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激情理智”构思演练素材

2024-05-17

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激情理智”构思演练素材(精选3篇)

篇1: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激情理智”构思演练素材

话题作文“激情/理智”构思演练

【文题】

有人说,“人是感情的动物”,“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创造”。

有人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或“人是理智的动物”,“缺少理智者决不可能成就大业”。

有人说,人生的困苦莫过于在激情与理智中徘徊挣扎。

有人说,正是情与理的错综复杂,才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有人说„„

请以“激情 / 理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里的“/”兼有“或”和“与”的意思)。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构思导引】

A.侧重阐述激情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1.激情是“强烈激动的感情”,是人的情感节律中的高潮表现。

2.激情是丰富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人的浪漫和纯真往往是由激情催生的。

3.适度的激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让人觉得活得有滋味、不寡淡。

B.侧重阐述激情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1.激情是个体创造的动力,而无数个体创造的合力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2.激情是高尚道德的激励要素,任何高尚道德的倡导都需要激情的参与。

3.激情是人类艺术的催产师,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有绚丽缤纷的艺术世界。

C.侧重阐述理智对个体的重要性。

1.理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要素,使得“自然人”成为“社会人”。

2.理智是遏制情感过于狂放的缰绳。

3.理智是督促人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向导。

D.侧重阐述理智对社会的重要性。

1.理智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前提。

2.理智是调节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前提。

3.理智促使人类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对自身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

E.人生要兼顾激情与理智。

1.用激情张扬人生风帆,用理智掌握人生航向。

2.用激情为人生助燃,用理智为人生定轨。

3.有激情而不狂燥,有理智而不冷漠。

F.辩证思考激情与理智的关系。

1.激情,是强烈激动的情感。理智,是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二者各有所司,用心

爱心

专心 1 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2.激情与理智缺一不可,如同人生飞翔的两只翅膀,一只产生力量与勇气,另一只把握方向与平衡,缺少任何一只都无法到达智慧的巅峰。徒有激情很可能导致冲动和暴力,只有理智又难以使人振作。

3.激情和理智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又不是绝对对立、不可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人生的华彩乐章,共同构建既富活力又有秩序的理想社会。

【素材金库】

名言警句

当你工作和研究的时候,必须具有强烈的激情。

——巴甫洛夫

激情和热情是强烈追求自己衷情对象的本质力量。

——马克思

热情是普遍的人性。如果没有热情,那么宗教、历史、罗曼史和艺术都会失去价值。

——巴尔扎克

感情像火,在千百种情况下对人是有益的,但当其过分炽热时,也能毁灭一个人。

——波普

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也许风有时会把船吹翻,但没有风,帆船就不能航行。

——伏尔泰

理智若不能战胜感情,邪恶便会将我们引上悬崖。

——英国谚语

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愚众受需要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

——西塞罗

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应该先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但丁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高尔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事实论据

青年人应该有青春的激情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青年人应该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责任感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万丈豪情。

欣赏李娜的批判激情

2009年4月,李娜直言:“如果可以自由选择,我肯定不选网球!”“网坛金花”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网球生涯,也炮轰了中国现行的体育制度:“中国运动员不仅长期生活在家长制管理模式之下,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制度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非但起不到积极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阎崇年签售遭掌掴,激情青年少理智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008年10月5日下午,因不满“百家讲坛”学者阎崇年的部分学术观点,青年读者洪峰(化名)趁阎崇年在江苏无锡新华书店图书中心签售时,竟然动手打了他一耳光。洪峰的学术激情在物质化的今天的确难得,但是仅仅因为不满阎崇年的观点就可以动手打他吗?

文化激情与成本理智

去年,我国某重点贫困县竟然耗资1500万元举办了一场女娲公祭大典。而2007年,甘肃也计划投资20亿元人民币打造中华伏羲文化园,欲将其建成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2008年,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投资1.8亿元建成炎黄二帝的巨型塑像。祭祖可以,复兴传统文化也可以,但不能只有激情而忽略成本,要理智啊!

【佳作展示一】

放飞激情沉淀理智 如皋一中高二 徐鑫

有人说,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感情世界,喜怒哀乐,欢愉悲愁,激情满怀,哀忧遍身;一个是思想世界,思考计算,研究策划,深谋远虑。其实,更多时候这两个世界是合二为一的,感情的煎熬和思想的焦虑往往同步,激情的迸发和思想的放飞也常常不期而遇。

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世界,玫瑰满园又荆棘丛生。我们需要有克服困难的激情和勇气,然而困惑与冲动的交织又需要我们理智地对待一切,沉淀自己,把握生命。

青春年少的我们充满激情,想做就做,想走就走,一切随心所欲。然而“十八岁,人生便不再是草稿,时间也不再是乱涂的画笔”,一切不经理性思考的激情,都可能使事情变糟。冲动是内心的恶魔,不能让它主宰我们的命运。

张爱玲曾说过,“美丽的愿望与生俱来”。驱动美丽愿望的激情即使狂放,也是可爱的,所以年轻人的疯狂是可以原谅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年轻人过早地走向冷静往往意味着生命激情的覆灭。但是,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要干一番事业必须“立长志”,而不能“常立志”。“常立志”者激情澎湃,却只能在一阵浪涌后便偃旗息鼓。凭借一时的热情干事业,刚做到一半甚至才开了个头,发现与目标相距甚远,便推翻一切,从头再来,浪费资源,空耗青春。“立长志”者会将激情隐藏于心,对人生和事业深思熟虑,谋而后动,在对主客观条件审慎研究之后,目标和方案都具有了可行性,才付诸行动。而阶段性的成果反过来又能坚定信心,巩固深藏未露的激情。

不过,理智不是躲躲闪闪、畏畏缩缩,不是等待所有的条件都成熟后才去行动。因为,有时候对于创新而言,前面的路并不十分明朗,需要去闯,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把理智当做躲避困难的挡箭牌,当做怯懦的托辞,便是对理智的亵渎。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分的理智往往意味着创新意识的衰退,意味着心态的老化。另外,即使目标的制订和方案的确定是理智的,但如果实施中的一个小步骤缺乏激情,也会导致因动力不足而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将激情和理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激情能使你拥有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理性的思考能使你获得正确的目标和科学的方法,同时也能将可能误入歧途的你引回正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激情,一半是理智。放飞激情,沉淀理智,高温熔铁,冷水淬钢,你的事业才会蓬勃发展,你的人生才会与众不同。

【思路图示】

感情世界和思想世界往往合二为一→激情和勇气需要理智的控制→年轻人激情狂放可以原谅,但需要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谋而后动的理智→理智不等于畏缩和怯懦→需要将激情和理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佳作展示二】

让理智与激情相伴 如皋一中高二张欢

我们这群懵懂的“愣头青”往往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激情可以让我们豪放不羁,勇于开拓。没有激情,就没有创新。试想,若无激情,李白能够写出那些千古绝唱吗?毛泽东年少时不也有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豪情与“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张狂吗?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激情洋溢才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日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黄巢的激情;“春来我若不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这是毛润之的激情。没有激情就谈不上远大抱负和瑰丽梦想。我们何不让激情洋溢,用豪放武装自己,让创新助我们飞升呢?

拥抱激情,也应当善待理智。有些“愣头青”,知热不知冷,对理智不屑一顾。这恐怕不妥。推崇激情,但应当有分寸。有些青年,年少气盛,锐气不小,可就是用不到点子上。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动干戈,拳脚相向,于是逾越界限的激情成了鼓动暴力的恶魔。过度激情挤压理智的后果,如同刹车失灵而又正飞速狂奔的汽车,迟早会出事的。人生如同在海上航行的巨轮,应以激情为动力,以理智为舵手。

激情与理智相辅相成,人生的航程才能既快速又平稳。有了理智,我们便不再幼稚,有了理智,我们便不再盲目。激情可以增加勇气,也可以诱发冲动;理智可以明确方向,也可以减弱斗志。激情让理智燃烧,理智让激情成熟。周公瑾雄姿英发,激情洋溢,智用反间计,骗过曹操,最终火烧赤壁,建立了不朽功业,何等潇洒!可惜公瑾情长量短,一时失去理智,与诸葛争胜,结果东吴西蜀两败俱伤,鼎足之势终被打破,江东衰败,刘汉难复,三国归晋。我为英雄三叹:一叹公瑾徒有激情宏志,却缺少远虑大智;二叹刘备只顾结义之情,一心为关羽报仇而与东吴交恶,失去友好联盟;三叹诸葛六出祁山,北上伐魏,其情虽激,却没有分析敌我力量,亦失于不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是将激情与理智成功结合的典范。他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和苍茫大地我主沉浮的壮志,又懂得敌进我退、敌疲我扰,一次次反围剿的胜利就是理智指导下游击战的胜利。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反对以卵击石,反对直逐径进,主张迂回包抄,避强击弱。智慧成就了毛泽东的军事胜利。

我们可以高高放飞激情的风筝,但必须紧紧拽住理智的线,这样才能让激情的风筝飞得更高、更远、更平稳。

【思路图示】

激情可以让我们变得豪放不羁,变得勇于开拓→拥抱激情,也应当善待理智→激情与理智相辅相成,人生的航程才能既快速又平稳→毛泽东是将激情与理智成功结合的典范→以放风筝为喻作结,强调要兼顾激情和理智。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篇2:高中语文 话题作文“激情理智”构思演练素材

生活总会有风雨,成长总会有烦恼。请同学们打开成长的“五味瓶”,实话实说,尽情倾诉心中的愁绪,抒发自我的感怀,写出情真意切的佳作来。

问君能有几多愁

成长的烦恼有很多:是因为个性的弱点还是外在的重压;是因为孝顺与叛逆的矛盾还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因为缺少关爱的孤独还是远离朋友的寂寞„„这些烦恼之中,哪方面你体验最深、感触最大?只有真正做到“情动辞发”,文章才能生动感人。且看2010年中考作文片段:

看到试卷上的这个题目,几天前的一幕就扑入我的眼帘。

台灯下,我正在埋头奋战。

a的平方加b的平方„„

这时,窗外隐隐约约又传来了楼下小姑娘叮叮咚咚的琴声。

“唉!”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笔尖忙碌的步伐也停了下来,“她又在练琴了„„”

怎么了?难道我不懂得欣赏音乐?或者是她弹得不好?不,都不是。她的琴声之所以让我心生烦恼,是因为我也是一个钢琴发烧友,自从跨进初三的门槛。父母便逼我斩断琴缘。可是每晚的这个时候,我在为课本和作业奋斗时,她的“必修课”练钢琴便开始了。唉,真羡慕啊!如果我也有这么多的时间该有多好!

(湖南邵阳卷《心中的烦恼》)

心中的烦恼因琴声而起,感触之深是因为自己也是钢琴发烧友,将自己被迫割舍与钢琴的缘分的烦恼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妙笔倾情抒愁绪

成长的烦恼隐藏于我们内心的深处,它犹如挥不去的浓云,抹不掉的阴影,它背后的故事是令人伤感的经历,满怀愁绪,一腔忧思。写作时,一定要浓墨重彩地写出烦恼的真切体验。如何精心打造呢?首先是选取经典细节,细腻描绘人物的言行举止,让人物烦恼的情状跃然纸上。其次是妙用辞格,展开想象,淋漓尽致地描写人物烦恼的心理。再次就是巧用烘托手法,借景渲染忧伤的情绪,侧面烘托出人物难言的苦楚,在互相映衬之中,增添文章的感人情韵。且看下面学

生佳作片段:“哼,落榜生,好差劲!”同桌斜着眼,撇着嘴,带着讽刺的意味在我背后指指点点。是啊,每天起早贪黑为的是什么?“叫你用功,好好学习,不听!你以后怎么办?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对于妈妈苦口婆心的教导,我无动于哀。“年级前90名都没有考到,悲哀!”对于好友的叹气,我无言以对。面对众人的斥责,我抬不起头来,只感觉到一阵阵刺骨的寒冷,不敢想往日取得优异成绩时的光彩。我付出过,我努力过,灿烂的花儿何时绽放?我不禁在內心反复地拷问自己。我难道真是一只凋零的花朵,一只折翅的雄鹰吗?

(节选自学生作文《千千心结》)不仅家人、朋友如此,自己居然也日益虚伪了,不愿向朋友吐露心声,总是有太多的附和与恭维。这一切的一切叫我不知所措,习惯于在忧伤时啃白面包喝白开水,然而,终究找不出答案。此时,凝视桌上空空的玻璃杯,捏着桌上散落的面包屑,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懊恼与忧伤,静静地,这样不知疲倦地从白天到夜晚。我厌恶一切虚伪的事物。孩童时,几多烂漫几多愁,都书写在脸上,眉梢挑着春风,眼里充满阳光,笑窝溢满幸福,绝无丝毫附和,绝无虚伪的笑脸。多少次助人为乐,多少回礼貌待人,多少次拾金不昧„„儿时的一幕幕浮现眼前;而如今,端详镜中的自己,只有虚伪面孔后的疲惫。

(节选自学生作文《非常心情》)现在是三月,春天已经悄然来到了身边,柳树发出新芽儿,野花开满山坡。可是,我的作文之花何时才能开呢?

(节选自学生作文《我的花儿何时开》)

这三个精彩片段可谓妙笔生花,尽展心中愁绪。第一个片段以生动的细节鲜活地表现出成绩差的愁苦;第二个片段以丰富的联想写活了内心的苦闷;第三个片段借景抒情表现出作文差的苦恼。由此可见,只有浓墨重彩地描绘展现心灵体验,才能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心中的愁绪。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有的同学在抒写心中烦恼时,总是缺乏感人的细节,语言不生动,使得文章的,感染力大打折扣。如何灵动鲜活地抒写心中的苦恼呢?请仔细研读下面两个

作文片段,你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小时候,风平浪静,老师为我“撑伞”,同学为我“挡风”,我这棵幼苗在全方位的呵护下,丝毫没有受损。现在一天天长大,烦恼也一天天增加。考试考砸老师训,家长骂,同学笑,自己也伤心。作业堆积如山,没有做完便要挨打。上课讲笑话,老师向你翻白眼,还骂你无知,没有自尊心。操没做好,校长要罚,老师要说,别人要议论。这些烦恼并非轻易就可以遗忘的。我奉负了老师,辜负了同学,辜负了家长。我想,我欠下的债,应该自己偿还,否则我将承担与日俱增妁烦恼!教室是一个偌大的烤箱,让我们在书山题海中不停地翻滚,和那些“之乎者也”粘贴在一块,和那些“X、Y、Z”锻造成一片,我们忙碌慌乱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敢停留。第N次测试,略有进步,我长长舒了一口气。刚一喘息,“数学监理”的话又在耳畔响起: “笑到最后才最关!”我只得又疯狂地投入下一次战斗,活在痛与苦的深处,在书山题海中扑腾、跳跃、挣扎„„好想,好想快点结束这种生活,到外面透透气儿,晒晒阳光„„

这两段文字描绘的都是学习生活带给“我”的烦恼,但在表述上却大相径庭,其表达效果也迥然不同。第一段文字概括描述,虽然运用了对比、排比等手法,处处说“烦恼”,但给人印象却不深刻,其原因是描述不具体,不生动。第二段文字未出现一个有关“烦恼”的词,但处处给人以难言的苦恼,主要是小作者从生活细节入手具体描写,运用引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自我压力之大,细腻地展现了内心渴望,使得“烦恼”之态跃然纸上!由此可见,细节精彩,描写生动,文章才能出彩!

[拓展训练]请以“每个人都会流泪”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点拨]

写此文,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每个人”是指哪些人,他们为何会流泪,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我”在其中充当什么角色?其次要精心选材,巧妙构思。一定要从自我的生活中选择最典型的素材,可以写亲人相见、同学别离、师生分别等,一定要用动人的场景打动人、感染人。在构思上,可运用巧设悬念、对比映衬、铺垫伏笔等技巧,使文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请以“几分——在心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横线处自填词语,如感动、忧伤等等,不少于600字。

[点拨]

篇3:高中语文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

【关键词】语文 作文 选材 构思

语文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向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受重视、鲜有人关注研究的的环节。如何应对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完与写好大作文,是我们每个教师与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除了选择题和现代文阅读容易拉分外,大作文(新课标的小作文考试写作一般只要看清了题目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写作是不至于出现重大失误的)就是考试拉分最大的地方,万一没有写完、文体不对或是离题偏题一下子就极有可能少十多分,而选材与构思能力极强的学生却可以很快写完并写好大作文。因此,加强学生大作文的选材与构思能力可以说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了。

一、作文的选材

1.分析把握材料属于何种类型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有叙述性材料、描写性材料、描述性材料、议论性材料、叙议结合性材料等。

②从文学形式上看,有新闻报道类、名人故事类、寓言童话类、神话传说类等。

③从语体风格上看,有文言文材料、现代文材料等。

④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文字材料、图片漫画材料等。

范例:Ⅰ.在不久的将来,中学生都将走向社会,社会和校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说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社会上充满了机会。

Ⅱ.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

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

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

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Ⅲ.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Ⅳ.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如科夫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Ⅴ.《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一文,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丈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发现有位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解析:范例Ⅰ属叙议结合性材料,范例Ⅱ属叙述性材料,范例Ⅲ属寓言故事类材料,范例Ⅳ属名人故事类材料,范例Ⅴ属新闻报道类材料,2011年江西高考语文卷作文题为文言文材料,小作文为图片漫画材料。当然,以上材料同时也是从属多种类型的。

2.明确三组对应,材料内容与自己所选材料、所写内容的“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发生或经历的相似的事情

所选材料与分论点、每段中心的对应。

所选材料(事件或论据)与所写文章内容、情感、观点的对应。

范例与解析:以上述Ⅱ则材料为例,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的那个人代表生活中消极悲观的一类人物,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的另一个人则代表生活中积极乐观的另一类人物。发生在这两个人身上前后的事情代表生活中的一类事情,这种现象也代表了一类普遍的现象。

根据“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我们先对所给材料进行如下提炼。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地点: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

人物:“一个人”与“另一个人”

做的或发生的事情:“一个人”与“另一个人”都被囚,都只能通过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最终因忧郁死在狱中;“另一个人”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最终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接下来选材就严格按照“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原则,比如我们举两只青蛙掉入牛奶罐的寓言故事作为论据,看是否符合“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选材原则。

时间:某天(与所给材料的时间不同)地点:牛奶罐(与所给材料的地点不同)人物:两只青蛙(与所给材料的人物不同)“三个不同”

做的或发生的事情:“一只青蛙”与“另一只青蛙”都被困,都只能往上跳出牛奶罐才有生路;“一只青蛙”眼里只有灭顶之灾的恐惧,觉得没有希望跳出,最终沉溺于牛奶里死亡;“另一只青蛙”认为上帝给了它坚强的意志和发达的肌肉,一定能够跳出去,最终液状的牛奶变成了一块奶酪,它轻盈地借助发硬的奶酪跳出了牛奶罐,重获了自由和生命。“一只青蛙”与“一个人”做的或发生的事情相似,都是一样的悲观消极面对困境而最终死亡,“另一只青蛙”与“另一个人”做的或发生的事情也相似,都是一样的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而最终重获自由和生命。这就是“一个相似”。

可见,所选材料两只青蛙掉入牛奶罐的寓言故事完全能与所给材料对应起来,符合“三个不同一个相似”的选材原则,作为写议论文的论据没有离题偏题,是则好材料。

3.所选材料要具备“真实、典型、普遍、时鲜、深刻、有价值、能论证观点、能表情达意”八大特征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4.对所选材料务必进行筛选整合,提炼加工,做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二、作文的构思

1.关于艺术构思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将艺术构思(想象联想)和虚静的精神状态称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并全面提出了作家进行艺术构思的基本修养: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绎)辞。

要怎样才能“穷照”或“绎辞”呢?刘勰在对汉魏期间司马相如、扬雄等十多个作家的构思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的是“心总要术,敏在虑前”,故能“应机立断”;有的则“情饶歧路,鉴在虑后”,所以要“研虑方定”。根据这些经验,刘勰作了如是总结:难易虽殊,并资博练。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这段话正阐明了上述四项修养功夫的基本要领,就是:学深、才富、博见、贯一。必须“博见”,才可能“穷照”;只有“贯一”,才能“绎辞”。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项的关系。刘勰认为,任何作者,如果“学浅”、“才疏”,在创作构思时,必有“苦贫”、“伤乱”二患。解救二患的办法,一是要见多识广,一是要集中思路,突出重点。才学不足造成的二患,既然可用“博见”和“贯一”来拯救,可见对一个作家的艺术构思来说,“博”、“一”二项更为直接和重要。“才”和“学”对一个作家的平素修养来说是必要的,但作者的才力学识,主要应建立在“博见”的基础上,而“贯一”则指出了艺术构思的基本途径。所以,“博而能一”就是艺术构思的基本要领。

笔者认为,“博而能一”放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就是融会贯通、万法归一的意思,敏捷的艺术构思能力来源于平时的三大积累——生活积累、阅读积累与创作积累。

2.平时写作与考试写作多注意训练与培养优秀的思维习惯,尤其是要从思维的七度(角度、速度、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长度)来进行

3.平时与考试写作如何运用艺术构思

①准确把握文体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Ⅰ.熟悉常考文体特征,掌握文章常见思路结构形式。

A.议论文常见结构思路:总—分—总、总—分、分—总,中间并列、层递。

B.散文常见结构思路:抒情—叙事—抒情/议论、叙事—抒情/议论、抒情—叙事—以景结情、抒情—写景—抒情/议论、写景—抒情/议论、抒情—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议论—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回忆—现实—未来、甲地—乙地—丙地、甲地—乙地—甲地等。也可使用A条中议论文的结构形式。

以上两类文体文章的写作,开头常要点题或亮出观点、题旨(可以抒情、议论),非命题作文还可在题目中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或中心论点。

C.小说常见结构思路:现实—回忆/梦境—现实、回忆/梦境—现实、回忆/梦境—现实—未来/梦境、甲地—乙地—丙地、甲地—乙地—甲地、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Ⅱ.文章中间部分的内容如有并列的几个方面,最好每段都有个中心句,在合适的位置也许还可以点题。

Ⅲ.文章结尾部分要点题、亮出中心论点或揭示主旨,以取得首尾呼应的效果,散文的结尾宜深入的抒情、议论,也可以景结情。

②想到政治时事,历史人物事件,地理现象,文学常识(作家生平经历)、作品中的人物事件。

③想到学过的课文、做过的练习,考过的试题,看过的报刊文章,印发的资料,熟悉的歌词,谚语格言,经典广告词等。

④正面反面,中国外国,古代当今举例,联系现实生活、考卷中的阅读理解的文章或诗歌获得启示,多引用课本中的诗词与古文里的名句、名段,多运用所熟悉的作家的身世经历或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材料。

⑤字数的安排(开头多少字、中间多少字、结尾多少字),事件或论据的详略、先后,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每段的中心句、解说句、过渡句的处理。

范例:略。可以参照历年高考满分或优秀作文进行分析对比,验证反思。

上一篇:爱生师德演讲稿下一篇:新时期政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