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八段锦》

2024-04-28

健身气功《八段锦》(通用8篇)

篇1:健身气功《八段锦》

健身气功 八段锦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须单举 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健身气功 八段锦动作要点口诀

★预备势

两脚平行与肩宽,双手侧摆抱腹前。

屈膝身正心平静,调整呼吸守丹田。

★两手托天理三焦

叉指上托抬头看,平视上撑意通天。

两臂下落沉肩肘,松腕舒指捧腹前。

★左右开弓似射雕

跨步直立搭手腕,马步下蹲拉弓弦。

变掌外推臂伸展,并步起身往前看。

★调理脾胃须单举

外旋上穿经面前,一掌上撑一掌按。

掌根用力肘微屈,舒胸拔脊全身展。

★五劳七伤往后瞧

起身松腕臂外旋,转头双目往后看。

身体调正膝微屈,掌指向前往下按。

★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下蹲臀收敛,先倾后旋向足看。

颈尾伸拉头上顶,头摇尾摆对称转。

★两手攀足固肾腰

以臂带身上抻展,转掌下按膻中前。

指顺腋下向后插,摩运脊背将足攀。

★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握固拳,单臂前冲瞪双眼。

拧腰顺肩趾抓地,旋腕握拳收腰间。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脚并拢要沉肩,呼吸均匀把足颠。

脚跟抬起稍停顿,下落震地全身安。

★收势

体态安详身自然,均匀呼吸鼻内旋。两手相叠小腹处,将气收归下丹田。

篇2:健身气功《八段锦》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健身气功八段锦当初是由一些治病保健的单式动作发展组合起来的,因此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

功法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蒹;神形融合,气寓其中。习练要领: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蒹;循序前进。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各式的动作要点、健身功效。

第一段 两手托天理三焦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

(2)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同进配以缓缓呼气。

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

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于丹田。如此托按 4 ~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 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 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 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 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 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二段 左右开弓似射雕

(1)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上体正直,两臂平屈于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2)手握拳,食指与拇指呈八字形撑开,左手缓缓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时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于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状。眼看左手。

(3)、(4)动作与(1)、(2)动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各开弓 4 ~ 8 次。这一动作重点是改善胸椎、颈部的血液循环。临床上对脑震荡引起的后遗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对上、中焦内的各脏器尤对心肺给予节律性的按摩,因而增强了心肺功能。通过扩胸伸臂、使胸肋部和肩臂部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和增强,有助于保持正确姿势,矫正两肩内收圆背等不良姿势。

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 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 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 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第三段 调理脾胃臂单举

(1)左手自身前成竖掌向上高举,继而翻掌上撑,指尖向右,同时右掌心向下按,指尖朝前。

(2)左手俯掌在身前下落,同时引气血下行,全身随之放松,恢复自然站立。

(3)、(4)动作与(1)、(2)动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手交替上举各 4 ~ 8 次。

这一动作主要作用于中焦,肢体伸展宜柔宜缓。由于两手交替一手上举一手下按,上下对拔拉长,使两侧内脏和肌肉受到协调性的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等脏器受到牵拉,从而促进了胃肠蠕动,增强了消化功能,长期坚持练习,对上述脏器疾病有防治作用。熟练后亦可配合呼吸,上举吸气,下落呼气。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这 一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 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第四段 五劳七伤往后瞧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或叉腰。头颈带动脊柱缓缓向左拧转,眼看后方,同时配合吸气。

(2)头颈带动脊柱徐徐向右转,恢复前平视。同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3)、(4)动作与(1)、(2)动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后瞧各 4 ~ 8 次。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因劳逸不当,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脏受损。七伤指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绪对内脏的伤害。由于精神活动持久地过度强烈紧张,造成神经机能紊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受损。该式动作实际上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尤其是腰、头颈、眼球等的运动。由于头颈的反覆拧转运动加强了颈部肌肉的伸缩能力,改善了头颈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增强和改善其功能。此式对防治颈椎病、高血压、眼病和增强眼肌有良好的效果。练习时要精神愉快,面带笑容,乐自心田生,笑自心内,只有这样配合动作,才能起到对五劳七伤的防治。另外,此式不宜只做头颈部的拧转,要全脊柱甚至两大腿也参与拧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五脏的健壮,对改善静脉血的回流有更大的效果。

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 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 情伤害。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长 期劳顿,没有及时修养生息,终究造成损伤 的累积。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 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 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 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第五段 摇头摆尾去心火

(1)马步站立,两手叉腰,缓缓呼气后拧腰向左,屈身下俯,将余气缓缓呼出。动作不停,头自左下方经体前至右下方,像小勺舀水似地引颈前伸,自右侧慢慢将头抬起,同时配以吸气;拧腰向左,身体恢复马步桩,缓缓深长呼气。同时全身放松,呼气末尾,两手同时做节律性掐腰动作数次。

(2)动作与(1)动作同,唯左右相反。

如此(1)、(2)动作交替进行各做 4 ~ 8 次。

此式动作除强调松,以解除紧张并使头脑清醒外,还必须强调静。俗谓:静以制躁。“心火”为虚火上炎,烦躁不安的症状,此虚火宜在呼气时以两手拇指做掐腰动作,引气血下降。同时进行的俯身旋转动作,亦有降伏“心火”的作用。动作要保持消遥自在,并延长呼气时间,消除交感神经的兴奋,以去“心火”。同时对腰颈关节、韧带和肌肉等亦起到一定的作用,并有助于任、督、冲三脉的运行。

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要降 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 济。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 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 赤、便秘等等症候。

第六段 两手攀足固肾腰

(1)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掌分按脐旁。(2)两掌沿带脉分向后腰。

(3)上体缓缓前倾,两膝保持挺直,同时两掌沿尾骨、大向下按摩至脚跟。沿脚外侧按摩至脚内侧。

(4)上体展直,同时两 手沿两大腿内侧按摩至脐两旁。如此反覆俯仰 4 ~ 8 次。

腰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这一势主要运动腰部,也加强了腹部及各个内脏器官的活动,如肾、肾上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脏”。肾是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脏器。肾上腺是内分泌器官。与全身代谢机能有密切关系。腰又是腹腔神经节“腹脑”所在地。由于腰的节律性运动(前后俯仰),也改善了脑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及各个组织脏器的生理功能。长期坚持锻炼,有疏通带脉及任督二脉的作用,能强腰、壮肾、醒恼、明目,并使腰腹肌得到锻炼和加强。年老体弱者,俯身动作应逐渐加大,有较重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俯身时头不宜过低。

这一式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 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 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第七段 攒拳怒目增气力

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成马步桩,两手握拳分置腰间,拳心朝上,两眼睁大。

(1)左拳向前方缓缓击出,成立拳或俯拳皆可。击拳时宜微微拧腰向右,左肩随之前顺展拳变掌臂外旋握拳抓回,呈仰拳置于腰间。

(2)与(1)动作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各击出 4 ~ 8 次。

此式动作要求两拳握紧,两脚拇趾用力抓地,舒胸直颈,聚精会神,瞪眼怒目。此式主要运动四肢、腰和眼肌。根据个人体质,爱好、年龄与目的不同,决定练习时用力的大小。其作用是舒畅全身气机,增强肺气。同时使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兴奋,有利于气血运行。并有增强全身筋骨和肌肉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这一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 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那些长 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 郁滞,尤为适宜。

第八段 背后七颠百病消

预备姿势: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或两脚相并。

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脚跟提起,同时配合吸气。两臂自身前下落,脚跟亦随之下落,并配合呼气。全身放松。如此起落 4~8 次。

此式通过肢体导引,吸气两臂自身侧上举过头,呼气下落,同时放松全身,并将“浊气”自头向涌泉引之,排出体外。“浊气”是指所有紧张、污浊病气。古人谓之“排浊留清”或“去浊留清”。由于脚跟有节律地弹性运动,从而使椎骨之间及各个关节韧带得以锻炼,对各段椎骨的疾病和扁平足有防治作用。同时有利于脊髓液的循环和脊髓神经功能的增强,进而加强全身神经的调节作用。

篇3:浅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教法

1 结合中医理论, 掌握功法的健身作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之一, 由北京体育大学承担研究任务。

健身气功·八段锦符合中医基础理论, 配合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阴阳学说, 遵循了三调合一的规律, 能使人体大脑皮层有序化, 皮质下中枢亦得到相应调整, 人体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渐处于平衡稳定状态。长期参加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 可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 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 疏通经络, 调整阴阳气血, 具有保精、养气和存神的作用。

2 结合功法特点, 掌握动作技术要领

2.1 注重基本身型, 狠抓动作的规格要领

对于初学者, 在练习中首先要抓好基本身型。古语所说, “形不正则气不顺, 气不顺则意不宁, 意不宁则气散乱”, 可见基本身型的重要。当学会功法后, 应在动作的规格要领上下功夫, 力求做到动作准确, 要领得法, 姿势优美, 动作大方。因为会做并不等于做得对, 更不等于做得好, 运动的学习是一个反复练习提高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动作开始由紧变松, 由松变沉, 由沉变稳, 功夫逐渐上身。此时, 应该重点放在如何突出功法的风格特点上, 做到柔和缓慢, 圆活连贯, 松紧结合, 动静相兼, 神与形合, 气寓其中。

2.2 注重呼吸方法, 调节呼吸幅度

呼吸吐纳是指吐出肺中浊气, 吸进清新的空气。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呼吸方法是, 采用逆腹式呼吸, 同时配合提肛呼吸。具体方法是, 吸气时提肛、收腹、隔肌上升, 呼气时隔肌下降、松腹、松肛;与动作结合时是, 起吸落呼, 开吸合呼, 蓄吸发呼, 在每一段主体动作中的松紧与动静变化的交替处, 采用闭气。

因每个人的肺活量、呼吸频率存有差异, 功法的动作幅度也有大小、长短之别, 对呼吸的方法要灵活运用, 不可生搬硬套, 如气息不畅应随时进行调节。练习中对呼吸吐纳的总体把握是, 在初学阶段以自然呼吸为好, 待动作熟练后可根据呼吸方法结合动作逐渐练习, 呼吸应柔和均匀, 不可追求深长, 其间自然呼吸在练习中是不可缺少的, 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3 实现三调合一, 达到形与神合, 意与气合

“三调”是指调身、调息、调心, 是我们能够进行自我身心调摄的所有内容,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常见常行;“一”是指气, 是生命的本源, 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原则, 运动方式可以表述为“升降出入”, 循环往复, 通过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运行周身, 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天地合气, 名之曰人”,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八个动作, 从头到尾, 均体现着人体与天地之气交融贯通的蕴意。例如“两手托天理三焦”一式中, 要求两臂撑圆向上托于天, 两足挺拔下扎于地, 如同“顶天立地”一般, 使人体之气上下贯通, 并与天地之气冲融交和。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以动作导引为主的动功功法, 它有自己的意念要求。“松静自然”是气功的门槛和方向。在练习的过程中, 始终需要蕴涵一种悠悠生意, 心中恬静愉悦, 身体自然放松, 动作随顺圆柔, 连绵不断。练习要诀说“抱神以静, 形将自正” (《庄子·在宥》) , 在虚静空松我们的心身时, 身体变得柔和舒适, 如此“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

因此, 健身气功·八段练习时, 其动作中通外直、饱满圆润, 其过程如行云流水、气遍周身, 其效果骨正筋柔、气血畅流。在练习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三调”合“一”, 达到“形与神合”, “意与气合”的良好状态, 努力实现练习健身气功的根本目的。

2.4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从运动强度来看, 健身气功·八段锦属于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

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的运动量, 就是指一次练习多长时间, 做几遍, 及所采取的姿势高低与用力的大小的总和。一般情况下, 一周应不少于5次练习, 每次练习在40分钟, 做1至2遍, 每遍之间休息2分钟, 加上开始的准备活动和结束的整理运动, 一次练习在50分钟左右为宜。

由于受到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个体差异很大, 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运动量的掌握应以本体感觉为准, 其最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是运动后精神愉快、脉搏稳定、血压正常, 食欲及睡眠良好, 表明运动量是适宜的。如果运动后身体明显疲劳, 脉搏长时间得不到恢复, 食欲不振、睡眠不佳, 则表明运动量过大, 应及时进行调整。

3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现代体育是一种快乐体育, 就是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的同时很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快乐, 教师开心, 又能达到教学效果。在太极教学中, 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 是很难学好的。所以, 作为教师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趣味性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在学生在快乐中学会太极, 在学习中品尝快乐。只有这样, 学生不但领悟得快, 也学得快。

3.1 暗示教学法

人拥有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只要方法正确, 学生都能够准确的掌握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运动技能。老师在准确优美的做好完整示范之后, 告诉学生们, 只要认真练习都会掌握动作要领的。

如在“摇头摆尾去心火”教学时, 让学生一手放在头上, 另一手放在尾骨上, 上下分开的两手分别暗示为头和尾。摇头摆尾的动作需要明确头尾运动轨迹与运动方向。通过两手位置, 强化神经系统的感知, 为头和尾的运动打好坚实基础。马步两手扶膝的动作为摇头摆尾的起始动作也是结束动作, 这时暗示头的手指向正上方, 暗示尾的手指向正下方等。通过手的暗示强化作用, 让学生明确头尾的运动轨迹和所指方向。把辅助练习和不用手暗示的练习结合起来, 慢慢就能掌握头和尾的运动, 从而掌握“摇头摆尾去心火”的练习要领。

3.2 心理调节法

心理调节法, 是指练功者对思维活动的调控, 是如何运用意念的方法。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练习时的意念活动不是守一, 而是意想动作过程。它包括动作的规格、要点、重点部位及呼吸。它同调身调息一样, 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练功初期, 学习动作阶段, 主要是意念动作规格和要点;在熟练提高阶段重点是意念动作技术环节, 注重风格特点, 使意念与呼吸相协调。随着功法的熟练、技术水平的提高, 动作趋于自动化, 呼吸也近于自调, 这时的意念也随之越来越恬淡, 最后达到动作、呼吸、意念协调一致。

3.3 分解教学与完整教学相结合

对于初学者来说, 首先应该给他建立一个完整的印象, 那么就要求教师首先有完整而正确的示范, 从头到尾的演示就会给学生一个感性上的认识, 感觉到学好五禽戏是那样的轻松, 流畅, 自然, 在有良好印象的基础上, 再进行分解教学。在分解教学中, 运动路线方向要清楚明了。

3.4 录像教学与演示教学相结合

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 体育教学也应该紧跟步伐, 充分地应用现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行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 让学生看录像, 一遍一遍地加深印象, 如不太清楚的地方, 可以慢放或重放, 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 如有条件的学校, 还可以利用摄象机, 录下学生的错误动作, 然后放给学生看, 跟教学片里相比较, 自己寻找错误, 并加以改正, 这样的教学更直观, 效果更好。

3.5 民族音乐渗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与练习中, 有目的地选择乐感舒缓, 曲调内容健康, 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音乐, 代替口令与节奏, 融于五禽戏的教学与平时的练习之中, 既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 同时也能多层次欣赏和吸收民族音乐的精华,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练习的热情。

作为一名高院校体育工作者, 在实际教学中,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真正让学一明确运动轨迹, 掌握正确的练习要领。“艺无止境”, 我们应该多学、多练、多想, 让每一位学生掌握要领, 体会动作, 享受到健身气功锻炼的快乐, 提高锻炼的健身效果, 服务与学生。

参考文献

[1]潘灵, 陈云海, 单华, 张波.试述健身气功“八段锦”与终身体育的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 .

[2]徐景文.健身锻炼与传统养生[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 (4) .

篇4:健身气功“八段锦”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概括为八句口诀: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射大雕;

调理脾胃单举手,五痨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腹背伸屈固肾腰;

握拳怒目争力气,背部七颠百病消。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双足平行站立与肩宽相等,两手于胸前十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同时双臂上举过顶,呈两手托天之势(如图1),挺胸收腹,然后放松,如此反复10~20次。

二、左右开弓射大雕:双腿成骑马蹲裆势,双臂平伸由左右侧分别前旋对(击)掌,随后右肘弯屈,右手握拳于胸前,左臂向左平伸,左手握拳,拇指直立向上,目视拇指尖端,双臂成拉弓状(如图2)。然后两臂平伸,仍由左右侧分别前旋于胸前击掌,再左臂弯屈右臂向右侧平伸成拉弓状。如此反复10~15次。

三、调理脾胃单举手:双足平行站立与肩宽,先左臂上伸右臂下垂,双手掌扬起与前臂垂直,两上肢力量呈上下相反方向,有上手托天下手按地之势(图3),使两胁部肌肉伸张。然后放松双臂,如此反复做10~15次,再右臂上举左臂下垂,如此伸张10~15次。

四、五痨七伤往后瞧:取立正姿势,双手叉腰,头部先向左后方旋转,眼向后看(图4)。然后将头回归原位,接着再将头向右后旋转,如此各做10~15次。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双足平行站立比肩稍宽成骑马蹲档势,然后,头和上身向左前方倾斜,臀部向右后方坐;右腿前弓屈膝,左腿向左前方伸直;左臂伸直使左手指达左足尖部,右肘弯屈向右上方成拉弓状(如图5)。然后变换方位,头和上身向右前倾斜,臀部向左后方坐,右腿向右前方伸直。伸展右臂使手指达右足尖部,左肘弯屈向左上方成拉弓状。如此反复,使臀左右摇摆,四肢左右伸屈各10~15次。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先取立正姿势,双臂直伸由后背前旋下垂,使双手指尖尽量达足背部,同时弯腰低头,使头接近双膝。然后仰身成背弓状,双手叉腰以固定腰部(如图6)。如此反复10~15次。

七、握拳怒目增力气:取骑马蹲裆势,先双手提拳靠于胁部,然后,伸左臂用力向前方打去,二目直视打出的拳头,随即将左臂回收使左拳靠于左胁部,同时伸右臂向前出拳,如此左右交替出拳,反复数次,出拳之臂也可向两侧开弓打出(见图7)。双眼一直凝视打出之拳。

八、背部七颠百病消:取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使肌肉放松,连续做提踵(脚后跟)运动,随即恢复原位(见图8)。提踵运动数次,使全身肌肉充分放松,呼吸平和。这是八段锦的最后整理运动。

篇5: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分解教学

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间、神与形合,气韵其中。预备式:

动作分解: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臂外旋,掌抱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10公分,目视前方。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额微收,舌抵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敛臀,上体中正。

易犯错误:抱球时,大拇指上翘,其余四指朝向地面,踏腰,跪腿,八字脚。正确做法:注意沉肩坠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膝关节不超跃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功法作用: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身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分解: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额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式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坠肘,松挽舒指,上体中正。三焦:上焦横隔以上心肺;中焦横隔以下肚脐以上,肝胆脾胃;下焦肚脐以下,肾、膀胱、大肠、小肠。易犯错误:两掌上托时,抬头不够,上举时,松泄断劲。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额先向上助力,在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功法作用:理三焦的三焦,根据中医的说法,脐以下为下焦,胸隔至脐为中焦,胸隔以上为上焦。本动通过两手交叉上举,缓慢用力,保持伸拉,可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合,通过拉长驱干与上肢各关节的肌肉、韧带及关节软组织,对提高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肩部疾患,颈锥病具有良好的作用。从下焦向上提起,防治五脏六腑下沉,锻炼颈椎。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右掌屈指,向右拉至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划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相同,只是左右相反。左右开弓似射雕,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第三遍最后一动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屈紧,肩部(臂)放平,八字掌侧撑,须沉肩坠肘,屈挽竖指,掌心含空。开弓手守云门穴,肺经起点,肩要平,守住肺气;八字掌,食指尖为商阳穴,大肠经起点,眼神定气。易犯错误:端肩,弓腰,八字脚。

正确做法:沉肩坠肘,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展肩扩胸。

功法作用:本动展肩扩胸,可刺激督脉的背部俞穴,同时调解手太阴、肺经等经脉之气,它能有效的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同时增加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手腕关节及指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利于矫正驮背,肩内收等一些不良姿势,很好的预防肩、颈疾病。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掌上举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动作略停;第二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弯曲,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于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但左右相反。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一动时,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右掌下按至右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掌根。易犯错误:本动两掌手指方向不正,肘关节没有弯曲度,上体不够舒展。正确做法:注意两掌放平,指尖摆正,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功法作用: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可以刺激位于胸节部的相关经络以及背部的输穴等,具有调解脏腹经络的作用,该势动作使脊柱内各锥骨间的小关节及小肌肉得到了锻炼,从而增强了锥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防和治疗肩颈疾病。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稍停,目视左斜后方;第三个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相同,方向相反。该势一左一右为一势,共做三次。做到第三次最后一动时,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旋臂两肩后张。易犯错误:上体后仰,转头又转体,转头与旋臂不充分。正确做法:下额内收,转头、旋臂幅度应该大一些。

功法作用:五劳指心、肝、脾、胃、肾五脏劳损,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忧愁思虑伤心、大怒气逆伤肝、寒冷伤肺、大饱伤脾、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恐惧不节伤志、风雨寒暑伤形。这个动作通过上肢伸直,外旋扭转的劲力牵争作用,可以扩张牵拉胸腔、腹腔诸脏腑,往后瞧的转头动作,可以刺激颈部大椎穴,以及背部五脏六腑俞穴,达到防治五劳七伤的目的,还能够增加颈部及肩关节周围,参与动作肌群的收缩力,增加颈部运动幅度,活动眼技,预防眼疾疲劳,及肩颈等背部疾患,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驱神经系统的疲劳。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两掌上托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指尖相对,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第三个动作,重心向上稍升起,随之重心右移,上体向右侧倾,俯身,目视右脚面;第四个动作,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跟;第五个动作,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体,随之下额微收,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方向相反。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三次后,重心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同时,两臂经两侧上举,两掌心相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马步下蹲要收髋敛臀,上体中正,摇转时,脖颈与尾闾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易犯错误:摇转时颈部僵直,尾闾摇动不圆活,幅度小。

正确做法:上体右倾,尾闾左摆,上体前俯,尾闾向后划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闾与颈部对拉拔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俯身时,下额不有意内收或上仰,颈锥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功法作用:心火与心热火旺的病症,属阳热内盛的病疾,该势动作两腿下蹲,摆动尾闾,可刺激锥柱督脉,通过摇头,可刺激大锥穴,从而达到输经泄热的目的,有助于去除心火。在摇头摆尾过程中,脊柱腰段、颈段大幅度侧曲,缓转及回旋,可使整个脊柱的头颈段,腰腹及臀、腹部肌群,参与收缩,即增加了颈、腰、髋的关节灵活性,也发展该部位的肌力。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时,两掌指尖向前,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臂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第三个动作,两臂外旋,两掌心向上,随之两掌掌指,顺腋下后插;第四个动作,两掌心向内,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腿部,随之上体前俯,沿腿后向下摩运,经脚两侧至于脚面,抬头,目视前下方,动作略停;第五个动作,两掌沿地面前伸,随之用手臂带动上体立起,两臂肘关节伸直上举,掌心向前。该势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做完六次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向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两掌向下摩运要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要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

易犯错误:两手向下摩运时,膝关节弯曲,低头,向上起身时,起身在前,举臂在后,正确做法:两手向下摩运时,不要低头,膝关节伸直,向上起身时,要以臂带身。

功法作用:通过大幅度前屈后伸,可刺激脊柱督脉,以及阳关、尾终等穴,有助于防治生殖、泌尿系统一些慢性病,达到固肾壮腰的目的。通过脊柱大幅度的前屈后伸,可有效发展驱干前后曲伸脊柱肌群的力量与伸展性,同时,对于腰部的肾、肾上腺、输尿管等器官有良好的牵拉按摩作用,可以改善其功能,刺激及活动。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蹲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拇指在内,拳眼向上,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左拳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向上,目视左拳;第三个动作,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第四个动作,左臂外旋,肘关节微曲,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住,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第五个动作,左拳曲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三次后,重心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冲拳时怒目圆睁,脚指抓地,扭腰瞬间,力达拳面,马步的高低,可根据自己的腿间力量灵活掌握,回收时要旋挽,五指要用力抓握。易犯错误:冲拳时,上体前俯,端肩,掀肘,回收时旋挽不明显,抓握无力。正确做法:冲拳时,小臂贴肋前送,头向上顶,上体立直,肩部松沉,肘关节微曲,力达拳面,回收时先五指伸直,充分旋挽再屈指,用力抓握。

功法作用:中医认为,肝主金,肝开窍于目,该势中的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精,使肝血充盈,肝气舒泄。该势动作两腿下蹲,脚指抓地,双手攥拳,旋挽,手指诸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脉,同时,可使全身肌肉筋脉受到劲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全身肌肉坚实有力,气力增加。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动作分解:第一个动作,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第二个动作,两脚跟下落,轻震地面。该势一起一落为一次,共做七次。

动作要点:上提时,脚跟提起,脚指抓地,脚跟尽力抬起,两腿并拢,百惠穴上顶,略有停顿,掌握好平衡,脚跟下落时,脚跟轻轻下震,同时,沉肩舒臂,周身放松。

易犯错误:上提时端肩,身重心不隐。

正确做法:脚指抓往地面,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百惠穴上顶。功法作用:脚十指抓地,可刺激足部有关经脉,调解相应脏腑功能,同时,足可刺激脊柱与督脉,使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通畅,阴阳平衡,颠足而立,可发展小腿后群肌力,拉长足体肌肉韧带,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落地震动可轻度刺激下肢及脊柱各关节内外结构,便使全身肌肉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复位,有助解除伤风肌肉紧张。

收势

第一个动作,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第二个动作,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相叠于腹部,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

第三个动作,两臂垂于体侧。动作要点:两掌内外劳工穴相叠于丹田,周身放松,气沉丹田。收功时要注意体态安详,举指稳重,做一下整理活动,如搓手浴面和肢体放松动作。

篇6:健身气功《八段锦》

功法口诀(详细)

第1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第2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第3式 调理脾胃单臂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第4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第5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第6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第7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第8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健身气功八段锦

篇7:健身气功《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八段锦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故名。二、八段锦歌诀(详见附1)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 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三、功法特点

健身气功八段锦同祖国传统养生治病理念密切结合,内炼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整套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有松有紧,动静相兼。十分适宜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以及体质虚弱的康复病人习练。而且可以不受时间、场地和天气的影响。

1、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2、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紧,在动作中只在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本功法中的动与静主要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特别是在前面所讲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在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伸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能够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3、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神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本功法每势动作以及动作之间充满了对称与和谐,体现出内实精神、外示安逸,虚实相生、刚柔相济,做到了意动形随、神形兼备。

气寓其中,是指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习练本功法时,呼吸应顺畅,不可强吸硬呼。

四、功法作用

第1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此式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2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此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第3式 调理脾胃单臂举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此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第4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长期劳顿,没有及时修养生息,终究造成损伤的累积。此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第5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此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第6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此式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第7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此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第8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式动作简单,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俗话说:百步走不如抖一抖。这一式下落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十分舒服,不仅可以有利于消除百病,也正好可以作为整套套路的收功。

附1:功法口诀(详细)

第1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第2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第3式 调理脾胃单臂举

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第4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第5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第6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第7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第8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附2:坐式八段锦(十二段锦)

1、坐式八段锦口诀

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敲玉枕,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动舌搅水津。鼓漱三十六,津液满口生。一口分三咽,以意送脐轮。闭气搓手热,背后摩精门。尽此一口气,意想体氤氲。左右辘轳转,两脚放舒伸。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以候口水至,再漱再吞津。如此三度毕,口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任督慢运毕,意想气氤氲。名为八段锦,子后午前行。勤行无间断,去病又强身。

2、坐式八段锦练法

(1)宁神静坐:采用盘膝坐式,正头竖颈,两目平视,松肩虚腋,腰脊正直,两手轻握,置于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静坐3-5分钟。

(2)手抱昆仑:牙齿轻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时即咽下,谓之“吞津”。随后将两手交叉,自身体前方缓缓上起,经头顶上方将两手掌心紧贴在枕骨处,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时枕骨后用力,使后头部肌肉产生一张一弛的运动。如此行十数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两手掩位双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然后将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数次。

(4)微摆天柱:头部略低,使头部肌肉保持相对紧张,以左右“头角”的颈,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门:作自然深呼吸数次后,闭息片刻,随后将两手搓热,以双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辘轳:接上式,两手自腰部顺势移向前方,两脚平伸,手指分开,稍作屈曲,双手自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形,象摇辘轳那样自后向前做数次运动,随后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后作数次环形运动。

(7)托按攀足:接上式,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双手作上托劲;稍停片刻,翻转掌心朝前,双手作向前按推劲。稍作停顿,即松开交叉的双手,顺热作弯腰攀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足的涌泉穴,两膝关节不要弯曲。如此锻炼数次。

(8)任督运转: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下行。

3、坐式八段锦图解

附3:古代八段锦图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传统保健功法。它动作简单易行,健身功效确切显著,是中华养生文化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整理 / 校对 / 排版

篇8:健身气功《八段锦》

关键词:八段锦,系统,影响

1八段锦及其健身功效概述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深受人民喜爱,据说是岳飞与梁世昌所传。早在北宋时已有记载,至今已有800 余年历史。八段锦是古代上等丝织品,用多种不同颜色编织而成。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此功法共分为八段,故曰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八段锦的锻炼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力的练法,一种是不用力的练法。动作用力练时,仍然保持肌体放松,不可用僵力或单纯之臂力,动作要随呼吸,气贯丹田。不用力的练法,则主要是以外带内,外动促进内动,以达到健身祛病之功效。八段锦对身体的好处,简单概述为滋阴助阳、培元补气、疏通经络、活血生津。长期锻炼可使人强身健体、聪耳明目、延年益寿[1]。用现代科学医术分析,就是活动全身关节、肌肉、调节精神紧张、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人体各个生理机能。

2八段锦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

2.1 对心血管的影响

八段锦要求身体端正,身贵丹田。由于横肌的运动幅度增大,当内脏形成了一个摩擦运动,既可消除腹腔淤血,又可使上下腔静脉血液易于流回右心。血压高者经过八段锦的锻炼后,可使血压低于正常者,又可因为鍊习使血压回复正常。八段锦气贯丹田的深长呼吸,可使心律减慢,降低心肌氧消耗量。由于加强了全身血液循环,而减低心脏负荷,有利心脏功能。八段锦锻炼是在前后左右上下几大方位的缓慢牵拉,旋指,旋腕,旋肩,旋腰,撑挡开跨,抻筋拔骨,螺旋蛹动,静中孕动,动中生静,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形神兼养,内外合一,阴阳结合,处处螺旋划圆的有氧运动。要求“心静、体松、自然”,八段锦动作通过外在肢体躯干的屈伸俯仰和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使全身筋脉牵拉舒展,经络畅通,内在“精气神”与外在“筋骨皮”协调统一,从而实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功效[2]。

2.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八段锦要求身正,含胸沉气,使呼吸深长,增加肺活量。八段锦采用的呼吸方法(内养功呼吸法)可增加肺的换气功能,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八段锦的定静作用和内脏按摩作用,可使呼吸通道畅顺,,可改善肠气肿和心肺的各种疾病。生理性衰老会导致老年人呼吸系统发生较大变化。肺泡及毛细支气管扩张,肺泡壁内纤维组织增多,肺的弹性结构蜕变,呼吸肌力量减弱,使肺通气和气体扩散能力降低。“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和“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三个八段锦动作,都要求加大呼吸幅度与呼吸深度,从而使膈肌运动幅度增大,使呼吸肌得到充分锻炼,而膈肌是人体最重要的呼吸肌,对它进行有效锻炼可增加胸腔体积,从而提高肺活量。八段锦采用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自然呼吸与拳式呼吸相结合,强调“深、长、细、缓、匀、柔”,这样可以增加膈肌和腹部肌肉的活动度和调节肋间肌的呼吸功能,使肺通气量增大。同时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对五脏六腑起到按摩作用,对诸脏产生的疾病会有良好疗效。可见,参加八段锦锻炼不仅能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呼吸机能,也能提高血液循环功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有研究显示,八段锦锻炼对于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呼吸机能有积极意义[3]。

2.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老年人牙龈萎缩,甚至牙齿脱落,其肠胃平滑肌、胃肠道腺体也萎缩,甚至内脏下垂,消化酶活性降低,消化能力减弱,肠蠕动能力降低,运送食糜缓慢,分泌物减少,胃黏膜变薄,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便秘。八段锦运动可调气血,平阴阳,以意领进,气贯全身,加强循环,濡养周身。尤其以腹式呼吸为主,这样对于膈肌、肝脾胃肠等都起到按摩作用,不仅加强机体脏腑的功能,而且还促进全身几大系统的循环。因此,八段锦锻炼不但可改善机体的消化系统,而且还可以提高健康水平[4]。

2.4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练习八段锦时心静,体松,以意导体,思想高度入境,提高了自我意识控制神经系统的能力。八段锦强调呼吸自然,意气相合,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这样会在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反馈信息,可修复病灶,改善循环,利于机体的康复和保养。八段锦也注重脊髓神经的锻炼和放松,要求脊椎下沉,根节、中节、梢节节节松开,结合拳式变化,类似蚕爬蠕动,扭动似拧绳,转动如磨盘,旋转蛹动,独特行气方式产生独特愉悦感[5]。八段锦锻炼也可消除大脑神经的紧张、疲劳,使头脑清醒,心情愉悦,助于维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使得一些如高血压、高血脂、颈椎病等慢性病逐渐康复。如肖斌等[6]运用八段锦结合中药处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八段锦锻炼能缓解颈椎病患者神经根性疼痛。因此,八段锦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疾病的一项理想的有氧运动。

2.5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肌肉、骨骼、韧带等运动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其外在表现为:关节变形、肌肉韧带萎缩、脊柱弯曲、甚至导致驼背,易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骨折等。内在表现出:老年人骨髓内细胞老化,造血机能减退,钙质流失,神经传导速度降低,骨质疏松、脆性增加,关节韧带弹性下降,力量减小等[7]。八段锦锻炼是在前后左右上下几大方位的缓慢牵拉,旋指、旋腕、旋肩、旋腰、撑挡开跨、抻筋拔骨、螺旋蛹动,处处螺旋划圆的有氧运动。这种螺旋蛹动式运动方式产生的生理负荷,使骨骼、肌肉和关节得到全面系统的锻炼。

3结语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气功导引功法,动作简单,易学易记,自宋元以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研究表明,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对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为充分发挥八段锦的祛病健体作用适当加大对坐式八段锦临床价值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普及推广八段锦,充分发挥其在群众健身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义军.少林秘门八段锦[J].少林与太极,2010(3):17-19.

[2]茹凯.调气通络养生八段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3]周小青.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及血脂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3.

[4]苗福盛,刘祥燕,李野,王星辰.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10):46-47.

[5]苏学良,茹凯.新编八段锦及其创编理论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2):85-87.

[6]肖斌,袁顺兴,方亮.练功对颈椎病患者根性疼痛的影响[J].按摩与导引,2003(2):11-12.

上一篇:《粽子里的故事》幼儿园大班的语言教案下一篇:河南省招生考试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