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父母的诗词名句

2024-05-17

描写父母的诗词名句(精选6篇)

篇1:描写父母的诗词名句

描写父母的诗词名句

1)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2)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3)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5)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6)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8)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0)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1)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12)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

1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4)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5)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16)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7)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21)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2)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李毓秀《弟子规》

23)

24)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25)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26)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27)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8)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明)《增广贤文》

29)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30)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孝经》

31)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劝报亲恩篇》。

32) 长幼有序。——孟子

33)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4)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5)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36)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37)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38)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9)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0)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4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2)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43)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4)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45) 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篇2:描写父母的诗词名句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唐】卢纶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上, 胡骑凭陵杂风雨。

篇3:古诗词名句积累的策略

首先, 要研究揣摩小学课本中古诗文的选文标准。

一般而言,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 都需遵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小学课本的选文标准一般是规范、简易, 富有童趣, 注重情感, 饱含教育意义。其实, 历代对于诗词教育都极为重视。孔子用《诗三百》作为教材, 以此激励、教育弟子。对此, 孔子的认识非常鲜明:“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现在的小学教材也是如此, 在编排中始终遵循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 年) 》的理念与要求, 注重启蒙式的教育。所以, 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不仅词句优美、韵律生动、朗朗上口、浅显易懂, 而且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去体会古诗词中深蕴的情思, 体悟独特的语言美、悠久的文化美、兼融和善的人文精神。为此, 我们在选择、拓展课外古诗文积累材料时, 也要向这个标准靠拢, 这样, 才符合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 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积累更多的古诗词, 为人生积蓄情感, 为将来积淀思想, 为作文提供素材, 让源源不断的知识之流汇聚成情感、思想的大江大河。

其次,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在《训蒙大意》中, 王阳明这样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必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故凡诱之歌诗者, 非但发其志意而已。”古诗词的教育功能非常丰富, 它涵盖智育、美育、德育等各个层面, 对语言表达、陶冶情感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独特的效果。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义理与深刻的教化并非现代文而能取代, 所以, 通过教师的选择和设计, 把古诗词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各种功能开发出来, 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最后方法是教师的声情并茂。教师能够把古诗词选好、教好, 教时声情并茂, 陶醉其中, 让学生身处其境, 感同身受, 那么, 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生。只不过,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 除自身的情感积淀、教授方法之外, 所选内容是否与小学生认知特点相一致, 也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所以, 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句篇的兴趣, 首先要从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入手。这样, 选择了有学味、有教劲的句篇, 教师才能提高自身的设计, 在读、析、品、诵中让古诗词句的启蒙教育等功能毕现。

第三, 分类积累, 给学生以梳理、归纳的初步方法。

古诗词句中, 写景的情景交融, 状物的借物抒怀, 抒情的袒露胸臆, 寓理的议论至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分类积累, 形成初步的梳理、归纳印象。大体上,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类积累。一是文采斐然、意境优美的, 如:“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杨柳岸, 晓风残月”“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等等。二是意蕴深厚、回味无穷的, 如:“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三是情感沛然、撩人心绪的, 如:“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等等。

篇4:诗词名句的妙用

诗词名句最大的作用就是运用到作文中。在高考作文中有文采,充满文化底蕴的文章往往得到青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诗词的精彩运用就是很好的方法。

1.以诗词名句为题目,警醒明确

由于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所以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月是故乡明》《为有源头活水来》《无心插柳柳成阴》《万紫千红总是春》等。

2.以诗词名句开头或结尾,引人眼球

文章开篇就引用古诗文中的丽词名句,它往往一下子展示出作者的才华与个性,吸引住读者,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如《乐观》一文的开头: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就是对于诗词名句的灵活化用。

而在收尾处引用诗词名句,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比如《谈骨气》: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3.文中内容多引用或化用诗词名句

比如:微寒的春夜或萧瑟的冬天,沉寂的雨夜或喧闹的街头,宁静地独处或结伴同游,常常不经意间便想起了他们——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僵卧孤村不自哀”的陆放翁,“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2004年海南考生《作家们的故事》)本例中诗词名句修饰的是人物的名字,使得名句、诗人相映生辉,更现诗人的神韵、风采。

由此可以看出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作文的品位与档次,充实文章的底蕴。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也就是说诗词名句在关键处用上那么几句,就可成为全篇的警策。所以在作文中运用诗词名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旨,明确中心的作用。

篇5:描写励志的诗词名句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 穷则变,变则通。——《易经》

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1.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3.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篇6:描写长江的诗词名句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曹勋《续巴东三峡歌》

3、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5、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6、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7、长波逐若泻,连山凿如劈。——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9、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1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13、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崔季卿?《晴江秋望》

14、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上一篇:做时间的主人下一篇:简洁漂亮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