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性评论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2012年两会中,人民网策划了一系列新闻评论,引来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人民网的报道抽样分析,发现人民网策划新颖,调查科学,民主政治网络化,且文风朴实,民生主题鲜明,值得其他媒体借鉴。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闻特性评论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闻特性评论管理论文 篇1: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及规制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网络新闻跟帖评论是技术赋权下,网民话语权的释放,是对传统媒体环境下公民话语权的补充,高度的参与性、及时的互动性和身份的隐匿性使新闻的生产传播由专业封闭趋向开放和非专业化,用户生产内容成为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改变着精英话语占主导地位的话语分配格局,形成社会话语权利的再分配。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公民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有时并不匹配,网络新闻的用户跟帖评论区经常沦为“本我”的狂欢广场,产生虚假信息、语言暴力等异化现象。对网络新闻用户评论的管理从国家、媒体、公民等不同层面入手,完善公权力主导的法规体系,政策引导与技术引导并重,建构网络新闻用户跟帖评论的有效规制模式。

【关键词】网络新闻;跟帖评论;异化;规制管理

一、网络新闻跟帖评论形成社会话语权利的再分配

话语权是指公民对社会事务或现象提出建议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这由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及受教育程度等决定。社会生活中最有影响力的话语多是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精英阶层的话语,他们利用话语权为社会设定主流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规范,并依此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并维护现存社会秩序。对权力的追逐多始于对话语权的争夺,权力的交替多表现为对话语权的把持和出让。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去中心化、隐匿性等特征,深受网民青睐,尤其是在网络新闻内容趋向同质化的当下。很多网站顺应用户需求,创立具有自身特色的用户跟帖评论,聚合并形成独有的核心用户群,如网易的“无跟帖,不新闻”。传媒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新闻及跟帖评论提供了稳定的技术保障,如腾讯一键分發的矩阵传播,新浪的一键分享至微博等,均促进了网络新闻及跟帖评论的发展。有人认为这是“技术赋权”,弱化了传统媒体中以传者为主导的局面。[1]从积极层面来说,这些传播自由、观点多元、互动频繁的网络新闻及评论,有利于展示全面客观的社会生活,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传播评论,甚至形成强烈的网络舆论,引发社会关注,并实际影响事件的发展及解决,这也使得网络新闻及其跟帖评论在公共话语权、社会管理等方面被寄予厚望。

二、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异化现象

对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实例研究发现,在涉及国家公共事务、社会利益方面,相关跟帖评论比例偏低。在技术赋权的网络环境中,很多跟帖评论是个人化的情感利益诉求,是虚拟世界里的本我叙事和欲望狂欢,必然会产生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

(一)污名化传播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一书中指出,污名是一种虚拟的性格刻画,一个群体将人性中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通过有意识的传播来维持甚至强化这种污名,带给被污对象的是有别于真实身份的虚拟社会身份,这种身份意味着低人一等或者是携带危险信号,是一种单向“命名”的动态权力关系。网络环境下,由于新闻网站对用户评论的重视,用户评论的匿名性使得一些没有事实佐证的观点也出现在用户评论区。加之社会分层的细化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增多,使得污名对象不断泛化。各个亚文化群体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社会分工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也存在利益分配的不同,污名关系也愈加交错复杂。[2]因而产生了各种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利益冲突,相互污名正是这些利益冲突集中爆发的一种形式。根据“污名不易消除”和“快速传染”等特性,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区域都有可能被污名化。借助污名,人们有可能将基于其他差异的敌意合理化,甚至无所顾忌地对被污名者实施侮辱。

(二)庸俗甚至低劣的新闻选择偏好

网民的跟帖评论是用户内容生产的重要部分,但是网民毕竟不同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在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呈现、新闻价值的判断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娱乐信息新闻化,各种娱乐新闻是网络新闻跟帖评论最多的话题领域。实证研究发现,网易门户网站每日跟帖热榜基本都是娱乐新闻,尤其是明星、名人的绯闻、丑闻,如王宝强离婚案的关注度远高于同时段举办的巴西奥运会。庸俗甚至低下的新闻选择偏好,会误导受众对新闻价值观的判断,丧失对具有重大意义问题的思考。娱乐本无罪,但如果娱乐至上,其他文化沦为娱乐文化的附庸,会对精英文化、反思文化造成侵蚀破坏,不利于建构社会共识。

(三)偏狭的民粹主义情绪

传媒技术的发展,满足甚至提升了网民的话语权,极大鼓舞了草根阶层的参与热情,草根阶层的话语表达一旦获得垄断地位,由于其相关媒介素养或文化内涵的缺失,跟帖评论就存在盲从和非理性的情绪化表现。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揭示,利益和场域关系密切,有多少种利益就有多少个场域,利益使不同阶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团结协作或是批判争斗,不同的利益诉求是不同场域存在的条件,每个场域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制度和运作法则,在争夺或维护权利的过程中,产生纷乱甚至暴力都是必然现象。

目前中国正处于危机事件的高发期,征地拆迁、环境保护、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有关掌握公权力的官员、富人阶层及某些特殊社会群体,有关这些群体的报道极易在网络空间形成“公共情绪”,即官员多是贪腐的,富人多是奸诈的,专家多是骗人的,而自己作为普通公民,是被剥夺者和被损害者。对政府及社会生活的管理者充满怨怼,认为国家应该维护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利益,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要参政议政。[3]这种民粹主义情绪很容易在网络上集结,网民在充斥着“公共情绪”的协同环境中,容易对信息不做甄别,盲目跟帖,激情评说,跟帖评论区时常充斥着非理性的“狂欢”,沦为谣言的滋生地、充斥着语言暴力的舆论场。民粹主义者的浅思考甚至不思考,以及基于从众心理下的跟风、盲动,容易在网络事件中产生极化现象,如果不加控制地任其传播,终会转移到现实生活中,酿成影响极为恶劣的泄愤类群体性事件,威胁到社会的稳定。[4]古斯塔夫·勒庞曾经说过,在无意识领地漫游的群体,会失去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对暗示心领神会,表现出极度的轻信和盲从。被轻信和盲从裹挟的民粹主义情绪跨越虚拟的网络,深刻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和谐安定。

(四)语言的不礼貌甚至暴力现象严重

新闻网站的用户评论区,就像路边的书报摊,谁都可以拿起翻阅品评一番。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一个互动对话进行解读,目睹互动过程的观众在心中产生互动者形象,若不是构成互动者实质面子的全部,至少也是很大一部分,在结合语境与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跟帖评论区的面子威胁性是在面对面沟通中设法缓和或不表达,而在跟帖评论中是不加以缓和便径直表达出来的语言行为,包括不符合或未满足社会规范期望的行为等。跟帖评论与传统媒体的读者反馈最大的不同是书写的隐匿性,突破礼貌原则,使跟帖评论者无所顾忌地发表言论,因此评论者不礼貌话语常被冠以攻击性行为或暴力语言的标签。

三、网络新闻跟帖评论规制管理模式的建构

由网络新闻跟帖评论所建立的社交情境要素的复杂性,管理者要顺势而为,调整、改进传统媒体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新的规制管理模式。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结合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具体情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规制管理模式:

(一)国家公权力对新闻跟帖的规制管理

1.公权力强制性政策规制管理

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政府过分看重其经济功能,忽视其新闻信息的传播能力和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即对其媒体属性认识不足。随着网络新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对网络新闻的管理逐渐强化。国家公权力机关的强制管理主要是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使网络新闻传播活动有法可依。2014年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启动公权主导下的问责形式,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保证网络新闻信息的安全有序传播。基本处罚方式有劳动教养、拘留、罚款、道歉、警告教育等。这些属于强制性事前规制,执法成本较低,有很好的预防震慑效果,被学界称为压力型规制模式。这种规制模式由于政府管理部门自身的因素,如管理者媒介素养欠缺、执法不理性、权力缺少监管或滥用,甚至存在利益共谋等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公权规制管理的效果。同时现实情境和社交空间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和逻辑,网络空间的违法违规行为毕竟无法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加之评论用户自身知识结构、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明确界定他们的传播意愿和传播目的并不容易,因而更多的公权规制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2.公权引导性政策的规制管理

近年来国家从政策、税收等方面鼓励文化行业的产业化转型,资本进入文化市场,基于资本逐利的本性,文化甚至开始蜕变为单纯赢利的产业,收视率、发行量、点击率等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指标,以商业利益或经济效益作为考量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终将刺激媒介行业。

对于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异化现象,管理者要完善相关行政管理手段,主要是加强引导,即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了解网络新闻跟帖评论的传播特征和技巧,关注新闻跟帖的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明确自身兼具引导者与管理者于一体的角色定位,灵活地将权威性与亲和力结合起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导的科学化水平,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追求适度的宽容和高度的和谐,形成引导型管理模式。[5]

(二)新闻网站跟帖评论服务公告的规制管理

1.新闻网站引入审核、公告管理机制

新闻网站的企业化管理,使其在实际的经营运作中成为市场主体,市场信誉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新闻网站的自身发展。服从政府管理,宣传国家政策,引导社会舆论,是网络新聞作为意识形态媒体的内在属性。传媒技术的发展,导致传播渠道丰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新闻网站主要是使用审核管理制度,用户先要登记注册,网站通过后才能登录跟帖,公布网站跟帖评论管理协议,对跟帖内容审核通过后才会在用户评论区显示,对违反承诺的用户采取删帖、禁言甚至追惩等。新浪、凤凰、网易等新闻网站对于用户评论内容都有明确的禁止范围。如要求用户使用跟帖评论服务时,要恪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性等,且所有注册用户自动承诺遵守这些规定。同时管理员或版主有权删除不当评论,对不遵守承诺的用户,客户端的管理者会视情节采取预先警示、拒绝发布、删除跟帖、短期禁止发言直至永久关闭注册账号等管理措施,对注册用户涉嫌违法犯罪的言论将保存在案,并向有关政府部门如实报告等。这些管理公告对法律是很好的补充,可以缓解公权机构的强制执法压力。网络平台自身对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会愈加明确具体,实践操作性更强。但这种规制也有不足,鉴于跟帖评论数量巨大、内容繁杂的事实,而审查者囿于自身媒介素养、对新闻价值的取向偏好不同,造成审查的速度和精确度在短时间内不会有质的提升。在制度优先的前提下,如何运用技术手段保证网络新闻跟帖评论服务制度的实施等问题,还需要在实际运作中进一步明确。

2.利用技术优势,发挥新闻网站自身的引导功能

第一,编辑新闻跟帖评论合集。以网易为例,追求有态度的新闻是网易新闻的特色,因此网易对网民的跟帖评论非常重视,编辑有不同形式的跟帖合集。跟帖推送有热门跟帖和最新跟帖、每周跟帖、每月跟帖排行榜等。对跟帖最多的话题做置顶推荐,每个话题有详细的参与人数、跟帖数及每条帖子的具体内容,在热门跟帖区设置有顶、踩、回复、收藏、分享、复制几种形式,供网民对已经发布的跟帖评论进行反馈。跟帖广场有精彩跟帖,网友热议,精彩盖楼。网络新闻评论区利用技术手段设置相关跟帖评论关键词,如设置“关键词过滤器”,当网民的跟帖评论中出现设置的涉及辱骂、脏话及敏感性关键词字眼时,网络新闻媒体可自动选择过滤,不予发表。通过编辑跟帖合集,了解掌握网民高度关注的问题和感兴趣的话题,有针对性地对跟帖进行处理,分门别类,重点推荐,吸引网民阅读,也为后续积极有效的引导打下基础。

第二,运用大数据分析网络新闻跟帖舆情。一般说来,网络新闻事件的发生是具有阶段性的,大致可以分为“爆料—热议—流行—衰减”四个阶段,这四个不同的阶段也有各自的特点。利用具有4V特征即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高速(velocity)、价值(value)的大数据,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同类新闻事件发生的网络舆论特征、网民关注周期、跟帖评论表达的语言及情绪特点,并用数据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为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提供技术支持,使得人们能从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久远的时间维度来了解跟帖评论的舆论动向,为更准确地判断舆论发展方向、制定舆论引导机制、提高舆情管理效能提供依据,降低社会管理成本。[6]

第三,培养平台自身的意见领袖,对热点敏感议题释放引导帖。网络跟帖经常会触及对城乡二元制社会现实的讨论和反思,诸如对凤凰男、孔雀女、城乡差距、贫富悬殊等刺激网民神经的敏感话题进行讨论。在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事件和现象中,新闻网站要培养自身的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与受影响者之间的关系源自双方对某一问题的持续关注,受影响者对意见领袖的尊重和认可完全源自意见领袖在网站平台上的“真知灼见”,两者的关系具有虚拟性。[7]这种虚拟性便于网站采取隐性引导,适当释放引导帖,化解被引导者的尴尬,避免抵触和逆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跟帖评论用户,使其自觉遵守网络对话规则。同时对一些敏感现实问题进行多向度思考,探寻有积极意义的解决措施。

(三)利益激励下,用户自律和举报相结合的规制管理

“法律的强制只有在法庭拥有执行该法律所需信息时才是可能的。”信息不足,难以取证成为政府规制管理的障碍,采用利益激励下的悬赏举报制度,能够降低获知违规信息的成本,准确掌握违规者的信息,利于执法机构的精确治理、有效执法。[8]新闻网站提供的用户评论服务,基本都设有用户举报,欢迎用户举报各类不法传播活动和违法有害信息。如网易新闻在评论栏设有举报与反馈,举报内容包括文字、图片等缺失或错误的内容、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还有敏感信息、不实信息以及我有话要说等几项。并且,在评论栏上端网易特别提醒“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标明网易的平台属性。凤凰新闻网站也有欢迎用户举报各类不法传播活动和违法有害信息,以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的倡议。但对举报行为的鼓励可能会导致用户之间的不信任,不利于培养理性民主的网络舆论,在面对重大社会议题时,会导致共同经验的缺失,增加合作难度。而共同经验,尤其是社区共同经验,有助于提升社区群体黏性,增加其社会责任心和凝聚力。[9]假如无法分享共同经验,人与人之间将很难达成理解和信任,从而缺失凝聚力和向心力,终将导致社会的异质化,而一个异质化的社会在公共事务上是无法达成共识的,这样会加大社会治理难度和成本,将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局。

网络新闻跟帖评论释放平民的话语权,但跟帖评论的异化现象会偏离主要议题,诱发新的社会矛盾。加强对网民新闻跟帖评论的监管和引导,提升用户跟帖评论区的正向影响力,在管理和分享之间寻求平衡,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和风险等级,是一个需要逐步探索完备的过程,相信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一定能够建立适宜的规制管理模式。

(本文为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建构社会共识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ZZJH-467)

参考文献:

[1]喻国明,马慧.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关系赋权”——“连接一切”场景下的社会关系的重组与权力格局的变迁[J].国际新闻界,2016(10):9-11.

[2]蒋建国.网络族群:自我认同、身份区隔与亚文化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13(2):99-101.

[3]林红.民粹主义:概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39-46.

[4]邵培仁.媒介舆论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6-29.

[5]魏建国.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J].理论月刊,2014(2):117-118.

[6]姚丽亚.大数据时代突发事件舆论引导[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21.

[7]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39.

[8]王锁明.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性及路径思考[J].人民论坛,2014(11):28-29.

[9]林晖.重构解读框架:网络时代的主流媒体与中国社会共识:当代中国媒介变革透析[J].现代传播,2013(2):40-41.

(作者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与管理系讲师)

编校:王 謙

作者:袁慧侠

新闻特性评论管理论文 篇2:

浅析人民网今年两会新闻评论的策划

【摘 要】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2012年两会中,人民网策划了一系列新闻评论,引来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对人民网的报道抽样分析,发现人民网策划新颖,调查科学,民主政治网络化,且文风朴实,民生主题鲜明,值得其他媒体借鉴。

【关键词】2012年两会 人民网 新闻评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每年的两会报道如何出奇制胜,靠的就是媒体的策划能力。但目前国内的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要想在策划上出新,只能转向媒体自身特有的评论了。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其在引导舆论导向、服务建设大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方面有其他新闻报道形式不可取代的优势。在这一观念指导下,人民网对2012年的两会策划了一系列新闻评论,其观点严谨、说辞精彩,引得社会各界关注。笔者抽样选取了其2012年两会新闻评论作为研究对象,来评析其策划。

一、新闻评论策划的界定与抽样

1、新闻评论策划的界定

蔡雯教授曾对新闻策划下了一个定义:“是报社采编人员根据客观存在、读者需要和报社自身条件对报道选题进行决策,对新闻采编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且在报道实施过程中不断接受反馈、修正原先设计的行为。”①在蔡雯教授看来,新闻策划是“对未来报道活动的规划和设计。这种规划和设计是组合、分析信息和选择、决策的结果”②。

赵振宇教授则认为:“新闻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③赵教授强调的则是“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

郑保卫教授主张用“新闻传媒策划”这一广义概念来指代新闻策划,在他看来,这个概念“涵盖了在新闻传播事业中运用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一切活动,并将其客体分为新闻传媒实务策划、新闻传媒经营策划两大类。”④

总结他们的观点,笔者对新闻评论策划的界定做一个归纳:新闻评论策划,是新闻评论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评论的客观事实,围绕一定的目标对新闻评论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这其中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对新闻评论的组合、分析和选择、决策。

2、文本抽样

本文以2012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为起点,闭幕(3月13日)为终点,选取了这10天(不包括3月13日)当中人民网两会专题言论版的“人民网评”(9篇)、“网友说话”(38篇)、“报系言论”(66篇)、“两会1+1”(10)、“大画两会”(13篇)这五个代表人民网新闻评论的版块,总计136篇,并对发表评论的数量、类型、主题等进行统计,以此进行分析。

二、新闻评论版块策划

评论版块设置的创新性和覆盖的全面性,最能体现专题报道的特色和水准,也直接关系专题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在人民网2012年的两会专题报道中,其新闻评论版块设置是:“人民网评”、“网友说话”、“报系言论”、“媒体观点”、“两会1+1”、“大画两会”、“2012两会调查”、“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版块添加了漫画时评,形式新颖;还设计了两会调查,全民参与,充分体现了人民网版块设置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1、策划新颖:“大画两会”增加了评论形式的多样性

与以往相比,这次的版块增加了“大画两会”,该版块通过漫画的形式来评析两会热点事件,其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了人民网新闻评论策划的新颖性。

在3月11日的一篇画评中,孙继业的观点:收费公路成地方政府“提款机”与“摇钱树”,用图片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图上官员财大气粗的顶着收费公路,口袋里全是金币,而普通老百姓就如同图上的小人,只能站在下面非常惊讶,讽刺意味一目了然。这种通过漫画来评论的形式早已不是新闻,在人民网之前的时评中也经常用到,但将其在两会专题中开辟一个版块还属首例。

刘保全教授认为,新闻策划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出新,“只有在时间、地域、内容和形式上以超凡的气势和独特的视角予以报道,才能出奇制胜,达到策划的目的。”⑤很明显,人民网将这一策划要义用得恰到好处。

2、策划科学:“两会调查”科学可靠

与以往相似,每年两会都会做一个调查,调查网民对哪些热点问题最为关注。2012年的调查中,高达155万人次参与投票,其中包括19万手机用户投票,这比2011年的12万人次整整高出了143万。

两会的调查还作为新闻评论的依据,其策划凸显了人民网评论的科学性。新闻评论有五个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三是新闻评论论说的有效性;四是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五是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要写出这样的新闻评论作品,科学精神必不可少。”⑥而两会调查有科学的数据,体现了其论说的有效性;调查出了公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实现了其新闻性;在调查中,每时每刻都有数据更新,实现了其时效性;其调查出的民生热点值得大家思考,体现了其思想性;最后,其为众多新闻评论作者提供了严谨的数据,实现了其有益性。这也说明了两会调查这一版块策划的科学性。

2012年两会的调查结果中,排名前三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以及医疗改革的票数分别高达:25万、18万和10万票,这比以往的任何数据都要高。在这一数据的依托下,人民网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就间接反映在了其评论文本中。在“大画两会”这一版块中,仅有13篇的评论里,民生评论占到了8篇,高达61.54%;而在“网友说话”中,民生热点评论也占到了36.84%(14篇)。

三、新闻评论内容策划

本文对这136篇评论的主题词进行了概括,用1-2个词概括每篇评论的主题。经过统计,共涉及12个主题,排在前三位的主题分别为:民生问题(33)、官员执政议政能力(24)、深化改革(21)。同时,2012年两会的民生热点调查结果显示,网民投票选出的前十大热点问题依次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改革”、“社会管理”、“教育公平”、“三农问题”、“反腐倡廉”、“物价问题”、“食品安全”、“房价调控”。这十大热点与人民网言论的主要关注点:民生问题、官员执政能力、深化改革等不谋而合,这也体现了人民网与广大群众的贴近性。

1、策划文风:“走转改”深入人心

“走转改”活动是2011年8月中宣部、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策划的一项新闻活动。在2012年的两会活动中,其新闻评论风格也得到了体现。

3月11日的《人民论坛》,其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来形象地表示“通过基层的民生触角,更能触摸到问题与挑战、变化与期待。城镇化率历史性地超过50%,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进城农民焦灼的‘融入城市难’,提出了社会民生的课题。”3月12日的《“十元钱购买力”是一份最成功的提案》,其用十元钱能够买些什么来说明现在的物价,也写出了现在物价高涨的原因:“燃油价高直接导致运输业价格居高不下,而运输业为了生存不仅运价一直在高端徘徊,车辆改装、超载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等等。这些原生态的文字平实易懂,无不折射出评论者接地气的作风。

“走转改”不仅体现在文风上,其“网友说话”刊登了网友传递的声音,也是人民网深入基层的体现。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评论的演变与发展,重要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公众言论以各种体裁和形态走上媒体,成为公众参与社会生活、进行舆论监督和实现自身话语权的重要方式与途径。”⑦不仅报纸如此,网站也是如此。人民网在表达基层声音上,已然深入人心。

2、策划主题:民生问题依旧是焦点

近年来,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两会的焦点。在每年的“两会调查”中,人民网都会调查群众最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

从排名前三的民生热点可以看出,其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3月4日《以“大家的共识”推动民生改善的前进》将医疗改革提上议程,还给予了承诺“其实,社会管理领域亟待创新与突破的,又何止于医改?……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3月9日《让“房价合理回归”为“消费需求扩大”释放更多空间》则对民众最关心的房价问题提出了建议“让房价合理回归”等等。

人民网所策划的这些民生评论一方面体现了两会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其与民众贴近的体现。

结语

在这次两会新闻评论的策划中“网友说话”、“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等反映出了网民通过互联网参政的积极性,也是信息网络化的重要体现。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这一虚拟的网络平台来传播信息,对于新闻从业者是一个重大考验。很显然,人民网在2012年两会策划的这一系列新闻评论对正确引导网民的政治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指向作用。其版块设置覆盖范围广,形式多样化,两会调查凸显言论的科学性,且内容朴实,文风简练,民生主题鲜明,对其他的媒体也是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①蔡雯:《新闻编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

②赵振宇,《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2011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J].《新闻战线》,2012(1)

③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系列谈(一)新闻报道策划:差异化竞争的取胜法宝》[J].《新闻与写作》,2010(4):83-86

④郑保卫、唐远清,《试论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开发》[J].《新闻战线》,2003(1)

⑤刘保全,《“新闻策划”问题综述》[J].《新闻导刊》,2000(4)

⑥赵振宇,《科学精神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J].《新闻与写作》,2012(1):80-83

⑦涂光晋,《公众言论走上媒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评论的一个显著变化》[J].《新闻三味》,2006(8)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传播学2011级硕士)

责编:周蕾

作者:刘秋文

新闻特性评论管理论文 篇3:

新闻评论应具有科学精神

【摘 要】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新闻评论在人们印象中存在辛辣、犀利等“刻板印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特别是在涉及众多科学知识的新闻事实面前,对新闻人、新闻评议人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浅析新闻评论应具有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新闻评论 科学精神 科学素养

一、新时代新闻评论要体现科学精神

上个世纪早期的中国,由于当时处于民族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时期,文人及学者们常会利用具有评论形式的文体来阐释自己的政治主张、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张扬其个性,穷尽言辞以达到旗帜鲜明与异见划清界限的目的,大多数文章不乏言辞激烈、讽刺辛辣、人身攻击。这些刊载在当时报刊上的评论多带有杂文的特征。说到底,这些报刊登载的“评论”其实仅有新闻评论之“形”,而新闻专业主义以及新闻评论特性所要求和提倡的客观、公平、平等、公正、科学、宽容等精神在当时的争论文章中并未得到较多体现与重视。以致于发展至今,一提及新闻评论,即形成一种社会的普遍“刻板印象”——新闻评论就是对新近发生或者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用犀利、刻薄、辛辣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批判、抨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媒介形式的不断扩展、网络媒体的兴起,评论的话语权也不再仅仅掌握在社会精英的手中,新闻评论门槛开始有了逐渐“降低”的趋势,加之公民的科学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参政议政能力、民主权利意识等的不断增强,大众利用各种媒介工具传达自己意见、愿望也在不断增强。开放、自由的网络传播空间开启了一个民意表达的新时代。草根阶层借助各种平台发出自己声音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当网络社交媒体逐渐成为现代信息集散地、意见观点交换中心、公共舆论平台、人民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工具时,对于过去长久以来形成的“舆论一面宣传法”,即只按照政府领导机关和政党宣传者的意旨进行新闻报道和宣传,已经越来越遭受到大众的质疑与诟病。过去,受众接受的信息大都是一面的意见,而不知道或很少知道另一面的意见和其他看法。历史也已证明,这种“舆论一面宣传法”对于活跃思想、促进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对于提高民众认识、辨别、判断能力也是不利的。

伴随着整个大的趋势变化而变化的新闻评论写作也逐渐呈现出一些新的时代要求:新闻评论转向科学,新闻评论的发展需要坚持和倡导科学精神,特别是在涉及科学常识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中。科学精神包含客观真实、理性存疑、容纳异见、追求创新。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实面前,新闻人更应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透过现象看事物本质,在追问事实真相过程中避免人云亦云。

二、科学精神对新闻评论的新要求

赵振宇教授认为,从新闻评论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国内、国外等广泛内容上看,从新闻评论传播的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多种载体上看,新闻评论的特性大致有以下几点,这就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新闻评论论说的理论性,新闻评论内涵的思想性,新闻评论传播知识的有益性。

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社会思潮众多,且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媒体的新闻评论要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科学、可信的信息,以科学精神为指导,任何无中生有、夸大或缩小的不实报道都是对公众利益不负责任的表现。

1、提高科学素养,避免成为“标题党”

媒体具有监督的权利,也正是因为媒体能揭露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促使相关管理机构对不良现象作出整改与处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但是,时常有些媒体在体现媒介责任意识时的逻辑上显得过于简单粗暴。特别是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偏好用“三段式”结构进行新闻报道:某种化学物质有毒、食品中有该化学物质、该食品有毒,然后再给新闻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这一最惯用的手法来引起爆炸性效应,达到引起公众注意与大范围讨论的目的,有意或无意的加入了“标题党”队伍,用骇人听闻的标题来扩大新闻影响。

比如,2013年7月20日晚间,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报道,其调查人员在肯德基、真功夫和麦当劳崇文门店,购买可食用冰块,同时抽取马桶水样品后,送往北京理化中心进行对比检测。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冰块的菌落总数超标。节目播出后,@央视财经是真的吗微博又以:#快餐店冰块细菌含量比马桶水还多#为话题,对这三家快餐店的食品安全提出了强烈质疑,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刊发调查报道,引发广大观众及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京华时报、法制晚报、中国食品饮料网等也及时就该事件发表了相应评论,评论角度基本与央视财经栏目一致:以“脏冰块”为食品安全突破口,质问快餐安全、探讨消费者维权困境,舆论转向对快餐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

极少有专业媒体及新闻评论者从栏目调查采样过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出发,对栏目调查看似科学的结论提出质疑,只有@知乎这家社会化问答网站的一实名用户对栏目调查中记者取样过程、样品移送过程提出了质疑,认为涉及微生物项目,采样过程中的污染环节一定要控制好,而记者在冰块取样过程中缺乏严谨程序,认为该节目过于追求节目效果和噱头,发布如此不严谨的新闻有着造谣的嫌疑。

该新闻报道与评论基本满足了赵振宇教授所认为的虚假新闻的生成要素:在新闻细节上哗众取宠,既有传播效应又有再传播的市场;新闻选题上或选材上合理规避,几乎无从查证也无需查证;贴近新闻事实,接近有根有据,看似有鼻子有眼,给以记录人在现场的感觉:新闻价值上极具可炒作效应,即在合理合情“有料”的基础上,进行膨胀与虚构,所谓有病呻吟。

想真正把握某个事物或问题的真相,需要从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入手。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新闻记者及其评议人在面对许多看似正确、科学的事实时,不应被各种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所迷惑,而是应该以科学和质疑的精神、理性的态度,为获得真正科学、正确的结论不懈求索。

2、提高报道质量,注意“度”的把握

当下,“新闻炒作”现象屡屡可见,有不少媒体或个人为谋求一己私利不惜制造轰动效应,歪曲或掩盖客观事实的某些因素,或者对事实的部分因素进行不断放大、夸大其词,有时甚至捏造情节、杜撰“事实”、用煽情等非常规手段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有时这本是以维护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良心报道”,可以“抠字眼”“抓骇人细节”的形式来形成媒介压力、舆论审判,反而造成了整个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的不得要领的尴尬之境,对于那些真正切中要害的新闻点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例如,2013年9月16日央视新闻播出新闻《谁操控了孩子的“第一口奶”?》,通过暗访曝光了多美滋向天津一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行贿,新生儿在医院喝“第一口奶”,医院因受贿而强行给初生婴儿喂食多美滋品牌奶粉并养成食用习惯,从而导致其“上瘾”,排斥母乳和其他品牌的奶粉,进而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而初生婴儿长期食用单一品牌的奶粉又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该消息一出,国内外媒体都十分关注。

纵观多方言论,媒体引导公众视点,一时间使得众多民众和网友都把焦点放在了“第一口奶”以及“奶粉上瘾”等字眼上,忽略了其中涉及的商业贿赂等法律问题,仅有少数几家媒体对央视的报道提出质疑。据《南方日报》报道,不少儿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表示,目前国内外均没有相关研究能够说明第一口奶与“产生依赖”的相关性。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某产科专家指出,婴儿出生3—5个月才会发育味蕾,所以刚出生的婴儿无法比较出奶粉与母乳的区别,婴儿只会感觉到奶嘴比吃母乳更省力,这可能会对喂养习惯产生影响,但不至于因此排斥母乳。

新闻报道的片面性提醒我们,在强调新闻真实性时,不仅应该确保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各具体要素真实、准确,还应特别注意对这些要素的提炼、概括、报道、评论是否科学、恰当、切中要害。以点代面、过度拔高、刻意向骇人听闻的新闻要素倾斜,都有可能造成报道与评论的失实与不全面。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参考文献

①赵振宇,《论新闻评论的根本属性》[J].《新闻大学》,2006(l)

②马少华,《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J].《新闻与写作》,2009(3)

③赵振宇,《食品安全报道中的媒体责任》[J].《中国记者》,2011(9)

④赵振宇,《新闻评论少不了科学精神》[J].《新闻前哨》,2012(1)

⑤赵振宇,《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J].《中国记者》,2012(7)

⑥赵振宇,《科学精神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J].《新闻与写作》,2012(l)

(作者:均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杨冰清 沈琳娜

上一篇:高校音乐教学模式论文下一篇:教师顶岗实习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