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译文及鉴赏

2024-05-12

《望天门山》译文及鉴赏(共11篇)

篇1:《望天门山》译文及鉴赏

《望天门山》

唐朝: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古诗简介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一首七言绝句。为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篇2:《望天门山》译文及鉴赏

两岸青山相对出⑷,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篇3:《望天门山》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先来认一个字。( 出示甲骨文 )

生:人。

师 : 你们异口 同声地说“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 于是字义引申为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 恍然大悟) 天。

( 师板书:天)

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 出示甲骨文)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门”。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 ( 板书:门)

师:( 出示甲骨文) 这个字很形象, 大家一看都知道是什么字,读———

生:山。

师:( 板书:山)连起来读———

生:天门山。

师: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再读。

生:天门山。

师:这才像天门山,从“天门山”这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山。

师: 你们没有看过天门山,仅从“天”“门”“山”这三个字中想到的,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字能直接表示事物。( 课件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 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奇特。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板书:望)“望”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向远处看。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 生自由读诗)

师: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

( 一生读全诗)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至此回”。

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 ”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 一生读,速度较快。 )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 七字诗的停顿是二、二、二、一。( 课件出示画节拍线的全诗) 谁再读?

( 一生根据节拍线读)

师:有点儿“歌”的韵味,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 ,且是连环画。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 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 师板书:景)

师: 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 师课件出示注释2:楚江 ,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

师: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

生:广。

师:孤帆和太阳离作者———

生:很远。

师: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 师按照诗 的节奏用 手势指导生慢读, 生渐渐读出了诗的韵味。 )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 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根据字形,你知道“碧水”是怎样的水吗?

生:绿得像碧玉一样的水。

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 ( 出示诗句) 你看,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 读)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

生:白色。

师:碧、青、白,李白望见的( 指课题“望”) 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 我们把读诗的速度放慢,体会一下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

师: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 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

( 生静静默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是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是从“中断”“开”“东流”“ 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词看出来的。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1. 人山相望 ———山是山 , 水是水。

师: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断”字的繁体字。( 课件出示“斷”) 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 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是什么?

生:楚江水。

师:是呀,楚江开嘛。再看这个“开”字,( 课件出示“開”) 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

生1:浩浩荡荡。

生2:来势汹涌。

师:这“断”“开”二字,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 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

师: 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你们来!

( 男生读,很有气势。 )

师:全班,一起来———

(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

师: 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

生:回。

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回”字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回旋;回转,改变方向;返回。

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 说说理由。

生: 我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 我觉得是第三种意思,“返回”。

师:( 板画简笔画) 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

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生:坚硬无比。

生:雄伟、有气势。

师:这样的气势谁再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 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强调了“回”字)

师: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 全班再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

( 师生合作读)

2. 人山相融 ———山不是山 ,水不是水。

师: 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 读———

生:相对出、日边来。

师:什么叫“相对”? 这是一条楚江,( 指两竖排的学生) 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 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 与这座相对的?

( 生一一指出)

师: 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

生:迎接李白。

师:日边指的是———

生:太阳边。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对! 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奔向谁而来?

生:李白。

师:这一“出”一“来”,画面就动起来了, 人和山水相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临,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主人。

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生:天门山,你真美啊!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 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

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师: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 板书:情)一起读———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 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 ( 出示诗句) 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 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

生( 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 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 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 读)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 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阔的山水来抒发。读———

生1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2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高广辽阔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 负、广阔 的胸襟 !读———

生( 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 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 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来,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诗句,( 配乐) 读———

生( 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 人山相悦 ———山还是山 ,水还是水。

师 :1000多年过去 了 ,( 课件出示“天门山”三个字的甲骨文、楷书) 天门山仍旧是静静矗立的山,“天门山”三个字的字形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看着字就能想起图画。

( 师课件出示 :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辽阔、气势雄伟。请你读———

生: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师:( 课件出示:碧、青) 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阔、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绪。女生读———

生:碧、青。

师:( 课件出示:中断、开、回、出、来) 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生动起来, 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日可待的豪情。男生读———

生:中断、开、回、出、来。

师: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下课!

【评析】

《望天门山》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年的探究和施教,内容和教法似乎 都已成型 ,难有新见。但是王老师从科学的角度重新“探测”此 诗,不仅确认了某些解说, 并且开掘出了新意。

一、虽说“ 诗无达诂”,但解读诗歌还是要依据尽可能多的材料。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 解读文学作品自然要尽可能地依据真实生活。王老师设计此诗教学, 首要的问题就是准确解读本诗的字词句。本诗虽仅四句, 但有些字词的解说不一, 妨碍了对全诗的合理解读。王老师尽力研讨落实这几处不同的解说, 甚至托我请教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副会长薛天纬教授,得到了科学解答,对诗的解读有了科学的依据。比如“碧水 东流至此 回”的“回 ”字,流行解释为“回旋”,即“由于两山夹峙, 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 激起回旋 , 形成波涛 汹涌的奇 观”。(《教师用书》) 但是 , 古今一些资料却证明天门山两岸之间并不“ 狭窄”,而是江面宽阔,“相去数里”,没有“激起回旋”之壮景。于是,王老师依据宋本,解读“回”为江水随着山势“折北而 去”。此说 不仅确定 了本诗“回 ”的意思 ,而且也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合理解读奠定了基础。试想,李白顺江舟行过天门山,如果两岸间江水回旋,波涛汹涌,舟船颠簸强烈,他怎能静心观赏“相对出”的山景呢?所以,这个“回”的正确解析,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也是对全诗的合理解读。

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从造字角度说是“因义构形”,从阅读角度说要“因形求义”。因此, 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能极大地 提高古文 阅读的效果。 古代的“训诂学”,就是讲求明确字义, 促进阅读的准确理解。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方法。王老师此课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她清晰地解析 了“断、碧”等几个字的形义关系, 进而深入解读相关诗句的意境。比如“碧”字,从珀从石, 本义是青绿色的似玉美石,引申指青绿色。这样解析不仅使小学生对“碧”义理解深刻,进而对“碧水东流”的意境有了形象的理解, 而且传授了汉字知识, 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收到了一教数得的效果。

三、本课教学,王老师的目标之一是教学生朗读。不同以往的是, 她的朗读指导不仅与理解字义、诗意紧密联系,而且根据诗意指导学生应该如何朗读。请看王老师对“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的朗读指导:

它的停顿是二、二、二、一。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 , 所以要读得慢一点, 再慢一点, 读出辽远的感觉。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朗读讲究快慢疾徐,但其语速不能凭着感觉随意走,而是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在这里,王老师指导学生读慢一些,就是要根据“望”产生辽远广阔的情景。而读慢一点,也是为了表现这辽远广阔的境界。这样指导朗读,既使学生知其然,也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朗读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有趣的是, 对这句诗的朗读,王老师搞了一个所谓的“叠读”形式,即如“唱歌有重唱”。表面上看,这是在玩花样,其实,暗合朗读原理。古人唱歌有“一唱三叹”之说。这里“ 叹”是“和”( hè) 的意思 ,“三”是多的意思 。“一唱三叹”即一个人领头唱 ,多人和着唱。“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很有气势的诗句,小学生独自很难读出气势。于是王老师采用“一唱三叹”的方法,在做过示范后领读一句,学生依老师的节奏齐声朗读“楚江开”,以众读的气势表现山“开”的轰然气势,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意,体会到了朗读的重要性。后面的一些朗读方式继续体现着这个教学目标。

篇4:为《望天门山》进一解

《唐诗通论》中说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后,李白长期住在东南,多往来于广陵与宣城之间。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的长江南岸,在江东的称东梁山,在江西的称西梁山。两山隔江对峙,犹如一座天设门户,故名天门山。知道了天门山所处的位置及山体形势,我们再看“望”,既然题目是《望天门山》,那作者是如何来望山的呢?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独特感受?让我们根据诗的内容做一推断。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本是东梁山、西梁山,对江水而言它们夹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才称为天门山。句首“天门中断”,当指天门山中断。楚江,既指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于楚国,所以流经这里的长江也称为楚江。但接下来楚江“开”就有了不同的注解。楚江是物,对于它的理解不应是施事者,如果是施事者,“开”当为“冲开”,那它前边的“中断”当为楚江所断才对,但整个句子显然又不能这么理解。那么又如何解释“开”呢?把楚江作为受事者,“开”只能解释为“被开”,那么楚江被“谁”所开呢?又让人费解,结合整个句子去分析,更显得牵强附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就因文生意,循臆求意,把“开”注释为“通”,似乎这样一解释,就万事皆“通”了。因此,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中“开”就注释为“通”。其它教辅书也都解释为“通”。根据这一注解,对句意的解释大同小异,这句诗大致解释为:天门山从中间断裂,长江水得以从这里通过,或天门山从中间断了,长江从这里奔流而出。但解释为“通过”的已不是古文“开”而是“过”的意思了,解释为“奔流而出”的是有意回避了对“开”的解释。“开”即繁体“開”,《说文解字》中解为:张也,从门开声。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开”字的六个注解意义及引申义的解释中没有“通”的解释。在《辞海》中“开”有十一条意义的注解,但也没有“通”的解释,只第三条有与“通”沾上边的“打通”的注解。我认为在此应取“张”之意,解释为“张开”、“打开”更为准确,更符合句子的语意。在这一句中,句首的“天门”是个“双关”语,它有两个谓语动词“断”和“开”。对“断”来说,它的施事主语是“天门山”,对“开”来说它的施事主语是“天门”而非天门山。“双关”这种手法的运用在古诗中的使用很常见。这样这句诗就得到了通畅的解释:天门山从中间断裂像天门一样为楚江打开(或张开)。这样不仅疏通了文意,也与下文“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主体意识的凸现相一致,并为诗人主体意识的转移与更替作了注脚。

“碧水东流至此回”,根据有关的注释,碧水,当指水的颜色;东流,江水向东流去;江水到此折北回旋而去,所以说至此回。这样这句可解释为:向东去的碧绿的江水到这里回旋折北流去。若说上句是诗人乘船来到这里,对以山为主两山夹峙江水的一个总体感觉的话,诗人的视点在山,是山给作者带来的整体感受,那么这一句诗人的视点似乎在水,关注的是水的颜色,水的流向。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此”字在这里的突出作用,“此”指代天门山,音节的重读更突出了天门山的强势,突出天门山对江水流向的控制与改变。这看似写水实为写山,以水的流向的改变突出山的雄奇、山的壮美,也使山的主体意识再次得到彰显。想象一下,此时诗人站立舟头,凝目远望一路的行程得到的该是怎样的审美感叹与遐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小学课本对此无注释,教辅书上注为:长江两岸的青山面对面地耸立着,或两岸青山隔江对峙。关于“出”字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出”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进也,象竹木益滋上出达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五条注解为“超出、超过”。我认为在这里也应解释为“超出、越过”。“相对”在这里并非指面对面,它不是指“出”的形态,而是指“出”的动作神态,应解释为互相竞争,是“竞相”之意,即相对争着超出对方,这样就把山势的高耸、峭拔、崔嵬之势写了出来,而山体的高耸、峭拔之势恰又与前文天门的高耸峭拔相合。解释为:长江两岸的青山相互争着超出对方。这一点正是本诗动景入诗、以动带静的一大特点,也从诗人行进中两山相互削长的视觉变化上得到了印证。

“孤帆一片日边来”,是这首诗的末句,教辅书上解释为: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远远而来。还有的书上解释为:一条孤零零的帆船宛如从太阳旁边驶来。这些解释都可以说是望文生意。“孤”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无父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单独、孤单,就是单独、仅有。“孤帆”当指仅有的、单独的一条船,“一片”意指一叶扁舟,以船的小来衬托江面的浩淼、山的高峻,也就是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从太阳的那边驶来。驶来的船不是指别的另外的船,而是诗人自己所乘的船,这条船正驶于两山之间,形成船与山的相对,像船从两扇天门之间穿行一样,以船的渺小来衬托山体的崔嵬、高峻,并把这一感觉投放于整个行程的视野之中。这样,就突出强调了天门山的峭拔险峻,山体雄伟的态势;加强了对祖国山河壮丽行程的感叹、也使诗人的主体意识在赏悦感叹自然的神奇、雄壮、伟丽之时发生了转移与更替,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消解于壮丽的山河之中,以舟喻人,以舟喻己。

总之,全诗无一句用“望”,而又处处写望,以舟行作为“望”的立足点,以江山的动景入诗,以水写山,以船衬山,以山比山,写出了山的高峻、峭拔、雄奇,也为我们描绘出了山高水秀、碧空孤帆的艺术世界。

篇5:望天门山古诗鉴赏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在今安徽当涂西南长江两岸,东名博望山,西名梁山。两山夹江而立,形似天门,故得名。

②楚江:流经湖北宜昌县至安徽芜湖一带的长江。因该地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人把流经这里的长江叫做楚江。

③回:转变方向。

④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⑤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赏析】

《望天门山》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

李白名字的由来:传说李白生下来以后,父母宴请亲朋好友表示祝贺。席间,父母请大人给孩子取名字,可是取了许多都不满意。光阴似箭,他已经7岁,他父亲觉得不能再拖延了。有一天,父亲想试试儿子的文采,对妻子和儿子说:“我想作一首绝句,但只写上两句:‘春日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下面两句想不出来了,请你们母子二人各续一句吧。”李白的母亲说:“火烧杏林红霞落。”儿子说:“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听后,突然心里一动:这句诗开头正是李家的姓,最后一个“白”字很有凌云之气,何不将“白”字作为儿子的名字呢?李白从此得名。

【作者简介】

李白:(72月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青莲居士。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篇6:《望天门山》翻译及赏析

《望天门山》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篇7:《望天门山》原文及翻译

《望天门山》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翻译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望天门山》注释

1、天门: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赏析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

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

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放眼望去,绵亘在楚地的梁山和博望山仿佛是被奔腾浩荡的江水冲开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门户,澎湃的江水从中涌了过来。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流经上游千山万壑,冲出三峡的长江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来。江水流至天门山时受阻,冲开天门山形成湍急的旋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的形势。楚地广阔的江面,被绵亘的天门山阻断,受阻的江水咆哮着犹如一把利剑,将巍峨的天门山劈做两半,江水奔泻而过。天门山夹江耸立,故说它们是“相对出”。“出”在这里是耸出的意思。最后一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穿过天门山的滔滔江水,奔流东去浩渺无际,从红日冉冉升起的天边,一条帆船朝天门山驰来。“日边来”,极言船来处之高远。写江水的绵远不直接点出水,而是写水上的船,让人们从“日边来”中去想象江水的渺远。纵目远眺,天空无物。楚江碧水,烟波浩渺,孤帆红日,江山如画。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是那么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这首诗和王之焕的《登鹳鹊楼》,一首是写黄河,一首是写长江,山川形势各有特点,而作品中的意境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盛唐时期抒情诗歌的代表作,两者的共同处是,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李白为唐人七绝之冠,最善于在有限的篇幅里创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

篇8:《望天门山》译文及鉴赏

已经掌握的字义不必再行求索?

上课伊始, 王玲湘老师采用“据形索义”的方式析解诗题《望天门山》。《探》文认为这几个字是熟字, 学生对其音、形、义“已经了然”, 因此无需“大费周折”。诚然, 作为单纯的识字来说, 已学过的字再析形索义是“大费周折”的。但是, 教者执教的是四年级的阅读课, 析解诗题时引出“山”的古文字“”是为了与本诗中天门山独特的“”形相比照, 而后又由“”的独特山形引出繁体的“門”字, 这对理解安徽芜湖“天门山”的独特山形以及了解因形命名的文化常识都是有益的。题目为何不叫“过天门山”、“登天门山”或“赞天门山”而叫“望天门山”呢?再由此引出“望”字, “望”虽为熟字, 但其形义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模糊的, 此时提示其“亻”站于“土”坡上 () 抬头望“月”的本义后再移至仰望眼前的天门山, 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诗题“望”字所蕴含的情境, 以体悟作者遣词用字之妥帖精妙, 而不是简单地再识该字。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建立起“词”的概念, 这些词不少是由熟字组成的, 在具体的语境里会含有不同的情意, 因此, 对已经学过的熟字是否还应求索要据语境而定, 不能决然地说“不必”。比如简化字“门”虽已学过, 其状就如现代门形, 形义不难理解, 初始学习也能见形知义。然而, 本诗中“天门山”之“门”是依据繁体的“門”形而命名, 由此引出“門”以让学生形象感知“天门山”之独特形态, 这有何不好?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熟字组成的词语时依据语境再度析解是常有的事。概言之, 学生对字词形义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的, 熟字会不时相遇, 认识应逐层加深。一些熟字再现时其形义是否再行求索或二度析解要因时因境因字而异, 不能断然地说“无需”或“不必”。

字理对“举象”的作用该有怎样的估价?

王玲湘老师“字理解题”旨在让学生想象“天门山”的样子, 《探》文认为如此字理举象是“转弯抹角”的, 不如“直截了当地唤醒烙印于学生心中的‘天’和‘门’之形象”, 认为“这样才来得快捷和有效”, 并提示大家“舍弃对字理的迷恋和膜拜”, 然后自行设计了如下的导入和释题方式:

板书:天门。让学生说说“天门”会是怎样的门。答案可能是, 大自然创造的门、神奇怪异的门、高耸入云的门、令人神往的门、上天之门等等。然后在“天门”后面板书“山”, 说:“天门是大自然造就的门, 或奇形怪状, 或高入云端, 神奇而美妙。在安徽芜湖西南长江两岸, 有天门山。透过‘天门’俩字, 请你发挥想象, ‘天门山’又会是怎样的山?”

看了这样的导入, 孰优孰劣, “只要冷静思考, 不难明白”。安徽芜湖东梁山和西梁山夹江而立, 宛如天设之门, 此“门”形只像繁体之“門”形, 绝不像现代简体上有门头的“门”形, 因此, 教者引“門”识山, 让学生“见形知义, 因义识形”, 字理“举象”的效果显而易见。而依照《探》文设计, 学生心中的“门”其实就是简化字之“门”形, 那是“洞开”之门。《探》文预想学生对“天门”的答案是“神奇怪异的门、上天之门、令人神往的门、高耸入云的门”等, 这种想象与海拔仅80余米的安徽芜湖的天门山之“門” () 形基本不搭界。想象是要符合特定物象特征的, 要切实地“防止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王玲湘老师在讲读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时, 由“断”引出繁体的“斷”, 让学生理解其本义为用刀斧 (斤) 断丝 () , 再提示学生由表示斧头的“斤”有力地砍断来想象天门山是怎么被断开的, 最后又由此引出“开”字, 并承接之前析题引出的繁体字“門”巧妙地把“开”嵌入“門”里构成繁体的“開”, 提示“廾”是两只手的变形 () , 双手 (廾) 正把门闩 (一) 拉“开”, “門”就开 (開) 了, 理解“開”的形义后再让学生们想象楚江是被谁“开”的, “开”的情势怎样。这种从文字入手析形索义, 再凭借文字形义展开想象的教学方式是扎实而有效的。而《探》文对以上教学基本上是否定的, 认为“字理对于彰显意象, 作用其实微不足道”, “在古诗教学中, 试图以讲解字理来彰显意象, 几乎是缘木求鱼”。此言差矣!我们知道, 古诗文中的字与词多是合一的, 字即词, 词即字。学生想象必须借助字词唤醒, 大部分的字至今依然是形义清晰的, 也是可以通过形义析解而“举象”的。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藉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文字上面有含糊, 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 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 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若不顾及重点字词的形义析解, 而是所谓“直截了当地唤醒烙印于学生心中的形象”, 或者干脆直接播放视频来“造像”, 可这还是语文课吗?《探》文还认为“断丝的斧头砍天门山, 一双人手开天门, 何其柔弱无力”, 并认为“若无后续的想象, 这样引导, 相去诗歌的意境何止十万八千里”。这实在是把文学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硬要当作纪实文学来看或数学方式来计算了, 若以此言之, “女娲”纤纤玉手能“补天”?“盘古”双手抡斧就能“开天地”?岂不都是“浮云”了?

在否定教者“字理举象”的教法后, 《探》文作者再一次另行设计:先引导学生了解诗句大意后, 再以“那样雄伟、高峻的天门山, 居然被长江之水中断和洞开!那是怎样的长江?置身江边, 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种设计同样也是不敢苟同, 因其关键字词形义模糊, 只是“了解诗句大意”而已, 特别是引导学生时说“高峻的天门山, 居然被长江之水中断和洞开”, 这更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歧路。我们知道, “洞开”是以名词“洞”作状语的一个不及物动词, 本义是像洞一样地敞开, 像张家界天门山的“天门洞”就是典型的“洞开”, 我们日常说的门窗“洞开”是含有比喻义的, 因门窗就像洞形。按照《探》文作者“洞开”的提示, 我想不少学生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成长江穿越了“洞”状的天门山, 这下就真的是“相去诗歌的意境何止十万八千里”了!

汉字文化的传播是额外的?是喧宾夺主?

《探》文认为, 像王玲湘老师这样在阅读教学中结合字词讲解字理是“无多大用处”的, 传播汉字文化是语文教学“额外”的任务, 是“挤占规定任务的教学时间”, 是“喧宾夺主”, 是“将手段当做了目的”等等。看到这样的言说我深感震惊!汉字是表意性文字, 内含字理是汉字的主要特点, 所以,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识字教学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 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 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 “识字教学充分考虑汉字特点”目的有二:一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二是“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为了强化这一观点,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二项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再进行细化, 如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中的情感目标就分别是“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等。这里也都明确地把上述要求当做“情感目标”列入年段的学习目标中。实践证明, 只有让学生懂得一些汉字的构字理据, 才能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只有认识到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 小学生才会真正地“喜欢学习汉字”, 才会越来越“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并“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由此可见, 结合字词渗透字理析解, 传承汉字文化, 这既是认知目标, 也是情感目标, 是我们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 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分内任务。

语文知识不是核心要素, 语文能力才是?

《探》文在基本否定王玲湘老师字理教学的特色后又生发议论道:“语文知识不是核心要素, 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才是”, “语文教学中有比字理更重要的知识要学习, 更有比各种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要历练”。《探》文作者把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如此偏向一端的言说是极少见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王荣生教授在《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十对关系》一文中说道:“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大贡献就是引进了知识教学, 使语文教学摆脱了‘未可以言传’的落后状态,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的确如此, 知识越牢固, 能力越增强。语文课程标准“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是作为并列关系的词语表述的, 并没有标明哪个是核心要素, 哪个是非核心要素, 倒是一再强调“三维”是“一体”的, “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也都是紧密联系的, 怎么能说“语文知识不是核心要素, 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才是”呢?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韩雪屏教授在其《审理我国百年语文课程的语用知识》一文中说道:“语文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课程, 言语实践活动需要语文知识的引领……但是, 遗憾的是, 作为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领域中最核心的元素, 语用知识的有效运用还存在着大量错位与缺失的现象。”在这里, 韩教授就特别清楚地指出, 语用知识不仅是“核心元素”, 而且是“最核心的元素”。她还说这是“目前研究者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了的。概言之, 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对立统一的, 它们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两者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不应人为地再去区分“核心要素”和“非核心要素”。《探》文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 还引出2001版“课标”中“不必 (实为‘不宜’) 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来作为“不必”注重学习汉字文化等知识的“理论依据”, 十余年来这句饱受争议的话在新修订的2011版“语文课标”中已全然删除。“刻意追求”不妥, 不讲求语文知识则是不对的!回归本课, 王玲湘老师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引导无可厚非!

篇9:望天门山古诗的翻译及赏析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开:劈开,断开。

3、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4、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篇10:《望天门山》译文及鉴赏

《望天门山》PPT教学课件下载2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ppt

.........天门山:在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望天门山ppt两山隔江对峙,行同门户。

楚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自测检验

1.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你能背出李白的其他诗吗?

关键词:望天门山课件,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下载,三年级语文幻灯片课件下载,望天门山PPT课件下载,.PPT格式;

更多关于《望天门山》PPT课件请点击望天门山标签。

第一PPT素材下载

《观潮》PPT课件4

《观潮》PPT课件3

《好汉查理》PPT教学课件下载5

《好汉查理》PPT教学课件下载4

《给予树》PPT教学课件下载5

《给予树》PPT教学课件下载4

《给予树》PPT教学课件下载3

《一次成功的试验》PPT教学课件下载5

《一次成功的试验》PPT教学课件下载4

《掌声》PPT教学课件下载4

《掌声》PPT教学课件下载3

篇11:望天门山教案

生:看。

师:怎样的“看”是望呢?

vbvb 生:向远处看。

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望天门山。(“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生自由读诗)

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

(一生读全诗)

师: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中断”、“至此回”。

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一生读,速度较快。)

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这每行七字的诗停顿是二、二、二、一。(课件出示划节拍线的全诗)谁再读?

(一生根据节拍线再读。)

师:有点儿“歌”的韵味,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且是连环画。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

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板:景)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

(出示注释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师: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

生:广。

师:孤帆和太阳离作者是——

生:很远。

师: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教师按照诗的节奏用手势指导学生慢读,学生渐渐读出诗的韵味)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碧色。

师: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根据字形,你知道“碧水”是怎样的水吗?

生:略。

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读——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读——

生: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青色。

师:孤帆是——(生:白色)

师:碧、青、白,李白望见的(指课题“望”)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我们把读诗的速度放慢了,体会到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

师: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动呢?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

(生静静默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看出来的。

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

*学习第一、二句。

师:先来看“中断”,什么意思?

生:从中间断开。

师:看“断”(斷)字的繁体字。(讲解繁体“斷”)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利斧是什么?

生:楚江水。

师:是呀,楚江开嘛。再看这个“开”字,(解析繁体“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

生1:浩浩荡荡。

生2:来势汹涌。

师:这“断”这“开”,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师: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你们来!

男生读。(很有气势)

师:全班,一起来——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师: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

生:回。

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点击“回”字放大)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

生:选第一种意思,回旋。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我觉得是第三种,返回。

师:(师板简笔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

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

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

生:坚硬无比。

生:雄伟,有气势。

师: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强调了“回”字)

师: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我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这组读“楚江—开——”,全班再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

(师生合作读)

*学习三、四句。

师: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读——

生:相对出、日边来。

(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师:什么叫“相对”?这是一条楚江,(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这座相对的?与这座相对的?

(生一一指出)

师:李白乘着小船而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

生:迎接李白。

师:日边指的是——

生:太阳边

生:水天相接的地方。

师:对!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奔向谁而来?

生:李白。

师:这一“出”一“来”,画面动起来了,人和山水相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就,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激动。

生:很惊喜。

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主人。

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生:天门山,你真美啊!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

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师:这一“出”一“来”,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李白与青山的“情”。(板:情)一起读——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如果在常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出示图片)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来抒发。读——

生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高广辽远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负,广阔的胸襟!读——

生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楚江敞开胸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来,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配乐)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师:一千多年过去了,(课件:天门山的甲骨文、楷书)天门山仍旧是静静伫立的山,天门山三个字的字形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看着字就能想起图画。

(出示:天门楚江水山帆日)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辽远、气势雄伟。请你读——

生:天门楚江水山帆日

师:(出示:碧青)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远、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绪。女生读——

生:碧青

师:(出示:中断开回出来)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物生动起来,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日可待的豪情。男生读——

生:中断开回出来

师: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下课!

二、读通诗文,初悟诗意

1板书课题,看了“天门山”三个字,你想一想应该是一座怎样的山?(很高的),门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师:什么叫“望”?怎样看才叫“望”? 向远处看就是望。

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再一块儿读课题。读出向远处看的感觉。

2、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吗?那就请同学们大声齐读出来(同学齐读课文)。指名读。

师:读诗要注意朗读的节奏,老师也想读一读,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好不好?(师范读,比划节奏)。

师:听到老师的朗读后,同学们想不想再读一读呀?(想)。那接下来老师就把机会留给大家,同学们自由的朗读一下这首诗,在你们朗读的过程中,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开始读吧。

自读、请同学示范读(教师可适时指导),男生读、女生读。全班一起读。

3、师: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在诗中迅速的找一找。(学生画出景物)。看来同学们都画完了,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说一说?

师:在这幅美丽的画面中,作者描写了天门山、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三、想象,领悟诗意

师:读过了这首诗,我们又在天门山中找到了这么多景物,那同学们是不是对天门山很好奇呢?(是)。我们一起来看看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展示天门山的图片)

1、师:你们看过图片之后有什么感觉呢?(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感觉,可以说山的高大,也可以说其他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让同学们感受到天门山的气势)

师:天门山这么雄伟这么有气势,那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读出这种磅礴奔放的气势呢?

哪位同学能读出这种气势?(指名读)

同学读的可真好,咱们同学一起读一下好不好?

同学们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天门山这种磅礴的气势。

2、师: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看看这首诗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气势?

A.天门中断楚江开。(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讲解一下断、开二字的含义,教师讲解,学生理解)

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这种气势?(让同学说说想法)

断:断开 开:开通(楚江水势之猛把天门山硬生生冲开了,就像开了一扇大门)

指名读,你看到了什么?(楚江水势很猛,把---)

指名读,你听到了什么?(滔滔的楚江水那惊天动地的轰鸣)

指名读,这时你想到了什么?(让我想象到这江水排山倒海,冲破险阻的气势。)

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气势。

教师讲解:“天门中断楚江开”,雄伟奇丽的天门山傲然挺立,奔涌澎湃的的楚江水滚滚东流,那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魄让人觉得,仿佛天门山就是让这汹涌翻腾的长江之水给硬生生冲开了。真是奇哉,山也;壮哉,水也!

B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句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气势(“回”字)这个“回”,在这里是折回。

汹涌翻腾的长江之水在这里为什么会折回?(水流到天门山的时候,由于山势的阻挡,产生回旋,转向北流了。)

指名读,你看到了什么?(在天门山的阻挡下,汹涌翻腾楚江水折向北流了)

指名读,你听到了什么?(滔滔的楚江水撞击天门山那惊天动地的轰鸣)

指名读,这时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

师:“滔滔的楚江水,虽然气势磅礴,但在天门山的的阻挡下,急转回旋,巨浪翻滚,这如野马一样的江水不得不掉头急转,改向北流。

请学生再次朗读此句,教师指导,全班齐读,连读前两句。

(出示比较的诗句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请学生找一找延伸的两句诗与《望天门山》前两句诗的联系或共同点。(都与山水有关,都有一种磅礴的气势)让学生试着朗读出这两组诗句的气势与感觉。

磅礴壮美是前两句诗给我们的感觉,但一首诗仅仅有磅礴的气势是不够的,还要融入作者丰富深厚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就走进作者内心,身临其境的体会一下李白的情感,咱们共同来看看后两句诗

C “两岸青山相对出”

指读:这句诗哪个字最传神?(让学生说说原因,谈谈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观察角度是什么?是静态的定点观察,还是动态的观察呢?(是在小舟中观察的,是动态的观察)那是谁在动?(是小舟)

齐读,体味作者高兴、惬意的情感.D “孤帆一片日边来”

指读:哪个字最传神?“来”

指读:从什么地方来?“日边”指天边,是从天边来,“来”字让人觉得小船正缓缓从天边驶来,船在江中,这意味着江水也是从天边来,依旧有一种磅礴的气势和动态的美感。

师:作者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天门山敞开自己巨大的胸怀迎接他,请大家想像一下,当时的作者是怎样的心情?(作者内心一定很激动。很高兴。)

此时的李白是处在人生的顺境之中,所以当他坐在小舟之中,向前行驶,青翠的群山相继出现,秀美的风光接踵而至,这是怎样的一种美妙心情呀,自己乘坐的小船伴着晚霞,缓缓而来,似乎是从天边顺水而下一样,这是怎样一种的奇丽意境呀。所以读这两句诗时要读出一种激动高兴惬意的感觉。

E 师神情并茂读这两句诗。

(指读)假如你是具有广博胸襟的李白请你读 假如你是情感奔放的李白请你读

假如你是豪情万丈的李白请你读 假如你是寄情于山水的李白请你读

假如你们都是畅游于青山绿水间的李白(学生齐读这两句诗)

(出示另外两句诗: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学生找出相同意象,体会在李白的诗中,相同意象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并让学生诵读

3、紧扣词句。

师:在刚才的学习之后,相信同学们对天门山和这首诗都有了一定得了解,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句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对于这四幅画同学们肯定有自己的喜好,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你喜欢哪幅画,并用与画相对应的诗句告诉大家。(学生发言)

请你们看着这四幅图,想象一下画面,自己试着背一背(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四、诵吟古诗,拓展积累。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我想我们的大诗人李白如果看到自己能有这么多的小知音,一定会十分开心的。不过李白这样的诗人肯定不想让他的小知音们的目光只停留在天门山一个地方,他肯定也希望大家能够畅游祖国山河。

同学们都看到大屏幕上的地图了吧,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欢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在他们游历的过程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下面就让我们追随诗人们的足迹,共同欣赏一下他们所到之处的名篇佳作吧。我们的古诗之旅现在开始。

在地图上老师重点标记出了一些地方,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想去什么地方?(出示幻灯片地图,连接相应古诗,并让学生诵读)

《登鹳雀楼》《题西林壁》《望洞庭》《早发白帝城》《滁州西涧》

《乐游原》 《枫桥夜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春日》

五、结束语

上一篇:繁荣昌盛的近义词及相关词语解释下一篇:秋游的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