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长期发展规划

2024-05-23

2050长期发展规划(通用5篇)

篇1:2050长期发展规划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对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振兴和发展足球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关系到群众身心健康和优秀文化培育,对于建设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促进中国足球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制定本规划。规划近期至2020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

一、发展基础

——足球运动逐步发展。目前,我国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球迷人数过亿。校园足球初步普及,联赛体系逐渐形成,每年比赛超过10万场。社会足球初具氛围,各级足协、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足球活动,每年举办2万余场业余足球比赛。职业足球稳步发展,职业俱乐部达到52个,已初步建立起中超、中甲、中乙为主体的职业联赛框架。

——足球产业初具规模。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足球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链不断拓展,带动作用日趋增强。足球运动的群众关注度不断提高。近十年,中超足球联赛场均观赛规模达到1.5万人次。

——国际交流日益增强。足球国际活动明显增加,成为体育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国内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赴外学习、训练、参赛明显增多,引进外籍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水平明显提升。国内俱乐部与国际高水平俱乐部形成合作机制。

尽管我国足球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理念滞后,对足球价值和发展规律认识不足,急功近利的思想较为严重;体制机制落后,政社不分、管办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法治水平偏低,行风不正、竞赛秩序较乱,缺乏有效监管;足球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设施不足,难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足球运动需求。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现代足球运动理念,遵循足球运动发展规律,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足球普及为导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扎扎实实筑牢足球发展的制度基础、人才基础、设施基础、社会基础,不断提升足球运动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增强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足球发展路子,努力实现“足球崛起梦、体育强国梦、民族复兴梦”。

(二)战略定位。

——全民健身的重要事业。足球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振兴和发展足球,可以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程度,增强群众身体素质,是提高全民族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支撑。

——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足球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振兴和发展足球,可以扩大消费,拉动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足球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运动。振兴和发展足球,可以促进体育运动全面发展,托起中国体育强国梦,绘就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

——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足球运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兴和发展足球,可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足球文化,激励人们顽强奋斗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三)发展原则。

——坚持遵循规律,持续发展。遵循足球发展规律,科学谋划,以人为本,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有序推进,持之以恒。

——坚持改革引领,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足球对我国体育发展和改革的引领作用,以改革体制机制为突破口,转变足球发展方式,积极探索足球发展的新路径,提升足球运动的活力和水平。

——坚持依法治理,规范发展。把足球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提升法治观念和法治水平,创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构建依法、依规、依章的治理体系。

——坚持包容共享,开放发展。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营造重视足球、支持足球、参与足球的良好氛围。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在合作共赢中谋发展。

三、发展目标

(一)近期目标(2016—2020年)。

努力实现中国足球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的发展目标。

保基本:人民群众对足球运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开展足球活动的场地、时间、经费得到基本保障,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强基层:校园足球加快发展,全国特色足球学校达到2万所,中小学生经常参加足球运动人数超过3000万人。社会足球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基层足球组织蓬勃发展,基层足球活动广泛开展。全社会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

打基础:中国特色的足球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政策法规初具框架,行业标准和规范趋于完善,竞赛和培训体系科学合理,足球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足球场地数量超过7万块,使每万人拥有0.5—0.7块足球场地。

(二)中期目标(2021—2030年)。

奋力实现中国足球动力更足、活力更强、影响力更大,跻身世界强队的发展目标。

动力更足:管理体制科学顺畅,法律法规完善健全,多元投入持续稳定,足球人口基础坚实。每万人拥有1块足球场地。

活力更强:校园足球、社会足球、职业足球体系有效运行,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参与,足球产业规模有较大提高,成为体育产业的重要引擎。

影响力更大:职业联赛组织和竞赛水平达到亚洲一流,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体育大国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远期目标(2031—2050年)。

全力实现足球一流强国的目标,中国足球实现全面发展,共圆中华儿女的足球梦想,为世界足球运动作出应有贡献。

四、主要任务

(一)构建制度体系。

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足球管理体制。搭建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框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营造市场环境,加强监督管理。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足球改革发展的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促进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履行好校园足球主管责任,积极推动校园足球发展。中国足球协会主要负责统一组织、管理和指导全国足球运动发展,推动足球运动普及和提高。

健全完善足球可持续发展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足球发展的积极性,实现足球运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打破利益藩篱,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专栏1 “十三五”足球体制改革攻坚工程

深化足球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调整改革中国足球协会,完善中国足球协会内部管理机制,健全协会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职责明确、规章健全、监管完善的协会管理体制,形成协会依法自主管理、科学民主决策的新机制。地方、行业足球协会参照中国足球协会调整组建。建立具有独立社团法人资格的职业联赛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职业联赛。完善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俱乐部的地域化和名称的非企业化。

建立规范有效的足球法治体系。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足球行业规范规则。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健全监督、执法和仲裁机制,加强足球组织、俱乐部、从业人员诚信守则自律,严肃赛风赛纪,依法严厉查处打击足球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完善足球赛事和活动安保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安保服务规范化、社会化。

(二)培养人才队伍。

大幅增加青少年足球参与规模。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发展足球社团,培养足球兴趣,开展足球竞赛活动,不断培育足球爱好者和足球人才。增强学生、家长对足球的认同感,支持学生课余、校外参加足球活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多渠道、多形式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不断增加足球人才后备力量。

专栏2 “十三五”校园足球普及行动

深化足球教学改革,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制定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指南,开发校园足球网络课程并免费开放。将校园足球骨干教师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对5万名专兼职足球师资进行培训。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实施全国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制度。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支持建设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县。

显著扩大教练员、裁判员队伍。提高体育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发展足球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学校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加强职业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体系。构建社区足球指导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设立社区足球指导员专门岗位,鼓励专业教练员、裁判员服务城乡社区和校园。

建立职业运动员良性发展机制。逐步增加注册球员,优化发现和选拔机制,让技术过硬、素养较高的优秀足球运动员脱颖而出。坚持运动技能和文化教育相结合,加大多技能培养培训力度,拓宽退役运动员发展空间,打通向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企事业单位和足球协会管理人员的转岗就业渠道。

培养复合型产业人才。面向市场需求,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职教育、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足球行业人才。重点发展经营管理、资本运作、营销推广、研发设计、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专业人才队伍。加强足球产业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专栏3 “十三五”专业化人才培养计划

提高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招收足球专项学生的比重,鼓励吸引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足球方向,依托具备条件的本科院校设立足球学院,积极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足球专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足球培训机构。加快培养足球职业教练员和社区足球指导员,轮训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1万人次。健全足球裁判员培养体系,注册裁判员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三)建设场地设施。科学规划足球场地设施发展。扩大足球场地供给,优化类型结构,提高设施质量,不断满足全社会足球运动发展需求。根据人口规模、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逐步配置完善足球场地设施。制定各类足球场地建设指南。创新足球场地设施管理方式,促进场地设施集约高效利用。

加大校园足球运动场地建设力度。每个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均建有1块以上足球场地,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均建有1块以上标准足球场地,其他学校创造条件建设适宜的足球场地。提高学校足球场地利用率,加快形成校园场地与社会场地开放共享机制。

推进社区配建足球运动场地。在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统筹考虑社区足球场地建设。鼓励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足球场地,方便城乡居民就近参与足球运动。专栏4 “十三五”足球场地设施重点建设工程

全国修缮、改造和新建6万块足球场地,使每万人拥有0.5—0.7块足球场地,其中校园足球场地4万块,社会足球场地2万块。除少数山区外,每个县级行政区域至少建有2个社会标准足球场地,有条件的城市新建居住区应建有1块5人制以上的足球场地,老旧居住区也要创造条件改造建设小型多样的场地设施。

(四)丰富赛事活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以强身健体和快乐参与为导向的校园足球比赛。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意志品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培养足球兴趣爱好为目的,举办多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逐步健全高校、高中、初中、小学校园足球四级赛事,科学、合理、适度组织竞赛活动。

优化职业联赛结构。改进职业联赛框架布局,形成中超、中甲、中乙参赛球队数量递增的联赛结构,稳定扩大中甲、中乙联赛队伍规模,提升职业联赛竞赛质量。推进职业联赛管理现代化,不断提升联赛运行管理水平,推动职业俱乐部建立现代治理结构。

支持社会足球赛事活动。鼓励因地制宜、多种形式组建社区足球队、社区足球协会和区域性非职业足球联盟,注重家庭参与,丰富社会足球比赛形式。注重区域等级赛事、青少年赛事、校园足球赛事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竞赛结构的科学化。支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基层部队开展常态化的内部竞赛活动。加强对社会足球的宣传推广。

专栏5 “十三五”职业联赛提升计划

基本建立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的职业足球联赛架构,科学设定参赛队伍数量,形成中超、中甲、中乙联赛合理的规模结构。严格准入、规范管理职业足球俱乐部,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职业俱乐部梯队建设,扩大职业联赛影响力。提升中超联赛品牌价值,使场均观赛人次达到世界前列。

专栏6 “十三五”社会足球培育行动

在全国基础较好的50个城市,建立分级制度的城市业余足球体系。在全国100个城市建立草根球队广泛参与的城市业余足球杯赛体系,并形成年度城市赛—大区赛—全国总决赛的业余足球竞赛框架。积极支持、鼓励行业、企业、人民团体、社区等社会各界举办业余足球活动,并将他们的比赛与城市足球联赛、杯赛体系相衔接。逐步构建社会足球发展体系,做好社会足球活动的宣传推广,营造广泛参与的社会氛围。

(五)壮大足球产业。大力发展足球服务业。积极发展高水平的足球赛事,推动电视转播、媒体广告、网络服务、大众娱乐等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开拓足球场馆运营、足球培训、足球中介代理机构等服务市场。加快发展足球金融保险服务业。积极研究推进发行以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为竞猜对象的足球彩票。

做大做强足球用品制造业。大力发展足球制品、运动服装、器材设施、纪念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推广,打造若干龙头企业和国际品牌。

专栏7 “十三五”优秀足球企业培育行动

培养2—3家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足球俱乐部,打造中国足球品牌,扩大世界影响力,推动和培育具备条件的足球俱乐部上市。支持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力度,培育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具备国际知名度的足球用品制造企业。扶持发展一批成长型足球小微企业,支持其进入各类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提供足球运营、足球培训、足球网络媒体和社区平台等服务。鼓励组建由制造企业、服务供应商、职业俱乐部等组成的足球产业联盟。

促进足球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足球产业与旅游业、建筑业、文化创意、餐饮酒店、健康养生等行业的互动发展,催生足球运动新业态。

专栏8 “十三五”“足球+互联网”创新行动

推动互联网技术与足球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引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业态,促进足球产业多点创新。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多元参与、有效竞争的赛事转播格局(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足球赛除外),为广大球迷提供丰富的转播形式和多样选择。支持开发足球类手机应用程序、互联网和手机足球游戏、足球题材动漫和影视作品。

(六)培育足球文化。

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健康、快乐、进取的足球理念,充分发挥足球在强身健体、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参与足球成为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大力弘扬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快乐分享的体育精神。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倡导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观众的行为规范,不断增强足球运动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和足球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努力培育文明参赛、文明观赛的良好氛围,使足球运动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

(七)促进足球开放。

实施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吸引高水平的足球人才来华工作,完善出入境、居留、医疗、子女教育等相关政策。积极引入境外资本,优化本土俱乐部等足球企业的股权结构,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多元化盈利能力。拓展足球对外交流渠道,鼓励各类主体举办形式多样的国际足球交流活动。鼓励足球各类专业人才赴国外学习、培训,支持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赴国际组织工作。

五、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财政和金融政策。

完善公共财政对足球事业发展的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足球运动发展的力度。要加大投入,安排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拓展足球领域金融服务新业务。拓宽足球产业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足球用品、赛事服务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或发行债券。鼓励企业、社会资本单独或合作设立足球发展基金。采取直接投资、贷款贴息、补贴补助、后期奖励等方式,支持足球事业发展。引导保险公司根据足球运动特点开发职业球员伤残保险、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足球场地设施财产保险等多样化的保险产品,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校、个人购买运动伤害类保险。

(二)规划和土地政策。

将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配建体育设施中予以保障。鼓励新建居住区和社区配套建设足球场地,支持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改造现有设施、增加足球活动空间。可利用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城乡空置场所等设置足球场地。对单独成宗、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新建足球场地设施项目用地,供地计划公布后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在其他项目中配套建设足球场地设施的,可将建设要求纳入供地条件。利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原有土地兴办足球场地设施,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连续运营1年以上、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办理用地手续;不符合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严禁改变足球场地设施用地的土地用途,对于不符合城市规划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应由政府收回,重新安排使用。

(三)税费和价格政策。

足球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按有关规定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足球领域的社会组织,经认定取得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优惠资格的,依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足球俱乐部及相关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在税前扣除。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捐赠足球运动服装和器材装备,支持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发展,对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捐赠,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足球场地设施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四)人才和就业政策。

建立和规范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人才注册制度,理顺球员培养补偿和转会机制,推动与国际通行规则相接轨。加大足球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将校园足球教师、社会足球指导员、足球教练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纳入教师培训、全民健身、技能人才培养、就业培训等专项范围。鼓励社区、企业等设立相应岗位,吸引退役运动员、教练员从事社会足球指导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特聘教师等方式,聘请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参与校园足球发展。通过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足球相关产业工作。

(五)组织实施和监测评估。

各地要积极贯彻落实本规划,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行政部门、足协等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足球发展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要加快制定本地足球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建立动态跟踪监测和考核评估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建设任务顺利推进、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发展改革委、国务院足球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国足球协会)、体育总局、教育部等负责本规划的监督检查。

篇2:2050长期发展规划

(甘政发〔1999〕39号)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省政府同意省计委等部门编制的《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1999年4月10日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999-2050年)

甘肃省是我国唯一占有三大自然区的省份,省域内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属东部季风区,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属西北干旱区,甘南和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区,这种自然地理特性使甘肃在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肃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陇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加大了长江泥沙含量,河西地区的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沙尘暴频发,毁坏农田和建筑,由河西和阿拉善高原刮起的沙尘已影响到整个华北甚至江淮地区。甘肃在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全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留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隐患。为大规模地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整治国土,协调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甘肃实际,特编制《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9-2050年)》。

一、甘肃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况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造林种草,治山治水,为改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到1997年底,全省发展农田灌溉面积115.8万公顷,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38.05%,森林总面积达到382.6万公顷,其中用材林达到80万公顷,经济林达到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0年的7.5%提高到9.04%。草地保留面积约85万公顷。累计改良草地23.3万公顷。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治理建设使得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一些局部条件得到了改善,但因人口的增多对食物、燃料需求的迅速增长引起了滥垦滥牧和林草植被的破坏,资源环境的负担日益加重,生态大环境趋于恶化。

--全省现有土壤侵蚀面积39.66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7.43%。由于侵蚀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6.44亿吨,其中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有水土流失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年输沙5.18亿吨,占黄河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甘肃境内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19万平方公里,年输沙约0.5亿吨,占长江上游输沙总量的10%。近些年在艰苦治理的同时,一些地区仍在陡坡地开荒,掠取燃料,抵消了部分治理成果,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遏止住。目前黄河流域水土治理率仅为39%。还有1600多万亩坡耕地尚待治理。

--沙漠戈壁和受风沙危害的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0%以上。由于人为地过度开荒垦种,铲柴挖药,超载过牧,超采地下水,使荒漠植被遭受破坏,沙漠延伸,加剧了土地的荒漠化发展。

--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以下简称“三化”)面积逐年增加,超载过牧引起了草场的退化和生产能力的下降,每年退化的草场有6万公顷左右。

--城镇附近的生活垃圾、工矿附近的工业“三废”引起的污染,农药、地膜引起的农业化学污染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很多珍贵动物的栖息环境不断恶化,有些国家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加剧了社会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群众生活困难。据统计,全省285万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

二、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环境整治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强法制,提高治理建设的效益。力争通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再造山川秀美的新甘肃,为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基础原则是: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首先抓好重点区域、重点工程的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主要是防治水土流失,河西等沙漠边缘地区主要是控制荒漠化等;坚持开发性治理,把治理水土流失和控制荒漠化同扶贫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使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依法治理,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和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兴利与除害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治理与建设的成果发挥长远效益。坚持依靠广大群众,运用市场机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目标和任务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再造山川秀美的甘肃新山河”的宏伟目标,全省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奋斗目标按近期12年、中期20年、远期20年三个阶段共52年安排,并根据奋斗目标来安排部署各阶段的基本任务。到下世纪中叶在全省建立起适应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以及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

总体奋斗目标是: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5.1万公顷,除去自然衰减面积,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200万公顷。水资源利用率达到84%。

新增“三田”面积287.2万公顷,全省“三田”面积累计达到427.2万公顷。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74万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得到综合治理,累计治理面积16.23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减少输入江河泥沙4.5亿吨,就地拦蓄降水径流54.8亿立方米,拦沙效率63%。

在全省现有森林总面积38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04%的基础上,新增森林面积722.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10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稳定达到24%以上;风沙区农田实现林网化。

治理荒漠化面积36300平方公里,全省治理荒漠化面积达到38110平方公里。

治理“三化”草地面积累计达到878万公顷,除去自然退化面积,使全省713万公顷“三化”草地全部得到综合治理。

新增种草面积630万公顷,全省种草保留面积达到946万公顷。

新增围栏草地面积(包括更新面积)1578万公顷,全省1606万公顷可利用天然草场全部实现围栏化。

农业生态县的建设取得全面成效,形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

分阶段奋斗目标是:

近期: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12年左右的时间,基本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杜绝滥垦、过牧、乱伐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加大开发、治理和建设的力度,使之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治理初见成效。

新增森林面积362.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6.4%左右。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

失面积不再增加,水土流失的治理有大的突破,治理面积3.94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8.43万平方公里。河西等地的沙化面积不再扩大,沙线不再向前延伸,治理沙漠化面积1.83万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01万平方公里,沙产业开始起步,种草458万公顷,种草保留面积达到461万公顷,围栏草地面积312万公顷,初步治理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420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4万公顷,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7.3万公顷;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49%;新修“三田”83.2万公顷,“三田”总面积达到223.2万公顷。使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从现在起到2003年是实现近期目标的关键时期,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治理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坚决制止对天然林的砍伐和毁林毁草开荒,加快治理“三化”草场,扭转草原的超载过牧问题;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逐步将25度以上的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实行精种多收,稳定解决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减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有效遏止黄土高原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到2003年,新增森林面积159.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到12%左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9万平方公里。治理沙漠化面积200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沙漠化面积7500平方公里,种草180万公顷,种草保留面积达到200万公顷,围栏草地面积140万公顷,初步治理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150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7.7万公顷,新修“三田”31.5万公顷。

中期:2011-2030年,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遏止生态环境恶化势头的基础上,使我省的自然资源得到休生养息,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趋于协调。提高植被覆盖率,种草面积达到817万公顷以上,“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新增森林面积542.5万公顷,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达到12.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量再减少30%。治理沙化面积2.73万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沙产业形成较大规模。新开发有效灌溉面积34.4万公顷,总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81.7万公顷,水资源利用率达到70%。继续兴修“三田”,使“三田”总面积达到325.2万公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25度以上的陡坡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远期:2031-2050年,在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的基础上,再用20年左右的时间,全省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有效控制多数自然灾害。宜林地全部绿化,“三化”草地全部得到恢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4%以上。坡耕地基本实现梯田化,全省有一半农田实现有效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84%,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6.2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基本消除,输入江河泥沙减少4.5亿吨,河水基本变清。沙化土地得到较好的治理,风沙不再发生大的危害。运用节水等先进技术使水土流失地区和沙漠化土地变为良田,全省大部分地区实现山川秀美。

三、生态环境建设布局

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基本一致、治理方向和措施基本一致的原则,并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相衔接,可将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分为四个大的类型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长江流域地区、草原区和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区。近期治理重点为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和草原区。

(一)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地区

包括庆阳、平凉、天水、定西、白银、兰州、临夏7个地(州、市)和武威的古浪、天祝,甘南的合作、卓尼、玛曲、碌曲、夏河、临潭,共58个县。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4.22%,区域范围较大。

黄河流域及黄土高原治理的重点是水土保持,有效阻止宝贵的降水和土壤养份流失;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片区开发;加强现有植被的保护,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在荒山荒坡地上营林种草,在沟底塬边及路旁、渠岸、田埂造林。按不同的地貌,营造不同结构的乔、灌、草植物,使其发挥不同的作用。通过修建“三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雨水集流、蓄水保墒耕作、发展节水灌溉以及解决农村能源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走效益型开发之路,改坡耕地为水平梯田,改中低产田为高产田,改广种薄收为精种多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综合利用,实现山河秀美的宏伟蓝图。

(二)长江流域地区

包括陇南的文县、武都、宕昌、康县、成县、两当、徽县、西和、礼县及甘南的舟曲、迭部,共11个县。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8%。该区处于甘肃东南部,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山大沟深是该区最显著的特点。

长江流域治理的重点是全面停止天然林资源的砍伐,坚决有力地制止森林资源被破坏的局面,恢复和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有效地遏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要根据山区垂直地带性强的特点,实行分层的开发治理。在中高山地带,将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培植和扩大乔、灌、中种植被,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缓坡低山、川台地和河谷沟道,修建梯田、条田和坝地,整治河道,筑堤淤洪,建设高产农田,并利用当地水热条件较好的优势,一年二季或间作套种,集约经营,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缓解人多地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要把扩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同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走开发性治理的路子,通过经济收入的增加实现脱贫致富。

要结合“两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和西汉水)流域的开发,渭河流域的开发和长江上游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和区域开发。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土地利用,科学布局、合理设计治理措施,使每项治理项目都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保护植被,稳定地表土层,减轻以至消除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危害。

(三)草原区

甘肃天然草地面积1670万公顷,草地畜牧业以甘南和河西祁连山麓地带为主。牧区大都地势较高,无霜期极短,为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态环境上的主要问题是草地超载过牧和严重的退化、沙化及盐碱化现象,造成牧畜冬春补饲困难。

草原区要以草场的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为重点,在草原建设上,重点抓草地合理利用,草原围栏、草地施肥、灌溉、补播以及人畜饮水等。草地合理利用以进一步完善草地放牧系统为主,推行季节性畜牧业和科学轮牧制度,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畜牧生产体系,实现以草定畜。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水源好、光热充足的地区通过围栏、补播灌溉等措施建立人工草地。实行开发与建设并举,推行草地有偿使用和长期承包。实现草地由自然村、联户到户的承包,由短期承包到长期承包,并逐步实现有偿使用。

大力建设人工草地和围栏草地,综合治理“三化”草地,防治草原病虫鼠害,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和单位面积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草地畜牧业的科学管理,建立草原生态监测网络,草地类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草带和防风固沙防护草带.改良和优化草种,大面积实行引草入田,草田轮作和工程种草,建立良性草地生态系统,推进草地畜牧产业化进程。

(四)河西内陆河流域地区(以下简称河西地区)

包括武威地区的武威市、民勤县和张掖、酒泉两个地区及金昌、嘉峪关两市,下辖18个县(市、区)。河西地区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8%以上。生态环境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沙漠化,沙化对绿洲的威胁,沙尘暴的危害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河西地区的治理开发的重点是:控制风沙、保护水源、建设林草、合理开发。

1、在沙漠边缘地区控制沙化扩大的趋势。从生态平衡最脆弱的绿洲边缘地带开始建立防护林体系,恢复和提高绿洲生态系统抵御沙漠化的能力,治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绿洲边缘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第二阶段建立绿洲防护林体系,由护田林网、阻沙林带、固沙片林、封沙育草带组成,禁止放牧和开采,促进天然植被的恢复。通过绿洲防护林网体系的建设,使绿洲边缘稀疏脆弱的旱生植被得到保护。

第三阶段是在防护林体系保护下,恢复和开发利用沙漠化土地,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保护祁连山地的森林草地。要通过封山、育林育草、禁止采伐林土等措施,保护好中高山地带的森林草场,以涵养水源,稳定山地发育冰川的生态系统。在低山和山麓地带,限制放牧、垦荒等农事活动,保护草场不再退化。要通过节水等措施在绿洲地区搞开发,以稳定山区群众的生活,增加林业管护单位的收入。

3、大力推行农业节水措施,发展沙产业。采用管道输水、渠道衬砌、暗管灌溉、塑料软管灌溉以及

喷灌、滴灌等新技术,大胆吸收借鉴中东地区国家在节水方面的成功经验,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逐步形成有地区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河西的治理与开发要达到省委、省政府提出“再造一个河西”的目标,就必须采取“南保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切实保护好祁连山地的水源涵养林,加强管理,防止采矿、毁林、过牧等造成的破坏。在北部风沙沿线着重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林草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防风固沙。在走廊绿洲搞好疏勒河、黑河、石羊河几个内河流域的农业综合开发,以节约用水为重点,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阳光型农业,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加快奔小康步伐。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认真学习宣传江总书记的指示,充分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省人民的生态意识。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生态建设的问题,将环境治理同我省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村的繁荣统筹考虑,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行动,精心组织好规划的实施。

(二)加强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必须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农业法》、《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以及省上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通过普法宣传,教育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事。健全基层的执法机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依法严惩各种违法行为,切实加强现有林草植被的保护利用,各种经济开发计划和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价。在沙化严重、草地退化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的地方,都要实行封山封沙、封育结合,以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发展。

(三)完善和实施有关鼓励政策。

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多方面的力量来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加快“四荒”地的租赁、拍卖,实行谁购买、谁治理、谁受益,可继承、可转让,50年不变的政策。允许城镇的企事业单位、居民和外地农民承包“四荒”地,让他们投劳出资治理,鼓励组建股份合作组织来从事治理开发活动,依法保护经营者的治理成果不受侵害。国家或地方投资治理好的水利水保工程、林草面积,可以有价转让于集体、合作、股份制经济组织和个人,让他们经营管理和受益。转让获得的资金可投入新地区的治理,形成滚动治理的机制。

(四)多方筹资,完善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增加投入。按照事权、财权划分,把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现有农业投入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统筹安排。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上各种投资主体向生态环境建设投资,长期享受治理成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更扎实有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群众参加生态环境建设。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力、积极争取利用外资,建设生态环境。

(五)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治理效益。

治理建设的规划、工程实施方案都要组织专业部门进行前期论证、可行性研究和方案比选,广泛征求意见,使重大治理项目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进行科技承包。推广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引进、推广和消化吸收国外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环境的经验和科技成果。

(六)加强宏观协调,实施综合治理。

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与扶贫攻坚和小康建设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协调地区、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要由片面追求短期效益,转变为恢复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相结合,由单纯防护性治理转为防护与开发相结合。要改变过去单一工程措施、零散治理的做法,实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要以

篇3:2050长期发展规划

四十年前, 可能只有少数人预料到铁路系统能够发展至现今的高速、舒适和可靠。当我们享用着现代化的铁路或轨道交通时, 有没有想过下个四十年它们要提升至怎样的水平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对于政策制定者、铁路运营者和工程师而言, 未来的铁路及轨道交通需要朝什么方向发展?

奥雅纳认为未来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设计要跟随世界趋势、注入创意, 打破铁路工业的陈念。在《未来铁路2050》 (Future of Rail 2050) ①研究报告中, 我们根据城市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新技术发展趋势, 对铁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希望其中一些具前瞻性的构思能够引起铁路工程界和政府部门的讨论, 在未来制定规划和政策时予以考虑。这些想法包括:铁路的定期维护工作将由机械人处理;无人驾驶列车能提供更安全快捷的服务;货物会自动运送到目的地;而应用于移动设备及穿戴式装置的智能技术将提升乘客的体验, 实现无票旅行 (图1) ……

一、大趋势

大趋势是改变游戏规则的力量、驱动变革的因素, 在改变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出行能力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将产生整体性的影响。

1. 超大城市

超大城市可以是单一大都会, 也可以是多个大都会组成的超大区域 (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走廊、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香港—深圳—广州地区) 。超大城市的数量及规模正不断增长, 在中国的发展尤其快速。无论是已发展的还是发展中的大城市, 都不停地在建设新的轨道交通线或提升现有线路的运载能力。奥雅纳全球轨道业务总监Colin Stewart表示:“根据预测, 全球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至2050年, 全球大约75%的人口将居于大城市 (图2) 。这会给交通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但同时也为依靠客流密度来维持成本效益的铁路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未来的铁路既要服务大众, 又要私人订制, 并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这将会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②

2. 人口变化

有研究指出, 全球人口增长速度在2050年之后才会有所减缓, [1]届时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比现时增加一倍, 而全球一半的人口会是中产阶级。这些情况将会对旅客数量及出行方案的设计和选择产生影响, 在发展中国家尤甚。人口及社会经济的变化将导致全球新秩序的出现。

3.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复杂而广泛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极端天气事件的出现频率和强度会不断地增加。若这些事件经常发生在人口正在增长的城市附近, 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温度变化、更激烈的风暴和海平面上升都可能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运营和维护产生重大影响, 增加运输系统中断、损坏和故障的风险。

公路、沿海铁路和地铁都会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淹没的威胁, 特别是那些低于海平面的地下通道和隧道, 加剧出现的暴雨和洪涝灾害潮可能会破坏客运铁路和货运业务。因洪水造成的损坏, 可能需要重建线路和基础设施或将来建造延线项目时提高线路。[2]

为了到2100年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 我们必须实现到205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50%的目标。这需要遵守比今天更严格的碳排放法规和更强的价格机制。这也意味着要优先考虑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交通系统的规划和运营也会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道路愈发拥堵, 人们对环境和能源消耗的关注也让铁路及轨道交通运输成为道路运输的最强替代品。

二、智能自动化连接

2011年国际交通论坛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Forum) 的讨论中提出, 到2050年, 客运与货运需求的增幅将分别高达300%与250%③。这意味着要有聪明的方案确保充足的运输能力, 应对增长中的货物和客流。虽然交通技术变革的速度惊人, 使人难以对未来的客运和货运系统进行准确预测, 但其发展趋势应是指向自动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的系统。《未来铁路2050》指出, 铁路系统自动化将优化客运时间, 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例如铁路基础设施都配备传感装置, 使无人驾驶列车可相互沟通, 实时显示列车在轨道上的位置, 确保列车能安全地贴近行驶。

提高计算机运算能力和对大量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 将可更有效地利用大数据。大数据和物联网让不同的运输系统在更广泛的环境中进行相互通信, 为真正的集成和多式联运交通方案铺平了道路。

因为有了更高智能的移动设备和超快连接, 基于云端的服务将变得更加普遍。智能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超大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的支柱之一, 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节约资源④。智能技术将会为旅客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更全面的服务, 以及控制和参与感。无票技术可消除旅客排队入闸的麻烦, 自动化系统将旅游文件认证与收费一并处理, 在各种交通工具之间无缝连接。这可能是以互通的电子通行证 (适用于火车、轨道交通、公共汽车、汽车共享计划和自行车) , 或以个人账户核准身份证明文件和自动处理付款, 避免闸机口出现拥堵。

Web 3.0的发展, 将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个性化、更智能化的搜寻体验, 用户将通过智能终端和云端应用程序从任何地方存取数据。速度和存取数据会影响乘客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以及他们的决策过程。大数据和物联网让铁路网络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效地整合, 为乘客提供方便顺畅的旅程。互联网的普及为乘客提供准确的列车班次、转乘其他交通工具及费用的实时更新资讯。因为改善了运输时间和可靠性, 效率得以提高, 拥堵也相应减少。

移动设备、穿戴式装置、定位技术及大数据的融合是改善乘客体验的关键。高性能网络能提供准确实时的旅游资讯, 让乘客在路上也可以不间断地工作和娱乐。

轨道交通与上盖物业发展的结合是超大城市里的大潮流, 把人和轨道交通更紧密连系, 预计会在中国城市出现。通过智能技术, 旅客可利用移动智能设备或列车上的智能系统安排家居或生活事宜。《未来铁路2050》研究报告还预测, 未来车厢的窗户会自动调整, 令旅客免受窗外强光影响。车站和车厢内都设有虚拟购物墙, 乘客可利用移动设备购买墙上展示的产品 (图3) 。未来的地铁站及车辆段也是市民大众的目的地和市中心, 与大规模的商业、住宅和娱乐设施整合。地铁+物业模式将地铁设施变成为时尚生活中心, 并提供财政持续发展的条件, 重新定义超大城市的生活模式和土地政策④。

三、技术变革

因应极端气候事件愈趋频密, 《未来铁路2050》探讨了铁路未来的建设和维护技术, 加强铁路网络的防灾抗险能力。报告提出, 未来新建和翻新铁路设施的工作将由智能机器人代劳。

技术变革的步伐正不断向前, 将成为推动运输业界改变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技术进步的历史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变化不是线性的, 而是呈指数级上升, 而创新和技术改进的周期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快。一个被称为NBIC的集群, 包括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等将科学与技术融合的技术, 其变化正特别迅速地发生。NBIC集群很可能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 改变我们工作、生活和沟通方式。[3]

纳米技术变革的步伐特别快, 可能导致重量更轻、更强、更智能、更环保的新材料出现。像石墨烯这种革命性的材料, 其强度、柔韧性和导电性可以有多种用途, 使发展全新可靠的轨道结构和设计成为可能。

智能机器人将在基础设施 (如隧道和桥梁) 的检查和老化结构的维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例如:修复和改造老化水管的智能机器人;可以测试承重电缆、桥梁、电梯和缆车的系绳的爬行机器人;基于蚂蚁和蜜蜂群体行为构想的群集机器人 (swarm robotics) 将共同协作, 为主要铁路进行维修及结构测试。这些小型机器人还可以监测轨道, 让铁路运营商提前安排轨道维修, 避免长时间的班次延误和路线关闭。采矿、气象遥感、基础设施维修和大型建筑可能有一天受益于廉价的机器人群。

荷兰铁路公司Pro Rail利用配备有红外传感器的无人机拍摄图像, 检查轨道道岔的加热系统是否运作正常。如果道岔被冻结, 火车便不能使用该轨道。

四、能源和资源

全球人口越来越多, 越来越富裕, 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如果这样的经济发展和消费轨迹持续下去, 到2050年全球的资源消耗将增加近3倍, 达至每年1 400亿t⑤, 当寻找新的供应和提取方法变得越来越困难和昂贵时, 需求就会更加迫切。

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消耗殆尽。因此, 在现有的资源和价格高企的约束下, 经济增长可能被限制。然而, 到2050年可能会有更好地应用循环经济的方法, 例如回收使用过的材料返回到生产流程, 减少浪费, 提高效率。

到2050年, 氢动力机车 (hydrail) 有望成为主流。提供机车动力的氢气可能来自核能、风能、太阳能、水电或其他新方法, 利用可持续和可再生的非碳能源为铁路和交通线路供电, 不需要成本高、污染视觉的架空电缆。氢动力机车的概念恰恰吻合混合动力轨道车辆工业的趋势。氢燃料电池可以取代在现代柴油电动列车中使用的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 使用由所载燃料电池产生的能量, 以及存储在制动再生电池的电力。氢动力机车特别适合未有电气化的偏远郊区线⑥。替代燃料的可用性可能会显著降低运输成本, 改造全球经济。

五、总结

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及通过提高效率解决运载力和成本上的难题, 可以让铁路、轨道交通重新彰显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未来, 铁路及轨道交通将成为交通系统的骨干, 贯通主要城市中心并连接多种交通工具及枢纽, 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方便市民出行。

参考文献

[1]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the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et al.World Resources Report 1996-97[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cademi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pecial Report 290: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U.S.Transportation[R].Washington: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8.

篇4:长期发展规划 文档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好本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根据新农村资源条件,发展现状和村民的愿望需要,结合市、县、乡各级的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部署要求,特制定本长期发展规划。

一、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1、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阎庄村位于陶城乡西南跃15公里处,南与临颍县相接,交通便利。阎庄村有三个自然村,分别是张梁桥、北阎和南阎。现有农户551户,人口2201人,党员52人。村总地面积约4800亩,耕地面积约4500亩。随着生活的提高,目前人均纯收入约1300元。养殖羊约100头,猪约200头,鸡约500只。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阎庄村是以小麦种植为主,近年来根据农业发展方向,准备调整农业结构,采用集中化经营模式,统一耕统一收,统一管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3、公共事业方面。阎庄村公共事业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1条石子公路为主巷道,交通比前有所改变;村庄 1

整体环境卫生较差,柴堆、粪堆等乱放尚未解决,村有小学、幼儿园,但无公共活动场所,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为不高,电话安装率80%,村级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5%。

(二)主要特点

村主要依靠种植冬小麦、秋作物玉米、豆类和养殖业为经济主要来源,没什么工业来源,全村剩余劳动力靠常年外出打工、劳务输出为全村经济一大亮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链不够健全,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村民自身素质低下,思想落后。

2、畜牧养殖业基础,畜牧良性循环还未形成。

3、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普遍还不够富裕。

4、集体经济薄弱,全村以单一家庭生产经营为主,村集体无一经济实体,村级难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5、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村民等待移民搬迁的愿望迫切,混日子不愿发展,随时准备走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

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主要是:渴望获得种植业、畜牧养殖等关键技术的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加快村基础设施建设,希望政府在村农业发展上给与资金上的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扶持。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及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阎庄村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居住条件为基础,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动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建设好新农村。

(二)规划的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实际,突出区域特色,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2、注重实效,逐步完善。建设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入手进行解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3、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为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发展目标及任务

阎庄村以组建新的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了为工作重点,把阎庄建成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布局优化,集

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安康,乡村风气文明,村容村貌整洁,居住条件改善,人与自然和谐,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工作步骤

1、加强班子建设

我村两委班子9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村民代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现班子成员团结务实、敬业尽责、廉洁自律、办事公道。按照民主决策的要求,对我村的重大事项,首先经过村两委研究后,交由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对经费使用、财政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审批、宅基地审批、困难户申报及其他各项问题及时公开,增加办事的透明度,赢得村民的信任,树立两委干部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保持融洽和谐干群关系。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利用橱窗、板报、广播、座谈会、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宣传,以“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为载体,动员党员和群众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通过开展 “十大孝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保证十星级户达到20%。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禁赌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作用,保持全村无封建迷信、赌博等不文明现象。确保全村实现良好的风气,维护社会治安,努力做到无治安刑事案

件发生。

3、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我村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利用村民中心,组织党员群众学习科技知识、国家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不断改善两室建设,将党员活动室和图书室进行升级,增加设备和器材,党员活动室已在政府的帮助下接通了网络电视,购置了新型办公桌椅,为党员开会、学习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注重教育事业发展

我村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大力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支持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教育事业的投入,修缮危旧教室,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利用广播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让全体村民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利用“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慰问教师、捐款送书等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努力发展我村经济,特别是要支持农业的迅速发展。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我们还要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沼气池和秸杆气化炉,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农民遗留下来的柴草乱堆乱放问题。稳定粮食生产,引进优良果树品种,积极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

2、发挥“村民服务中心”的服务作用,完善村民公约,规范党员和群众的言行,树立正气,改变不良习惯,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实现村内长治久安。建立良好的长效机制,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农闲时间去外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解放思想,使外地的经验能为本村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3、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落实党员包户制度,使广大群众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支持镇、村的各项工作,加快我镇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篇5:2050的一次聚会作文

到了星期六,我们各自拿着好吃的东西来到了河边的烧烤场,许多男同学快速地扔下了手中的食物,纷纷跑到了河边玩水。虽然现在是冬季,可同学们还是兴奋地玩起水来。女同学呢,就在岸上和班主任一起在拿好烧烤的工具准备烧烤。到烧烤时,许多在河边高高兴兴玩水的男同学也纷纷上岸烧烤。

因为烧烤需要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同学们为了解闷,便找旁边的一些同学聊天。这样彼此对对方增加了许多的了解。大家和旁边的同学谈谈心事,视对方为知己。就此,大家便有和彼此的知己沟通了。

大家吃了烧烤的东西;也吃了水果,班主任便拿出大包好吃的零食提到:“现在我们就开始玩相扑比赛吧,赢了的人有奖品拿。”大家举手称赞。

开始比赛了,我们大家打得不分你我。因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缘故,大家都不会出重手打对方,只是能取得胜利就好。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紧张万分,生怕输了会出丑。但结果我和那个同学打得不分输赢。最后,因为我“大意失荆州”输给了对方。但我却明白了一个道理:比赛就一定会有输赢的,只看你肯不肯去参加罢了,输赢只是它的副作用。”

上一篇:法硕考研法制史讲义下一篇:2018高中生物每日一题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