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和自由有感

2024-05-20

读爱和自由有感(共10篇)

篇1:读爱和自由有感

从她出生到现在,心中最深刻的感受除了爱就是愧疚了。像我这样一个啥也不知道又不思进取的妈妈,在养育的路上走了太多太多弯路,以至于没能给她好的照顾。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宝宝的文,无奈文笔太差,实在写不出什么。下面分享一个朋友写的,有感动震惊到我的文。

孙瑞雪的《爱和自由》首先让我联想到纪伯伦的《致孩子》,孩子是独立于父母的“精神存在物”,他们借助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但他们并不属于父母;父母可以给予孩子爱,却不能给予其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孩子注定要奔向未来,创造未来,那是父母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在孩子成长和创造的路上,父母能提供的也最应该提供的是保护和帮助,而不是灌输和复制。我想养育的真谛就是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尊重其发展规律的自由。

一、孩子是独立的精神存在物

我给三个月的宝宝喂药,把药装在奶瓶里,他虽然觉得味道有点奇怪,但还是咕咚咚的喝了,这个场景让我感叹不已。这样一个柔弱的小生命,他还没有一丁点分辨和反抗的能力,我喂给他什么几乎全由我做主。刚刚降世的婴儿那么柔弱,尚无法以一个独立的人行使自己的权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需要完全依靠父母度过最初的成长时光。所以很多时候父母无法避免给自己的孩子想当然的教育,全然没有想过这是否是孩子所希望和要求的。

孙瑞雪所推崇的蒙氏教育的基础就是认识到孩子是独立的“精神存在物”,所有的孩子,哪怕是刚刚降世的婴儿都有自己心理需求,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甚至他们可以实现自我教育,父母和学校应该提供的是自由的环境、适时的保护和帮助。如果父母急着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孩子,并不允许孩子违背自己的“成功规律”,那么孩子要么是父母的复制品,要么还不及父母曾达成的成就。

孙瑞雪和蒙氏的观点带给我的启发:

1、平等的对待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具体举例:和孩子说话时,尽量蹲下来或坐下来,与孩子在一个高度上,“平等对话”,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想要的。

2、以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和行事。具体举例:很多家庭的儿童房确实漂亮,充满童趣,至少大人认为充满童趣,很萌。但有多少儿童房的衣柜是适合儿童身高的,儿童是否能够得到自己房间的物品呢?如果不能,这仅仅就是大人想当然的儿童房,并不一定真的适合儿童。

3、“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孙瑞雪的这个观点让我怀疑早教的正确性。过早的教授孩子知识,是否会损害孩子的感觉发展,最终导致孩子丧失自我发展和创造的能力?

二、感觉对于儿童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孙瑞雪和蒙氏认为“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孩子通过感官认识世界并最终实现发展。蒙氏研究认为,孩子的感官系统发育敏感期是3到7岁,在此之前应该注重孩子感官的启蒙和保护,之后主要着眼于保护而不是发展训练。

孙瑞雪和蒙氏认为“技能并不重要。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过早让孩子掌握超越其感觉的知识会让孩子心智上很弱,会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事情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无关,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但并不是说不应该进行知识学习,而是应该将“感觉”和“经验”、“体验”连接在一起,儿童天生具有这种能力,但每个人都不一样。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知识学习不应该一概而论、一刀切。

孙瑞雪和蒙氏的观点带给我的启发:

1、既然儿童依靠感觉理解世界,获得知识,那么作为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体验,比如吃手、踩水、玩沙,而不应该一味的担心吃手不卫生,踩水鞋子会湿,玩沙子衣服会脏。以及,在孩子“淘气”体验世界将屋子搞乱时,作为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给予充足的爱和自由。

2、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观察孩子的关注点,在孩子感觉到了的时候,适时将概念引入和配对。在孩子的教育中,尽可能提前了解孩子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提前引导他去体验和感知。比如说,孩子下学期要学古代史,那么父母就可以在假期带孩子走进博物馆,尽可能的通过历史物品本身去感觉,那么学习时就会立体很多,更容易接受,少了很多死记硬背的成分。比起让孩子在家死记硬背唐诗三百首,不如让孩子走出家门去感受花的鲜艳,水的灵动,山的巍峨,在孩子被这些所动时,父母优雅的引入相应诗词,这就建立了“感觉”和“概念”的链接。

3、每个人的感觉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感觉发展阶段都不相同,那么每个人的习得速度和阶段也会不同,作为父母不应该横向比较孩子们,应该尊重孩子成长的个体性,给予孩子时间,不要焦虑孩子的“落后行为”。

篇2:读爱和自由有感

第一、儿童的成长与发育都遵从自身内在发展规律,不是大人教育而来,所以大人应该抛弃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小朋友自己摸索成长!

第二、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感受,比如说刚出生的小孩就是用嘴来感受这个世界,所以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嘴巴里面,再大一点就要走路,喜欢玩滑滑梯,喜欢玩沙子,小孩都是在这些具体活动中感受与探索世界并形成智力的,要让他们自由玩耍,不要破坏他们的感觉,当儿童做得不对的时候也不要去纠正,因为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如果是从自己经验得出的结果,它就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但别人教的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比如说穿鞋,让他自己穿,他会从中感受很多,你帮他穿就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他穿错了,你也不要讲,他会慢慢发现秘密,找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他观察发现智力成长的机会,成人不应该灌输干预。另外在他建立概念的时候应该把对应的概念直接告诉他,比如说喜欢经常放手指在嘴里咬,就重复说“手指”,这样在他每一个敏感阶段,把相应的概念告诉他就会加快他的智力开发!

第三、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因为他有坚强的后盾),思维开阔(不用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专注发展)、自信(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发现秘密,不断成长,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等待、爱是盼望,爱是自律,不要对小孩坏脸色,更不能大声呵斥打骂惩罚孩子!

第四、自由和纪律。有了自由,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反复做,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对于一些不好的习惯、行为我们不要去指责,也不用告诉他为什么(除非他主动问,这表明他在思考了),只需干扰,不要他接着做就可以了,比如说打人、抢别人的东西、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你把他抱走就好了,他会自己观察、总结规律形成纪律,大人需要的只是耐心与等待,等小孩自己发现规律,这样自己得出的规律才会遵守得最完全最彻底!

第五、成人的生命状态要是开放的、成长的,不能固步自封,这样才能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与成长,并协助儿童成长。生命的状态最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所以在大自然中人更加宁静、愉悦、有创造力,小孩子特别是初生儿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关爱,更能唤起人心底的善念。如果你的生命状态是很强盛的,不断发展的,你就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环境,这样的一个环境,儿童能从你身上感知到,并且吸收到能量,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每个小孩都是天使,都是真善美,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应该向小孩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学习他们的成长方式,学习他们的努力状态,学习他们的真善美!

篇3:“爱和自由”的儿童音乐教育

同样, 如果一个儿童没有在情感上得到发展, 他没有获得足够的爱, 内在不是自由的状态, 而是被约束, 或者是被控制的状态, 就不能发展为一个有自我的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为儿童创造一个爱、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 儿童的内在与这个环境自然产生作用, 才能逐步发展为一个有自我的人, 一个完整的人。

音乐是灵动的语言、多彩的图画、生命的律动、天籁的声音, 它能拨动儿童心灵中的琴弦,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 一个完美的人, 具有较高音乐审美能力、艺术素质的人。更重要的是, 在儿童早期阶段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活动, 还能培养孩子们互相合作、乐观、合群的优秀人格素质和健康情感。在儿童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而有效的音乐教育, 对他们的一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完美、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儿童音乐教师努力地以音乐为语言对孩子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可以说, 只有实现了爱和自由的音乐教育, 才可以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

那么, 怎样来实现对儿童“爱和自由“的音乐教育呢?

第一, 挑选“爱和自由“的优秀教师。

实现“爱和自由”的音乐教育, 最关键要有具备“爱和自由”理念的音乐教师, 也就是说音乐教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必须适合这种人性化的情感教育方式, 因为在“爱和自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 教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教师, 首先必须先做到心中有爱, 具备爱的品格魅力、通达、真挚的性情、高雅的气质, 怡人的风度, 爱音乐、爱教育、爱孩子。因为教师的情绪情感是最能影响幼儿的, 除了内在思想以外, 教师做好外在表现也很重要。即心中有爱还远远不够, 真正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爱, 应该通过行为或语言表达出来, 尊重孩子, 对孩子从情绪、情感上给予支持, 孩子们才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表达爱。我们中国人的情感是含蓄的, 常常是“爱你在心口难开”。但是对孩子们爱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的, 应该是“爱你在心说出来”。

其次, 具有爱和自由理念的教师, 还应将每个孩子都看作是有着自己的成长方式、发展速度的独特个体, 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蒙台梭利提出要给予幼儿自由地体现。

第二、创设爱和自由的音乐氛围。

在儿童的音乐教育中, 教师和幼儿来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氛围和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因素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使儿童感受到一个充满爱、自由、支持和肯定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首先, 儿童既有被爱的需要, 更有去爱别人和表达爱的需要。在音乐教育中, 教师应该给予每个幼儿表达爱的机会。表达爱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通过唱一首儿歌来表达爱, 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律动, 如拥抱、亲吻来表达。这种既有被爱和表达爱的教育才能算是完整的爱的教育。在音乐活动中, 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学习一些有关爱的音乐作品, 如有关爱、亲情、友情的儿歌等等, 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爱, 表达爱。例如, 儿歌《好妈妈》里面讲的就是对妈妈的爱, 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爱的教育, 并适时给予幼儿必要的引导, 让幼儿理解这些音乐作品中的深层涵义, 体会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其次, 爱和自由的音乐教学应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如早晨来校可选择清新活泼、充满朝气的音乐, 为儿童营造愉快幸福的情绪情感氛围。

此外, 布置一个充满爱和自由氛围的音乐教学区, 例如墙壁的颜色刷成浅色调、温馨的底色, 避免运用过份鲜艳、刺眼的颜色, 挂一些爱神或音乐家的油画, 将音乐知识的各种符号、谱表布置在地板或音乐区, 用以传递音乐信息, 将音乐教学用具、乐器摆放合理、方便使用。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别具一格, 有音乐特色, 孩子们喜欢, 有利于孩子们成长遨游的音乐活动空间。

第三、建立爱和自由的音乐规

爱和自由是相对而言的, 并不是绝对的, 也并不是给的越多越好, 爱得太多太过就可能变成溺爱, 养成孩子的依赖性, 给孩子太多的自由可能导致孩子的任性, 缺乏纪律性等等不良后果, 过度的爱和自由会导致散漫和盲目。

蒙台梭利认为, 自由包括智能的自由和道德的自由两方面, 前者是指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 使其智力得到发展;后者指应该防止儿童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出现的对秩序的破坏。

谈到智能的自由, 笔者认为, 从音乐教育的作用来说, 仅仅只涉及到知识智力的发展是不对的。智能的自由应该是身心全面的自由, 不仅有智力的发展, 身体、语言、协调能力等很多方面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音乐教师要尽可能地设计出多元化的音乐活动, 让儿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真正体会到自由快乐, 并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而谈到道德的自由, 笔者这样理解:完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 纪律不可缺少, 但是要注意规则和纪律制定和实施的方式和方法。在音乐活动中, 教师应该悄无声息地放入纪律而不让儿童有违背秩序的行为产生。举个例子说, 教师在合唱或者其他乐器演奏活动中的指挥动作的训练, 就是一种纪律, 一种潜在的规则, 什么时候音乐起, 什么时候演奏哪种乐器, 什么时候音乐停止, 都是教师把纪律隐藏在指挥中的一种方式。这就是一种奇妙的力量, 儿童也不会感到被纪律所约束。总的说来, 自由的音乐教育是让儿童在音乐活动中自由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但同时这种自由是被隐含的纪律、规则约束下的自由。

第四、了解孩子“爱和自由”的音乐个性特点。

由于每个儿童的生物遗传的因素不尽相同, 并且后天所处的环境、音乐学习条件和机会不同, 音乐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记忆能力等也存在着差异, 有的儿童可以轻松自如地听着音乐打出基本的拍子甚至通过体态律动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而这对有的儿童来说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正是这些音乐能力、个性、环境的差异, 在音乐活动中每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对爱和自由的理解、感受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有些孩子更需要爱, 更需要支持和鼓励, 有些孩子更需要自由的空间, 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更需要规则的约束…

第五、选择爱和自由的音乐教学方法。

由于孩子们的音乐个性特点各有差异, 音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心观察, 在音乐教学中, 既要注意掌握儿童的一般心理、生理特点和行为发展规律, 又要清楚了解每个儿童在音乐能力的不同方面潜藏的巨大的可能性, 努力做到将共性、个性有机的结合和统一起来, 为孩子们提供有差异的、高质量的音乐教学, 因材施教, 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们的音乐学习需要, 实现每个儿童在音乐能力不同方面的不同优势, 给予他们充分的爱与自由, 实现促进所有的儿童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 体现教师

音乐教师要熟悉教材, 悉心准备能够调动儿童兴趣和积极性的内容, 安排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形式, 选择富于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教学方法, 例如, 对一些心理素质较差、音乐能力较弱的儿童, 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使儿童逐步建立起对自己音乐学习能力的自信心;而对一些先天条件优越的儿童, 但却常常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儿童,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艺术性要求较高的音乐作品, 对这些儿童的演唱演奏提出更为详尽的要求,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音乐表现力上的不足, 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教师恰当利用儿童性格中和音乐能力方面的优势, 规避其弱点合理组织教学, 让儿童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第六、给予爱和自由的创造音乐空间。

从蒙台梭利的儿童观看:针对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笔者认为在音乐活动中,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观念:儿童都是小小音乐家, 每个孩子都有音乐的细胞, 只是取决这种音乐细胞有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笔者认为, 教师在音乐活动中, 应该相信儿童具有创造性, 每个儿童都能够发挥音乐的才能, 让孩子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能力, 表现自己最佳的一面。音乐教师要注重孩子的个性表演和创造, 给予孩子们自由探索的空间。例如, 在打击乐的课堂上, 可让幼儿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 自己去探索不同的乐器搭配在一起的音响效果, 或许幼儿在探索调整乐器的时候, 也会让我们的老师看到意外的惊喜。

其次, 音乐具有自由性、不确定性、模糊性。也就是说在音乐创作、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的时候我们通常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我们的教师要和蔼可亲, 给幼儿自由的音乐课堂, 允许音乐课以特殊的表现形式存在。例如, 对于一首音乐作品, 儿童可能对其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不尽相同, 这时教师不应该否定某些孩子的看法和理解, 应该给予他们自由想象和表达的机会。

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音乐的影响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作为儿童音乐教育的施行者, 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突破点, 创新教育, 让孩子能够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音乐, 通过音乐的学习得到美的享受!音乐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如此的重大, 而一个爱与自由的环境, 就更能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篇4:《念念》:爱和自由的代价

这用幻觉和意象带动对主角内心从不安到平静的描述,或许是张艾嘉导演过最文艺、最情绪化的电影。但这不全然是意识流的,仍有具体的叙事。故事很简单:育男(柯宇纶饰)和育美(梁洛施)一对兄妹生在台湾绿岛,母亲(李心洁饰)非常鼓励和珍惜他们的创作天分,时常给他们说美人鱼的故事,却在某天带着育美离家出走到台北。她出走的原因成了兄妹俩的心结。而后母亲在难产中死去,让育美对拥有下一代存有顾虑。

育美的男友阿翔(张孝全饰)是失意的拳击手,每一拳只是想获得从小缺席、下落不明的父亲的肯定,他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在和育美的关系中漂浮不敢落定。正如张艾嘉所说,“我们常常说小孩犯错大人要原谅,这部电影反而在说,大人犯了错,小孩原不原谅。”

张艾嘉常年讨论的女性话题在这里进了一步。当年她拍《少女小渔》说女性出走,李心洁在《念念》中所做的,似乎就是“娜拉走后”的事情: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反复出现的美人鱼代表着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是母亲也是育美的化身,美人鱼天然带有凄美色彩。张艾嘉依然鼓励女性的独立和出走,但如今也回望思考起,这其中可能带来的伤害和不确定。

剧本由日本人荫山征彦和张艾嘉同写,原是说在台湾的自己和日本亲人之间的关系,张艾嘉将背景改为在绿岛和台湾本岛。节奏悠然,但充满细节,甚至还细心添加了不同粗细的噪点区分不同的时空。故事开头,所有的主人公都处在犹如海底的黑暗状态,出走、遗弃、沉默、拉扯。育美和阿翔激烈争吵,互不告知生活中的意外,其实是无法面对彼此的角色和责任;阿翔和教练争吵打碎玻璃,其实是认识到无法信任自己与他人;育男后来做了绿岛导游却不住到家里,亦不寻亲,是对自我和过去的不肯定。张艾嘉用狂暴的海浪表达。到了后来,主角们开始对两代人关系回望,才终于平静下来往前走。

现实残酷,主角们也总怯于表达,无法在现实中与上一代对话,便造幻觉给他们。片中有两段幻想戏份拍得尤为动人。那是育男和阿翔各自解开心结的关键片段,两场戏没有任何撕扯和呼喊,却是全片情绪最高点。育男在台风天借着酒精梦回童年的家,阿翔和“陌生男人”钓鱼,和上一代人再“相见”,说些琐琐碎碎的事情,母亲、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为了他们,还是为了自己,答案真的重要么?

或许所有人都曾经处在与父母的紧张和不解中,怀疑过他们和自己,并拒绝交流。张艾嘉要你相信,父母总是爱孩子的,那些造成伤害的决定或许有苦衷;而孩子们也是有能力去爱下一代的,所有人都值得拥有父母赐予的天分和勇气,以及爱的能力,即使可能并非这样。这两场戏中,主角也心知肚明是梦一场,得到的和解却是真实的,因为你至少值得为自己去相信,我们只是一直在和自己过不去。这就是张艾嘉拉我们回来看到的那些光。

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张艾嘉对观众说:“不说了,要说的都在电影里。”同台的主演们就真的一句话都没说。蓝色调小清新海报、梁洛施和张孝全、柯宇纶、李心洁这样的搭配,加上前期宣传一首《爱的代价》让人猜想这是一部“青春残酷电影”。张艾嘉早年拍出《心动》这样青春可人的片子,如今坚决不拍青春片,因为她现在更想说两代人的关系,而“爱的代价”指的更偏向于和亲人间因爱而留下的伤痕。

张艾嘉的心是更沉静了。比起她的上一部执导电影《一个好爸爸》,最新作品《念念》里不轻易幽默也不俏皮。一开始也有梁洛施和张孝全的卿卿我我,但适可而止,用幻境穿梭时空。有些遗憾的是,片中大段用育美和心理医生的对话来表明心意,显得过分直接。对上一代的经历描述有限,一是篇幅所限,二是上一代人做决定的理由有时难以言说,所谓苦衷。

篇5:读爱和自由有感500字

户外活动更是宝贝们自由选择的重要显现了。一直以来我所经历的模式都是集体进出,虽然我们老师们在说蒙氏教育的时候也有说过孩子不想上课就可以不上课,但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之中,更多时候会因为师资不足没办法对不想上课的宝贝照顾到位而让所有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一起上课,一起游戏。在一般的传统园里,一个小小的操场就是孩子们的户外游戏场所了,而在这小小的操场上孩子们还被要求不能随意的奔跑,因为要参加到班级的集体游戏中去。操场周边的花草,树下的落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请孩子远离。当初我并不了解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那些小草,当请他们扔掉时,他们是那么的舍不得。当我在爱如是看到宝贝用捡来的树叶和小花做手工黏贴成画时,我终于明白了,孩子的生命,与一切事物都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连结,他们内心的纯真带引着他们感受自然,融入自然,他们的心与万事万物连结在一起,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快乐,那么的轻松!而那些被限制了的孩子们,他们被逐渐的拉离了与自然的连结,他们的活动每天都是跑、跳、滑滑梯,自由好像不曾存在。

在爱如是,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由。爱如是大厅里有一张大沙发,宝贝们每天都会在沙发上不停地爬上跳下,在沙发的两边是书架,其中一个是很漂亮古董架,有宝贝就会从沙发上爬到古董架的格子里躺着,看到这一幕,我的心有被冲击到了。原来可以这样玩!如果可能,我也好想把自己的身体挤进那漂亮的古董架格子里去,去真真实实的感受身体、感受空间,感受那些格子给我带来的各种阻碍,感受各种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被允许而不被干预!

孩子对规则其实是有很强的遵守意识的,但曾经一年的教学里,规则总是被打乱。时而好些时而又是乱糟糟,在规则这一块,就是反反复复很不稳定。到最后,遵守常规都成了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这可能有待商议,因为从全局来看,成人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这也就说我们从根本上的做法就已经不正确了,又如何能期待孩子们去遵守呢。),孩子又怎能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呢。在爱如是,规则也是必须要遵守的,但我发现,宝贝们更容易顺从这些规则。宝贝们很自由,他们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在规则面前,他们很愿意配合。这就是自由与纪律,因为他们在自由中做自己,有了自己内在的规则,所以外在的规则也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形成一种自发的纪律。

曾对自由中的规则的理解是,在一个圈中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也就是说给孩子的自由就是这个圈内的范围,给孩子的规则就是你不要超过这个圈。现在慢慢的了解到,自由中的规则是不能那样去理解的,因为那个圈上规则实在太多太多了,那不是真正的自由,那只是我们成人所能接受的空间而已,那也不是真正的规则,那只是我们成人的害怕、恐惧与焦虑。是的,对在自由中遵守规则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其实也没那么难。孩子的内心对规则有着天性的敏感,要想孩子真正的遵守规则,就必须先给孩子自由,让他能做他自己。试想,如果你的全身都被铁链锁着,你的身躯,你的四肢都不能自如的行动,而这时,有人要求你快走或者要你去取一份报纸,请问这时的你会遵循这个人的话语吗?答案当然是不会。当你被束缚时你想做的就是挣脱束缚,会做就是不停的挣扎,带着全身心的伤痛挣扎不停。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自由,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能遵照自己内心的发展规律去成长,他的内心必定是痛苦的。而这痛苦,更容易激出孩子的叛逆心理,当你对他有要求时,他反而会向你要求的反方向去做事情。我们常说孩子的叛逆,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叛逆,原来孩子的叛逆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他们必须通过叛逆来保有自我,彰显自我。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所有跟孩子亲密接触的人,请给孩子全然的自由吧,让他们真正的自由!我们的内心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被禁锢,而这些禁锢就这样被我们映射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从此禁锢了他们的自由,使他们在自我的路上走得异常的艰难。就让痛留在我们自己身上吧,还给孩子他们本有的自由,做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人。

篇6:读《爱和自由》有感

——悠悠

《爱和自由》是一本充满爱的书,它在教我们如何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没读这本书前,一直以为优秀的孩子是教出来的。其实不是,孩子是带着精神胚胎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内心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父母不需要扮演上帝的角色,教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满满的,持久的,无条件的爱和自由的空间。只需这么做,孩子便足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很多父母都声称自己是爱孩子的,他们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食住行,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给孩子说自己是多么的爱他们。然而这些所谓的爱,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小时候无法享受到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就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以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强加给孩子的特长培养,也只是随大流,亦或是成为同事和朋友间炫耀的资本;至于,不停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爱意,想来是给不够强大的内心多一些安全感。其实这不是爱孩子,这是爱自己。当父母的心智发展的不够好,自己都还是个缺爱的“大孩子”时,又怎么能够给孩子真正的爱呢?

作为一名80后,我深感到自己的成长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我没有责怪父母的意思,因为没有人教他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他们也是摸索着,用自己的爱来抚养孩子。父母是爱我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不正确。当我犯错误时,妈妈的脸色会很难堪,继而是训斥或打骂。用妈妈的话说,我很犟。哥哥挨打时是默不作声的,而我,妈妈要求我跪下时,我不会照做。妈妈便用按的,但按下后我会立刻站起来,我是不服气的,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对待的。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自己并没有这段记忆。但是妈妈难堪的脸色一直在我心中,那种表情是愤怒,是恨,还是什么?我说不清楚,只是我很恐惧。于是每当有人生气时,那种脸色都让我非常不安,即使他们生气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我会莫名的紧张和恐惧。原来这是我的心理障碍,我成了看人脸色生活的人。

都说打是疼,骂是爱。相信不止是妈妈,很多父母都是用这种扭曲的方式来爱孩子的。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方式是会延续的。小时候哥哥经常挨妈妈的打,现在哥哥的两个孩子也会挨哥哥的打。理由也是惊人的相似:工作压力大,孩子又不听话。是的,父母希望孩子是顺从的,是听话的。但是他们没有耐心用爱来表达,却用打骂来要求。从小到大,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听话一点。我时常羡慕那些被父母拥抱,亲吻的孩子。但妈妈认为,都这么大了还这样,会宠坏的。是的,妈妈需要我做个乖孩子。一个尊敬长辈,顺从兄长,谦让弟妹的乖孩子。于是我一直是一个:“乖孩子”,一个压抑的“乖孩子”。我只有不断的压抑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才能假装成为妈妈心中的乖孩子。

还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捉蜻蜓,五颜六色的蜻蜓在天空中飞的样子,真的好美,好自由。那天我捉了一只蜻蜓,正在好好欣赏,表妹经过,被蜻蜓吓坏了,哇哇大叫。妈妈闻声而来,立即要求我放飞蜻蜓,我不肯,我不明白这么美的蜻蜓有什么好怕的。但是妈妈夺过了蜻蜓,摔在地上,我眼睁睁的看着蜻蜓在地上痛苦的挣扎,我的内心也随着它痛苦的挣扎,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幕。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表妹,我讨厌她跟着我,粘着我,更讨厌她和妈妈告状。但是我不能表达,因为不被允许。于是我情绪低落的时候,不会也不想表达。我会摆一张臭脸,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原来这是我的情绪侵入。

很感谢这本书,让我觉知到我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是父母教育的不妥。正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些,才会更愿意用真正的爱去对待别人或是自己将来的孩子。不会给孩子脸色看,不会打骂,训斥孩子,不会剥夺孩子的喜好。我知道这很难,因为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潜移默化的深入我的内心,我需要学习,不断努力的学习,才能坚定爱和自由的道路。

篇7:读《爱和自由》有感

对此我有点自己个人的看法。

总的来说,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自由,才会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孩子。观点还不错,全书的经络很清楚,整个的目录和引言我都十分的感兴趣。我当初在当当上购买的时候,主要是看了它的目录和目录引言,觉得讲得很有道理,而且十分的实用。但是,拿到手上,细细读完,发现其实内容很一般。

第一,其实它大多数的篇幅都是关于蒙氏教育的一个中国化的解说和发展的实例,并没有太多的自己的见解,或创新的内容。之前最早让我接触到蒙氏的书籍是冯德全的早教方案。它是在蒙氏的基础上,加上了中国家庭和宝宝的实际情况,案例,来编写的一套书,比较实用,也比较通俗。也有些很专业的知识,分析得也不错。后来我开始对蒙氏的教育理念感兴趣。在网上听到很多的妈妈推荐了孙瑞雪老师的这本书,据说是很不错,很有教育意义的。加上我在当当上看评价也好,看书页设计和目录设计也好,也觉得不错。但是,全书看下来,也就是一个蒙氏园的教育讲座。感觉上像是在宣传蒙氏园的优势啊什么的。书的序言里讲到,以前孙老师没有出书前,是经常参加各种讲座的。后来应很多听众的要求,才开始出书的。我个人感觉上,如果只是演讲稿的话,的确是不错的,也很值得妈妈们去听,去参考一下。不过,出书的话,还是有很多的欠缺。里面的案例很多是重复的。同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案例,在一个论题里讲到过,在另一个论题里又完全重复一次。而且本来书的版面在设计上就有很多空缺,一页的内容原本就很少,加上又有太多重复,所以,如果这本书原来我在书店里见过的话,我不会考虑买,我只会想到在网上查阅全文就够了。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或者说对我的孩子来说吧!

第二,其实我觉得完全的蒙氏教育在中国不现实。如果一个家长想让孩子接受蒙氏的教育,最好从家长开始,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要是这个的推崇者,这样才能像书里讲到的,可以培养出一个具备乐观,坚强,宽容,自信等优良品格的孩子(当然,我所指的是一般情况,也有很多孩子天生就具备这些的)。书里有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这样说的。讲的是孙老师的儿子(辛辛)。孙老师有个朋友来她家里玩,辛辛正抱着饼干在吃。朋友就想到要逗下他,于是找他要饼干吃,辛辛不给。朋友就假装说:“你不给,我抢了啊!”并做出抢的动作。辛辛一下子吓哭了。这个时候,朋友就跟孙老师说:“你儿子还是蒙氏的呢!这不行,这样就哭了,我家孩子就不哭,知道你是在跟他玩的。”孙老师说:“我的孩子在蒙氏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他不能理解,而且蒙氏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来引导他,这对他没有好处。”但是事实上,很多的家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家里带孩子的往往是爷爷奶奶,相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很普遍。如果送孩子去了蒙园,在园里没有接触到这些,但在家里接触了,不是一样会造成孩子的混乱?也有很多的妈妈反映,蒙氏的理论说起来很容易,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太难了。因此我认为,如果要完全学蒙氏,就必须有个好的环境,要有蒙氏的环境才可以做到。换句话说,就是在完全蒙园里的孩子,跟普通园的孩子相处,一定有很多的摩擦。然而,现在更多的孩子都进的是普园,总不能让这些优秀的孩子活动的`环境和范围受到局限吧!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完全依赖蒙氏,也许我这叫没有远见,但在我吸收的育儿理念下,我的孩子发展得也还不错,也有些蒙氏的思想,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孩子的个性在里面。我的想法是,蒙氏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部分,她更多的时间是和周围普通的人和环境在一起的,必须要适应的是自己目前的生活。

第三,本书的重点在自由。孙老师还讲到,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比如对孩子的零食。我不知道一般的家长是怎么安排的,反正我家的孩子是每次进超市只要一样,而且跟她说好,要是吃零食就不能同时玩别的,比如喂鸽子,划小船等。她一般答应了就是接受了。买到的零食都是当时可以吃完的。如果有客人送来了,很多的话,我们都是放在食品柜里,等她想吃的时候,给她自己选,但仍然一次只能选一样。孙老师的意见是,零食最好不限制她,放在她能够得到的地方,想吃的时候自己去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对她将来的独立性和完成自己理想的实践性很有好处。这个观点我不能认同。我觉得,孩子在吃的方面的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要靠大人的正确引导(注意是引导,不是强迫),完全的自由实际上是放纵,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的。

第四,我觉得,任何的教育理念,都需要家长去分析和挑选,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很多的育儿观念都是矛盾的。有的说,当孩子很专注一个画面或图片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他,让他自己学会去观察或思考,但有的又说,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画面或图片的时候,要趁机教他画面上的东西,培养他从小看图说话的能力,以及发现新事物,想像的能力,不能错过了他学习的好时机。在我看来,两种说法都对。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所以,目前我的做法是,当孩子在看儿歌或者DVD的时候,我一般不打扰她,但在看图片的时候,如果她愿意,我会告诉她图片上的内容,以及颜色啊,东西啊什么的。可是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现在我在看的书是《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很实用,用书里的方法对孩子,我感觉,自己的脾气少了,孩子开心了,也慢慢能理解大人了。至少处理问题里,有效了。等这本书完成了,就应该又有一些想法了吧!

篇8:读《爱和自由》有感笔记

这是第一本让我这么靠近儿童的书,它让我看到了关于儿童内心世界的种种,从书中的每个事例中都能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些孩子们的生命状态,能看到在爱和自由这个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的专注和认真,能看到在成人们以“爱”的名义压制下的儿童的痛苦和无助,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看见过但却真实存在的儿童心理。

从书中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真正爱孩子,就做孩子精神上的支持者、服务者,没有毁灭,没有必须,让孩子自己的想法、语言、动作得到释放,这些行为无关对错,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表达方式。我们只需要保护这些纯粹的天分,而非去干涉儿童的本性。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都已然蜕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整体,有自己的灵魂,自己的思想动作,自己的存活方式,我们爱他们,爱的是当下的他们,而不是把我们思想里所认为的“为孩子好”强加给他们。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长,他是自然的一部分,希望不要让儿童的天分在我们的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自然而生,而成人所谓的道德理论对错与孩子本身并没什么关系,但成人却时常拿着自己的经验去干涉孩子的自然秉性,而没有人想着让孩子去做他自己,成人们大概都不觉得孩子也是有感知力、创造力、有自己思想的独立的人。

不过只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很简单,要做到确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毕竟都是在中国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大都被传统的教育文化所局限,那些根深蒂固的教育方式让我们大多时候没办法真正做到给孩子爱,我们大都以为管教孩子那就是爱,强制孩子学各种知识那就是爱,甚至打骂都变为爱的表达……没有谁去在意孩子的内在需求和想法。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也是其中之一,用着强压管制的方式去对待我的弟弟妹妹,我一直认为他们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就是该说教他们才会变的更好,看这本书我边读边内疚我给他们带来的伤害,现在我有必要向我的弟弟妹妹深深地道个歉,我愿此刻开始用我满满的爱和温暖补偿他们!

也有很多家长打着爱的名义让孩子学习好一点,学的多一点,是为孩子好吗?还是满足成人的虚荣心呢?在外人面前说:看啊,这就是我的孩子,他懂得那么多知识,他多棒啊!是真的棒吗?如果孩子成绩差一点,或者某方面不如其他孩子,有些家长就开始念叨了:你看人家那孩子怎么就那么优秀……我从小就有一个对手,而且是我永远也比不上的对手,就是“人家那孩子”。其实孩子不用每件事都比别人做得好,他可以没那么棒!孩子并没什么错,他就是他自己。

给孩子足够多的自由,才能让孩子最大限度的了解一切事物的规律,孩子才有机会深入的去认知,这就是充分发展潜能的自由!当然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的。然而,在蒙氏教育理念里: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因为是自己的主人,当你是自己的主人的时候,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的时候,那你就有了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称之为纪律。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理解的守纪律,就是听爸妈或者老师的话,很乖很安静地坐在那里。其实儿童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他们常常在游戏中自发的约定一些规则并且很好的遵守它,但这些规则都必须是和儿童的内在发展和谐的,是儿童在生活中、在与同伴游戏中自己建立的,是和幼儿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对待孩子最好的态度就是让孩子按照自然的状态去发展,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理解,让孩子能在自由中发现规则,他们会自然的把规则带进自己的生活里,在自然中与生活和平相处。这时候规则对孩子来说大概不是一个约束,是大家一起建立起来的平等基础。

曾经在微博中看到过一个故事,在一所幼儿园里,老师在和孩子玩扔球的游戏,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这时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于是老师就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这个故事一直记在我心里,看过之后心疼了很久,心疼故事里的那个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拯救那些在被成人各种压制的孩子,在这个环境里,孩子有什么错?爱、自由、规则、平等,在这里孩子什么都没有,长大后让他怎么做一个平等的正常的人。真心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

我们要真正的学会爱,就要先放下心中的假设和期待。没有你的预料,事情按照它的发展轨道去发展,不要在孩子还没摔倒的时候,你就一下把孩子抱到一个安全区域去,并吵骂他不让他去危险的地方玩。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用生命去感知,知道孩子的内在想法,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爱,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健全的成长。爱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

篇9:读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有感

《爱和自由》这本书的作者是孙瑞雪。这本书里教育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我和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而我们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我们几乎都认为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是对孩子的爱,而且总是用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而没有采用爱孩子的方式吗,孩子喜欢的方式让孩子来认识世界。我的确多数时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自己高兴时,孩子怎样都行,自己不高兴时,都不允许孩子这样、那样,甚至打骂孩子。其实我们这种样子也是一种孩子行为,我们经常说孩子乖时很开爱,不乖时很惹人讨厌,这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区别?我们没有和孩子走近,根本没有

篇10:爱和自由

杨青

2012年的第一场大雪让我这次读书会举步维艰,在久等的士未到而读书会时间快到时,我毅然选择走路去悦然,结果不给力的雪地靴一点也没发挥它名称的作用,让我这一路走的极为艰难。

当我进到悦然心理工作室的时候,那明亮的灯光,柔软的沙发,巨大的火箱,暖和的烤火被让我的身心顿时变得温暖和舒适,看到岳、唐老师的笑脸,还有李园、欧阳、甘敏、亦文等朋友的身影让我一丝忐忑的心也安顿下来,大家围着火箱周围谈天说地,第一次参加这种读书会的我感觉到不是参加什么高深的论坛,而是朋友间的聊天,互相探讨各自的读书感受。

对于《爱与自由》和孙瑞雪老师的育儿理念,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还是在岳老师推荐并发送了电子版文档给我,然后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视频信息才知道并了解孙老师的蒙氏教育这种育儿方式。所以,当我参加读书会的时候,我连一本书都没有,只带了笔记,摘抄了一些自己比较有感触的语录,我觉得,这本书里面给我最大震撼就是,在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到底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经验来“保护”她,让她少走弯路,更容易获得成功,以此来获得“成功妈妈”“好妈妈”的称赞。还是要让孩子成为遵从自己内心独

立成长,有着健全的人格,坚持的信念,过她自己喜欢的人生。在这本书里,我更清晰了自己的答案。

在我内心深处,我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所以在家里大部分时间我都还是做到了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书里说的“爱她就给她充分的自由,只要她的行为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过,因为我自己本来也是一个矛盾体,所以,有时受到外界或者情绪的影响,会对她的一些无伤大雅的行为动怒,或者,有时又会觉得自己太惯着她了,怕她以后养成小公主的性格,会过于自我。所以,在这个理念的操作上真的感觉有些困难。还希望在以后的读书会上,就如何在社会和环境的压力下持续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比如孩子的奶奶觉得孩子在地上爬弄脏衣服还容易感冒,而妈妈觉得孩子在地上爬可以促进体能的锻炼,大脑的发育,可是,如果直接跟奶奶说,奶奶并不理解,还会认为妈妈太不负责任,拿网上或者一些所谓的育儿专家的话来作为自己不负责任的挡箭牌)。还有就如何给孩子适度的自由,这个度的把握方式交流一下技巧和心得。

在读书会上,岳老师的心灵相册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感觉自己内心深处的不自信和甘于平凡就是来源于自己幼年时期的那几张被人否定的记忆相片,让我的人生埋下了负面的影子,从而无法肯定自己。还希望岳老师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教我们如何拔出心中那些负面的相片。成为一个内心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体。

呵呵!在这次读书会上我觉得很经典的语句有:

1、父母只会教子女父母自己会的东西,不能教子女父

母都不会的东西,子女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父母的高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高度。

2、孩子成长最重要,还是父母面子最重要?

3、孩子想要的不是礼物,而是父母爱的表达。

4、亲情是天生的,而爱需要学习。

5、和孩子说话请慢一点、温柔一点。

6、我们要做孩子精神的朋友,而不是主人。

7、六岁以前的孩子不必要学习任何一门本领,他们要

学的是掌握本领的方法。

8、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孩子自己的东西也必须受到

尊重,包括分享,不要强制孩子分享自己喜爱的东西。

9、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

智,认知是真理,不要再控制和压抑下让孩子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10、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

上一篇:语文绝招教学反思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师生关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