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特性》说课稿

2024-04-08

《酶的特性》说课稿(共9篇)

篇1:《酶的特性》说课稿

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立体推进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教学中,让学生亲历思考与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①》第5章第1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代谢过程的必备知识,体现了知识的基础性。它承上启下地将学生的认识从细胞结构引入细胞功能,利于构建“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教材还安排了探究实验,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酶的特性。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2、难点: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酶的概念。

2、理解酶的特性。

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课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设计实施实验培养

2、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了消化酶,有一定的化学基础;上一节课的实验也提供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和一般途径。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对比、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但他们习惯传授式学习,探究方面的经验较少,在实验设计中还未掌握控制变量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设计思想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体现学生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互动式讨论、实验探索、分析与归纳

2、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课堂小测验

酶的高效性

借助于本节第一课时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很容易分析出结论。

酶的专一性

资料分析1:

无机催化剂酸既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也能催化脂肪、淀粉水解。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但不能催化脂肪、淀粉等的水解。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可以把口中的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而出现甜味,可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酶的作用条件

资料分析2:

威白污渍爆炸盐(独有三重复合酶配方),威白教你洗衣小绝招:

①洗前浸泡三十分钟,效果更佳

②若衣服太脏,可适当增加用量

③用温水浸泡效果更好,但水温不要超过60℃

根据③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含过氧化氢酶),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斐林试剂,碘液,沸水,温水,冰块

设计实验:

选择合适材料,实验器具自行选用,设计实验探究温度是否影响酶活性。

课堂小结

课堂反馈

小明看见奶奶拿着一袋洗衣粉往洗衣盆中倒了许多,然后拿着一暖瓶开水倒入盆中,“您这是干吗?”“我给你洗洗你那个羊毛衫。”小明一看水盆旁边放着“雕牌加酶洗衣粉”。

①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奶奶的做法对吗?你想对奶奶说什么?

②使用这种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

③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不宜用来洗涤下列哪些衣料?

A.化纤 B.纯毛 C.纯棉

篇2:《酶的特性》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声现象)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者作了一些努力。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声现象是学生刚接触物理并逐步参与系统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因此保护好学生这一宝贵的好奇心和严谨认真的求学态度尤为重要。而这又主要来源于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声音的特性》是第二节,在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道理之后,对身边出奇的声音现象感到惊异的同时,适时提出声音的特性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至关重要。这是声现象中的重点小节,也是难点一节。这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声音,认识噪声、听不见的声音从而把握声现象,培养起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并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产生物理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知道响度、音调、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了解响度与振幅(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发声体发声情况不同有关。

2、过程和方法层面:

通过演示、观察、探究、活动、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亲历亲为和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体验转换法与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各种活动中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参与和体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感受科学探究方法的伟大,并能激发起为科学进步而努力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响度、音调、音色是理解日常声现象中的重点,更是难点。比较三个特性,我们觉得,声音的响度与音色特点稍许容易接受一点(可能与生活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有关),可对于音调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困难,可视作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对于声音的响度(大小)与声音的音调(高低)概念也易混淆,这也算作一个难点吧,应重点突破的。同时,难点的还有一点就是概念较多:强弱、大小、响度、振幅、高低、音调、快慢、频率、赫兹等,需要逐步深入。对响度、振幅、音调、频率应重点强调。

五、教学法选择及其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实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交流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与声音有关的现象与本质。因为毕竟声现象与生活结合的还是比较紧密而易于建立模型的。学生的理解难度也不是很大,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动感官,对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有帮助的。

从学生层面来理解,刚接触到的物理现象,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现象开始的。因此,感性、直接、易于把握便成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代言,然而唯一缺失的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归纳现象的能力,因此,如何更为科学地描述现象,总结规律或是在引导下科学有序地建构模型,从而掌握新兴知识还是必要的。本课的设计就是注重了这一点的训练。

六、教学辅助手段

实物器材:羊皮鼓、二胡、纸屑、钢尺、梳子、扑克牌、A4纸、橡皮筋等。多媒体器材:视频、各种课前录制的声音文件、展台等。

七、教学过程及思路设计:

(一)、课前活动

为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操作熟练程度,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设计了三个实验,其中一个为自选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主导思想。

实验1:选择钢尺或橡皮筋做这样一个实验 伸出长度

拨动方式

振动幅度

声音强弱(大小)等长

用力拨动 轻轻拨动

活动2:撕一张纸,比较快撕、慢撕发出声音高低的不同(注:只要判断出尖细与低沉即可)

撕的方式

快速撕动

缓慢撕动

声音高低(尖、沉)

活动3:用硬纸片划动梳出,比较有何不同(类同活动2)划的方式

快划

慢划

声音高低

(二)、课堂实施过程:

1、温故知新:

用孔子的话“温故而知新”,引出对前面知识的巩固,此环节中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固、液体传声的不同。既是对前面的总结,也是为今天的学习做一个知识性的情景渗透,让学生的思维集中到声现象中来。

2、激趣导入:

世界真的精彩。声现象便是一例,然后用多媒体播放课前采集的各类声音:动物叫声、音乐铃声、烟花绽放、车水马龙等等。让学生辨听并体验不同,接着让学生交流感受,也给学生一个消化吸收的时间,最后请学生代表课堂公开交流心境。为引出探究这些声音的特性打下内部需要的心理基础,这样课题的揭示便显得水到渠成而不费力气。

3、教学新知:

(1)理解响度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以教师演示敲鼓行为引导学生思考“响鼓重槌敲”的道理,进而自然引出“响度”概念。深入一步:“响度与振动振幅有关吗?”同时向学生揭示“振幅”概念。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得出初步猜想的前提下提问学生“怎样检查振幅大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不失时宜地加以方法的指导——“转换法”,同时用学生的演示实验来结束讨论验证猜想。接下安排了学生的一个活动过程,同时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用所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钢尺、橡皮筋等皆可成为实验的器材。在此活动中仍然遵循“先说方法,再实验,后交流”的思路,体现对方法指导和对实验有效性的调控,在此过程中,也渗透给学生另一种科学方法,即“控制变量法”,如“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橡皮筋伸长长度一定等”。这些物理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对于把握实验环节,培养科学思维是有帮助的。

在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时,这里还补充了与“距离声源远近”的关系,同样是采用学生身边可信服的理由——“对前排学生说句悄悄话,请后排同学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了声音响度的特性。

(2)理解音调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音调的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因此在这个环节上,教学设计加大了时间分配的额度。首先以汇报划梳齿实验引出声音高低的概念,并指出这就是音调,与刚才的强弱有所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从声音产生的角度看,“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个环节预设了一个视频演示和活动模拟的情节——撕布、撕纸,以帮助学生朝着定向性目标进发,得出音调与振动快慢有关,进而指出频率的概念。在教学这个概念时,为避免学生脑海中概念混淆,这里并未花费更多时间,而是一笔带过,听懂就行,以免强调过多适得其反(因为在以往的实际教学案例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接着以两个视频软件来介绍和表现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不同声音频率音调的高低,让学生辨听并找出规律。然后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探究如何改变弦乐器的音调——二胡演奏的应用,既轻松了课堂氛围,并渗透以民族自豪感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加亲切,得出“长短、粗细、松紧”时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道理。这里同样也渗透了“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然后用介绍人体发声频率的不一样指出男女生声音的不同。这对于学生一般性知识的拓展也是一个途径。为了巩固难点突破的成果,让学生及时对生活中的两个现象进行了判断,即男低音唱,女高音伴,女生小丽和爷爷学唱戏的不同,加强了对音调特性的理解。

(3)理解音色特征,探究其影响音因素:

首先让学生欣赏用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段音乐的方式,表面上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其实是在轻松之余渗透了知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审美理念。(当然素材是课前老师录制的)引出了音色的概念,并指出(或由学生讨论)由于发声体结构或材料不同造成,同时从“声音是一种波”上理解波形与对应音色的关系,播放一段音乐,示波器显示不同波形,加强对音色特性的感性理解。最后介绍了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音色密码。这一块处理较为简洁,因为学生有“未见其声便知其人”的生活基础做铺垫。

4、全课小结阶段:

此环节分两步走,一是引导学生回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特性),二是涉及对具体概念,影响因素的讨论。为了全盘把握,用媒体先后展示,形成知识结构模型及框架,便于意义记忆。

5、课堂巩固:

以“学以致用”的观点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男女声音的差别,声音洪亮,音高八度的理解,听诊器如何增大响度等。

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吃的更好,本课堂最后设计了一个“延伸学习”环节。即让学生判断生活中的声现象主要由声音的哪个特性所决定的。(烧开水,向水瓶灌水,自制塑料管笛等)从而真正实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板书设计:

二、声音的特征

1、响度——振幅(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距离声源的远近

2、音调——频率(粗细、长短、松紧)

篇3:大学“酶的特性”实验改进与探讨

酶的特性实验是生物化学的一个重要基础实验,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加深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的认识,如,通过“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让学生明白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高温使酶完全失活;低温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通过“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让学生明白酶的活力受环境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才表现出活力,活力最高时的pH为该酶的最适pH,低于或高于最适pH值时,酶的活力均逐渐降低。通过“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和抑制”实验,让学生明白酶活性常受某些物质的影响,能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活化剂(如低浓度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剂),能使酶活性降低物质称为抑制剂(如铜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等。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3](参阅王秀奇等主编的《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虽内容设计科学,操作简便,但决定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唾液淀粉酶活力由于个体差异很大,具体稀释倍数与最适合的反应时间很难确定,若依照实验教材的规定操作,再加上学生在实验中常因实验条件掌握不好或操作不当,经常是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低,难以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多年的试验尝试中,笔者发现对稀释唾液的配制和一些操作方式作适当改进后,可获得较理想的实验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淀粉酶催化的原理与验证的依据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水解产物遇碘有不同的呈色反应,反应结果如下:

根据呈色反应判断淀粉被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即酶活性的高低[4,5],进而判断各种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2 原教材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2.1 稀释唾液配制的不足与改进

原教材唾液的稀释倍数是200倍,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唾液稀释200倍时多数同学呈现出酶活力过低的状况,结果在规定的保温时长时出现本该被完全水解的淀粉却水解不完全,如:“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第1管;在“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的第3管,因为酶活性过低,导致在检验该管淀粉的水解程度时花费过多时间。针对这种情况,经试验我们将唾液稀释10倍左右发现较为合适。

另外,原教材是由每位学生自己配制的单一唾液进行实验,由于酶活力受酶的来源,即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人的唾液淀粉酶活力差别很大,即使将唾液的稀释倍数从200倍改为10倍,仍发现有些同学酶活力过低,为避免因酶活性过高或过低对实验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将单一的稀释唾液改为混合稀释唾液。改用混合稀释唾液后,再也没出现过酶活力过低的现象,另外,由于酶活力相近,因此各组的实验现象也比较一致,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

2.2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实验设计三个温度:37 ℃(1号管)、0 ℃(2号管)和100 ℃(3号管)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先看原教材实验的操作流程:取3支试管,编号后按表1加入各试剂。

摇匀后,将1、3号两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中,2号试管放入冰水中。10 min后取出(将2号管内液体分为两半),用碘化钾-碘溶液(1滴)来检验1、2、3号管内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将2号管剩下的一半溶液(编号为4号管)放入37 ℃水浴中继续保温10 min后,再用碘液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2号管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不理想的实验结果:一是冰水处理后仍然看不到唾液淀粉酶活力被抑制的现象,即2号呈现黄色,这与2号管未放入冰水前淀粉就被淀粉酶充分水解有关;二是4号管的碘液量学生常常没按1号管所加的碘液量一半来加,结果4号管与1号管的呈色出现色差。针对出现的这些情况,在操作上我们修改为将稀释唾液先预冷5 min后再加入淀粉溶液,另外,2号管的试剂量均各增加1倍,操作见表2。

其余操作与上述相同。

自改进后,各实验组的实验现象均明显、稳定,结果见表3。

2.3 “唾液淀粉酶的活化与抑制”实验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酶的活性受活化剂或抑制剂的影响。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活化剂,铜离子为其抑制剂。原教材中实验的操作流程见表4。

按上述操作步骤,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2、3、4号管都呈相同的浅黄色,即分不出氯化钠活化剂与硫酸钠、蒸馏水的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酶活性太高了;另一种情况是之前采用单一唾液时常出现的现象,就是1、3、4号管都呈相同的蓝色,即分不出硫酸铜抑制剂与硫酸钠、蒸馏水的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酶活性太低了。因此,调整37 ℃恒温水浴的保温时间就很关键,当酶活性高时则保温时间要缩短,酶活性低时则保温时间要延长,这个实验学生经常是需要做2~3次重复实验才能得到合理的实验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实验操作方式做了改进,先按上表加入各试剂,然后置37 ℃恒温水浴保温,保温1 min后检查2号管的淀粉水解程度,即每隔1 min由2号管取出一滴混合液,用碘液检查淀粉的水解程度,待混合液不再变色(即棕黄色)时,从水浴锅中取出所有试管,并各加2滴碘液。按照上述操作,学生再也不用担忧具体的保温时间必须是多少了,操作一遍基本上都能得到明显的实验结果,结果见表5。

3 结 语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效果好的生物化学实验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该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笔者针对实验过程中酶活力和保温时间难以确定等问题,结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改进了实验的操作方式和条件,经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更加理想,学生对酶的特性也有更加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摘要:酶的特性是大学生物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作用的认识。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笔者针对实验过程中酶活力和保温时间难以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改进与探讨。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更加理想,实验成功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关键词:酶的特性,实验改进,唾液淀粉酶

参考文献

[1]张弥左,王兆月,邢立军.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实验室科学,2007(5):50-51.

[2]詹嘉红,蓝宗辉,宋凤艳.探究式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91-93.

[3]王秀奇,秦淑媛,高天慧,等.基础生物化学实验(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69-173.

[4]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教研室.生物化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142-148.

篇4:酶的特性实验与试剂选择

关键词:酶;特性;实验;试剂

酶的特性包括专一性、高效性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课本在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材料用具中指出,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但是具体的原因没有做任何说明。很多学生会问到能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在2010年四川高考生物试题中,考查了酶专一性实验试剂选用问题;同样2013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又考查了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材料与试剂的选用。针对以上问题和考题,笔者就酶的特性有关实验试剂的选择及原因进行归纳分析说明。

一、酶的专一性实验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的专一性实验通常用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来验证。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性糖,还原性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性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催化了这两种化学反应。该实验的指示剂用斐林试剂,而不能用碘液。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其水解产物遇碘不变蓝;蔗糖与碘液不变蓝,蔗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遇碘液也都不变蓝,因此,碘液不能判断淀粉酶能否催化蔗糖水解;若用碘液作指示剂,能证明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证明淀粉酶对蔗糖是否起了催化作用,故不能证明酶的专一性。

二、酶的高效性实验

酶的高效性是指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高很多倍(通常为107~1013倍)。酶的高效性实验所用实验材料是: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实验原理是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分别用一定数量的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观察氧气的释放速度(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测试,观察哪个卫生香燃烧更猛烈)可以比较两者的催化效率。

在酶的高效性实验中一定要用酶与无机催化剂进行比较,因为无机催化剂能够催化化学反应,但不具有高效性。用过氧化氢酶与Fe3+催化H2O2的水解实验中,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水解产生氧气的速度极快,Fe3+催化H2O2水解产生氧气的速度较慢,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测试,过氧化氢酶那支试管卫生香燃烧更猛烈,从而证明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三、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大,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用过氧化氢酶来进行实验,过氧化氢酶催化的底物是H2O2,温度和酶活性都可能改变H2O2的分解速度,不符合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不能真实反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应选用淀粉酶进行实验。在不同温度下淀粉酶的活性不同,溶液中淀粉的分解量不同,剩余淀粉的量也就不同;而且淀粉酶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色;因此,根据溶液是否变蓝及变蓝的颜色深浅来反映淀粉酶的活性。在该实验中反映酶的活性,不能用斐林试剂判定产物中还原性糖的生成情况来反映酶活性大小。因为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如果选用斐林试剂作指示剂,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的反应需要水浴加热到50~60℃,加热改变了本实验酶原来所处的温度条件,这样就无法保证是原来温度下真实的实验结果。

四、pH值影响酶活性的实验

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出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失去活性。

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我们选择的酶应该是过氧化氢酶(新鲜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在强酸或强碱的环境下,过氧化氢酶就会失去活性,不能催化H2O2的分解;而在中性环境下,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可催化H2O2的快速分解,从而证明pH值对酶活性有影响。

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不宜选用淀粉酶。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水解实验,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因无合适的指示剂而无法反映出淀粉酶的催化结果。若该实验用碘作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碘分子可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NaI和NaIO,不会使淀粉变蓝;若用斐林试剂作指示剂,因斐林试剂有效成分是新配制的Cu(OH)2,只能在碱性环境下起作用,而在酸性条件下,斐林试剂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失去了对还原性糖的鉴定作用。

篇5:《声音的特性》说课稿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知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较为重要的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知道决定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声学研究对下基础。

教材安排本节课内容时,基本上分为音调、响度、音色三块分别研究与学习,通过实验以及观察波形,对声音的三要素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1)重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教材在“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因素”时,实验器材使用学生身边的刻度尺、梳子,让学生体验声音音调有高低之分。

(2)使学生感知现代技术手段对分析科学问题的作用。教材对不同音叉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以及不同乐器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采用示波器观察波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抽象问题的认识,并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知道音调跟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音色是不同的。通过学习声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初步领略声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热爱、亲近自然的情感,能注意不同场合讲话时,使自己发音的响度适当。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研究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用人耳感知声音特性之间的.区别;

二、学法点拨

响度、音调、音色是表示声音特性的三要素,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三种特性的区别是学习的难点。除了从意义上区分外,还应通过实际声音感受它们的区别,通过实验探究它们的不同。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学习,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也产生着深厚的兴趣。初中生对未知世界往往产生好奇心、求知欲,这些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本节课一是内容较多,不仅有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还有频率、振幅等概念;二是对声音的特性的认识上,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如声音的高低与响度的强弱往往混淆不清,对这节课的教学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

⑴播放一段乐曲(有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⑵在家里听到有人说话,马上就能判断出这是爸爸声音还是妈妈的声音。

⑶提出问题: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区分不同的声音的呢?

(二)新课教学

1、声音的高低

⑴教师首先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说相同的一句话“声音的高低”,问学生: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⑵在学生回答男同学声音粗(低沉),女同学声音尖细后,告诉学生什么叫做音调(声音的高低)。

⑶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①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

②设计和进行实验:如图2—20所示,将一把学生用刻度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刻度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改变刻度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刻度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③分析和讨论:比较两种情况下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④教师讲解: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因此,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⑤实验结论:物体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低。

⑷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不同人的音调和音乐中同一音符在不同基调的音调。阅读表2-2,了解各种动物发出和接收声波的频率范围。

(5)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知道科学知识与社会技术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6)提出问题:我们这里讲的音调的“高”、“低”,与我们生活中讲的声音的高、低是否一样?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2、声音的强弱

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①演示实验1:做演示实验,将系在细绳上的塑料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塑料球被弹开的幅度。使劲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增大,重做上面的实验。

②演示实验2:用手按自己的喉部,小声和大声喊“啊……”,看手的感觉。

③小组实验小纸屑放在桌子上的实验,轻敲和重敲纸屑变化的实验。

④让学生自己根据看到的实验现象,总结什么是振幅,响度跟什么因素有关。

⑤实验结论: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幅。声音的响度跟振幅和离开声源的距离有关。

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2-30,使学生认识振幅,了解声音的响度单位:分贝,了解各种不同物体发声的分贝数。

3、声音的品质

⑴演示:播放一段乐曲(有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说出所听到的乐器名称,其他学生补充。

⑵演示:让全体学生闭上眼,找几位学生到讲台上说一句话,让学生找说话人。

⑶提出问题:你们是根据什么猜对的?在学生回答“各种乐器的声音不同”“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同”后,指出不同乐器、不同的人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是不同的。

⑷告诉学生什么是音色。音色与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⑸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有关利用音色知识的现象。如挑选西瓜、购买陶瓷制品、“闻其声而知其人”等。

4、声音的三要素

告诉学生什么是乐音,什么是噪声。让学生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也叫做声音三要素是:响度、音调、音色。

(三)作业布置

独立完成作业本第三节第二课时。

总之,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概念的认识为主线,运用实验、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执行任务,把传播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篇6:《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1、理解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实践的学习过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角形画高的方法。教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展示学习内容,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塑料小棒、三角形硬纸板和彩色平面图形等教具和学具。

这节课,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旧知导入,激发兴趣。

在第一环节我分为两个层面:

首先我出示一组生活中图片,让学生找学过的平面图形,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将这些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一侧,然后重点问对平行四边形都有哪些了解?我对高和特性作重点板书。

接下来让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三角形,再通过我提供的第二组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出课题。

这一环节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导入,在情境中自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达到旧知迁移的目的。突出平行四边形的复习,尤其是高和特性的复习,为新知过渡做了较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安排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三角形意义的教学,安排了以下活动:

1、摸三角形,观察三角形特征。

2、小组交流,派代表阐述小组意见。

3、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的意义及特征

多媒体课件演示三角形的特征,教师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

三角形意义教学既是本节课重点也是难点,我安排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的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意义和特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

第二层面:画三角形的高

我首先安排学生尝试画高,一名学生板眼,试说方法,选择画高工具,然后我引导画高的方法。此环节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是学生画的高和说的方法都正确,教师就可以借用他的话来说,重新演示。

(2)是学生画得不正确,这时可安排其他学生表述意见,教师再引导。接下来多媒体课件演示用三角板画一条高,然后学生独立画出一条高。通过展示学生画的不同底的高,师生共同总结高和底的概念,然后学生尝试画另外两条高。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掌握在一个任意三角形内画出三条高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接下来通过一组判断练习,既巩固任意三角形的高,又拓展了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高。

这个层面中,主要是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学会高的画法,还能领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第三层面:感受三角形稳定性

首先通过课件回放生活中三角形图片,使学生产生疑问:这些物体中三角形起什么作用?然后学生猜想。最后学生动手实践,用老师提供的塑料小棒拼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整个层面通过观察——分析——推理——验证为主线,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获得感性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第三环节: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出示一组基础判断题,达到巩固基本概念的目的。

第二层面是实践应用题:首先出示一个三角形状的台历,使学生明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接着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把歪斜的椅子,让学生思考如何修理。

这个精心设计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概念,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应用数学的能力,体会到把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快乐。

篇7: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呈现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角形的特性》。

平面图形的特征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对于三角形,同学们头脑中的感性认识比较充分,却缺少抽象与概括的数学化过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环节,下面我重点展示一、二两个环节。

首先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生活中的图形世界。(幻4)

(欣赏过后)让我们一起来找寻其中的数学平面图形。

几位同学慧眼识图,可是你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吗?三角形又有哪些特征呢?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三角形学具一起来研究。

(视频1)说:小组成员们讨论得热火朝天,让我们听听他们有了哪些发现。(视频继续中)

一起来看两种意见:(围成和组成)

同学们各抒己见,不妨辩论辩论。这位组长认为围成的是封闭图形,而组成的可能是这样的图形。现在意见统一了吗?

(幻8)看来,三条线段围成了三角形,于是三角形有了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也有了一个名字△ABC。

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呢?刚才有同学认为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是否正确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一位同学来前面画。请刘颖同学说一说她画高的过程。(视频2)

再来看大家画的三角形的高(幻 )有什么想说的?

有的同学认为。

来看同学们画另外两条高的情况。

三角板旋转方向,直角边和另一条底边重合,底边所对的顶点和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重合,得到第二条高。

在画第三条高的时候,一位同学出现了下面的情况:三角板太小了!于是他急中生智,借助直尺来帮忙,画出了三角形的第三条高。

像这样三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三条高在三角形内且交于一点。

大家来找一找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三条高的位置。除了三角形内的一条高,另外的两条高在哪里呢?原来它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它的两条高。(再变成钝角三角形)

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三角形。①建筑物和交通工具上有三角形。②

③ ④

同学们猜想这些都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我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来验证:用小棒拼成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拉动三角形,纹丝不动,再拉动四边形,形状变了。由此我们确定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为什么不容易变形而具有稳定性呢?

变化三角形三条边的位置,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并没有改变,再来变化,依然没有改变。原来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因为它三条边的长度确定了,它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而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并不能确定,所以容易变形。

篇8:“酶的特性”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酶”是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本节基本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了解酶的特性的基础,是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前提,是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难点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展开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酶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的铺垫。对照实验规范、变量分析能力和生物学研究思想的领悟是本节关键。这些都是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催化剂”“新陈代谢”“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议论加引导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的分析,初步具有信息处理的能力;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创新和合作精神;认同科学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吃饭中,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吃米饭、馒头时,若细细咀嚼,米饭、馒头会变甜。为什么?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引入新课。

(二)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酶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三)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1.学生结合课件,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指导。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熟悉材料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组讨论:随机抽签,学生根据上一个环节,从酶的来源、作用、化学本质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同班同学共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知识回顾: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和基本组成单位各是什么?

4.学生构建酶的概念。通过三个资料让学生分析、总结出自己对于“酶”这个概念的理解。这样,对“酶”这个概念的学习更符合人的认知过程。

5.练一练课件展示的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四)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探究实验,研究酶的特性

1.课件展示“探究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做演示实验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2.课件展示“探究2”———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代替新鲜酵母菌液,把蒸馏水换成无机催化剂FeCl3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做演示实验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练一练: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3.课件展示“探究3”———酶是否像无机催化剂一样,对催化的反应物选择范围较广,也能催化多种物质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细胞内化学反应多种多样,而酶的专一性决定了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那么生物体内是不是应该含有多种多样的酶呢”。小资料给出答案:已发现的酶有4000多种,提示了隐含未显的内容。

练一练: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4.布置课后作业:收集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学校现有条件等,将本节课设计成验证与探究相结合的实验课,带领学生通过动手做与观看多媒体课件动画相结合的方法一起探究酶的概念及特性。真正从“听和背”中解脱出来,实现“做中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篇9:“酶的特性”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酶”是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本节基本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了解酶的特性的基础,是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前提,是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难点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展开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酶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的铺垫。

对照实验规范、变量分析能力和生物学研究思想的领悟是本节关键。这些都是新课程中探究性学习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催化剂”“新陈代谢”“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对照实验的设计与操作方法、自变量和无关变量的分析与控制方法”等基础知识。然而,有关影响酶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对学生而言,要求较高,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为此采取议论加引导的教学设计思路来突破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的分析,初步具有信息处理的能力;进行有关的探究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物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养成创新和合作精神;认同科学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在吃饭中,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吃米饭、馒头时,若细细咀嚼,米饭、馒头会变甜。为什么?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引入新课。

(二)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酶

通过课件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三)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1.学生结合课件,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教师巡视,适当点拨指导。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熟悉材料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组讨论:随机抽签,学生根据上一个环节,从酶的来源、作用、化学本质等方面进行归纳,与同班同学共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知识回顾: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和基本组成单位各是什么?

4.学生构建酶的概念。通过三个资料让学生分析、总结出自己对于“酶”这个概念的理解。这样,对“酶”这个概念的学习更符合人的认知过程。

5.练一练课件展示的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四)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探究实验,研究酶的特性

1.课件展示“探究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做演示实验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2.课件展示“探究2”——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代替新鲜酵母菌

液,把蒸馏水换成无机催化剂FeCl3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做演示实验并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练一练: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3.课件展示“探究3”——酶是否像无机催化剂一样,对催化的反应

物选择范围较广,也能催化多种物质的动态实验。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分组讨论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细胞内化学反应多种多样,而酶的专一性决定了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那么生物体内是不是应该含有多种多样的酶呢”。小资料给出答案:已发现的酶有4000多种,提示了隐含未显的内容。

练一练:课件展示题目,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4.布置课后作业:收集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我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学校现有条件等,将本节课设计成验证与探究相结合的实验课,带领学生通过动手做与观看多媒体课件动画相结合的方法一起探究酶的概念及特性。真正从“听和背”中解脱出来,实现“做中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酶的特性》说课稿】相关文章: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05-03

创作特性04-21

季节特性05-01

功率特性05-08

三个特性05-11

电器特性05-13

发芽特性05-14

遗传特性范文05-18

胶水特性介绍04-13

硅胶材料特性05-04

上一篇:塌方应急演练流程图下一篇:给秦玮璐的一封信5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