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2022-07-01

第一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提高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

一、创作背景;第

二、分析与理解;第

三、欣赏与体验;第

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背景介绍,知晓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弄懂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诗眼

: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

: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 (3)抓诗句

: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

: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四、诵诗想象,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

五、创设情境,引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我有时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我有时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拓展延伸,创作诗词。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教学板书是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教师花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的出现,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板书,更提倡教学板书的新设计和新创意。板书设计做到,围绕诗词中心,抓住关键词,简单明了,有创新。

第二篇:古诗词教学的“三味”

古诗词教学的“三味” 文/龚正美

作者简介:龚正美(1969-),女,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班主任,语文教师。

摘要:和语文教师同行们交流,大多都对古诗词教学非常头疼。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都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然而,古诗词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权重,低效的教学效率必然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根据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试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品读方式、以及素养提升三个方面谈谈对古诗词教学的想法。即:“趣味”“品味”“玩味”。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问题;趣味;品味;玩味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45-02

一、问题分析

古诗词教学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文本方面的原因。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现在几乎没有使用价值了,和白话文相去甚远,从词句、语法到平仄都令人感觉晦涩难懂。学生有一种文言文很难学,甚至是没有办法学好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听教师讲解,缺乏主动的思考。 2.教师教学的原因。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大多数老师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思想,齐背诵[1]。”在这种模式下,不少老师都把教学的时间花在翻译层面上,逐字逐句串讲,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注释上,讲完就要求学生背诵,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很难体会到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把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忽略了古诗词的神秘和美丽,令学生对古诗词大感枯燥无味。同时老师也缺少了上课的热情,学生不能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课后的背诵也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觉得既难懂又乏味,对古诗词提不起兴趣,甚至反感。

二、我的观点

综上分析,要提高中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必须从古诗词的本质、语文教学的本源、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品读能力的培养入手,以情感升华为目标,让课堂洋溢浓浓语文味,充盈悠悠古诗情。让学生在“趣”中探索、“读”中品味。“情”中陶冶,获得经典的赏析、情感的熏陶、文化的滋养和教学的启迪。

三、古诗文教学的“三味”

1.趣味——初读诗文当如隙中窥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来切入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那么我们该怎样来提起学生兴趣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三个字:“导”、“激”、“吊”。

如果把古诗词看做是一座美妙花园,那么“导”就是把学生牵引到花园的门外,好的导入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因时隔久远,且内容深奥,好多学生不喜欢。这就要我们老师来“激”用导语激趣、诵读激趣、想象激趣等等灵活多变的手段激情、激智,让学生能听到鸟语、闻到花香。 “吊”就是要制造悬念吊起学生的胃口,悬念是指人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往往使人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需求。悬念所造成的这种“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注意力加倍集中,求知欲尤为旺盛,思维更加敏捷。 如此隙中窥园般的初读能让学生对古诗文词学习的态度从抗拒走向接受,甚至是强烈的渴求。急切的想要进入古诗文的神秘花园。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对于描写春夏秋冬、日月山水、风云雨雪、草木花鸟的诗,宜从意境入手,展开想象和诗人一同步入诗景。比如杨万里的《小池》,我的导语是:“区区一个小池塘,在我看来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是什么触动了诗人情绪而动笔呢?让我们和诗人一同去看看吧。”把学生带入诗中恬静而不失灵动、安逸而又充满生机的美妙意境之中。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则让学生闭眼,听教师配乐慢读,产生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营造出悲凉气氛、进入一种欲哭无泪的情绪。

对于抒情、言志的诗。宜从人物和背景或事件入手。比如李白的《赠汪伦》,对人物、人物关系的了解是理解他们间深厚情谊的基础。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主动去获得理解古诗的背景基础。

对于意趣、明理的古诗,比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高鼎的《村居》、袁枚的《所见》等,都与儿童生活相关。宜从生活入手。像《村居》就可以用“同学们放学后都做些什么呀?„„古代的小孩放学了,会去玩些什么呢?”来切入。王之焕的《登鹳雀楼》、苏轼的《题西林壁》都可从生活的经验讨论之中展开。

关于导、激、吊,老师们各有各的方法和策略。只要根据文本特点,紧贴诗人、诗句的情绪和表达来切入教学,能够达到目的即可。 2.品味——咬文嚼字当如蜂采蕊露。

有了兴趣和激情,精读就该咬文嚼字的品味了。古诗词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一字一词之间,只有通过对文本斟词酌句、咬文嚼字才能真正领悟到文字背后深藏着的意境,感受诗句蕴藏着的人物情感,引起与诗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实现与古人的穿越时空对话。“品味”是学习古诗词的最本质方法,也是真正有效提高古文素养的途径。品味古诗文要嚼出古文的意味、韵味。 嚼出意味:

嚼字,紧扣诗眼,咀嚼生味。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最传神最关键的一个字。通过斟酌字、词、句的意思,推敲诗人用字用词精妙,品出古诗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味。感受古诗词语言文字的精美。比如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句,言称王曾多易诗稿,在“绿”字位上屡试用“到”、“过”、“入”、“满”等数字,均觉平淡而弃,最后经冥思苦想终得一个“绿”字,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由此使全诗出神入化。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再如古诗中常见的生僻字: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字的意思。是睡觉的“床”?是胡床(马扎)?还是井栏?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中“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该读(shuāi)还是(cuī)?等等都可引发学生激烈讨论探究。当然,精确的解读是专家们的事。对于中小学生,能够产生质疑,经历讨论探究激发思维,表达意见就是我们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模糊解读或是用自己的观点解读反而更有利于古诗文诗意的内化。 嚼出韵味: 嚼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入选我们课文的古诗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古文化精品,这些诗文含义隽永、言简意赅、韵律和谐。尤其是古典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节奏、韵律,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古诗文的音律之美。尤其要根据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注意节奏的快慢、声音的轻重、余音的长短。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蜜蜂采蜜般的细读,古诗的意境、情感、思想学生就会自然的领悟,达到对古诗词鉴赏、审美能力的提升。 3.玩味——吟哦咏诵当如蝶戏花草。 完成古诗文的赏析还不该是古诗文教学的终点,动情诵读才可实现学生思想的激励,情感的升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古诗文都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情是诗人跳动的心,情是诗歌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诵读古诗要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2]。”学生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在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美好的情操及作者深邃的思想。 《毛诗序》中说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天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所以,我总是激励学生诵读古诗要动情,在课尾的诵读展现中从不局限学生身体和情绪。可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情绪宜喜则喜、当悲则悲,精神如痴如醉、可颠可狂。如蝶戏花丛一般享受,沉浸在古诗词别样意境之中,感受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王维的空灵、苏轼的坦荡„„诵出古诗词的“情味”当是教学古诗词最美妙的境界了。

第三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

作者:施茂枝

完整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过程,即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意旨,进而领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古诗词表情达意的方式有其独特性——以言造象,立象尽意,即用语言塑造意象,再借助意象传达诗情。古诗词教学应有一条既不违背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又不失古诗词特性的教学思路,如此才能获得古诗词教学的真谛,使它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一、疏言

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换言之,即“披文得意”之“披文”。它是“得意”的基础和途径,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分,一切文体的阅读教学概莫能外。由于阅读古诗词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言就更显必要。

学生学习古诗的文字障碍主要源于:第一,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第二,字词的生疏;第三,古今词语形式、意义、用法的差异。第一种障碍,学习现代诗有时也存在,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教学时可分别采用适当的补充或调序等手段加以疏通。第二种障碍,是学习任何文体课文的共性,疏通障碍的做法与一般的生字新词教学没有根本区别。第三种障碍才与“古”有关,为学习古诗所特有。

长期以来,我们学习文言文时,接受的往往都是关于古今汉语差别的知识,因此形成求异的思维定势,而这种定势必然影响策略的运用。其实,古今相同、同异共存或同中有异的远多于完全的相异。相异处,外在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学起来困难;相同相关处,往往内在于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经验,学起来容易。但因低学段学生语言知识经验不多,缺乏对原有语言知识经验的自觉,因而,这种“内在”又往往表现为“潜在”,即使古今相同相关处,他们也往往无从察觉。教学时若转变思路,化隐为显,唤醒学生潜在的语言知识经验,使之与学习目标对接,变求异为求同,以今铺路,以今识古,便创造了难易转化的条件,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教学“曲项向天歌”中的“项”:

师(指着自己脖子上佩戴的项链):小朋友请看,老师脖子上戴的是什么?

生:项链!

师(指着自己手上佩戴的手链):老师手上戴的又是什么?

生:手链。

师:手链戴在手上,项链戴在脖子上。那么,小朋友知道“项链”中的“项”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脖子。

师:那么,“曲项向天歌”中的“项”应该是指鹅的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生:脖子。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古诗词在语言运用上,省略、跳跃、语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学时只要让学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进行字字落实的翻译,拘泥于后者,既难以做到,又耗费时间,势必影响感悟诗情等方面的教学。第二,要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以今识古,普遍适用于所有学段。高学段的学生因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加强新旧联系、以旧识新,是有效的疏通策略。低学段的学生,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有限,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可更多地借助直观教学法。教学“离离原上草”,借助图片、简笔画或课件等媒体,学生就能直观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那种片面强调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完全抛开字词,直接用媒体解说大意乃至感悟诗情的做法,与阅读的本质相悖,不宜提倡。

二、显象 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情思的载体,是情思的物化形态。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窥察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法让人领会。请看一位老师教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遗民泪尽胡尘里”的片段: 师:这里的“胡尘”,写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师(播音响):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学生想象后言说)

师: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

(学生言说,归纳: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

师: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了

(学生言说)

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首诗吧!

“显象”的基本要求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它是最能显现古诗词本色的教学环节。主要做法是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对那些仅凭再造想象难以完成转换的诗词,可借助现代教学媒体。

三、悟意

感受领悟诗词意蕴。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悟意,应在“显象”的基础上入境。入境即进入意境。意境是造象立意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包括两个部分: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又称“诗意的空间”。“实境”处于表层,“虚境”处于深层,唯由浅入深进入“虚境”,才称得上入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两句写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后两句写游子心理感受,整首小令极其凝练地把一个天涯游子在秋日黄昏中茫然、孤独、疲惫、感伤与无奈的情态真实动人地展现了出来。其中的“枯藤”“人家”“瘦马”等三组意象构成的是“实境”,而曲中渲染的悲伤萧瑟的氛围和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空间则是“虚境”。进入“实境”,还只是“显象”,进入“虚境”才能“悟意”。有位教师教学时随手画出曲句中出现的几种景物,勾勒出一幅简笔画,这还只是让学生进入“实境”,距离进入“虚境”或感悟诗意还为时甚远。若在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现三组意象的同时,再配上徐缓忧伤的古筝曲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则有助于学生进入“虚境”。一般说来,促使学生进入“虚境”的常见做法是在“显象”基础上的切身体验,而音乐渲染、教师激情描述,对于营造特定氛围和审美空间,有立竿见影之效。

悟意具有不同层次的形态。一是感受意象,获得情感体验;二是在意象触发下,领悟意蕴;三是在领悟诗情意蕴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升华。后者都是前者的发展和提升,三者可以互动共生,但运用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所侧重。一般说来,低学段应以第一种形态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在高学段可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悟意不等于还原本意。美国诗人庞德指出:“意象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互交融的思想。”寄寓于“象”的意蕴,往往是丰富、复杂、深邃甚至玄妙的,它的含义和所引起的美感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不是通常的言语所能表达和抽象的概念所能穷尽的。学生因生活经验、思想情绪、性格气质、趣味爱好、文化素养诸方面的不同,对“象”中情感意蕴的感悟往往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所以,“悟意”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不应刻意追求标准答案。

此外,说“悟意”以“显象”为中介,并不排除其他一些辅助性凭借,必要时,借助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写作背景,亦可奏效。

四、化言

主要指内化古诗词的言语,并能化用于表达。疏言是“披文得意”之“披文”,化言是“缘意学文”之“学文”。古诗词含蓄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集中展示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是汉语言的精华。内化、化用古诗词的言语,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化言”的主要做法是: 1.品味。抓住精当传神的字眼,领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言语品味着眼于学习言语这一目标,而不忘同时获取言语负载的信息,理解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它对领悟意蕴、积累语料、掌握表达技巧都具有重要价值。 2.积累。主要做法是熟读、背诵、默写。这不但是语料的积累,也是凝聚于诗句的风骨、气韵、智慧的积累,因而也是文化的积淀。

3.运用。学古诗词的目的是以古诗词的言语去影响学生的言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位和能力,运用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判断这一目的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这种训练的主要方式有二:

其一,提供描绘所学诗词意境的语境,把运用训练与进入诗境、领悟诗情结合起来。这种方式可以在课中进行。如教学古诗《咏柳》,让学生从本首诗歌或背诵过的其他诗歌中选择词句填空:

“伴随第一声春雷击打的鼓点,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花枝招展地走来。”

“和暖的‘二月春风’,是她手中的剪刀,她裁出细长别致的‘柳叶’,裁出不甘寂寞的出墙‘红杏’,裁出‘离离’的原上‘小草’,裁出千姿百态的蝴蝶,在万花丛中翩翩飞舞。”

“‘润物细无声’(或者‘随风潜入夜’)的绵绵春雨,是她神奇的画笔,她描画出大地缤纷的色彩。山青了,水绿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于是,江岸上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草长莺飞,万紫千红,春色满人间。” 其二,设置与所学诗词意境不同的语境,让学生把学到的诗句迁移运用于新的语境中。这种方式一般适宜课后进行:

“来到浙江安吉天荒坪山,漫步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种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言语的自觉性,久之,所学的古诗词就会不断渗透到学生的言语之中,必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疏言、显象、悟意、化言是学生的主体性行为,是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行为,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上述教学活动中有体验感悟、有思考和理解、有情感熏陶和审美享受,还有扎实有效的训练,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符合阅读教学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上述四个环节是基本而不是全部环节,把它们依序排列起来,就构成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路或基本步骤。这一思路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教学时还应根据具体诗词的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侧重,交叉渗透,灵活组合。墨守成规,是画地为牢;因课制宜,才能焕发生机。

第四篇: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

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得教学非常轻松,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需要掌握四个步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有一辈子。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老师的教法改革,探索一套有利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1.激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就可采用“激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用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瀑布的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2.读诗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力求做到:

①吟诵与自查自悟相结合,引发感悟。自查自悟是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理解、感悟古诗文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学生可以在校内查,也可以在校外查,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以问家长、邻居。这样,学生在自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一些个性化的感悟,受到古诗文的情意熏陶。

②吟诵与赏析相结合,丰富感悟。利用专题课、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的录象与录音,让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动情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增进了对诗文的朦胧的理解,并滋生出许多感悟。在欣赏的同时,主要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可以整体系统,也可以点点滴滴,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以增强对古诗文的感悟。

③吟诵与议论相结合,交流感悟。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有的可能只是零碎片段,有的甚至还只是片言只语,所以特别需要在同桌、小小组之间充分议论。这样可以互相启发,激起“头脑风暴”,不仅会大大促进理解,而且会触发出许多感悟。

④吟诵与运用相结合,深化感悟。首先,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赏景吟诗,观物吟诗,叙事吟诗,等等。其次,让古诗文运用于习作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在习作中用诗时,会给诗句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而使学生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古诗文,感悟古诗文。这样就为萌生出许多个性化的感悟,创造了条件。如何引导吟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a、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如何使学生“美读得其法”,教学可分三步进行:一是首先要确定基调。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三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方法,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

b、创设情境法。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吟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可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吟诵立意欢快的诗文,可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吟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怨低沉的曲子;吟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吟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加深对诗意的感悟,促进记忆。

c、分类吟诵法。根据诗的内容或诗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吟诵,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分类吟诵,背得多,记得牢。根据时令分类,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线索,从而达到流畅记忆,大地调动了学生吟诵的兴趣。

d、综合吟诵法。这是一种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吟诵方法。有时采取小组赛、男女组赛,有时采取限时背、师生背、接龙背,有时采取根据内容、根据时令分类吟诵,有时采取听记背、问答背等等。多种形式综合背诵,灵活且富有变化,给学生带来了吟诵古诗文的乐趣,避免了背诵的枯燥性。通过引导巧背,使学生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有效地实现了量的积累。

3.明诗意

新的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古诗产生的年代较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而且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而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个训练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4.赏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要诗情画意地学古再现意境是关键。

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以上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我认为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篇:谈谈古诗词教学的审美教育

摘要: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审美教育。语文更是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语言美、画面美和情感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艺术活动。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画面美

情感美 引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将审美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指出“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借助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失为一条便捷的途径,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方法。

中国诗歌,尤其是那些被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大多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文质兼美,本身就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往往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那么,如何借助古诗词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呢?我在十几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品析字词,感知诗词的语言美

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诗词语言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我们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如此。

诗词教学时要重视诗歌字词的品析,感知诗词语言独特的美。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一个“含”字,若一般写来,用“外”也能讲得通。通过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它把诗人所站的位置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又如《江畔独步寻花》开头两句中的“满”和“压”写出花开得多,把小路都遮住了,把花枝压得弯下了腰。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一层的品析:“满”体现了大地锦绣、春色四溢的景象,“压”让人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春的奋发精神。诗人把静态的花写活了,从中让学生体会诗人炼字、炼句的匠心独运,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美。

中国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又富有节奏感,有着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的音乐美。 节奏感也是诗词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使声音的刺激具有规律性,读起来有一种舒适感,便于大脑吸收语言信息,使古诗词易于被记住;二是以一定的节奏表达一定的情感。诗词节奏鲜明,韵律和谐,通过反复诵读,有助于体会感情,进入诗词的意境。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名句,“倍思亲”读的速度可慢些,语调要深沉些,以传达出诗人强烈的思亲之情。“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少一人”则要读得更慢些,声音要显得平缓深沉,似传达出诗人的遗憾惋惜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诗词节奏的规律,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声情并茂的节奏和韵律,做到“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这样,就会使静止的画面与声音形象融为一体,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情感共鸣,活跃了思维,激发了情绪,并能借助声觉形象,深刻体验到藏匿诗中的那份细腻纯美的情感,达到美的内化。

诗词的音韵之美,靠吟诵才能感受得到。学生通过吟诵感受得到的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语言之美,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进入意境,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描摹风采,而诗词则是用语言绘色绘形。王维是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大诗人。他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看到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当然古人说:“诗中有画”。不仅指王维的诗,中国古诗词大多如此。所以,诗词不但要吟诵,还要联想和想象。没有联想和想象,古诗词中的干瘪的文字符号就不能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例如学习唐王之涣的《登鹳鹊楼》,我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眼前仿佛看到:夕阳依山而落,余霞满天。黄河水滚滚东流,映着晚霞的金波粼粼,如铺天扯地的闪着金光的万里长练。一位诗人登高远眺,却无论如何也望不到河的尽头。这幅幅画面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中构成,好像电影银幕上的镜头一样,在眼前一一展开。学习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暮雪纷纷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仿佛看到了北国茫茫的雪地上一面红艳艳的旗帜,红白相映,美艳之极。古诗词表现的这种绘画中的色彩之美,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让学生得到了美妙的审美愉悦与享受。 当然诗词中写景状物的诗,更是为我们展示一幅色彩明丽、清新隽永的画面。现在的课本都为古诗词配了一幅图,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过程。 进行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推敲品味,了解作者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视频和插图,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调动各种感官,去体会古典诗词的图画美。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我让学生观看视频,视频中展现的是一幅醉人的秋天山色画,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些色彩斑斓的景物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去感受画面之美,从而置身于古诗描写的意境之中,与诗词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诗词的画面美。

三、展开想象,体验诗词的情感美

《诗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以言志,情感是诗的灵魂。 叶圣陶先生对古诗教学曾有过精辟的见解:“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展开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点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因此诗词教学中,要由景引情,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如教《游园不值》,可引导学生想象园中的春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春天想象成可爱的、调皮的精灵,它活蹦乱跳,向四面八方伸展,它要冲破一切束缚。而那枝出墙的红杏,便是春色的象征,它要向大千世界炫耀春色,报告春的消息。又如杜牧的《江南春》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特别是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看似写景,实则抒情,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诗人静听鸟啼,亿古思今,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迷信佛教的不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的画面: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水村山郭,楼台烟雨。通过体会诗中“多少”一词的感情色彩,把握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感。

每一首诗词中都蕴含了作者真切的情感,不同的诗词,抒发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丰富多彩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

如《天净沙·秋思》,这篇小令短短二十八个字: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大胆想象,反复诵读,继而体会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如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通多诵读,切身感受到了词人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情;杜甫的《茅草为秋之所破歌》里描写了诗人本身的痛苦,但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他也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教学时请学生置身于杜甫的那个特殊情境中,诵读时展开想象,把自己当做杜甫,进而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总之,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古典诗词的教育审美功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在对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语文建设》2011年7.8期 2008年5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唐诗鉴赏辞典》2004年12月版

上一篇:公司规章制度框架下一篇:公司工会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