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提升的论文

2024-05-24

高中数学教学提升的论文(精选10篇)

篇1:高中数学教学提升的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论文

一、我国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一些教师只是盲目地、片面地进行教学活动,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选择。比如,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但是过于花哨的画面,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这节课重点要学什么内容。可见,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一些高中语文课堂缺乏活力,气氛沉闷。语文课堂听不到读书声,听不到争论声,只有老师播放多媒体的声音、学生记笔记的声音。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被教师支配,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这样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只是为了取得成绩而机械地记忆,缺少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实现高中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等的理念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起,但就老师这一方面谈,我认为主要有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改变教学方式这两种方法。

(一)提高语文老师的素质

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不能只依靠以前的教学经验传授知识,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俗话说得好“文史地不分家”,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仅要了解本学科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还在此基础上熟知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做到在课堂上将学生需要的知识融会贯通,改变语文教学过程中枯燥、单一的模式。语文老师还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科研能力,并且要特别注重教法的研究,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实现由“教师匠”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教学效果会不断提升。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再加上青春期的萌动,心情容易波动。这就需要老师适应学生各种心理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中语文老师提高素质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与理解,更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与创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教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就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做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创新能力能否提高,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时刻谨记“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位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及科研能力。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不仅要做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还要做学生生活上的领路人,及时疏导他们的疑惑。当他们心理上健康有序时,学习上才会健康有序。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式

1.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再次,老师们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们创造适合思考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把他们的思路打开,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在对学生引导时,要善于挖掘问题的深度,要尽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在讲《雷雨》时,让学生探究“周朴园时而表白没忘旧情,时而惊慌恐吓,他对待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让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比如说“要是爱鲁侍萍,他为什么要对她威逼利诱?”,“作为资本家代表的周朴园如果不爱鲁侍萍,那他为什么要保留以前家具陈设的样子,为什么还那么清楚地记着她的生日”等等。我相信,如果对学生能够进行开放性、探索性的思维训练,教学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手段。高中语文教学单纯的讲解,学生听久了会感觉乏味,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上图文并茂,使学生加强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比如讲《蜀道难》时,老师单纯讲每句话的意义,学生体会不到蜀道难的具体情况,当看到那“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危险的图片时,学生才会悚然。当讲到“杜鹃啼血猿哀鸣”时,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对杜鹃和猿猴不了解,这样就不能对这样的场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当播放动画听到人烟稀少的山林中杜鹃的啼叫猿猴的叫声时,学生才会感同身受,心有悸动。板书与多媒体的巧妙结合,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比如要营造琵琶女命运悲惨的气氛,在朗读《琵琶行》时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学生就可以很好地进入情境,体会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苦与无奈。

3.利用表演和学生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倡合作学习。除了在教学中采取分组讨论、小组讨论、辩论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学习交流,发表见解,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外,还可以让学生把有些课文中的故事表演出来,或者是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讲一讲。在讲《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上台表演话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人物形象进行诠释,这样的课堂气氛既活跃,又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了解人物形象的目的。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学生上台表演三个故事,学生化了妆,打扮成课本上人物形象,把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主要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可以说这种表演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学生在娱乐中学到语文知识。高中文言文最难讲,课堂气氛最沉闷,可以采用讲读课文老师讲,自读课文学生上台讲一讲这种方法,在学生代表讲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听并纠正他讲得不对的地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要对内容进行总结。我发现,学生听学生讲课甚至比听老师讲课还认真,文言文教学采用学生讲的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和创新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师要时刻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武装自己并以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这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我们就会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让学生把语文课堂当成一种享受,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进而使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2:高中数学教学提升的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且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了每一位教师关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改

一、做好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就将会对教学效率的高低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通过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设定,这样可以为教师有序开展教学指明方向,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其次,优化教学过程,注重学生思维的有效性,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对于这一部分,教师要在熟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圆锥曲线与方程》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的重点在于怎样建立椭圆的方程,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前,先在黑板上取了两个定点,然后让学生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两根铁钉和一根棉线作为实验工具,根据教师的引导作图,经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学生加深了对椭圆相关概念的理解,并能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进而为攻克重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教学方法选择是否恰当是教师能否向学生有效传授知识的关键。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有关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演示法,通过为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集合推理的方式,曾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同样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典故或者是游戏,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趣味游戏或专业是典故故事创设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进而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认知冲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种通过学生认知冲突。创设质疑情景的办法,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不仅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开拓了学生的四维空间,提高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利用悬念的办法为学生设置情境,这样有利于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产生“欲知而后快”的期待情境,进而激起学生不断探求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当然除了以上这几种方法外,创设情境的办法还有很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的需要合理选择,灵活运用。同时,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注意层层递进,步步加深,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加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实践证明,缺少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是缺乏生气的教学。而且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单靠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促使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要求教师做到这几点:首先,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者,还是学生?W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所以,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要从意识上转变自己的角色,加强对师生互动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对的各种问题。其次,教师要注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这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毕竟合作互动离不开平等对话。而且真正的互动交流,不仅是语言的交流和讨论,而且还是平等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通过心灵的交流,意见的交换,以及合作的探讨和思维的碰撞,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最后,教师的关注和倾听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必备素养。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能力等方面是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实践证明,学会关注是帮助教师实现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而善于倾听则是有效互动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篇3: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品位

一、培养阅读习惯, 增强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 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45分钟能写出600字左右的文章。由于学生把有限的时间“溶化”于题海, 没有语文积累, 导致课堂上理解问题层次浅, 作文如无米之炊。面对这种情况, 我采用“天天小交流, 周周大交流”的做法, 强化阅读交流活动。所谓天天小交流, 即每天上课, 拿出3—5分钟, 让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阅读积累。周周大交流, 是我校周课表中的一节阅读指导课, 是为提升阅读能力而做出的新举措, 以开发的学生阅读空间。利用这个空间, 围绕课本知识进行专题阅读, 拓展和延伸阅读内容。如“苏轼”“红楼梦”“余秋雨”, 都可作为一周的阅读目标。在规定时间内, 查询、阅读、积累、整理记录, 然后每周在阅读课上交流、感悟、总结、提高, 形成小主题、多角度、多类型的阅读形式。此外, 把阅读笔记当作业, 定期检查, 及时批阅, 并在班上展示交流。长久坚持, 自然成习惯。

创设情景, 提高兴趣。在教诗歌单元时, 组织了“金话筒”活动, 给诗歌配背景音乐。乐曲声中, 学生投入地表演, 不仅朗诵了教材中《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经典篇目, 还搜集了大量课外诗歌。“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等诸多耐人咀嚼、意蕴无穷的诗句。同学们踊跃参加, 活动结束时仍意犹未尽, 课下积极搜集资料。讲授李清照《一剪梅》词时, 展示来自网络李清照的资料, 配以有意境古典画面, 让现代中学生深切体会传统的艺术美, 热爱传统文化, 热爱文学, 乐于阅读。我使用媒体努力表现出恰当和谐的色彩美, 又配合格调高雅、旋律和谐的音乐, 创设美的情境, 让学生能真正走进作品, 去领略作者创造出来的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 获得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如此, 既激发了阅读兴趣, 又拓展了课堂内容。

讲课时我采用了“长文短教, 一课一得”的做法, 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 自由阅读与目标阅读有机结合。自由阅读是学生根据推荐的好书、新书, 依据自己的兴趣需求, 自由选择阅读, 每周一次读书心得, 本着“得法于课内, 延伸于课外”, 使课内外阅读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 又采用了“十自阅读法”, 即:自读自学、自感自悟、自疑自质、自鉴自赏、自测自评。目标阅读, 即教师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 在规定时间内, 阅读、积累、整理记录, 然后在课堂上交流。如, 在教授诗歌《将进酒》之时, 把学生分成小组, 开展专题阅读课《走近李白》, 让学生课下大量阅读有关李白的资料, 分别研究讨论了李白的生平、作品、诗作风格、作品转型原因等, 对李白其人及其作品全方位了解。讲授《呐喊自序》时, 组织专题阅读课《走进鲁迅》, 理解鲁迅振聋发聩的“呐喊”, “唤醒沉睡在铁屋子的人们, 激励前行的猛士”。学习《诗经》中《氓》时, 结合《静女》《无衣》《硕鼠》及其他作品, 走进上古, 解读诗经, 回首《诗经》中劳动人民质朴的情感和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学习《红楼梦》时, 开展我与大家论战对话, 研究与曹雪芹笔下的人物、电视剧导演王扶林心中的人物、与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通过网络、视频材料, 给一组画面拟题目, 给一段文字扩 (缩) 写, 用一句话概括一段文字或一幅画面。这些活动, 综合性强, 也灵活, 学生回答没有百分百的正确, 这正是学生兴趣原动力之所在。这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

二、深化阅读交流, 提升阅读品位

每一次阅读是一个驿站, 每堂课的结束, 又是下一次行程的开始。阅读无边, 阅读不止。如果仅仅为阅读积累而阅读, 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 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 提升人生境界, 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在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的同时, 还要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 关注当代生活, 学会对文化现象的剖析, 注重跨领域学习, 创设大语文观。既体现语文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 又让其他学科知识与语文融会贯通, 有机结合, 为语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学生提高感受鉴赏能力, 学会鉴赏、学会思考、学会应用, 在应用中有拓展, 有发现, 有创新。

如:讲授《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展示海子资料, 海子诗作。“假如海子能活到今天, 他也许长大了, 一定会这样说, 要热爱生命, 也要热爱自我。”让学生热爱文学, 更珍视生命!讲授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时, 补充介绍柳宗元的生平, 尤其是被贬永州的经历, 让学生走进被贬永州柳宗元的内心, 理解他与山水相晤, 寄情山水的作品。

关于鲁迅与周作人作品, 我们引发了“与谁同行”的争论, 鲁迅的作品, 爱憎分明, 有“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概, 而周作人的作品却是“平和冲淡、清隽幽雅”, 倡导花前月下的清闲生活。学生通过大量的鲁迅作品和周作人作品的比较剖析, 辨证地、历史地看待同一时代两位文豪的思想意识和文学风格, 联系现代和谐社会创建, 人文理念, 谈到当代的中学生既要有鲁迅的情怀, 也要享受周作人的“美好生活”。讨论《三国演义》时, 对诸葛亮提出质疑:诸葛亮明知关羽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还要关羽守华容道, 是不是诸葛亮犯傻?还是罗贯中败笔?同学们议论纷纷, 有同学提出, 这正是诸葛亮英明体现, 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 掌握军权, 能文能武, 功高盖世, 难以驾驭, 让关羽犯个大错, 留下把柄, 就会在诸葛亮面前俯首帖耳。也有同学说, 关羽放曹操, 不仅仅是为了报恩, 而是故意留下曹操这股强大势力钳制东吴。此外还谈到:马谡失街亭, 谁之过?诸葛亮六出祁山, 该不该?听着他们的辩论, 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真的体悟到这不仅仅是知识的拓展, 更是思维的成熟和能力的提高。

三、结合阅读活动, 展示阅读成果

高中学生, 目标直指高考, 阅读不免带功利性, 高考要短期见效益, 阅读是长期见效益, 如何在高中有限的时间夹缝中挤出阅读时间, 就要巧安排。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善于把阅读穿插在里面, 通过活动,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提升阅读兴趣。我们举办的活动主要是以下几项:

1. 开展小型多样的演讲。

演讲的目的, 是训练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结合口语训练, 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彰显自我。活动要人人参加, 一般是利用早晚自习, 每人不少于3分钟。题目一般是配合学校德育、科技活动等专题, 如2008年的抗冰冻、迎奥运、汶川地震、神七飞天、金融危机等, 也可以根据当时的重点、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发表见解等。活动中, 定题目, 定人数, 定奖项, 评选演讲状元, 评选进步标兵, 最佳演讲稿等。

2. 开展作文竞赛。

作文是阅读积累的重要体现, 也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板块, 限时作文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要求。以课堂读写为催化剂, 以阅读积累为突破口, 或话题作文, 或命题作文, 每月一次, 优秀作文大力表彰, 并集印成册,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3. 开设班级阅读专栏, 建网络博客。

学生把听到看到的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写出来, 并对此发表评论。其目的是让学生畅所欲言,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小栏目灵活多样, 文摘集锦、书海拾贝、流星花语、好书推介、学法交流、问题探讨、抨击时弊、社会调查、共享驿站、曲苑杂谈、故事新编、古诗新篇、与未来对话、梦的遐想等。

4. 自办读书节和图书沙龙:

这个活动主要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合作意识, 拿出他们心中所积累的东西和大家交换, 把自己的好书与大家分享。两种思想的交换, 往往带来两种以上的收益, 思想的撞击, 往往得到创新的绩效。

这些活动的开展, 活跃了学习气氛, 增加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不但不影响语文教学,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要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浓厚的阅读兴趣,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

篇4:如何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升 高中数学 教学质量 方法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推进,每位老师对于新课标的认识在逐渐加深的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地探究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因为现在的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是高中各门学科中最难的一门学科,甚至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那么怎样去改善这种现象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想方设法去提高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激发好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在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地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当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心理的内部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恰当穿插有关生动的数学趣题、典故、以及数学谜语巧设悬念。

比如,在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引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百万富翁,一天他碰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个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在整整一个月中,我每天给你十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百万富翁非常高兴,他同意订立这个合同,如果是你们,你们是否愿意订立这样的合同呢?学生们刚开始都很高兴地说愿意,看到我笑后又想可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于是齐声说不要这样的合同,那么到底谁更为合算,能否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进行探讨,此时学生的兴致达到极点,并由此发现其实际为一个“指数爆炸”的现象。这样,学生整节课就会很感兴趣的听下去,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合约对于百万富翁来说是不划算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怎样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过程大部分是由老师去完成的。那么在新课标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把这个任务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的方式去完成它。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中,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氨基酸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切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谁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动,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课堂结构大致归纳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承接型。一般是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引导学生深入并指导解题,变为能力,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前后承接,脉络清晰,它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螺旋型。它主要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章节采用,如数列极限的“ε-N”定义,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不等式的证明,轨迹方程的求法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知识与能力紧密衔接、交替上升,通过举一反三、环环相扣,逐步升华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第三种辐射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方位思维,通过筛选归纳使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

实际教学中,以上几种形式是互相结合使用的,在安排课堂结构时,是基于讲清知識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当然要优化课堂结构,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层次,还有赖于教师的讲授能力。

四、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

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以使问题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讲授法为主,应让同学有一定的思考或练习时间,也可提高问题,使讲授内容步步深入,切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这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有助于课堂调节。对于一些较难例题,切忌蜻蜓点水,不深不透。采取练习法为主,以练代讲,应在必要时启发思路,以免同学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还要注意课堂上避免过于冗长繁琐的运算。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练习功效。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志彬.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神州,2011(04)

篇5:高中数学教学提升论文

教师积极备课,分析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技能技巧。当然,备课的有效性也是教师、学生顺利展开课堂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关键。当然,在备课时要注意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准确把握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标准,而且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重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切勿只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总之,备课的有效性是展开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是指在课堂上统一教授学生了解知识、了解教材内容的过程,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更是教学的核心。因此,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学习高中的数学知识,同时达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构建和谐良好、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学习的关键,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关键。最后,一些辅助教学的工具,例如多媒体、图片等教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这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三、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课后作业是及时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知识进行反馈、吸收、理解、复习的重要过程。因此。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也能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避免题海战术、避免让学生多做一些无意义的练习。其次,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一定要能激发学生完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最后,教师布置作业时要难度适中。难度过大会使学生感到寸步难行、得不偿失,如果难度过小会使学生洋洋得意,不愿意深层次地挖掘更为具体、深入的内容。同时,教师有条不紊的教学计划和作业布置也会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有条理、清晰地掌握教材的内容,并及时地加以巩固。这也是教师布置作业时所必须注意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布置作业时的一系列技巧,只有在教师准确把握这些布置作业的技巧、合理引导的前提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合理的方法的。因此,我们应以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数学创新教学循序渐进地进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合作意识。这是我们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更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关键所在。

篇6: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师的评课能力

观课、评课是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之一。我们周潭中学数学组经常组织:校内公开课和录像课的观、评。目的是通过集体、个体的评课活动,找寻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发扬的亮点,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我校的数学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可持续的提高和发展。

新教材评课标准:

1.教学目的。其中包括知识的深广度;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质等侧重面的反映。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依据《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联系?目标的陈述是否具体描述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要求?是否呈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实现方法掌握、思想提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养成等方面的要求?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具有数学的特点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教材选择。其中包括与教学目的一致性的反映;重视“基础与创新”、“知识与应用”、“教学和因材施教”的反映,以及在参照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选择与处理教材(包括例题、习题)的反映。是否注重建立数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或问题是否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3.教学过程。其中包括正确处理教与学关系的反映。一方面恰当的提供知识的背景材料,创设教学情境,运用所提供的知识使学生认识数学本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手脑并用积极进行思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还包括在教学中处理反馈与调节、归纳与小结等教学环节的反映能力。是否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能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数学知识的联系?是否有计划、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并且有意义和实效?适当使用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对应思想、化归思想、统计思想、极限思想、分类思想等。

4.教学手段。注重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其中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像、计算机等使用的必要性的反映,以及运用这些手段,正确发挥教学作用的反映。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计算机图文并茂,集声音、文字、色彩、图象功能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看、想、做”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几何画板》有着强大的画图、动画、计算等功能。可以弥补常规教学的缺陷,形象再现数学思维、数学实验过程。恰当利用《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函数、立体几何、探究性活动课的进行辅助教学,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评课的形式是选择性评课,还是研讨性评课。教学方法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水平适应性发展性的反映。其中包括贯彻教学原则和学习理论的正确性与充分性的反映,以及在重视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与灵活性的同时,重视学习方法指导的有效性的反映。

6.评专业素养:数学素养。是否能准确把握数学的概念、原理,正确理解数学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的本质,是否能把握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科学性错误、知识性纰漏和常识性差错?教学素养。是否能准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指导的“度”是否能恰当把握,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1)语言:正确性、通俗性、简练性、感染性的反映。

(2)板书:字、式、图的正确性、工整性、美感性,以及板书设计的系统与醒目的反映。

(3)观察:观察学生动态活动能力的反映。

(4)聆听:聆听学生答与问话能力的反映。

(5)教态:负责、和蔼、感染教态的反映。

7、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本质、地位?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对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结构性分析是否置于核心地位?对选择、运用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是否恰当?对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对难点是否考虑如何突破和实现了突破?是否采取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是否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

8、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是否充分地体现?是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已有的基础上,在落实“双基”,以及发展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一定的体现,并在学习的准确性、速度和质量三方面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要求?

在全体数学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立足现实,开拓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虽能在实践中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课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也在不断深入的思考与探索,进一步充电,多写课后反思及案例研究,促使自己的理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评课活动虽已做到人人参与,校级研讨课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要更好的发挥师徒、年段备课组、教研中心组的作用,真正落实、提高每一节校级研讨课的水平,进而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

篇7: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论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验能力;培养方法;策略分析

现阶段,随着高考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高中阶段的每一课程都对学生的整体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当中忽略每一个学科的学习工作。化学课程是高中阶段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化学实验也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中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就必须要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教师要逐渐适应新时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在教学活动当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为前提,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为目标。现在这些环境也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这次发展的机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高效开展化学实验课堂,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一、分组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学实验课程不同于其他的一些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而得出的实验反应现象,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也更方便学生去理解和记忆,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当中注重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实践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当中,有很多比较复杂的大型的化学实验,如果学生单单依靠自己的能力,很难在一堂课的时间当中完成这个实验操作。因此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分配课堂化学实验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实验操作,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进行化学实验,有助于缩短化学实验时间,从而提升实验效率。教师要针对化学实验进行选择,并不是每一个化学实验都可以进行分组操作,教师主要针对一些大型的实验进行分组操作,这样就可以保证实验的高效进行。比如当教师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讲到浓硫酸性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去验证一下浓硫酸的各种性质。这个化学实验需要分很多组进行,因此这个实验所需要的时间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就像一个学生去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一个学生去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另外的学生去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然后等到实验结束之后,所有的学生再把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类总结,这样就可以得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这个化学实验,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这一些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组动手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化学实验当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逐渐融合在一起,多媒体技术教学模式就是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融合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一些比较复杂的化学实验现象,或者是一些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化学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更好地去观察一些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背后的内在奥秘。多媒体技术有多种开展方式,比如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展示教学图片或者播放教学视频,这两种教学方式都会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观看一下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纪录片,镭元素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不能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下镭元素放射线的实验,让学生可以对镭元素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展示一下氯气和氢气反应的视频,氯气和氢气在光照的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反应,学生很难在平常生活中见到这种反应,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下这种化学反应现象,可以很好地增大高中生的化学知识储备,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锻炼自己的实验观察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的整体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三、设置课堂疑问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要注重在课堂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只有具备很好的探索精神,才会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更加的积极主动。为了可以在课堂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在教学活动当中注重一些方法技巧。就像教师可以在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给学生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带着这种疑问去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学生在进行氧气制作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可以首先设置这样一个疑问:怎样验证在这个实验操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怎么才能验证集气瓶中的氧气已经满了呢?教师在提问完这一问题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去探究这一问题。学生在接受这一问题之后,就会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后学生会得出可以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验证一下氧气的存在,还可以在集气瓶口放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如果集气瓶已经满了,带火星的小木条就会复燃。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更为积极主动,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究,努力探究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化学实验逐渐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师中的教学重点,教师要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此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而在课堂当中更好地发挥,对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涂美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缺失原因及对策[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11):25.

[2]刘昌吉.高中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5,(2):112.

篇8: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一、因地制宜, 全盘考虑, 制定合 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不同的人在数学课上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是新课标对数学老师的新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面对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 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目标的制订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 因此,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 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针对这一点, 目标的制订应有梯度, 不要求人人都达到相同的目标。在“函数的极值 (二) ”一课中, 教师可以采用“浅→深→次浅”的模式, 首先通过一些基本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求极值的基本步骤 (学生大部分能够顺利地完成, 获得成功感, 很高兴地听课) , 紧接着深入下去, 对复杂的求极值问题进行挑战 (学生能够完全解答的不多, 但在老师的分析提示下大部分能够顺利完成, 学生的思维继续高速运转, 参与程度很高) , 在课堂小结之后教师又给出了难度介于两者之间的问题 (再次激起了学生探索动笔求解的欲望) 。整个课堂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尽情投入, 使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能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有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

二、注重细节, 优化课堂教学的 整体结构

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 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1. 采用合理的方式复习旧知识。由“旧知”引出“新知”是我们数学教学的常见方法, 这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也与认知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思想一致。复习旧知不能流于形式和过程, 教师应避免简单复述上节课的内容这种做法, 应该采用适合本班班情的办法, 以便恰到好处地解决遗留问题或者为本堂课做好铺垫。

2.注重新知识引入, 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从多方面入手, 不能机械盲目地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和方法, 要结合自身实际, 有机地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 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个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从根本上改变数学课一贯沉闷的风格, 让学生在辛苦中感到轻松。但也不应使学生的兴趣过于分散, 要做到适度和适量。

3.新知识传授是重中之重,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要做到有效教学,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要把握全局, 注重基础。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新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逐步加深的, 教授新知识点也一样,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发展能力。其次要适度扩大容量。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比较多, 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对教师是比较大的挑战;在硬件方面, 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手段节省板书的时间;在课堂处理方面, 可以采用精讲与点题相结合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对教师的言语技能要求比较高, 没有教师精辟的言语陈述, 解释, 论证, 教学效率的提高无从谈起, 苏霍姆林斯基就此提出:“教师的言语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

4.新知识反馈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 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旧知识, 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反馈的主要方式有:①练习的方式;②“列菜单”的方式。在学完一节、一课后, 让学生动手“列菜单”, 归纳总结, 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 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③学生复述小结。

5.新知识深化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每个数学教师都异常重视这一环节。经过精选的,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例题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新课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应用意识, 将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 使其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网络, 精选高质量的例题至关重要, 这是远离题海的一个重要措施。如在“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一课中, 教师按照以下顺序给出了一组课堂练习来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①求函数的极值点个数;②已知函数有极值, 极大值为4, 极小值为0, 求a, b, c;③函数有极小值为2, 求a, b应满足的关系。其中第一个练习虽然是简单的求极值的问题, 但题目本身隐含了极值不仅可能会落在导数值为0的地方, 还有可能落在导数不存在的地方这一极易忽略的知识点。这个练习中, 学生受了漏解的教训后, 在第二个练习中大部分学生会先讨论可能的极大 (小) 值点, 再来代入极大 (小) 值, 再求a, b, c, 费时较长, 而教师稍做分析之后, 学生很快能够先把极大 (小) 值代入求出a, b, c, 再来检验排除不合理的解, 学生此时恍然大悟, 原来可以这样做。到此时基本上达到了一种很好的效果了, 但教师继续乘胜追击, 继续深入下去, 给出了第三个反馈性的练习, 这是一个类似于第二个练习但又有探索意味的练习, 需要结合函数的奇偶性, 这三个题环环相扣, 一气呵成, 使抽象而复杂的“求极值, 用极值”的内容变得简单而易学, 使陌生的题目还原到它的原始面貌, 既解决了学生常常困惑不解的“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 又贯彻了“从具体到一般, 一般又应用于特殊”的基本思想方法, 使学生明白复杂求极限问题往往通过创造条件回到基本思路上来解决。

三、注重互动, 营造轻松活泼的 课堂教学气氛

要使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 (哪怕是错误的) , 避免教师唱独角戏, 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与学生一起参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 相互交流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缔结朋友式的情感纽带,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做到这些并不难, 但需要有心, 有时只需教师足够的耐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 甚至一句赞美的短语即可, 学生喜欢一个老师, 自然就会喜欢他的课堂, 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轻松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带给学生欢愉和力量, 其作用难以估量。如在“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一课中, 当时适逢六一儿童节, 教师给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派发虚拟的电脑、鲜花、足球、Q币等“奖品”, 使学生饶有兴趣地等着下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以便获得“奖品”, 学生充满了期待, 课堂上欢歌笑语, 教师也非常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篇9: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兴趣

一、理论知识直观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非只是积累知识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加工处理。高中数学在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有两个方面:第一,数学的推理、概括、归纳等保持不变;第二,每个知识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结合点,既是继承,也是发展。通常情况下,直观、形象、具体的知识是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但是,数学的知识恰恰与其相反,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符号化、概括化、抽象化,这就让学生很难弄清公式、定理所表达出来的数学含义。针对这一问题,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找出能够把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详细地讲解给学生听,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方法将数学知识由符号化、规范化、概括化转化为自己能清楚理解的形式,这样就对学习很有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将得到发展。

二、發散思维加强化

高中学生常常会对某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求异的探索知识的心理,在数学方面加以引导,常表现为思维的发散性。由此可见,教学时要多注意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鼓励一定的“标新立异”。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如启发诱导、实践活动、多媒体演示等,引导他们发展思维,开拓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训练。例如,求函数f(θ)=sinθ -cosθ-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解时可用以下多种思路: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来解;利用变量代换,转化为有理分式函数求解;利用解析几何中的斜率公式,转化为图形的几何意义来解,等等。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三角函数、分式函数、解析几何等众多角度寻求问题的解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克服了思维定式,拓宽了创新的广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系统化

教学既是一种工作,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改善,才会提高教学质量。数学的逻辑性很强,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是组成数学知识的主要元素,三者之间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根据这种情况,重整理各种知识结构、方法、技巧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知识结构整理方面,需要进行双方面的整理工作,纵向知识和横向知识都应该整理到位,从而将教学内容融汇贯通。例如,反证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等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如果进行配方法的教学,在举例的过程中需要说明它除了可以解决二次函数求极值问题,对于因式分解、根式化筒、韦达定理也是能够进行解决的。

四、教学过程注重实际,内容贴近生活

现今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方式依旧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总结分析,记公式定理,课下多做题。这已经有点跟不上现代数学学习的潮流。为此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者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好习惯。在课上的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生活。况且,高中数学中很多概念都很会晦涩难懂,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数学概念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便于记忆。“生活是我们的好老师”教学内容多联系生活中平常的事物并不是很困难,毕竟生活处处是数学。例如在讲述高中数学中排列组合这一章节时,若是按照课本内容讲课的话,就只能跟数字字母打交道了A13、A32……,只能靠同学们的大脑凭空去想象究竟有几种排列组合的方式。但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是能根据这一章节的制售联系到同学们的平常生活中,理解起来就很轻松了。例如老师可以以每天班级值日组人员分配问题来具体讲述排列组合的内容。每组五个人,要做三个部分的值日:扫地、擦地、擦黑板。五个人如何来分配?此时同学们可能都会联想到自己每周都要做的值日工作,也会想到自己组员,不由得就把自己放进了问题中。这样不但把繁冗的数学概念变化成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便于学生理解且记忆。教学质量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

五、注重复习旧知识,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一直都不是只包括学习的过程,复习的过程同样很重要。我国著名古代典籍《论语》中就有关于“复习”重要性的概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关于高中数学的复习我们这里提倡系统复习的方法,并不提倡知识点单独的复习方法。在高中数学中,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是存在联系的,系统的复习你可以在你的脑海里构建出一个高中数学的一个整体构架。并且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很明确很迅速的找到想要找的知识点以及可以延伸的知识点。对于解决一些设计知识面比较广的大题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三件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统计学与数列之间的关系,平面向量与空间几何之间的关系等。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自古我们就一直追求一种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之所以我们这么喜欢这种关系,身为学生是因为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身为老师则是因为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可以心情愉悦的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教给学生。尽管在新的课程背景下,这种师生关系同样值得我们去努力营造。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为了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身为老师应该主动去关系每个学生的生活,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在知识上的优劣。同时身为学生要明白理解老师的辛苦,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悉听老师教诲。在此基础上老师要努力提升自身个人魅力,让学生们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讲课方式和语言风格。例如在课上讲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又不能让场面失控。课间时候可以多来教室,多参与同学们的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

提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兴趣爱好,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和调整,丰富课堂的内容,让学生从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收获乐趣,从而切实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霞霞.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J].新课程,2014(01)

篇10: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论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翻转课堂模式;应用发展;策略研究

现如今,化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化学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国内的学校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发展了本国化学的课堂教学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近几年来,许多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教学设备已经引入国内课堂上,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帮助。除此之外,在国内教学者不断的研究下,符合中国教育国情的教学方式也相继出现,翻转课堂就是其中之一。

一、组织教师学习,普及翻转课堂优越性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引入国内课堂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获得国内教师普遍接受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教师往往倾向于坚持以师为本的教学原则,课堂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安排等完全由教师规定,教师对整个课堂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恰恰与之相反,翻转课堂提倡的教学原则是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因此,想要在国内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任务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普及翻转课堂的优越性。学校领导应该重视教师思想的转变,组织化学教师进行学习,让教师深刻了解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晚自习的时间,聚集教师进行学习。学校可以请其他学校的教师或者校领导到本校进行演讲或者是参加讨论会,与本校进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学校之间相互分享对翻转课堂教学法的看法与实施策略的意见,可以统一方案进行教学,这样本校在遇见困难时可以有求助的对象。教师本身也要采取措施,自主学习,提高对翻转课堂运行的熟练度。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专业基础,在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缜密的教学计划。

二、调整课堂结构,重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高中的化学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结构的安排时,应该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也写入计划之中,在课堂上预留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段。课堂结构的安排应该针对教学内容的进展而不断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开始的前三十分钟内,进行讲解书本上的知识点,教授学生一些理论的知识,并且在讲解的同时也要和学生进行互动,比如以提问和抢答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打破凝重的教学气息,最后十分钟可以用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探讨的形式进行。在自主学习的设置上,除了留下思考题让小组成员进行探讨以外,也可以采用复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方式进行自习。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提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检测人员,进行提问默写。如果本节的实验过程中,运用到的化学反应式偏多,组长可以优先提问默写化学方程式,防止十分钟时间内无法全面地完成复习检测的任务。例如:(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叄叄叄矗危幔+4OH-+O2↑;(2)碳酸氢盐溶液与强酸溶液混合:HCO-3+H叄叄叄CO2↑+H2O;(3)碳酸氢盐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HCO-3+CH3COOH叄叄叄茫希病+H2O+CH3COO-;(4)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反应:Ca+2+2OH-+2HCO-3+Mg叄叄叄玻Mg(OH)2↓+CaCO3↓等。通过默写的方式进行复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巩固效率,而且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复习的组织者是每个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选定模范生,形成良性竞争

在学习的过程中,压力也是很重要的存在,中国有句俗语叫做“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虽然高中教学坚持劳逸结合的教学原则,但是适当地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与劳逸结合的理念并不矛盾。适当的学习压力可以为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带来前进的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或者是鼓励每位学生选定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提高化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关于对手的选择,教师进行适当的推荐和调整,因为翻转课堂要求的是学生进行主导,对于那些竞争对手间实力相差过于悬殊的学生进行劝导,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竞争对手。两人之间最好成绩悬殊不大,这样追赶者会有前进的动力,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而对于被追赶者来说,会形成一定的学习压力,鞭策自己不断前进不断进步,不让竞争对手超越自己。关于竞争对手的确立要随时进行调整,每个学期都进行一次微调。调整过于频繁,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稳定因素,但是疏忽竞争对手的调整就会失去竞争的意义,达不到相互鞭策的效果。

四、结束语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高中化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提倡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动力。然而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教师与学校领导应该重视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推进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展。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加深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教师本身也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化学的教学,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华.翻转课堂的客观要素———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WestSylvan初中翻转课堂观察总结[J].考试周刊,2017,(17):13-14.

上一篇:用爱播撒希望演讲稿下一篇:河南省著名景区导游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