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2024-05-25

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共6篇)

篇1: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试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摘要]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巨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保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守的基础规律。保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以人为本,增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人们创造历史的运动是合规律与合目标的统一。[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规律;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战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巨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的统一。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见解和根本观点。作为发展的最高理念,发展观答复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础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一切社会运动的正确性,都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更的深化,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内容上日趋丰富生动、复杂多样,这就请求我们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深入摸索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克制和打消不和谐因素,不断增长社会的和谐因素,从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保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国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国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部国民。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守的基础规律。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下,遵守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就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保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打消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饶的基础上使全部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掩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增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运动都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对于人的运动来说,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但目标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通过必定的手段,即手段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以实践为基础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目标的重要性,但并不因此而否定手段的重要作用,相反它必定尊重手段的价值。在必定条件下甚至认为手段的价值高于目标。器重目标而鄙弃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别的一种具体表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以赞成的态度转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手段是比外在合目标性的有限目标更高的东西。”事实证明,鄙弃手段不仅严重侵害人们在实践中对手段的积极配置,而且直接侵害目标本身,使某种合理的目标因手段的匮乏或不力而付诸东流,难以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标,发展生产力是达到目标的手段。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是最生动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材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是第一位的历史运动。这一运动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过程及其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物质文明和精力文明“相称”,都要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看,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条件。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重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打消贫困的根本道路。富饶不必定和谐,但贫困必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广泛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定重新开端争取必须品的奋斗,全部迂腐污浊的东西又要逝世灰复燃。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会增长,才干为打消两极分化,打消贫困实现共同富饶供给物质条件;才干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的各种抵触和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固,使国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点,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程度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

二、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从价值目标讲,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它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式的和谐发展;既要增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增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从现实而言,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固、国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分配正义对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标性——分配正义是人类世代憧憬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目标。公温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请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掩护和增进社会公平这个要害环节上求得新突破。

公平正义是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制度的视角来解读,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崇尚分配制度正义的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寻求。正义是制度的重要价值,从必定意义上讲,法律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是一种寻求正义的分配制度。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是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请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供给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履行制度来确保雷同情况获得雷同待遇,那么正义也不可能实现。因此,秩序的维续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赞助才干施展它的一些基础作用。为人们所请求的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可以用这句话加以概括,即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2] 法律有关权利、任务的分配,对社会财富及收入的分配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正义,分配正义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收入的分配,它关系到各种社会基础资源在人与人之间、国民与政

府之间的分配。这些重要资源的分配将决定此后的生活方法和收入分配,等等,所以,它是一个社会的基础制度或国家大法的重要内容。总之,分配正义是当代制度文明的重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中国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行只有在良好秩序的状态下,才干得到理想的效益,人与人之间只有信守诺言、不尔虞我诈,才干在经济运动中建立和巩固那种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个人和社会才干共同发展。任何一种秩序都要有必定的环境,良好的秩序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良好的制度环境的生成与秩序的维系离不开人的努力,离不开正义的信心,也许这种信心是潜意识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分配正义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利、任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掩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固,增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分配不公平,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

因而,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总体上是趋向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转变单一的分配制度,履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式产生了深入变更,社会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涌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抵触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剂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峙,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保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调剂并不断优化利益分配格式,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矩公平、分配公平的完整的社会公平系统。要使社会公平政策化。要依循公平原则制定和调剂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相干的社会公平请求落到实处,又对增进各个方面的社会公平施展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使社会公平制度化,切实把公平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和掩护社会公平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平。并采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接济等措施,让不同利益主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的成果,使全部国民都能越来越多地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才干把宽大国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

三、以人为本,增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深入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请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开创人非常器重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峙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明确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

江泽民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到更重要的地位,这反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增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增进国民素质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人的素质的高低、受教导程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动方法和创新意识等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巧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已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进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材健康素质,才干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进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国民道德建设实行纲领》提出,要努力进步国民道德素质,增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国民。这就突出了道德建设在增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进步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导是一种有目标、有打算、有组织流传知识技巧、造就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运动。教导是造就创新精力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在进步人的创新能力和供给知识、技巧创新成果方面,教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教导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请求,也是发展先进文化、增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请求。科学是正确反响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系统。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精力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本身是彻底革命的,其认识功效在于增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变更与发展,使人类从旧思想旧传统中解放出来,增进思想的革命化与科学化。

进步人的身材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健康的体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钱和载体,极为重要。身材素质包含体格健康和心理健康。人的身材是人才素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材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加能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量,是其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无论是学习和控制先进的科学技巧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格。因此,要教导国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控制健身的基础知识、技巧,养成经常锤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进身材硬朗,全面发展体能,进步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切实加强国民体质。

四、人们创造历史的运动是合规律与合目标的统一

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与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人的创造历史的运动,就没有历史,但人的运动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一代人所遇到的客观历史条件都是给定了的,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不是在人的运动之外,而是通过人们的运动体现出来的,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运动中寻求的目标性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标准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标准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标准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标准”包含了客体标准和主体标准。客体标准指向对象、客体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性,请求主体运动合规律性、合历史必定性。主体标准指向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标、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请求人的运动应当是合目标性的。人类社会实践运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供给的可能性空间领域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标、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

合规律性就是说人类的实践运动必须遵守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处分。它考核的是工具、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属于理性认知方面的领域。合目标性则是指满足不同群体的人的需要,它重要关注的是动机和目标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问题,是一个价值论的领域。合规律性和合目标性是人类实践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内在地请求统一起来。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必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运动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但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

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它既贯穿着唯物辩证法,请求人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接洽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发展问题,又贯穿着唯物史观,立足人类历史运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国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过程,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大关系系统进行了科学归纳,深入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奇特运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反响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胡锦涛同志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守和运用规律,是保持求真务实的请求。”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既要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社会基础抵触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以最宽大的国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保持以人为本”和“增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最高宗旨;“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国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合目标性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包含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主体力求超涌现存状态的目标性,这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都是有意识、有目标的存在物直接相干,本质在于人的理想总是指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都体现了这个合目标性方面。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的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出发点。因为人类寻求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人类需要无穷递增的丰富性和不断再生性,促成了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运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为了人的素质的进步、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力需求的满足,因而是合目标性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国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国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国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部国民,就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相统一的理论范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标性的辩证统一。

篇2: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课程论文

(2009—2010第一学期)

2009年12月20日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当代国际形势影响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中国共产党现实状况的必然要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充分认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才能更好地理解“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三个代表、国际背景、国内形势、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当代国际形势影响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中国共产党现实状况的必然要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充分认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才能更好地理解“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深远历史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伟大的理论创新,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是对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局势下的深刻思考和战略应对。它是中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经济伟大变革,新老交替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指导方向。

(一)、国际背景

1、和平与发展主题前提下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实际变化是“ 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国际前提。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邓小平对战后国际形势进行深入观察和思考后所得出的科学结论。人类在上个世纪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经历了冷战对峙的磨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新的世纪,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和平。但是,目前的天下仍很不太平,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从对当今国际局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判定,我们党坚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考问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

2、世界多极化的历史潮流、实现的长期过程是“ 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国际要求。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这种多极化的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发展的要求。它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多极化的世界新格局在目前还只是一种发展趋势,一种各国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它的最终形成还必须经过长期的、复杂的斗争。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怎样在世界多极化走向的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在各方面对我们党和国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我们党和国家对自身工作的战略思考。

3、经济全球化运动是推动“ 三个代表”思想产生的国际基础。

经济全球化运动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开辟着新的广阔前景,而且为人类文化的广泛交流提供了宽广的舞台,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利益的实现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种全球化趋势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可能给我们形成的负面压力的一种战略应对。

4、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和严峻挑战是“三个代表”思想产生国际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就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的国际间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历史告诉我们,在世界科学技术面前,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奋发有为,才能走向繁荣昌盛,走向文明进步。

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我们要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二)、国内形势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

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是对我们党的严重考验。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只有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临的种种考验,以更加强劲的英姿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正处在伟大变革关键时刻的深层思考。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刻,面临着市场经济和能否打胜这场改革攻坚战的严峻考验。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面加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正处在整体交接班关键时刻的战略谋划。

我们党正进入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面临着能否提高整体素质、经受住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她一贯忠实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对中青年干部进行党的教育,进一步全面提高全党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在新世纪永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本色,才能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历程和自己的宝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继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基于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创立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1、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思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实践,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震惊了世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和不幸。这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顺利的推向前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冷静观察,深入思考苏联东欧问题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党的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为“三个代表”的思想提供了科学而充足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而“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2、新世纪国际政治局势的新变化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解决。党的领导正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与新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改变,走向多极化。但是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世界政治斗争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和加入WTO,深层次的改革还任重道远;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新的矛盾层出不穷。

从党的建设看,近年来围绕着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解决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决许多突出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作。

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建设的客观现实,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回答的许多重大的问题,呼唤着指导实践的伟大的理论,这就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社会需要。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启示。毛泽东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认识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而现实的理论依据。

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具有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巨大理论勇气,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锲而不舍的不懈探索,特别是对执政党理论的探索,终于初步形成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艰巨性、复杂性,将党的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五大又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提出并不断深化“三个代表”的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表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篇3: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影响艺术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 如家庭环境、自身性格、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等。在这里只对“时代背景”与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做以论述。纵观世界美术, “时代背景”对艺术风格的影响尤为突出。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研究, 我将以不同时代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文文化背景为切入点来论述不同时代背景与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

第二章:政治环境与艺术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

在不同时代、地区的政治环境下形成的艺术风格不同。

古希腊艺术繁荣时期是“古典时期”。在公元前5世纪, 经过希腊联邦和波斯帝国的“希波战争”之后, 雅典政治发展到了他的黄金时代, 以此为基础艺术也出现繁荣局面。希腊城邦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与公共生活, 激发了城邦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不论是鞋匠还是铁匠都能在法庭上判决最重大的政治案件, 在公民大会中决定国家大事。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为艺术创造提供好的环境。且古希腊人的城邦制度密布在地中海的周围, 其周围都是欲来侵犯的蛮族, 同时城邦之间也是互相敌视, 这种环境使希腊城邦公民不得不参与战争, 而作战时需要好的身体, 由此, 古希腊人锻炼士兵的身体, 使其健美矫健、吃苦耐劳。他们把精力都用在了练身场, 通过跳跃、拳击、赛跑、掷铁饼, 把肌肉锻炼的又强壮又柔韧。随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诞生, 希腊人对体育竞技的热爱到达高峰。这使希腊艺术家对于人体美有表现。希腊艺术家雕刻的裸体人物外形曲线优美、理想。形成了希腊艺术崇尚造型准确、体型健壮的人体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就是米隆的《掷铁饼者》, 这件作品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完全成熟。整个人体造型准确, 表现了竞技者在掷出铁饼时一瞬间的动态、表现出掷铁饼整个过程中肌肉运动的连续性。以此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

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是大卫, 他作品中常带有革命性。在《布鲁图斯》中, 为维护共和而被处决了两个儿子的布鲁图斯在阴影中黯淡伤神的形象, 尤其令人荡气回肠。而《马拉之死》更以写实严谨的手法, 表现出在当时刚发生不久的悲剧, 作者对遇刺的战友以刚劲的用笔, 表现出对马拉的无尚崇敬。《加冕式》描绘的是遭到胁迫而无可奈何的教皇为拿破仑一世加冕的场景, 在整个画作中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外国使节和将军, 都鲜明生动绝无类同, 作者描绘出他们每个人不同的而且微妙的心理变化。他的肖像画也体现出同样的特点。

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德拉克罗瓦, 他想象力达到顶峰的作品是《自由领导人民》, 表现作者对当时封建势力复辟的痛恨、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必须革命的必要性。整个画面描绘上界的女神半裸的出现在街垒上, 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 率领着起义者冲锋陷阵, 画家的概括和夸张能力在这幅作品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中我个人比较喜欢米勒, 他出生于农家, 后又定居巴比松村从事农业耕作, 长期接触农民, 作品中常带有对剥削制度的痛恨和对无产者的赞美。他的画作中表现的人物质朴平凡, 《拾穗者》中画家没有做任何的美化, 画面质朴、凝重, 我们甚至看不清那3个弯腰劳动妇女的脸, 因为神圣的劳作已是一种美了。这件作品使公众首次发现了平凡劳动的伟大。

最具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莫奈, 他一生坚持印象主义画风, 抱着描绘光与色的明确目的画画。他的风景画突破传统题材和构图的束缚。他画的《草垛》系列, 侧重记录和捕捉同一场景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气氛下草垛变幻无穷的色调外观。他忽视物象轮廓写生, 主要以光线和色彩来表现瞬间印象, 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

第三章:经济发展水平与艺术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

在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关系时期, 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平稳、缓慢的趋势向前发展。在各不同地区和国家艺术产品主流或是以建筑或是雕刻, 绘画一般是装饰建筑物的, 统治者皇室和贵族的财力、物力最充足, 所以艺术主要作用是用来皇室和贵族彰显或纪念其丰功伟绩或纪念战争胜利, 艺术风格相对单一。随着资本主义萌芽, 市民阶层的出现地促进了世俗文化发展。西方各民族主权国家兴起, 确立了个人价值, 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 提倡世俗的“人”为中心。这时期的美术开始在作品中反映人生, 反映社会世俗生活。艺术作品是追求平静、和谐的古典主义, 带有真实性和时代感。伴着商业的发达而活跃, 农业也不断改进, 经济繁荣, 言论自由, 艺术家有着宽松自由的艺术氛围。资产阶级强大得势, 画家们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中。经济的繁荣昌盛使人们有能力购买艺术作品美化其住宅、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管理人员、商业工会、公司企业也向画家订画, 绘画市场由此而产生。艺术风格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发展。因此, 出现了肖像、风俗、静物、风景等多种风格的画家。也形成了一系列对后世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画派。

第四章:人文文化背景与艺术家艺术风格形成的关系

欧洲在经历了1000年的封建教会统治, 各大欧洲国家日益强大, 宗教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当时人们从古文献和古典艺术中发现了对自然和人体价值的重视, 使他们对人和自然做出了新的评价。被禁锢的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即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基础, 也确立了个人的价值, 肯定了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 促进了世俗文化的发展。因此,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肯定认识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他们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 因此, 人文主义的学者和艺术家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提倡人权反对神权, 提倡个性反对人身依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崇尚希腊、罗马古典艺术, 每天都由古典作品的新发现和新发掘, 这种风尚使当时的人文主义艺术家相信人体是最好的艺术题材。艺术家在受到人文主义的感染后, 大都以现实中的人物为题材描绘世俗场景, 或把宗教人物世俗化, 以古典写实的手法刻画客观物象。这时期的艺术家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最具代表的是《蒙娜丽莎》, 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 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一位现实世俗生活中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微妙, 背景山水幽深茫茫。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 着力表现人内心世界的感情。在构图上, 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 透视点略微上升, 使构图呈三角形, 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美丽。

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特定的时代背景都会产生特定的艺术语汇, 每种新的艺术语汇都会对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促生出艺术家新的艺术追求。因此, 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与“时代背景”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摘要:时代背景是特定文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总和, 艺术家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特定的时代背景会产生特定的艺术语汇, 每种新的艺术语汇都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群体艺术实践与探索的结果。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风格,时代背景,反映

参考文献

[1]刘剑虹.《走进大师:从达芬奇到杜尚》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出版.

[2]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第二版.

[3] (法) 丹纳著.傅雷译.傅敏编.《艺术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04月出版.

[4]《读库》.张立宪.2007年.新星出版社.

篇4: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关键词:列宁;执政;共产党;价值;背景

中图分类号: A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03-2

0 引言

世界上任何政党的形成都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阶级基础,也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革命导师列宁先生在俄国发展中,亲自创建了俄国的无产阶级执政党,这个新型的政党代表着俄国广大劳动人民以及无产阶级的利益,是领导俄国开展战斗和变革的政党。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经历了巨大变革,逐渐从一个多党执政的国家转变为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国家,对俄国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列宁思想形成的背景分析

1.1 理论背景分析

任何先进思想和理论的形成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需要通过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结合具有时代特征的实践经验而逐渐形成并壮大,可以说具有历史继承性。列宁执政思想的应运而生也并非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其形成的思想根源是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形成理论。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思想与列宁执政思想有比较深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由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同时这二位也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理论的创立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给无产阶级创立属于自己的政党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列宁共产党的执政思想确立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基础的,二者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①马克思主义对于列宁思想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列宁对马克思思想有高度的评价,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中确立了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基础,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扬。②马克思主义是列宁建立俄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恩格斯和马克思领导并创立了共产主义同盟,以及第一国际、第二国际,通过二人的指导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也相继创立了共产党。唯物主义是共产党的行动基础,通过党的纲领以及具体策略的相继建立,马克思政党学说最终成立。列宁创立的俄国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就是在马克思政党学说的基础上,并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结合了俄国发展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了具有俄国特色的列宁执政党思想。

1.2 历史背景分析

列宁的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形成受到俄国时代背景以及俄国当时的国内外局势的影响,想要透彻的了解列宁思想,就需要对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详细分析。

1.2.1 时代背景

对俄国共产主义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是分析列宁思想的前提。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成为俄国的执政党。就当时的世界形势来讲,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时期。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彻底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也进入到新的帝国主义阶段。各个国家之间就原料、商品以及资本输出市场展开激烈的斗争,帝国主义内部的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这些世界性的矛盾,让劳动人民开始逐渐醒悟,认识到只有斗争才能获得自身解放,这对后期十月革命的成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随着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军事和政治扩张,在此种情况下,构成了俄共执政的历史背景。

1.2.2 历史前提

在共产主义执政俄国期间,可以说俄国的政治和经济还不成熟,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并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在俄国历史上,1861年开始推行农奴制改革,这为俄国发展资本主义创造了条件,但是俄国虽然已经历经半个世纪的工业化,但是其资本主义进步和发展还是比较缓慢,俄国国内的工业化水平也比较低。特别是在俄国的农村,农业生产呈现出前资本主义与宗法制以及亚细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此时的俄国,是一个具有少数低级工业城市与广大落后农村的集合体,且小农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在沙俄统治的时期,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被剥夺,因此俄国文盲数量庞大,占据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并且在1917年时,俄国的农村人口较多,占据俄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十月革命以后,文盲现象出现轻微好转,但是依然占据俄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俄国文化的落后表现在俄国整个民族的各个方面,例如:文化心理、文化习惯、文化传统等,列宁同志在其著作中也多次提及俄国的落后情况,可见当时文化的落后对俄国共产主义政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3 国内外形势

首先,在俄国共产党刚刚执政期间,俄国的政治局势非常严峻,苏维埃政权在成立之初可谓内外交困,国外十四国联合进攻苏维埃政权,德国帝国主义与俄国的反革命勾结,对俄国发动军事攻击,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被入侵并夺去了高加索。此外巴库城在德国与土耳其的联合攻击下也被迅速占领。其次,已经被推翻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哥萨克军官、白卫军队、孟什维克、社会民主党等,也掀起了多次的反革命叛乱。苏维埃政权内部,一部分高级职员和专家由于受到间谍国支持,也存在消极怠工或者拒绝工作的现象。内忧外患的处境下,苏维埃政权时刻面临着被扼杀的危机。最后,在俄共执政期间,俄国的经济情况也非常严峻。旧俄国是一个文化和政治都较为落后的国家,四年的帝国主义破坏性战争,使原本满目疮痍的俄国步履维艰。战争前期庞大的军费支出,以及不断恶化的战局,不得不迫使沙俄政府大量举借外国债务,并试图通过增加国内税收来维持战备开销,这让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2 列宁思想时代价值分析

2.1 历史地位分析

列宁同志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列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同时列宁思想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执政的先河,是毛邓执政思想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由于恩格斯和马克思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制约,其理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此方面的论述不够充分。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俄国处于文化和经济都比较落后的国家,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列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应该如何执政,此问题在世界历史中也没有理论或者实践上的经验可以借鉴。列宁作为俄国无产阶级的政党领袖,对于如何执政开始了长期的探索和分析,随着列宁思想主张的相继提出,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念奠定了思想基础,也成为毛邓执政思想的理论来源。

2.2 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作用分析

2.2.1 经济方面

俄共执政初期,俄国政治基础薄弱、经济千疮百孔、文化也落后于其他国家。列宁认识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发展生产力的主张。只有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保证党的历史使命可以完成。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初期,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与俄共极为相似,抗日战争和阶级斗争使中国经济持续倒退,文化和政治建设也十分落后。中国共产党借鉴了俄共执政的经验,也积极的发展经济建设并把其作为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这不但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还关系到共产党能否持续执政。目前,中国依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国富民强。

2.2.2 人民方面

列宁思想的核心就是支持和鼓励人民当家做主,在俄共执政初期,列宁曾尝试全民参政,但是由于当时俄国的处境困难,难以实现,因此只能由俄共来代表俄国人民管理国家。为了杜绝出现政党国家化、既得利益化和官僚化,列宁主张以人民来制约公共权力,开始倡导民主权。中国共产党是以俄国共产党建立的经验作为思想基础而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期间,一直坚持人民的权利,主张为人民服务,指导和支持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执政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总结。

3 结语

列宁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充分地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才能更好理解其中精髓,以及其思想所包含的理性光辉、人文精神等。列宁思想中所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执政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王世恒.论列宁共产党执政思想的形成背景及时代价值[J].学术交流,2013(01).

[2] 刘亚军.对执政共产党建设的创造性探索——列宁党建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2(05).

篇5: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邓小平理论论文

现在,党内外、国内外的人都已晓得邓小平同志在党中央集体领导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掌舵、决策的作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根据中国国情,集中了全党和广大人民的意愿和智慧,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问题,其中有一些是重大的新的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和对问题的方法就是所说的“邓小平理论”。

一、谈谈邓小平理论精髓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指导地位的确定,无疑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什么是邓小平理论,它的精髓又是什么呢?

当然,邓小平理论涉及的面很广,知识量也很大,我们不能一一地列举,在此我只想做一简单的概括,以给我们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有益的辅助。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的历史条件中形成的,是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确立不是偶然的,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二战之后,时代主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尖锐的挑战。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的把握时代的变化,对形势做出科学的分析,也就是说他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抓住机遇、回应时代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部大国进行革命,必然有许多复杂的问题,这就必须把国内的具体国情同理论相结合,使他们融合,以给我们提出正确的指导方向。实践证明它的正确性,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新确定,有力的保证和推动了拨乱反正的进行。现代社会中,改革开放正全面的进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确立有力的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全面的进行。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拨乱反正,二是改革开放。”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道路、正是理论和实

际的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推进了新的阶段。

二、谈谈对邓小平理论的一点认识

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点,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党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在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是解放思想的倡导者。邓小平同志有精辟的解释:我们讲思想解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三中全会以后,他多次强调了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他根据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原理以及我国的历史经验,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从中国和特点出发,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指出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他为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进行了巨大努力。第一,他首先抓了思想路线问题。他说:“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他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估量。第三,他反复论述了我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第四,他努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第五,他以其远见卓识和革命精神,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问题。第六,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在,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全神贯注的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注意力的集中点。

三、邓小平理论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光辉理论

20世纪是社会主义运动由空想转变为现实的一个重要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新中国在世界东方的崛起,以及社会主义在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出现,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硕果。但是到20世纪下半叶,当时代主题由战争和和平演变转变为和平与发展时,这些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颇和实践的失误,没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是继续前进,还是后退或倒退,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到了马克思者面前。面对世界性巨变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邓小平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和理论家的大无谓勇气,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现时代的发展和现时代的特征出发,对落后国家如何建立和建设如何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深深的思考。针对过去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不够清醒,他提出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他从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入手,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一系列针对性方针、政策,构成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这是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始终贯穿着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反复强调“老祖宗不能丢”的思想。他认为,丢了老祖宗,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同时又强调不能唯书、唯上,扬教条主义,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邓小平理论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述既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讲了老祖宗没有讲过的新话。这也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显著特点。二是反复强调“扬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灵魂。离开实事求是,不从我国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会走上邪路上去。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纵观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社会建设的曲折经历,改革开放和20年出现的困惑,都是没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没有完全搞清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分不开的。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明确提出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最终归结到对社会主义本质及概括。这个新的概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十分深刻,它既表明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特征”论述的继承和发展,深化和创新,又纠正了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不全面和不确切的认识,甚至扭曲的认识。

篇6:新时代思想形成的背景

展的新气象,也创造了一系列科学的、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除毛泽东思想外,后几者统称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思想不仅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促进

了中国的各方面快速发展,为快步前行的中国注入了蓬勃朝气,也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个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

要而形成起来的。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总是和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紧密相联的。一

一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

们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年10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

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 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把握新的时代要求,密切结合时代

特点,立足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等

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的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取得的丰硕理论成果,深化和丰富了对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的认识,使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

识、把握和运用水平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段话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和

历史条件。[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1、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整个世界发生着大变动大调整,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

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

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

分化和组合,大国间关系不断调整,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使世界各国经

济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全球市场、资金、资源的合作和竞争更加复杂,国与国之间经济实

力的较量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 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科技发明 的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2]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国际背景。这一主题造就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

展。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

更为激烈。另一方面尽管人们极力倡导和平发展,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恐怖

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落,世界还很不安宁。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

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一些国家的发展弊端暴露出来。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

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

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

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

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3]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

出来的。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潮的国内氛围

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

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

论基础。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制定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时期我

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党的十三大系统阐

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断增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自觉性。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重申

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必须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

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

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

据。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指引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牢牢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之上。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 的实践依据。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回首30年来,改革开放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我

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拓展的壮丽场景。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

年来,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步伐一路高歌行进: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领域改革

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从经济特区的兴办、沿海城市的开放到沿江沿边和省会城市的开放,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到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

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可以说,改革

开放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

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人是生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许多

成功探索和新鲜经验都来自于基层,来自于人民群众。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总结经

验、汲取智慧、寻找路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讲过,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的智慧。我们的功劳是

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江泽民同志说过,好办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

我们头脑里固有的,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群众实践。胡锦涛同志指出:“尊重人民实践、从

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思想营养并上升为理论,是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改革

开放30年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无不显示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智慧和活力。我们党始终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

慧和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路

线,热情支持、鼓励、保护、引导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深刻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

产生的丰富经验,从中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从人民群众中凝聚力量、汲取智慧而形成和发展的。[2]

3、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提供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

验、认真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2]新中国成立

初期,中国经济一片混乱,工业百废待兴,思想亟待整顿,但就在这重要的时期,由于领导

人的错误判断,发动了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一事件使中国的思想理论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很多极端的思想,使国家也处于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无法恢复,人民生活无法得

到很好的保障。这样关键的时刻,以邓小平为领导的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及时结束了这种混

乱状态,他们总结前人在后期建设时所出现的思想认识、方向上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

硬道理”的口号,实行了改革开放,并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伟大理论成果,使中国迈开了

走向小康的步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逐步走向小康,经济形势、结构,发展模

式也随之变化,在这种快速发展的情况之下,中国急需一套理论来引导其继续发展,于是“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在中国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党

总结实际所得出的重大科学理论。这些理论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都来在于中

国发展的实践经验。三

三三三、、、、结束语

结束语结束语

结束语

当今,中国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发展是中国的关键点,而理论则是指导发

展的航标和灯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是中国永远的指向标。四

四四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一)作者 罗尚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上一篇:电功率教案实用下一篇:小学生六年级作文勇气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