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

2024-05-02

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共8篇)

篇1: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

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

《送魏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此诗前两句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句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送魏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 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答:

总结: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篇2: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篇3:高考诗歌鉴赏题通式答法

两角。

“两角”即两个角度。高考诗歌多对情节内容、思想感情、炼字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 以上几个方面归纳起来就是内容 (情节内容、思想感情) 和形式 (炼字词语、表现手法) 两个角度。鉴赏的角度就是设题的角度, 也是解答的角度。鉴赏题不论何种题型, 也不论何种要求, 解答或偏重内容, 或偏重形式, 或两者兼之, 内容与形式是诗歌鉴赏题必须遵循的解答原则。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2009四川卷)

问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 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这个“答案”既涉及诗歌情节内容、思想感情 (句下画“”者) , 也涉及了表达技巧、重要词语的应用 (句下画“”者) , 体现了内容和形式两角度的解答原则。鉴赏题的解答, 不能脱离文本不着边际空洞阐述, 它必须结合文本具体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 内容与形式制约着解答的内容, 是解答的依据。

三分。

“三分”是指构成答案的三个部分。鉴赏题解答实际上就是一篇小论述文的写作, 一篇论述文要有观点、论证过程、结论, 它的行文多是三个部分, 鉴赏题的解答也可以三部分解答。

三江小渡/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 流过。

(2006江西卷)

问题: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 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 /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 以“山溪渡”比喻“交情”, 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 /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这个答案就是由三部分 (“/”分界) 构成, 第一个部分直接对应题目回答本诗采用的什么手法, 第二个部分阐述手法在诗中的具体运用, 最后一个部分揭示这首诗表达的主旨。这个答案观点鲜明, 层次清楚, 分析具体, 挖掘到位, 是一个标准化的解答, 从行文结构上来看就是篇规范的小论述文。其实不论何种类型的诗歌鉴赏题如果按“三步”解答都能符合要求。为了便于考生掌握, 我根据“三步”的不同作用, 以“出、回、入”三个词分别加以概括。

出, 即根据题目指向对应题目直接表明自己的判断, 摆出自己的观点。“出”是答案中具体要阐述的论点, 它总领答案, 是答案的灵魂, 在答案中占分的比值也较大, 如果是5分题, “出”常占2分。

鹧鸪天·代人赋 (1)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 路横斜, 青旗 (2)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1)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2) 青旗: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2009宁夏/海南卷)

问题: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 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 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题目的指向是要回答词上阕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参考答案”第一句话回答“初春时乡村一派春色盎然的景象”, 观点鲜明, 后面几句是以词中描写的内容为论据具体阐述观点, 以证明“出”的正确性。

诗歌的鉴赏点各有不同, 一定要对应题目的要求, 问什么“出”什么, 既不能问此答彼, 也不需要面面俱到。考生要学会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诗词具体内容中提炼“出”, “出”正确, 解答才会正确。

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参考答案”虽不都是“三分”式的, 有的只有“出”, 当然有的题目可用一句结论性的话直接回答, 不再阐述, 但按照鉴赏的要求, 一般要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因此, 考生最好不要只答一个“出”。

回, 就是将“出”中摆出的观点放回到文本中具体分析阐述。诗歌赏析重在“析”, “析”就是“分析”, 分析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 只有通过了分析, 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各地高考试卷提供的诗歌鉴赏题的“答案”绝大部分都有具体的分析阐述。

江行/严羽

瞑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歌 (1) 声。

[注] (1)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2009福建卷)

问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歌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这个“答案”两句话, 前句直接点明颔联的美妙在于“融情于景”, 这是“赏”;后句结合诗中的意象具体阐述这一联描写的是什么“景”, “景”中蕴含的什么“情”, 这“情”又是如何融于“景”中的, 属于“析”, 两者结合就完成了“赏析”的任务。考生们由于受文学素养、鉴赏水平以及答题能力的限制, 解答常常有“赏”无“析”, 导致赏析不到位而丢分。要想“析”好, 考生应学习一些古诗词知识, 根据诗歌的不同体裁特点读懂文本;还要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 利用鉴赏的原理深入文本, 剖析文本, 这样才可能“析”到位。

入, 即在分析阐述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进行总结或挖掘, 以照应“出”。“入”是赏析的进一步深入, 是赏析的进一步升华。不同的赏析点, 不同的题型, 有不同的“入”;不同的“入”, 又有不同的作用。如果是对思想内容进行鉴赏, “入”常常是揭示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或表达的主旨;如果是对表现手法进行鉴赏, “入”常常要揭示所用手法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是对炼字语言进行鉴赏, “入”常常要揭示所用字词或语言的表达效果。

江间作四首 (其三) /潘大临 (1)

西山 (2) 连虎穴, 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 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 (3) , 天阔退飞鸿。

最羡鱼竿客, 归舡雨打篷。

[注] (1) 潘大临 (约1057—1106) :字邠老, 黄州 (今湖北黄冈) 人, 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2)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 山幽僻深邃。 (3) 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宿的样子。

(2008全国I卷)

问题: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参考答案]“拳”和“退”两字用得十分传神。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活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这个题目是对字词的赏析, “答案”中最后一句话总结了“拳”、“退”两个动词相互照应使用的表达效果, 强调这两个字的传神, 照应首句, 回应题目, 这就是“入”。诚然, 不是解答一定要有“入”步, 各地提供的高考“答案”有的只有“出”、“回”步, 其实仔细分析, 许多解答是将“入”融于了“回”中的。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 (1) 杯深, 吹梅 (2) 角远, 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 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 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

[注] (1) 泛菊:饮菊花酒。 (2) 吹梅:吹奏《梅花落》。

(2006安徽卷)

问题: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用“尘随马去, 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这个“答案”表面看只有“出”、“回”两步, 其实“入”是和“回”交融在了一起。上片的比喻“表现离别之苦”, 下片的比喻“表现思念之切”, 揭示出了比喻的作用, 这里的“入”在“回”中。

篇4:诗歌鉴赏题类型分析

形象类

形象也叫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例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就塑造王昭君的典型形象,通过这个形象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例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诗人就是通过描绘秋天的肃杀与荒凉景象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与惆怅。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这种题型的提问形式是:(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鉴赏诗歌形象,首先是识别,也叫感知。要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形象(具象),有些形象还呈迭加形,这些具象合起来是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弄清它们的字面意义。其次是分析特点。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的突出特征等,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再次是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针对练习】

1.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语言类

赏析诗歌的语言,应切记不能把它孤立起来分析,而要联系上下文,联系诗歌的主题,联系形象特征,还要联系标题或文末注解、说明。语言鉴赏题这种类型的提问形式是: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此外,还有一种是炼字型鉴赏。这种鉴赏题的提问方式是: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针对练习】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技法类

表达技巧是诗人通过意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伏笔铺垫等。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提问形式是: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对于这样的题型,首先要准确判断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就要从描写或抒情方面去思考。如果是描写,就确定运用了何种描写手法,如果是抒情,要确定用了何种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针对练习】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思想类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所谓的“评价”大多是判断写了什么,进而对内容是积极还是消极做出判断,真正要求做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到这一层次,也多是开放性题目,考生可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的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情感倾向评价;观点态度评价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倾向。

提问形式是: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揭示了什么主旨?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从整体问答的题目,内容可结合诗句具体回答,答案在诗中。只要记住常见的主旨或情感,一般都会有话可说。

【针对练习】

4.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片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参考答案:

1.(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释字义、描景象)

“咽”、“冷”两字运用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点作用)

3.(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4.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篇5:送魏二阅读答案

评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诗的三四句乃虚拟。诗人借助想象,以“忆”字领起,虚构了一个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虚幻境界,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6、(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5分)

篇6:唐诗送魏二赏析

作品介绍

《送魏二》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3卷。

原文

送魏二

作者: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

①橘抽:秋熟的水果。橘抽飘香,言秋已深。

②潇湘月:全诗校:“一作湘山月。”月,全诗校:“一作上。”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繁体对照

送魏二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篇7: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

作者:杜甫朝代:唐 选曹分五岭,使者历三湘。才美膺推荐,君行佐纪纲。

佳声斯共远,雅节在周防。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篇8:送魏二初中诗歌鉴赏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上一篇:拉萨市政府采购中心拉萨市太阳能路灯采购中标公告下一篇:网络安全主题班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