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2024-04-08

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共13篇)

篇1: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薇薇

过去,相较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朋友亲人,对待曾经的爱人却是相当苛刻。比如,恋爱的时候会拿一些小事儿去衡量是不是真的爱我?有没有足够爱我?若干年后会不会一直这么爱我的?为这些傻问题去自我纠结或纠结他人。

用老公自己的原话说:“不堪回首,那段身心俱疲的日子。”我会把他气得不知所措,而被气走的他,最终又不得不捧回一束花来哄我。他问我:“告诉我怎么做你才会开心呢?”而现实状况是“有时真不知该怎么办好,不照你说的做不对,照你说的做还是不对。”而这种状态在婚后一直持续了近两年,当然纠结的问题不再是具体的字面上讨论的爱与不爱,是衍化到生活中爱的行动多和寡,爱的觉悟高与低。

过去,我甚至都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无形中对身边亲密的人施加过太多压力和不愉快,在此说声抱歉。后来,意识到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曾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缺陷,或是情商不足或是脾气不佳。直到现在,读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我隐约从这本书中找到可能导致以上情形的原因。小时候,2-5岁间我是在外婆那养,后面是和奶奶一起长大的,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导致既便是成年后的自己,也会有缺少爱、安全感相对匮乏的感觉。所以在恋爱期间以及婚姻的头两年,我就像一个“老孩子”,在丈夫这里弥补着已逝去的“金色童年”。好在我丈夫的心理状态发展的很好,面对过去我的无理取闹,他都无条件的顺从,回馈地是满满的爱和包容。作者的观点是,一个人会因意识上的问题造成一生的不幸。如果女孩在童年没有得到父亲的肯定和夸赞,长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较失败,原因是她会依恋一个男性,是依恋不是爱,她会想方设法地得到这个人的肯定,没完没了的纠缠爱和不爱她的问题,此时她需要的不是爱,还没有上升到爱,而仅仅是一个肯定。

我想说的是,那些在幼年童年时的某些特殊经历,是会对成年后的自己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幸运地有机会得到释放或弥补还好,如果一直压抑着得不到释放,是会影响一生的幸福感的。而曾经发生过的压抑,只有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得以释放,即便是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也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弥补期或发泄期。如今的我很快乐,也很感恩,感恩有机会全程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极了。

我们成人以玩水会把衣服弄湿弄脏的理由限制孩子,却忽略了玩水是他此刻的发展需要,也想不到玩水玩沙的孩子也在动脑也在创造。我们教孩子玩具应该这样玩不是那样玩,对他说了无数个“不是”“不对”,却不知自己可能限制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大大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自以为耐心地纠正孩子树叶是绿色,不能涂红色的,却没想到其实孩子有自己观察发现事物的能力。

一个月前,我拿桃花和树叶给墨墨涂色时,她抓起一支笔,就把桃花和树叶都涂成同一种颜色(当时没去纠正)。可令人惊奇的是,就在上周,我拿出同样的桃花和树叶给她涂色,她从24支彩笔中挑出粉和绿,说:“妈妈,树叶是绿色的,桃花是粉色的。”并给涂上了正确的颜色。所以说,不要低估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创造的能力,教会灌输给孩子与孩子自己思考总结发现是有区别的。孙瑞雪说:“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就是自由。”“就算我们说的都对,又能怎样?儿童认识世界的经验成人不能替代。”

每一位父亲和母亲都是爱孩子的,就像母鸡爱小鸡,狮子爱它的宝宝一样,尤其当孩子刚刚降临这个世间,那么小,那么无助,吃喝拉撒睡玩儿无一不需要依赖大人,小小的他无论如何哭闹我们都对他充满爱意充满耐心。但是随着他渐渐长大,独立思考建立后,这种“爱”恐怕不是每位父母都能做到的。你想东,他向西;你挖坑,他填土。想不发脾气都难。可是,你却不知道在大声对孩子吼叫时,他是有多恐惧多无助。

前两天,正要给墨墨读《大嗓门妈妈》的绘本,墨墨忽然神情慌张,直对我说:“妈妈,这本书讲过了,这本书讲过了。”(其实我没讲过,也不知道书的内容)把它放一边,墨墨貌似很惧怕这书,又赶紧把它塞进被子里去了。当时我纳闷,平时一个故事要讲好多遍才肯罢休的呀!爸爸说他曾讲过一遍,我翻了翻,讲地是一位大嗓门企鹅妈妈冲着小企鹅大声吼叫,那声音把小企鹅震得四分五裂,脑袋身体翅膀嘴巴屁股双脚眼睛都震掉到宇宙海里热带雨林等不同各处,企鹅妈妈找到所有碎片,把它们缝到一起,并向宝宝道歉的故事。当然不是每个孩子看到这绘本都会像墨墨这般恐惧。但故事中孩子的无助,就像书中企鹅宝宝自诉的那样:“只有双脚依然站在那里,然后开始不停地奔跑……我想寻找,但眼睛却在宇宙里……想大喊,但嘴巴却在山顶上……想飞翔,但翅膀却在雨林里……"虽然是幼儿绘本,但更像是写给大人看的。你觉得呢?

我们常常以自己的愿望,自己想象中的理想模样去塑造去教育孩子,却忘了生命的模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构建出来的。正如作者所说:“你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就依赖于你这样点点滴滴的和他生活的情景,而不取决于你大脑中的某一个愿望。所以,所有的愿望都取决于你在跟孩子交往的过程中如何去做!”

篇2: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安镇实验小学华益

与其说被作者的观点吸引了,不如实话实说是被作者描述的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深深吸引了,因为她所描绘的现象跟我儿子曾经经历过的与现在正在发生着的一切是多么的相像。带着好奇读完全书,读过后欣喜满怀,豁然开朗,对“爱”和“自由”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个没有玩过水玩过沙,没有领略过大自然的美,没有和同伴追逐嬉戏过,没有发自内心大笑过的孩子,虽然浑身披挂着知识,确可能离幸福很远。”这是本书前言中的一段话,也是我一直践行的观点。没读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其实我所想的我所做得少之甚少,如井底之蛙,非常狭隘。

儿童处在一个弱小的状态,需要成人来帮助他成长。但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成人来塑造儿童的精神。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人的发展、人的精神必须从感觉中发展。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里成长之上的。因此,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

读完全书,接受了一次理念的刷新:儿童的智力来源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因为拥有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孩子从不会停止成长。长大成人后,他不会象父辈一样历经坎坷寻找自我。因此,他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创造力,无人能撼动的尊严与自信„„

篇3: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 有这样一段话:

“书中选编的文章, 发表在30年来出版的几百本《甘肃教育》杂志上。这些文章, 在篇幅上或长或短, 在切入点上总能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 或表达自己对当时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或就学生在学习中不良的学习习惯提出解决办法, 或尖锐地批评学校出现的诸如教师在校外兼职、腐败等不正之风……”

从中不难看出, 《教苑漫笔》是一本选集。又因为所选文章都来自《甘肃教育》杂志, 所以, 它的作者群体是广泛的。在我阅读该书的过程中, 每看到一个标题, 每看到标题下面的作者姓名, 每看到文章内容中的一个个铅字, 就似乎看到了不同年代教育战线上忙碌着的教育工作者的身影……掩上书卷, 想到他们对教育的执著和理想, 在我脑海中, 一个个陌生而又温暖的人名, 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来。

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凡、普通的。他们有家庭, 有喜怒哀乐, 也有悲欢离愁, 但不管怎样, 几十年以后, 当我们通过文字认识他们时,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他们的世俗生活, 而是他们对待工作时的一片赤诚之心———满怀

时至今日, 我们仍然在大力倡导给学生“减负”。在《教苑漫笔》这本书里, 有一篇《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责无旁贷》的文章,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问:“减负”与推行素质教育是否水火不容呢?从这一问题出发, 作者先从学生的负担开始分析, 将学生负担总结为“六多、一难、一重”。“六多”:辅导材料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一难”:学习内容难;“一重”:心理负担重。在此, 我们试想, 如果作者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活动, 能对学生的现状作出如此准确的分析吗?

在文章接下来的部分, 作者开始分析这些现状形成的原因。只有抓住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才能对症下药,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思维方式, 基于作者长期、积极的思考, 没有思考, 就不会有真知灼见。而作者积极思考的基点, 正是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教师的工作重心应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 转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上来。这无疑对教师知识的‘量’和‘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对教师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一是从轻量型结构向重量型结构转换,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信息拥有量迅速扩张的态势;二是从单一型结构转向复合型结构, 以适应知识发展的一体化趋势, 因此新型教师不再只能掌握一种知识, 而应成为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人才。每一个教师学、宗教等方面都应有所涉猎;三是从封闭型结构向开放型结构转化, 以适应开放性时代的要求,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快越好。”

对如何教育学生,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直思考着的。正是因为这一点, 他才能从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这篇文章的“文气”所在。当一篇篇这样的文章集合起来, 汇集成一本书的时候, 也就形成了一本书的“气势”。《教苑漫笔》这本书的“气势”在于, 每篇文章中都流露出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怀有的梦想, 爱和梦想最终凝聚成一股雄浑的力量, 给后来者奋发向上的动力。

在阅读《教苑漫笔》的过程中, 对教育工作者的爱和梦想, 我是这样理解的:爱是从事教育事业的基础, 有了爱, 才会认真对待教育工作, 也才会产生梦想。爱是梦想产生的基础, 而实现梦想, 则是对爱的升华。

篇4:道即自由:读《庄子》有感

自由是平等的前提。鲲鹏是自由的,蜩、鸴鸠,甚至蝼蚁、瓦甓,都是自由的,因而它们都是平等的。它们的区别只是“大小之辨”而已。大者有大者的自由,小者有小者的自由。造物主造就了各下相同的生命,也就为各个生命赋予了各不相向的自由。造物主是公正的。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值得骄傲的。但蜩与鸴鸠穿梭跳跃于蓬蒿之间,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和幸福。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分出高低贵贱,正是人类。当然,由于鲲鹏、蜩和鸴鸠都“犹有所待”,它们都不能进入“逍遥游”之境,它们的自由是相对的。这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寓于平凡与简单之中的深刻的辩证法。庄子那博大的心空,给万物洒下了一片爱的甘霖。

泽雉,一种生活在草泽中的野鸡,是享受天赋自由的代表。择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非常渺小,渺小得使人不屑一顾。是的,与鲲鹏相比,泽雉确实渺小,就是与蜩和鸴鸠相比,泽雉也是不幸的,因为泽雉的生活太艰难。泽雉有没有别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畜乎樊中”,被人关在樊笼里豢养,饮食无忧,舒适安逸。但泽雉硬是“不蕲畜乎樊中”,选择了这种艰难的生活方式。在泽雉看来,“畜乎樊中”,尽管舒适安逸,但没有了精神自由和乐趣。泽雉不满足于“神王”,它追求更高层次的自由。尽管泽雉不可能实现“逍遥游”,但它有自己的追求。因此,泽雉又是高大的。难道我们不应该给泽雉投以尊敬的目光吗?

一味地追求荣华富贵,心为物役,这种人,比泽雉相差得太远。在《达生》中,修养极高的庄子,对这种人,还是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他是猪!

有人认为,庄子追求的是绝对自由,是无政府主义。其实不然。庄子所理想的“逍遥游”,是一种精神境界,或日是一种精神状态。我总觉得,庄子的“逍遥游”与马克思所讲的“自由王国”有很多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当然,我无意作这样的对比。是的,庄子确实说过,他的“逍遥游”是“无几无待”的,他的那位“逍遥者”也是超凡脱俗的,但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如果始终不能摆脱一切羁绊,如何才能得以提升呢。我们更应该看到,庄子认为,人之得道,并实现“逍遥游”,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炼的结果。

就拿我们都熟悉的“庖丁解牛”来说,庖丁解牛,手、肩、足、膝,各适其位,动作协调,声响和谐,竟宛如商汤王《桑林》之舞曲,合于帝尧《经首》之节拍。这哪里是在宰牛?简直是在表演音乐舞蹈。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之大美。

在一旁观看的文惠君,完全被庖丁高明至极的技巧所征服。庖丁刚一气呵成地完成那一套协调和谐的宰牛动作,“提刀而立,为之四顾”,还未来得及“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就迫不及待地问:“技盖至此乎?“

我在学校读书时,曾学过这篇课文。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老师的答案简单明瞭:熟能生巧。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看庖丁是怎么问答的:

庖丁认为自己出神人化的技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初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只能“折”之;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只能“割”之;经过三年的磨砺,庖丁终于“以神遇”,达到了神、行合一的境界,解牛时“游刃有余”。二是遵循了“道”,即“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否则,再怎么练习,也找不到诀窍,徒劳无功。

庖丁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只要“依乎天理”、“因其自然”,就可以到达自由之境界。这个“天理”,这个“自然”,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古往今来,凡是遵循“天理”和“自然”的人,都是自由的人。庖丁在宰牛这个行当里,是自由的,甚至可说是“逍遥者”。如果庖丁在别的方面也能“依乎天理”、“因其自然”,那他在别的方面也一定是自由的。庄子认为,庖丁之道的要害,就是“缘督以为经”。“缘督”就是人的清气循督脉而行,当行则行,当止则止,顺乎自然,切不可伤天害理。

既然庄子发现“缘督以为经”是通向自然的惟一途径,那庄子肯定会在这条道路上跋涉的。是的,为了自由,为了“逍遥游”,庄子一直在作不懈地努力。

——关于生死。生,是自然的。生之形体与和谐,皆是自然赋予的。死,亦是自然的。自然的生,是快乐的;自然的死,亦是快乐的。人们不能选择生,也不能选择死。既然如此,人们既要善待生,也要善待死。既然生,就要生活得幸福,就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既然死,就要豁达地去死,带着幸福和快乐去死。因为,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妻死,他鼓盆而歌。他的歌,是为自然而歌,为天理而歌。他在自己死前,立下了遗嘱:“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庄子不愧是自然之子。

——关于得失。有所藏就有所失,无所藏就无所失。“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最安全的办法是“藏天下于天下”,无所得,就无所谓失。

——关于毁誉。对待毁誉,最好的办法就是忘记。“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关于贫富贵贱。贫穷,并不是坏事,而是造物主善意的关怀。富贵,也不一定是好事,一味地贪富求贵,犹如“畜乎樊中”,身心没有自由,甚至有时还惹来杀身之祸。

——关于权力。庄子在濮水边钓鱼,心地坦荡,光明磊落,悠然自得。楚威王派两个大夫来请他出山为相。他“持竿不顾”。反问那两个大夫: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箱笼装着它,用华贵的丝绸覆盖它,珍藏在庙堂之上,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呢?对方的答案当然是后者。于是,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他拒绝了权力,选择了自由。

那么。庄子是否由必然王国到达了自由王国,从而进入“逍遥”之境了呢?我们可以解析一下“庄周梦蝶”。庄子很清楚,他与蝴蝶是有区别的。那为何在梦中,又分不清彼此了呢?这是因为庄子羡慕蝴蝶的逍遥自在,恨不得自己化蛹为蝶,去“栩栩然”。然而,只有在梦中,庄子才能化蛹为蝶。但庄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梦中。现实中的庄子,还不能做到“无己”,因而他离“逍遥游”的自由之境还有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遥也许是一生都无法到达的。

庄子不是圣人。

篇5:读《爱和自由》有感

每当这个时候,舆论的发酵点之一,就是父母这一项重要工作竟然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父母这一项工作,从天而降。你甚至不用做任何事,就获得了爸爸妈妈这个角色。

我的闺蜜孕中期,有一天说她自己前晚看怀孕生娃的帖子,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会喂奶,吓得睡不着觉。后来看到别人帖子里说,小娃娃一生下来自己就会吸奶,才终于不紧张了。

我这个比她老资格的妈妈,第一反应是,耻笑她,“哈哈笑死我了,是啊,娃自己会吃奶的。”

后来仔细想想,虽然我自诩要学习做一个好妈妈,但是看来“不用学习,养娃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念在我心里也还是非常顽固的。

这几天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深以为然,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首先简单概括一下这本书:

爱是独立的前提,自由是成为自己的前提,有了爱和自由,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作者的核心理念来自蒙特梭利教育观,0-6岁是孩子“吸收性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知识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否以其自我发展的方式探索世界,慢慢从感觉走向概念。父母,能做的是以稳定的精神状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体验平台,给予爱,给予自由,帮助他,满足他成长的需要。并且,不错误邀功。这样,孩子才能创造一个完整的自己。

触动我心的部分原文摘选:

1、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用一种方法来隔离孩子的内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个知觉上

2、家长要准备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的精神

3、孩子是自我教育的···你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的帮助最重要的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在关键时刻爱过他,你唤起了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让他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4、爱和自由,美和理想

5、每一位父母必须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

6、当妈妈很“倒霉”,你必须多爱孩子,不能多爱自己,因为孩子是依靠爱而走向成长,走向独立。

7、宁可不给孩子一颗好心,也要给他一个好脸

8、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有了自由就能选择感兴趣的,因为有兴趣,就能反复做,在反复练习中,产生专注力,也会产生有序。因为长久的专注,儿童会逐渐感知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规律。这就是纪律最早的形成。

9、因为有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10、即使是孩子,玩耍也没有意义,从中不会得到什么。···儿童真正的状态是,坐在那里长久工作。

11、对于儿童来说,顺从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想一想爱情的面纱尚未揭开时互相暗恋的爱人,她请他做点什么时,他是何等的荣耀。

12、环境必须是有生命的···如果一个成人的生命状态是僵化的、封闭的,那么所营造出来的家庭环境也必然是缺乏生命的,这样的环境将会制约孩子的成长。而如果成人的状态是开放的、流动的,那成人将能够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和成长,并协助儿童成长。

13、我们太喜欢说教,这是我们受压制太多,没有办法对付成人,只好对付弱小的孩子。

14、6岁以后的“吸收性心智”消失,开始接受知识。

15、儿童自我学习的抽象能力其实要求很高,是很多成人早已丧失的能力。···1、惊人的注意力及全神贯注的`能力;2、相当的自主和独立判断能力;3、期待着接纳真理与事实的信心。

尼莫九个月,有时候我也会发懒,只想着感觉把他哄睡,自己好玩手机。有时候会觉得他做的所有动作都是无意义的,不想观察他。

看了这本书后,我偶尔很认真地观察他,偶尔会发现即使是这么小的婴儿,虽然不会说话,但他所有的行为动作,都是出自一定的需要,有一定的章法的。就像书里说的,儿童是自我发展的。尼莫,他在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周边的环境,尽管很缓慢。

产假四个月结束后,我就去上班了。我有意识地在每天上班前和他说再见,告诉他我要去上班了,大概他五六个月的时候,爷爷抱着他在门口,我们就教他“拜拜”这个概念。但是到现在九个月了,他还没有主动举起手做“拜拜”这个动作,但是他八个月大时,突然就对灯这个概念有了感觉,我们也没有教过他,说”灯灯“时,他会抬头并举手。有时候能准确用眼睛看向灯并用手指到灯的位置,有时候灯在后方,他却举手指向前方。我并不知道他是真的理解灯这个概念,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让他在听到”灯灯“时会抬头举手。但是我隐约觉得,孩子确实是自我发展的。

会手膝爬之后,尼莫对床头柜很感兴趣,经常就往床头柜爬。我家床很高,我很怕他掉。爬到床边边,我就把他拽回来。今天我突然想在偷偷保护他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探索床头柜。连续四次,我发现他都以一样的步骤往床头柜上爬,先把右手伸出并放低,抓住垂到床垫侧面的床单,再伸出左手放到床头柜上。往前挪动一点,这时候两只脚已经在床边摇摇欲坠了。有时候会在这个位置,两手两脚撑着,维持一会。之后,放下右脚到床高一半位置的一个突出一点的横杠上,再慢慢把另一只脚也挪到这个横杠。横杠很窄,再下一步,就是支撑不住,倒在了我手里。反复反复,头上都是汗,但是不会一次就停止。我隐约觉得,孩子确实是自我发展。

篇6:读《爱和自由》有感心得

成年人给孩子的每一个动作和语言,孩子都在吸收,父母、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语言都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区分真假事物的好坏,无论好坏他都会吸收。

我们的老师应该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敏感时期都给予关注和指导。当孩子们“发展自己”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思维。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他们就会失去独特的思维能力。

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可以沉思很长时间,他可以想到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钟声从远处传来,那么他会感到这种感觉加深了,就像诗一样。蒙特梭利说,一个好的蒙特梭利老师,她的突出之处在于,当孩子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口钟,可以加深这种美好的感觉。

当一个孩子在0岁到6岁之间形成了健全的品格时,内善就成为了他的自然驱动,他一生都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在六岁之前很好地成长,他就更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思想、情感和人类科学理论境界。如果我们被某些东西所限制,那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

童年,尤其是从0岁到6岁,与成年人相比是人生的另一极。就像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一样。7不是6的延续。事实上,在六岁之前所奠定的是一生的基础,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某种学校,或某种知识的转变所做的准备。

篇7:爱和自由1500字读后感作文

新的学期,我把孩子送到了新的学校,虽然学校离家很远,我也没法天天看到孩子,也不能在孩子身边唠唠叨叨地嘘寒问暖。但是我的内心已经意识到了:我必须这么做。因为我已经从孩子身上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不让他学会独立,可能会耽误了他一辈子,也必将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我总认为: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好好的,让他衣食无忧,只管学习,其他什么不用管。这就是母爱最好的体现。可是我错了:每次出差我都会心神不宁,怕他衣服穿少了,书包整理好了吗?洗完头,头发吹干了吗?凡此种.种,唉!就是因为平时对孩子的照顾太多,以至于孩子这么大了还像个六七岁的孩子。自己也总觉得他怎么老是长不大,却没有发现时自己错误的放回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人。

看到这句话,我也思绪万千。是啊,想想他这么大了,除了读书,我们到他到外面走走的时间太少太少。有时候,甚至他想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的自由都会被我剥夺。我和他爸爸平时工作很忙,等到节假日只想在家休息,一点也不想动。我没有想到:孩子在这个阶段正是要接触这个世界的时候,应该多带他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自然美好的风光,让他的心情能够彻底放松下来,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平时我们和孩子沟通的太少,总是用自己主观的意识去告诉孩子:你应该怎么做,不许怎么做。却不会想到我应该在告诉孩子我的想法的同时,也听听他的想法,并通过沟通来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满意的答案。这样一来,孩子开心,自己也开心。否则,孩子会认为他只有接受的份,再也不想说出自己的看法。是我剥夺了他表达自己心声的看法的机会,同时,还葬送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和欧阳老师才接触了两次,但是从她的谈话中,我能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回头想想,老师才接触了孩子两三天,却已经把孩子身上的问题看得很透彻。而我和孩子天天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却还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以至于现在孩子的问题严重了,我才开始着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并没有正确地爱孩子,关心孩子,而对孩子而言,他也没有被真正地爱过。想想真是惭愧,我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幸运的是,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孩子来到新的学校,来到了西外这个大家庭。同时,他也幸运地成为了欧阳老师的学生。我相信:我的孩子有救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好反省自己,好好去看一下《爱和自由》这本书,从中汲取别人好的教育方法和经验。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我想只要我有心去做,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篇8:读《爱和自由》有感1500字

如此之类仰慕的话、赞美的词已经有太多, 太多, 定会将我的声音淹没。没关系, 我依然乐意拾人牙慧, 重复的说, 唯愿对那个时代, 报以独属于我的一份关注, 还有心意。

独立之人格, 与先秦贤人孟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武不能屈”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份不为世事转移的执着信念, 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脱俗, 一份冷眼旁观的质疑和清醒, 是为士之品格。这种理念、人格、气度得到历史的认可, 成为历史的栋梁, 也守护着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然而, 在这正统的价值观念下, 在这历史栋梁的荫蔽下, 是否也生长着一些草本、灌木、枝枝蔓蔓呢?我想,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既如此, 那我们是放任其自由蔓延, 还是一并剪除?

历史与文化是多元化、多视角的。无可否认, 生命对于美好的事物有其本身的坚持, 然则更多时候, 社会价值体系却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此, 生命、爱情、自由的取舍成为一个常谈常新的恒久话题。有视信仰重于生命之人, 自然就有惜命之徒。正因这个世上为自由、为信念、为追求祭奠出生命亦无悔的人们总是少数, 所以才更为难得可贵。大江东去浪淘尽, 淘不尽的是“贰臣”。很多时候, 人渴望活着, 还渴望活得好, 于是搭上历史的顺风车, 便胜过一路荆棘的走过。不然, “过江之鲫”“随波逐流”这些精妙的汉语词语何来出处呢?

在社会、历史、文化大变革来临之际, 保全自己是人之本能, 其次是选择如何生活。如此, 知识分子在生存方式的选择上就出现了分歧:如王观堂先生, 思想为前朝思想所化者, 必死国;如陈寅恪先生者, 感时伤世, 冷眼旁观, 非暴力不合作;再如陆侃如、冯沅君、高亨、翁文灏等学者, 则为积极进取者。历史真的很有趣, 数百年一个轮回, 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又要面临一次文化抉择。观陈寅恪先生一生, 都颇具魏晋林下之风, 尤其晚年, 在为当世所容和坚守学人操守之间艰难跋涉。无奈, 可叹, 修竹终不敌风刀霜剑严相逼, 为乱世所折, 然其著述与人格, 则成百年绝响, 与日月同光。

在陈先生人格光辉的映衬下, 陆侃如、高亨等学者政治心态、文化人格不免沾染了太多尘埃, 若明珠蒙尘、暗淡无光。他们缺的, 正是可独立于世界、独立于寰宇、独立于人类文明之自由之思想, 因此, 必然会依附于社会主流思潮, 就像紧紧抓住可以看到的那个思想的浮木, 方才不至于在急流中迷失和消亡。也或许, 他们未尝没有坚守独立自由人格思想的初衷, 只是, 他们是在精神守护和物质社会追逐的拉锯战中输掉的一方。

先秦时, 诸子以其个人魅力在中国五千年的学术文化史上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当世亦不免怀才不遇, 流离颠沛;魏晋时期, 知识分子以个性鲜明的群体形象登上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舞台, 自此可说是饱经风霜, 翻开《晋书》, 嵇康、吕安、张华、潘岳、陆机陆云兄弟、石崇、范晔、谢灵运……这个时代的文化史想来应是鲜血在浇灌吧。真是可悲又可叹, 知识分子本身从来都未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 他可以为一个时代带来文化繁荣, 注入精神活力, 却必须依附于某一个阶级而存在。往往是在乱世, 学术因其生存空间和政治意义的膨胀而焕发生机, 一旦权力的天平倾斜, 百花争艳被修剪成一枝独秀的时代模式势必启动。于此尴尬困境, 独立、自由实属不易。陈寅恪先生坚守独立自由之人格思想, 足见先生思想信念之坚毅, 但也离不开他个人的学界声望和学术权威。然狂风暴雨之中, 大树岿然而立, 小树难免风雨飘摇, 力不从心。

独立自由是人格, 随波逐流是人性。强权之下, 人格被摧折, 人性被扭曲, 文坛万马齐喑, 文人战战兢兢。有人把知识分子比作女子, 身似无根之浮萍、随风之蒲柳, 虽是轻薄, 但有一点不错, 便是作为弱者的知识分子也需要历史和时代的呵护。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 应是自由的、民主的、包容的。还文人一个美丽的梦, 还他应有的自由、自尊、自信, 乃至自负和清高, 是否也是人文关怀的一个命题, 是中国梦的一种美丽。

逆风如解意, 容易莫摧残。每个个体都有他独具特质的心路历程, 对于高亨、陆侃如这样一流的学者, 世人在批判、嘲讽、惋惜的同时, 是否还需给予一份理解和同情?

附诗:

《偶观〈十三妹〉新剧戏作》

涂脂抹粉厚几许, 欲改衰翁成姹女;

满堂观众笑且怜, 黄花一枝秋带雨。

红柳村中怪事多, 闲人燕北费描摹;

周三狡计原因尔, 邓九甘心可奈何。

《贫女》

绮罗高价等珠玑, 白叠虽廉限敢违。

幸有阿婆花布破, 挑灯裁作入时衣。

《高唱》

高唱军歌曲调新, 惊回残梦太平人。

如何鹤发开元叟, 也上巢车望战尘。

参考文献

篇9: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

一、反思让教育更精彩

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永远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人,而是要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过去,而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我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李希贵老师不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从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成长为全国知名教育家的吗?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而不是束缚人、压抑人,限制人。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是的,“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幼儿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语解释得淋漓尽致,我不由地为李老师的观点大声喝彩。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而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没有挖掘幼儿的潜力,总是希望他们的教育对象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但是肥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反思的目的在于自主监控自身的教育行为,从而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实现与幼儿共同成长。

在一次“分享玩具”的音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一起高兴地演唱歌曲,突然张彤小朋友说:“老师你扮演妈妈,我们扮演小朋友来唱歌曲吧!”我认为他的主意非常好,就和孩子们商量如何扮演得更有情趣,大家一致认为再有小朋友扮演“玩具”就好了,可是谁也不想演“玩具”,因为玩具不会动,又没有情节可以让他们自由发挥,大家只好拿出玩具汽车、布娃娃等协作表演。虽然表演比较成功,但是由于情节单一,孩子很快就失去了兴趣,我只好草草收场。活动后,我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回忆教学细节时突然我想起了一个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那里有一个场景就是晚上所有的玩具都“活”了,它们在欢迎新来的玩具“机器人”,这些玩具会说话,会跳舞,非常热闹,突然天亮了,它们立刻回到玩具柜里,又一动不动了。我想这个情节不是可以很好地解决今天孩子不愿扮演玩具的问题吗。第二天,我又组织孩子表演“分享玩具”这首歌了,我把《玩具总动员》的动画片段放给幼儿欣赏,接着我对孩子们说:“妈妈把玩具带回家的晚上,佳佳的家里也开了一场欢迎会,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欢迎的吗?”一说到这,孩子们情不自禁地表演了,他们一会像机器人一样走路,一会像小熊一样敲鼓,热闹极了。

合理的环节设计、科学的引导,给幼儿增强了表演的自信心。宽松的活动氛围营造出愉快、成功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帮助改进自己的教学,再经过实践尝试,使自己在反思中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反思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得到的成功,让我在专业成长道路上迈出一大步。

二、尊重让每个人感觉更重要

“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是李希贵老师独特的人文管理理念与实践。他心系广大教师,实实在在地关心教师,认真解决教师子女入学问题、就业问题,为两地分居的教师联系工作调动,为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教师病了,他到病床前慰问。节日到了,所有职工家属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一封贺卡。李希贵先生尽可能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让全体教职工发挥潜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们的主体性,从而使教师们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当一个人意识到“自我的独特价值”,当一个人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尊重”和“关注”时,责任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从而为主体性的发挥注入了持久而强劲的耐力。这点我深有体会。在我刚开始接任园长时,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老师们怨声载道、牢骚满腹、愁眉苦脸、不知所措。种种境况常常使她们自己也觉得无奈和困惑。最最让她们伤心的是:没人看得起。经调查,学校由于生源太多、硬件设施不合标准、教师配备少等诸多原因造成老师的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认为自己的地位低人一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买来了许多水果、瓜子,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先让老师说说当幼儿教师有哪些幸福开心的事?有哪些比小学老师优越的地方?老师们畅所欲言,有的说:“那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有时会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有的说:“小学老师有考试压力,作业很多,担子重,在校时间长”……这样,老师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消除了自卑,从而开阔了求索的视野,她们懂得了“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懂得了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快乐着孩子的快乐,喜悦着孩子的喜悦,梦想着孩子的梦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让园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约束,多一些尊重。这样教师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处处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读书,让之成为生命的存在方式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就看谁能坚持到底,做到了,就能让自己在教育工作中自由顺畅的呼吸。

一位优秀的幼儿老师,就要有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要让自己是一位嗜好读书的人,孜孜不倦探索的人。与书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与书为舞,我惊叹整个世界就是一本书;与书为舞,我顿悟我们的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让我明白了幼儿的成长过程,各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思维、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据此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运用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语言等;《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中的课堂实录和理论剖析,让我领会到优秀教师的风采,深感教学的艺术性,从而明确了自己教学之路的方向,尝试着为孩子营造艺术和学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与书为舞,使我一天天变得充实,一天天懂得人生的真谛,一天天实现教师的使命。

四、无痕教育,让之成为课程改革的精髓

李希贵教师有句名言:“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正是因为有了真爱与宽容,才有了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关照。

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话多么耐人寻味而又充满哲理。而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我们是否经常在进行着这种失败的教育呢?面对孩子的过错,忍不住训斥、指责。有的虽方式委婉,但多数仍是直面孩子的错误。殊不知,这种教育往往适得其反。教育无痕需要教师永远扮演问题遭遇者的角色。不是告诉、不是给予、不是灌输,而是退到思维的起点,与孩子一同探索。无痕的教育没有口若悬河,没有正襟危坐,没有训斥责备,没有伤心与眼泪,只有触动感激、心有灵犀、快乐成长。在突出幼儿主体作用的今天,教师的无痕迹指导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幼儿活动中,指导者以求教者、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并参与其中,使受教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并获得愉快的体验。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导,教育无痕应是教育者力求达到的最高意境。

作为一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也许我的生命中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通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应该像李希贵老师那样怀着满腔的赤诚对待我的每一天、每件事、每个人。

篇10:读爱和自由有感字

第一、儿童的成长与发育都遵从自身内在发展规律,不是大人教育而来,所以大人应该抛弃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让小朋友自己摸索成长!

第二、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感受,比如说刚出生的小孩就是用嘴来感受这个世界,所以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嘴巴里面,再大一点就要走路,喜欢玩滑滑梯,喜欢玩沙子,小孩都是在这些具体活动中感受与探索世界并形成智力的,要让他们自由玩耍,不要破坏他们的感觉,当儿童做得不对的时候也不要去纠正,因为幼儿期是感觉经验开创期,如果是从自己经验得出的结果,它就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但别人教的是别人的,感觉经验是不能代替的,创意是不能教的,比如说穿鞋,让他自己穿,他会从中感受很多,你帮他穿就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他穿错了,你也不要讲,他会慢慢发现秘密,找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他观察发现智力成长的机会,成人不应该灌输干预。另外在他建立概念的时候应该把对应的概念直接告诉他,比如说喜欢经常放手指在嘴里咬,就重复说“手指”,这样在他每一个敏感阶段,把相应的概念告诉他就会加快他的智力开发!

第三、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的一切。得到爱的孩子,独立性强(因为他有坚强的后盾),思维开阔(不用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专注发展)、自信(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发现秘密,不断成长,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记忆力好,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建立安全感。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等待、爱是盼望,爱是自律,不要对小孩坏脸色,更不能大声呵斥打骂惩罚孩子!

第四、自由和纪律。有了自由,孩子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反复做,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对于一些不好的习惯、行为我们不要去指责,也不用告诉他为什么(除非他主动问,这表明他在思考了),只需干扰,不要他接着做就可以了,比如说打人、抢别人的东西、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等,你把他抱走就好了,他会自己观察、总结规律形成纪律,大人需要的只是耐心与等待,等小孩自己发现规律,这样自己得出的规律才会遵守得最完全最彻底!

第五、成人的生命状态要是开放的、成长的,不能固步自封,这样才能感知到儿童生命的流动与成长,并协助儿童成长。生命的状态最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所以在大自然中人更加宁静、愉悦、有创造力,小孩子特别是初生儿最容易引起大家的关爱,更能唤起人心底的善念。如果你的生命状态是很强盛的,不断发展的,你就能给儿童创造一个富有生机的环境,这样的一个环境,儿童能从你身上感知到,并且吸收到能量,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每个小孩都是天使,都是真善美,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应该向小孩学习,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学习他们的成长方式,学习他们的努力状态,学习他们的真善美!

篇11:读爱和自由有感500字

户外活动更是宝贝们自由选择的重要显现了。一直以来我所经历的模式都是集体进出,虽然我们老师们在说蒙氏教育的时候也有说过孩子不想上课就可以不上课,但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之中,更多时候会因为师资不足没办法对不想上课的宝贝照顾到位而让所有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一起上课,一起游戏。在一般的传统园里,一个小小的操场就是孩子们的户外游戏场所了,而在这小小的操场上孩子们还被要求不能随意的奔跑,因为要参加到班级的集体游戏中去。操场周边的花草,树下的落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请孩子远离。当初我并不了解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那些小草,当请他们扔掉时,他们是那么的舍不得。当我在爱如是看到宝贝用捡来的树叶和小花做手工黏贴成画时,我终于明白了,孩子的生命,与一切事物都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连结,他们内心的纯真带引着他们感受自然,融入自然,他们的心与万事万物连结在一起,那么的自由,那么的快乐,那么的轻松!而那些被限制了的孩子们,他们被逐渐的拉离了与自然的连结,他们的活动每天都是跑、跳、滑滑梯,自由好像不曾存在。

在爱如是,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由。爱如是大厅里有一张大沙发,宝贝们每天都会在沙发上不停地爬上跳下,在沙发的两边是书架,其中一个是很漂亮古董架,有宝贝就会从沙发上爬到古董架的格子里躺着,看到这一幕,我的心有被冲击到了。原来可以这样玩!如果可能,我也好想把自己的身体挤进那漂亮的古董架格子里去,去真真实实的感受身体、感受空间,感受那些格子给我带来的各种阻碍,感受各种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被允许而不被干预!

孩子对规则其实是有很强的遵守意识的,但曾经一年的教学里,规则总是被打乱。时而好些时而又是乱糟糟,在规则这一块,就是反反复复很不稳定。到最后,遵守常规都成了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这可能有待商议,因为从全局来看,成人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这也就说我们从根本上的做法就已经不正确了,又如何能期待孩子们去遵守呢。),孩子又怎能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呢。在爱如是,规则也是必须要遵守的,但我发现,宝贝们更容易顺从这些规则。宝贝们很自由,他们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在规则面前,他们很愿意配合。这就是自由与纪律,因为他们在自由中做自己,有了自己内在的规则,所以外在的规则也就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形成一种自发的纪律。

曾对自由中的规则的理解是,在一个圈中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也就是说给孩子的自由就是这个圈内的范围,给孩子的规则就是你不要超过这个圈。现在慢慢的了解到,自由中的规则是不能那样去理解的,因为那个圈上规则实在太多太多了,那不是真正的自由,那只是我们成人所能接受的空间而已,那也不是真正的规则,那只是我们成人的害怕、恐惧与焦虑。是的,对在自由中遵守规则是比较难理解的,但其实也没那么难。孩子的内心对规则有着天性的敏感,要想孩子真正的遵守规则,就必须先给孩子自由,让他能做他自己。试想,如果你的全身都被铁链锁着,你的身躯,你的四肢都不能自如的行动,而这时,有人要求你快走或者要你去取一份报纸,请问这时的你会遵循这个人的话语吗?答案当然是不会。当你被束缚时你想做的就是挣脱束缚,会做就是不停的挣扎,带着全身心的伤痛挣扎不停。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自由,不能做自己的主人,不能遵照自己内心的发展规律去成长,他的内心必定是痛苦的。而这痛苦,更容易激出孩子的叛逆心理,当你对他有要求时,他反而会向你要求的反方向去做事情。我们常说孩子的叛逆,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叛逆,原来孩子的叛逆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他们必须通过叛逆来保有自我,彰显自我。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还有所有跟孩子亲密接触的人,请给孩子全然的自由吧,让他们真正的自由!我们的内心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被禁锢,而这些禁锢就这样被我们映射在了孩子们的身上,从此禁锢了他们的自由,使他们在自我的路上走得异常的艰难。就让痛留在我们自己身上吧,还给孩子他们本有的自由,做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人。

篇12:读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有感

《爱和自由》这本书的作者是孙瑞雪。这本书里教育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我和我身边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而我们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我们几乎都认为吃饱穿暖,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是对孩子的爱,而且总是用我们认为对的事情来教育孩子,而没有采用爱孩子的方式吗,孩子喜欢的方式让孩子来认识世界。我的确多数时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自己高兴时,孩子怎样都行,自己不高兴时,都不允许孩子这样、那样,甚至打骂孩子。其实我们这种样子也是一种孩子行为,我们经常说孩子乖时很开爱,不乖时很惹人讨厌,这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区别?我们没有和孩子走近,根本没有

篇13:在爱和生命之间,我选择自由

艺术似乎少有这样得意过。

至于我的目标,来之前在“bj798arts.com”上却好一番搜索未果,只好慢慢寻找。

“案”艺术试验室(& art lab)有些云深不知处的意味—如果路上遍布的水蒸气算得上云的话。它的白色标牌并不很起眼,走了好一阵才在798深处找到。实验室的入口开在一家小铺的旁边,差点错过。里面错落有致的分成了三层,上上下下颇有些地道的意思。

有着蒙、满、鄂温克血统的顾桃是条草原汉子,28岁的周宇和那些整天坐在电脑前编程的学生没什么两样。从外表上,你是不会把他们联系到一起的。

我并没想到采访的主角会是两个人,但老顾在电话里强调:他的同伴“很重要”。

两人来了以后我才发现,和google到“清新整洁”的照片相比,眼前的老顾才露出了本来的蒙古本色,需要仔细端详才能确定此人正是我要采访的对像。

“我当时就是个‘愤青’,和几个朋友整天除了喝酒还是喝酒”,采访开始后,老顾随手打开一瓶“大优”。说实话,在冬天很少见到用啤酒解渴的。但当时,已经拿白酒当水喝的老顾和他的画家朋友们除了每天激烈地阐发对艺术的畅想以外,没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越喝越痛苦。直到某个夏天的晚上,喝得头痛愈裂的老顾把头放进了冰箱里面开始了严肃的思考。“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当朋友们把满脸冰茬的老顾从冰箱里拉出以后,他开始了追寻生命真正意义的“北漂”生涯。

开始岁月并不是漂着的,而是在北京亚运村的一间地下室里“埋着”—还是地下二层。“那时刘欢就在我们上边住,开着吉普,抽大雪茄。我们在屋里抬起头看到的是从上面下来的一根根的上水管和下水管。”为此,老顾的一个朋友宁可去郊区租平房也不住在这里。朋友来看老顾时,指着管子说:“哪天厕所那根裂了,你就有的乐了。”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人一直在自得其乐。老顾趁花店处理时买了几支花放在屋里摆上,在放不住之前拿去晒干,把干花放在空矿泉水瓶子里继续摆着瞧。老顾还用画画剩下的亚麻布把花20块钱买的沙发包上,“看过《列宁在1918》么?就是那样的大沙发。”说这话时,老顾很兴奋。

在我们这间被称作会议室的小房间里,阳光位于从墙角唯一的窗户上方斜射进来。很舒服,有些像老顾提到的地下室。

就是在这“连别人脚后跟都看不见”的日子,老顾始终高昂地活着。画画在当时的北京并不是件能换碗饭吃的行当了,于是老顾拿起相机,拍起人像。“当时娟子、冯海这一批人已经起来了,没法跟他们去争,只能靠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去争取别的客户。一来二去,靠着选景和模特,揽住了一批客户,从地下走上来了。”有了钱的老顾却很快感到了极度的乏味,“生活变得很辛苦,没意思,我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创作”。

当老顾还是顾小朋友的时候,他很诧异为什么父亲每年都要离开一段时间。等到回来的时候,满头长发,胡子一大把,就像野人一样。但父亲却总能带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装着鹿心血的桦树皮小盒子,还有不少叫不出名字的玩意儿。再过段时间,总是有些穿着打扮和蒙古人不同的挎枪的大汉来找父亲喝酒。直到后来,他才知道那是鄂温克人,一个历经各种苦难却始终不屈的民族。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最早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以渔猎为生。1698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鄂温克人被清政府迁移到大兴安岭的嫩江支流流域。人数不多的鄂温克人被清政府编为八旗,驻守爱晖、齐齐哈尔、伊犁、乌鲁木齐这些在晚清并不太平的地方,很多人在战乱中死于战场。抗战期间,由于侵略者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加上天花、伤寒等疾病蔓延,到1945年鄂温克全民族只剩1000余人。解放后人口才逐渐增多,据2000年的统计,总人口约有30505人。

生活在大山中的鄂温克族人勤劳、勇敢、淳朴、爽快。他们心灵手巧,善于用桦树皮制作各种器具,如从服饰到餐具、容器直到住房、小船。特别是容器,除了轻便耐用外,还配有花纹图案装饰。比如给老顾留下深刻印象的桦皮小盒。

鄂温克人极其诚实,不知道什么叫偷窃。猎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设有仓库,存放食品、衣物、工具,并不上锁。如果有旅人途中断粮、缺衣,可以到任何仓库去取,事后如数归还即可。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老顾父亲的朋友们,正是来自敖鲁古雅的。

上世纪90年代,老顾是“东方时空”的忠实观众,最喜欢其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尽管他感觉那并不是大街上普普通通的“百姓”的故事。“不过我那时觉得这是电视台的事,离自己太远了,”老顾说。

在内蒙时,老顾确实萌发过找电视台合作拍摄敖鲁古雅鄂温克的想法,但电视台表示合作可以,但素材各用各的。老顾当时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不过还是跟去了。但他发现电视台的拍摄事先通过当地政府安排过了:选个河边的漂亮场景,架好机器,支上吊杆话筒,最后找来鄂温克人来讲一下幸福生活。

这并不是他自己想要的,也不是鄂温克人该得到的。

多年后,在北京腻烦了同样摆拍的商业摄影的老顾想起了这一切,于是找人借了一台小DV,带上二十多盘带子,直奔大山。

真正给老顾拍摄动力的是那个民族内在的某种东西。

一般人对驯鹿的印象顶多停留在圣诞老人的雪橇上面。但在中国,这种动物只有大兴安岭的敖鲁古雅才有700多只。只有鄂温克人才是它们真正的朋友。正像它的名字“驯鹿”一样,那是一种十分温顺的动物—尽管无论雌雄都长着一对大角。驯鹿对鄂温克人有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在经济上,它为鄂温克人提供了衣食住行;在精神上,它被萨满教认为是人和神灵交流的媒介。鄂温克人非常疼爱自己的驯鹿,除非特殊情况,绝不轻易伤害。他们给每只鹿都起了名字—尽管外人看来那根本就没区别;他们给驯鹿戴上小铃铛;不让孕鹿和幼鹿驮重东西,完全把鹿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驯鹿也确实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每当夜幕降临,驯鹿便三五成群地离开宿营地,到密林中寻食,天亮了便自动回来。它们觅食能力极强,即使冬天大雪封山,它也能用宽大的前蹄扒开一米深的积雪寻吃苔藓。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鄂温克人已经无法再抗拒“现代化”的潮流了。2003年,当媒体报道了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事情,许多人蜂拥前去想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这个所谓伟大的时刻。

至于下了山的驯鹿,很多因适应不了圈养的生活而病倒了,心急如焚的鄂温克人于是纷纷把它们牵回山上去了。

鹿的问题还好办,人的猎枪都上交了,猎人们无事可作,灌酒便成了唯一的消遣。

老顾想要记录下的正是这样一种现实。

同样是拍摄鄂温克人,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孙增田的《神鹿啊 神鹿》因为获得了两项大奖而人所共知。不过孙导当时带去的是5个人,而老顾只是单枪匹马。当时剧中主角柳芭,鄂温克女画家,2003年喝醉以后淹死在了村边的河里。

这个热爱驯鹿的民族就这样逐渐地把自己泡在了酒精里。桦皮制的各种碗、碟等如今被瓷、铝、铁、塑料替代。

“我一直想做点东西,最能反映我身边感受到的、最真切的那些东西。他们的生活是完全与自然相结合的、最和谐的,鄂温克人打猎只打老弱病残,什么猎物多打什么,而现在偷猎的人碰上什么打什么,怎么能说鄂温克人破坏环境呢?他们在那里生活了几千年了啊,如果环境破坏了,先毁掉的就是他们自己!”

这时我发现,两瓶啤酒已经见底了。

老顾后来在网上看到广州纪录片大会的消息于是写了一个本子寄去,没想到《敖鲁古雅的养鹿人》的片子最终入围并且入选“最具国际潜力奖”。

“我觉得拍别人等于拍自己,打动我自己的片子才是我想要拍的”老顾最后补充。

在会上,老顾认识了认识周宇。

周宇有着自己的工作室“橙色影像”。毕业已经六年的周宇起初是一名电脑工程师。因为喜欢旅行,喜欢思考,在干了两年之后便辞职,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思考人与自然并试图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工作中去。起初,他进入环保组织,在拍摄中学习了很多东西,四年以后,开始逐渐想做一些东西。其中最投入的工作是在黔东南拍摄侗族老艺人。

上一篇:2023清单学习——强化业主的责任下一篇:中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