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修炼成功征兆

2024-04-07

气功修炼成功征兆(精选5篇)

篇1:气功修炼成功征兆

教师应该修炼气功美文

先说修炼。自很久以来,修炼作为我们国人的道行提升之大法,源源流传。而今天,彼得.圣吉也提出了五项修炼。可见,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还是未来,人都要不停的修炼。修炼品质、修炼道德、修炼情操、修炼身心……再说气功。气功是一种通过意识或者意念,产生气场的导引之术。骨子里算是一种唯心主义,意识产生物质嘛。但也算是我们国人特有的一种养生甚至特异功能的修炼途径。

做教师的,应该先学会修炼和气功。但这些,却不是我现在要研究的主题。我要说的是,针对我们教师的职业特点,应该摒弃或者拥有的.几种“气”功。今天,先说说应该摒弃的。

一是教师应该摒除俗气。俗气者,市侩之气也。教师应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洁、高雅之士。闲来无事,看看书,弹弹琴,听听音乐,品品茶,观观雨。凡此种种,书生所为也。切不可,戚戚与人、戚戚与事、戚戚与得失名利之间。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虽不能故作清高,也不可耽于流俗。

二是教师应该摒除戾气。观此,定有君误以为骇人。然则,戾气存乎一心,发乎一瞬,害乎一生。面对芸芸众“生”,驳杂繁乱,众多品格、众多性情、众多调皮方式,于是乎便有人心上火、口头焦、轻则责,重则打。俗话道:“君子动口不动手。”况乎为人师表?辄乱,则声名狼藉,饭碗与朝夕之间也!

三是教师应该摒除匠气。古来皆语教书匠,然则一旦为匠,乏灵气也。匠者,按图索骥,斧刻凿雕,虽惟妙惟肖,实则缺乏创新。教师面对的不是石材木料,乃血肉情感各异的孩童。如何雕塑,唯用心耳。融会贯通,因材施教,方是正道。

四是教师应该摒除惰气。骄奢淫逸惰,一个不可有。勤俭诚敬谦,一个不可无。教师,亘古就是辛勤之化身,勤奋之典范。德为人师,行为世范。一勤可遮百丑,一惰更显千陋。今时之人,以安逸为福,闲散为趣,奢华为尊,故一身之精气神散诸于臃肿腹腩,此何以警生?更奢谈文明精神、野蛮体魄也?

篇2:气功修炼成功征兆

习练体呼吸,既可以结合到生活中进行,又可以单独专门时间进行。如果是专门时间进行,那么可以采用两脚略宽于肩,身体自然松立的姿态;呼吸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收小腹,注意是吸小腹,不是吸肚子,胸部的起伏最好也减小;同时意念身体的毛细孔张开,宇宙的真气从毛细孔中细入,进入体内,汇入下丹田;使用深呼吸,在吸到不能再吸的时候,稍微闭息一会,然后再呼气;呼气的时候,意念气从毛细孔出去,射透天边。

如果结合在生活中习炼,那么吸气时候,收小腹,意念气从全身皮肤进入,呼气的时候,从毛细孔射透天边,注意呼吸绵长即可。

“体呼吸”的呼相当于排气换气的功能,把体内的阴渣之气排除掉;而吸的过程,相当于聚气,把宇宙清阳之气汇聚到体内;而控制丹田到毛细孔,到皮肤的行气轨迹,就相当于是“炼”的过程。

面再结合养气方法,就可以完成气功入门,祛病健身。

如果是专门时间炼体呼吸,练习完毕后,意念先守上丹田(眉心和耳朵上去一寸在脑内的交叉线区域),过3分钟左右,用眼神看向下丹田(脐下三寸的腹腔内),然后意念轻轻守住下丹田,时间最少3分钟,如果允许时间不限。

篇3:太极拳与气功的结合修炼

练习太极拳如练法得当,其受益匪浅。反之则适得其反。因此如何打好太极拳则是练习太极拳者最纠结的事,因为成千上万的太极拳爱好者,真正练到上层功夫的人少之又少。

如何练好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怎样保持正确的方向去练,尽量避免少走弯路,尽快练到太极上层功夫则是我们每个修练者所追求的。

太极拳练到一定层次其表现为内力充足、阴阳分明。当阴阳分明之时,其太极功夫已非常深厚,甚至是登峰造极,然我们要想练到体内阴阳各半,十分明确,则必须从源头练起:首先要学习炼气,只有在炼气的过程中,可以打开周身经络,使其畅通,逐步将体内之元气调理顺畅,然后聚集并按照体内的经络路线行走,最后到达阴阳平衡的效果。但作为初学者来说,在练拳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学好每一个动作和套路,至于说以意领气,气与力合根本无法顾及,只知道练拳时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可体内根本无法聚集到气,更谈不上气与力合了,有许多练习太极拳多年者,也没有气行周身的感觉,也体会不到以气发力了。所以练习太极拳的同时,更应该炼气,当我们感觉到体内有很强的气感的时候,我们的拳架自然就松下来了,当气能在周身行走自如的时候,我们的拳架不但松沉,而且也虚实分明、阴阳协调。因此我们在习练太极拳的同时,也修炼内气,借助静气功的练法练习是非常有效的,能尽快地练成体内真气,然后有机的与太极拳结合,更进一步加深真气功力和提高太极拳技艺。

静气功讲究在安静的环境下、静止状态下放松,以意领气,按照一定经络路线行走,以达到体内的经络畅通、经络通则气无阻,气无阻则血行通顺,血行通顺则各脏腑、大脑、肢体血的能量得以充分供给,脏腑及全身则无病健康,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气功的重点是炼气,其练法独特,与太极气功有着本质不同。现就静气功和太极气功不同之处作一分析。同时也将气功和太极拳结合互补,提高气功和太极拳的修炼速度,更快达到内外合一。

气功分动功和静功。气功主要是利用呼吸气的方法来调整人体内局部器官机能,从而从根本上和整体上使病灶愈合与健康增强,由引入外气入体内,在外气的进出推动的作用下,达到将体内之元气进行理顺、增强、聚集、运行的目的。

理顺:人体在胎儿形成之时即有了体内之元气,即胎气,此时全靠胎气生存,离开母体后由于吸入外气,使聚集的元气逐步分散。随着年岁的增长,体内元气也慢慢变得零散无章。理气就是将已散乱无形的内气,通过外气的吸入,在外气的推动作用下,重新有条理的聚集。由于要达到调理内气时必先调理经络,即经络通气则通,气通则血行畅通,血行畅通则可将人体所需的氧和能量顺利地供应到各部位。所谓气推血行,绝非外气推行,而是在内气的推动下行走。因此,内气旺则人健康长寿,要想内气旺,必先进行理气,没有捷径可走。理气是借助外气的作用将内气理顺,做法如下:

一、小周天阶段理气

采用坐式、站式、卧式均可,自然呼吸,先用嘴练习长出气,呼气时牙齿轻叩,等气出尽时,再慢慢用鼻吸气。吸气时唇齿微合,呼气和吸气都是在松弛的状态下进行,利用空气的压力,使出入气变细、变长。气功练习出入气的细长为最基本法之一。当练到可以细长出气时,进一步练习深呼吸。做法是:以嘴呼气,以鼻吸气,上下齿松叩,呼气时舌尖顶下齿根,即“舌守下颏”。此时,将小腹鼓起,注意有一股气逐渐下降到小腹脐下,即气灌丹田,此为理气重要阶段。呼气完后再用鼻慢慢吸气,小腹随吸气慢慢收缩,吸气时,足趾抓地,“舌守下颚”,这样吸气时走督脉经大椎百会穴和大脑,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呼气时,由舌尖将督脉之气转向下颏转至任脉,由承浆经天突下贯丹田,吸气时再将丹田气经会阴至长强转至督脉,运气过肛门,沿督脉的尾闾、颈骨和玉枕到头顶、百会穴和大脑,气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至舌尖与任脉相接。

当练习到气能围绕人体上身循环运行一小圈时,即为打通小周天。此时以意领气,呼气时全身放松,如在空气中飘浮;吸气时如发上系一根绳子,身子犹如凌空悬挂。在意念的领导下,呼紧、呼松,久之会出现由小腹发热而遍及全身。人体内不规则的气随之会在意念的带动下,按照一定的经络路线而运行,如江河流水,滔滔不绝。这段练习呼气时,用意识提示两臂三分的力量向外撑张,七分的力量向内环抱,即七抱三撑,在外形上撑抱不要太明显,只是想象向下撑送、向上抱紧进行呼吸活动。

二、大周天阶段理气

随着体内气流的增强和理顺,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把运气的循环,由上身扩大到下身的脚心,把呼吸更加调柔入细,引短领长。呼气时舌守下颏,嘴唇微开,把气贯到丹田,小腹随之鼓起,再沉气至会阴,分支顺着两腿外侧而下,直达两脚掌心(即涌泉穴);吸气时,小腹随之渐渐收缩,舌顶上腭,自涌泉提气,顺两腿内侧而上,气至肛门,再提肛引气上升经尾椎、脊椎和头顶,而达头脑百会穴,再顺两耳分侧而下至两肩顺两臂外侧而下,沿手指经两臂内侧而上,汇于舌尖,与呼气时的气息相接,此为阴阳循环一大周天。

呼气时要全身放松,随气下降,全身犹如大雁落地的样子。亦需足趾抓地,好像大树生根,随风飘荡,又似大雁起飞。越飞越高。气功中叫做“吐如落雁,纳如起飞”,做好大周天的运行,须遵守气功练习的要求,要做到呼吸没有声音,出入绵绵不断,若存若无的息即是真息,如有声为风息,无声不细为气息,出入滞涩为喘息,均不是好息,只有真息为好息,因为守风则息散,守气则息劳,守喘则息结,守息则息定,所以只有真息方能达到“无声、不粗、不涩、不滑”的标准,真正让气“悠、缓、细、匀、静、绵、深、长”,练时才能做到耳无所闻、心无所思、目无所视、神态安稳、心情愉快的境地。

三、真息阶段理气

要练成真息,首先用“数息”方法,使心境达到高度宁静,然后让细长的呼吸自然出入,直到感觉呼吸似乎停止的样子,这叫做止息。此时外形的呼吸活动好像停止,但实际上内心又用肚脐在呼气,此为胎息,也即真息。真息做到后,心神没有丝毫胡思乱想,练到数十分钟后,有一股热气团汇集于小腹中的丹田处,片刻下降至会阴,沿两腿而达涌泉,这股“热力”随吸气而上升,冲尾闾,沿夹脊而上,全身腾起,这就是各处关节气脉一次全通的表现。通前后三关,后三关为尾闾、夹脊和玉枕,前三关为泥丸、黄庭、气海,此时周身经脉全通,内力充足。我们将静气功内力的修炼,融合到太极拳的修炼之中,让太极拳修炼时静得更快,松的更彻底。

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其松、沉、柔是练习的关键问题,而在练习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手、眼、身、步并用,且在套路练习中,讲究快慢相间、螺旋缠绕、开合进退、上下起伏、刚柔并济、松肩沉肘、含胸拔背、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意气形神、虚灵顶劲与意神兼顾,特别是初练太极拳者,很容易造成顾上不顾下,顾外不顾内,很难顾得上内外相兼、以意领气,而且体内根本就聚不了气团,何谈以气运身。如果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也兼练静气功,这样通过静气功的练习,很容易使体内聚集到内气功,并且很容易让练习者静下来而产坐送、沉、柔的效果。

篇4:硬气功修炼与破解秘窍

考南北诸功,硬排不抗力,忍闭畏泄气,桶子怕破炸,服气赫点打,整功惧揭罩,唯舍纳息内运之术,浑如游絮,功深难破。观横练抗硬之功,多服气拍打而就,先充精气以腾筋膜,再合息应力而壮内外,由轻渐重至阳求刚,久之坚化令如铜铸。凡此门径,皆赖气推血行于筋经骨脏,以硬抗硬,不出经穴流注之弱,故泄路颇多。功者多限于习授而与此百无一究,是故自恃高强矣!须知急火伤身,不识用符者,子时用功可败阳精,午时用功能害血冲,辰时猛火暗侵气路,戌时用功老来勾腰。冬季急纳妨肺伤胃,皮枯肉朽。阴阴生痨,阳阳患痴。若明此理,则子时练阳,丑时练经,寅时练气,卯时练血,辰时练肺,巳时练脾,未时练肝,申时练肾,酉时练骨,戌时练心,亥时练神。朝练力,晚练气。春旺血,秋宣气,夏盈五脏筋骨皮。泛合五行则谓之曰提精培肾,次者肾传肝气,再者肝传脾气,脾传肺气,肺传心气,心传脾气,脾复传肾,各气又传达内外,筋骨腑络,罔替不绝,功既积而身不伤也!

凡服气作硬之人皆有气路关窍,气血经筋各安其道,精循不差。苟以百家谙百功,百功生百法,然百家妙门,纵天壤之殊,咸不出此十二窍扪气于周身。撇经穴流注不析,舍并窍合应守口,直指十二窍为:蛙口、燕窝、气眼……此十二窍纵可承棍捅锤钉,亦畏并穴合应撕口毁气之术。然纳息内运工夫至深,则周身软韧固和,非坚刚下术,不惧配穴并施之法尔。仙传破气接罩之秘各留门径,阴指透力善破胄气,混元妙手能接罩门。上乘手法单穴巧抚可令坠地(非尽在十二窍之列,为六奇穴,取一可散人气脉),中乘手法并穴巧施合而泄之(探明口子,再于十二窍中配穴兑用),下乘诸法以硬降弱或于药功火器克之。嗟此般毁人成功之术,向为玄门所晦,守秘既久而致零落矣!

四穴断魂手(文中“□”为不宜轻传者,读者见谅!):此手连用有克硬之功,倘四手打完,有打无收。伤后经离脏毁,气血激窜,症见头大如斗,两腿肿亮,唇翻脸青,上下主血,神散心颠而绝。考□□乃□□脉要窍,主心神,藏□□,恐伤于丑头;戊土在□□,己土在□□,□□为金台神阙之所,领一身宗气,畏伤于□□时。二穴处人之阴面,一陷阳时一落阴时,遇时点打难见二七之期。余时点打,连创二穴,则气滞血壅,攻之桶子,裁手即破。旦遇异功不攻者,借□□之机,挑打星台下□□穴,彼必翻扑于地,不醒人世,然非大恶莫施!乃因穴位阳列督,□□时夺命,要在□□节缝之首,强中大弱也!盖世间人心各异,有顽劣不悔而害于乡里者,发其三穴可惩戒,可索魂,性命凭柄我手。然有天理不容之徒,卸其□□斯为死诀,纵仙家断莫能救之!

五龙伏穴手:此手专败拳家经气,又毁人服气之术。盖魂属阳,主升;魄属阴,主降,阴阳升降,列之有序。□□即百脉□□阳总会,用□□掌拍打,可震荡诸经,令彼逐气调运搜循激冲……可探示气眼所在,颈脉突跳何端,气眼指于□□。若插打□□,深则可截其气路,中者立闷。又□□用凤眼捶划打,可致功浅之人栽地。功深者视何眼含泪则窍开何方,追打□□百无一失。盖神母气子,气经目为泪,经舌为津,经内为血,经肾为精。故□□三穴用之探口破气足矣,倘不习功之拳家,足致正气涣散,经离络移。又遇全功巍然不颤者,用下部穴道无不应手而克。□□属经外奇穴,皆司五行中□□气吐纳之金门。用□□莫教铁棒不惧神威立丧。□□为一身总窍,畏□□时,用□□必下惊上虚,二气不接,五行不济,生死穴大敞门户,阴阳两界只在手握……度时并穴效验不一,中此手主伤经气,症见惊热颠厥,亦或神昏目定,晨间尤着。若五穴不收,或点打失准,取□□不论时辰裁手挖打亦令闭气。此法末二手不用不碍性命,补气推血开经用药,月余即愈,旦尽其技则华佗乏术矣!

仙传撕口秘法主要论述了各种被今人称之为硬气功的功法优缺点和练功卫生防病理论,重点分析了季节与时辰的练功关系与利弊危害。文中指出,排打类硬功以硬抗硬,难抵抗超能重力打击;忍气闭息类功法畏惧药功和开经泄气;桶子类功法怕撕口法启盖破桶;服气类功法害怕闭穴点打截经散气;而练法颇全面的混合类整功,亦有上乘“散甲”手法简效破解;唯独纳息内运久久积成的阴阳内练之功,周身浑穆而功深难破!这是太和宫几代武人对古往今来民间各种横练功夫的经验总汇和实践结果。

仙传撕口秘法言简意赅,是十分珍贵难得的古代道教武术研究资料。前人在几百年的自我实践和对外交流中,摸索到不少硬气功的内在规律与深层秘密。上篇用明确而肯定的语句写道:子时用功可败阳精,午时用功能害血冲,辰时猛火暗侵气路,戌时用功老来勾腰……稍用现代医学常识和中医经络理论对这段话进行分析比对,可谓句句见金,纤毫不失!而“冬季急纳妨肺伤胃,皮枯肉朽。阴阴生痨,阳阳患痴”,则在前句基础上警示性地指出,不仅午时用武火强功可能造成突发脑血管意外,冬天清晨大量吸入冷空气所导致的后患也颇多。而且由于功种法门不同,练功积阴过深还会伤及肺门,积阳过甚则可能使练功者将来落下痴呆、残疾等毛病,故而硬气功的应时用火应该因功而异。

仙传撕口秘法中部,撰写了破功散气的“撕口”方法理论与具体部位,以及破功散气的三个层次。后部又例举了“四穴断魂手”和“五龙伏穴手”两种“撕口”手法的歌诀、方法及原理、效应。这些与传统中医经穴气血理论几乎完美吻合的奇技,涵盖了内家特殊掌力和循经闭穴手法,如无前人大量的实践探索是很难凭空写成的!

篇5:百岁邵逸夫:修炼气功赛补参

邵先生能达到如此之人生境界,要得益于独特的修身养性之道: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每天练功。他曾表示自己有三不做:一不赌钱,二不喝酒,三不做不正常的事。所谓不正常,就是指刺激的事清,这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据称在70岁前,邵逸夫尚未懂得气功时,每天要靠人参支撑体力。他曾是香港最贵^参的大买家。自从进行了气功锻炼后,他再也不用服食天字号人参大补了。他说道:“我每天晚上睡5小时,下午午睡1小时,已足够了。每天早上,我5点钟起床,然后练1小时气功,1小时的其他运动,如打太极拳、快步行走等。因为我练气功,睡眠时睡得很香,所以每天6小时已完全可嘶肖除一天的疲劳。过去我是靠吃人参来补身体的,现在已完全不需要了。气功的效果比人参更好呢。”

长期修炼气功,使邵逸夫体健神定、四肢灵活、身轻如燕。值得一提的是西藏之行。当年,他决定去西藏旅游,内地的政府官员看他年纪那么大,高原空气稀薄缺氧,就专门为他准备了氧气袋,还增派两名年轻的医生跟着他去。玩了几天,邵逸夫高高兴兴地回到北京,不料跟着他去的那位医生却病倒了。

虽然邵逸夫现在已经百岁,却依然人老心不老,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一反过去的“精细”,不吝金钱,慷慨解囊,成为香港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每年都拿出1亿元以上的款项,捐助公益活动。

邵先生喜欢游山玩水,翻开他最近几年的行程,会发现即使已经100岁高龄的他每年仍会有很多时间外出旅游。游山玩水,开阔胸襟,亲近自然、拥抱健康,也许是他能达到如此人生境界的另外一个秘诀吧。

2006年,99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和夫人邵方逸华女士一起去雁荡山游玩,抵达温州机场后,他们直接坐车去雁荡山景区。抵达景区时,夫人邵方逸华考虑到邵先生年事已高,劝其稍作休息,再观夜景,但邵先生似乎已经沉醉在雁荡山秋日的凉风和飘香的丹桂中,不顾长途跋涉辛劳,要求马上前往灵峰景区,在灵峰茶室,边喝茶边等候天色暗下来。茶室主人拿出产自雁荡山的土特产——地瓜、菱角、芋头等招待他们。没想到,邵逸夫和夫人非常喜欢吃,还赞叹说,只有雁荡山这样的好山水才能育出这么好吃的东西来。

最近几年,邵逸夫还走访了祖国的许多其它地方,如张家界、桂林、洛阳、漳州等地。很难想象,一个百岁老人能有如此体力和兴致,也许这就是人瑞。

上一篇:新闻节目开头语下一篇:不补考重修 小品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