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下属个别谈话

2024-04-19

怎样与下属个别谈话(共8篇)

篇1:怎样与下属个别谈话

领导者只所以能称其为一个领导者,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他能组织协调组织内的所有个体为共同的目标去前进。正因为这样,与组织内的个别人谈话,就成为领导干部进行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一门重要的领导艺术。实践证明,员工或群众当中或领导干部之间的许多具体问题,都适宜通过个别谈话来加以解决。运用好个别谈话,不仅可以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还可以畅通言路、集思广益、凝聚人心、增进友谊。因此,领导者要想实现自己的成功领导,就必须掌握好与下属个别谈话这一基本领导艺术。

(1)感情真挚是前提。

我们常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是说,感情真挚、态度诚恳、平等待人、亲切交心,是开展好个别谈话的重要前提。因此,领导者要对自己的下属有真诚的感情。

具体来看,领导者与下属有感情,主要体现在关心对方的学习、工作、思想、生活等方面。同时,还应了解下属们有什么特点。掌握了这些,才能促进相互间建立感情和信任,也才能保证在与对方进行个别谈话时,使对方愿意敞开心扉,进而保证谈话的良好效果。

(2)适时、对症是基本条件。

领导找下属个别谈话一定要注意“适时”。因为,选择恰当谈话时机,是开展好个别谈话的重要基础。

构成谈话时机成熟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谈话对象的不同,对谈话时机成熟的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如果谈话对象的情绪比较平和,能听得进意见,并能按照谈话的意图去做,那么,可以立即与其交谈;如果谈话对象的情绪比较激动,对谈话意图充满反感,则宜暂缓,待下属的思想趋于稳定以后,再选择时间进行交谈。如某人不讲团结,与同事之间有矛盾时,就应该进行“冷处理”,待该同志情绪稳定、自我反省后,再进行教育帮助,切忌“火上浇油”,扩大事态、加深矛盾。

(3)善于讲道理。

领导者与下属个别谈话,其实就是做思想工作,因而要讲道理,以理服人。

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说话要服从于事实,不能只讲虚理,要从事实中引出道理。理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如果与某人个别谈话时不注意根据事实讲道理,不仅不能服人,还可能讲出一些主观片面之理,甚至是歪理,就会使人反感。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对待谈话人应该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要做到这些,领导者就要熟练灵活地运用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谈话方式要灵活。

既然与下属的个别谈话要视谈话目的、对象不同而不同,那么,谈话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实践中,以下几种谈话方式可以为领导者灵活运用。

一是用商量的口吻进行交谈。这种方式要求谈话人要心平气和、平等待人,以关心、信任的态度对待谈话对象,不能自视特殊、“好为人师”,也不能“连珠炮”似地发问,或中间打断对方的话头,应允许人家解释,谈不同看法,对的要肯定,错的予以指出,在友好的气氛中,协商解决问题。

二是询问型交谈。即领导者对有的下属可以直接问,而对另一些人则可委婉地问。关键是领导者一定要掌握“问”的技巧。

三是批评型交谈。运用这种方式,领导者大多要先肯定其成绩,然后对被批评的人的缺点和错误尽力引导,使之能主动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当然,有时也可以直接地进行批评交谈

篇2:怎样与下属个别谈话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方式之一是个别交谈,通过个别交谈,许多不便或不愿在公开

场合暴露的问题可以得到掌握和解决。

一`选准谈话的时机。下列几种情形,是不宜进行交谈的时机:

1.作为领导者,对要谈的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时。谈话要有的放矢,如果领导者对所要谈的问题没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以为问题可以在同下属的交谈中得到核实或澄清,这是一种缺乏科学头脑的方法。如果下属在谈话中有意颠倒是非,领导者就很难把握事物的真相而进行有说服力的工作了。

2.当下属的情绪还处于波动中时。处在情绪波动中的人的思想是不稳定的,这时的认识往往呈现出

极端化的倾向,同时还常伴有逆反心理,听不进意见。遇到这种种情况,领导者应该采取“观望”的办法,待下属的思想趋于稳定以后,再选择时间进行交谈。

3.当有第三人在场或有外界其他因素干扰时。个别谈话是心灵上的相互碰撞,他人的介入会使下属

因自我警觉意识的出而使思想呈现出封闭状态。因此,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第三者在场都会使谈话 效果受到冲淡。自然,这里的“他人”不仅包括谈话者的同事,同时也包括谈话者双方的亲属。另外,交谈场所闹杂,也会使人精力分散并产生烦燥情绪而直接影响谈话的效果。

4.当时间仓促时。要想通过谈话真正解决问题,彼此间的交谈必须深入`透彻,这就是说,领导者在同下属谈话中,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使彼此间能坐下来,谈得下去,没有较充裕的时间,只能如蜻蜓点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使谈话最终陷入形式主义。

二、创造融洽的交谈气氛

个别交谈是相互交流思想、观点、看法的活动,这种相互交流需要“融洽”作前提,冷酷、缺乏热

情而充满敌意的交谈气氛决不会产生出满意的效果来。因此,积极创造融洽的交谈气氛,是交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者应注意三点:

首先,要有诚意。表扬对方不是信口开河、满足对方的虚荣心;批评对方不是无中生有、让对方下不了台阶,而是要本着诚恳与善意的态度,平等地与对方进行交谈。其次,要有涵养。个别交谈中,下属有时会对领导者的某些言行表示出反对的意见来,这就需要领导者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即使面对严厉的谴责,也不能在言语或表情上有反对的表示,否则,一定会使下属封闭自己的思想,不愿再同领导者交谈。另一方面也会破坏交谈气氛,使谈话无法继续进行。

再次,要善于运用得体的语言。这主要是指在指出对方错误时,要回避那些生硬、带有刺激意味的语言,而尽量选择那些既能表达本意又能使对方接受的语句。例如同是批评对方,“这一点你就大错特错”这句话,就不如“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正确的是应该是。。。”易于 让人接受。另外有些领导者习惯于一本正经,讲话呆板单调,庄重得令人感到压抑,以为只有郑重其事才得体,这种方式在个别

交谈中是绝对不可取的。改正的方法是抛开官架子,适当增加幽默语言。

三、注意正题前的“暧身运动”。

在体育竞技中,每当进行重大比赛之前常会有一些“热身赛”,目的是使运动员放松情绪,以适应正式比赛。个别谈话中,进入正题之前领导者有意加进一些叙家常之类的“无聊的对话”,也同样可以收到热身赛的效果。

谈话前的“暖身运动”还有 如下好处:

1、可以减轻下属的心理压力及仓促感,使其渐渐进入“角

色。一个人突然被领导召见,刚开始难免有些惶恐和不适应,谈话前的“暖身运动”还有如下好处:

第一、可以减轻下属的心理压力及仓促感,使其渐渐进入“角色”。一个人突然被领导召见,刚开始难免有些惶恐和不适应心理,第二、能够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差距,达到联络感情、融洽气氛,引出对方说话的目的;第三、可以观察对方情绪,为正题订好“基音”。如果下属缄默不语,对话题缺乏热情,说明其心情不佳,这时领导者的谈吐方式就应相对谨慎,以不激起对方的不愉快为原则;如果下属情绪饱满,侃侃而谈,说明其心绪良好,这时领导者就应采取另一种稍随便的谈吐方式来与之交谈。

四、话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和人谈话,不必从很有深度的谈题上入手,谈及的问题如果大太、太玄容易使人生厌,或者给人以夸夸其谈,装腔作势的感觉。因此成功的领导在同下属交谈时,总是从小事入手,寓大道理于小事之中。话题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就事论事,不泛谈大道理。大道理的特征是空泛和抽空象,个别交谈是一种推心置腹的活动,其特点是实在和具体,如果在这种场合仍象平时作报告一样对下属尽说一些不着边际的原则话,则会冲淡个别交谈的气氛,在交谈者双方堵起阻碍沟通的屏障。第二,不戴帽子打棍子搞上纲上线.。由于长期左倾思想的影响及工作方法的简单,一些领导者在谈吐中喜欢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把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说成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以为这样才能显示出一定的理论水平来。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工作作风。殊不知,吓人,骗人,只能愚弄群众一时,它带来的最后结果,只能是领导工作的失败。

五、让对方充分发表见解

以理解和信任之情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基础。在个别谈话中,领导者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时也是意见的吸收者。只有让下属吐尽心中话,领导者才能对症下药,做好有的放矢的工作。

在让对方充分发表意见时领导者应做到:首先,做一个细心的听众,注重倾听对方的每一句话。心理学研究表明,倾听能够克服人的自我中心意识。领导者与下属的个别交谈都是带问题进行的,谈什么问题,谈那些问题,领导者事前都是自我意识为中心,在头脑中勾画一个大致的轮廓,随着交谈的深入,领导者有时会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些不曾预料到的问题,这是由于注意了倾听结果,其次,谈话中途不随意下结论、发评论,不管是正确的意见还是错误的意见,都让对方先阐述完毕,然后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再做出关于是与非的判断来。对下属的一种思想、一条观点不倾听完毕就下结论,或者是当下属讲话时领导者不断插话,这就象流畅的渠道中突然掉入几块巨石一样,将影响下属思路的畅通和谈话的积极民性。

六、掌握谈话的动机

能否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是一次谈话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领导者在同下属进谈话中,在让对方充分发表见解的同时,还要注意控制谈话的局势,善于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提问,善于启发,使话题围绕着正题进行。个别交谈是以一个或几个问题为中心进行的,这就需要领导者在交谈中能适时提出问题,使话题不偏离既定的中心,同时,对对方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要循循善诱,及时做好启发开导和分析解释工作,以调动对方的思维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领导者在和下属谈话出现冷场局面,彼此间突然感到无话再说,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领导者忘了自已在交谈中的主导地位,没有适时提出新问题或做好这一问题与那一问题之间的衔接工作。

2、放得开,收得拢,适时运用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对话技巧。谈话围绕着中心进行,并不是说将话题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有时为了阐明或了解某个问题,常常还需要扩大谈话内容,但这时的“放”应以不偏离中心,能收回话题为原则。另外,领导者在交谈中“答”的次数也不能过多,因为“答”作为“问”的对立面,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下属连珠炮似的发问,领导者应择其与中心有关的的重要方面进行回答,然后话锋一转,及时给对方提出问题,巧妙地变被动为主动。

3、敢于解剖自己,但切忌一味自我批评。在个别谈话中,开明的领导有时会在下属面前通过自我反省来获得下属的支持与帮助。但是,谦虚要以适度为原则,领导者在下属面前一味检讨自已的做法也

篇3: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话

首先,个别谈话只有在班主任赢得学生信赖的基础上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学生的信赖得靠班主任对学生满腔热忱的爱和孜孜不倦的工作来培养,其中对学生问题的“敏感”,处理问题的“公正”,是很重要的。以“心正、言正、行正”指导自己的行动,获得学生的信赖,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只有对学生以诚相待,热爱、尊重、信任他们,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学生真正感到班主任可亲、可敬、可信赖时,他们的心灵之窗就会打开,教育才能奏效。

其次,要有充满爱的情感语言。爱生是教师必备的重要的情感品质,在教师感情这个天平上,教师情感的指针不应该偏斜。无论是优等生,还是落后生,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我们的希望,对那些犯有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的学生,既不能凭一时的怒气大声呵斥,更不能当众讽刺挖苦,通常可用“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你应该有决心改正”、“你其他方面都不错,把这个缺点克服了就更好了”等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语言,像和风细雨,滋润心田;讲情道理,明确是非;鼓励他们改正错误,重新前进。切忌用“不可救药”、“害群之马”等一类尖刻的语言,刺伤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要做到:说理推心置腹,启发耐心灵活,尽量避免那种千篇一律的空头说教,使学生心悦诚服,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果。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成绩很不错,基本上都是年级前20名,但是到了初三时,出现了早恋现象,和她一起的是排在年级倒数后10位的一个男孩子,她的成绩从前20名,退到了年级80名,这在师生中掀起轩然大波,科任教师们分分为她惋惜,纷纷做她的思想工作。了解情况后,我没有及时找她谈话,更没有在班上暗箭伤人,指桑骂槐,这样做无益于他认识的转变,我等其他科任老师、父母、给他谈话后,我找她来,没有责备,没有怨恨,只是简单地问她最近的学习情况怎样,今后有什么打算,拉了一番“家常”后,我找了一本有关早恋的书,让他回去看看,并赠给她一句话。“做人要问心无愧,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两天后,他把书还给我,里面夹了一张纸条——“老师,你的短短几句话,胜过千言万语,我知错了,看我的行动吧!”。后来这位同学恰当的处理好了她和那个男生的关系,并且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10名。

再次,谈话的态度要平和,语言要委婉。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碰撞。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谈话的态度要尽可能平和,平易近人,尤其是对差生。班主任在与差生谈话时,如能态度温和,平易近人,把他们看成是“受了伤的花朵”,不嫌弃他们,用滚烫的语言去温暖他们,伸出温暖的手去挽救他们,他们就会把班主任当作亲人,在心理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有一个学生两天没到校上课,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班主任劈头就说:“你缺了两天课,无故旷课是要处分的。”同学马上对答道:“我生病了。”教师又说:“生病必须有医院证明,你明天必须将假条交上来,不然就是旷课。”这种居高临下的谈话,也许能一时压服,但不能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如果将上面的问话换一种方式:“某某同学,这两天你没来上课,大家都很想你,现在你来了就好,我想没有特殊原因你是不会无故缺课的。”同学回答:“老师,对不起,我生病了。”老师关切地说:“是否需要再休息几天。”短短的几句话,同学心里却热乎乎的。由此可见,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式,产生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朋友般的谈话,这种谈话适合于那种特讲哥们义气的学生。有一个学生是班级的里的问题学生,旷课,作业不做,有的时候甚至在网吧里过夜,几天不回家,在家里不听母亲的话。母亲拿他没办法,不讲学习,常常去游戏厅,但是这个学生很讲义气。说实话,任何班主任都不希望有这样的学生,我也不想,但是没办法,我只能尽力去改变他。起初我以为趁他不了解,拿三板斧吓住他,谁知他不怕,还让我下不了台。为此我改变了策略,我找他谈心,跟他讲人情世故,跟他谈三国,和他谈水浒,跟他讲做人的道理。以朋友的身份和他相处,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关心他。经过多次反复的谈心,他改变了不少陋习。我想做为一个学生,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只要我们把他们当做与自己平等多人对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谈心,一定会使他们深受感动,从而痛改前非,当然,这需要班主任,有渊博的心理学知识,时刻洞察学生的心理!

篇4:怎样与下属个别谈话

关键词: 班主任;个别谈话;技巧;策略

班主任在学生群体中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向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和学生谈话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学生犯了错,找他谈话是老师的职责,谈话的目的,是让他接受教育,让他改掉错误。因此,和学生进行谈话要注意谈话的技巧和策略,谈的好可以事半功倍,谈不好适得其反。

一、选好时间

一要及时。谈话不能拖延,如对那些偶尔犯错的同学或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及时找相关同学谈话,以引起他们心灵的震动,让他知道老师在关注这件事。我班一位同学不服从班干部管理而发生发生矛盾,在班上造成负面影响,我得知后立刻找那位班干谈话,让他主动与那位同学交流,隔阂消除了,两人重新和好。这件事也使他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一帆风顺。

二要适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出现了都要立即和相关的学生进行谈心。对那些性格急躁、倔犟而又不轻易接受批评教育的同学,先进行冷处理,让他自我反省,当他自己感到错了时,再找他谈话,这样效果会更好。我班有个男生某天下午上课玩手机,科任老师批评了该生,但该生不听。此时,科任老师欲让这位学生停课,送交班主任,于是该生与科任老师发生了冲突。作为班主任的我,对这位学生进行冷处理,让其继续上课。因为此时学生情绪激动,而作为班主任的我对这突发事件情况的掌握有所欠缺,如果立即找其谈话,效果肯定不理想,甚至造成矛盾升级。我决定寻找合适的时机再与其谈话。

三要随时。对那些胆小,缺乏信心的学生,谈话的次数要多些,与其他的同学比起来,他们更需要关爱,发现他有一点点的进步,就立即给予表扬、鼓励,并且,从他的爱好和兴趣方面去开凿他,发展他,你对他的关心和呵护,他也一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二、选好地点

不少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总是把学生带到办公室,让他站着回答问题。对于一些经常犯错误同学,有些班主任在公开场合训斥。面对这样的学生大声训斥,不行。他的嗓门比你大,因为,他接受不了如此的刺激,他认为你是伤了他的自尊。公开批评,不行,他认为是丢了面子,绝不会向你低下高傲的头颅,这样的谈话结果糟糕是显而易见的。毛泽东曾说过,教育同志,要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是压而不服。如果换一个地点,换一个场合结果就截然不同了,譬如课间在走廊上站着与学生谈话,课后在教室里与学生聊天,在去食堂的路上与他交谈,零距离接触,学生会敞开心扉,把实话告诉你,他在想什么,做什么,在交流中,他会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三、选好方式

谈话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这是谈话的准备工作,没有准备的谈话不如不谈。俗话说,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它说明讲话要有针对性。正在成长中的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建立的关键时期,他们重视荣誉,着重面子,尤其是当自己犯了错误或与同学发生冲突后又十分懊悔以求对方谅解时,更需要与人倾诉、交谈,他们急于与老师交流,希望老师出面沟通,与同学和好如初。

(一)开门见山,直面事实

两把椅子,面对面坐着,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这样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块。一次期中考试,一位同学成绩滑坡很大。放学后,我与他在教室里面对面坐着。开始,他有些惶恐不安,当我问他这次考试感觉时,他竟然双手抱着头,痛苦流泪,不能自已。一股脑儿向我吐露了真情。近来,他爱上了网络游戏,打游戏入了迷,连上课也潇洒玩几回,下晚自习回宿舍也不能静下心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经过这次谈话,他逐步走出困境,期末考试他重拾以前的辉煌。

(二)迂回曲折,旁敲侧击

当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单刀直入,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使问题朝更坏的方向发展。班上一位男生与另外一个班男生打架,继而造成群殴事件。事后了解到这件事跟班上一位女生有关系。处理这样的事,既要真凭实据,又要小心谨慎。找个机会,单独与那个女生谈话,从班级管理谈到文明守纪,从学风建设谈到精神面貌,从近来班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事情谈到这次打架事件,渐入正题,这次打架跟你有关系吗?她说好像有关系。“究竟什么关系?”经过再三启发,她说明了真相,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保证以后同学之间正常交往。

(三)把握时机,见缝插针

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倔犟,既缺乏对错误的认识,又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有的直爽,乐意接受批评,知错就改;有的含蓄,多从自己利益出发,经过一番启发才能烟消云散。根据各自的性格特征,找准机会实施有效教育。对那些初犯,未造成影响的内向型学生,给予微笑,在与他散步,或当他交作业时,轻轻一提,既让他有所感触,又让他认为老师特别介意这件事,让他悄悄的改正错误。对那些外向型的学生,给予诤言,当同学们十分愉快时,以开玩笑的谈话方式,指出其缺点,既让他不感到难堪,又让他知道这话的分量。对那些屡改屡犯的学生,要严肃批评,加重言语的分量,要让他知道不改掉错误的严重后果。

(四)少动怒,多冷静,少批评,多表扬

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少动怒,多冷静,少批评,多表扬”。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要冷静,如果向学生动怒,经常会带来矛盾的激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班主任对学生要多些表扬和激励的言语,少些批评和否定的话语,这样谈话的效果会更好。一次考试之后,我和学生进行谈话,用了这样的一些话语:“考得不错”,”潜力无限”,”要顶住,向前冲”, ”你圆了老师的梦”。这样的一些话,让学生倍感振奋。同时,班主任不要对学生使用一些否定性或结论性的话语。例如:“天啦,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 “你怎么脸皮这么厚”,“你回家去吧,在这儿也没用”,等等。可想而知,这样的话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篇5:与学生个别谈话技巧时间

与学生个别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常见形式,对了解情况、处理问题、激励进步等有着重要作用。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促使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促进发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开展“走进学生”的活动中我发现要特别讲究技巧,注意一些细节和要领,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把握谈话的最佳时机。和学生个别交谈,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抓住时机是很重要的。比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受到伤害时,心理上特别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理解,老师要抓住机会,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给他以心灵的慰藉和思想上的启迪,学生就会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当学生取得成绩或有进步时,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以肯定和表扬,给学生以激励。只有抓住类似这样的时机和学生交谈,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取得比平时好得多的结果。

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性格也是各不相同的,与学生个别谈话,尤其是进行批评教育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掌握好批评的方式和尺度。对于性格开朗的学生不妨开门见山,直陈其事;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必须慢慢诱导,点拨启发;对于成熟稳健的学生可以商量探讨,分析研究。如果只顾个人感受,不了解学生性格,即使你有莲花般的妙舌,也无法成功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因此,只有充分地掌握学生性格,才能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获得成功。

创设和谐的谈话氛围。有些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总喜欢背绞双手,鼻孔朝天,板着面孔,枯着眉毛,还故意将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沉,他们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老师的威严。这是对威严的误解,任何老师的威严,决不是来自于矫情的做作,而是源于在学生无限宽广的心灵领域中的耕耘播种,春风化雨。因此,我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一定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谈话情境,营造一种和谐的谈话氛围。老师不妨在自己的办公桌旁放条凳子让学生坐下来谈话,老师与其谈心、拉家常、问原因、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由于谈话气氛的改变,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爱护,也容易对老师讲实话,并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学会真诚地倾听。有些老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这犯了交谈的大忌,因为即使你的理由是十二分正确的,你也应当静听对方的发言。许多老师和学生的交谈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说话太多,而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对他产生了厌倦。如果想要别人认可你,赞同你,我们应该让对方多开口;而我们则可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真诚地倾听,甚至可以适当地随声附和,表示赞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无形中显示对于别人的尊崇,从而引起别人自尊心获得满足的愉悦,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观点。善听者比健谈者更容易受到欢迎和接纳,因此,学会倾听不仅是一种能使别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有效妙策,而且是一种得人敬仰的简易方法。

废止廉价的表扬。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廉价赏识现象却十分令人担忧。例如,有些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总喜欢使用“很好”“正确”之类的词语,有时甚至还不忘竖起大拇指道一声:“你真棒!”这种做法似乎很有新意,好象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培养赏识他人的好品质。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西方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表明:“很好”“正确”“你真棒”这类词语,常常会促使学生去寻找某类能得到老师好评的想法和答案,而并不去真正思考问题本身,这就会形成一种错误导向,阻碍学生独立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因此,老师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不能过分地依赖廉价的赞扬,而要从评判者的位置上走近学生,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对话的平等民主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个人意见,师生之间的谈话才有了实实在在的意义。这时候,如果学生确有真知灼见,老师又何尝不能真诚地道一声“你真棒!”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片面肤浅,思想活跃,心理多变,老师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一定要从爱出发,洞察入微,才能润物无声,取得良好效果。老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间:2009年06月22日 作者:欧秋菁 点击:5次 老师如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各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各有其法,但在具体方法的采用上,又无定法。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都少不了一个最基本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在教学工作中,要想抓好一个班或一个学校,必须首先注意做好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任何班级或任何学校,总是由一个个学生组成的,班风或校风的好坏,是通过活生生的单个学生表现出来的,教育的客体是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人,他们在性格、气质、思想基础、思维方式、思维能力,接受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知识水平等等方面是不一样的,这样就决定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除了进行统一的教育、统一要求外,还有大量的任务,必须去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这个方法来完成。

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必须对学生以诚相待,施之以爱。

与学生个别谈话,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首先必须对学生以诚相待,施之以爱,这是谈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谈话时应能从老师的口语中体现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得进,达到谈话的目的。同时,在谈话时,要注意尊重学生、以平等身份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听得到学生的真话,而不是挤出几句对付老师的应酬话来。要反对盛气 凌人,以教训的口吻出现,要反对讲大话、讲套话。甚至讲假话的方法,否则难以达到个别谈话的目的。

二、注意个别谈话中的“度”,便于学生接受。

要考虑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分寸”、“火候”,谈话要“适度”。当然这里的“度”是因人、因时而异的,只有掌握适度,才能达到既能接受,又能转化他们思想的目的。

三、求同存异、以达目的。

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地找一些师生彼此意见相同的地方,特别是学生具有的长处。这样做可以缩短师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便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意见。对于暂时还很难解决的问题,可以暂时避而不谈。要反对那种讽刺挖苦、只挑刺的作法。否则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拉大师生的距离、甚至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对抗情绪。

四、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原则。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管是遇到什么样的学生,不管问题多么复杂,作为老师必须明确:站在我面前的是我的学生,我是教育他的老师。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这个原则一定要坚持。要反对那种只顾师生关系融洽,而放弃对学生进行教育、姑息迁就、甚至讨好于学生的作法。否则,不但谈不上什么教育,还将有损教师的声誉!

五、注意谈话的艺术。

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也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也有一个艺术性问题。讲究艺术,能使学生心悦诚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具备起码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历史等知识,应该懂点文、也应该懂点理,知识面宽一点。这样谈起话来,才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应该注意发现好的苗头及时扶持,大力提倡,发现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还要注意一般和重点相结合,注意分析总结,多观察,多记载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谈话的艺术水平。

l老师,请注意你和学生的谈话方式时间:2008年06月11日 作者:水中风景 点击:3次

老师,请注意你和学生的谈话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的工作作风要民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老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思维定势仍然占据上风。这一点从老师和学生的谈话方式上就能看出来。案例一: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完成老师的作业,被叫到办公室,老师开始和他谈话:师:你为什么没完成作业?(气势汹汹)生:沉默。(深深的低着头)师:你自己说,你多少次没完成作业了?(声音更大,已经开始“算总账”了)生:仍然沉默。(仍然低着头)师:你真没有出息,你看看哪个学生像你,你不觉得丢人吗?你念这个书还干什么?人家打工还挣些钱呢,你这样下去,对得起谁?(老师的言外之意就是,不完成作业,这个孩子就不是好学生,就没有志气,已经给这个孩子下了结论。另外就是认为这个孩子不应该再继续读书了,而且继续读下去,对不起家长和老师。)最后这个老师越说越生气,把这个孩子奚落了一番,这个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但当今的形式下,老师又不能体罚学生。老师生了一顿气后,也没有办法,只好无奈的大声让那个“没出息”的孩子的“滚”出去。思考:咱暂且不讨论课下布置作业是否合适,只说这孩子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就有可能有好多种,老师本来就应该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询问一下孩子在家里的学习环境,了解一下这个孩子独立完成这些作业有没有困难,需要哪些帮助等等,然后我们才能找到这个事情的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这才是教育。帮助一个孩子改变学习习惯,改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这应该是我们每个老师的基本任务,但现在这个老师和孩子的谈话方式,显然不会有以上这些教育效果,他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影响是很消极的,甚至是很灰暗的。首先他询问孩子没完成作业的原因,只是一个开始训斥孩子的切入点,孩子没有回答。其实反过来讲就是孩子回答,他也未必会听,因为这之前,他已经给孩子下了“没有出息”的结论,而且,把没有完成作业这种平常的行为,上纲上线,说是“孩子谁也对不住”,言外之意就是孩子“大逆不道”。这种盛气凌人的训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相反,还会产生新的问题,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其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听教诲,老师越来越不喜欢这个孩子,以至于贻误孩子一生,造成教育的失败。案例二:两个学生打架,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师:你俩为什么打架?两个学生都抢着说话,这时老师先让一个孩子发言。生甲:他骂我。生乙:我没骂他。然后两个孩子围绕着骂没骂的问题争论不休。师质问生乙:你没骂,人家怎么说你骂啊?你这个嘴就是太臭,挨揍活该!师又质问生甲:他骂你,你就打他吗?你打了多少次架了?怎么哪次打架也有你啊?像你这种打架的痞子,就该骂?你又不要人格,骂你又怎么样?然后又狠狠的对这两个学生道:“你们想过没有,你们这么一大架,学校要给咱班扣多少分?你们是咱们这个班的罪人!回去好好想想,打架对不对?”思考:孩子打架,本来就是很正常的,陶行知老师说:“教育即生活”,孩子打架本来就是他们童年不成熟生活的组成部分,孩子正是从这种不成熟的生活积累经验,接受教训,慢慢走向成熟的生活的。孩子打架,本来是帮助孩子成长的很好的教育契机,但纵观这位老师和孩子的谈话方式,似乎没有达到这个教育效果。首先他找孩子谈话的定位就错了,他说不应该打架的理由竟然是“学校给班级扣分”,试想一下,如果不给班级扣分,就能打架了吗?另外他的谈话,看起来很公平,各打二十大板,但实质上却是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什么叫“嘴臭”,什么叫“痞子”。这些词语,用在仅仅是打过架的孩子身上,岂不过分?由以上两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老师和孩子谈话的方式很重要,谈话的背后,实际上是老师教育思想的流露。面对孩子人生路上所犯的一个个失误,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的心,应该蹲下来,用平等的口气,用尊重的眼神,用欣赏的语调,用虔诚的言辞,用真挚的感情和孩子交流,这样孩子才能对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去,才能被孩子所接纳,从而最终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用教育智慧去改变他们,影响他们,熏陶他们,教育他们。

篇6:要掌握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

要仔细观察儿童的生活,认真思考他们的表现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注意他们怎样对待父母和老师,这样你就会发现,孩子在本质上具有向你敞开心灵、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精神要求。

但是,你必须懂得:只有你任何时候都不请求或要求任何人来管束和制服孩子,他才会对你真诚地敞开心灵。例如,要是你希望学生的父母来迫使他表现得好,而且学生知道你有这种希望,或者你甚至故意让他明白你有这种希望,那么,就像俗话说的,全吹了:不仅谈不上自我教育,而且你班上连正常的秩序也都难以维持。找家长是需要的,同家长座谈也是需要的,但绝对不能使儿童产生这样的想法:教师正在把他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变成一种吓人的东西,使他把一个人看成骇人的怪物,这在教育工作中是根本不许可的。应教育孩子热爱父母和教师,而不是惧怕他们。要使他的确有自己喜爱的人。儿童发自内心的喜爱能消除他的不安和惶惑、给他安慰和帮助他确立自信心的人,能保护他的感情——首先是自尊心——的人,因为儿童的感情很容易受到伤害,对轻率粗暴的触犯非常敏感。

我觉得,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受学生爱戴,怎么能指望学生对他信任、坦白和诚实——那是奇怪和不可思议的。

我还想提一条建议:不要不理睬学生的抱怨话。不要认为他们的所有抱怨话都是说人坏话,也不要像我认识的一位教师所喜欢说的那样,把所有说抱怨话的小朋友都看成“好哭的告密者”。因为事实并非如此。要善于倾听抱怨话。一般说来,善于听学生们说话,是一种了不起的教育艺术。没有这种艺术,就不可能有自我教育。

你要使学生乐意接近你,并向你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你要懂得,必须温柔的极谨慎地接触儿童的心灵;只有温柔与谨慎才能使你通过与孩子交谈启发他进行自我教育。请记住,如果学校里气氛好,大家相互信任,那么,学生一旦心情不好,无法搞清楚自己心里的问题,不懂得道理在哪里和应该做什么,他就会来找你的。请注意,从学生激动的诉说中,你可能听不出这类的问题,但你必须善于听出言外之意。要保守别人信任你而向你透露的秘 1

密,这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规则,它关系到教育和自我教育两个方面。要懂得,别人在向你敞开心扉时,可能说出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你可能得知不体面的行为,听到关于学生之间看来立即需要成年人加以干预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有耐心,要善于用理智克制一时的情绪冲动,同时又要使自己的明智思想充满火热的感情。与一个对你说出心里话的学生谈话的结果,绝不应立即就实行惩罚——这一点要记牢,要懂得,在集体面前抖落青少年的隐私和心事,是一种最严重地刺伤青少年心灵的惩罚。

我再说一遍,一个学生如果遭到了不幸、痛苦、伤心事,受到了委屈、不公平,或者心里惶惑、不知所措,是很愿意向他所尊敬、爱戴和信赖的人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的。凡是诚实而纯朴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很局促拘谨的。因此,要善于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出其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设法单独和他在一起,从无数的词汇中找到惟一合适的说法,做到细致、聪明、有分寸地诱导他向你吐露心声。

要是一个学生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有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以后情况如何,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怎样看待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

说句俗话,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受教育者向他爱戴的教育者敞开自己的心灵,是一个彼此促使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当一个人用语言表露自己心灵的创伤时,他首先是在使自己的感情变得纯洁:原始的感情被更加细腻的、高尚的感情所代替。正如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说的,他在控制自己。这正是一种微妙的动力,促使他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同老师信任地交谈,能使人感到轻松、心情好转。与人共享欢乐,则欢乐增加一倍;与人分担痛苦,则痛苦减少一半。一个人敞开了自己的心灵,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会相信自己能够改变自己的情绪,能够教育自己。

每当想到我们许多学校里还有一些学生的痛苦,没得到别人的分担,我就感到难过。痛苦折磨人的心,使人的灵魂变得空虚。我看到。我看到愁眉苦脸、落落寡合的少年时,心里就打颤。对

学生来说,最可怕的痛苦是自卑感:别人功课好,而我什么也不行,我是一个不走运的人,我的命运就是这样……这种痛苦日积月累,沉重地压在心头,无情地束缚着灵魂。他想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但又怕羞,难以开口。他在家里沉默寡言,在学校里也默不作声。年轻的朋友!你要仔细观察这样的学生;帮助他们摆脱这个承担不了的重负。为此,首先要使他们高兴:要让他们看得见自己的学习成绩,从而产生自豪感……

如果你与学生交了朋友,你们能够相互信任,你从来没有做过对他不好的事,没有给他带来痛苦或难过,那么,你在道义上就有权指导他进行自我教育,而你的教导就会被看做是生活经验所产生的智慧。

自我教育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个条件,形象地说,存在于教师的意志和受教育者的意志间,好像把教育和自我教育连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条件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懂得并体验到:自己今天比昨天有长进,人类的美德正在进入他的心灵。这种进入,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本人,取决于他自己的意志。自我尊重、体验到自尊心,是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的美好伴侣。只有在受教育者尊重自己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自我教育。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对你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应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就越听得进去,接受得快。如果学生缺乏自我尊重,他对你的教导和规劝就会充耳不闻。

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怎么培养?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摘掉一朵玫瑰花时,不可抖掉那颤动欲坠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容许采用粗鲁的、“强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我想把自尊心称为儿童的知识修养。这是心灵上的软弱性,它随着思想、动机和意图的纯洁性而增长。在这里,我们接触到了学校中最有意思、值得十分重视、但可惜又很少研究的一个问题,我指的是儿童的脑力劳动,更确切地说,是这种劳动在感情领域中的反映,也就是理智感。自尊心产生于明快的理智感,产生于认识所带来的快乐。儿童知识修养的源泉,就在于这种明快的理智感之中。如果学习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进行的,学生就会变得对自己漠不关心、毫不在乎,那就谈不上什么自我教育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极重要任务,是

保护青少年心中明快的理智感之火,不使它熄灭,因为,一旦熄灭后再要点燃是很困难的。

总之,学生能尊重自己,珍惜你对他的每一句评语,就是播种自我教育种子的土地已经翻耕好了。这时,你可以教他怎样进行自我教育,你的教导是不会落空的。

篇7:怎样与下属个别谈话

内容摘要:谈话,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感情,对学生施行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掌握谈话的方法,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把握好谈话的技巧,使学生通过谈话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力及自信。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具备谈话的能力,在谈话时一定要掌握谈话的艺术。本文对班主任与学生个别谈话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结合一些例子重点介绍了班主任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谈话艺术

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活动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日常管理,一个班主任,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怎么才能解决好学生的思想问题,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工作方法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与学生谈话。谈话对于师生之间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交流信息、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及满足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体教育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与学生个别谈话的重要性

1、现代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和一个学生谈话后,她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班主任,你知道

吗?我等你找我谈话等了很久了!”我当时觉得原来学生真的那么渴望老师的关注。自从那时候开始,我经常抽时间找学生谈话。的确,青少年时期,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阶段,但生理的发展往往快于心理发展。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社会认识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阅历少,经验不足,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不成熟,对社会的认识和评价也往往比较肤浅。从客观方面来说,在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父母总是对子女寄以厚望而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加之一些学生在班级里与同学缺乏有效的沟

通,没有被认同的感觉,缺少一个比较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主客

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心理负荷之中,日积月累,势必使一部分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由于无处倾诉,使

他们产生一种无法摆脱的心理障碍。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对于一些学生的心理疾病,作为班主任,只有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才能真

正了解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才能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得到调节,帮助学生解开心头之结,恢复自我,找回自信,从而

确定正确的行动方向。

2.与学生谈话是个体教育的需要

在现阶段,我们的班级规模比较大,学生的来源有比较大,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的不同,原来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与学生进行个别的交流。个别谈话是班级授课制的良好补充,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比如,一个班级有51个学生,情况差别很大,有44个内宿生(其中5个内宿外膳),7个外宿生;有正取生,有择校生;有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来自县城的学生;有来自重点初中的学生;有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有的学生;既有年级前10名的学生,也有年级400名后的学生;

此外,学生家庭的差别(如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贫困家庭)、学生个体的表现、心态等等,都有许多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展开个别谈话,才是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

那么,在与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谈话时,班主任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才能取得较好的谈话效果呢?

一、谈话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找学生谈话,不能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毫无准备。谈话前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最好的谈话方法。在学生的这么多情况中,老师与其接触得最多的是他们的成绩、纪律这两个方面。

一是关注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成绩是一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从成绩中可看出一个学生学习是否尽力,偏科现象是否严重,或是哪些科目需要加把劲的。所以每次考完试后,我都认真归纳总结学生的成绩,找出原因,个别分析。

二是注意学生纪律方面的表现。纪律方面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上课的表现、课堂纪律、宿舍管理、各项文体活动或劳动等。例如学生经常在课堂睡觉,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就要深入地问清楚学生因何睡觉,或是因身体问题,或是因晚上睡觉比较晚,或是其他的原因等。又如学生经常迟到、宿舍老是扣分等问题,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先向学生的家长了解学生学生在家的各方面的表现。

因此,找学生谈话,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有明确的谈话目标,所谓的“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谈话的时机,选择好谈话的时间、地点

一般来说,当学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时,已经自责,需要谅解;当心中充满郁闷,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满心欢喜,需要认同时;当处于迷茫状态,一筹莫展,需要指点时,都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把握好谈话的时机谈话最好不要在学生上课时间内进行,以免影响学生功课。有些谈话要注意时效性,不要错过机会,如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问题,要及时找其谈话,帮助其端正态度或改进学习方法,不要等考试结果出来才去埋怨学生,当然对于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要找其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根源,鼓励他继续努力。特别地,当学生情绪激动时,不要进行谈话活动,要先进行“冷处理”,待其平静后再谈不迟。选择合适的谈话地点个别谈话,特别是批评学生或涉及暂时不宜公开内容时,要尽量避免当众进行,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产生对立情绪,影响谈话的继续进行。因此,谈话要找准时机,把握好谈话火候,那么谈话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谈话时要注意方式,讲究艺术。

“谈话要注意自己的对象,点明问题也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是一位老班主任多年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体会。因此,跟学生谈话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过激的方式,如挖苦式谈话、比较式谈话、轻蔑式谈话、命令式谈话等,这些谈话的方式只能是拉开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我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的:

1、循循善诱。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辩是非,或动之以情,总之,要使学生心悦诚服。这种循循善诱还要求班主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实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老师的理解,所以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慢慢地诱导他们讲出心声。比如在我班的学生陈秋玉,她学习非常勤奋,但成绩老是上不去,我找她谈话的时候也是不大出声,我就慢慢地跟她讲我读高中时的奋斗历程,再举现在高考有成绩的例子,让她感受到各人的成功感。在我的诱导下,她就开始把自己学习的苦恼讲出来,经过分析,才发现是学习方法不得当,那我就对症下药,让她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多用欣赏性的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包括各学科任课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明显的教育性特点,但能否产生教育性功能则取决于谈话的方式。学生做错事,不是抓住错误不放,而是抱着改进的心态去和学生谈话,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长”计议,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学生表现得好,更要懂得表扬,不要吝啬赞美之辞,要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动力,这和魏书生先生提倡的赏识性教育是一致的。

这种欣赏性的谈话其实还包含着一种目标激励,谈话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鼓励,实际上就是使他们认可自己,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好。班主任就是一种“催化剂“,给予学生充分的信心和勇气,帮助学生扬起远航的风帆,推动他们去勇敢地乘风破浪。对鼓励进步的谈话对象,要帮助其设立恰到好处的奋斗目标,并激励其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生活、学习中的目标。例如在我班有好几个后进生:伍宁(上课老喜欢讲话,学习不够努力)、黄洋(上课经常睡觉,学习态度不认真)、朱亚雄(上课经常睡觉,不怎么学习)等,的确他们平时上课经常睡觉,也不交作业,对这些学生,可能收到的经常是批评,但我在批评的同时也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伍宁人聪明可爱,黄洋对老师很有礼貌,劳动是也积极,热心帮助同学,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长处,那样学习就起劲,干活就积极,就会争取做得更好了。

3、多用理解性的话。对遭受挫折、打击,或非主观原因成绩骤然下降的学生,一方面要体贴安慰,表示理解,帮助抚平其心灵的创伤,另一方面要帮助其分析原因,使其尽快走出低谷。切忌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甚至讽刺挖苦,恶语相向,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伤害。但教师如果用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就会感到一种温暖,也感受到周围同学对他们的关爱。例如对于每次考试之后成绩下降比较厉害的学生,我很少盲目地责骂他们,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走出低谷,重新树立起对学习的信心,争取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4、进行击中要害式的谈话。对某些问题严重或屡教不改的学生,谈话时不要回避矛盾,含糊其词,要单刀直入,击中要害,讲明政策,分析利害,理直气壮地进行批评。例如对我班的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我通常是针对他们的错误来谈话,先是比较严厉的训斥,等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再语重心长地教导他们人生的道理,这样收到的效果就比较好。

5、暗示谈话法

暗示谈话法学生中有很多问题,班主任不宜与学生直接谈论,如早恋现象、优秀生身上存在的笔病等,班主任使用暗示的方式谈话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所谓暗示法,就是不直接谈事件本身,而是谈与之有关的其他事件,使其从所谈内容中得以启发,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转化思想和行为的效果。

6、与学生谈话时要面对面而坐

实践证明,在两个人的接触中,如果相互正视,则意味着彼此有作深谈的兴趣。有些班主任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要么歪靠椅子,边抽烟边谈话,要么边看书,边写字,边听学生谈话。教师的这些行为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老师不重视自己,因而产生心理封锁,不愿意继续谈下去。

因此,我平时和学生谈话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认真倾听学生的谈话,始终表现出对学生谈话很感兴趣。这样一来,会使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他们就不会感到害怕,而让他们感到老师是朋友,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秘密,谈话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7、与学生谈话时要注意面部表情

有些班主任老师和学生谈话时不苟言笑、语气强硬,命令和训斥较多。经常是这不行,那不准,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只有自己说了算,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刚开始做班主任是也是这样,特别是碰到一些很“牛”的学生的时候,这不利于与学生的沟通。我曾经找过一个违反纪律的学生谈过话,当时我正在气头上,我板起面孔当面训刺他,不管我怎么问他,他只是低着头,什么都不说,动也不动一下。后来我慢慢转变态度,不再板着面孔,相反,我笑着问了几句,预期语气也缓和了,渐渐地,他也开口和我说话,然后我们越聊越多,完全就想朋友之间的谈话,效果自然好了。在后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越来越体会到这一点。由此可见,和学生谈话是一门艺术,谈话中教师的笑容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对于那些经常迟到、旷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能完成、打架、闹事的后进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千万不能板起面孔,当众讽刺、挖苦,揭他们的底儿。在谈话的过程中,始终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渴望能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而爱和信任是在和学生自然、平等、和谐的相处过程中一一石慢慢“垒”起来的。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谈话,学生就会解除对教师的戒备心理,与教师建立“不设防”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教育意图才会被学生心情舒畅地领会和接受。

篇8:个别谈话教育方法之思考

1 谈话者之间的相互信任, 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基础

所谓相互信任就是罪犯对进行个别教育的民警的信任和进行个别教育的民警对罪犯的谈话内容进行甄别、分析和调查后达到相对的信任程度。当然民警对罪犯的谈话内容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谈话内容的真实度取决于罪犯对民警的信任度, 罪犯对民警的信任度越高, 谈话内容的真实度也就越高, 它们之间是一种正比关系。要达到罪犯对民警的信任, 这就要求民警在日常执法工作中, 公正执法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对相关法律法规不但要有所了解, 而且还要正确理解, 再加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等, 使罪犯能够充分信任民警, 从而敞开心扉, 在流露出真情实感的同时, 谈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情况。如:现在监狱中就存在着这样的情况, 有的民警, 有许多罪犯找他谈思想、谈问题;而有的民警, 罪犯根本就不找他谈任何问题, 他主动去谈话, 也谈不出所以然来, 这就表现出罪犯对民警的信任与否。因此, 在平时工作中, 要注重对各种知识的学习, 不断掌握各种相关知识和谈话、教育技巧, 做事公道, 处理罪犯的各种事情不偏不倚, 对罪犯的合理要求,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 能解决的尽力解决, 不能解决的说明道理、讲清原因, 让其心悦诚服;做到言必行, 行必果。同时, 在谈话教育中, 营造一种公平和谐的谈话环境非常重要, 谈话时尽量用平和的、拉家常式的方式谈话, 不要给罪犯造成心理压力;不持生硬的、说教式的训话口气, 这样, 罪犯愿意找你谈, 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说出来, 那么, 个别教育的效果也就呈现出来了;另外, 在谈话前要充分了解该犯基本情况, 包括他的社会关系、兴趣爱好、社会经历, 甚至是他的成长经历等, 预先掌握好这些材料, 在谈话过程中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帮助。还有在谈话过程中要找好、找准“切入点”, 从罪犯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慢慢切入正题, 让他的思想跟着你谈话者的思路走, 同时在谈话之前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初步形成一个教育方案, 预设一些将要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 这样在谈话过程中就能始终掌握主动权。

2 谈话者把握好“度”, 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关键

在对罪犯进行谈话中, “度”的把握是比较关键的, 也是较难把握的, 这就要求民警不但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还要较为清楚地掌握百分考核的日记、周评、月结等情况, 对罪犯提出的问题, 要合法合理, 有理有据地回答, 不能信口开河、许愿承诺, 而且要注意谈话次数。

针对罪犯所提出的问题, 要合法合理, 有理有据地回答, 不能信口开河, 一定要依法回答, 如:某罪犯刘某 (绑架罪, 原判有期徒刑10年) 入监后该犯一直不服判决、不认罪, 抗拒改造, 究其原因, 原来是该犯在入监下队后不久, 在一次和某民警谈话时, 该民警对他的案件作出了是“非法拘禁罪”而非“绑架罪”的错误结论。刘犯认为民警都说是错案, 那么法院一定是判错了, 于是死死抓住这点不放, 最后发展到要求监狱民警出面替他申诉。针对这种情况, 另一民警找来相关法律书籍, 一方面让他自己先看这两款罪的具体规定, 并给他讲解“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 另一方面, 又给他详细讲解《监狱法》中关于申诉的具体规定, 指明该犯申诉不是在正当行使权力, 而是在无理取闹。通过多次谈话以及该犯自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对自己的案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思想也发生了转变, 这说明在和罪犯谈话时, 谈话者 (民警) 一定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回答, 做到合法、合理, 把握好“度”, 不可信口开河。

同时要注意谈话的次数, 如:2002年从重庆调入某监狱的罪犯代某 (盗窃罪、原判有期徒刑7年) , 其妻子、父亲因参与杀害其母亲而判刑入狱服刑, 两个孩子无人照看, 加之该犯怕劳动、不安心改造, 分监区根据他的改造表现列为重点教育对象, 开始分监区民警经常找他谈话, 结果不但没有起效, 而且还给该犯造成很大的思想压力, 也使该犯慢慢意识到民警害怕他出事, 怕他违反监规, 于是该犯就抓住这点经常用家中孩子无人照管, 自己不想活了来威胁民警, 抗拒改造, 不参加劳动。后来分监区民警经过观察、分析, 认识到这是对该犯谈话次数太多所造成的, 摸透了该犯的心理后, 马上调整方案, 一是与他的妻子、父亲服刑的监狱取得联系, 了解他们的改造情况;并为该犯申请拨打亲情电话, 让其了解孩子情况, 知道两个孩子由他三哥照顾的情况后, 该犯放下了思想负担;二是采取内紧外松方式, 严格落实包夹措施, 一段时间不找其谈话, 让其自行反思, 给其减轻一定思想压力, 让该犯感到改造环境相对宽松, 经过一段时间, 该犯的思想压力小了, 主动来找民警谈话, 要求汇报自己的思想改造情况, 并且违纪率降低了, 劳动也主动了。这说明谈话者在谈话中一定要把握好“度”, 谈话次数多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

3 谈话注重针对性、目的性, 是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前提

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是有其目的性的, 应根据不同情况, 采取一些不同的谈话方式,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2005年7月, 某分监区接收8名广东调犯, 在甄别身份的谈话教育时, 发现一名叫魏某的罪犯 (抢劫罪, 原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 , 该犯自称陕西人, 但无陕西口音, 谈其家庭时, 就躲躲闪闪, 避而不谈, 民警发现他极力地想隐瞒什么, 根据监狱规定, 每一罪犯须将其家庭户口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寄来, 于是民警要求该犯提供家庭详细地址, 该犯一会儿说家中无人, 一会儿说家中只有一个弟弟, 民警联想到该犯在平时的改造中情绪不稳定, 心理压力大, 有自杀倾向, 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 据此, 通过分析觉得该犯应还有余罪没有交待, 于是一方面加大了对该犯的个别谈话, 从人生观、婚姻家庭、监狱改造、刑满后的打算及主动交待余罪后的结果等法律规定讲起, 涉及内容广泛;另一方面采取包夹措施, 安排耳目信息员从外围了解其思想动态。中秋期间, 该犯看到其他罪犯在拨打亲情电话, 心情很复杂, 民警又及时找其谈话并告之, 监狱已根据判决书上提供的地址发函调查其家庭及其他情况, 该犯仅存的一丝侥幸心理被打垮, 终于交待了其真名叫王某, 1992年在山东烟台持枪杀人的罪行, 使一桩长达十几年的杀人案得以告破, 受到了山东警方的称赞。在这次事件中, 该民警通过个别谈话发现该犯具有可疑之处, 并将该犯列为重点, 从该犯的言谈举止和平时的改造中搜集信息, 抓住其内心激烈斗争的有利时机, 阐明国家对主动坦白交待余罪会减轻处罚的规定, 终于使该犯放下思想包袱, 主动交待其余罪。这说明谈话者在进行谈话时一定要注重要有针对性、目的性, 这也是开展个别教育工作的前提。

4 各种教育方式相结合, 可增强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效果

个别教育不是孤立的活动, 而是要与其他教育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个别谈话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说, 要使个别谈话教育效果明显, 就必须与其他教育方式、相关措施相结合。如某分监狱四类犯王某 (抢劫罪, 原判无期, 后减为18年) , 自调入该分监区后, 不思悔改, 经常打架, 不服从管理, 消极怠工, 个人内务卫生脏、乱、差。2005年安排其在“铁厂”工地劳动, 通过谈话和观察, 发现该犯对铁厂的烧火工种很有兴致, 于是民警把该犯安排到焙烧上, 并担任一个烧堆联包组小组长, 一个月下来, 该犯所在小组焙烧任务完成得最好, 而且该犯常主动带头干, 吵架、打架事件明显减少, 针对该犯取得的这些成绩, 在进行个别谈话教育时, 可进一步要求身为小组长的该犯以身作则, 通过谈话该犯慢慢有了转变, 各方面也有了较大改观, 分监区及时在考核中给予肯定, 到目前已获监狱表扬两次, 类别也由四类犯转为二类犯。由此可见, 针对不同罪犯、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 都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去国企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早教6.1儿童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