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2024-05-22

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共8篇)

篇1: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西北师范大学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是想具体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对于以下问题,您的回答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会对您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请您依据客观情况作答。谢谢合作!

1、你的父母为什么不在你的身边?()

A、都出去打工了 B、父亲出去打工 C、母亲出去打工 D、有一方去世 E、父母都去世 F、父母离异

2、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你和谁生活在一起?()A、(外)祖父母 B、亲戚 C、其他人 D、自己住

3、你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A、支持 B、不支持 C、无所谓 D、不表态

4、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A、孤单没人聊天 B、生活没人照顾 C、学习没人指导监督 D、其他

5、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向谁求助?()

A、给父母打电话 B、老师 C、亲戚 D、自己解决

6、你平常如果生病了,会怎么办?()

A、忽略 B、自己配药 C、看医生,抓药 D、打电话给父母

7、你对学习的态度如何?()A、听老师话,十分刻苦 B、听老师话,比较刻苦 C、一般,不爱听老师话 D、不努力,不爱听老师话

8、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况:()A满意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9、家里有人辅导你学习吗?()

A有,能全面辅导 B有,但是只能辅导一部分内容 C没有人

10、喜欢上学吗?感谢老师吗?()

A、喜欢,感谢

B、不喜欢,但是感谢 C、喜欢,不感谢

D、不喜欢,不感谢

11、你喜欢交朋友吗?()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12、在学校里的朋友多吗?()

A、很多 B、不是很多 C、很少 D、没有

13、你有心理话最想对谁说?()

A父亲 B母亲 C临时监护人 D老师 E同学 F14、你内心有压力吗?()A比较大 B一般 C没有

朋友

15、你最希望和谁住在一起?()

A父母 B爷爷奶奶 C兄弟姐妹 D亲戚 E同学朋友

16、通常父母隔多久和你联系一次?()

A一周以内 B一周到一个月 C不固定 D不联系

17、你多长时间没有见到父母了?()

A一个月 B近半年 c一年多 D两年以上

18、父母外出打工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影响()A起好作用 B没有影响 C起坏作用

19、现居住卫生状况()

20、A比父母在家时好 B与父母在家时一样 C比父母在家时差

20、愿意父母出去打工吗()

A愿意 B愿意,但希望常回家 C不愿意

21、是否想念外出打工的父母()A经常想念 B有时想念 C不想念

22、父母外出打工期间,你有没有受到过欺负或人身伤害()A时常有 B有时有 C没有

23、留守儿童不良道德行为习惯主要有()

A 经常有课堂违纪行为 B有抽烟等不良行为 C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D经常撒谎欺骗老师和监护人 E其它不良行为

24、学校是否有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机构()

A有

B没有

25、老师做家访的情况()

A随时有 B至少一学期1次 C一年或几年1次 D没有

26、学校开家长会的情况()

A每学期1—2次 B每年1次 C不清楚

27、乡镇干部关爱留守儿童行动()

A随时有

B至少一学期1次 C一年或几年1次 D没有

18、、你希望父母留在家里吗?原因是什么?

非常感谢你的合作,祝万事顺利!

篇2: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亲:

下面有一些问题,请你认真看后如实回答你的看法。你的回答不存在对与错,也无需填写姓名。我们只是想了解每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以确保调查的可靠性。调查结果仅供学术使用,绝对保密,谢谢参与!

1、性别()

A 男62%B 女 38%

2、年龄()

A 5—720%B 7—10 38%C 10—15 42%

3、你现在和谁生活在一起()

A 爸爸B 妈妈 55C 爷爷奶奶 30D 外公外婆 10E 其他 54、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平时是否会有矛盾()

A经常有 60B 偶尔有 35C 几乎没有 5D 没有

5、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你大概多久和他们通一次电话()

A 每天一次 15B 两天一次15C每周一次 60D 每个月一次106、每次通话聊的最多的是什么()

A 生活 20B 学习68C 其他 127、你觉得生活学习上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 经济条件不能保障 20B 学校教育质量跟不上15

C 父母不在身边 60D 其他58、学习成绩如何()

A 名列前茅5B 中等 20C 中下60D 较差159、如果考试没考好,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 学习方法不对 18B 不喜欢学习56 C 没有家长老师的指导20D自己笨610、如果遇到困难,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A 求助老师 14B 求助同学 20C 求助亲戚 18D 自己解决4811、在学校玩伴多吗()

A 很多15B一般22C 很少48D 没有1512、父母会用什么方式激励你学习()

A 多给零花钱 22B 送喜欢的东西 68C经常回来看你1013、平时经常生病吗()

A 经常生病 48B 偶尔生病 33C不生病1914、平时会做家务吗()

A 经常做22B 偶尔做 55C 不做2315、学习之余都做些什么()

A 找伙伴一起玩 10B 一个人看电视 23

C 没事自己呆着23D 去游戏厅打游戏4416、会经常想念爸爸妈妈吗()

A 经常 25B 偶尔65C 从不1017、你觉得周围的人关心你吗()

A 很关心22B 很少关心58C 不关心20

本问卷到此结束,谢谢参与,寒假愉快!

我们都是好孩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报告

学号:00915513

班级:09学前(2)

姓名:刘燕青

调查目标:了解本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活及教育缺陷,进而向村委会

提出一些解的方案,发挥自己师范生的专业特长,为留守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调查时间:2012/1/14~2012/2/10

调查对象:村干部、留守儿童家长、留守儿童

调查报告: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这是百度百科里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因为每一年都有那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章,所以在决定选择这个主题作为寒假实践的主要内容之后,我做了很认真的材料整理。我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区域问题,随着社会发展,留守儿童数量的逐年增多,这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社会各界关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也不少,而此次的社会实践,我只就我们村的现象做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的做好此次的社会调查报告,我自制了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我们村共有200多户人家,其中年轻小夫妻独立门户的有70多户,而这70几户中有大约50户的人家或父母双亲或有一个外出打工,也就是造成了我们村近有50几个留守儿童,当然其中不乏有的还没有孩子,而有的有两个孩子。针对这50几个孩子,我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留守儿童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总结和分析: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

通过分析我的问卷调查表不难发现,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首先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缺陷,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经商而留守在农村,由单亲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别的监护人抚养。而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未成年,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他们正处于需要更加呵护和关爱的关键时期。除了父母,别的监护人很少能够取代这样的监护任务和角色,所以造成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

其次便是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家庭的关心和亲情,就更需要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他们更需要得到关注和鼓励,可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的农村学校常常忽视这些问题,以致很多留守儿童问题只能听之任之。

当然,村委会也要承担一定得责任。如果他们能很好的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能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相信留守儿童问题也会得到一定得缓解。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情感孤寂问题

说实话,看了我的问卷调查表的分析数据,我挺难过的。有60%的孩子一周和父母每周通话一次,跟我的频率是一样的,而我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他们只是一些未成年的孩子,正当父亲疼母亲爱的年纪。可是却只有25%的留守儿童会经常想念父母,而大多数的孩子只是偶尔想起父母。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与父母的分离,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不禁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安徽留守儿童的案例,他因为多年不见父母,缺少疼爱,在亲完爷爷最后一口之后自缢。情感孤寂造成年仅几岁的小孩子丧失对生的信心,真是太可怜了。

(二)道德忽视问题

并不是说留守儿童存在无道德的现象,只是很多时候他们很麻木。因为没有人时时告诉他们什么是正面的值得褒扬的,也没有人处处为他们做榜样,及时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引导。

(三)学习松懈问题

虽然父母每次与孩子通话的68%的内容都是学习,可是很显然没有家长在身边管束引导,很多留守儿童讨厌学习,有约75%的留守儿童的成绩在班级是中下等。仔细了解不难发现,很多都是自暴自弃,认为自己笨,也有一小部分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但并不是不喜欢学习。

(四)社会交往冷漠问题

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不愿意与人交流。他们喜欢一个人呆着,从我的问卷调查中就可以发现。经过与一些孩子的沟通,我发现他们有点自闭,因为父母常常不在身边,他们又没有什么“交往圈子”,索性就一个人玩耍,久而久之就习惯一个人呆着了。

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我组织了一次为期六天的活动,充分发挥我的专业特长。由于各种原因,我的这次活动共有10个留守儿童参加。第一天,我把他们组织到一起,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等,因为我本人比较喜欢小孩子,和他们交流时很和善,擅长的东西又比较多,所以他们都还蛮喜欢我的,也不那么拘谨。通过第一天的交流,根据性格特点还有兴趣爱好等,我把他们分成了几个小组,每天带一个小组活动。比如第二天,我把喜欢画画的小孩子集中起来,教他们画画;第三天把喜欢唱歌的孩子召集起来,我们一起唱歌。很多已经上四五年级的孩子,我就辅导他们的学习。在最后一天的时候,因为隔日就是除夕了,好多男孩子买了小的鞭炮邀我一同放,我欣然应允。最后,我们很愉快的结束了这次活动。

篇3: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据调查分析, 青少年发展需求中, 排在第三位的是“获得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例如在遇到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青春期问题时) ”, 大约占11.8%。 (1) 随着近年来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凸显, 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 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和心理专家们的重视。对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更是如此。据资料显示, 全国几千万留守儿童中超过三成都存在心理问题。 (2) 据此, 我们小组对甘肃礼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通过与一般正常家庭儿童的比较分析, 对调查结果予以概括总结, 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

1 礼县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

1.1 礼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 全县总人口51.78万人, 常住人口为49.75万人。礼县是劳务大县, 每年输出劳动力在12万人左右, 共有留守儿童3.97万人。因此, 当地政府在很多乡镇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 设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和“留守儿童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力图集大家之力保障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但总体而言,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 不容乐观。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小组深入礼县近八个乡, 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个别交谈等方式, 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 发出问卷500份, 收回有效问卷468份。

1.2 礼县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分析反映出的问题

从数据分析来看, 调查问卷中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上学。尽管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 但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 留守儿童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占到近70%。他们自己认为是平时努力不够造成的, 究其深层原因, 一是父母长期在外, 学习上无人监管、督促, 本身自控力较差;二是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解决, 对学习逐渐丧失信心;三是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因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数据显示:在生活中, 他们遇到问题时, 有近60%以上的孩子都愿意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一起解决。这主要是因为, 目前农村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基本上是以家庭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展开的, 但由于与父母不能长久地近距离地进行沟通交流, 加之监护人年龄较大, 很少顾及孩子心理, 家庭温暖的缺失使他们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孤僻, 一般人很难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所以多寄希望于朋友、同学, 亦渴望能得到老师的悉心关爱;在行为上, 他们比一般儿童更任性, 由于正常的家庭环境缺失、农村周边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 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自我特征和行为缺陷。在学校常常出现不合群、易嫉妒、叛逆心理严重, 不能与老师和同学和平共处的局面。

综上, 无论是从学习、生活、还是行为上, 都隐隐透着他们因缺乏悉心照顾和情感交流所产生的心理问题。

2 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少悉心照顾, 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最直接的是他们在生活上缺乏照顾、在行为上缺乏约束、在成长中缺乏指导、在遭遇伤害时缺乏庇护。家庭温暖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 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遇到心理问题亦得不到正常疏导, 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 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留守农村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 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 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压力。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 全国数千万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 与家长缺乏深层次的交流, 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感到心里孤单”。 (3)

2.2 心理障碍多, 缺乏正确引导

由于远离父母, 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而他们的监护人多为祖辈, 老人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有极大的差异, 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老人无法顾及孩子的情感变化。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容易在生理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 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 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交流, 监护人又往往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 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 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病症, 如感情脆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思想极端等, 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有的父母为了补偿孩子, 给孩子增加零花钱, 提供过度的消费条件, 养成孩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毛病。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亲情交流, 心理障碍比较多。再加之礼县多为山区, 农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 对外交流少, 农村校园文化又很单调,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2.3 法律意识淡薄, 安全隐患较多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难以监管, 祖辈又对孩子很溺爱, 很少对孩子进行严格约束。留守儿童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正确引导, 辨别能力降低, 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诱惑和影响。加之他们自控力差, 多数时候难以自我约束, 更不清楚哪些事情为法律所禁止, 很多儿童在这种缺乏或管理不当的情况下, 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 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 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很多农村学校的不详细统计表明, 留守儿童常有违规、违纪现象, 甚至有违法行为, 而非留守儿童学生中, 发生此类情况的机率就低。 (4) 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 脱了贫穷, 但误了后代, 绝非幸事;对一个社会而言, 放任一个缺乏管教的孩子不仅会毁了一个家庭, 而且在贻害社会。 (5)

3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 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此, 可建立“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的“四位一体”长效机制。

3.1 家庭积极配合建立良好的亲子交流关系

留守儿童比一般儿童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因此, 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在一起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6)

首先, 父母应改变务工方式, 努力协调好外出务工和照顾孩子两者之间的关系, 尽量与孩子加强亲子互动, 做到缺位不缺职。如有可能, 应把孩子领到务工所在地就读;如果条件不允许, 也应尽量留一人与孩子一起生活。其次, 父母外出后应尽量参加诸如“家长学校”等培训活动, 听听专家的教育经验和指导, 并经常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做心灵保健互动, 多鼓励孩子写信, 多听孩子的倾诉, 真正做到缺位不缺职。 (7) 最后, 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和打电话、写信的方式, 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 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 (8)

3.2 学校参与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度

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所以, 应以此为据, 坚持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师生行为。

首先, 应建立文明校园。寄宿生的“家”在学校, 为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环境的优美、生活的快乐, 应积极探索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板报文化建设, 使校园的每一幅标语都能激励人奋进, 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建设“会说话的墙壁”;其次, 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充分利用课内外教育资源,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9) 再次, 在方法上, 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学校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设心理课程, 专设心理教育教师, 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压力进行疏导, 排除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障碍, 同时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 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最后, 农村学校应狠抓硬件建设, 搞好农村学校寄宿生管理, 要以改善校舍条件作保证, 建设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及辅助用房和学生宿舍、食堂等学生生活服务用房, 为寄宿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10) 但农村学校经费紧张, 所以, 必须坚持分级办学、分级负责, 多渠道筹措资金的理念, 来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 改善校舍条件。

3.3 学校、社会配合实施帮扶、赞助活动

一方面, 留守儿童较多的地区, 政府可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协会”, 直接负责本地区留守儿童工作, 协会应加大宣传、试拉赞助, 建立留守儿童救助基金, 对部分贫困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固定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避免生活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突出。而在学校内部可组成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对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掌握其动态信息, 建立留守儿童基本档案制度, 根据具体情况, 对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可与留守儿童开展谈心活动, 也可定期与监护人见面交流, 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 沟通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同时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传授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 宣传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指导监护人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 进行具有社会覆盖效应的帮扶活动。首先, 教师、志愿者等都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帮助活动, 主要进行心理开导、生活赞助, 真诚地走进孩子内心, 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 驱除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积压的内心阴影。其次可以充分发挥村委会、学校等基层组织的作用, 动员和组织村委会和学校成员担任校外辅导员, 建立健全校外辅导网络, 做好社会关爱服务工作, 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环境。再次, 可开展“写一封亲情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读一本好书”等活动, 动员和吸引留守儿童自主参与、自我教育、共同提高, 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架起连心桥, 凝聚亲情, 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和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最后, 还可利用寒暑假及重大节日,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走访慰问活动, 为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让他们体会到有很多人关爱他们, 他们并不孤独。

3.4 积极开展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留守儿童防护能力较弱, 法制意识淡薄, 易受外在侵害。学校可组织教师, 或者聘请资深人士定期开展讲座, 对于留守儿童易遇到的侵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心理障碍进行细致分析, 给予针对意见, 让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留守儿童之家也可聘请法制辅导员, 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以发生在他们身边以及校园内外的鲜明案例为例, 深入介绍如何有效克服不良心理、预防犯罪、自我保护合法权益等内容, 特别强调留守儿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应该如何做。讲座还可宣传国家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 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宣传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的职责任务, 落实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主体, 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保障;联系网络的危害、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青少年犯法等实际事例, 讲述青少年违法的特点, 使学生知道从小就应远离网吧、不跟陌生人走、怎样安全过马路等跟自身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制知识。

3.5 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留守儿童平等发展的机制

首先, 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可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亲情有护、安全有保。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 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够与城市儿童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其次, 应着力制定保障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法规、政策。在农民工输入地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降低入学门槛, 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及其配偶、子女的落户政策, 首先,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逐步消除城乡贫富差距, 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再次, 政府要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积极组织培训。一方面应适当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吸引更多教师走进留守儿童之家。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第一, 可以借鉴其他地方有效的措施, 省级专管部门可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每年安排专款, 组织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指定高校免费集中培训。以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内容, 扎实开展培训。第二, 可针对性地进行农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 着重解决农村师资培训队伍薄弱的问题, 缓解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矛盾。第三, 创新教师交流机制。可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一是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送教下乡;二是每年组织名师及其所在学校对口支援一个农村县 (市) 教育工作;三是开展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四是实行城镇教师定期支教, 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师资环境。

最后, 地方政府应努力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 净化社会环境。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 给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特别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整治, 彻底清理校园周边的游戏室、网吧等营业场所,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摘要:留守儿童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衍生品, 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生群体, 将会长时间存在。近年来, 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情感缺失或教育缺失问题, 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且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调查的实证数据出发, 通过数据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 力图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通力配合, 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西部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甘肃礼县

参考文献

①董小苹, 华桦.社会转型与青少年发展问题新思考[J].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刊, 2012.2.

②③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首次发布.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 2010-05-26.

④湖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共青团湖南省委, 2006.4.

⑤于林才.留守在安徽的孩子们[J].法律与生活, 2007.7.

⑥潘华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小学教育, 2011 (5) .

⑦兰兴妞, 李启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1) .

⑧罗利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零陵区委党校.

⑨梁建华.河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5) .

⑩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J].河南教育 (基教版) , 2006 (5) .

篇4: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 调查目的

团中央、教育部、中宣部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号召和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进行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有百余万大学生利用暑期和自身的知识优势,深入农村和山区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笔者近三年来在广东边远地区进行暑期支教,对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对该群体的了解也是保证支教成效的重中之重,因而针对支教地区和对象开展了本次主题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对象界定: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 被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兒童, 年龄在0至18岁之间的儿童。

(二)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0份;在有效的调查对象中,男生占28%,女生占72%;7至10岁年龄段的占10%,11至13岁的占44%,14至16岁占46%;按照界定标准,留守儿童占54%,非留守儿童占46%。这些情况与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一致,年龄大多集中在11至16岁,即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生为主,其中女生数量为男生的2倍多,这与当地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男孩可能随父母至工作地读书生活,留下女孩子在家乡,这也是当地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三)生活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经济来源方面,85%留守儿童家庭来源于打工,而非留守儿童家庭91%来源于农业、经商和其他收入,这种经济来源差异是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存在的最主要原因;留守儿童有67%经常有零花钱,较非留守儿童的56%稍高,父母不在身边而给零花钱以安慰孩子也是普遍存在;在做家务方面,有44%的留守儿童每天都做,比非留守儿童的22%高出一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更自觉帮忙做家务;留守儿童父母有超过78%长达半年或更长时间才回家一次,这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也是存在最大的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与家庭发生矛盾的频率相近,但留守儿童在“有时候发生”这个频率段较非留守儿童的高;与家人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选择“闷不作声”和“与父母倾诉”的比率相近,但留守儿童选择采用“其他方式”的占37%,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的4%;从对生活的喜爱程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喜爱程度的分布相近,普遍喜欢当前的生活环境。

(四)学习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父母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基本一致,父母都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成绩方面,留守儿童成绩在中等及以上的占56%,非留守儿童的占91%,留守儿童有37%处于成绩一般的状态、7%处于成绩差的状态,而非留守儿童这两项分别占9%和0%,这说明了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父母不在身边对学习成绩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人际交往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与人交朋友方面,留守儿童有44%非常喜欢与人交朋友,而非留守儿童只占26%,说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渴望得到朋友的关注;在与人发生矛盾后的处理方法选择上,留守儿童有52%选择“主动谦让”,而非留守儿童只有30%选择此项目,留守儿童更想通过自身的谦让来解决矛盾,维持朋友关系;在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时采取的解决方式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倾向于“求助老师和同学”;在帮助人他人的态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均表示会主动热心帮助他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留守儿童在维持得“很好”上只占48%,而非留守儿童占68,关系“一般”中的留守儿童占44%,非留守儿童占32%,而与人不接触或关系差的留守儿童占7%,非留守儿童则占0%,这说明了与人相处能力方面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稍逊,需要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内心感受方面情况对比分析:从家人的关心程度、与父母的交流、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一致,家人对自身的关心及自身的感受都是一致了,反映出家人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但在分享快乐方面,几乎没人选择与老师进行分享,普遍选择与父母及同学进行分享,这也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在担心父母情况方面,留守儿童有41%选择“总是担心”,远比非留守儿童的17%高,这反映了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更加深,父母应该注意这点;在孤独感方面,“有时候感到孤独”及以上程度的留守儿童占63%,非留守儿童只占35%,其中留守儿童绝大部分处于“有时候感到孤独”程度上,这说明了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独。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调查当中,数据显示消极应对(NC)正常水平的比例占57.5%,偏低占35%,偏高占7.5%;积极应对(PC)正常水平比例仅占15%,85%都严重偏高,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数据分布较为一致,由此分析可知,被访者人群的消极应对情绪相对平稳,但积极应对情绪严重趋向一极化,需要进行正确地引导。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其实并不特殊,他们和非留守儿童一样,有相类似一般特征,但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如留守儿童更加渴望被关注但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弱,他们更加敏感,容易感到孤独,但总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这也是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

三、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方面,要多关注农村和山区,加大对农村和山区的教育投入和相配套的保障措施,致力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要进一步深化当地的经济建设,解放生产力促进地区经济快增长;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集体关注。

(二)学校方面,要转变只重视升学率和课业成绩的旧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形成学生心理档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发挥好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

(三)家庭方面,要改变刻板的教育观念和“读书无用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错误观念,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时常保持与孩子的沟通联系。

(四)支教团队方面,要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之为友,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来点燃他们的读书梦。

参考文献:

[1]郝振.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及其保护性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5-7.

篇5: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这是一份有关留守儿童的目前状况的问卷调查.你的意见相当宝贵,就你的个人情况和感受如实填答.此问卷不记姓名,调查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绝对保密,谢谢参与!

1、父母外出打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A(外)祖父母B 亲戚C 其他人D 自己住

2、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平时是否和他们有矛盾?()

A 经常有B 偶尔有C 几乎没有D 没有

3、平时和他们有矛盾时,你怎样处理?()

A 吵架B 闷不吭声C 向父母诉苦D 采取某种行为发泄

4、是否明白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

A 明白B 不明白

5、父母外出打工,你想不想和他们住在一起?()

A 想B 不想

6、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

A平均一周一次B平均每月一次 C 不定时的经常联系 D 很少联系

7、你是否担心父母在外打工的人生安全?()

A很担心B有点担心C不担心

8、你父母在外打工,多久回来一次?()

A 一个月B半年C一年D.一年以上

9、平时学习上是否有困难?()

A 有B 没有

10、如果遇到困难,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A 求助老师B 求助同学C 求助亲戚D 自己解决

11、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自己平时不够努力B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

C客观原因D自己本来就不行

12、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你会怎么做?()A承认错误,下次不再犯B有点气愤,但只在心里想

C无所谓,听完就算D当面顶撞,对着干

13、你在学校里,和你玩得好的同学多不多?()

A 很多B 一般C 很少D 没有

14、你平时做家务吗?()

A 经常做B 偶尔做C 不做

15、会做饭,洗衣服吗?()

A 会做饭,不会洗衣服B 会洗衣服,不会做饭

C 两个都会D 两个都不会

16、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 很关心B 很少关心C 不关心

17、你觉得学校,社会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

A很关心B很少关心C不关心

谢谢您的参与,如有疑问,欢迎您的提问。

西安工程大学

篇6: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我们是甘肃政法学院2013年赴渭源县莲峰镇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为了更好的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下面是一些问题,请你看后如实回答,你的回答没有对错,我们也不需要知道你的姓名,我们只是想了解每一个人的想法,以确保调查的可靠性,调查结果仅供学术使用,绝对保密,谢谢合作!请在所选项上打钩“√”

1、性别 A、男 B、女

2、现目前就读于几年级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3、你父母在外打工吗 A、只有父亲在外打工B、只有母亲在外打工

C、父母亲都在外打工 D、父母都没有出去打工

4、父母外出打工,你和谁在一起? A、(外)祖父母 B、亲戚 C、自己住 D、其他人

5、你父母亲在外打工的时间是 A、一年以内 B、一到四年 C、五年以上 D、没有出去打工

6、父母平均一年在家住的时间是 A、五天内 B、十天内 C、二十天内 D、二十天以上

7、与父母的沟通属于 A、经常沟通 B、很少沟通 C、无法沟通

8、你希望父母多久和你沟通一次 A、每天 B、一周 C、一月 D、一月以上

9、你对父母打工的态度是 A、支持 B、不支持 C、无所谓 D、不表态

10、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很大 B、较大 C、较小 D、没有

11、你最盼望父母的是 A赶快回来 B、回来看自己 C、以后不要走了 D、没有

12、父母外出打工对你的上学,不利影响的程度 A、很大 B、较大 C、较小 D、没有

13、你上学方便吗? A、方便 B、不方便

14、你是住校生还是走读生? A、住校 B、走读

15、一个月中你旷课、迟到的次数 A、没有 B、一到三次 C、四到六次 D六次以上

16、你和同学之间关系怎么样? A、好 B、不好 C、一般

17、课间休息时你是否经常和同学玩耍?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8、你下课休息时干什么? A、看书 B、发呆 C、睡觉 D、玩耍 E其他

19、你觉得老师关注你吗? A、关注 B、不关注 C、一般 20、你和老师经常沟通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1、在学校时,你最喜欢和谁分享你的心事? A、老师 B、同学 C、不分享

22、上课时,你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A、非常 B、一般 C、偶尔 D、从不

23、当你对学习成绩不满意时,你焦虑吗? A十分焦虑 B、焦虑 C、一般 D、无所谓

24、你是否乐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A、乐意 B、不乐意 C、无所谓

25、你对学校是否满意? A、十分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26、你是否会心甘情愿的接受老师对你的批评和建议? A、接受B、有时接受C不接受D、排斥

27、由于父母不在你身边,你会不会觉得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 A、是 B、不是

28、你平时开心吗? A、很开心 B、比较开心 C、不开心 D、没感觉

29、你面对困难时会怎样? A、总是勇敢的去克服它B、多数时间能够勇敢的去克服它

C、多数时间不敢去克服,一有困难就感觉到非常害怕

30、你与家里人的关系如何? A非常融洽 B、比较融洽C、比较一般D、比较冷漠E、矛盾尖锐

31、你想过不到学校读书吗? A、很想 B、偶尔想 C、不想 D、没考虑过

32、对于家务事,你是? A、经常主动帮着做 B、家人要求才做 C、偶尔做 D、从不

33、你的玩耍方式是 A、和家人一起玩 B、和同学一起玩C、单独玩 D、和邻居伙伴玩

34、父母不在身边,你觉得自己性格变了吗? A、变了 B、没变

35、你觉得学校、社会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 A、很关心 B、很少关心 C、不关心

36、你希望父母现在回来吗? A、非常 B、无所谓 C、不想

37、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一句话:

本问卷到此结束,谢谢参与!祝你学习进步,生活快乐。

甘肃政法学院赴渭源县莲峰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篇7: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们: 您好!这是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寄予他们更多的关,现在进行一项调研,您的意见相当宝贵,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感受如实填写。此问卷不记姓名,结果仅供学术研究使用,绝对保密。谢谢您的参与!

 您的年龄处于

0—12岁 13—18岁 9—50岁 50岁以上

 您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 1.十分了解

2.有点印象但不清楚 3.不知道

你身边有无留守儿童 1.有 2.没有

 您身边的人对该问题的关注度如何?

1.2.3.4.1.2.3.4.1.2.3.4.1.2.3.4.1.2.3.4.非常关心 一般 不清楚 不关心 不愿意接纳 一天 两天 三天以上 孤单没人聊天 生活没人照顾 学习没人监督 其他

能够很好履行 能够履行 不能履行 不确定 希望外出 不在乎 不确定 不希望  如果有一个留守儿童,您愿意接纳他在家度过几天

 您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 您认为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能否很好的履行职责

 您认为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  您觉得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有

1.2.3.4.1.2.3. 1.2.3.4.5.1.2.3.4.5.1.2.3.4.经济条件差

教育设施及水平落后 亲情的缺失与淡泊

隔代或亲戚的管理有疏忽

是 不是 不确定

对解决留守儿童不良习惯方面,你认为应该 注重细心 注重恒心 内心教导 任其发展 与家长联系

对当今经济建设发展不利 影响身心健康 社会治安问题突出 就业形势严峻 其他 非常愿意 还行 没有时间 不愿意  你认为留守儿童是不是容易养成不良习性

 您认为留守儿童过多会引发一些什么样的后果

 您是否愿意对关爱留守儿童付出行动

 您曾经有过参与关爱留守儿童这方面的活动吗

1.经常 2.偶尔 3.从不

 您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如何

1.2.3.4. 1.2.3.4.政府重视,发挥作用很大 比较重视,发挥作用较大 不大重视,作用不大

不重视,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你认为对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政府最应该重视 教育 经济状况 生活环境 其他

篇8: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

1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1.1 留守儿童对亲情的需求强烈, 甚至对有些儿童来说, 存在

严重的“亲情饥渴”缺失父母, 情感孤寂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

调查显示, 有55﹪的留守儿童很少和父母联系, 常和父母电话联系的仅占30%, 父母亲外出打工年限在两年以上的为62%, 交流中还知道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10年!65.3%的孩子没去过父母亲工作的地方, 在他们眼中一个幸福的家就是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占75%。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的期望上看, 54.5%的留守孩子希望“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希望“与亲戚共同生活”占8.6%, 希望“一个出去, 一个在家”占36.9%。这表明孩子渴望亲情, 渴望父母的呵护。尽管如此, 35.6%的留守子女却表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 沟通困难, 据调查, 留守子女渲泄烦恼的途径, “憋在心里不说, 写日记”的占55.2%, “和同学或朋友说”的占23.5%, 打电话跟父母说的仅占10.3%, 由于缺乏或者不愿意采取与人交流这些正式的渲泄方式, 很多的孩子易产生自卑心理, 对生活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 滋生不良倾向。调查还发现, 有79%的留守儿童无人督促学习。

1.2 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堪忧

从对留守儿童的调查问卷结果中不难看出,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 这背后主要是心理问题干扰及学习自控力较差造成的, 在农村文化程度以小学居多, 素质不高, 很难辅导督促子女功课。据调查留守家庭中84.6%, 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 15.5%由亲戚代管, 在交流中也了解到大多数的监护人表示“只照看生活, 别的不管”, 这说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 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亲戚, 对孩子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 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这种情况。

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父母在电话中最关心你的哪些方面”, “思想道德”排在最后, 仅占4.5%。在留守儿童中, 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 甚至对他们而言, 理想、目标是风牛马不相及的, 他们自制力较弱, 逃学玩等现象十分普遍。留守儿童是时代的孤儿, 属于他们的爱的天空亟需撑起。

2 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自身方面

一是身心发展不够健全, 行为习惯差。通过调查发现, 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放任的状态下, 道德缺失, 表现为没有礼貌, 缺乏教养, 有些孩子自私任性、逆反心理重, 在行为上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留守儿童大多内心封闭, 孤独, 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 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意识特别强, 易出现过激行为等。二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在外, 给他们尽可能的是物质上的满足, 零花钱较多, 而监护人对他们一般疏于管教, 在消费理念上缺乏必要的引导, 使其在消费习惯上不够合理甚至过于随意, 这对他们的成长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留守儿童对零食有很大的偏好, 这给成长中的他们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孩子的营养缺乏科学的安排, 获取营养不够全面。总之, 没有父母悉心照顾, 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和完整的家庭教育, 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 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2.2 监护人方面

一是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对孩子学习的问题一般都不能给予帮助, 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起到应有的辅导监督作用。二是监护人几乎让孩子生活在放任的状态下, 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孩子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对自身变化和社会交往方面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认知, 与此相关也带来一些烦恼和矛盾, 这时, 他们渴望倾诉, 渴望有人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但是父母在外, 加上监护人对孩子的关注不够, 缺乏起码的交流机会, 使得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的引导。

3 对于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是农民工的未成年子女, 可以说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民工问题的一部分。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 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环节存在缺陷所导致的。

3.1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农

民工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 农民工流入城市的数量不断扩大, 全国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 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的存在使得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二元的城乡户籍制度, 形成了一种“现实中的农民进了城, 制度中的农民没有进城”的无奈局面, 以及这种户籍制度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住房等制度的不公平的结合。例如, 有的地方限制农民工子女上学, 有些地方虽然允许农民工子女上学, 但额外要加收一定费用, 且费用很高, 使得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即使入了学, 也必须回原籍地参加中考或高考, 而各地教材的选用又大不相同, 这就使得农民工子女面临转学后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另外, 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原因, 农民工不得不将子女留守在原籍地农村。由此, 农民工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3.2 从家庭角度来说, 父母在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取舍

一方面, 为了改善生活,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 到城市里务工, 他们希望给子女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物质的满足, 而这时往往忽略了子女的教育问题、心里问题, 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选择前者。另一方面, 外出务工的父母忙于打工, 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使得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孩子的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 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 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 就是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 他们身心受到难以抚平的伤害。

3.3 从监护角度来说, 监护人管理不力

由于父母外出, 孩子的教育和管理就落在了监护人的身上。一方面由于血缘、亲缘关系, 监护者多采用放任溺爱的方式, 倾向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纵, 而较少有精神上的塑造、道德上的约束和引导;另一方面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由于大多数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比较低, 仅仅是能让孩子吃饱穿暖而已, 对孩子思想学习培养不大关注, 对儿童的心理需求了解不够, 不能在学习上予以辅导和帮助, 难以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职责。

4 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

4.1 从父母角度出发

外出打工的父母要权衡好经济收入和子女教育之间的关系, 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一方面利于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 另一方面对城市的经济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一个大前提是不能以耽误孩子的教育为代价,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 如果富裕了经济, 腐朽了孩子, 是得不偿失的。教育是发展的关键, 外出打工的父母要妥善安排好子女, 肩负起管理教育子女的责任。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建议:一是一个家庭中夫妻最好不要同时外出, 一方外出打工, 一方照料孩子, 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二是把孩子留在家的外出父母, 要经常与孩子联系, 勤于与孩子沟通, 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 随时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思想情感的变化, 尽力帮孩子解决问题, 多鼓励他们。让孩子心情舒畅, 快乐成长。三是家长应主动与孩子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取得联系和沟通, 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 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发展变化, 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即使在外地务工, 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

4.2 从学校角度出发

学校要加强管理, 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内容, 常抓不懈。学校各班级应以走访了解情况, 事实求是的态度, 关爱留守儿童为目的的基础上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并进行统一部署管理。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多交流, 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生活上, 要无微不至, 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学习上, 要多给予督促指导;在心理上, 要细心观察, 耐心沟通, 诚心引导;在安全上, 学校要开设安全教育课, 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在交往上,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 融入班集体中, 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再次, 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出现的不良倾向和自身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要及时处理, 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并定期进行家访, 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 相互沟通交流, 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4.3 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4.3.1 加强舆论宣传, 强化社会关爱。

加大有关法律的宣传力度, 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也让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同时, 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 有效组织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 帮助留守儿童, 引导他们成长。共青团、少先队也要积极组织起来, 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主题活动, 给他们以关爱, 让他们的心理不再孤寂, 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4.3.2 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国家要进一步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务工流入地设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并降低农民子女进城读书门槛, 改革户籍制度, 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 破除政策壁垒,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从制度上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只有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才可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4.3.3 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农民工大多是从中西部前往东南, 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地经济发展不足, 而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原因是增加经济收入, 改善生活条件。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农民工问题是前提, 而经济问题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 所以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因此, 需要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鼓励务工返乡农民工在本乡本土创业, 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让农民就近务工, 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摘要:基于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利用暑期实践的机会, 在当地干部的积极配合下, 对家乡米粮镇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对他们成长状况的了解,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试探性的提出了对策建议。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第二学期的教学计划下一篇:高一半命题作文:给自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