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2022-08-11

第一篇: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主备人:涟水县方渡中学 张建军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南》指出:对于诗歌,尤其是古代诗词,常常将三个方面作为考查重点:①诗歌名句积累与运用;②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③具备初步欣赏诗歌的能力。

3.因为是课外诵读,所以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注重方法的点拨和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课前完成,当堂检查),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默写(当堂完成);

2.结合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了解诗歌考察的形式(具体可查看《2017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南》中“诗歌阅读指导”内容),结合试题,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默写。

教学难点:结合问题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一)检查学生熟读、背诵情况;(齐读、点名背诵:建议中等生)

(二)根据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结合课前预习情况,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峨眉山上空高悬着半轮秋月,平羌江水中流动着月亮映影。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三)围绕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回答问题。

1.试分析诗中所写的作者离乡的时间、地点以及描写的景物。 明确:秋天的夜晚,峨眉山,主要描写了山、月、江水。 2.诗中五个地名连用,试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青衣江)、清溪、三峡、渝州;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文下解读中说“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再读全诗,试分析作者的复杂情感。 明确:对未来的憧憬、对家乡的依恋、对友人的思念等。

(四)背诵、默写《峨眉山月歌》

1.齐背;2.独立默写;3.对照文本订正(用不同色笔自己订正或互批)

二、按以上流程分别学习《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

建议:

(一)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注重方法的点拨和目标的达成;

(二)尽量围绕“文旁注释和文下解读”设计问题; 1.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可适当拓宽;

2.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提出问题。

(三)默写内容,下课收齐,教师再批阅。(了解默写情况)

三、完成《巩固练习》。

第二篇:爱国古诗词诵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比较阅读赏析古诗。

2.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积累一定的爱国古诗。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我们课外诵读的都是有关表达诗人爱国情感古诗词,爱国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词中,诗人或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表现诗人对民族前途命运的热烈关切,或抒发自己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主义激情。下面就请各小组,选这一类别的诗背一两首。

(二)复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1.过渡: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诗中就有表达诗人爱国之情的(出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

2.请你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悲喜,自由诵读。

(三)研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1.过渡: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两首爱国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2.小组内可以选择一首研读,你们准备怎么研读呢? 3.小组讨论。

4. 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5.指导朗读: 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感受到这一切时,你的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进古诗里。

6.过渡:那些令人心凉的南宋权贵干什么去了?研读第二首诗的同学们一起告诉大家。

7.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8.指导朗读:看到他们这样烂醉如泥,我们怎能不担忧啊!读

看到他们这样纸醉金迷,我们怎能不焦急啊!读 看到他们这样醉生梦死,我们怎能不愤慨啊!读

四、对比诵读

1、当两首诗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当你看到南宋权贵的醉,再看到北宋遗民的泪,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读哪首诗?(指名读) 失地的百姓们度日如年、望眼欲穿啊!齐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杭州的权贵们正歌舞升平、醉生梦死呢!齐读:《题临安邸》 总结:今天学完了两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吗?

六、拓展

1.像这样忧国忧民的诗人还有很多,他们留下了很多千古绝唱?张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了四首,请自己选择一首研读。

2.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研读古诗,再自我研读,有所收获这就是研究性学习。

七、 作业 课后请一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然后收集一些古诗词研读,把你收集到的古诗词和研究收获记录下来。

第三篇:古诗诵读设计

《风》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体会风的奇妙。

3、通过形象的课件了解风的无形与奇妙。

4、 通过朗读、背诵体会风的美好。

二、诵读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课时时间: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有关风的声音及课件。 诵读设计:

一、 激趣导入 :

1、 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放的声音)。

2、 师:是什么声音?(风)同学们的耳朵真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乔写的古诗《风》。(板题:风)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古诗)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整首诗的朗读,注意你预习时读不准的字音。

过度: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学会朗读这首古诗。(想)那首先得过了生字这一关。

三、学习生字。

1、自由轻声地读古诗,要求: 1) 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 把古诗读通顺。

2、出示生字,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 开火车检查字音。

5、 齐读。

四、出示古诗测读。 1. 自由读诗,读通顺。 2. 指名读。 3. 开火车接读。 4. 齐读。

五、学习古诗。

过度:同学们的古诗读得如此的好,想不想知道每一句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想)那赶快读诗吧!

1、自由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难问题?

2、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理解。)

3、朗读、背诵古诗。

1) 同桌互读古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并读一读。 ☆ 自由读。

☆ 指名读(出示课件让学生在情景中找到感觉)。 ☆ 评。

☆ 有感情地齐读。 2)背诵古诗。 ☆ 自由背。 ☆ 指名背。

☆ 分男女生有感情地背。 解落三秋叶——稍快、高 能开二月花——慢、柔 过江千尺浪——快、高

入竹万竿斜——后三个字一点一顿 ☆ 齐背。

六、小结

师:这首小诗描绘了刮风时景物的变化。题目是“风”,全诗无一“风”字,但每一句说的又都是风:风可以把秋天的树叶吹落,可以使春天的花开放,可以在江面掀起千尺浪,可以钻进竹林,让竹子歪斜。

七、拓展思维: 1. 仿说:

过度: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也试着说一说“风”在哪儿? (课件出示“我们知道”)生自由说,指名说。

2、积累诗词:

过度:同学们真是细心观察的小朋友。老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几首描写“风”的诗歌,想不想听一听,读一读?(课件分别出示《东风忙》、《风》、《咏柳》,师生读。) 《东风忙》

春风春风,忙东忙西。 去化积雪,去溶冰河。 去发绿叶,去吹风筝。 看它没影,听它有声。 《风》

春天里,东风多, 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 吹得太阳象火盆。 秋天里,西风多, 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 吹得雪花纷纷落。 《咏柳》 碧玉壮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八、总结:风真呀!(板书:神奇)

九、作业 :

1、背诵古诗。

2、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 落——叶 风 开——花 奇妙 掀——浪 斜——竹

《鹿柴》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学习《鹿柴》这首诗,通过朗读,理解诗句内容。

2、朗读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二、诵读重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诵读设计:

一、请学生当小老师,激起学生的热情:

1、教者面露难色,向学生请求帮助:同学们,昨晚老师新学了一首古诗,可是遇到了不少难题,你们谁愿意当我的小老师,帮我解决这些难题啊?

2、这么多人愿意做我的小老师啊,老师真高兴,这节课我一定能学到很多知识啦。你们可要认真动脑筋,把你们懂得的知识都教给我啊。

(教者与学生换位,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还能调动起学生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自信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会更高。)

二、师生共同学习古诗:

(一)、引出诗题:

1、老师边板书边向学生请教:昨晚老师学的这首诗的名字是鹿柴(只板书,不读出),可是,这两个字该怎么读呢?谁能帮我注上音?(请一位小老师上台注音,其他同学给自己当小老师,在课本上注音。)

2、请上台注音的同学介绍:你真能干,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柴”字在这里要读“zhài”的呢?

3、问其他同学:你们又是怎么知道这个读音的呢?(查字典、看课本里的注释、查课外参考书、问同学、在家自习时问爸爸妈妈等)

(“怎么知道”其实就是获得知识的方法,让学生介绍“怎么知道”的途径,是为了不露声色地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

(二)、师生一起学习读通、读好诗句:

1、老师练读诗句:这首诗我已经读过好几遍了,可不知读得好不好,你们给我当评委吧,评一评我能得多少分?

2、我哪些地方读得不够好呢?怎样才能读得好一些?请小老师们先讨论讨论,然后给我提提意见好吗?

3、请部分小老师发表意见,并按自己的理解做范读。(范围尽可能地大,真正做到读通读透,让学生在不断改进朗读的过程中自悟诗的意境)

(学生评老师、教老师,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他们会特别认真的对待和研究,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4、给评得好、教得认真的小老师奖红花。

5、老师做提高性朗读:在各位小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该怎样读好这首诗了,让我再读一遍,你们再给我打打分,看我有没有进步好吗?

6、请小老师代表给老师奖红花。

(老师争取进步的表现,能给学生作个好榜样,这是对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维度的落实。另外,在学生付出劳动、表现良好时用奖红花的形式加以肯定,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学习的成功感。给老师奖红花,这是给学生输灌“师生平等”、“受惠不是小孩子的专利”、“大人也需要关爱和表扬”等意识。)

(三)进行情境实验、自主探究,感受诗中意境。

1、教师依然做请教状:小老师们,我还想弄懂这首诗的意思,谁能帮帮我,给我讲解讲解呢?同桌的小老师先合作研究一下吧,等会我再向你们请教。

(这首诗浅显易懂,加上上一环节的反复朗读感悟,中上的学生已对诗意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解难度已大为降低,所以不必安排小组讨论。而安排同桌合作研究,是为了达到优差互补的目的,进一步减轻下层生的学习难度。)

2、请小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可补充、反驳,教师适时做追问,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更深层:

(1)、下文写到“深林”,为何第一行诗却又写是“空山”呢?

(2)、为何前面讲“不见人”,后面又讲“人语响”呢?

(3)、情境感悟:

A、感悟为何会“不见人”:全班起立,分站在自己的座位,选派两位学生,一位在最前,一位在最后,让他们汇报是否能看到对方;组织学生不断向中间靠拢,随着人群越来越密,再让派出的两位同学汇报是否能看到对方,至到看不见对方为止。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通过这种直观的实验,可以让他们直接领会到“树林茂密挡住视线”这个道理。)

B、在学生议论纷纷时,老师小声说一句话,然后提问坐在后排的学生:刚才老师说了一句什么话?

C、要求全班安静后,老师再小声说同一句话,由后排的学生重复老师说的话。

D、组织讨论:为什么老师说第一遍话时,你们都没听到,老师说第二遍时,大家又都听到了呢?

E、经验回忆:深夜的时候,你能听到哪些白天听不到的声音?考试的时候,你能听到哪些细小的声音?谁还有类似的经验,请介绍给大家听听。

F、得出结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听到极为细小的声音呢?诗中写到在“不见人”的情况下却能听到“人语响”这极小的声音,说明什么呢?

(4)、对第

三、四句诗句,你们又有什么理解呢?请参照上两句的理解方法,给老师讲解讲解好吗?能否举一些例子来证明这种现象?跟别人沟通一下,等会请小老师来做讲解。

(可利用课室里的电灯做实验证明这种现象:在门窗大开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打开日光灯,让学生观察是否能感觉到灯光的存在;然后关门拉以窗帘,再让学生观察是否感觉到灯光。)

(诗中运用了反衬的写法,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较大,若用说教的方式会使学生越听越糊涂。而进行相应的情境实验,同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化抽象为直观,这一学习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四)整体感悟诗的意境,学生自由演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1、老师做过渡引导:通过全体小老师的共同努力,让我学懂了这首诗,非常感谢大家。要是我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讲出来,或通过朗读让听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寂静、幽暗”的环境,或能够配上动作来读得更生动,那该多好啊!你们能否再帮帮我呀?

2、分任务:谁能帮我“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意思讲出来”?谁能帮我“通过朗读让听的人也能感受到这种‘寂静、幽暗’的环境”(能背诵更棒)?谁能帮我“配上动作来读得更生动”?请你认真准备,等会到讲台上展示,看谁更有创意,表现得更好。

3、学生上台展示,并评出“有创意奖”。(不定名额,有创意的都奖。)

(学生自由设计演绎方式,或进行语言的再造和重组,或尝试用语气、语调、语速等来表达感情,或尝试用身体语言帮助表达情感,这些都是学生所乐于尝试的创新形式。同时这一创新任务自由度大,学生可轻松地自由发挥。而教师的评价点不要一味地落学生的演绎是否恰当上,要更多地肯定学生的创意,以培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独特的个性。)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作业设计:

1、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做小老师,给他们讲解今天学的这首诗。

2、练习把这首诗背诵下来,并让爸爸妈妈给你计时,看你只用了多长时间就能背诵了。

五、板书设计:

鹿柴

唐:王维

不见人

深林

静 暗

人语响

返景

《所见》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二、诵读重难点:

朗读和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诵读设计: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三、作业布置: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寻隐者不遇》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能朗读,能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培养对古诗的兴趣。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二、诵读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诵读难点:

通过诵读,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诵读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

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

板书:唐·贾岛

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

二、读题、释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讨论:寻?隐者?遇?

3、想想题目的意思。

4、引导质疑。

三、精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

4、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

5、背一背。

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

1、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想问句,同桌练习。

3、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

4、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

1、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

2、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

六、补充阅读

贾岛《题诗后》

七、作业

1、填诗,背诵

寻()者不遇

()下问童子,

言师采()去。

只在此山中,

云()不知处。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

八、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

彻底失望 《小池》 诵读设计

一、诵读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3.背诵古诗。

二、诵读重难点:

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诵读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录像片断,并配上优美的音乐。)

同学们,看看这大自然吧,万物总是那么和谐的相处,使大自然如此的美丽。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来赞美过大自然的万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小池》(板书:2小池)

2.介绍作者:这首诗是唐朝的杨万里写的。

二、指导看图,初读课文

1.出示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小池塘、泉眼、树阴、几片生机盎然的荷叶、几只小小的错蜒)(板书:泉眼、细流、树阴、小荷、蜻蜓)

2.诗人是怎么描写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读读诗吧。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3.学生自由读诗。

4.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惜、洗、柔。并指名读全诗,老师正音。

5.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1.指导

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一二句。

(2)看课件。老师配乐说: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忽明忽暗,清晰可见。

(3)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声音要轻柔、甜美、速度稍慢)

(4)学生自由练读。

(5)指名读。

(6)男女比赛读。

2.指导朗读

三、四句。

(1)看课件。老师配乐说: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就立在它上头了。)

(2)哪位同学知道,这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池塘?为什么?(初夏。夏季才有荷叶和蜻蜓,而荷叶才刚刚露出尖尖角,说明这是刚到夏天的时候)

(3)多么细小而有趣的大自然的片断,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你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4)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5)全班朗读。

3、有感情的朗读整首古诗。

四、老师范读,想像诗境

1老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一幅小池图。

2指名说想像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和诗中的一样,也可以联想更多的东西)

五、背诵古诗,总结全诗

1.全班比赛背。

2.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板书:宁静、美丽)

3.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六、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第四篇:古诗诵读:鹿柴 教学设计

古诗诵读:鹿柴

学习目标:

1、 认识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和主食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简介诗人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他多才多艺,诗话书乐无不精通,诗画作品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王维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坠入空门,作品的风格也充满了空灵的色彩,后任因此称他为诗佛。

2、引出诗题

傍晚,王维来到鹿柴附近,在空旷的山林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只偶尔听得见山中回荡着人说话的声音,夕阳的余晖射入茂密幽暗的深林,又映照在绿的青苔上。这空山的沉寂,这深林的幽暗,不禁勾起了诗人的寂寞之情,于是他提笔写下了《鹿柴》。(教师范读古诗)

二、 读古诗

1、 由读古诗,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 反馈识字情况,了解生字的意思。

3、 再读古诗,注意把句子读流利。

4、 指名、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

1、 结合教学挂图、注释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

2、 学生讲古诗,相机指导朗读。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

三、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

3、 尝试背诵古诗。

4、 教师小结反衬法的美学价值。

四、结语

用声音来表现寂静,用光亮来表现幽暗,往往比直接描写寂静、直接描写幽暗效果更好,你们可以将这一手法运用到写话中。 板书设计:

鹿柴

空山人语响寂静 深林返景幽暗

第五篇: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古诗词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诵读”作为一种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历来被认为是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有效手段。本文试结合现有理论成果及课堂教学实践,就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教学要点进行全面梳理和阐述。

[关键词] 古诗词 诵读 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的学生应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并推荐了部分篇目,同时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充分说明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历史人文环境的变迁、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的冲击,现在的初中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日益生疏,对古诗词的学习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教师也缺乏合理引导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成效,是本文着力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初中古诗词教学应继承“诵读”传统,大兴诵读教育之风,同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使之发扬广大,从而让学生传承古诗词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养分,切实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一、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语文教学传统告诉我们:要想使学生有效地感知文本就必须诵读。汉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不仅表达着字面意思,体现作者的情感,而且还传达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及耐人寻味的内在意蕴;而诵读则要求诵读者调动心、耳、口、眼、脑等感官,揣摩词语的内蕴,体会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古人对此有不少精辟的论述。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朱熹称:“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唐代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等等,均说明诵读在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实现“以声传情、因声会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初中古诗词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来看,“积累”层次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和准确背诵古诗词名篇名句;“感悟”层次要求学生感悟古诗词的“形之美”(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神之韵”(即语言文字所承载的诗词作者情感以及其主观情感浸染的社会人生);“运用”层次则是建立在大量的“积累”和“感悟”之上的最终目标(指学生在接受大量古诗词的熏陶后,使自己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乃至思想情操得到提升)。三个层次的目标都与“诵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诵读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

“诵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诵读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它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有声对话过程,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据笔者的不完全归纳,诵读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范读法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1]。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使学生直接观察教师的表情,揣摩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感情基调。刘国正先生在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说:“先生很少讲,但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音节铿锵,声震瓦屋。我也跟着吟咏,跟着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跟着吟咏体会的”。可以说,范读是教师朗读技巧和美感体验的完美结合,不仅给学生在朗读上(诸如停顿、重音、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同时也对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美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教师范读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一种方法是教师大声朗读,学生小声伴读,另一种方法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以此增强范读时的师生互动性。

教师在运用范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不要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范读不等于程式化的朗读。教师范读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不是让众多的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语速、语气、语调和情感表达,如果那样的话,就违背了个性化理解的原则。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范读的同时,应强调学生还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不一定拘囿于老师的套路。引导学生自己去评,在评中读,如:“你觉得老师读得最好的是哪部分?哪部分的读法还可以改进?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二)朗读法

朗读法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即清晰响亮的把诗词读出来。这种方法能训练语音,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感受力,能培养语感,再现古诗词的情境、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朗读评价标准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朗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自由小声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分男女声读、齐读等等。

教师在运用朗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字,扫除读音上的障碍。利用参考资料了解诸如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与用典情况等内容,降低理解的难度;其次,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一般技巧。如在朗读中要讲究停顿,以达到跌宕起伏的效果,更好的表情达意。凡是内容明快、跳跃性不大的诗歌,停顿稍短;内容深沉、跳跃性较大的,停顿宜稍长,以求层次分明,诗意突显。要注意重音的处理,以此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要把握节奏,通过语速的快慢传情表意。一般说来,表现人物惊惧、紧张、喜悦或愤怒、欢欣的感情,朗读较快;表达沉思、回忆、悼念、悲痛的心情,朗读节奏较慢;表示介绍、交待、叙述的文字,朗读时运用中等速度节奏等。

(三)听读法

听读法指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电教化教学手段播放著名朗诵家范读的诗词。“朗诵艺术家以普通话为依托,通过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和情绪的调成,或刚劲、激扬、气贯长虹、排山倒海,或温馨、柔美、曲折委婉、浸润心田,以情感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用声音重塑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把听众带入作品创设的艺术境界,使听众心灵得到艺术魅力的感染和高尚情操的净化”。[2] 朗诵家以其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对作品情感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朗诵技巧的熟练运用,为古诗词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给学生美的享受与熏陶,也为学生诵读树立了榜样。

教师在运用听读法时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听、仔细听,认真揣摩分析朗诵家对诗词文本处理的精妙之处;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边听边跟读,鼓励学生从最初对朗诵家的模仿,逐渐过渡到结合自身特点,灵活处理节拍、节奏、重读、轻读,把握语调和旋律,进行具有个人风格的声情并茂的朗诵。

(四)品读法

品读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轻吟细品,对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景、情感、意韵等进行解读和赏鉴的过程。这时学生可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发掘自己的内心视象,再现逼真的情境,体验诗人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净化。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用九个常见的意象构成一幅秋天的傍晚萧瑟苍凉的图画,表现出天涯游子彷徨苦闷的心境。又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词描绘了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战斗画面,表现出诗人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品读时,要做到心中有画,有立体的图景,这样,才能读出画意;反复品读,不断咀嚼赏鉴,这样才能受到诗人激情的感染,才能感情共鸣。

教师在运用品读法教学时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拓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诗词中所描述的景物转换成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其步人诗境,感受古诗词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

(五)演读和唱读法

初中生模仿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古诗词诵读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读读、背背、说说、唱唱、演演,通过变换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增添他们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进入角色,身历其境,与诗中物、诗中人、诗中景、诗中情沟通,增强其对古诗词语言特点、情感表达和意境意象的领悟。演读法指将诗歌改编成小话剧来进行表演,是诗歌教学的一种新尝试,适用于故事情节较强的诗词。如笔者在讲授杜甫的《石壕吏》时,就曾尝试将其扩展为一幕古装剧,由几名同学分别饰演诗人(叙述者)、小吏、老妇、老翁等,他们的表演绘声绘色,其他同学也兴趣盎然。通过表演,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会进一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唱读法指用歌曲一般的旋律来吟诵诗词,以此感受诗词的思想内容和内在韵味。诗词本身就是流动的音乐,以其特有的押韵、停顿和重音等,尽显它们别具一格的音韵美。如今,已有许多经典诗词被改编为歌曲,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可以拿来直接学唱。通过唱读活动,可以轻松地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教师在运用演读和唱读法教学时应注意“度”的问题。演读法和唱读法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诗词本身的兴趣,以及对诗词内在音乐美的探索,范围也仅限于部分古诗词。因此,不必在此方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忽略了诗词教学“以文本为主”的应有之义。

(六)多媒体情境导读法

多媒体技术与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整合,将产生优化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是可以创造意境美。诗歌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其优美的意境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的意境如果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用语言表达就显得苍白无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有可能将这种意境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如在讲授王维的《使至塞上》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就可用优秀摄影作品将其直观生动地再现出来;二是可以感受声音美。音乐是是生命的律动,是感情的迸发,是人类内心一种无法言说的情节,更是一种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讲授诗歌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诗歌的这种特质。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基调低沉。在诵读教学时,可选用《二泉映月》作背景音乐,为诵读情境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情境导读法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多媒体内容要少而精,不要喧宾夺主。以免忽视诗歌教学的本来目标,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将读书变成了“读图”;二是多媒体展示不能代替文本研读。多媒体有着直观、形象、容量大、易激发学生兴趣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容易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可能造成思维僵化的缺点。因此,运用时“浅尝辄止”即可,更深入的探讨还应通过文本的研读来完成。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0月:125 [2]张家声.虹云.曹灿.初中生必背诗文标准范读.北京:北京普教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年6月

上一篇:公司后勤部工作总结下一篇:高速公路监理标准化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