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三上全册教案

2024-05-03

北师三上全册教案(共6篇)

篇1:北师三上全册教案

课题一:班级小主人

教学目的:

1、学会撰写发言稿、进行口头报告、制订公约、设计制作班级成长手册。

2、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级,为彼此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3、能够感受到在集体中成长的温暖,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撰写发言稿、进行口头报告、制订公约、设计制作班级成长手册。

2、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级,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管理图书角

师:班级图书角的书很多都破损了,有些书的封面也么有了。我们得想些办法,一起把图书角管理好。

1、讨论下班里的图书存在哪些问题? 小组讨论。

2、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我们应该如何来解决呢?请大家记录下来。

3、怎么做得更好? 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需要做哪些事情?每个小组分别做什么?

活动二 班级成长手册

师:上小学以来,班里发生过很多难忘的事,如果能将这些 事编成一本《班级成长记录册》,就能留住你我成长的美好时光!

1、讨论班级记录事情。

师:班级中哪些事情值得记下来呢?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2、确定手册栏目。

师:手册中可以安排哪些栏目?该把哪些内容放在同一个栏 目里?

学生小组讨论。

3、制作手册。

师:手册做成什么样?要用到哪些材料?

全班同学一起活动。

课题四:危险我知晓

教学目的:

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创造力,进行简单的设计。

3、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放学路上保平安

生1:妈妈老是教我放学回家时要主要安全,真不知道哪些地方才有危险?

生2:让我们来找找危险在哪里,然后平平安安地回家吧!

1、调查回家方式。师:大家是怎样回家的?

小组同学作调查,统计全班同学回家的方式。

2、寻找路上危险。

师:根据不同的回家方式,讨论一下路上可能存在的危险。学生讨论,汇报。

3、讨论如何安全回家。

师:针对这些危险,我们想想要做怎样的安全做法? 学生讨论。

4、我的放学路线图。

师:每位同学把自己回家路上经过的地方画出来。填写在书第22页的内容。

5、制作安全地图。

师:你们将应对危险的办法一个个放在回家的路线图中,制作一个安全地图。

学生制作安全地图。活动二 家中安全小卫士

生1:报纸上经常听说有的地方煤气中毒,有的地方着火了。

生2:看来家里安全也很重要。

1、应该怎么做。

师:要保证家里的安全,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汇报。

2、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可以对家里进行一周的观察,看看我们平时做得 怎样,并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填写观察记录。

说说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3、讨论居家安全。

师:我们可以找出哪些日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学生汇报。

生:针对家里的这些隐藏的危险,我们可以用“岗位责任制” 来解决。

课题二:探访昆虫世界

教学目的:

1、能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全面地和昆虫“对话”,更加细致地了解它们的外形、本领、食性、生长特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2、学会观察、记录,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3、体悟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们和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教学重、难点:

1、能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全面地和昆虫“对话”,更加细致地了解它们的外形、本领、食性、生长特点,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2、体悟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昆虫保护宣传画

1、确定宣传画主题。

学生说说自己宣传画的主题。如:善待有益昆虫。讨论各自的宣传语。

2、想画面内容。

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看到或听到的人类破坏有益昆虫生活的例子,然后说说秒年个在宣传画中表现的内容。

3、画草图。

根据想好的内容,先画一张草图。

4、完成宣传画。

对自己的草图基本满意后,开始正式动笔完成宣传画。

活动二

1、我的猜想。

学生展示昆虫宝贝的照片,猜它吃的一些食物。

说说自己猜想的理由。

2、我的实验计划。

小组谈论,安排实验的材料、工具、时间、地点和步骤。

3、动手实验。

做好准备,开始实验。

4、我的结论。

根据实验的情况,说说自己昆虫宝贝吃哪些东西。课题三:食物营养小专家

教学目的:

1、掌握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于家长沟通的能力,并积累一点生活经验。

3、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食品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调查、考察、比较、实验、设计等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

1、掌握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于家长沟通的能力,并积累一点生活经验。

3、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食品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你的饮食搭配合理吗

生1:大家都说我长不大。

生2:大家都说我是小胖墩,是不是我的饮食搭配不合理呢?

1、学一学。

教师出示儿童每天对各类食物的需要量表(见书第68页的表格)。

学生认真阅读。

2、做记录。

师:每位同学记录一下三天自己吃的食物。学生反馈。

3、对对看。

请家长帮助计算出三天各种食物的总量以及平均值。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结果与调查到的日需量标准对比后,有什么发现。

4、改一改。

师:对于自己的饮食应该做哪些调整? 学生发言。

活动二 “健康”购物我能行

师:快开班级联欢会了,每个小组都拿出一个食品的采购方 案,买的东西要又多又“健康”,费用控制在每组5人20元以内,大家赶紧商量商量吧!

小组开展活动。

1、比“健康”。

小组展开讨论:买什么食品更“健康”?

列出“健康”食品单。

2、比价格。

小组同学对食品单上的食品价格作一个估算,初步选择几种 食品。

3、比商店。

利用在家时间,让家长带小组的同学上超市调查购物单上的 食品的价格。

4、定方案。

根据调查激烈,确定本组的购物方案。

主题六: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了解不同的名字有着不同的新年习俗;

2、通过对比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学习分类比较的方法;

3、学习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培养探究更多信息的兴趣;

活动一:不一样的新年习俗

一、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

从网站、图书中收集有关各民族的信息,准备记录信息用的纸张;

2、教师准备:

思考对新年习俗分类、比较的方法,收集介绍各民族新年习俗的书籍等;

二、过程安排及指导:

(一)学生活动:

1、交流各民族的不同新年习俗;

2、交流收集有关新年习俗资料的工具和方法;

3、学习和实践有关分类的方法,将各民族的新年习俗归类整理;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1、按照吃、穿、玩分类,有针对性的收集某一个或某几个民族资料;

2、通过看书、看录像、上网等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3、按照新年日期、新年活动、新年服饰、新年食品、新年祝福分类整理个民族的资料;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和学生一起交流所了解的各民族的新年习俗;

2、引导学生发现各民族的新年习俗是不同的;

3、引导学生注意除了网络收集以外,还可以采用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

4、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对新年习俗进行分类;

三、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和同学交流的吗 活动二:年货的过去和现在

2、在学生交流后,进行小结,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年代的年货有教学目标:

1、学习有目的的进行调查、采访;

2、学习运用卡片和表格帮助对比分析的方法;

3、在对过去和现在的年货情况进行对比的活动中,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整理自己的记录;

一、学生活动:

1、交流通过采访了解到的现在和过去年货的情况;

2、对年货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

3、分析年货发生变化的原因,交流活动后的心情。

二、教师给予的行为建议:

可运用卡片和表格两种方式对现在和过去的年货进行比较;

三、预设的问题以及指导建议:

1、可对卡片内容和表格的设计作具体指导;

很大的不同;

四、本节小结

1、本节你学到了什么?

2、有什么要和同学交流的吗?

篇2:北师三上全册教案

本册书有三单元构成。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第一单元主要进行自我认识与同学的教育;第二单元主要进行安全生活教育;第三单元主要进行与家庭成活有关的教育。

二、教学时间

1、自画像 1课时

2、同学之间 1课时

3、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1课时

4、同样是学习1课时

5、我不要赖皮 1课时

6、平安回家 1课时

7、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1课时

8、心中的 110 1课时

9、家庭树 1课时

10、父母的疼爱 1课时

11、现在的我能做什么 1课时

12、家庭的记忆 1课时

13、我想要,我能要 1课时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一单元 我和我的同学

1.自画像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课前准备:

自己建立自己的小档案,建立同桌的小档案,制作一张精美的小卡片。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了解自己吗?你知道别人如何评价你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自画像》。

二、风采展示。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外貌特征画下自己的像。

2、指名给大家看画或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征。

3、抽签,被抽到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优点或特长。请其他同学欣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如:图画、大字、故事、歌曲、手工等展示,也可是体育方面的,也可以是性格方面的特长,如:乐观开朗、乐于助人、不计较等)

三、猜猜他是谁?

1、按照书上的格式制作自己的小档案。(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做指导)

2、将档案交给老师一起玩游戏《猜猜他是谁》,对自己的认识与他人眼中的自己进行对比,矫正对自己的认识。

(对没猜出的同学,教师将名字告诉大家,请大家说说加上什么就能猜出了。

对猜出的同学,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快,哪一些内容是关键的部分。)

四、我的同学很棒。

1、将自己同桌的特点和长处按下面的格式写在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2、提醒学生注意: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五、心中的啄木鸟。同学寄语。

1、我们每个人都很棒,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只要我们主动改正,就会更棒。

2、那么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呢?别人又有什么缺点呢?

3、写一句鼓励的话送给你的好朋友,帮助他改掉缺点。

(学生互送卡片,教师给几位需要特别关心的同学送上几句鼓励的话。)

4、写写自己打算改正自己的缺点。

六、父母眼中的我。

1、回家后,跟爸爸妈妈谈谈新,了解一下他们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请爸爸妈妈送给你一两句话。

2、教师可在课后给家长发一封短信,向家长说明,请家长以鼓励的方式或其他孩子愿意接受的语气送给孩子一句话。

七、快乐收藏包。

1、为自己制作一个“快乐收藏包”,将自己的学习的进步、受到的表扬与奖励、克服缺点及自己的各种小作品收藏起来。

2、教师在下一节课或其他时间进行检查。

八、听几个小故事,受启发。

1、孔雀和鹤。

2、盲目模仿的害处。

3、名言。

2、同学之间 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举一个同学间发生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事例。

师述:同学之间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矛盾,那么该如何处理是最恰当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学之间》共同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

二、美好回忆。

1、师述: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请你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

2、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讲。(对存在偏差的帮助、关心,如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等要正确引导。)

三、设身处地。

1、师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请看下面的两个事例。

2、指名读第一个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当时的心情吗?你帮助过人吗?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帮助体验互相帮助和分享的快乐)

3、指名读第二个朱灵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样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帮助学生懂得不能因为别人的有某方面的缺点就排斥他人。)

4、指名读第三个乔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帮助学生体会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学间要互相信任。)

5、指名读第四个王辉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帮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相处中要理解与尊重他人。)

6、指名读第五个周青的事例。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

(帮助学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绰号)

7、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 写一写再说一说:不会劝阻的原因。劝阻的原因。

8、你们班上也发生过这类事吗?

四、送他一缕阳光。

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

1、分别指名朗读和讨论三个事例。

(1)告诉学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告诉学生同学间交往要尊重有各种困难的同学。(3)帮助学生懂得要帮助和尊重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举班上的一些事例来讨论。

五、黄金法则。

师述:人与人相处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意思呢?

1、读书,了解意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2、填一填,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说明。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也想要你 他。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别人也想要你 他。。。。

3、相反,如果你对别人不好的话,那你也就很难让别人对你好。听故事《蜗牛和蝴蝶》

六、总结。

读读名言结束课文。

3、他为什么学得这样好 教学目标:

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地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其中包括学习的方法、态度、习惯等等;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和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某班级的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发现班上有不少同学在某一方面学得特别好,准备在近期的黑板报上办一个“学得好”的专栏。为此,他们采访了一些同学了解一下他们学得好的原因。

二、小采访。

1、看图,了解小记者们采访到的内容。

2、如果小记者采访到你,你会给他们介绍些什么呢?希望你能说得具体些。(同桌讨论)

3、如果你是小记者,你会采访班上的哪位同学呢?(同桌讨论)

4、指名做小记者,随意采访同学。(多名分别采访多位)

三、做学习的小主人。

1、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在采访中发现,学得好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做学习的小主人。你知道怎样做学习的小主人吗?

2、看图了解:定学习目标 定学习计划

做功课时管住自己 独立思考

3、你觉得还有什么呢?

四、学会提问题。

1、那么,怎样才叫学得好呢?来看看下面两位同学的争论:(1)没考第一,就是不如考第一的人学得好。(2)虽然没考第一,但他和考第一的同学一样好。

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在班级里讨论一下。

2、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在继续的采访中还听到了下面的不同看法。指名读读三种看法。

3、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先写一写,在说一说)

4、那么怎样才能提出好问题呢?(1)读读书上的四种方法。(2)你觉得还有吗?

5、听小故事,说说你受到的启发。(提出问题比知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

6、小记者们在采访中还发现,班上有一些同学喜欢独立思考,不愿向他人请教,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闹出些笑话。(看图上的一个笑话)

7、你知道有的同学不愿意求助的原因是什么吗?(补充书上写的话)

8、小记者们一致认为,这些同学不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是好的,但总觉得他们似乎还缺少点什么。你有什么建议吗?

五、一分钟有多长

1、班级黑板报的小记者们在采访中还发现,学得好的同学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去做功课,做完功课后痛痛快快地玩。

2、刘沂的经验是一分钟可以做许多事,浪费一分钟就可能耽误好多事。他的经验可信吗?

3、小试验:(1)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有多长。

(2)一分钟能写多少字。

(3)一分钟能做几道数学题。

4、说说你的感受。

5、讨论:你是怎样抓紧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呢?

6、听故事:《德国人走在钟表上》

六、大家一起来总结。

1、通过采访,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2、学得好的同学有什么共同之处?(填写表格)

3、你自己的独特经验是什么呢?(填写表格)

4、将你自己喜欢的有关学习的名言写出来。教师提供名言供学生参考。

4、同样是学习

教学目标: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教学过程;

一、我们都有一双“黄金眼”

1、出示两副图:我发现猫的眼睛的变化很有规律,光线强时(),光线暗时()。(请小组讨论,在书上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我发现,夏天总是天亮得很早,而冬天则比较晚。

2、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什么发现,把它写或画下来吧。

3、交流自己所画的内容。

4、小结:观察是发现的门槛,不会观察就不会有所发现,更不会有所创造或发明。二|、做中学,乐趣多

1、逐一出示三副图:(1)烧赤豆先放糖,赤豆就不容易烂。(2)自行车的运行是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3)为别人做事的快乐。

2、比尔.盖茨小时侯的故事,日常生活中做事是种很重要的锻炼,它需要用心,需要有责任心。

3、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4、小结:善于观察学习和做事学习的同学的共同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三|、多在心中画问号

1、四副图,四个问题(1)、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下雨前会有闪电?(2)为什么人害羞会脸红?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3)为什么一年会分成四个季节?(4)为什么我们写字要按笔顺写?

2、故事 “数星星的孩子”和“壶盖为什么会动?”

四、学习的渠道有很多

1、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你利用得怎么样?

2、名人名言 行是知之始,学非问不明(陶行知)人人皆吾师,处处有学问。(陈鹤琴)

第二单元 我要安全地成长

5、我不要赖皮 教学目标:

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约束与发展功能),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熟练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教学过程:

一、游戏为什么玩不下去了

1、他们争吵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两种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3、小结: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二|规则的发现

1、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则,你知道吗?下面四张图,请四人小组给他们制定规则。

2、交流:

(1)看完的图书要摆放整齐(2)不能在树木上乱刻字(3)不能往河道里乱扔东西(4)乘车要排队

3、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在书上打“星”

三、学校中的规则

1、谈谈你所知道的学校中的规则?

2、看图说说规则:

(1)升旗时---(立正,敬礼)

(2)考试时---(集中注意力做题目)

四、小小辩论赛

1、辩论:规则给人带来麻烦还是方便?

2、写出自己的观点,再交流

3、结论:规则可能会给某些人带来麻烦,但肯定会给大家带来方便。

五、为我们班级制定“宪法”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

2、为我们班制定“宪法,小组里交流讨论,确定最重要的两条贡献给全班。

3、汇总内容,最后确定我们班的新规则,每人都要签字确认,保证遵守哦。

6、平安回家 教学目标: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教学准备:常见的交通布置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认识交通标志吗?你都看到哪些交通标志?

二、认识交通标志

1、连一连。

你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吗?请将标志图与其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

2、画一画。

你在回家的路上见到哪些交通标志?将他们画出来,先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三、我是小交警 让学生戴上“轿车”、“自行车”、“卡车”等头饰,三位学生分别举红、黄、绿牌,代表红灯、黄灯、绿灯,两位同学手拿红、绿牌代表行人过街灯,一位学生扮演交通警察:“请大家听我指挥。”

四、怎样过马路

1、在农村公路上没有交通标志的地方,我们应该怎么走?(岔道口,左看看,右瞧瞧。)

2、在有交通标志的地方,你是怎样过马路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等一等。)

3、你闯过红灯吗?你知道这很危险吗?

4、你能收集一些交通安全用语吗?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些交通安全用语。(如: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五、小资料

违反交通法规会产生什么后果?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事例。

六、讨论会

1、不注意安全,受害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吗?我们一起开个讨论会吧!

七、大家一起玩

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曾经玩过的那盘棋吗?让我们补充一些内容,再玩一次吧!

7、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教学目标】

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树立安全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危险在哪里

1、谈话: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2、请看第一幅图:

我们在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危险?

(游泳是儿童喜欢的运动,它有助儿童健身,锻炼胆量,由于儿童年龄小,私自下河游泳,会危及生命,特别是在“禁止游泳”的地方游泳,危险更大。)

3、请看第二幅图

在电线杆底下放风筝有什么危险?

(风筝线很容易缠住高压线,不仅会对儿童人身安全造成危险,还会引起短路,造成大面积停电,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工厂停工,停产,损失巨大,还可能触电。)

4、请看第三幅图

用湿手拿插头往电源上插有什么危险?

(由于人和水是导体,这样做容易触电,会危及生命)

5、草堆旁放鞭炮有什么危险?

(会引起火灾,烧毁房屋,危及生命,甚至殃及四邻;如果周围有粮库或工厂,还会使国家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6、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引发危险的行为和事件?

二、小小辩论会

1、辩题:有人说:“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小资料:多发的意外事故种类。(见书上41页)

三、意外事故有原因

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2、小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做事马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集中,意外事故就会随时发生,要引以为戒。

四、危急时刻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遇到危险该怎么办,看图一说一说?(危险时刻我不慌,拨号要准确,地点讲清楚,危险时刻需要用的电话号码:119,120,110。还有家附近的派出所电话和水电维修电话)

2、师讲解图二的故事,讨论:他为什么能救活30多人?

五、真实的故事

1、师讲述故事

2、设问:如果孩子的爸爸不及时赶回来后果会怎么样?11岁的孙子如果也像第一个孩子一样,会发生什么悲剧?

六、消防练兵

1、看第一组图,设问:你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将消防用品挑出来。

2、在班级开展消防练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消防队员和居民的角色,并启发居民扮演者

想一想遇到火情用什么方法自救。

8、心中的110 教学目标:

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课前准备:

调查了解本校本班有没有儿童因警惕性不高而上当受骗的事例,有没有儿童迷恋游戏机、网吧而影响学习、生活甚至被骗,被拐,被勒索,被伤害的事例。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案例分析

1、读故事,四人小组讨论:小姑娘为什么会上当受骗?骗子的狡猾之处在哪里?

2、讨论后交流

(小姑娘遇事慌张着急,离开校园顾不上向班主任请假就匆匆跟人贩子走了;没能冷静地思考,不知让老师帮助自己,就轻信陌生人的话;小姑娘对坏人缺少警惕性,没有安全意识,心中没有110,以至事到临头,不知所措„„)

3、假如你是小姑娘,在哪些环节上你可以识破骗子。

二、别忘了拨打心中的110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看上去很平常的事情,但有时这些平常的事情中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你心中的110,给自己提个醒。

2、学生自己看图读读三个例子,想想潜在的危险在哪里?

3、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还有吗?说一说

三、警觉的王丽

1、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想想:王丽是好样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些什么呢?

3、讨论后交流

四、故事续编

1、让学生读读故事《勇敢的季明》

2、将故事续编下去,写出季明是怎样巧对歹徒、安全脱险的。

五、危险在哪里

1、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儿童不能去?

2、读案例《游戏厅里的惨案》,谈谈你的感受

3、讨论会:你知道游戏厅对小学生有哪些危害吗?你能给大家讲一则小学生玩游戏机不能自拔的事例吗?

4、拟定倡议书

六、补充故事

1、《智斗歹徒》

2、《10岁智斗人贩子》

3、《救救游戏机房里的孩子》

第三单元 我的成长与家庭

9、家庭树 教学目标:

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1、说说你的家里有哪些成员?

2、请将家人的称呼写在树的恰当位置上。想一想:树是先从根长起的,我们家先有谁呢?

3、学生填写,师巡视

4、指名交流

5、读读“家庭小词典”

二、家庭成员简况

1、调查一下家庭成员的简况

2、向班中的同学介绍

3、交流你和家人之间发生的趣事

三、抢答比赛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准

2、加赛题:你还能再提出什么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3、画画家庭关系图

(1)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填写下面的示意图

(2)上面出现的家人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

四、尊敬长辈的礼节

1、读古训,让学生演一演

2、背一背

3、正是因为有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才有了爸爸妈妈。也正是因为他们辛辛苦苦把爸爸妈妈抚养成人,你才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都是长辈,值得你去尊敬。你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做得怎么样?

四、美文欣赏 让学生阅读美文

10、父母的疼爱 教学目的:

1、体会家庭亲情,知道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3、学会关系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欣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二、故事会:

讲讲在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 在我生病的时候„„

在我——————的时候„„ 在我——————的时候„„ 在我——————的时候„„

1、各自准备,并在小组内交流。

2、各组推荐一个学生个别交流,比赛。

3、说一说自己听了这些真实的故事的感受。

三、角色扮演。

将自己的故事编成小剧本,再演一演,加以体会。

1、各小组自由排演。

2、个别小组交流演出。

3、教师学生说建议与感受。

四、读一读。

美文欣赏《妈妈的爱》

1、生各自默读。

2、个别朗读

3、谈谈自己读了文章后的感受。

五、你知道吗?

1、最令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2、最令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情是什么?

3、最令爸爸妈妈生气的事情是什么?

4、——————————————? 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六、你做过什么。

1、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

2、谈谈自己平时对父母的关心

七、想想爸爸妈妈的心情

1、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你主动递双拖鞋、送杯茶,爸爸妈妈在想什么?

2、你把整齐的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爸爸妈妈在想什么?

3、爸爸外出时间很长没有回家,你写信向他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爸爸在想什么?

4、你放学后迟迟没有回家,爸爸妈妈不知道你在哪里,爸爸妈妈在想什么?

八、给父母过生日。

1、看书上的方案。

2、想想自己的方案。

3、交流说一说。

九、小资料:

1、复习古诗:《游子吟》

2、关于“母亲节父亲节”的知识

11、现在的我能做什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感激家长,体会家长的难处。

2、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

二、教学时间: 一教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父母一天要做多少事情。观察父母一天都做了什么,体会一下他们的辛劳。清晨 爸爸 妈妈

1、学生小组内交流

2、各自填写。

3、谈谈字的感受。

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想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晚上,如果我的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爸爸就能——————————————。如果我能自己洗衣服,爸爸妈妈就可以——————————————————。早晨,如果我能自己学会梳头,妈妈就可以————————————————。如果我能自己上学,爸爸上班就不用绕路,就能————————————————。如果我能早点起床,爸爸就可以在家喝碗热粥,就能————————————。

2、谈谈自己做了这个作业后的感想。

3、填表: 自己的事

做了什么 还应该做什么

三、不做小 “麻烦”。

1、你有没有在身边碰到过以下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你老打我,告诉你家人去„„ 吃饭时,我不要吃。

在学校打电话,妈妈快帮我把红领巾送来。乱吃零食,经常生病。

2、以上的事情,你回给父母带来哪些麻烦?

3、连线。小老师

我是妈妈的 小喇叭 我是爸爸的 小护士 我是爷爷的 小眼镜 我是奶奶的 小棉袄 小导游

小拐杖

四、总结: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12、家庭的记忆 教材分析:

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大事记”,第二部分是“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第三部分是“美文欣赏”,第四部分是“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设置这么几个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但家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儿童可能对这些变化和影响缺乏清晰的意识,因此有必要促使儿童对自己的家庭变化进行反思和整理,对家庭有一种动态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对家庭的认同感,在更深层次上感受自己家庭特有的传统和价值观。也许儿童对以上要求操作起来较难,就利用设计家庭吉祥物这个有趣的活动来直接感受。教学目标:

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课前准备:

1、了解家庭大事和家庭特殊日子

2、了解家人过去的生活

3、搜集社会活动吉祥物 课时:两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在成长,家庭也在变化。课前布置大家了解家庭大事和家庭特殊日子,大家都完成了吗?

2、交流(出示书上70页表格)

3、小结

在大人眼里,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在我们眼里,大人们给了我们更多的关爱,使我们能更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现在的生活真实甜美无比,你感受到了吗,说说看。

4、学生谈感受。

二:活动:小剧本表演

1、我们还小,对家庭的事情知道的还不多,长辈们对家里的事最清楚了,你问过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吗,他们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东西,住什么样的房子?

2、交流一下

3、小组排练(回忆长辈们当时的一些主要活动,如怎么上课,放学后要做些什么)

4、表演

三:美文欣赏

看来大家在课前都做了充分准备,老师奖励给大家一篇美文

1、师讲述

2、谈感受 四:总结

我们是家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既要了解自己的家庭,又要对家庭有所贡献。

第二课时

一:活动

一、快乐童年

1、讲述李嘉诚的快乐童年

2、李嘉诚的父母给了什么?

3、交流

4、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什么?请回忆一件父母做过的对自己最有教育意义的事情是什么?

5、小结: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该怎样回报呢? 二:活动

二、我爱我家:设计家庭吉祥物

1、一些社会活动和社会机构都有吉祥物,你见到过吗?

2、把搜集到的吉祥物展示并介绍一下

3、那么,你能为自己的家庭设计一样吉祥物吗?先来看一下南京夫子庙三(3)班同学设计的吧。

4、学习书上74页的设计

5、想一想,你最喜欢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的特点和品质能象征你们家的特点?

6、设计,加以说明

7、展示

三:总结全文

把设计的家庭吉祥物美化一下,带回家给家人欣赏。

13、我想要 我能要(课堂实录)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需要,初步了解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养成合理消费的态度,有初步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学准备:

(1)课前对学生进行消费调查。(2)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一:猜猜她想要的

师:我是六年级的老师,今天很高兴来给大家上课。一走进课堂,我就有种感觉,觉得大家和六年级的同学比起来显得太小了,好象不是三年级的学生,感觉上和二年级的学生差不多。你们说我的这个感觉对吗?(不对。)

师:哪你们与二年级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们懂事;个子高;看的书比他们多。

师:总之一句话,你们比二年级小朋友优秀,出色!但是光说还不行,还得看大家在课堂上 的表现。

师:诶,看着大家很精神很自信的样子,我倒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她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三年级的学生。我把她介绍给大家,好么? 生:好!师:(按课件,出现一个小朋友的形象:“嗨,大家好,我是星星。”)

师:今年暑假开学时,星星和大家一样高高兴兴来上学了。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她心里有着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师:(课件:出现星星想要的东西的模糊图形)

师:请你们猜猜看,她最想要的是什么?大家在猜的时候,老师给大家三个提示:

1、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

2、星星和我们一样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她要得东西可能和我们差不多;

3、猜错了,不要紧;但是猜的时候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猜。(师生互动猜问。)生:(1)她想要芭比娃娃。师:你能确定吗?为什么呢?

(2)她想要新衣服、新书包。师:你为什么这么猜呢?

(3)她想要赛车。师:你觉得自己有没有猜对了?//恭喜你答对了。(4)她想要课外书。师:你的猜法很有创意,为什么这么猜呢?(5)她想要复读机 师:告诉你猜错了。师:同学们可真会猜。

师:星星为什么要这些东西呢?让我们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按课件)

星星:我真的很想要这些东西,我们班陈明的那只粉红色的书包背在我身上可漂亮了,我自己的那只显得一点也不好看。家里的那只复读机,也老是吱吜吱吜响,我老早就想买只新的了。星期天和好朋友出去玩,人家都有车骑,就我没有,每次跟在他们后面跑,我就想自己如果有辆车就好了。球拍我也想要,至于那种灰不溜秋的男孩子穿的运动鞋,我也想要一双,这样的鞋子不怕脏,弄脏了也看不出来,省得我每次玩了以后,被妈妈骂。活动二:写写我想要的

师:星星和我们一样,都是三年级的小朋友,她有那么多想要的东西,你们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生:有。师:那就让我们把自己想要的东西写在心愿卡上,说不定老师还会帮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呢!(板书:我想要)生:(各自书写)师:(询问家长)你知道孩子想要些什么东西? 家长:(1)不太清楚。

(2)她可能要个洋娃娃。师:同学们写好了吧!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生(1):我想要„„ 生(2):我想要„„ 生(3):我想要„„

师:哇噻!同学们要的东西可真多啊!(板书:省略号)

师:那么,我们想要的这些能不能要到呢?(板书:我能要?)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看看自己的心意卡。生:(在看。)

师:我想借一份心意卡,谁愿意借给我的?///我能把它读给大家听吗?///请大家仔细听,他的想法能实现吗? 生:(1)能,因为„„

(2)不能,因为„„

师:今天,有十几位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不知这位同学的家长有没有来? 可能一:来的,就请家长说说孩子想要这些东西,能不能要,为什么? 可能二:没有来,请叔叔说说这位同学想要的东西,能不能要,为什么,然后提问他的孩子。师:谢谢这位家长,你让孩子们懂得了不少道理。谢谢。师:今天难得爸爸妈妈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把自己想要的东西,直接说给爸爸妈妈听听;爸爸妈妈没来的,可以说给老师或者叔叔阿姨听,看看我们的心愿能不能实现? 生:(分头去活动)师:(待活动结束,询问一名学生)

你的爸爸来了吗?他觉得你的心愿能实现吗? 生:(1)能实现。师:老师祝贺你。师:(孩子想要的东西,您绝大多数都满足了他,是不是因为您特别爱自己的孩子?)生:不能实现,爸爸说还要过两年再说。师:(是吗?我来帮你问问。孩子热切地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您没有满足他,您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您能告诉孩子们吗?)活动三: 大家一起逛商场

师:同学们,你们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表现出来的心平气和,让老师很感动。可是星星却没能做到这样。有一次和她的妈妈逛商场时,还和妈妈闹别扭呢!师:(按课件:星星逛商场)

师:让我们认真看看,仔细听听,星星和她妈妈到底怎么回事?是妈妈说的有道理,还是星星说的有道理? 表演小品(课件)

星星:妈妈,我想买这双运动鞋。

妈妈:让我看看,嗯,鞋子倒不错,但是我们不买。星星:为什么嘛?我们班同学都穿这种牌子的运动鞋。

妈妈:小学生穿鞋还讲什么牌子!我们小时候还没有运动鞋穿呢!再说你已经有三双运动鞋了。

星星:妈,再买一双,就这一双!好不好,妈妈? 妈妈:不行。

星星:妈妈,你真小气,我们家又不是没钱。

妈妈:孩子,有钱也不能乱化呀!我们家就靠我和你爸那么点工资,随便化,怎么行呢? 星星:妈,你平时老说关心我宝贝我,现在连买双鞋也不肯,哼!妈妈:你这孩子,真不懂事。

师:同学们,你觉得星星懂不懂事? 生:(1)不懂事,有三双运动鞋了,还想买。

(2)不懂事,光知道跟人家攀比。(3)她不知道节约。

师:你们说星星不懂事,可她却挺会动脑筋呢!她还指望着爸爸帮她买那双运动鞋呢!师:如果你就是她爸爸,你会给她买吗? 生:不会。

师:那你会跟她怎么说呢?

生:(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师:这样吧,我们在小组里分角色演一演。一个同学扮演星星,一个扮演爸爸,其他同学可以为“爸爸”出出主意教育星星,也可以为“星星”想想办法,实现自己的心愿。开始吧!生:(邀请一对学生表演)

师:同学们,我们的爸爸妈妈就坐在后面,你们想听听他们是怎么和星星说的吗? 生:想。

师:那好,我们邀请一位爸爸上来,和星星一起逛逛商场,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 表演小品:

星星:爸爸,家里的三双运动鞋我都不喜欢,我想买这双运动鞋。爸爸:

星星:爸爸,我知道你最大方,再说我的脚长得快,家里的鞋子马上会穿不下的,你就帮我买一双吧。爸爸:

星星:那好吧,就不要买了。

师:谢谢你们两位,让同学们明白了用钱要合理。也让我明白你们做家长的真不容易。师:同学们,我们课前发了一张调查表,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如果给你钱,你最想买什么?” 师:(抽出三份调查表,读学生想要的东西)现在让你选择的话,这些东西你会全部买吗? 生:(1)想,等长大了再买。

(2)不想。

篇3:北师三上全册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重点内容之一, 也是历年中考必考内容, 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平面几何知识, 并且具备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基础上讲授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继续, 又是后面学习菱形、矩形、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 能根据判别条件进行实际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 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 体验到探究的甘苦, 更能领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更能服务于生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灵活应用。

四、教材处理

(1) 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根据初三学生年龄的特点, 学生年龄比较小, 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归纳推理能力较低, 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通过判别方法的推理,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通过练习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 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了重新组织和安排, 创设更为有效探索活动和更为合理的探索顺序。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思维情境,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方针,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六、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设计

(一) 说设计理念

想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为学生敢创新、能创新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 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1) 让同学们一起来看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大屏幕演示) 。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 复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学生旧知, 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性质又是判别方法, 从而引进新课。

2. 讲授新课

(1) 动手实践:让学生每人拿出两根牙签或火柴 (长短不定) , 自制平行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在摆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并满足他们的好胜心。 (3) 同时组织组与组之间的评比, 培养竞争意识, 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从而总结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2) 教师演示钉制平行四边形这一过程。

方法一:将两根木棒AC, BD的中点重叠, 并钉子固定, 则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方法二:将两根同样长的木条AB, CD平行放置, 再用木条AD, BC加固, 得到四边形ABCD就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 并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解决问题。

(1) 实际生活: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 李大爷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 同学们想想看, 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重新画出来?

(2) 通过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并学以致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体验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

(3) 例题精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的活动, 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式证明法, 开拓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随堂练习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C, BD相交于点O, 点E, F在对角线AC上, 且OE=OF。

(1) OA与OC, OB与OD是否相等? (2)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吗?

设计了习题组有层次的教学, 在探索活动中鼓励学生力求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为了进一步巩固重点、突出难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知道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方法, 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巩固和提高。

(四) 小结

(1)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2) 平行四边形判别的条件。

(五) 布置作业

(1) 课本P104习题1, 2, 3; (2) 《资源与评价》P70。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八、评价分析

本节课教学过程通过问题设置,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通过对平行四边形判别方法的讨论发现新知,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通过强化练习, 巩固新知, 通过小结归纳总结新知。

本节内容逻辑性较强,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学生在说理上存在一定困难是正常的。但在问题讨论、引导发现、巩固训练的过程中, 师生的信息交流畅通, 反馈评价及时, 学生与学生积极交流讨论思维活跃, 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期盼控制中。

九、教后要进行教学反思, 使自己不断成长与进步。我说课结束, 谢谢各位评委!

篇4:北师大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本课设计遵循新《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的理念,注重在学习语言知识和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进行各种活动,力求做到面向全体,促进全员参与。通过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2.知识目标:

(1)基本掌握核心词汇When, birthday, autumn, spring, March, September, October,及短语happy birthday. 能说,能简单运用。

(2)句型

When is your birthday?It’s March 12th.

How old are you?I’m eight years old.

(二)教学重点:

1.怎样询问生日、年龄和正确表达自己的生日和年龄。

2.能用本单元主要句型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习题

(四)教学过程:

Step1 Greetings and warm-up

Step2 Set the scene

(1)T: Today is my friend’s birthday. I have a gift for her.

(Ss review and read the word: gift.) Here is a birthday gift.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birthday.(Ss read and practice the pronunciations).

Let’s sing it!

Ss: Sing a birthday song together, and say “happy birthday” to the friend.

(2)整体感知

Watch the flash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ose birthday is it? (It’s Mocky’s birthday.)

(3)Read the story one sentence by one sentence.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and a calendar, learn spring, autumn, October, September, and October.

(4)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repeat: Today is Mocky’s birthday.

T: When is Mocky’s birthday? How old is Mocky?

Write down the dialogue and read.

(5)Then do the exercise: T or F.

Step3 Paper work:

(1)Show table 1 and fill Mocky’s birthday and age.

Then read the story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able 1 in groups.

Check the answers.

(2)Show a calendar again, and ask Ss to answer:

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old are you?(Point at the right picture and talk about it.)

Ask 3 friends about their birthdays, and complete the table 2.

Ask 2-3 to show their table and read the sentences.

Step4 小结: 新单词和句型.

T:Today we learned five new words…

Ss: Spring, autumn, March, September, October.

T: And how to ask and answer your friends’ birthday and age?

Ss: How old are you? I’m … . 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 .

Step5 Say Goodbye.

(五)板书设计:

Unit 4 Mocky’s birthday

When is Ken’s birthday? How old is Ken?

It’s March 12th.

He’s 10 years old.

New words:

springMarch

autumnSeptember

October

(六)作业设计:

1.Read the story.

2.Tell your parents your birthday in English.

三、教学反思

“Mocky’s birthday”是小学英语北师大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重点是关于询问及介绍生日,年龄的句型,以及十二个月份的学习。本堂课的教学选择了第一课时,关于课文教学。课文由Mocky看到桌上的礼物,猜测是谁过生日,由此引入关于询问和介绍自己生日和年龄的对话。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由听力练习,到模仿对话,学习单词,再到自读课文,运用对话,由学习到模仿再到运用。

反思这堂课,在前半部分学习新知的环节上,先设计学生整体感知,再由整体到句,词,对新单词的学习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边听边读边学,分解了课文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会有太难而学不懂的感觉。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英语,使他们喜欢英语,乐学英语。

作者简介:

曾丽娜(1981~),女,四川成都人,职称:小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英语。

篇5:北师三上全册教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100~101页例3至例5,完成第101页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二)能力训练点

1.使学生在头脑中能够建立起周长的概念,并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2.实际动手量一量、自己算一算,通过讨论解决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感悟美源自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时步,显示对美的追求。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正方形周长的简便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简便方法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活动投影片、钉子板、尺子。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0÷7 800-50 400÷5 2000×4 2.复习

第一题:(1)6×4表示什么?(A.表示6的4倍是多少;B.表示4个6相加,用另一种算式表示是6+6+6+6。)

(2)乘法和加法之间有一种什么关系?

第二题: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

3、例4,建立周长的概念

投影出示例

3、例4这两幅图。

问题:围成像图中这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要用多少厘米长的线,该怎么求?

(1)学生按要求自己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在各自的钉子板上用线围成图中那样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用尺子量出它们每条边的长度,然后算一算围成这两个图形分别用多长的线。

提示:以厘米为单位,如果每条边的长不是整厘米数,看和哪个整厘米数接近,就算大约是多少厘米。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之后,要求学生按操作的过程组织语言,用“先、再、最后”等表示次序的词汇报测量结果。

教师深入学困生中,帮助他们准确测量。

(2)学生汇报对两个图形的测量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这个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三条边一共长12厘米,围成这个三角形用12厘米长的线。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都是2厘米,四条边一共长8厘米,围成这个正方形一共用8厘米长的线。

(3)说明: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正方形的周长

2.学习例5。

教师演示,口述题目要求。用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使每边长2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此图:

(2)让学生自己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将两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第一种:

第二种:

2+2+2+2=8(厘米)

2×4=8(厘米)

教师通过学生口述第二种算法时,板书:边长×4

(3)重点讲解“边长×4”的道理。

教师利用投影把计算公式与几何图形有机地联系起来。作法是投影出示正方形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边长,然后把四个边长在一条线上拉直合并起来,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明白其理:依据正方形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用边长×4?

因为正方形的四个边长相等,有四个同样大小的边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边长×4”。

(4)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

引导学生明确:因为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数字小时用加法算还容易些,数字大了,用加法计算就非常麻烦,所以,用“边长×4”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用这种简便算法,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6)投影出示: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集体校对,纠正错例。

小结:正方形的周长怎样求最简便?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学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四)随堂练习

1.量一量同桌同学为你准备的七巧板块,算出其中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板块的周长。以整厘米为准。

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间拼成的大小不一)交给同桌,讨论:怎样测量,就可以算出这个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为什么。

3.学校操场前面要建一个正方形的升旗台,边长是20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五)布置作业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正方形的桌面,边长是8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篇6:北师三上全册教案

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一)第2—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进行操作来体会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的意义的过程。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实际操作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事先布置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全班交流。

2、教师引入:在老师身上藏着一些小数呢~出示课件:体重48.5千克;身高1.57米;眼镜的厚度0.003米。

师提问:谁能来读一读这些小数,读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读数,并思考。

3、再次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读有关小数的信息,写出小数。教师并强调写小数时应注意什么。

4、师揭题:看来同学们既会读小数,又会写小数了,那这些小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具体感知小数的意义。

1、师引导并提问:1.11元是什么意思,1.11米是什么意思,请同学利用附页1,做一做,并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二)建立模型,体会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千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 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 数表示是0.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00份,用分数表示千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 是 0.001米。

5、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说一说1.39里面的“3”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最后反馈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3题。

(1)结合习题中给出的例子,让学生说一说题中涂色部分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为 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个数字的填写。

3)反馈回报。指明说一说用什么数可以表示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数表示,(最后集体订正。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3页“练一练”中的第2、4题。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一)1一位小数:十分之几 =0.1 10 1 两位小数:百分之几 =0.01 100 1 三位小数:千分之几 0.001 1000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二)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怎样把几厘米用米作单位和怎样把几克用千克作单 位,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感受小数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单位换算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学习、谈话法。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的第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引导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36厘米等于多少米,(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分组讨论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观察米尺,说一说你的发现。学生观察米尺,教师巡视指导。师问:1厘米还可以怎样表示, 1生汇报: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100 师: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呢,小组内讨论交流。

36生讨论后汇报:36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36米。100(2)交流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师过渡:知道了36厘米还可以用0.36米表示,那么黑板的长2米36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将2米写在整数部分,36厘米是0.36米,那么2米36厘米就是

2.36米,黑板长2.36米.2、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第二幅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和第

一幅情境图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质量单位的换算和长度单位的换算的方法是一样的。因为1 12千克=1000克,鹌鹑蛋的质量是12克,等于千克,也就是0.012千克;500克等1000500于千克,也就是0.500千克。1000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2)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参与活动。(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思考:0.3时写成分数是多少小时,表示什么意思, 3生回答:0.3时写成分数是时,表示将1时平均分成10份,3份就是0.3时。10

四、教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页“练一练”2、3、4题。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111厘米=米=0.01米 1克=千克=0.001千克 1001000 361236厘米=米=0.36米 12克=千克=0.012千克 1001000 课后反思: 小数的意义(三)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三)第6—8页 教学目的:

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2、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重点:小数意义及性质的理解。教学难点:小数计数单位及进率的理解。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通过图片我们知道,北京地铁的最高运行速度约为22.222米/ 秒,你知道这个小

数每一位数表示的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 小数的意义(三)(一)在计数器上拨出22.222,并说一说其中的“2”分别表示的意义。(二)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二、自主阅读,小组交流(一)自主学习完成P6第一部分

(一)组内交流,教师点拨(二)认识数位顺序表

自主阅读,进一步认识小数计数单位

(三)讨论理解“满十进一”

低一级的单位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为什么呢,说说你的理解。

三、巩固提高 完成P7页1、2 题

四、作业

完成《小练习册》

1、2题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出示自读目标 师:课前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谁来汇报一下,老师也做了调查,小豆豆文具店一支钢笔标价是2.5元,另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交流讨论 完成课本P7 1(0.6和0.60谁大,涂一涂,比一比

2(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独立尝试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基本性质)

三、独立练习巩固提高

1、独立练习:P8 3、4、6题

2、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四、课堂小结: 课上到这,同学们有哪些新的学习体会,还有什么问题,今天的知识你是怎样掌握 的,能让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学习心得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节本课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第8页5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三)

小数的基本性质 课后反思: 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9-10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寻找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异同。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4.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表示()。5.1米,()分米,1分米,()米;1千克,()克,1克,()千克。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比较整数部分相同的小数的大小。

1、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0.69 ? 0.8

2、引导:运用转化法和画图法可以比较小数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呢,(运用计数单位的有关知识比较大小)(二)比较整数部分不同的小数的大小。

1、三位选手跳远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

2、引导:因为2.97比3.13和3.08都小,我们知道:整数部分小的那个数就小,那3.13和3.08如何比较呢,(三)我们来总结。

(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 位比起,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在数轴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比大小。

0.839 ? 0.9 6.07 ? 6.7 5.45 ? 5.63 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5分米 ,()米 37厘米 ,()米 5元4角 ,()元 150克 ,()千克 4.?0.?7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板书设计: 比大小 0.8,0.69 3.13,3.08,2.97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课后反思: 买 菜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够主动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信息,提出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过程和方法:会主动联系并提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会 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类比迁移、联想建构的学习方法,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思想,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热情c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11页“买菜”情景图)l 师:通过这个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老师包里正好有4元零钱,看看能不能够买一把油菜和一把芹菜? 师:大家怎么算的? 师:大家说得有道理。老师还有个问题,老师想买一把芹菜和一把油菜,售货员收了3.66元,对吗?请大家和老师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吧。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列式并说明理由。25+2.41= 3.66—1.25=

2、在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计算结果,并说一说是怎么估算的。

3、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1)分步计算。

可将整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将得数相加。如:1+2=3 0.25+0.41=0.66 3十0.66=3.66 所以:1.25+2.41=3.66 3—1=2 0.66一0.25=0.41 2十0.41=2.41 所以:3(66—1.25=2.41(2)涂一涂。学生利用方格纸涂一涂并进行计算。(3)列竖式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自己的竖式)1(2 5 3.6 6 + 2(4 1 + 1.2 5 3(6 6 2(4 l 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相互提问,讲清算理)5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其他就与整数加减法一样了。思考:为什么要将小数点对齐?(使学生理解,小数如减法计算中,只有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三、课堂活动,巩固应用

1、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1题。(1)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

2、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2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

3、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要先求出亮亮站在凳子上的高度:1.45+0.4=1.85(米),然后再根据题意,求出爸爸的身高:1 85-0.05=l.8(米)。

4(课本第12页“练一练”第6题。(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先求出半箱苹果的质量:46.6—24.3=22.3(千克),然后求出一箱苹果的质量:22.3+22.3=44(6(千克),最后求出箱子的质量:46.6-44.6=2(千克)(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你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吗?

2、回家后请帮爸爸妈妈算一算在超市购买商品的总价吧。

五、板书设计 买 菜

两种菜各一把一共多少元? 售货员收的钱对吗? 1.25+2.41=3.66(元)3.66一1.25=2.41(元)答:两种菜各一把一共3(66元。答:售货员收的钱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对齐各数的小数点,再按照整数加减法进行笔算。

课后反思: 比身高

教学内容:教材第13—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进位加、退位减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课件出示)1.口算。

0.3,0.4, 0.2,0.6, 1.4,1.5, 0.33,1.25, 0.9-0.7, 5.8-2.6, 2.列竖式计算。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 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13页例题的图片。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提示:“6是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大小,所以6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 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 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 借1,位数不够的,在小数的 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三、当堂训练

1.计算。2.列竖式计算。

0.93,0.47 , 8.17+6.94 , 8.25+1.55 , 10,2.45 , 0.56,0.307 , 2.34,1.067 , 2新学期开学了,笑笑到商店买了1个书包和1个文具盒,价格如右表。笑笑一共花了多少元,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身高

2.4+1.7= 2.4-0.8= 6.0-2.4= 课后反思: 歌手大赛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

行运算。

能力目标: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教学方法: 对比、练习、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小数打交道,如:在歌咏比赛中,我们要得出某位小朋友的

得分就必须把评委评出的:专业得分与综合素质得分相加。(像这样的小数加减法你会

做吗,)

2、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互动解疑

1、看课本第18页上面“歌手大赛”教学情境图。

2、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分,3、讨论:怎样计算呢,4、探究得出:(1)第9号选手总分:(板书)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 = 总分 8.65,0.40 =(分)(2)高多少分, 高分,低分=(),()=()

5、怎样列竖式计算, 8.65 9.43,0.40 , 9.05 9.05 0.38

6、怎样写出综合算式呢, 讨论得出:(板书)9.43,(8.65,0.40)=9.43,9.05 =0.38(分)答:高出0.38分。

三、启思导疑

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运算的顺序如何, 在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与数位,小数点之间要相互对其,运算时从左至右,如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四、实践运用

1、试一试: 4.6+12.3+5.8 15-(1.2+3.9)

2、星期天,笑笑要去书店买书,再去看望外婆,然后回家。(1)笑笑一共要走多少千米,(2)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书店

1.6KM 0.85KM 笑笑家 2.1KM 外婆家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竖式计算)(综合算式:)8.65 9.43 9.43,(8.65,0.40),0.40 , 9.05 =9.43,9.05 9.05 0.38 =0.38 课后反思: 图形分类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图形分类。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析: 通过分类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整理归类,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图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你们想见见吗,展示各种图形。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认知图形的特点

1、小组合作,分一分学具

师:你把他们分成两类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分并汇报分的情况)生: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师小结:这是按照是否由平面图形分。哪吗平面图形还可以怎样分,(生动手再分平面图形,交流为什么这样分,)汇报:把圆分成一类,其他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师小结:这是按照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你还能再接着来分吗,(学生动手分一分,交流分法)汇报:三角形单独分为一类。

师小结:这是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2、找一找。

展示图形,这些美丽的图形中就有许多基本图形组成,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相互说一说。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

行四边形。

1、认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师: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师: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师: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

个特性的情况吗,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2、认知三角形的稳定性

试一试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师: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学生回忆并汇报生活中见到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的例子,如:大桥,电

线杆,电动伸缩门等。

四、总结。

你对所学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五、作业安排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利用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平行四边形不稳固 三角形具有稳固性 课后反思: 三角形分类 教学内容:教材22—23页 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了解各种类型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地、主动地进行思考、归纳和相互讨论,激发其更加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和探索的勇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学准备: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在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带领学生对屋子里的人进行分类,学生们想到按性别分、按发型分、按年龄分、按视力分、按身份分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既活跃了现场气氛,也为教学三角形的分类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卡片):同学们看,这是一个三角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你能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吗,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题图

1、导入:(出示由三角形组成的轮船图案):请同学们再看,这是什么, 师:对,这是由三角形组成的轮船的图案,同学们仔细看,这些三角形一样吗, 师:那么你们能对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课题)

2、研究分类标准

?师:刚才我们将屋子里的这些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的分类

师: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观点,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来对这些三角形进行分类。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的信封,请小组长分好工,一起合作完成这个活动。开始吧。

2、学生汇报

?将研究的分类结果展示到黑板上。?学生汇报如何根据角的特征将三角形分类

师:同学们分好了吗,先请这个小组派同学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对这些三角形分类的,3、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学习定义

组1:我们组通过观察和测量,发现这些三角形有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有的有一个角是直角,有的有一个角是钝角。所以我们将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分为一类,把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分为一类,把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分为一类。师:你说的真好。和他们组分的一样的举手, 恩,实际啊在数学上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也是这样分类的。(师指着按角分的三角形逐一说)像这样,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锐角三角形(板书);像这样,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我们就把它叫做——直角三角形(板书);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钝角三角形(板书)。

什么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呢,请你练习说一说。谁来汇报, ?做一做

依次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请学生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认识三种三角形的特点 a.三种三角形角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b.三角形角的共同特点

师:所以一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最多有几个锐角, ?做一做

师:让我们来做个小练习。请同学们拿出题卡,完成第一题(根据角的特征对三角形分类)。

?小结,板书韦恩图。

师:(师指黑板)同学们,刚才我们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了分类。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哪一个三角形是在这三种情况之外的, 师:那么,在三角形这个大家庭中,根据角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哪几类,(生说师画图)

4、学生汇报 师: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三角形分成这样三类。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分的。请这个小组也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对这些三角形分类的, 组2:通过测量,我们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所以我们组这样进行分类:将三条边都相等的分为一类,有两条边相等的分为一类,其他的分为一类。

5、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认识等腰三角形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这样分的,同学们分得真仔细。

(师手指等腰三角形)同学们,象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板书)?学习各部分名称

师:我们来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请同学们看屏幕。

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它的腰,另一条边叫做它的底;两条腰之间的夹角叫做它的顶角,腰与底之间的夹角叫做它的底角。

同学们看,等腰三角形有几个底角,这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动手研究研究。

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方法, 师:谁来说说看你可以根据什么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做一做

出示等腰直角三角板、红领巾、底角为75度的等腰三角形和底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让学生逐一判断是否是等腰三角形。

?认识等边三角形,了解它的特点 师:同学们,其实底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顶角也是60度,它的三条边都相等。象刚才同学们找出的4号、6号三角形都是这种情况。象这样,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我们把它等边三角形。

谁能完整地说说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师:也就是说,根据三角形边的特点可以把三角形分为两类,一类是不等边三角形,一类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画图)?做一做

师:你能从一些三角形中分辨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吗,请拿出题卡,完成第二题。

三、看书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找到了给三角形分类的标准,并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了分类。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数学书24、25页,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

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填空

1、()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正确吗

1、一个三角形里有一个锐角,必定是锐角三角形。()

2、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里至少有两个锐角。()

4、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信封游戏

猜猜看,信封里藏的是什么三角形, ?折纸游戏

你能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共同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谁再来说说怎样对三角形分类, 师:其实,只要找到了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对生活中很多事物进行分类。同学们可以在课后尝试尝试。

板书设计: 三角形分类

锐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按边分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内容:第24—26页《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探索并发 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并能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及创新意识和探究精 神,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等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探 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并能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探究方法(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学会用“转化”的数学 思想探究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用具:表格、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

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一些知识,谁能介绍一下呢, 生回忆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内容。

2、引入

三角形具有稳定形,三角形家族是一个团结的家族,但今天家族内部却发生 了激励的争论。播放课件,提问:它们在争论什么, 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内角和)讲解:三角形内两条边所夹的角就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每个三角形都有 三个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提出问题:

1、你认为谁说得对,你是怎么想的,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呢,(二)探索与发现

1、初步探索,提出猜想。

(1)量一量?了解活动要求:(屏幕显示)A、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注。(测量时要认

真,力求准确)B、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三角形内角和。C、讨论:从刚才的测量和计算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生回顾活动要求)?、小组合作。

?、汇报交流。你们测量了几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从测量和计算 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2)提出猜想

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板书:猜测)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我们要想办法来验证一下。(板书验证)引导:180跟我们学过的什么角有关,我们课前准备了各种三角形纸片,你能不能利用这些三角形纸片,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一个平角呢,(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2)分组汇报,讨论质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 A、撕拼的方法

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讨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 B、折一折的方法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然后另外两个角相向对折,使它们的顶点与角1的顶点互相重合,也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讨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C提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3、回顾两种方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课件演示:两种方法的展示。(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3)总结方法,齐读结论

我们通过动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了一个平角,成功的得到了这个结论,让我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齐读结论。(板书:得到结论)(4)解释测量误差

为什么我们刚才通过测量,计算出来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实际上,三角形内角和就等于180。

(三)、回顾问题: 现在你知道这两个三角形谁说得对了吗,(都不对~)为什么,请大家一起,自信肯定的告诉我。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齐读)

三、巩固深化,加深理解。25页试一试)(小结: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虽然不同,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四、回顾课堂,渗透数学方法。

1、总结: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数学方法。

2、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的由来;数学领域里还未被证明的其它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霍启猜想、庞加莱猜想等。

3、课堂延伸活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猜想 验证 得出结论 应用 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观察比较,初步感知三角形边的关系,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经历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性质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做数学”的成功。

3(情感与态度:(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难点:引导探索三角形的边的关系,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教学准备:

1、课件、实物投影仪。

2、为每个小组准备5cm、6cm、7cm、12cm的纸条各一根。

3、一张三角形图。

4、米尺或三角板。

5、活动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想问一问,你们班的同学谁最高,请这位同学到台前来,请你来跨一大步,看看能跨多远。

师:有人说他一步能跨两米多,你们信吗, 师:学习了三角形边的知识我们就知道了。

课件出示什么是三角形,教师强调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那么下列图形是不是三角形,(课件出示)

二、实践操作,探究学习

1、围三角形小游戏。

师: 再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用纸条围三角形,需要几根,那如果给你三根纸条,你能围出三角形吗,(学生回答。)一定能吗,(学生回答。)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做一个围三角形的游戏。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别用课前准备的纸条围一围,看谁能围得又快又规范。

让学生说说从这个小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用三根纸条,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也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时候要全面、周到。师:那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和纸条的长短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当一当小小数学家,一起来研究一下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师:怎么研究呢,就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

2、分组围一围。

师:每个组老师发了4根纸条,分别是5cm、6cm、7cm、12cm。每次从中选三根,可以怎么选,(抽生说一说)分组围一围,并将围的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上。

3、集体探究。

(1)请一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用长度分别为5cm、6cm、12cm的纸条围三角形。

师:这三根纸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得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2)请一个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用长度分别为5cm、7cm、12cm的纸条围三角形。

师:这三根纸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得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3)课件再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4)我们已经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大胆猜测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猜测: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课件出示)在旁边画上“,”(5)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具备这样的关系的三根纸条是不是能围成三角形。

演示:三根纸条分别为5cm、6cm、7cm,5cm,6cm>7cm。再演示用这三根纸条围三角形。

演示:三根纸条分别为6cm、7cm、12cm,6cm,7cm>12cm。再演示用这三根纸条围三角形。(6)再次验证,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出示思考题:有三条线段,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条,这样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呢, 小组讨论一下,再抽生说一说。(结合课件记录表引导学生。)师:那么,这句话应该怎么改一改才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推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去掉“,”,添上“任意”。)(7)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那么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呢, 出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图,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引导推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板书)

3、再让学生翻到课本第82页,看一看今天学的内容,找出重点,划上喜欢的符号,再读一读。

三、深化认知,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过渡语:我们今天学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现在我们就来应用这个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1、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线段后面打?,不能围成的打×。(1)4cm、9cm、5cm(2)8cm、7cm、6cm(3)3cm、10cm、5cm

2、数学课本第82页例3

3、尽管草地不允许踩踏,但还是被人们踩出了一条小路,这是为什么,我们能不能用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5、出示姚明图片,身高:226厘米;腿长131厘米。(如果时间不充足,就布置成课后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为什么姚明一步能跨两米多,他一步能跨三米多吗,6、挑战自我。(如果时间不充足,就布置成课后作业。)(1)任何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2)因为a+b>c,所以a、b、c三边可以围成三角形。()(3)以长为3cm、5cm、7cm、10cm、12cm的五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

成()个三角形。

(4)你能用4根同样长的火柴棍围成一个三角形吗,5根呢,6根呢,四、全课小结。

五、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十四第4题。(第86页)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课后反思: 四边形分类

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

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

创新的精神。

教具准备:各种四边形(卡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谁可以说说什么叫四边形, 师: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见过哪些四边形,(板书:四边形)想好了就请给大家说一说。

师: 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分一分类吗,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揭示课题,出示课件标题页,同时板书:分类)

二、分类探究 活动一:分一分 1(观察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8个四边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自由发言。)、呈现如下图形。? ? ? ? ? ?? ? ? 2(分类

师:你能用聪明的小脑袋试着把它们分分类吗,分好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分法,并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分组进行分类、探究,课件配以舒缓的音乐。教师巡视各组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反馈

哪个组先来说一说你们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 学生通过视频展台演示分类方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尝试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

师:还有哪个组有补充或有不同意见的,(允许各组分类方法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这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 4(归纳

师:智慧老人看到大家得出了这么多种分法,他也带来了一种分法(课件演示),智慧老人为什么这么分呢,引导学生找出同一类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在学生明确了以上各组图形的特征以后,教师重点指出: A组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B组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C组的图形没有平行的边,就叫做四边形。(本课暂不研究)呈现分类结果: A类: ? ?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 ? B类: ?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 C类: ? 两组对边都不平行 ? 活动二:找一找,填一填(8分钟)1(生独立做完后汇报。

2(全班交流:你是根据什么特点这样分的,进一步体会这两种图形的特征。活动三:议一议(5分钟)(淘气在我们图形王国游玩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

助他解决吗,)

小组讨论: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填一填集合图:(1)教师出示这个集合图,让学生讨论如何填。(2)教师指导完成。平

行 长方形 梯 四正方形 形 边 形

四边形

三、巩固新知 项目一:谁是拼图高手, 要求:挑选2个图形分别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项目二:小小魔术师(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剪法,个别展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上述两项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对于优胜者给予表扬和奖励。

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后反思: 买文具

教学内容:教材第33——3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借助面积模型,经历探索简单小数乘整数算法的过程。

2.能正确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口算,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转化方法的数学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难点:能够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你们还记得吗,好,老师就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课件)7×2 =()+()=()5 + 5 + 5 =()×()=()8 + 8 + 8 + 8 + 8 + 8=()×()=()

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的()的()的简便运算。

师:恭喜你们,挑战成功~但是要摘取数学王国的皇冠,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在探究新知识前,我要带你们去个地方。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情境:文具店)。

师:熊妈妈的文具店开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文具, 师提问:那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三、探索新知

师:刚才我们从买文具情境中,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就选其中一个问题,一起来研究研究。

(一)探究小数乘法的意义。

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出示课件)师:我们可以怎样列算式呢,(只列算式不计算)指名让学生说出算式。(0.2 × 4;0.2 + 0.2 + 0.2 + 0.2)师提问:大家看这算式,0.2是什么数,4是什么数? 师:对,这个是小数乘整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整数。(出示课题)师提问:大家再来看这乘法算式,你能说说这0.2 × 4 表示的意思吗, 师:对了,大家看这算式,那是怎样的数的和呢, 师:谁能完整地说出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呢,师:小数的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探究算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然后进行交流算法。

师:小数乘法的意义我们已经知道了,你能算了吗,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4的得数,(0.2 + 0.2 + 0.2 + 0.2;师提问: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算出0.2× 0.2元=2角,4×2角=8角,8角=0.8元,0.2×4=0.8。)师:恩,我懂了,是4个0.2相加的和,就是我们0.2 × 4的意义,原来你运用的是小数乘整数的意义。(0.2 + 0.2 + 0.2 + 0.2)师:老师这,也有一种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师:0.2元,老师想把它转化为整数,那老师要怎么办呢, 师:0.2元=2角,那2角 × 4是求4个什么,(提醒学生说完整)师提问:你能说说8角是几元吗, 师:好,你真棒,这位同学说的这个方法,就是把小数乘法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那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算法吗, 师:那老师有一个朋友——笑笑,它非常不服气,他看到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他也想出了和你们不一样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看看,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呢,(借助直观模型计算)师提问:笑笑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元, 师:每块橡皮是0.2元,谁来说说笑笑应该涂几份呢,为什么, 师:一块橡皮涂2份,那4块橡皮要涂几份呢,谁来帮帮笑笑呢, 师:那8份就是几元呢,谁来说说, 师:好,说得很好。这位同学说的这个方法,就是把小数乘法的新问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有这几种方法,第一种,我们是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来计算的;第二种则是把小数乘法的新知识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旧的知识推出新的知识;第三种则是借助面积模型,体会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三)自主探索

师:同学们,这些方法都学会了吗,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

提问: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出示课件)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名让学生汇报。

四、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买了什么文具,我们还可以买什么文具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几道题。

1.课本“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2(课本“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3(课本“练一练”第3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五、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数学的魅力大不大,希望同学们能用你们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板书设计: 买文具

乘法:求几个相同小数的和的简便计算。课后反思: 小数点搬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35--37小数点搬家.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探索出的规律。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我们班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大家先鼓掌表示对他们的欢迎~除了这些老师,还有些朋友想参加今天的学习,大家欢迎她们的到来。(贴小娃娃)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问:同学们,这里总共有多少个娃娃,用数几表示,这个红娃娃又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红娃娃1是娃娃总数10的多少呢,娃娃总数又是红娃娃的多少,2、大家说的真好,下面还有几组数,看看它们是如何变化的,二、童话激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屏幕上现在出现的是多少,(285)(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85。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

瞧~又来了一位好朋友。我们来瞧瞧它到底有多大本领吧

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8的中间(28.5),再跳到2和8的中间(2.85),最后又跳到了2的前面,(0.285)小数点说:“我在285的数字之间跳来跳去,挺有趣的。你们知道吗,我在搬家的时候,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数点让原来的285一会儿变成了28.5,一会儿变成2.85,0.285,看来小数点的本领还真的呀~我们就一起去蚂蚁餐厅看看“小数点搬家”给餐厅带来的变化吧~

(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观看动画:(动画)蚂蚁开了一家餐厅,标价,4.00,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客人,这可怎么办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4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餐厅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二)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蚂蚁餐厅从一个客人都没有,到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兴隆。这是为什么呢,(生说)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回来后,快餐价格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归纳: 1小数点向左移动 1 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10 1小数点向左移动 2 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100 1小数点向左移动 3 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1000 来了这么多客人,蚂蚁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时,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试一试

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 2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小数点向右移动3 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 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四、综合应用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85 2850 28.5 0.0285 0.00285

2、我会摆

11618缩小到原来的(61.8);缩小到这个数的(0.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10100 倍(6.18);扩大到这个数的1000倍(6180)强调:小数点无论向左移还是向右移,位数不够都用0补足。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数 扩大到原来的 ,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移动,位。4、0.09×10= 0.09×100= 0.09×1000= 53.8×10= 53.8×100= 53.8×1000= 3.1?10= 0.82?10= 0.71?100= 5.12?100= 356.1?1000=

5、我会选:(1)、把8.7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得()(2)、把一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可以通过把小数点()得到。(3)、把0.06的小数点去掉,这个数就()1(4)、把最大的三位数缩小到原来的,得()1000

6、我会算: 3.9×100= 71.2?100= 18.5?10= 0.84×100= 0.6×1000= 23?1000=

7、判断对错~(1)0.56×1000=560()(2)4.7?10=0.047()(3)0.85×100=850()

(4)3.6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数扩大20倍。()(5)去掉1.04的小数点,这个数就扩大100倍。()

五、故事《小数点的悲剧》总结并结束本课

六、作业:数学课本37页第七题。板书设计: 小数点搬家

左移缩小 小数点 右移扩大 缩小到原数的(一位)扩大到原来的10 倍 10 1 缩小到原数的(两位)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100 1 缩小到原数的(三位)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1000 课后反思: 街心广场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四课时教材38-39页。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究关系的过程,渗透观察,比较的能力。初步沟通整数计算和

小数计算方法,体会转化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和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明确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推导过程。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迁移知识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看这组题目,看谁的反应最快。0(34()=34 5300()530 27()=0.027 3.06()=30.6 6()=0.06 0.143()=143 生口答。(教师指一个小组来口答。)师:同学们完成得真好~现在我们来看0.34×100=34这道题目,谁来说一说为什么要乘以100,6?100=0.06为什么要除以100,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师:他说得真好,这就是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点搬家的规律进行运算的。

(意图:利用旧知识,为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做迁移,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件:街心广场的平面图)师:接下来,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幅街心广场的平面图,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得

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还有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提高了学生收集信息,并利用信息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师:同学们的问题真多,现在我们准备来解答这三个求面积问题。请同学们列式计

算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做,老师巡视)(学生做完后,老师指名汇报。)师:你来汇报一下街心广场的面积怎么求, 师:花坛的面积怎么求,你来回答。

师:嗯,很好~请你再说一说每块地砖的面积怎么求,。(该学生列出算式但是回

答不出得数)(停顿一下)好的,没关系,谁让帮他~愉婷你来。师:欣慰同学,你明白了吗, 师:好的~有几个同学的结果和愉婷同学一样,(看学生的举手情况)嗯,同学们,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是新知识,我们还没有学过,但已经有同学能正 确计算出它的结果了,谁来说一说,计算0.3×0.2时,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能不能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0.3×0.2的积, 0.3米=3分米 0.2米=2分米 2223×2=6(分米)6分米=0.06米 2 所以0.3×0.2=0.06(米)(板书在黑板左边)师:你真棒~懂得用单位换算的方法,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同学们,转化

可是数学中一种经常用到的好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用竖式(师板书竖式)0(3 × 0(2 0(0 6 0.3×10=3 3×0.2=0.6

0.2 +0.2+0.2 =0.6 所以0.3×0.2=0.06(米2)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关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除了可以用单位换算的方法

来计算,还有新的方法等着我们一起去探索,下面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像0.3×0.2这样的小数乘法中,乘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事先写好,贴上黑纸,撕开)

三、观察比较,初定结论

师:同学们,让我们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

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点击出现三个面积横式。)请同 学们在小组内把你的发现说一说。(黑板上板书三个竖式事先写好,贴上黑纸,撕开)(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教师巡视)师:老师将这三个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算式用竖式呈现出来。首先让我们先来比较一

下前两个竖式,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师:有不同意见吗,这里又用到了什么规律,是什么引起了积的变化, 师:嗯,看来学了知识同学们都懂得应用。还有要补充的吗, 师:反过来比较,你发现了什么,3要如何变成30,2要如何变成20,6呢, 师:有其他看法吗,接下来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后面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1师:为什么积要缩小到原来的呢,你发现了什么,同学们讨论一下。100(让学生小组内先讨论,再进行汇报。)师:还有谁要补充的吗,是根据前面的结果推理出来的。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和这

个同学一样吗,(一样)同学们是什么引起积的变化,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要变个魔术,请注意看,你发现了什么,(老师用手遮位了小数乘法竖式中的小数点和0,让学生通过这个小小的动作感受一下小数乘法的计算可以通过转化成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计算,再结合小数点的移动来得出正确的结果)学生发现了算式变成了整数乘法,就明白了原来小数乘法可以先用整数的方法计算,再根据乘数的变化得出积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说一说。

师:是这样的吗,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要质疑这个结论是否正确,最好的办法就是验证一下。

三:质疑验证,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43页试一试

师:请同学翻开书本43面,完成试一试的题目,用这个结论来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进行交流。

让学生分小组完成这道题目,并汇报。师:接下来我们来汇报一下。

上一篇:学前班老师工作计划下一篇:楼堂馆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