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寝早起词语解释

2024-04-29

夜寝早起词语解释(共6篇)

篇1:夜寝早起词语解释

夜寝早起词语解释

【拼音】:yè qǐn zǎo qǐ

【简拼】:yqzq

【解释】:寝:睡觉。晚睡早起。形容学习或工作勤奋。

【出处】:《管子·乘马》:“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之不倦,民不惮劳苦。”《韩非子·忠孝》:“某子之亲,夜寝早起,强力生财以养子孙、臣妾。”

【示例】:自微贱至富贵,食不重味,案上不过三杯。~,妻希见其面。 《汉书?朱博传》

【顺接】:起令随令 起例发凡 起偃为竖 起兵动众 起凤腾蛟 起居万福 起居无时 起居舍人

【顺接】:比肩并起 长眠不起 尘头大起 沉滓泛起 沉疴难起 楚歌四起 此伏彼起 从何说起

【逆接】:熬更守夜 俾昼作夜 不眠之夜 不舍昼夜 卜昼卜夜 成日成夜 风花雪夜 好天良夜

【逆接】:夜不成寐 夜不能寐 夜不闭户 夜以接日 夜以继日 夜以继昼 夜以续日 夜住晓行

篇2:解释词语的几种方法

一、同义互释的方法:

有些词语有同义词, 如果学生已经理解其中的一个, 就可以用这个词语去解释另一个。有几种情况:有以今释古的, 如:汝——你;孰——谁;有以普通话解释方言土语的, 如:不赖——不坏;有以俗名解释学名的, 如:玉米——包谷;有以现名解释原名的, 如:琼崖——海南岛;有以意译解释音译的, 如:沙龙——客厅;有以一般说法解释特殊说法的, 如:老了——死了;有以本名解释别名的, 如:《石头记》——《红楼梦》, 等等。采用这种方法讲解词语, 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互释的词语, 意义必须相同;二是用来解释的词语, 必须是学生所理解的。

二、反义否定法。

即用反义词加“不”或“没有”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娴熟”——不生疏;“冷落”, 反义词是热闹, 词义是不够热闹。“镇定”是不慌乱。“漫长”就是不是短暂的, “清醒”就是没有昏睡, “干燥”就是不潮湿。

三、联系语境法。

指联系上下文, 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来解释词义。文章中还有些词语, 它们在特定的评议环境中有特殊的解释, 这是字词典书中无法查找的, 必须细究上下文, 领会其确切的含义。如《故乡》中“我的母亲早已迎出来了, 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里用“飞”, 就得从修辞的角度去理解, 即采用比喻、夸张的手法, 以表明宏儿奔出来时速度之快, 反映出宏儿迎接亲人的急切、喜悦的心情。

四、扩充的方法:

有些词语可以拆开加以扩充, 使其意义更为明显。例如:披坚执锐——披着坚固的甲, 执着锐利的武器。有些被压缩的名词术语, 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使其还原。例如: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采用这种方法, 要防止望文生义, 比如“一穷二白”。“穷”是贫穷的意思, 但“白”并不是黑白之“白”。象这样的词语, 就不要用这种方法。

五、分析综合的方法:

有些词语由于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 或为联合, 或为偏正, 或为主谓、动宾等结构, 在讲解中, 如能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也有助于理解词语的意义。也可以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 分别注解, 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课文《燕子》“生趣”——生活的情趣、乐趣;“愧疚”——愧, 惭愧;疚, 对自己的错误感到内心痛苦。合起来就是“惭愧不安”。酷爱——酷, 极, 程度深;爱, 爱好。合起来是非常爱好。

六、追本溯源的方法:

这有几种情况:有字词的追本溯源, 例如:“纪律涣散”、“精神焕发”, “涣散”的“涣”从水, 形容水流漫衍, 所以说“纪律涣散”, 就是纪律松弛的意思;“焕发”的“焕”从火, 形容光辉灿烂, 所以“精神焕发”, 就是精神振作的意思。另外, 有些词语是有典故有出处的, 说明了典故、出处,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并且印象深刻。第三种情况, 有些引用文字有时也有必要说明其出处和意义。采用这种方法, 要注意防止广征博引, 借题发挥。

七、依形索义方法:

根据词语的书写形式——字形, 探索词语的意义, 即依形索义。例如, “朦胧”形旁为“月”, 它的意思是“月光不明的样子”。这个词的意思是“月光不明的样子”, 也泛指“模糊不清”。

八、直观的方法:

利用直观教具或借教师的表情、动作的配合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如《核舟记》中描写:“苏、黄同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 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如有所语。”如能在讲解的同时, 辅之以表情动作, 学生就容易理解些。用这种方法讲词效果好, 但要防止实物的滥用和表情动作的戏剧化。

九、就地取材法。

用文中句子解释词语。课文中的词语, 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往往可以借助前后联系的方法, 给予解释。课文《穿山甲问路》中“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像翡翠雕成的世界”。“翡翠雕成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课文中描写的“蝴蝶是绿的, 蜥蜴是绿的, 就连筛下树丛的阳光也像绿宝石一样明丽。”

篇3:夜寝早起词语解释

[关键词]词语解释 方法 词语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1

词语理解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是理解句子含义,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灵活多样地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一、比较分析解词法,用心体会

词语理解并不是单纯的机械解释,它需要对比分析、揣摩推敲、用心体会,从而正确把握词语含义,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1)近义词比较辨析。通过比较近义词的异同,从中发现它们的细小区别,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词语意思。比如,“饱含”“包涵”“包含”这三个词语读音相似,都有“含有”之意,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饱含”指充满,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她的眼眶里饱含着幸福的热泪”;“包涵”为客套话,请人原谅,有包容、体谅之意,如“打扰了,请多多包涵”;“包含”指里面含有,包括,如“童年是一支笔,笔中包含着一个个遐想,让我们轻轻写下”。

(2)同一词语不同含义两相对照。在汉语中,一个词语可能有多种含义、多种作用。学习时可以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含义的句子中进行两相对照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词语意义。比如,“漂亮”一词,有好看、美观之意,也有出色、精彩的含义。学习时,笔者列举了下列句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①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打扮得真漂亮。

②他的演讲真是漂亮。

二、结合上下文解词法,体会作用

结合上下文解词法,即将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句中的关系进行词义的理解,从而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开头写道:“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在理解“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时珍是如何领着弟子庞宪寻找住宿?如何喝水、吃干娘的?学生理解课文后回答:住破败的古寺,用枯枝杂草生火,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边喝水边啃干粮。这样,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学生自然就悟出了词语的含义。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句中 “乱砍滥伐”的“滥”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流水漫溢;(2)浮泛不合实际;(3)不加节制,不加选择。联系课文,就可以轻松地理解“滥”在文中是第三种解释,既而明白“乱砍滥伐” 的含义是指无节制、无计划和不合理地采伐林木的行为。对于“贫瘠”一词的解释,笔者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中“贫瘠”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笔者呈现“贫瘠的沙漠”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感受,最后指出“贫瘠”的含义: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三、联系生活解词法,诱发体验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中写道:“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在解释“急促”和“喘着气”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当你们一口气爬完八楼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有人跟你说话,这时你又是怎样说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急促地喘着气说”。这样,通过联系生活解词法,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深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又如,苏教版《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爸爸在解释“骄阳似火”时是这样说的:“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骄阳似火”的现象。

生1: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太阳烤得柏油路软绵绵的,远处的路面仿佛在沸腾。

生2: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花草的叶子都晒得长出了皱纹,像老奶奶的脸。

总之,词语解释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平时的词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词语解释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掌握词语、运用词语,增强学生词语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4:巧做词语解释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篇文章是许许多多的词通过一定的方法组成的,词是文中的词,这个词一旦离开了原文,就会失去原味,显得单薄无助。联系上下文,可以帮我们准确地理解词语。

茨威格见罗丹工作完了,走上前去准备同罗丹交谈。罗丹径自走出门去,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茨威格莫名其妙,赶忙叫住罗丹:“喂!亲爱的朋友,你怎么啦?我还在屋子里呢!”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来,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哟!你看我,简直把你忘记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在这里我们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以轻松知道“莫名其妙”的意思:指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文中指茨威格不明白罗丹的奇怪行为。

二、用日常生活中的体会和经验来解释词语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中的每一个词都来自大千世界,来自我们真实的生活。遇到不太理解的词语,不妨把它放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释。

听了妈妈的批评,我惭愧极了,一张脸红得像关公一样。

理解“惭愧”这个词语,可以联系我们平常生活中的经验。

平时,我们惭愧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很内疚,心里不好过。于是你就可以把这个意思写下来作为你对词语的解释了。

三、近义词、反义词解释法

有些词语在句子中也许不好理解,但如果给这个词换个近义词,你就会恍然大悟。

这里的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淳朴”的近义词是“朴实”,而“朴实”的意思是朴素、诚实,这样“淳朴”的意思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四、拆字解释法

这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气魄!

篇5:夜寝早起词语解释

关键词:词语来源  隐喻  概念整合  流行原因

一、词语来源

“颜值”来源于日语“颜值”,在日语中的解释为:“外見レベル;颜面のビジュアル的価値。”即表示“外表水平,颜面的视觉性的价值”。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中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由于汉日文字的相似性,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趋同的认知机制,在日本出现并广泛使用的许多词语也同样会通过网络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在汉语中使用并流行起来。“颜值”一词就是最好的体现。汉语中存在相当大的一部分日语借词,从构词材料、构词规则甚至词语本身都是汉语所固有的,加上借回的方式是汉字,回到汉语中并不保留日语中的读音而换成了当时汉语的读音,所以从音义关联上看也与本族语完全没有差别。这样汉语大多感觉不到它们有外来词的色彩,不知道它们是从日语借回来的词语。由于这些词语与汉语的构词结构规则相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从汉语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颜值”一词完全符合汉语的词义解释和构词规则,所以下面主要从汉语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其实“颜”在汉语系统中就有表示脸面、颜面的意思。颜,形声字,从页,彦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是印堂。印堂即两眉之间,许慎《说文》中解释为“颜,眉目之间也”,后来以部分代指整体,发展出颜面,面容,面色等意义,脸色是会有变化的,故又引申为色彩。可见,汉语“颜”本身就含有容貌的意思。“颜值”一词中,“颜”即“容颜、容貌”的意思;“值”是“数值”,是一种评判标准,两者以“词根+词根”的构词方式形成双音复合词“颜值”,用来评价人的容貌长相。

二、认知视角下的“颜值”

认知科学自产生以来,以其强大的实用性而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引入认知语言学,使得许多语言现象得到了解释,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理论,扩大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

以往对于网络词语的研究多集中于语文学和修辞学的角度,认知语言学从全新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词语符合语言现象产生的规律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并有利于透过现象认识网络词语的本质。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颜值”一词的构词方式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从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来认识和理解词语的本质内涵。

(一)隐喻理论视角下“颜值”构词的静态宏观描写

传统理论常将隐喻限定在修辞角度进行研究,自L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方式,以一个认知域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并且还将此看作是人们认知世界、组织思维、进行推理、建构语言等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Lakoff和Johnson说过:“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学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依据不言而喻的或潜在的隐喻在思维或行动。”的确,网民以网络文化为基础,通过网络经验,运用隐喻手段,创造出了大量的网络词语。

隐喻作为“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构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网络新词语创造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和联想等多种隐喻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义派生和复合构词是两大主要的隐喻方式。“颜值”一词属于复合构词,将两个语素“颜”“值”组合在一起,表示对于人的容貌的评判标准。

对于容貌的评价人们都是从修辞角度进行的,如“貌美如花”“眉清目秀”“青春的面孔”“衰老的容颜”“好看”“难看”等等。“颜值”一词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限,人们发现可以使用一个指数来评价人的容貌,这个词语似乎涵盖了所有评判容颜的词语,只要使用一个指数就可以清晰简明地对外貌做出评价和描写。“值”即数值,经常用于数学或经济学领域,由此映射到人体容貌描写的领域,实际上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之上。经济学上有价值的高低,“人有三六九等”,同样人的容貌也有美丑等程度的差别。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其运作原理是通过认知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获得隐喻义。“颜值”一词是从数学和经济学这一领域向人体外貌评价这一领域的映射。数字上数值的大小可作为评判价值和产值的标准,因为这些在人头脑中是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的,人们可以直观地进行计算和评价。对于人体外貌的评价一直都局限于修辞学的角度,人们经常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进行评价,如“好看”“丑”到什么程度,使用语言描述总会有模糊点存在。而“颜值”一词的出现,相当于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一条数字轴”,表明了从0到100的数字。由于人类认知方式的相似性,人们总能在使用这条轴的同时,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跨域映射产生的基础正是人类隐喻这种认知方式。

隐喻方式的使用,不仅扩大了数值评判的范围,而且为人体容貌的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个角度下所进行的评判更为具体化,简单化。符合语言表达追求经济性的原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数字比修饰性的语言更具有说明性和理据性。隐喻理论下的认知方式也符合人类认识新事物的认知方法和规律,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直观方便起见,可参看图1。

图1:

(二)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颜值”意义建构过程的动态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批判了传统的语义组合观,参与整合的概念经过组合、完善与精制三个加工程序后,最终得到浮现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涉及到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融合空间。认知主体提取两个输入空间部分信息进行匹配并映射入融合空间,融合空间利用并发展两个输入空间中对应部分的连接,将相关事件整合成一个更为复杂的事件,类属空间则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轮廓结构,以保证映射能够正确而顺利地进行,融合空间中会包含一个带有新创性、富有想象力的结构,叫做“新创空间”,其中可能会创造出原来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信息,产生新意义。这就是概念整合理论的运作原理。不同于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

沈家煊将概念整合分为两类——“糅合”和“截搭”,“糅合”是基于相似性,例如人脚——墙脚,“截搭”是基于相关性(归国华侨——归侨)。“颜值”的构词属于“糅合”型,是基于相似性而构建起来的。数值有高低,经济学的价值和产值评判可以使用指数表示,例如“高产值”,关于人体容貌的评价也可以使用指数进行评价,并且更为具体直观,所以创制出评判人体容颜指数的“颜值”,并用“高颜值”来代指漂亮和英俊。

语言符号意义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新的语言单位代表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必定与语言中已有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发生关联,这种关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整合的过程。在复合词的语义建构中,构成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分别激活相应的认知域,构建出两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在类属空间的统摄下,通过映射、组合等过程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再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形成层创空间,这是合成新词语义形成的总原则。概念整合主要有四种类型: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双域型。“颜值”一词的概念整合应归属于“单域型”。见图2。

“颜值”一词的意义建构过程涉及到两个组织框架,两个输入空间各有自己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I“值”域,作为数字量化标准,具有自己的组织框架,包括数量多少的数值、经济学中价值的评价、评价所涉及到的程度高低(高值/低值)等。输入空间II“颜”域,作为人物容貌的描写与评价,也具有自己独立的框架,包括人物长相的不同(特征各异)、抽象的描写形容、可进行鉴赏评判等。两个输入空间的“比较评判”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概念整合后映射到合成空间,形成评价人体容貌指数的“颜值”。最终保留的是“值”域框架,强调的是评价的方式是用“指数”来进行评判。两者的类空间是综合两个输入空间的特征,“人体容貌”“评价标准”来统辖两个输入空间意义整合的建构过程。

图2:

(三)小结

网络词语的创造并不是凭空的,其创造的基础是人类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于世界感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其意义建构受认知规律的制约。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新词,能够揭示语言的创造性,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创造新词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和认知特点,揭示人们对事物和经验进行概念化,通过语言认识世界的认知能力。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任意性也有程度的差别,有的是绝对任意,不可解释的,有的则是相对任意,具有一定理据性的。在新词创造过程中,也体现了任意性,最初人们在创制一些词语的时候是任意的,但由于人类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为了方便认识和记忆,人们会把自己熟悉的多个字和多种概念进行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和意义。这样一来,既不会对人类的认知造成干扰,又增加了人类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扩充和丰富了词汇量。“颜值”作为一个网络词语,正是把人类熟悉的两个概念,通过隐喻的思维模式,经概念整合意义的建构过程,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意义。并且这个新词更加符合人类认知规律,通过具体数值对人体容貌进行评判,从而使得评价方式更为具体、量化,更加符合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追求顺畅性和经济性的心理。

三、网络词语“颜值”流行的原因探究

(一)共同的认知语境

共同的认知语境是网络新词产生并流行的根本保证。认知语境指的是认知形成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经历使得每个人的信息、知识结构体系、信仰、认识和观察事物的角度存在差异,但人们居住工作的环境、社会文化和认知能力具有共性,尤其是网络时代下人们趋同的认知特征更加明显,所以网络新词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认可并流行开来。“颜值”一词正是基于人们共同的认知语境产生并流行的。

(二)认知发展产生“补位”需求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涌现以及人类思想观念、情感认识的变化都使人类认知系统不断发展。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一旦出现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说明某种事物或描述某种现象时,就出现了“表达空缺”。因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以完整准确为目标,一旦具有补位功能的词语出现以后,很快就会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并流行起来。

以往对于人体容貌的评价多是从修辞角度进行的,这种评价只能使人们形成抽象的概念轮廓,而且人们经常会进行比较,这样一来,人们很难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和词语进行描述。比如“两个人都很好看。”“甲比乙更好看。”那么甲比乙好看多少呢?这种更深层次的程度对比,显然现有词汇很难简洁表明。“颜值”一词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填补了在容貌比较程度上的词汇空缺,这正是认知发展产生的“补位”需求促使“颜值”一词的流行。

(三)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语言表达自产生以来就以经济性作为原则。“颜值”一词似乎可以涵盖所有有关容颜的表述,只要一个简洁的数字,人们就能直观地评判美丑程度。形容漂亮英俊的众多词语,用“高颜值”一词就能代替说明。可见符合经济性原则也是“颜值”一词流行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种表达随处可见,这的确代表了人们的一种观念——对于容貌的关注和对于外表的在乎。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近几年来各种选美、比美大赛的举行,校花的评选等活动,充分说明人们对于容貌的关注。人类的关注突显了其概念的重要性。“颜值”一词也因人们对于容貌的关注而使用更加频繁。这是“颜值”一词流行的社会认知因素。

参考文献:

[1]郭振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潘幼萍.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构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尹铂淳.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汉语网络词在线意义[J].汉代汉语(语言研究版),2013,(8).

[5]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以2006-2009年汉语新词语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6]闫妍.网络词语的认知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篇6:夜寝早起词语解释

[关键词]辞书;《辞源》;释义;正误

有清一代,“雅学”,“说文学”研究得相当深入,成果十分可观,但是毕竟仍然处于经学附庸的地位。《康熙字典》虽是前代字书集大成者,但无论在编排的体例,词义的解释,义项的建立和排比,语音的标注,还是书证的选用等方面,都还算不得科学合理。二十世纪初,大型语文辞书《辞源》的问世,才真正宣示了汉语语文学彻底摆脱了几千年来传统小学的束缚,开始走上了科学的汉语语言文字学的道路,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两种辞书差不多在汉语辞书领域占断风骚近百年。直到二十世纪末,《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出现,才打破了《辞源》一统天下的局面,即使如此,《辞源》仍然还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的修订之后的《辞源》,弥补了原本的许多不足,使之趋于完善,功不可没。

应该承认,《辞源》中确实存在不少的问题。仅从修订本面世以来,就不断有学者和语言工作者以专著、论文的形式,补充其缺漏,纠正其错误,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为《辞源》的再次修订准备了有益的材料。本人近读《辞源》,在获得不少收获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值得讨论的东西。现仅对该书释义方面的问题摘出几条来研究。

一、卷二,1431页,“晏婴”条

公元前?-前500年。春秋齐夷维人。字平仲(一说谥平仲;又说平为谥,仲为字)。继其父弱(桓子)为齐卿,后相景公,以节俭力行,名显诸侯。

案:关于晏婴的字和谥,前人记载颇多分歧。《辞源》倾向于取字“平仲”之说,而无谥。但又拿不定主意,便又列出旧说。晏婴是不是字平仲?到底哪一说是正确的?值得认真探讨。

讨论这个问题,还得从《史记》说起。《管晏列传》:“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上古之人,名与字连称者,基本规律是先字后名。这大概就是《辞源》倾向于取字“平仲”的原因。但是晏婴谥什么?是否没有谥,或者谥已亡佚而不可考?晏婴作为名卿,没有谥是说不过去的;亡佚之说恐怕也过于简单化。或说“平仲”是谥,而不是字,那么,晏婴又字什么?晏婴生活的时代,一般贵族都是有名,有字,有谥的,作为一代名臣,在他生前,便已受到时人广泛赞誉,不大可能没有字。司马贞《史记索隐》认为,晏婴“名婴;平,谥;仲,字。”他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试分析如下:

“仲”本是排行,重排行,明显是受宗法制的影响。用排行为字,上古有此习惯。以《左传》为例,如鲁鍼巫,字“季”,称“鍼季”(庄公三十二年);晋胥臣,字“季”,食邑于臼,称“臼季”(僖公三十三年);楚申侯,字“叔”,称“申叔”(僖公二十八年)。

如果名与字连称,则先字后名。郑祭足,字“仲”,称“祭仲”,又称“祭仲足”(桓公五年);齐鲍叔,名“牙”,称“鲍叔牙”(庄公八年);吴公子札,字“季”,称“季札”(襄公十四年)。

如果谥与字连称,则先谥后字。如鲁臧孙许,字“叔”,谥“宣”,称“臧宣叔”(宣公十八年);鲁公子友,以排行为字,称“季子”,先字后名,称“季友”,谥“成”,称“成季”,谥字名连称,为“成季友”(召公三十二年);晋士会,字“季”,称“士季”,谥“武”,又称“武季”,《左传·宣公十六年》:“武季私问其故。”杜预注:“武,士会谥;季,其字。”杜说是也。

根据上面的材料推断,我们认为,晏平仲,以排行为字,字“仲”;谥“平”,谥与字连称,为“晏平仲”。司马贞之说可从。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春秋以前,谥号只用一个字;战国后期才开始用两字为谥,如赵武灵王、楚倾襄王、魏惠文王之类;到了汉代,则以两字作谥号为常例,历史发展进程也说明“平仲”、“敬仲”、“成季”、“宣孟”等不可能是两字之谥。

二、卷四,2802页,“行第”条

封建家族排行次第。唐人诗文中朋友之间多以行第相称。

案:“行”字条共立了24个义项,分隶于四个读音。第1音为xíng,基本义为“行走,步趋”;第2音为háng,基本义为“道路”、“排行”;第3音xìng,基本义为“行为”;第4音hàng,“行行”为刚强貌。

《辞源修订本体例》2说:“单字有几个读音的,分别注音。单字下复词第一字的不同读音,按单字注音的次序也相应地加以注明。”这一体例很科学,很有必要。因为词是音义结合体,文字只是记音的符号。同一个汉字记录的词,由于读音不同,常常表示意义有转变,甚至记录另一个词(或语素),通过注明不同的读音,有助于准确地把握词义。但是在编写过程中,这一体例却没有很好地遵守。

按照体例,“行”字下复词第一字的不同读音,应按单字注音的次序相应注明,但是这个字头下的不少复词第一字的不同读音,却没有按单字注音的次序,相应地加以注明。比如“行第”,义为“封建家族排行次第;唐人诗文中朋友之间多以行第相称”,“行”应属于《辞源》的第二十义项,“排行,班辈”,应该读第2音háng,而不是读第1音xíng。故“行第”应作“行2第”。又,卷四,2803页“行窳”条:

行窳,器物不牢固,粗糙恶劣。《新唐书》一一二《韩思彦传》附《韩琬》:“俗不偷簿,器不行窳。”

案:“行窳”的“行”,属于《辞源》的第二十二义项,义为“质量差,不牢实”。根据体例,应读第2声háng,不读第1声xíng。故“行窳”应作“行2窳”。

《辞源》中的这类问题不少,应该认真清理。

三、卷二,2502页,“羽”字条,义项[6]

古代舞者树野雉於竿,执而舞之,故称羽。《春秋·隐六年》:“初献六羽。”

案:这个词条有两点失误。

其一,“初献六羽”是《春秋·隐五年》之事,原文为“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左传》传其事,也在隐公五年。《辞源》作“六年”,实未当。

其二,古代舞乐分武舞与文舞。文舞者“树雉尾於竿,执而舞之”,所执之道具称羽。《辞源》释义大体是对的,只是表述不够清楚,不过尚无大碍。问题在于“初献六羽”的“羽”并不是指“树雉尾於竿,执而舞之”的道具,而是指执羽之舞队。“六羽”就是六佾。古代的乐舞,以八人为一对称一佾;因舞时手执羽饰道具,故又称一羽。“六羽”就是六列舞队。杜预注:“公问羽数,故书羽。”“羽数”就是舞队的数量。《左传》下也说:“鲁唯文王、周公庙得用八,而他公遂因仍僭而用之。今隐公特立此妇人之庙,详问众仲,因明大典,故传亦因言始用六佾。其后,季氏无八佾于廷,知唯在仲子庙用六。”可见,《辞源》的释义和书证是不相合的,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书证应该另选。

以上意见当否,请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上一篇:附4发展党员审核材料列表20份下一篇:减肥腿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