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2024-05-05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共10篇)

篇1: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四月裂帛

密尔的《论自由》为西方思想发展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倡导自由与追求个性的思潮对西方人影响至今,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读完之后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1.密尔自由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对于倡导自由的论述有两大支点——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密尔对自由的探讨显然属于后者。他所说的功利“必须是最广义上的功利,即以人作为进步的存在者的永久利益为依据的功利。”我的理解是指对于社会即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观点或言论本身的真理性。密尔试图划清社会可以合法施加于个人权利的界限,那么就必然要以功利的得与失为出发点进行劝服,在本书的扉页上提纲挈领地引用洪堡的《政府的权限与责任》中的名言“人最丰富而多样的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奠定了文章现实主义的基调。

然而,就我看来,他的理论也一定程度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密尔受托克维尔影响,重申其“多数人的暴政”这一政治论题,核心观点是“‘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事;而所谓‘自治政府’也不是每个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个人都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但这个观点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基础上的:政府作为社会公器真正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声音,就中国的状况来看,政府长期处于与人民“脱节”的状况,正希望通过反腐等一系列措施拉近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这样“暴政”就不成立。若从微观的角度说,“每个人被其余所有人管治的政府”显然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不应一概而论。政府的决策兼顾所有人的利益的是不现实的,作为政府来说,对于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决定并不是单选题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调和与协商的,这个社会也不只有一个阶层,而是多种社会利益错综复杂的共同体,因此这样“二元的假想”是浪漫且富有哲学内涵的。再者,密尔的论证大多将自由的对立面设定为与人相关的权威(精神、世俗、文化、法律),事实上,自身和时代的物质局限远比精神局限的影响更加深远,没有物质的支撑,思想自由只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密尔自由思想的不切实际之处。

2、密尔自由思想中社会责任意识和时代观的萌芽

“任何在总体上不尊重这些自由的社会,无论其政府形式如何,都不是自由的社会;在任何一个社会中,这些自由的存在如果不是绝对和不受限制的,那它也不是完全的社会。”密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恰当领域是不剥夺他人的自由,即“自我保护”.这说明在创造“观点的意见市场”的同时人应担负起对他人、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故我也认同老师上课所说的维基解密的正确性有待评判的观点。我国现在允许宗教自由的也是建立在对社会不造成危害的基础之上,这一层面和传播学中的社会责任论有相似之处。我所说的“社会责任”还包含另一方面,政府(和能做出决策影响社会的集体)有通过观点的探讨给人们判断正确与否的机会的社会责任,然而现今对于观点表达的惩罚仍然依法存在,党媒在体制内的限制已然为“意见市场”立定了“市场准入原则”,单一与趋同的观点让新闻事业禁锢于框架之中,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密尔对言论自由的探讨始终都是允许谬误生存,让正确的和错误的观点都能在“意见市场”上流通。可是结果呢?自由的思考与讨论能完全避免错误产生吗?显然不能。“一个人得以更多接近了解一个题目的整体,唯一的途径就是倾听持各种不同意见的人能够就此说些什么,并研究每种不同的心智特写能够观察的它的方式。”这里密尔用了“接近”一词暗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带给社会效用的局限性。()后文更明确地提出“只是我们已做了人类理智现状所允许的最大努力:我们没有忽略能使真理有机会达至我们的那些东西。”这都看出他内心时代观的萌芽和思维的严谨性。

3、密尔自由理论中“极简原则”的前提和社会效用

密尔对自由的范围设定了一条“极简原则”,即“当有权绝对地支配社会以强力和控制的方式处置个人的事情时,无论采取合法惩罚形式下的物质力量,还是公众舆论下的道德强压的手段,其准绳是自我保护,即人类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任何成员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其唯一的正当的理由只在自我保护。”但这样的原则前提是在一个文明群体之中,如果这个社会上只有少数精英,多数人都平庸的情况下,或者说其自我保护的对象并不被社会舆论所认同,那么这样的原则在短时间内就不能对社会产生普遍效力。尤其是公众舆论的道德强压,相比法律来说更具有社会性和不确定性,受传统思想影响更深,需要全民思想素质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维护这样的准则,因此我认为个性的解放不应只停留在优劣差别上,即少数人和多数人,阶级与阶级,社会精英和平庸的人之间,而是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多元化,毕竟从广义上说个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其评判标准也是社会上人们内心所认可的价值观而已。并且,密尔在倡导个性解放的问题上希望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宽容和理解少数精英的个性,我认为这是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个人的积极的思想推广到大集体中来,整个社会才能说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进步。

篇2: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许明华 2015111898 摘要:我们每个人在追求某一合法目标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制度下,都不可避免地会对他人利益产生影响或者损失。而判断这种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对社会普遍利益造成危害。正文:《论自由》一书是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写于1859年。此次我选择以《论自由》作为我的主要阅览对象。作为一个初学者,我们在追求某一个人合法目标的时候,无论在任何制度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他人利益的影响,造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失。而我们要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是:这种行为是否已经对社会的普遍利益造成危害。本书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1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2论个性自由3论社会对个人自由的控制。而本文我则主要对第三点社会与个人自由的相互性展开论述。

‘简谈‚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公民自由所应当包括的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就是思想和讨论的自由,即在科学、道德、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问题上,人民有形成、阐述和坚持自己意见的自由。

思想自由,通常也称为思想自由权。英国历史学家伯里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一书中称:希腊人之所以使我们永远铭感难忘,乃是因为他们最初发现了‚思想自由‛。‚思想自由‛作为一项概念的提出则始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要享受自由的话,就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什么就说什么;要保全自由的话,也应该使每个人能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关于思想自由的概念,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各种不同的表述。笔者认为思想自由是进行思考,形成一定主张、意见和想法的权利。与信仰自由、表达自由、宗教自由、学术自由、出版自由等权利有密切的联系。思想自由强调个人内心活动的自主性,它是保证公民依照自己的世界观和思维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做出各种自主性行为的基础。它是一种理性的解放,具有独立的地位。

讨论自由是以语言、文字、音像、电子、艺术或其他形式表达意见、寻求信息、接受观念、传播思想的自由。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经济组织的演进、科学技术的提高,都离不开言论的自由传播和广泛交流。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讨论自由密不可分。因此,人们通常把讨论自由称为‚第一权利‛、‚人类最重要的、潜力巨大的、活动的资源‛。而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关系可谓紧密。

‘作者认知’

在我看来,对于各种思想的自由探索和自由讨论,是保证科学和艺术获得发展的首要前提。凡有这种自由的时代,必是学术昌明、艺术辉煌的时代。凡压制这种自由的时代,必是思想和艺术死气沉沉、愚昧黑暗的时代。真理只能在自由探讨中才能被发现。在某一个时代某一个民族思想界一时居统治地位的观点,并不能因此而被认为即是真理的观点。

宪法对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关怀向我们宣示着,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在宪法文本中的彰显揭示出二者必然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能够为宪法所吸纳,成为一种宪法基本权利而为宪法所保护,本身已经说明其入宪有着积极的意义。我们认为,这种意义就在于从宪法理念升华为宪法基本权利的进程,实质上是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作为一项应有权利,在最高级形态上予以内化和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与宪法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各自的必要需求都得以满足,同时也促进了宪政的发展。

尽管思想自由不应该受到控制,但现实告诉我们,控制思想绝非不可能。关于人的思想不可能被控制因而不可能不自由也并非事实。第一,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干涉或剥夺人们的表达自由而变相限制或剥夺人民的思想自由。因为,国家权力无法干涉人们的内心思考,但却可以干涉人们思想的表达,而没有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播,人们就会失去信息源、失去观念的碰撞和不断完善而无从思想或正确地思想,人们的思想就会逐渐的枯萎甚至死亡,思想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二,国家权力可以通过剥夺人们的信息自由或向人民灌输错误甚至有害的信息、理论而引诱或逼迫人民错误地思想。

现实中,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被侵犯往往是间接的,政府或个人总是通过侵犯公民的其他权利达到侵害公民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目的,因而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对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的保护。就我国法制现状而言,当前应该对一些表现公民思想的权利进行立法,尤其是十几年仍然呼之不出的新闻立法!尽快出台新闻法对于思想自由以及言论自由都有着超越一部法律本身的意义。

细究‚个人自由以及自由主义‛

个人自由即指我们大多数人所指,是一种最为广义的普遍人身自由,再为深刻一点则上升到精神层次。而自由主义则是个人自由的一种广化,也是个人自由的一种集中体现。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自由主义看作是自由主义的另一种表述。自由主义对个人及其自由有独特的看法。个人有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有充分的自由权来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每个个人在享用自己的自由的同时都应该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权利。每个人都具有其独特的个性,但在价值上却是平等的。我们所公认的一点:自由的价值是不证自明的,不需要外在的托词。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有个人自由的权利。当然,个人自由的原则意味着自由的个人有权不服从专横的外部强制,也意味着自由的个人有义务不对他人行使强制。如康德所说,‚只有使每个人自由的程度未超出过可以同其他一切人的自由和和谐共存的范围,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享受自由。‛

‘结语’

篇3: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不同传媒体制对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 新闻专业主义的相关理念和实践策略对中国和世界传媒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吴飞教授《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一书, 通过对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批判的基础上向从业者传播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理念, 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声誉。

如今, 在中国通过几代新闻人的实践, 发源于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也初具中国特色。这些年来, 在中国新闻界也越来越多出现用事实说话、报道“三贴近”原则、反对有偿新闻等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新闻专业主义实践的解读, 展望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本土化改造。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源头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媒介针对当时新闻媒介所盛行的煽情主义和商业主义, 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建设性意见。最终, “专业主义”作为各方观点的一种妥协, 在多种力量的博弈中逐渐确立。

传统上, 新闻不是专业 (profession) , 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专业人士” (professionals) 。在当时的社会, 人们对专业人士的认识仅限于医生、律师、建筑师或教授, 他们受过专门的教育, 受人尊敬, 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当时的新闻工作者大都是印刷行业的发行人或工人、学徒, 他们的经济能力较差, 社会地位较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变得越来越规范化, 人们对新闻工作者的印象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逐渐成为评判社会舆论的仲裁者。

大多数学者认为,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和商业主义盛行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理念, 其精神内核是报道的客观、真实、全面、公正、自由。

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就是要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不为任何利益集团服务, 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

在实现媒介功能时, 新闻专业主义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中立性和客观性。中立性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报道要坚持中立标准, 不偏向任何一个利益集团, 成为全体人们的代言人,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同时又要做好人民的教化者, 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客观性则要求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不加入任何的个人情感, 准确、客观地进行新闻报道, 提高新闻报道的专业性。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理想是美好的, 但在现实社会中有时往往很难实现。西方学者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 现阶段的某些新闻并没有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 存在一定的偏见。而且, 新闻报道也不可能是完全中立的, 毕竟新闻不同于自然现象, 它是新闻工作人员对客观事实进行高度选择后的解释。所以, 有些学者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但尽管如此,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发展和普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操作的职业判断标准, 自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确立以来,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在《南方周末》和《华尔街日报》两份报纸上的不同诠释

(一) 两份报纸简介

《南方周末》是一份基于地方面向全国发行的周报。创办于1984年, 以“在这里, 读懂中国”为办报宗旨, 以“正义、良知、爱心、理性”为基本理念。在国内较具影响力, 也是发行量相对较大的新闻周刊。

《南方周末》作为地方周报, 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以党的新闻工作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认真执行“积极、正向、均衡、稳健”的编辑方针。报纸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热点和焦点, 通过全面、深入、生动地反映和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 向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时代信息, 为我们更多的了解中国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效讯息。

《华尔街日报》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日报, 其报道侧重金融和商业领域。在创办初期, 《华尔街日报》的发展并不好。1931年, 巴尼担任该报主编, 为《华尔街日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其逐渐有了发展方向和自己的风格。巴尼在任期间, 对报纸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使该报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改革的具体内容如下:在不影响表意的前提下, 用平实的语言报道商业信息;提供对来自政府新闻的详细报道;避免使用艰涩的商业术语和行话;扩大报道范围, 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的报道, 等等。以上改革措施为该报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今该报已成为全美的主流大报, 对美国和全世界的商业、金融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持续的影响。1940年以后, 由金融专业性报纸发展为以金融为主的综合性报纸。1999年,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评选“走向21世纪的美国21种最佳报纸”, 《华尔街日报》名列第三。

(二) 《南方周末》与《华尔街日报》新闻精神的相似性

1. 两份报纸分别是中国、美国较具影响力的报纸, 在政

治新闻方面都成绩突出, 能够真实报道时下政治相关的真实讯息。

《南方周末》是扎根于广州面向全国发行的地方周报。位于头版的新闻图片及报道同其主打评论《方舟评论》通过对社会热点及焦点的关注, 让读者能够透彻了解时下讯息。同时, 也因此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在读者群中形成的这种影响力使其在报刊行业小有名气。

《华尔街日报》历史悠久, 它对新闻自由的坚持和笃信使得它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业界卓有成效。时至今日, 《华尔街日报》在华盛顿的政治报道方面仍然是美国新闻界的一面旗帜。

2. 两者的调查性报道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草根心态是《南方周末》从业者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 对于弱势群体, 《南方周末》常常是持同情与关怀态度。《南方周末》主打的调查性报道大多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对弱者的同情、悲悯和一以贯之。

《华尔街日报》则体现了西方揭丑运动中诞生的调查性报道的传统, 以写事为主, 强调调查研究的原创性, 把深入的采访和大量资料的分析对比相结合。通常报道时间持续很长, 篇幅也较长, 并经常以连续报道的方式出现。

3. 两者都体现出极强的专业自觉。

曾经在学界有过中国新闻是否有必要“职业化”的争论, 最终也没有结论。而《南方周末》从实际出发, 避开“职业化与党性原则是否有冲突”的争论, 明确在内部加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南方周末》从报纸理念、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践行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多年实践表明, 《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

《华尔街日报》体现了西方传媒业界优秀的职业素养:存疑和勇往直前。

(三) 两者新闻精神的不同点

1. 报道的立场不同。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的地方周刊, 始终坚持以党的宣传方针为指导, 跟随党的脚步, 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它大都为正面宣传, 符合主旋律的要求。《华尔街日报》则充分发挥其社会的守望者的功能, 以揭丑和暴露为主, 常常揭露政府或某些官僚的不法恶劣行为, 这符合西方媒介监督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新闻精神。

2. 新闻理念不同。

在中国, 新闻媒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属于党和政府, 受党和政府的领导;在西方, 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监督者, 是一种平行关系, 扮演着监督政府、服务公众的角色。

3. 代表势力不同。

《南方周末》作为国内的新闻周报, 其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同时也决定着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的是党和政府。《华尔街日报》则是一种权势集团, 不是国家势力, 凭借着一代又一代从业人员坚韧不拔的勇气、决心和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影响力开创新闻事业。

三、新闻专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本土化发展

不同传媒体制对新闻专业主义基本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 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对中国传统的新闻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推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吴飞教授在《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一书中特别指出:回顾新闻专业主义在西方产生和传播的过程, 其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践行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困惑和坚守”。而“如果要将作为舶来品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付诸中国新闻改革的实践, 就必须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如何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进行本土化改造, 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一) 注重新闻从业者的人格养成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人的角色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优秀的新闻人的第一特质是对专业主义的追求, “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 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正直感和责任感, 这也是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根本保证。

(二)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对新闻工作者队伍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 提高行业规范标准, 赢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如今, 新闻界难免会出现一些记者受贿、有偿新闻等等违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事件, 这无疑是缺乏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表现。

(三) 强调理性的报道风格

《南方周末》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它的报道风格趋向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标准:不媚俗、不煽情, 注重整体真实, 强调理性的报道风格, 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准确、公正地报道客观事实。

(四) 在网络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导向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媒体迅速兴起, 为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权利。这一现象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契合。然而,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 不乏滥用新闻自由的现象, 这深深地考验着监管者的社会责任。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力很大, 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要做到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同时, 兼顾社会责任。以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为首的出版自由委员会在其经典性的《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报业》文件中正式号召新闻媒介专业化, 提出新闻自由的实践需要社会责任的监管, 新闻人既不能光讲社会责任, 忽视新闻自由的充分运用, 也不能滥用新闻自由, 而是要将两者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

摘要:新闻的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 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的反权威精神。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报道, 将事实完整地传递给读者。新闻专业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 其目标是为全体人民服务, 不代表某一团体的利益。文章对中西新闻专业主义进行了详细介绍, 分析了中外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异同, 并对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本土化改造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南方周末,华尔街日报

参考文献

[1]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哈贝马斯著, 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年.

[3] (美) 新闻自由委员会, 展江 (译)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百度百科.新闻专业主义, http://baike.baidu.com/view/118012.htm.

[5]百度百科.南方周末,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78.htm.

[6]百度百科.华尔街日报, http://baike.baidu.com/view/226083.htm.

[7]哈贝马斯 (著) , 曹卫东 (译)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第120页.

[8]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新闻与传播评论 (2002年卷) [C].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3:123-138.

篇4: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

自由是平等的前提。鲲鹏是自由的,蜩、鸴鸠,甚至蝼蚁、瓦甓,都是自由的,因而它们都是平等的。它们的区别只是“大小之辨”而已。大者有大者的自由,小者有小者的自由。造物主造就了各下相同的生命,也就为各个生命赋予了各不相向的自由。造物主是公正的。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值得骄傲的。但蜩与鸴鸠穿梭跳跃于蓬蒿之间,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和幸福。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分出高低贵贱,正是人类。当然,由于鲲鹏、蜩和鸴鸠都“犹有所待”,它们都不能进入“逍遥游”之境,它们的自由是相对的。这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寓于平凡与简单之中的深刻的辩证法。庄子那博大的心空,给万物洒下了一片爱的甘霖。

泽雉,一种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是享受天赋自由的代表。择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非常渺小,渺小得使人不屑一顾。是的,与鲲鹏相比,泽雉确实渺小,就是与蜩和鸴鸠相比,泽雉也是不幸的,因为泽雉的生活太艰难。泽雉有没有别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畜乎樊中”,被人关在樊笼里豢养,饮食无忧,舒适安逸。但泽雉硬是“不蕲畜乎樊中”,选择了这种艰难的生活方式。在泽雉看来,“畜乎樊中”,尽管舒适安逸,但没有了精神自由和乐趣。泽雉不满足于“神王”,它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由。尽管泽雉不可能实现“逍遥游”,但它有自己的追求。因此,泽雉又是高大的。难道我们不应该给泽雉投以尊敬的目光吗?

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心为物役,这种人,比泽雉相差得太远。在《达生》中,修养极高的庄子,对这种人,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他是猪!

有人认为,庄子追求的是绝对自由,是无政府主义。其实不然。庄子所理想的“逍遥游”,是一种精神境界,或日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总觉得,庄子的“逍遥游”与马克思所讲的“自由王国”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当然,我无意作这样的对比。是的,庄子确实说过,他的“逍遥游”是“无几无待”的,他的那位“逍遥者”也是超凡脱俗的,但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如果始终不能摆脱一切羁绊,如何才能得以提升呢。我们更应该看到,庄子认为,人之得道,并实现“逍遥游”,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炼的结果。

就拿我们都熟悉的“庖丁解牛”来说,庖丁解牛,手、肩、足、膝,各适其位,动作协调,声响和谐,竟宛如商汤王《桑林》之舞曲,合于帝尧《经首》之节拍。这哪里是在宰牛?简直是在表演音乐舞蹈。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之大美。

在一旁观看的文惠君,完全被庖丁高明至极的技巧所征服。庖丁刚一气呵成地完成那一套协调和谐的宰牛动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还未来得及“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就迫不及待地问:“技盖至此乎?“

我在学校读书时,曾学过这篇课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老师的答案简单明瞭:熟能生巧。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看庖丁是怎么问答的:

庖丁认为自己出神人化的技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只能“折”之;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只能“割”之;经过三年的磨砺,庖丁终于“以神遇”,达到了神、行合一的境界,解牛时“游刃有余”。二是遵循了“道”,即“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否则,再怎么练习,也找不到诀窍,徒劳无功。

庖丁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就可以到达自由之境界。这个“天理”,这个“自然”,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古往今来,凡是遵循“天理”和“自然”的人,都是自由的人。庖丁在宰牛这个行当里,是自由的,甚至可说是“逍遥者”。如果庖丁在别的方面也能“依乎天理”、“因其自然”,那他在别的方面也一定是自由的。庄子认为,庖丁之道的要害,就是“缘督以为经”。“缘督”就是人的清气循督脉而行,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顺乎自然,切不可伤天害理。

既然庄子发现“缘督以为经”是通向自然的惟一途径,那庄子肯定会在这条道路上跋涉的。是的,为了自由,为了“逍遥游”,庄子一直在作不懈地努力。

——关于生死。生,是自然的。生之形体与和谐,皆是自然赋予的。死,亦是自然的。自然的生,是快乐的;自然的死,亦是快乐的。人们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既然如此,人们既要善待生,也要善待死。既然生,就要生活得幸福,就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既然死,就要豁达地去死,带着幸福和快乐去死。因为,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他的歌,是为自然而歌,为天理而歌。他在自己死前,立下了遗嘱:“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庄子不愧是自然之子。

——关于得失。有所藏就有所失,无所藏就无所失。“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最安全的办法是“藏天下于天下”,无所得,就无所谓失。

——关于毁誉。对待毁誉,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关于贫富贵贱。贫穷,并不是坏事,而是造物主善意的关怀。富贵,也不一定是好事,一味地贪富求贵,犹如“畜乎樊中”,身心没有自由,甚至有时还惹来杀身之祸。

——关于权力。庄子在濮水边钓鱼,心地坦荡,光明磊落,悠然自得。楚威王派两个大夫来请他出山为相。他“持竿不顾”。反问那两个大夫: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箱笼装着它,用华贵的丝绸覆盖它,珍藏在庙堂之上,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对方的答案当然是后者。于是,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他拒绝了权力,选择了自由。

那么。庄子是否由必然王国到达了自由王国,从而进入“逍遥”之境了呢?我们可以解析一下“庄周梦蝶”。庄子很清楚,他与蝴蝶是有区别的。那为何在梦中,又分不清彼此了呢?这是因为庄子羡慕蝴蝶的逍遥自在,恨不得自己化蛹为蝶,去“栩栩然”。然而,只有在梦中,庄子才能化蛹为蝶。但庄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梦中。现实中的庄子,还不能做到“无己”,因而他离“逍遥游”的自由之境还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也许是一生都无法到达的。

庄子不是圣人。

篇5:读《安静》有感2000字

杭老师

郭富城-郭富城

2不管是从别人嘴里听见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谁都不能说了解自己,旁观者的角度是客观的相对比较清晰透彻,那谁又是跟着旁观者眼中的自己去改变?那反过来说,谁又一直想着谁谁应该怎样改变然后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想法不同罢了!

在我工作的地方,书架的一角,一眼就看到与我性格截然相反的一本书——《安静》。说是截然相反,那是从别人客观的评价加上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我并不安静,比较热闹,能说会道,甚至嗓门大!就是这样的情况,我却有这样的习惯——将自己的经历、想法写下来,将来给自己的孩子看。后来我学会安安静静地沏一壶茶,选择一本书,看上一下午,以此来提高自己写日记的水平,期望着自己写的这些东西能带给孩子正能量。

云朵经过天空的时候是悄然无声的,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看到的人知道,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朵云。也是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里面的内容悄无声息地划过我的大脑心房,这个经过很缓慢,最终当云朵消失也只是投进了地球的怀抱。是的,这本书的内容对我多少是有影响的,能够丰富我自己的内心,让我修身养性。而这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着痕迹,可能第一印象已经难以改变,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以前的存在只是为了验证你以后的变化,不是没有了消失了,而是有了更深的内涵。

这本书让我最有触动的不是告诉你要如何修身,如何安静,如何放下暴躁的心,而是通过很多例子自然而然的让你平心静气,认真地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得里面的第二辑——《灵魂的在场》,在这一辑里面主要都是关于人们面对死亡时的各种例子,看上去有点沉重,其实不然。

各种例子都是告诉我,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因为所有人生下来就已经预示了衰弱最后死亡,所有人其实都是残疾的,没有绝对健康的人。身体遇到各种情况的时候,哪怕再恶劣,都应该被尊重,要对自己负责,不光是身体,也是思想!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有着很多年治疗癌症末期病人经验得医生。有一天,当他翻开《死亡与死亡过程》时,他的认识很自然地发生了一个转折,用他的话说,他到那时为止所认同的医学常识被轻易地推翻了。他从一开始就用常人的思维思考,觉得应该用瞒着癌症晚期的病人并且和病人的家属不断的安抚病人的方法来争取癌症患者每一分每一秒,可是当癌症患者看到自己的病情并非如此时陷入了深度的恐慌,开始怀疑那些虚假的说明和空洞的鼓励。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和讨论这件事,唯有当事人被排除在外。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了:那个即将死亡的人究竟是谁?最终这个医生得出结论:病人有权知道与自己的生命有关的重要信息,有权决定怎样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在被告知了真想以后,病人诚然会感到绝望,但这种绝望要比那种因为被欺骗然后又识破欺骗所感到的绝望要好得多,他至少可以由于受到信任而产生出自己面对的尊严感和勇气,并且又可以在坦诚的气氛中与医生和家人进行正面的交流了。有的时候为病人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其实也是对病人的折磨,因为病人时刻被病魔折磨着,那想想安乐死有时候或许会让病人更加容易接受,固然亲人痛苦,可是患病的是患者而不是患者得亲人!后面就继续写了作者在其他书籍上看到的类似例子的感想。

我也是通过作者周国平所描写的有感而发,我从这一辑看到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正因为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必须要去面对的问题,比如婆媳关系,比如面对自己的另一半,()比如面对自己的事业,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自己用怎样的心态和高度去考虑问题,然后化解问题。周国平正是通过不同的例子,告诉我正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去选择让当事人都能够接受的方法,这个时候就不需要隐瞒,需要的是适当的合理的沟通。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高度在摇摆,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没人可以准确地说看书就一定是好的,自己观念的变化可能就在一瞬间,可能需要试验过之后才能产生化学变化。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也只是我的理解,文学本就没有正确答案,可能有人会说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说我根本不了解这本书要表达的意思,也可能有人会说我的年龄不该这样去理解,一知半解却又理解得过于深奥把自己都绕糊涂了,当然也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不是有过一些不一样的阅历才有了这些见解等等。我记得相声界有名人物郭德纲在接受采访时说过,阅历跟你的年龄无关,阅历只跟你经不经历有关,有的人十五岁就经历了一些事,所以他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有的人五六十岁了,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事情,那他就不会真正明白去感同身受,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解读这样的经历。

而我,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以前如何,认可自己的不认可自己的大有人在,这些都像云过天空一样,我都会听,随着我理解能力的提高,突然有一天我经历了发现别人已经经历过才跟那时候的我说些自己的见解,然后会有更深的理解以及觉悟;可能别人也没有经历过,没关系,也听,因为或许有一天真的用上了体会到了,那这种有预见能力的人更值得敬佩!

篇6:读《春牧场》有感2000字

xx 青心理

前几天有朋友跟我说我的公众号有1年没更新了,说如果再不更新就取关了,我允诺说最近会更新一篇,千万不要取关。于是在允诺之后又酝酿了几天,决定要写了之后又要想,写点什么呢?我已经决定再也不要像给自己布置小作文那样写公众号了,太累。写写我这两天看的书吧。

我花了两天时间,在地铁上争分夺秒地看完了李娟的羊道三部曲之《春牧场》,又看了《前山夏牧场》和《深山夏牧场》各自的一小半,这种写祖国大地犄角旮旯的人们如何生活的书总是会引起我的兴趣。其实在几年前我就看过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当时就被她的文字深深吸引了,除文风质朴外,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活更吸引我。我记得《阿勒泰的角落》里有一节描写一个通体雪白的小兔子,被关在黑乎乎的煤场的笼子里,于是边境民族的生存环境就被我想象成黑乎乎的煤场,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雪兔一样纯洁无污染。在看《羊道三部曲》时,这样的想象却被作者纪实的文字打得落花流水,因为哈萨克牧民的生活其实是及其不讲究的,比如他们会用装过牛粪的盆子装面,把嚼了无数次的泡泡糖黏在衣服扣子上,等空闲时再抠下来继续吃……不过打击归打击,当作者描述起哈萨克女孩如精灵般穿着鲜艳的红雨鞋,踏在如塑料般绿的草地上时,我还是要忍不住心向往之。

几年前我看过类似的一本书,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那本书讲述了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使鹿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在那本书里,鄂温克族人与大森林无比和谐地共处着,他们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又是他们最亲密的亲人。在森林里,驯鹿只吃春天的嫩芽、娇嫩的地衣和苔藓,只喝山泉水,像是森林里的精灵一样,被鄂温克人呵护着。鄂温克人只住简单搭制的希楞柱,那里面有常年不熄的火种,希楞柱的天窗是开着的,住在里面的人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我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击中了,被原始的、天然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击中了,时隔几年,我终于实现了多年夙愿,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来到了书里所说的鄂温克人聚居区,但是到了之后我才发现,我能到达的最远的远方其实是改良过的“远方”,传统使鹿鄂温克人和这个“远方”的距离,和我与这个“远方”的距离,其实差不了多少。

在政府为鄂温克人搭建的敖鲁古雅居民区,一个专门的旅游景点里养着几头驯鹿,驯鹿被散养在一小片区域里,游客可以上前去摸他们,如果你花20块钱,就可以买一篮又干又脏的苔藓,亲自喂给驯鹿,不远处,有人在叫卖着驯鹿肉串,20元一串。而东北常见的傻狍子的待遇都要驯鹿好一些,它们好歹被圈养在围栏里,和游客隔开了一段距离,被人们称作精灵般的的驯鹿,却因为更为出名,就要被迫与游人接触。

书里不是说驯鹿是很怕生胆小的动物吗?它们怎么会这样被游客近距离地接触?书里不是说鄂温克人把驯鹿当亲人吗?为什么有人靠这个赚钱呢?书里不是说鄂温克人从来不吃驯鹿肉吗?这个20块钱一串的肉串到底是什么?

我记得加西亚。马尔克斯写过一篇文章,叫《巨翅老人》,天使落入凡间,被关起来与鸡同笼,时不时要受到人莫名其妙的殴打和欺侮,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大抵就是如此,人们心想,天使又如何呢?如今还不是被关在鸡笼里?

我安慰自己说,这帮人已经不是纯粹的鄂温克人了,真正的传统的鄂温克人在山上的猎民点里,而要去那个猎民点需要颇费一番功夫,像我这样的普通游客是不会有决心去到那里的,那里的驯鹿不被人打扰,更不会有驯鹿肉串这种东西的存在。但是后来司机又说,猎民点的点长——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的玛利亚。索,现在住在莫尔道嘎森林公园里,如果你想去看她,需要包个几百到几千不等的红包才能见到她,我们在敖鲁古雅已经失望透顶,又被这几百上千的红包吓了一跳,已经没有心情去莫尔道嘎了。唉,原来即将消失的民族,就会像即将消失的珍稀动物一样,被关起来供人参观,那些付了红包的人去看了又会怎么想呢?会不会说:嗐,“最后的女酋长”又如何呢?不过是一个骗钱的老太太。现在想起来,我多希望司机说的是假的啊!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想我即使真的受李娟的文字感染去新疆旅行,也再不会妄想着去近距离接触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了。他们是新时代的牺牲品,平静的生活被现代生活打破,最辛苦的他们成了落后者,使鹿鄂温克族就是历史书上的“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他们仅仅是安安静静地活着,莫名其妙地被扣上“原始人”的帽子,然后经过了一系列改造后,这个民族只剩下了100多人,哈萨克牧民也成为了中国最后的游牧民族,供他们游牧的地方将越来越少,他们成了少数中的少数,然后被敏锐的文字工作者们发现并纪录下来,经过了文字滤镜般的渲染之后,他们又被读者们赋予了庄严的使命——请一定继续这纯洁的生活呀!然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剩下的这么一丁点人肩负如此沉重的延续民族传统的使命呢?那被纪录了的生活,已经被人所铭记,被我这样的毫不相干的人所熟知且向往,成为了混沌社会中的一抹明净,也许它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而曾经过着这样生活的人,他们被历史的洪流裹挟着,有人改变了航向,有人拼命坚守着,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小,传统的力量越来越小,但是我们谁有资格去指责那些改变了航向的人呢?如果改变了方向可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那就尽管这样做吧!

历史已经生成,生活还要无奈地继续呀!

我想在文末附上一首诗,席慕容为鄂温克小伙子维佳所写的《悲歌二零零三》,政府要收回鄂温克人的猎枪,维佳不肯交,于是抱着猎枪跳下了山崖,所幸无大碍。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就在此刻

我用双手交给你的不只是一把猎枪

还有

我们从来不曾被你认可的生活

我们祖祖辈辈传延的虔诚的信仰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从今以后

我已一无所有

除了灵魂里那一丁点儿的自由

你啊

你始终是哪个难以说服的多数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你为我所规划的幸福

并不等同于

我的幸福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

眼前是一场荒谬的灭绝和驱离

失去野兽失去驯鹿的山林

必然也会逐渐失去记忆

要怎么才能让你相信啊

在未来

我们将以绝对的空白还赠给你

或许

你丝毫不需为此费神

历史殿堂既然是由你构建

总会有足够的金箔和殷勤的工匠

来为你的信仰你的坚持塑上金身

所以请别再试着用任何方法

前来探寻我们的踪迹

我向你保证

我向你保证啊

我已经是使鹿鄂温克最后最后的那一个

篇7:读《白夜行》有感2000字

狒狒

在未真正读《白夜行》之前,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了。所以,临近放假前去图书馆借来此书带回家捧读是“早有预谋”且“精心策划”过的。

封面上,一个小男孩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漫步前行。明亮的光线将他们的影子映射在地上,看似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温馨而美好,让你以为这是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纯爱故事。可当你翻开小说就会发现,一切都只是表象,自己竟毫无意外地被这些表象给欺骗了。那不是一个温馨暖人,关于青梅竹马的美丽故事,恰恰相反,书中讲述的是一个个充满绝望、令人压抑的故事片段,一切都只是美丽的幌子罢了。

《白夜行》的作者是日本的名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想必很多人对东野圭吾都不陌生,除了《白夜行》这一鸿篇巨制,他的《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幻夜》、《恶意》等作品也广为人知。

据悉,《白夜行》出版后引发关于人性残酷与恶的激烈争论,东野圭吾说:“我将人性之恶残酷地暴露出来,只是想使人回头,想留住一丝人性的温暖。”

“我把故乡大阪所有快乐的部分写成了《我的晃荡的青春》,阴暗的部分写成了《白夜行》。”

我在读《解忧杂货店》时感受到的是暖意融融,如泛舟湖上;可读《白夜行》却让我对人性之恶感到不寒而栗,读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书中人物的故事中逃离出来,久久无法释怀。

“看完《白夜行》整个人都好了,让人猛醒原来自己当前的生活已经如此美好。看完《白夜行》整个人都不好了,得要几天时间才能缓过来。看完《白夜行》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但并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因为印象太深刻,不会像看其他书,过段时间忘记了起情节还可以再看一遍。”

这是在读《白夜行》之前看到过的一段话,当时没读过小说,所以对这段话无感。可当自己也读完《白夜行》一书后,开始被这段话深深触动。自己作死在深夜里读《白夜行》,一读便不愿放下。精巧的布局,细致而缜密的构思让人读了欲罢不能,书中似悬非悬的线索让人沉浸其中,赤裸裸的人性之恶又把人猛地锤醒,心中生发出无限感慨,以致长夜未眠。

尽管早已知道书中结局,可唯有当自己在看完最后一句“她一次也没有回头”时才愿意相信一切,所有的寒意,压抑与绝望在最后一刻终于从心中一齐迸发出来,心中对雪穗最后的期待也从此完全破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欲哭无泪的心塞,于是心中久久颤栗无法释怀,情绪一度低迷。彼时,彻底的黑夜,恍如白昼。

我在想,亮司也会期待雪穗最后的回头吗?

关于《白夜行》,我曾和室友讨论过亮司与雪穗之间的关系。室友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只有共生,即使有爱情的成分在,那也只有亮司对雪穗的爱,而雪穗对亮司只有利用和共生。关于他们之间是爱情还是共生,我不敢轻下言论。亮司爱雪穗无疑,亮司坚守着无望而凄凉的爱情,可雪穗,是爱亮司的吗?

很难说雪穗爱亮司,终其一书,都未见她与亮司有过一言半语,亮司为她牺牲了太多太多,甚至可以说亮司的所作所为、所有行动都只是为了雪穗,到最后甚至牺牲生命以保全雪穗。可到头来,在他死的那一刻也得不到她的一次回头,只换来了一句“我不知道他是谁”和“她一次也没有回头”.也很难说雪穗不爱亮司,书中借侦探今枝之口道出,雪穗之所以对筱冢康晴的求婚一直不肯给予正面答复是因为“她心中可能另有其人”,侦探今枝认为“这个人”是筱冢一成,书中警察笹垣也说亮司和雪穗之间是互利共生的枪虾和虾虎鱼关系。

但有人说,“另有其人”的“其人”其实是亮司,雪穗其实也是爱亮司的,只是由于雪穗心中对豪门和权力欲望的贪婪太深,深到可以让她不择手段去夺取所有可以夺取的东西,深到可以让她牺牲一切,包括她对亮司的爱。

雪穗与亮司之间到底是纯粹的互利共生关系还是存在着爱情,全凭我们这些读者自己体会,“是不是爱情”的问题也依靠读者对爱情的定义和理解。我不懂这样深刻难懂的爱。

一开始,我期待雪穗也是爱亮司的,我期待亮司的付出能得到她的爱;可后来,我希望她没有,她配不上亮司。

室友说,她不能接受书中最后的结局,作恶多端的雪穗为什么在最后依然能得到亮司的保护而不用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人间还谈什么公道正义?

我也对雪穗在书中的结局感到难以接受,亮司纵身一跃,选择用生命保护雪穗,用死亡带走所有的秘密,而雪穗华丽地转身,不再回头,继续她耀眼的生活。

可是,失去最后亮光的雪穗真的还会活得那么耀眼吗?

雪穗的生命本就没有太阳,长久以来都是凭着亮司这一亮光活在人群中,如今亮司死去,她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一点点光亮,她的灵魂也终于在亮司坠楼的那一刻被燃烧殆尽。从此,她连走在白夜里的机会也不复存在,她要永远躲在黑夜之中,接受黑夜的一点点侵蚀,直至生命枯萎。我想,这样的结局对雪穗来说其实就是最大的惩罚吧。

不幸的童年,贪婪的欲望,扭曲的人性,悲凉的结局,畸形的爱。

语录摘抄

1.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2.女人这种动物,分明毫无必要,也爱观察别人。

3.不管什么事情都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4.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

5.为什么所有向光明世界的努力,却塑造了这样残忍黑暗的你我。

6.我的天空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7.曾经拥有的东西被夺走,并不代表就会回到原来没有那种东西的时候。

篇8:读《论自由》有感2000字

如此之类仰慕的话、赞美的词已经有太多, 太多, 定会将我的声音淹没。没关系, 我依然乐意拾人牙慧, 重复的说, 唯愿对那个时代, 报以独属于我的一份关注, 还有心意。

独立之人格, 与先秦贤人孟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武不能屈”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份不为世事转移的执着信念, 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脱俗, 一份冷眼旁观的质疑和清醒, 是为士之品格。这种理念、人格、气度得到历史的认可, 成为历史的栋梁, 也守护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然而, 在这正统的价值观念下, 在这历史栋梁的荫蔽下, 是否也生长着一些草本、灌木、枝枝蔓蔓呢?我想,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既如此, 那我们是放任其自由蔓延, 还是一并剪除?

历史与文化是多元化、多视角的。无可否认, 生命对于美好的事物有其本身的坚持, 然则更多时候, 社会价值体系却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此, 生命、爱情、自由的取舍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恒久话题。有视信仰重于生命之人, 自然就有惜命之徒。正因这个世上为自由、为信念、为追求祭奠出生命亦无悔的人们总是少数, 所以才更为难得可贵。大江东去浪淘尽, 淘不尽的是“贰臣”。很多时候, 人渴望活着, 还渴望活得好, 于是搭上历史的顺风车, 便胜过一路荆棘的走过。不然, “过江之鲫”“随波逐流”这些精妙的汉语词语何来出处呢?

在社会、历史、文化大变革来临之际, 保全自己是人之本能, 其次是选择如何生活。如此, 知识分子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上就出现了分歧:如王观堂先生, 思想为前朝思想所化者, 必死国;如陈寅恪先生者, 感时伤世, 冷眼旁观, 非暴力不合作;再如陆侃如、冯沅君、高亨、翁文灏等学者, 则为积极进取者。历史真的很有趣, 数百年一个轮回, 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又要面临一次文化抉择。观陈寅恪先生一生, 都颇具魏晋林下之风, 尤其晚年, 在为当世所容和坚守学人操守之间艰难跋涉。无奈, 可叹, 修竹终不敌风刀霜剑严相逼, 为乱世所折, 然其著述与人格, 则成百年绝响, 与日月同光。

在陈先生人格光辉的映衬下, 陆侃如、高亨等学者政治心态、文化人格不免沾染了太多尘埃, 若明珠蒙尘、暗淡无光。他们缺的, 正是可独立于世界、独立于寰宇、独立于人类文明之自由之思想, 因此, 必然会依附于社会主流思潮, 就像紧紧抓住可以看到的那个思想的浮木, 方才不至于在急流中迷失和消亡。也或许, 他们未尝没有坚守独立自由人格思想的初衷, 只是, 他们是在精神守护和物质社会追逐的拉锯战中输掉的一方。

先秦时, 诸子以其个人魅力在中国五千年的学术文化史上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当世亦不免怀才不遇, 流离颠沛;魏晋时期, 知识分子以个性鲜明的群体形象登上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舞台, 自此可说是饱经风霜, 翻开《晋书》, 嵇康、吕安、张华、潘岳、陆机陆云兄弟、石崇、范晔、谢灵运……这个时代的文化史想来应是鲜血在浇灌吧。真是可悲又可叹, 知识分子本身从来都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 他可以为一个时代带来文化繁荣, 注入精神活力, 却必须依附于某一个阶级而存在。往往是在乱世, 学术因其生存空间和政治意义的膨胀而焕发生机, 一旦权力的天平倾斜, 百花争艳被修剪成一枝独秀的时代模式势必启动。于此尴尬困境, 独立、自由实属不易。陈寅恪先生坚守独立自由之人格思想, 足见先生思想信念之坚毅, 但也离不开他个人的学界声望和学术权威。然狂风暴雨之中, 大树岿然而立, 小树难免风雨飘摇, 力不从心。

独立自由是人格, 随波逐流是人性。强权之下, 人格被摧折, 人性被扭曲, 文坛万马齐喑, 文人战战兢兢。有人把知识分子比作女子, 身似无根之浮萍、随风之蒲柳, 虽是轻薄, 但有一点不错, 便是作为弱者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历史和时代的呵护。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 应是自由的、民主的、包容的。还文人一个美丽的梦, 还他应有的自由、自尊、自信, 乃至自负和清高, 是否也是人文关怀的一个命题, 是中国梦的一种美丽。

逆风如解意, 容易莫摧残。每个个体都有他独具特质的心路历程, 对于高亨、陆侃如这样一流的学者, 世人在批判、嘲讽、惋惜的同时, 是否还需给予一份理解和同情?

附诗:

《偶观〈十三妹〉新剧戏作》

涂脂抹粉厚几许, 欲改衰翁成姹女;

满堂观众笑且怜, 黄花一枝秋带雨。

红柳村中怪事多, 闲人燕北费描摹;

周三狡计原因尔, 邓九甘心可奈何。

《贫女》

绮罗高价等珠玑, 白叠虽廉限敢违。

幸有阿婆花布破, 挑灯裁作入时衣。

《高唱》

高唱军歌曲调新, 惊回残梦太平人。

如何鹤发开元叟, 也上巢车望战尘。

参考文献

篇9:读《支离歌》有感2000字

李小军

灵台作家石凌女士的小说《支离歌》读完了。作品中的故事、人物却深深地驻在了我的心里,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晃动在我的眼前。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

我和石凌是老乡,也曾经是同行。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是《灵台教育》杂志的主编。《灵台教育》就是在她手上诞生并成长起来的,至今已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她也从此走进了我的视野,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此后便经常能读到她的文字。

石凌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人也长得美。像这样才貌兼具,内外双修的女人是不多见的,至少在我们这种小地方。

石凌是一个很勤奋、有毅力、很执着、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女人。这些从她的文字中都可以读出。她发表过很多文章,也出了好几本书。但我系统地只读过三本。其中两本是散文和随笔。一本叫《且行且吟》,一本叫《素蓝如瓦》。没想到她居然能写小说,而且写得这么好,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说实话我是出于想了解一下的目的向石凌索要了一本,没想到我被真正吸引住了。

《支离歌》写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中国西北农村与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事情。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变革期、转型期。好多事情都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一切都可能发生,“瞬间”也会消失。用《支离歌》中的话说,就是:“这是一个天天都在诞生梦想,时时都在毁灭希望的时代。”一大批人,包括农民、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国家公职人员,甚至一些政府官员纷纷涌向那个像磁场一样的地方去淘金,去逐梦。江海岩、孙玉涵、袁宏涛、江海珍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都经历了艰难地挣扎和卓绝地努力,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磨难和打击,有些甚至是致命性的。可以说是饱经沧桑、遍体鳞伤,从肉体到灵魂都经受了洗礼。不能说是脱胎换骨,但与原来相比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是多方面的,有外在的有内在的,有收获有损失,有欢笑也有泪水。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大课堂,现实给他们上了很好的一课,每个人都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得到了很多启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光有梦想、有知识、有技术、有力气、有同情心、有正义感是不够的。既要学会低头拉车,又要学会抬头看路。尤其是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开放城市你得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学会应付各种场面,学会抵制各种诱惑,学会保护自己。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我想江海岩他们在经历了一番磨难之后应该省悟了吧。如果本书还有续集,如果主人公还是这几位,我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必然是另一番景象吧。

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这不光是对人,对社会、对国家亦是如此。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书中所描述的:工厂遍地开花,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农村逐渐空壳化,开发区里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管理混乱,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高,老板的法制观念与员工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治安混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官商勾结、腐败问题蔓延,农村贫穷落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增多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好在我们党我们国家早已觉醒,好多问题已经解决,有些问题正在解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现在的岭南已非昔日,现在的农村已非昔日,现在的中国更非昔日。一切正朝着更强、更好、更美的方向发展。

《支离歌》结构严谨、构思精巧,语言通俗流畅、叙事冷静客观,描写细腻充分,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每一个章节都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前后贯通。每一个人物的出场,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是那么自然、顺畅,丝毫没有做作拼凑之嫌。后面的人物后面的故事在前面都有伏笔都有预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不会使人产生很突然、很断崖的感觉。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情绪始终随着主人公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是痛苦着他们的痛苦,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忧伤着他们的忧伤。我憎恨江海岩,同情并埋怨孙玉涵,又为袁宏涛的事着急、担忧、抱不平。在小说的结尾,为孔秀芳送葬的场面让我心灵震颤,潸然泪下,使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想到了许许多多像孔秀芳一样的农村父母。因为我对作者描写的农村太了解太熟悉了。

最让我钦佩的是作者的大胆。一是为了突现人性,直面两性关系,对性的描写细腻而充分,有西方经典的神韵。二是以批判现实主义的态度审视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时期,作品直面现实,对社会问题与人性丑恶毫不避讳,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正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用作品中冯一楠教授说给江海岩的话说:“你不应该和其他人一样沦为赚钱的机器,而应该肩负起启迪智慧唤醒大众的责任。”这句话实际上是作者说给自己和广大知识分子的。

要说还有什么美中不足,我个人认为就是太过灰暗和悲惨。书中的男人大多受尽磨难、九死一生,而且兽性十足。书中的女人大多滥情,把与男人上床当成了一种挣钱的手段,这些女人似乎没有矜持和防线,就连玉女孙玉涵也未能摆脱世俗,成了男人的猎物。让人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农村妇女孔秀芳本是一个伟大母亲的形象,但因与同族中多人有染,而且有违伦理道德,使她的形象打了折扣。江海岩的扭曲、变态,江海珍的婚前失身、行为放浪似乎都与其母亲有关,让人在同情其不幸的同时难免产生憎恶和痛恨。也许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和巧妙安排。因为只有暴露的越充分越彻底,认识才会越清楚、越深刻。

篇10:读《摆渡人》有感2000字

(三等奖获奖作品)

作者:金融学院 17级金融6班 林宇思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选择的故事,也是一个15岁小女孩的成长与救赎之路。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为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望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地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她在荒原中,遇见了崔斯坦,他在一路上拼命地保护她,迪伦渐渐地喜欢上崔斯坦了,在他的引导下来到天堂的彼岸。然而走过分界线后她便再也见不到崔斯坦,对崔斯坦的思念让迪伦痛苦,逐渐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她决定逆着危险重重的荒原回到起点,和崔斯坦在一起。命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发生了无法预料的转变。故事里的人物仅仅有迪伦和崔斯坦,这一段长达十几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们两人相伴。书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所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书本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还隐藏着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冀,你都不一定会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便为每个灵魂安排了一个摆渡人,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路途。每个行走在荒原中的人们,都将天堂视为自己灵魂的终点站,他们拼尽全力地向着自己的理想与幸福奔跑,却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风景。但是迪伦和崔斯坦却是个例外,在荒原中,迪伦遇见了男孩崔斯坦,她的灵魂摆渡人。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他让迪伦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陪伴在她的身边,不离不弃。他们一起躲避恶魔的利爪,艰难地携手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渡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她的灵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经保护过的灵魂,即使自己身处险境,依然对世界和他人充满好奇,富有同情心,还有只属于少女的娇羞与悸动。两人在荒原中相伴行走的故事是整本书中最温暖的一段:他们从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恋,像一对儿真正的小情侣一样聊天,心动,争吵,拥抱……这一切在危险的荒原之中显得那样弥足珍贵,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再远的旅程,终需有一别。两株刚刚萌发的爱情幼苗,被一块看不见的帷幕隔在了冰冷的两个世界。

迪伦终于来到了天堂,传说中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然而对她来说,失去了爱人的陪伴,天堂不过是座散发虚幻光芒的荒凉城堡。她注定要为爱寻找,以前是父亲,现在是崔斯坦。她想念他的陪伴,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与灵魂的双重代价,即使等待着她的,是跌入黑暗的炼狱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初走荒原,崔斯坦是她的摆渡人,而再次返回时,没有了摆渡人,迪伦靠的是自己,是自己强大的信心和信念!每一次黑夜的降临都意味着死神恶魔的呼唤,迪伦说,她不再害怕看到恶魔了,那是因为,心里有了坚定的爱,就有了无畏一切的胆量。终于再次见到崔斯坦,他们的角色打了个颠倒,迪伦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我们一定要回去!”15岁的迪伦再没有了是不是带小熊的犹豫不决,再没有了面对不符合心愿的生活环境而在心底产生的怨怼,她有的只有对爱的向往和坚守!果然,爱带来了奇迹!“她看着他出现在自己的世界里,如痴如醉。”紧张的我怎么都不肯放下手里的书,一直在读到这句话时,才放心的合上书,抬了眼,看一看窗外的绿树,深深的吸入一口满含桂花香的空气,来平复一下自己紧张的思绪,终于一起回到这个世界里,心才可以放下,为迪伦和崔斯坦而放下。

其实,这个神秘的灵魂摆渡人可以说是自我投射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己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在将要溺水时获救,在深陷淤泥时被扯出来,在不知道方向时被指引。所以,与其说两人相伴,还不如直接说,每个人的荒原最终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独而坚定的走过。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引领的,却是自己。其实,摆渡人,就是你自己!给了我们希望的摆渡人,其实,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希望!自己给予了自己的救赎!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不能说急于去寻求帮助,急于去依赖于别人,万一别人也是无能为力,那我们该怎么办?怨恨别人?还是说嚎啕大哭?都不是,我们要知道真正可以让我们度过难关的人只有自己,真正的灵魂摆渡人只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勇气,信念和毅力,才可以得到让自己真正的救赎。当我们必须直面生存和死亡、灵魂的毁灭与爱情的永生之艰难选择时,自己应该怎么走才能不让自己后悔?

上一篇:参观名人馆新闻稿范文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