方法, 想象、联想、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 比喻、排比、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 这无疑是“语用”的很好资源。如, 《儿童诗两首》 (五年级语文下册) 中“悠啊, 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长啊, 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望啊, 望———蓝天是我的课堂。飞———飞到遥远的地方。”这种想象的表现手法无不给学生拓展语言元素提供体验的空间。又如, 《穷人》 中 (六年级语文上册) 最后一句话“桑拉拉开了帐子……”, 行文至此亦是戛然而止, 让人浮想联翩……而这些, 都是我们在言语训练中必须敏锐捕捉和适时训练的。

三、关注并挖掘结构

文章的结构主要指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布局谋篇,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段式关系。比如, 《桥》 (五年级语文下册) 这篇小小说, 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 把一个挤在前面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 让他排到后面去, 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在这里并没有交代, 只有读到文章结尾“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时, 我们才心头一震, 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 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那么, 作者明明知道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 为什么不在前面交代, 而在后面才点出来呢?这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 这样安排, 文章就产生了更加感人的效果, 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

四、关注并挖掘文体

“写法决定教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等体裁, 因为体裁不同, 表达风格不同, 所以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如, 《临死前的严监生》 (五年级语文下册“人物描写一组”之一) 是一篇讽刺小说, 其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在常理与现实的矛盾中突出“讽刺”的艺术效果。小说中众人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根手指的几种猜测颇为有趣。临死前本应挂念亲人或家财的常理, 跟挂念两茎灯草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冲突, 这个矛盾尤其发生在家财万贯的严监生身上, 让人感到既可怜又可笑。而造成常理与现实巨大反差的, 恰恰是“两根手指”的动作细节, 将小说的悬念一步步推向高潮。读明白了这点, 也就读出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

总之,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哪个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最具个性。也就是说, 它最能鲜明地代表这篇课文的个性特征, 这个特征是这篇课文所独有而其他课文所少见的, 具有“仅此一家, 绝无分店”的特性。要发现哪个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最为核心。也就是说这个价值点本身有统领全文的功能, 又符合学段目标要求, 体现了教材的编排意图, 抓住了它, 也就把握了单元训练重点, 达到纲举目张的作用。要发现哪个语言文字运用的价值点最能迁移。只有把学到的最有用的价值点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言语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篇8:母语教学根植于本土而发展

南国的十二月,一切生命都在向摆脱压力的束缚、提升自我灵性、寻求自在的生活而发起冲击。带着突围语文教学的希冀,梁经伟(以下简称梁)专门拜访了东莞市光明中学“学者型校长”、语文教育界老前辈叶义基(以下简称叶),主要想请他谈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到底该怎样进行语文教学的问题。

梁:叶校长,您是我们东莞市语文教育界的知名专家、也是老前辈,本已放下教鞭多年,但面对新课程改革中实践操作上的种种误区,对语文教育极度关注的您再也忍不住,又重新走向讲台,执教《“布衣总统”孙中山》,想给所有的语文教师展示一个您对新课程的思考和实践的课堂教学案例,对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纠偏”。我们广东省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四省试验区之一,很多教师对于语文新课程改革以后该如何进行教学,表现得很陌生、也很茫然。面对语文的新课程改革,您最想告诉一线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叶:我很乐意回答你这个问题。的确,现在在我们很多的语文教学现场,语文课堂教学已经完全走了样、变了味。很多语文教师觉得只有全面开涮传统语文教育才算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只要稍微进行一点字词讲解、语段分析、篇章大意的概括等训练就仿佛贴上了“应试教育”的标签,陷入了对文本进行条分缕析的剖析之中,扼杀了语文的人文性,更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理念了。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语文教学不可离开中国的大背景,不可离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一性质,你看看那一个国家的母语教学不是根植于本土而发展创新的,哪一个国家的母语教学又脱离了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这一基本性质呢?所以,我觉得语文老师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么样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梁:您能不能结合语文课堂,具体谈一谈我们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到底该怎样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

叶:谈到这个问题,我想说点题外话。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对语文教育研究得根本不多,就在那里胡乱指责,外行指导内行,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性,致使我们许多年轻教师无所适从,教学失去方向,忽视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把语文教学的阅读课上成了纯粹的文学欣赏课,不落实语言基础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其实我觉得,诸如“语文的性质”这样类似“主义”的问题无需再讨论,现在应该是研究点“问题”的时候了。要知道“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语文学科最基本的还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牢牢把握语言文字,帮助学生打好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品味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的情感,才有可能体会汉语语言的张力和审美力,从而实现语文的“人文性”。

具体要落实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的性质,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着力于以下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字词教学,第二个层次是句子、句群的教学,第三个层次是语法知识(语法要教,但不需要纠缠),第四个层次是语言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五个层次是欣赏能力的培养。其中一、二、三个层次的教学是基础,而目前新课程下的语文教育最忽略的就在一、二、三个层次的教学上。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现在的一些比较大型报刊杂志,用错词语、成语的现象屡屡发生;还有一些省级电视台,也时常出现读错字的情况。如将“陶冶(yě)”读作“陶冶(zhì)”,将“哨卡(qiǎ)”读作“哨卡(kǎ)”等,而所有这些都是忽略语文的一、二、三个层次的教学所致。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别忘了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讲”是教的方法,“不讲”“不教”是讲和教追求的目的和归宿)这个基本道理。上面五个层次是逐渐升级的,我们的教学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前进,只有逐步递进的教学才是合规律合目的性的,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目的。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对“积累——整合——外显”(积累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整合是内化的关键和过程,外显是内化的展现和终极)协调发展这样一个规律重视不够。不知从何时起,没有人再提语言文字的训练了。其实汉字是世界上非常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基本上是一种表意文字,当初造字时就是形音义的统一。形就是形态,表达一种意思,虽然随着历史的变革它的表意功能有所削弱,但有一些字仍然有比较鲜明的表意特点,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就了解了它的本意。了解了这个字的本意以后,那么由这个意思演变出来的其它意思也就容易理解了,容易记忆了。句子、句群和语法教学在新课程中同样被忽略,很多教师不再对此作专门讲解,只是作为阅读材料交给学生自行阅读,学生也因为其枯燥而没有及时学习。这样到了高中以后,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语言及语法知识便无所适从,语言表达能力差,语法错误层出不穷,更谈不上理解欣赏文学性语言了,最终导致阅读的障碍。所以只有有了词语的基础,才可能积累一定的句子“语义模式”、段落“语义模式”,才可能去理解、挖掘、体验到文本的人文性,否则任何美好的目标都是空中楼阁,理解、欣赏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了。

梁:据我的了解,叶校长您经常深入课堂,收集整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案例,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些现象也进行了深入地剖析,现在您能否结合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具体谈一谈我们现在到底陷入了哪些误区。

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通过深入课堂,的确感觉到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行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些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体现新课程本质的,而有些却是出乎意料、背离或者说误解新课程理念的。对于后者,我们通过冷静、客观、科学的分析澄清认识上的困惑,以积极有效的探索纠正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良性发展。我觉得新课程当中以下现象值得关注研究:一、当前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学生忙于材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热热闹闹、旁若无人地讨论,教师忙于一个一个活动的组织、展开、转悠,“唯活动是瞻”、“为活动而活动”等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严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如何更好地优化学生的主体活动的问题值得研究。二、我们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中看到,探究活动几乎成了惯例,不问知识内容,盲目探究,重探究的形式却无视探究的成效,没有正确处理好接受学习、探究学习方式的关系。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既有创新也有继承,那种片面推崇自主探究学习,视学生的主动探索为学习的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从而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三、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里,我们经常碰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众说纷纭,而教师在此是“听其不语”,最后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其实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通过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其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克服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找到最优的解决策略。四、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听到教师对学生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good,good”之类的赞语,也不时能听到有节奏地“啪、啪、啪”地鼓掌声。一节课中,竞赛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赞声不绝。可再看学生,被表扬者,无动于衷,有时感到莫名其妙;赞美者则有口无心,鼓掌随心所欲。我们这时为何不想一想表扬、奖励的质量与频率哪一个更为重要呢?五、我还常见到这样的多媒体课堂:有的课成了一张张幻灯片的播放与讲解,一放到底;明明是需要学生通过文本描述来实现自我想象、联想、体验与感悟的,却要被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画面同化到统一的认知与体验上去。其实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是教师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教学进程上,课件的内容又能围绕学生的需求来调控,不被信息技术所牵制,不被预设的某种“电子教案”所羁绊。六、我还注意到很多课堂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情景: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迅速地回头,教室里立刻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四人小组里,似乎每张嘴都在争先恐后地发出声音,却谁也听不见谁。几分钟后,老师一叫“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开始汇报个人意见。而在这一过程中,我看到的几乎全是好学生掌握了话语权,学困生只能袖手旁观。很多学生缺乏合作技能,不会倾听,不会合作,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进行相互学习等等,这时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合作学习的实效问题呢?

梁:您刚才所列举的课堂教学中凸现的种种观念与行动中的困惑与偏差,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我们语文课堂的现状,值得我们每一位新课程的实施者反思。那么您觉得在新课程背景下,到底什么样的一堂课才算是一堂真正的好语文课?

上一篇:21曲线与方程学案下一篇:兼职救护队员外出培训薪酬及值岗补助建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