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课文的原文

2024-04-14

《望月》课文的原文(精选9篇)

篇1:《望月》课文的原文

《望月》课文原文

望月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篇2:《望月》课文的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韵译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徐徐升起;

和我一同仰望的,有远在天涯的伊。

有情人天各一方,同怨长夜之难挨;

孤身彻夜不成眠,辗转反侧起相思。

灭烛欣赏明月呵,清光淡淡泻满地;

起身披衣去闲散,忽觉露珠侵人肌。

月光虽美难采撷,送它给远方亲人;

不如还家睡觉,或可梦见相会佳期。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灭烛两句:刻划相思时心神恍惚,不觉从室内走到室外。爱月灭烛,露凉披衣,写尽无眠。

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赏析:

【评析】:

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

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刘建勋)

【简析】:

从月亮在海上升起,勾起两地相思之苦,竟夕难眠,又觉得还是只有在睡梦中才能相见,描绘出了深深的怀远之情。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怪谁呢?是屋里烛光太耀眼吗?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篇3:《望月》课文的原文

在四川省南部县金星乡场镇的东南方向, 绵延起伏的大山环抱着一座小小的村落, 相传在几千年前, 唐代大诗人李白云游蜀地时曾路过此地, 诗人喜欢上这群山环抱的清幽环境, 并在村头的石壁上刻下那首会炙人口的《静夜思》, 望月村之名便由此而来。千百年来, 因交通落后、信息闭塞, 望月村近千名农户便世代深居此处, 过着栽桑养蚕,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

望月之痛

2002年, 通信网络、信息技术助力经济腾飞的趋势不断改变传统商业模式和经济运行效率, 淘宝、京东、易趣等一大批电子商务企业, 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彼时的望月村却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上, 各合作社生产出的农副产品后, 由老支书谢仕康带领几个年轻后生, 用村里仅有的两台拖拉机, 翻越大山, 花上七、八个小时的时间, 运到距村子110公里外的南充批发市场进行销售。2003年5月的时候, “非典”病毒肆虐神州大地, 一时间人们深居简出, 谈非色变。望月村出产的“绿孔雀”牌野山鸡运到南充市后, 在批发市场停放了两天时间, 竟无人问津, 第三天的时候, 终于有一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竟然开出了9元/公斤的“白菜价”, 老支书气得直跺脚, 一气之下开起拖拉机将满载的800多只鸡又拉回村去了, 这一拉回去不打紧, 因天气炎热, 再加上在市区停留时间过长, 一些鸡开始生病发瘟, 回到村子后, 感染瘟疫的病鸡放归山林, 大范围的传播病毒, 短短几天时间, 近两万只山鸡, 多数感染病毒患上瘟疫, 老支书赶紧差人骑了摩托车, 赶到山外的南部县城请来畜牧局的专家前来援助, 没等县里的专家赶到, 大部分的病鸡都已死亡, 为无害化处理这一万多只病死鸡, 光消毒用的白石灰, 用拖拉机都拉了近10个来回。由于信息资讯的闭塞, 望月村大规模投入的家禽养殖业遭受重创, 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这对一个顶着“国家级贫困县”帽子长达数十年之久, 刚刚看到脱贫致富希望的农村养殖合作社来说, 无异于致命打击。望月村当时最先进的通信工具就是村民谢川娃拥有的一部GSM制式手机, 因通信方式落后导致的资讯匮乏, 给本就弱小的村社经济实体, 带来灭顶之灾。

望月思变

正在望月村接连遭受重创, 村社经济几乎瘫痪的时刻, 2004年8月13日, 望月村迎来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天大喜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来到望月村视察, 在村民谢老五的院坝里, 总书记听村支书汇报完望月村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困境后, 勉励乡亲们一定要适应时代变革,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适时调整产业模式, 努力创建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书记的话有如在危病之人身上注射的一剂强心针, 望月村的天, 晴了;望月村的路, 宽了;望月人的心, 思考变革了。南部县委县政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 启动望月村通往国道212线的公路建设项目, 银行的无息贷款资金陆续到位, “公司+农户”全新的运营模式在该村尝试, 望月村的农业经济开始复苏。这个时候, 饱经鸡瘟之难、痛定思痛的老支书, 开始思考如何改善全村信息化建设的课题, 偏远山区农业产业化对信息化水平也提出了巨大考验, 到2009年的时候, 该村村民人均拥有的固定和移动电话数不足人口的20%, 村里唯一能上网的设备是村委会的一台二手市场淘来的台式电脑, 连接的是村委办公电话ISDN拨号上网网络, 望月村的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需要, 如何在偏远山村快速建设一张符合发展需求的现代通信网络, 助力村社经济腾飞呢?老谢支书这一次又犯了愁。

望月多艰

早在2011年底, 致力于3G领先和一体化创新战略的四川联通南充分公司敏锐的把握到这一市场信息, 指派南部县公司经理翟启军带着两名网建部员工, 翻山越岭跑到望月村去实地勘察, 翟启军到了之后, 一看却傻了眼, 望月村350户农户, 星落棋布的分散居住在近10平方公里的山谷里, 半山腰上还有两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一些零散居住的农户。该村的网建成本肯定偏高, 同时了解到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会使用电脑的人曲指可数, 这样的地方发展用户非常艰难, 投资回报周期更为漫长。

正准备返回的时候, 翟启军在出村的路上碰上了村支书老谢, 一听说是中国联通准备来考察通信网络建设的情况, 老支书那个热情啊, 非要留下客人吃顿农家饭再走, 在支书家里, 翟启军听老谢讲起了望月村背后的故事, 说到2003年上万只待销山鸡大批死亡的伤心往事时, 老谢支书仍痛心疾首, 说到动情之处不禁老泪纵横, 这时候翟启军的内心受到极大的撼动。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望月村的通信网络建好, 一个信念在他心里确立。

翟启军回到县里后, 第一时间向上级公司逐级汇报了望月村项目的勘察情况, 四川联通为此召开了一个专题的研讨会议, 总经理乔贵平指示, 当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尽快提高信息化水平, 四川联通所运营的WCDMA网络和FTTH高速宽带网能更好的解决该村的信息化需求, 联通公司必将履行央企责任, 提供普遍服务, 惠及望月村民。

拿到省公司立项批复, 翟启军片刻不敢延误, 组织施工队伍紧急进场施工, 前两天进行光缆线路施工, 进程倒也顺利, 第三天的架设WCDMA基站铁塔时候, 出事情了。因望月村的三面环山, 民居多分布在山谷, 为提供最佳的网络覆盖质量, 联通将建站地址选在山梁的一处开阔平坦处, 结果与望月村仅一山之隔的流花村, 有村民认为在此位置上突然立个铁塔起来将会破坏流花村的风水, 影响全村的运势, 一些深信不疑的村民涌上山来, 将刚刚筑好的基站土石方设施捣毁, 并派人在山上轮流值守, 以防施工人员夜间突击建站。

这下急坏了负责望月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南部联通公司员工李强, 市公司要求该项目按时竣工早日投产使用, 现在该如何是好呢?经人指点, 小李了解到流花村的郭卫国村长与望月村的谢支书当年在部队服役时是同一个连的战友。得知这个情况, 小李赶紧找到谢支书, 经过商议, 小李背上一壶泡酒, 老支书提了2只自家养的土鸡, 两人在天黑之前翻过山梁, 赶到流花村郭村长家中, 三人一边喝着老酒一边聊天叙旧。当小李说到当年望月村那场瘟疫的往事时, 谢支书又开始抹眼泪了, 郭村长沉默了好一阵子, 然后对老谢说:“联通公司来帮哥老倌 (四川方言意为“兄长”) 修建铁塔, 这对望月村来说是件好事, 对流花村来说也是好事。你放心, 明天一早我就去做这几家人的工作, 保你按时施工”。

果然, 第二天下午施工单位再次进场施工时, 之前在山粱职守的流花村民, 已经悉数撤下山去。工程人员赶紧动手施工, 架铁塔, 安设备, 调通传输电路, 经过12天时间的艰难施工, 联通公司开通了覆盖该村350户村民以及邻村部分区域的WCDMA基站。同时开通了覆盖望月村绝大部分居住区的FTTH宽带网络, 升级安装了IP RAN设备, 大幅增强3G网络的稳定性。据了解, 截止2012年12月, 四川联通共在望月村共投入近100万元建设资金, 开通21M 3G网络和光纤到户宽带网络, 公司还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上网知识的培训。光纤连到了农户的家, 也搭建起了村民致富的桥梁。

今日望月

2012年初联通宽带和3G网络建成投产之后, 为帮助文化水平偏低的村民更好的掌握3G手机和宽带上网技巧, 南部联通公司派出2名业务技能熟练的内部培训师, 到望月村驻守了二个星期, 深入种养殖户家里了解业务需求, 帮助村民下载实用农业资讯软件, 启动联通信息惠农公益活动。

在联通公司的帮助下, 望月村建成了南部县第一个以村民委员会为主体的官方网站, 并在该网站上开通了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由联通免费提供IDC托管服务, 帮助村委会还设立了电子阅览室、开通了“望月村农业产业联盟”的官方微博, 快乐川娃食品公司的近30名骨干员工, 每天早上9点钟准时利用微信群召开工作晨会。

蛋鸡养殖大户李富贵家以往到母鸡生蛋高峰, 产品供大于求, 总是为库房堆积如山的滞销鸡蛋犯愁。现在好了, 自打安装了宽带网络后, 李富贵的小儿子从城里辞工回家, 在网上开起了淘宝商店, 专销他家的出产土鸡蛋, 销量大得惊人。如今李富贵也会犯愁, 愁的是产品供不应求, 全国各地客户催促发货的电话催得让他心焦。

2012年的10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平同志莅临南部县望月村视察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时候, 全村70%左右的村民都安装了6M以上的联通FTTH高速宽带, 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望月村民, 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天下大事。刘部长视察望月村葡萄生产基地时, 现年62岁的葡萄种植能手谢老五拿起3G手机, 在葡萄架下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浏览互联网上最新的果品供求信息、交易行情;而村民蒋桂花则喜欢从养殖场下夜班回家后, 打开电脑QQ聊天软件, 与远在北京上大学的女儿发起网络视频通话, 老支书谢仕康说:“要是在两三年前, 村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这样的事。宽带, 改变了咱农民的生活”。

2013年, 随着国家惠农扶农政策的陆续出台, 望月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开始加速, 该村经济能力全面增强, 村民谢川娃联合几家养殖大户, 筹措资金1000万元, 注册成立了四川省快乐川娃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川娃六合鸡等特色农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去年, 村委会利用信息通信网络, 借力互联网的传播力量, 宣传策划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南部乡村桃花旅游节和枇杷采摘节, 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游客, 带动村里的旅游及服务配套业收入显著增长。

今年4月初, 由“人民邮电报”等数十家国内主流媒体组成的“宽带中国行”采访团也来到南部望月村, 南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家禄说道: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和光纤通信网络在该村的广泛应用, 近几年望月村持续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农民人均收入连年翻番, 预计到今年底, 全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2万元, 望月村已经提前完成当年总书记要求的“努力创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

篇4:《望月》课文的原文

【缘起】

晨读课上一个女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羚羊木雕》①一文)“万芳作为一个女孩子玩小刀,在操场边的树底下换裤子,根本就没有女孩子的样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老实说,这个问题笔者也解答不了。

笔者注意到,教科书的题注中写到: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有改动。顺着这个线索,笔者上网查阅这一课的资料,搜到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在《语文学习》的博客里有张之路先生的《关于〈羚羊木雕〉》②一文,于是笔者顺藤摸瓜,搜到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这才知道我们看到的《羚羊木雕》在编入教科书的时候经过了编者大量的删改,入选教材的文本与改编前的原文有比较大的出入。课文的改编总体来看是失败的,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其实这个问题在作者的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原文中的“万方”是个男生啊!作为万方的朋友——“我”,自然也就应该理解为男生了,而且作者本人就是男的。编者扭曲主人公的性别,确实不太妥当。这个女生的质疑让笔者突发奇想,何不将两个《羚羊木雕》的文本进行比较阅读?作者的原文也是一笔可供开发利用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啊!

笔者从网上下载了《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从网上下载的“原文”,即我们用于比较的依据,它与作者的原始文本有无出入,还无从得知。不过,即便它和原载略有不同,也不防碍我们进行比较学习),准备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比较课文和原文的区别,讨论编者删改的效果,比较两个文本的优劣。引领学生从对教材的膜拜走向平等的对话,这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心态很有意义。

【现场】

下面是具体的课堂讨论:

[屏显] 下面是张之路《羚羊木雕》的原文《反悔》。

学习任务:1.比较一下课文和原文,看看课文删改了哪些地方。

2.请你来评价一下删改的效果——找出你认为删改成功的地方和不成功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反悔》原文,略)

师:阅读,平等审视的意识很重要。作者、编者与我们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与发现,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作者、编者平等对话。(大体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后,示意在晨读课上提出疑问的那个女生)为什么“万芳”没有女孩子的样子,读过原文你明白了吗?

生1:原文中的“万方”原来是个男生!怪不得“万芳”在课文里的表现让人感到有些别扭。

(说明:后面的记述中凡涉及课文时用“万芳”或“她”,涉及原文或同时涉及课文和原文时用“万方”或“他”。)

生2:这样一改,课文中的“我”自然也就成了女生了。编者为什么非要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呢?

生3:女孩子性格比较柔顺,感情比较细腻,比男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师:编者可能也是这样考虑的吧。从注解中我们知道,原文的题目是“反悔”,为什么编进教材时要改成“羚羊木雕”呢?

生1:“反悔”太直白了。“羚羊木雕”就比较含蓄,也很耐人寻味,给了读者构思和想象的空间,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题目。

生2:“反悔”感情倾向明确,它只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突出了“我”个人的内心感受。以物为题那就不同了。

生3:以“羚羊木雕”为题,一方面显示了此物的重要性,表现了两代人不同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羚羊木雕”也是“我”和朋友感情发展的见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生4:“羚羊木雕”这个题目不偏不倚,便于客观全面地反映每个人物的内心感受。

师:“羚羊木雕”是中性词,不褒也不贬,更客观更理性,可以使读者站在每个人物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这个题目还好在它拓展了想象的空间和文本的张力。大家也注意到了,原作被编者掐头接尾,说说你的看法。

生1:课文删去了原文前面的五个自然段,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的影响,也使得文章更为简洁。

生2:我偏爱原文的开头。原文开头前两段的场景描写衬托了“我”内心的沉痛,后三段则体现了家庭温馨幸福的一面,和下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课文直接以妈妈突然查问羚羊的下落开头,就体现不出原文开头所表现的那种意境。

生3:“‘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这一句先声夺人。课文直接从妈妈的追问开头,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生4:这个开头的人物对话火药味很浓,一上来就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了一场家庭纠葛的悲剧就要上演。

师:老师也觉得这一改动尚属成功。这样开头很有戏剧性,劈头就从妈妈的追问写起,笔势突兀,更有悬念效果。

生1:课文对结尾部分也作了较大改动。原文的结尾着力刻画了“我”虽然得到了朋友的谅解但被逼反悔后内心极为痛苦的心理。“我突然觉得羚羊变得那么重”,衬托了“我”心情的沉重。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原文中表现得更加突出。

生2:原文以哭结尾还是很有味道的,这是“我”对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内省和自我谴责,也是对父母迫使“我”“反悔”的抗议。

生3:“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编者最后凭空加上去的这句话有些直露了。这句话还让人感到好像不负责任,把“我”对万方失信而感到的愧疚自责指向了对家长的批评指责,这样一来就使主题变得比较浅薄了。

师:原文的结尾大有讲究,对结尾的改动违背了作者的初衷,简化了原文的主题思想,损害了原文结尾的思想性和感染力。再向细处看看,比如,两个文本的细节、语言等方面。

生1:原文“收在哪儿了”我们一般不这样问,课文改为“放在哪儿了”更好一些。

生2:课文在“送给万芳了”后面又补充了一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强调了“我”希望得到妈妈理解的心理。

生3:问“送给谁了”,妈妈的动作也不一样,原文是“妈妈用手摇着我的肩膀”,“摇”似乎有些不理智,也过于粗暴了。课文改为了“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就显得比较温柔亲切自然,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情绪被压抑着,虽然生气又不缺乏理智,有一种温和商量的情态。

生4:“我”的裤子被划破了,当时万方就在场,“偷偷地抹眼泪”表明“我”非常伤心而又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心理,原文“使劲地哭”就像寻求万方的帮助似的,没有什么味道。

生5:原文“你能不能把羚羊……换回去”,课文“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换”和“还”不是一个概念,“换”意思很含蓄也很明确,“还”是什么意思?“我”与万方的礼物是互换的。

生6:原文“你怎么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言下之意就是:即使别人给,你也不能要。课文却改成了“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拿”和“要”不一样,“拿”是主动拿别人的东西,而“要”是被动地接受。

生7:原文“那天”送羚羊,“那一天”换裤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课文“昨天”送羚羊,“今天”要羚羊,时间安排得比较集中。刚送给人家的东西马上就去要回来,这怎么开口啊?让人更难为情,也更能显出“我”失信的尴尬。

师:我们再想一想,改编后对于人物形象有没有影响?

生1:“你明天问问老师……把这样珍贵的东西送人,他也会反对的……呢?”原文中爸爸的这句话实在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家里的事还要抬出老师来当挡箭牌,有些孩子气。“我”也不会去问老师,这一点爸爸心里应该很清楚。

生2:原文“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小声说:‘算了吧,下次记住就行啦,孩子们也要讲个信用……送给别人的东西怎么好再要回来呢!”奶奶的话是回护“我”,也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而课文却改成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的话被简化了许多,还有,这个“突然”也太突然了。

师:人物的台词被缩减了,人物的性格就萎缩了,人物形象也就立不起来了。

生1:原文中“妈妈忍不住喊起来:‘您总是惯着他,您知道那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呀!”妈妈对奶奶“喊”,的确不好;课文“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语气就平和一些。

生2:原文中妈妈只顾自己的感受,显得霸道无理,对自己的婆婆说话很刻薄,似乎是个不孝顺的儿媳;课文中就温柔一些,通情达理一些,比如拿糖果这个细节就比较委婉,也多少顾及了孩子的感受。

师:想得真周到!

生3:在给“我”拿木雕的时候,课文中万芳似乎有有意赌气的样子,原文中万方是很不情愿的,为后文万方的仗义作了铺垫,更加重了“我”的负罪感,使我的自责更深。还有,“托”和“拿”,“小玻璃框”的有和无,哪个更能表现万方对这份友谊的在乎,这很清楚啊。

生4:课文中万芳妈妈说:“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而原文是“好好拿着,我呆会儿说他!”“说”和“揍”不同,“说”是教育,而“揍”是粗暴的做法。

生5:也许是编者看到原文中有“万方的妈妈顺手给了万方屁股一巴掌”这么一句,就保留了这个“揍”字。打人的情节删去为好,“说”不该改为“揍”。

生6:原文万方妈妈发现万方穿的裤子被弄破了,罚万方站了“半”个钟头,可是课文却改成了“一”个钟头。

生7:课文中万芳有这样一句话:“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而原文并没有这句话。

生8:原文中还有一句话,被编者删除了:“没事儿,凡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东西,不管我给谁他们都没说的……”万方的这句话从侧面告诉我们万方的父母是尊重孩子的,和“我”的父母并不是一路人。

生9:编者这样改造对万方妈妈的形象改变很大,让人觉得万方的妈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和“我”的父母如出一辙,贬损了万方妈妈的形象。

师:在原文中,万方的妈妈和“我”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形象,作者的立场是站在同情孩子一方的,用万方妈妈的形象反衬了“我”的父母,批评了他们的不良行径。而课文却丑化了万芳妈妈的形象。再读读这两个文本,看看还有你不大满意的地方吗?比如,文章的情节。

生1:课文中万芳妈“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一看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吧。而原文中是万方妈妈问了万方才知道的,这样才合情合理。

生2:原文“飞快地跑出门去”,课文非得改成“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这一改动意思上有毛病,这说明还没跑出家门时就已经在“冒着雨”了。

生3:而且这一改前后矛盾,“我”出门的时候还下着雨,等要回木雕,就“月亮出来了”,这不大可能吧?再说,一走就有雨,雨也来得太巧了吧?以雨写情,俗笔一套。

师:这可真是个天大的漏洞!读得真细心!连老师也没有发现这个破绽呢。

生:万方“不见了”,当时肯定是生“我”的气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万方又追上了“我”,并表示“咱俩还是好朋友”。这中间万方肯定有过一番思想斗争,只是万方的变化也太突然了。

师:大家应该知道:真正的友谊是用真心真情凝结而成的,不是用珍贵的东西来维持的,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沟通。

生1:用父母的反面形象来反衬孩子之间的深厚友谊,把父母的形象写得太过了,有点矫情和造作,让人读得别扭。

生2:万方这个人物形象太完美了,他“仗义”,宽容,处处替人着想,我总觉得他与现实生活中的孩子有距离。

生3:也不能说现实生活中就没有万方这样的孩子。

生4:我觉得这个故事很幼稚,为编故事而编故事,没有多大的意义。

师:比如说——

生4:当父母逼“我”去要回木雕时,“我”为什么不向父母吐露跟万方之间的深厚友谊,把换裤子的事告诉爸爸妈妈?这样,也许会打动父母的心;“我”向万方要木雕时,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全部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万方,让他理解“我”不得已的苦衷?

生5:还有,既然“我”的父母把羚羊看得这么重,按理说爸爸把羚羊送给“我”时,也应该讲讲它的来历,告诉“我”木雕是怎样的贵重,叮嘱“我”好好保管什么的,这样“我”也就不会轻易送人了。

生6:小说嘛,怎么能当真?倘若“我”事先和父母商量商量,征求父母的意见,这个故事还怎么编下去?这篇文章也就不存在了。

生7:情节可以虚构,但也不能借虚构任意编造啊?我觉得这个情节多少有点做作的痕迹,显得生硬,不够顺畅。

师:看来作者情节设置并非天衣无缝。我们不妨这样看:或许作者是出于善心而故意为之,为不让“我”过于伤心,也不让读者过于失望;或许作者是为了“我”灵魂的解脱,而用朋友的“仗义”进行自我安慰和自我原谅。但是,情节可以虚构,却不可以虚假。其实,老师也有过类似的疑惑。事情的合理性存在于事件自身的逻辑中,生活有生活的逻辑,人物性格有人物性格的逻辑。不符合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中也不应该有。总体来说,从改动的效果看,这些改动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另外,大家还提出了一些不太严谨的地方,建议你来替作者修改完善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一个作业:回忆一下你的课堂发言,把它整理成书面材料,科代表收起来交给老师。

【反思】

比较阅读,让笔者找到了教材中值得教给学生的东西和适合传递这些东西的方式。

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笔者并没有抛弃改编后的“课文”这个教学的文本而一味地追求原作的真汁真味。而是注意到了文本的双向比较,文章的互补性,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理解原作与课文各自的特点,而不是一边倒(原文什么都比课文好,或课文什么都比原文好)的阅读,一边倒的阅读不是真正的“比较”阅读,是“偏读”,容易限制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走死胡同,失去比较阅读的意义。

与原文比较阅读,这种教学尝试笔者是把这两个文本都当作“用件”来处理的,也就是“用”教材。在讨论中,一方面老师要有所作为,有所引导,不能忽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牵引过度,不能横在教材和学生之间,阻挡学生的学习。从学生是否对学习材料进行了主体性的解读这个角度来看,这堂比较阅读课基本上还算是比较成功的,老师没怎么宣讲自己的理解,只是提供了几个比较点作框架,做了一些串连和引导工作。老师将原文呈现给学生,提供第二文本,又明确了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这两个任务是有梯度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眼睛“阅读”,第二个任务是用思想“阅读”,让学生找出两文的不同之处,有的放矢找准思考点,由文字探究作者的思路,考察作品的思想。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以赞扬为主,到逐渐敢于提出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逐渐被打开,学生的发言也不乏独到、不乏精彩、不乏启人之思的地方。学生的收获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至于学生的看法是否统一,并不重要,在比较中切实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表达水平很有帮助。

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拓宽了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其实,这里的比较阅读不仅仅只是对原作的理解问题了,而且是由阅读涉及到写作的问题:文章的简洁,开篇的引人入胜,情节的铺垫,悬念的运用,结尾的发人深省,等等。如果老师能把这些写作的技巧问题先顺手牵羊后顺水推舟再画龙点睛地提一提则更佳,将阅读与写作巧妙结合,可以拓展课堂的容量,学习的宽度。当然,写作不宜多讲,本课主要是解读文本,通过阅读去领略作品真实的思想。

注释: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②《语文学习》,2007年第10期。

[作者通联:李明哲,山东鱼台县教育局教研室;张兴合,山东鱼台县王鲁实验中学]

宁鸿彬老师的卡片辅助教学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教师为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以及确保学生掌握教育内容而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的行动。

宁鸿彬认为: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和完善教学方法。他认真研究心理学中有关智力组成的五种基本心理因素,汲取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成果,如: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有效提高感知效果、呈活动状态的感知对象较静止状态更易感知、感知活动的“定向”作用可提高感知效果等,发现了卡片的相关特点及语文教学中卡片的功用。他在第一期的语文教学实验中通过比较研究,论证了“卡片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卡片复习、练习,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运用卡片复习和练习,调动了“再认”和“复做”两种记忆形式;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在意义识记基础上的知识巩固;用卡片复习和练习是一种分散复习的方法。他不断探索、完善,首创了“卡片辅助教学法”。即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变口头表达形式为文字图片形式的一种辅助性的直观教学方法。具有复习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功能。

篇5:望月课文主要内容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箫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会仰望皎洁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望月》主要讲了舅甥俩在望月中愉快交谈,作者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篇6:《望月》课文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 jīn bǐ yù chuán cāng qīng yōu kuàng yuǎn

( ) ( )( )( )

mù yù fēn suǒ hē qiàn yún xù jīng yíng

( ) ( )( ) ( )( )

xiang:安( )慈( ) 端( )吉( )( )服

yu:家( )户晓 犹( ) 防( )痊( )忧( )

二、注音。

眨眼 好学 挑战 气氛 瞳仁 不假思索 外甥平羌

三、写近义词。

沉醉( ) 闪烁( ) 惊讶( ) 安详( )

聚集( ) 清幽( ) 绘声绘色(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含有月的成语:

2.以不字开头的成语:

3.绘声绘色: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凝视 凝望

1.我( )着这件毛衣,眼角不禁湿润了。

2.小外甥( )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清辉 光辉

1.夜深人静,我们沐浴在月亮的( )里,吟诵着写月亮的诗句。

2.太阳出来了,江两岸的芦荡、树林和山峰都涂上了一层金色的(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篇 ,作者 ,我国当代作家。课文写了小外甥向舅舅 和 的交谈过程,表现了小外甥 、的特点和人们 、的思想感情。

2.月亮出来了, 它的清辉。月光 ,江面被照亮了, ,有千点万点 在跳动。江两岸, 、和 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 、。

3完成诗句。

(1) ,呼作白玉盘。

(2)野旷天低树, 。

(3) ,疑是地上霜。

(4)明月几时有, 。

(5) ,江枫渔火对愁眠。

(6)峨眉山月半轮秋, 。

七、含月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写几句吗?

八、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背一背。

1.含山的诗句: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出有人家。

2.含水的诗句: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百银盘里一青螺。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篇7:舟中望月原文及赏析

原文:

舟中望月

[南北朝]朱超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

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江辽阔,千里茫茫,只有我一只小船在江中孤零零司州没有伴。

只有以前在家中楼上看到的月亮,或远或近总是伴随着我。

起风前它四周先围着一个彩环,散雾时它又像急速游动向前。

倘如它能永远象一把园扇,可以拂去艳情场上的尘烟。

注释

大江:指诗人月夜泛舟所在的江。无考证。

无四邻:指周围没有其他船只。

唯余:只有。故楼:指家乡之楼。月随人行,故现在照“我”之月,仍是“故楼月”。

入风:遇风。晕:月四周有时有云气围绕如环叫做月晕。

排雾:冲开、排开云雾。轮:月轮。

似扇:古人咏扇的诗赋形容扇的圆常以月为比,诗中倒转过来,以扇比月。

堪:能,可。拂:拂拭。艳歌尘:指唱艳歌的.人身上的尘土。

赏析: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开头两句交待了望月的时间、地点、环境。江,是横阔千里、浩渺无际的大江;舟,是孤舟,无四邻的孤舟。二者对比鲜明,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而旅途的孤寂又无处诉说,只有遥寄明月了,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承接上句。诗人展开奇思妙想:他不觉孤独,认定此月正是老家楼上常见的那轮明月,原是“旧时相识”,因而不管自己去家远或近,它始终不离不弃跟随在身边,更深层地表达出了思恋与孤独之苦。诗人不再觉得孤寂,精神便不颓丧了。由此又自然列入三联对“故楼月”的描写,仍用拟人的方法。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诗人一抛写月常用手法,别出心裁,故作错觉。月见风来袭,便让晕来围绕;见云雾来遮,便急忙调转车轮驶走。忽明忽暗之间,也暗示诗人思绪的起伏不定:感激它为照我陪我而作的辛勤,赞美它那艰难的经历和勇于防范的精神,这种模棱的认识又延续下去。

篇8:《望月》教学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文本

1.师:同一轮明月, 在每个人眼中是千姿百态、情趣万千。这节课我们将继续随着赵丽宏先生一同来到江轮甲板上, 一同“望月”。 (板书课题)

2.出示月亮的画面。

月亮给你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清幽安静轻柔皎洁)

3.指导用轻柔的声音读出月亮的感觉。

点评:教师诗意的语言, 出示的皎洁的月亮画面, 引领学生走进了美的画卷中, 孕育美的心境, 使学生初步感受月夜之美, 产生急于走进文本探索美景的欲望。

二、赏析感悟“月光之美”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望月去, 去望那皎洁的月光, 去感受那轻柔朦胧的月色。

1.多媒体出示月下江景画面, 引导学生述说所见所感。

在作者的眼中又是一幅怎样的江月美景图呢?让我们走进那美妙的文字, 去感受那月夜里的情思。

(1) 静静地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让你心动的句子或词语。

(2) 再读一读, 然后细细品味, 说说从文字中你体会出怎样的月光。

2.学生合作交流。

(1) “安详”用在月亮身上, 你有什么感觉?

(2) 你从哪儿感受到“宁静”?是不是静的一点声音也没有呢? (流水声音更能衬托宁静, 水流夜更静, 鸟鸣山更幽。)

(3) 月光下的景色朦朦胧胧, 是一种朦胧美。

3.整体诵读。

(1) 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 我们品味出了月亮的安详、朦胧、宁静, 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感觉读出来吧! (生配乐朗读)

(2)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独特的月光、独特的风景, 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尽情地读吧! (生配乐齐读)

点评: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安详、宁静的月下江景, 教学从美入手, 让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优美的图片中, 感觉文本、触摸文本, 并依托文本, 借助师生合作互动的方式, 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词句, 领略文字背后那美妙的意境, 并通过朗读把这种意境吟诵出来。

三、拓展品读, 沐浴“古诗之美”

过渡:老师被月光陶醉了, 更被你们的朗读声陶醉了!知道吗, 月亮也把一个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男孩叫醒了, 他要和“我”干什么? (对诗)

1.自读文中出现的诗句。

2.月亮充满诗情画意, 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诗人借明月抒发怎样的情怀?联系以前学过的诗歌内容, 你能体会到吗?

3.学生再读, 体会。 (多媒体出示诗句)

4.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教师点评。 (思念忧愁孤独)

5.同桌合作对诗。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月儿的趣、月儿的思、月儿的愁。

6.师生情境对诗。

7.师小结:清幽的月光洒在我们肩上, 优美的诗词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出示“诗, 和月光一起, 沐浴着我们, 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学生齐读。

点评:阅读教学, 要积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为了让学生领略古诗中的“月韵诗情”, 教师引导学生读古诗, 谈感受, 悟诗情, 在读中悟、悟中读, 学生自然进入了美妙的诗意中, 情感也在心灵与诗歌的对话中滋生, 此时, 诗人的情感、教师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 通过文本而产生共鸣。

四、整合拓展

作业设计:

(1) 继续搜集、积累描写月亮的诗句, 感受诗情。

(2) 推荐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篇9:《望月》课文的原文

教师在使用课文这一“载体”时,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课文,适时地结合原文相关内容,利于深刻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老人与海鸥》一课是在人类学家邓启耀先生的《寂寞鸥灵》一文的基础上改编的。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简单的外貌、穿戴描写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而体会不到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更无法感受到一个爱海鸥的老人形象。当教师把原文中的一段对话呈现给学生后,学生的体会一下就加深了。原文这样写道:

“鸟食是环保局发的?听说不少机构都搞过一些分发鸟食、鼓励护鸥的活动。”

“我可没那个运气,”老人有些沮丧,“只好自己掏钱买。四块五1公斤,坡头吉庆祥做的饼干,海鸥喜欢吃。”

我心里算了一下:就算一天买1公斤,一个月少不了一百四五的。“您老一月拿多少钱退休金?”

“先前拿200多,上月加到308块”,老人喜滋滋地贴近我的耳朵,“还补发了198块!这下海鸥也享福了,我可以多买两斤饼干给它们。”

“现在的物价,百把块钱怎么过?”一算,就知老人把工资的快一半喂了海鸥。

“那当然要精打细算啦!好在人老了,也花不了几个钱。一天两个馒头一碗干饭加点小菜就打发了。衣服自己缝,样子丑么丑,穿着实在。我不喝酒,就抽点烟,抽‘金沙江’,一包块把钱,自己抽,实在就好。茶虽然喝得酽,自备嘛也费不了多少钱。”他从破布包里拎出一个泡了大叶茶的旧塑料饮料瓶,用很豪爽的姿式喝了几口,再摸,却摸出几块拳头大的焦炭,“路不好,拉炭车颠下来的。不怕你见笑,我为看海鸥,每天要步行两三小时,很少坐车,一为锻炼身体,二也可以捡点烧的。一个人的饭,风吹下来的干树枝就够烧了。”

行走在课文与原文间,让原文为课文的解读服务,对作者描写的妙处不言而喻,不攻自破且印象深刻。

课文标点引出原文,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小小的标点符号不容忽视。但小学生对抽象标点符号的理解,更多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无法真正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如《唯一的听众》一文是郑振铎先生笔下的一篇文章,被多种版本的教材选入,均有改动,各版本还改动不一。以人教版的教材来说,除了语句的顺序有些删改,原文中的一段精彩描写被编者变成了“……”,原文中这样描写: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多么细腻的一段内心独白,可编者却把它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符号(……),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备课中,让教师感到费解;预习中,学生质疑省略了什么。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让教师和学生心中出现了大大的问号。带着心中的疑惑,教师深入研读课文与原文,从课文到原文,又从原文回到课文,走进去,走出来,教师豁然开朗,明白了编者的真正用心——给师生留下想象的空间。

当教师真正明白编者的良苦用心时,在这小小的标点符号上就可以做大文章。如结合省略号进行补白训练,学生结合上下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想象省略号背后的内容。在补白训练中,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实现了有效对话,教师再引出原文中省略的内容:

我一直珍藏著这个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将原文作为“用件”呈现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此时,学生将自己的表达与大家的语言来一次碰撞,学生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补白跟作者的表述相似或者有一定的差距。通过比较,学生既深入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又领略了留白的艺术,懂得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学生的语感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

原文片段补充,利于产生情感的共鸣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和承载教学任务的不同,同一篇作品选入不同教材时,编者会做出不同的取舍改变,但作者寄予作品中的情感应该是不变的。由于小学生阅读内容有限,有时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白鹅》一文是由丰子恺先生的《沙坪小屋的鹅》改写的,初一的语文教材中也选用了这篇文章,编者都做了相应的删改。在小学教材中,编者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对鹅的喜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作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教学中,从课文内容出发,学生能够从“叫声、步态、吃相”这三个方面了解到白鹅“高傲”的特点。但仅仅透过作者的语言风格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师找到了原文,从中节选了相应的段落:

段落一: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供献。使主母和主人都欢喜它。物质上的供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

段落二: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

段落三: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

原文相关片段补充进来,一下子让学生明白了这样高傲的一只白鹅却让作者如此这般喜爱的真正原因,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课文与原文题目对比,轻松解开学生的疑惑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透过题目,可以捕捉到许许多多的信息:文章的体裁、故事的梗概、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有一学生质疑:文中多次描写月光,为什么呢?有什么目的吗?学生的质疑促使教师们深入思考,教师对文本中关于月光的描写进行了梳理,文本一共出现了四次对月光的描写: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梳理后,教师发现文章不仅多次描写月光,而且对月光的描写贯穿文本的始终,开始意识到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环境描写,这里一定有“文章”。当教师找到原文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本文的作者詹姆斯·勒菲斯特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写的这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选入教材,编者把原文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总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选用课文原文中相关的片段,通过扩展内容、抓住标点补白训练、片段补充、对比题目等方法,感受了课文“原汁原味”的韵味,领略了作者的语言特色和写作风格,使语文教学更加厚重了。

上一篇:2011年妇幼工作计划下一篇:晒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