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德鲁克

2024-05-07

我记忆中的德鲁克(精选7篇)

篇1:我记忆中的德鲁克

德鲁克坚持每两三年就要学习一门新学科的学习精神,使得他涉猎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政治理论、历史及哲学等众多知识领域,

德鲁克教授是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一代管理学宗师。他特殊的家庭背景、传奇式的经历、渊博的学识及睿智的才思,使其在政治、法律、社会、管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都留下了精辟的见解和耐人寻味的启示。管理学更是他一生耕耘的主要园地。在此领域,他成就卓著。他是推动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严肃科学的先驱,是现代“管理丛林”中经验主义管理思想流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他的论著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成为全世界管理者、学者奉为圭臬的经典。德鲁克讨厌人们称他为预言家,而自称为旁观者。年轻的时候,他曾尝试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他曾经用经济计量工具分析纽约股市,并且预测纽约股市未来将不断繁荣。但一个月后,纽约股市即发生大 。德鲁克说:“这是我所做的最后一次市场预测。”他说,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未来,我唯一能做的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就是观察已经发生并对未来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事件。他意识到经济学家只对商品的行为有兴趣,而他关心的重点在于人的行为。从表面来看,管理似乎离不开以商品为主的范畴,然而在德鲁克的眼中,“人”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德鲁克具有的强烈的人文关怀,最终导致他决心以管理顾问和管理学家作为终身职业。德鲁克具有的不断学习的精神、广博的知识基础、独特的思维方式,则保证他能够达到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德鲁克坚持每两三年就要学习一门新学科的学习精神,使得他涉猎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政治理论、历史及哲学等众多知识领域。在此基础上,他运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从社会、历史的高度,冷峻地俯瞰和分析组织及组织管理的变迁。这一独特的视角使其避免了一叶遮目的狭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和预测组织发展和管理的变化。

我们很多人只是从著作中认识了先生,并没有见到过本人,因而想当然认为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一定是一个严肃、超然、不食人间烟火的得道高人。在我1981年出国之前,国内对德鲁克的介绍也不多。在我到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读书以后,才认识到原来身边就有如此厉害的人物存在,从而也渐生敬仰之心。但是当我初次见到先生的时候,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位身材高瘦、因年纪大而微微驼背、前额微秃的高贵长者。在一张满布皱纹的脸上,充满了仁慈的笑容。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为了让你接受他的观点,他习惯用很重的口音加强语气。总之,在他身上,你更容易看到一个行为保守、知识渊博的老者形象。他保留了传统欧洲的“旧知识分子”的人文魅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德鲁克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就预测到了计算机对管理的重大影响,但是其本人却一直拒绝使用计算机。数十年来,德鲁克一直坚持用一台老式的电动打字机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著作,

我问他:“为什么不换成现代化的计算机?”他说:“我不喜欢用计算机,因为它总让我觉得写文章好像是在咬文嚼字。”一个如此保守的人怎么会提出自我管理、后资本主义社会等激进的管理思想呢?先生生活上的保守与思想上的激进,始终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

先生的多产、智慧、洞察很容易让人产生天生英才的感慨。殊不知先生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常人。正是由于先生超乎常人的、对事业的无比热情、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才造就了先生的伟大成就。先生经常对我讲起一件对他的人生影响很大的事情。先生毕生喜欢看歌剧。十八岁的一天晚上,他到汉堡歌剧院看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福斯塔夫》,并且完全被它所折服。但后来,他惊奇地发现,这样一部充满热情、活力四射的轻歌剧竟然是威尔第在80岁时所创作的。当别人问威尔第:“你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歌剧家,为什么在如此高龄还要继续从事创作,是不是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威尔第回答道:“我的一生就是作为音乐家为完美而奋斗的一生。完美永远躲着我,我当然有义务去追求完美”。这件事对德鲁克影响很大。他下定决心,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到了什么年纪,一定要追求完美,决不放弃――即使完美永远躲着我。因此,当有人问德鲁克先生“您认为您哪一本书最好?”时他总是微笑着回答:“下一本”。在长达六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德鲁克总共出版了三十九本书,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本书问市。德鲁克先生在他94岁高龄的时候还完成了最后一部著作。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30多篇论文,并且有6篇获得了麦肯锡最佳论文奖。这一成果足以令当今最杰出的管理学家叹为观止。德鲁克经常告诫经理人:“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是如何利用时间的”。他本人就是有效利用时间的典范。在克莱蒙特校园里面流传这样一则故事。如果你写信邀请德鲁克发表一场演讲或写一篇书评,将会收到他本人寄来的一张明信片,背面写着:非常感激您诚挚的邀请,但我无法做下列各项事情:撰写前言;替手稿或新书写书评;参与专题讨论会;参加委员会或任何形式的会议;回答问卷调查,接受访问;以及上电视或上广播电台。当我问德鲁克,您是如何打发工作以外的休闲时间的?德鲁克先生反问我:什么是休闲时间?德鲁克的高产再次验证一个再有天赋的人,也需要目标和愿景,也需要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我从德鲁克身上学习到对工作的态度、对人生的追求、对学习的热情,这不仅是一个学者成功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功的基础。这远胜于任何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夏天我参加完世界管理学大会,转道回母校拜见老师德鲁克先生,先生告诉我,自从癌症动过手术以后,他的身体就远不如从前,但依然在坚持写作和研究。现在想来,写作就如他的生命一样。先生停止写作的一天就是离开我们的一天。一本优秀的著作就是一座挖不尽的宝藏,可以陪伴人的终生。这样的著作一旦诞生,就已经独立于作者、独立于时代,属于每个读者自己。这样的书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

摘自《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赵曙明、杜鹏程/编。

篇2:我记忆中的德鲁克

不管别人怎么看德鲁克,我对于这位“颇具争议”的大师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正如德鲁克自己说的,管理是一门不同于经济学、计量方法、行为科学的学科,所以他很善于从人性的角度阐述管理的观点,而不像经济学研究一样,需要严谨的推理、求证甚至用方程式解答,比如他说,企业的任务只有两个,就是营销和创新;他还说: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这样的经典语录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是用方程式求证不出来的,但又确实是对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是一门哲学,不仅告诉了我们很多管理实践中的规律,也告诉了我们许多思考的方法。所以《哈佛商业评论》说他有深邃的洞察力、对常识有拨云见雾般的能力!

泰勒通过将一件复杂的工作分解,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开创了科学管理的先河,而德鲁克正是将大家从当时对科学管理的迷失中拉了出来,他特别强调人的作用,并系统阐述了人的管理在分解工序之后如何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这点在现代人眼中是如此的正常不过,但在他老人家所处的那个时代,没有那种洞穿时空的智慧确实是做不到的。

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很多概念,比如组织、目标管理等,大多都是从他老人家那里来的。也就是说他在管理学领域圈了很多地,后来者哪怕是很优秀的管理学家,都只是在他所涉及的某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就能登堂入室。这可能跟他是记者出身、并先后任职于几个大型企业组织的经历有关。相对纯粹的研究者,他有更宽的视野和更立体的兴趣空间。同时正如他所强调的:管理是一种实践。人们可以在试验室里搞经济运行规律的推算,而对管理的研究却可以从与通用汽车老总共事一段时间后的归纳与梳理中来。

在这点上,我们做营销策划的何尝又不是这样!

德鲁克一生笔耕不辍,算是做到了与时俱进。不仅关注美国经济的起伏,更看到了亚洲经济的崛起,以近九十岁的高龄还写就了《九十年代的管理》和《21世纪的管理挑战》,同时还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在去世前的第三年,德鲁克荣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无论从哪点看德鲁克都算得上是管理学界“大师中的大师”。

最后,德鲁克写的东西也很有特点,思路清晰、文风练达,更可贵的是能从文字中读出一股硬气来。让我推测他一定是一位很有个人魅力的学者!

篇3:我记忆中的德鲁克

现代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学习型组织, 其灵魂和核心便是开放性和系统性思考的法则。开放性是开放性管理的根本特点, 开放性管理的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呈动态, 它的理论依据是“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该理论的具体内容为:“发展通过行为的内部机制而产生, 其中不平衡作为积极因素发挥作用”。开放性思考是指, 个人在看待问题时不再拘泥与自身所处的狭小环境中;而系统性原则“是一个架构, 能让我们看见相互关联而非单一的事件, 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转瞬即逝的一幕”。在组织管理中, 系统思考已经演变为一种侧重点的转变, 即从看见片段到关注整体;从专注事件到关注结构;从分析静态事件到把握动态发展。总而言之, 开放性原则和系统思考的法则实质上就是一种对整体观思维原则。这与思维具体原则是非常相似的:把握事物多种规定性的统一, 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全面的把握客观事物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只有全方位的对事物进行考察, 客服片面性, 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事物本身所包含的内容, 从而更加接近事物的整体本质。

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已经改变了传统管理理论对于组织的看法, 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封闭的系统。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研究, 告诉管理者应当从组织的“软实力”方面入手, 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 运用组织文化理论;同时, 在管理手段上, 开放式的现代工程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 有助于员工从全面考察对象事物, 把握组织间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 达到同一与差异的统一、静止与运动的同一, 从有限中把握企业发展的无限未来。

二、现代工程管理中的德鲁克思想

在现代工程管理时代, 企业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市场结构、科学技术、顾客等因素的不断变化, 都可能会对企业的特征、使命和目的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成功的工程管理来说, 管理者首先必须明确“目前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 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现有资源对未来期待的投入。管理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这种投入是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同时他强调, 管理离不开决策。忽略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 决策就会像湿泥巴垒的墙一样容易垮塌。德鲁克认为, 管理的职能之一是利用人员和物质资源造就一家能创造经济价值的企业;并且一名高效的管理者在作出这些决策时, 会遵照一个要素明确的系统化流程以及一套先后顺序清晰的步骤。

系统观是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一大特色, 他强调要将企业视做一个整体, 才有可能大于所有部分的总和;建立在一系列对可能性进行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有根据的预测”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就是说, 管理者应当合理的认识现有资源, 同时还应当对未来的资源供应进行足够的考虑, 以保证决策实施之后能使得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优的配置。在此, 德鲁克明确地把决策视为一个系统, 是思维具体原则在决策中的充分体现。

通过对现代工程管理学与思维具体原则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我们发现, 现代工程管理本身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内容非常多的体系, 工程管理者在制定任何一项决策时, 都必须协调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 必须考虑众多衡量标准之间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也就是要把握事物多种规定性和多方面特征, 从而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对象本身。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作出的决策, 才能够既解决企业在当时所面临的问题, 同时也准确并精确的预测经济变化、潮流或品位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行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进而迅速调整、扩张和发展现有的业务, 制定出企业发展战略, 保证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罗珉.论德鲁克实践性管理理论的张力[J].载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9) .

篇4:我记忆中的老爸

Where do I begin?

Flashes of my father, crew cut, white shirt, skinny black tie, drinking bottles of warm Old Milwaukee beer(since my grandparents never put it anywhere but the back porch), and arguing politics around my grandparents’kitchen table.3 I’m standing next to him, his arm around me, a kiss, and a sip of beer. I go on my way. I forgot to mention, big fat stinky4 cigar in his mouth.

Moments continue to crash my mind as I remember an afternoon sitting on the back steps outside in the summer sun, eating crab legs with my dad, brother, and sister. Laughing in the car, a long time ago in Nashville, TN, we ended up on a new freeway not open for traffic, and couldn’t get off because the ramps weren’t open either; we teased him about that forever.5 I reflect how he held my hand, as tight as he could, on my first roller coaster6 ride; maybe he was more scared that I was going to fly out than I was.

My mind spins with memories of a time when as a family, we stepped up and helped one another. My brother, not used to living with us, realized that my father went to the grocery store several times every Sunday morning; we called him “Rover7”.

Imprinted8 on my mind was sitting in his work room in Oklahoma talking about current events and such, sharing a beer and a few laughs. A chuckle escaped when he took a hammer and pounded on the bench, so my mom and grandmother would think he was working.9 He would remind me that I should not carry the weight of the world on my shoulders. Sitting, watching him make a cradle for my niece Amy or the corner cabinet to put his “stuff” in; my mother kept moving his “stuff”. The cradle has been shared by many babies since and I have that cabinet in my home now. It is cherished, as are the hours I spent sitting on the stool watching him work, talking. We shared a few beers and some life lessons during those hours.

My mind glitters of the morning I was married. We had breakfast together that morning. I think back now, he seemed nervous. And the look of fear on his face, just as we started to walk down the aisle, the memory makes me chuckle as I remember how I laughed all the way down the aisle of the church. I had never seen that look on his face before; he was always so strong and composed10.

The memories flood of my Dad out ice fishing with my husband, an arm around Bob after the day, and the smile on his face. I think how grateful I am that I married a man that could share my father’s interests. Stories of how he would lay down in the sled for a nap, you would hear the snoring across the lake.11 He loved being out on the lake with the guys.

The memories that make my heart sparkle are the ones he spent with his grandson, Bobby. How they walked down the street hand in hand. There was always time for building and fixing stuff, together. There were frequent trips to the zoo, the park, the Mitchell Park Domes, the museum, trips to buy poinsettias12 for Christmas just to see the giant train set. They were two peas in a pod13 and went everywhere together.

Another picture flashes through my head of Papa Dano and Amanda still in their pajamas14, wrapped in robes, talking and eating breakfast. Sitting at the kitchen counter, they captured a memory over a bowl of cereal. Memories keep pouring back as the kids laugh about the time grandpa was checking everybody’s shoes for dog poop15, “Somebody stepped in poop and dragged it in the house, dam-it.” Yeah, it was on his shoes.

And a more recent event that I will hold in my heart and always treasure—the day his granddaughter got married. For just a little bit he danced with Amanda and with my mother—for just a moment we got to see the man that he is. And out of the blue16, he said to me,“My granddaughter looks beautiful today!”

As I sit here and remember, I take to heart the quote, “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breaths we take, but by the moments that take our breath away.” That simple quote is reflected in every photo tucked in a drawer somewhere, and is magnified every time you take a moment to peek back.17

1. commercial: 商业广告。

2. 本句是美国歌手芭芭拉·史翠珊的经典名曲《往日情怀》中的歌词,歌词大意是:回忆照亮我心中的角落,那里珍藏着我们曾拥有的水彩般迷朦的日子,还有被我们抛在脑后的阵阵微笑,我们常相视而笑,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段美好时光。

3. crew cut: 平头;Milwaukee: 密尔沃基市,位于美国威斯康星洲,是著名的啤酒之乡;porch: 门廊,柱廊。

4. stinky: 臭的。

5. ramp: (出入公路或高速公路的)引道,匝道;tease: 嘲笑。

6. roller coaster: 过山车,云霄飞车。

7. rover: 流浪者,漫游者。

8. imprint: 铭刻,牢记。

9. chuckle: 窃笑,暗自笑;hammer: 锤子;pound: 重击。

10. composed: 镇静的,沉着的。

11. sled: 雪橇;snore: 打鼾,打呼噜。

12. poinsettia: 一品红,其树苗用于圣诞节的装饰。

13. pod: 荚,豆荚。two peas in a pod意思是“一模一样,极其相像”。

14. pajama: 睡衣裤。

15. poop: 〈俚〉粪便。

16. out of the blue: 出乎意外地,突然。

17. tuck: 塞进;drawer: 抽屉;peek: 很快看一眼,匆匆一瞥。

篇5:我记忆中的故乡

我的家乡在一个山村里,我至今最难以忘怀的就是过去那些留在我儿时记忆中的故乡,那时的山和水,那时的田埂与小路,那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它们恰似一大幅活的画,又抑或是一首婉转悠扬的乡间轻音乐,令我倍感恬静和夹带着小小的浪漫和幸福。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奶奶和大妈家的鸭子就会在屋前的小河里游水嬉戏,它们就像一群活泼淘气的小孩子一样,时而你追我赶,时而嘎嘎地哈哈大笑,又时而一头扎进水里,然后又从心里出来,摇晃着脑袋,它们是在水里抓小鱼还是逮着了一只虫子?

屋前的小河的河堤上栽了一堤的柳树,我发觉到春天的到来也正是从柳树发芽时才开始的。也不知什么时候,堤上的柳树就吐出了新芽,并且在我的印象中,柳树生长的特别快,尤其是一阵春雨过后,先是一棵树上稀稀拉拉的长出嫩芽,然后用不了多久,堤上所有的柳树都开始长出了嫩绿的芽儿,就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令我确认万物复苏的春天已经悄然而来了。是谁把春天送到了人间?这不正像一首诗所说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么?春风的魅力何止是吹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季,这春日里焕然一新的一切不都是春风的杰作吗?正所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啊!

等柳叶全部长齐了的时候,我会看到那柳树居然也会有白色的花,蓬松的,软软的,一阵微风吹来,就像小片小片的雪花瓣儿从天而降,缓缓飘落。又像一只只轻盈的蝶儿翩翩起舞。更像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在跳着轻巧的芭蕾舞。倘若想伸出双手捧着,会感觉一不小心触到就会破裂似的,它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风一吹柳絮便四海为家,到处传播着自己的种子。

可是如今,生活变了,那条河已经被填埋了一半,因为要扩建路,先前的路太小,之前家家户户只拉板车,牵水牛耕田;而如今老黄牛已经被“铁牛”代替了,辛勤的农民都用收割机收稻了,那条路再也承受不了重型农用机械,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早已经迈进了家乡。一家人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把那岸堤上的柳树给砍倒了,幸运的是还留下了最南头的一棵。现在只有那一棵还歪曲着身子在小河南头守护着,似乎就像是一位老妇人在遥想着那遥远的过去的事情,也仿佛在等着什么归来似的,神色是那么安祥又那般怅惆。那向河面倾斜着身子的柳树,不正向两个老人在喃喃私语吗?小河和老柳树之间正在一起回忆着过去的幸福时光。

篇6:我记忆中的作文

她在这片土地上倾注了一生,连理去也选择了这个地方,在那年我们将要迎来新的一天的凌晨,她,被上帝接走了也许作为她在人间辛勤劳作的奖励,上帝会带她去另一个美丽的世界天堂。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回乡下总会看到曾祖母坐在那张一动就会咯吱作响的藤编椅上,在太阳可以直射到的地方微笑着看着我们,太阳一圈一圈五彩缤纷的光晕洒在她的发上、肩上、身上显得她美丽又慈祥。一见到我过来就缓缓的、吃力的挪了挪身子,双手撑在椅子的扶手上,慢慢站了起来走过来亲昵的把我搂在了怀里,从口袋中拿出许多糖果。而在傍晚我们回去时,曾祖母一直站在门口望着我们的车从她的视线中消失成点,这才进屋里去。

当然偶尔也会严格的教育我一番。一次弟弟回来了还带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十分羡慕,于是就偷拿了一个,被发现后我依旧厚着脸皮说是自己的。曾祖母知道后与我很认真的讲了好些道理。这是她第一次这么严肃,也是最后一次了……

在曾祖母的葬礼上,我也并没有哭,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死亡的意味什么……

后来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才知道,因为奶奶的关系,曾祖母与我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可一直是十分爱我的。

篇7:我记忆中的作文

我记忆中的姥姥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记得我七岁那年,正是夏天,在姥姥家的小区里,我跟几小伙伴们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哈哈哈……”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出现了一个老人,她长得凶神恶煞一般。又高又瘦,皱着眉头,大喊到“娜娜……田琳娜……你在哪儿呢?赶紧给我回家去!”原来这个人是娜娜的奶奶。听说她平日对娜娜可凶了,不许这个、不许那个。由于我思想开小差,结果我不小心没看路,一下子摔了个大跟头。因为是夏天,穿的少,我的腿被磕破了一层皮,血都渗出来了,我便哇哇大哭起来。

姥姥听到了我的哭声,立刻跑出来关切地问:“宝宝你怎么了?没事儿吧?哎呀!怎么这么不小心,摔得这么厉害!快回家我给你消消毒、抹点紫药水,要不然就感染了!你这孩子……”姥姥还在喋喋不休地说着……

我的心里真是一阵凄凉,一阵暖呀!虽然我腿下面已经“血流成河”,但是有了姥姥这几句关心的话已经足够了!呵呵……比起娜娜的奶奶来说,我的姥姥实在是好上一万倍了。

在我的记忆中,姥姥是个不服老的人。别看我姥姥已经年过七旬,但她可“能”着呢!她有一部智能手机,整天聊qq、刷微信、看新闻,有时我妈都不知道的新闻,我姥姥都知道。她还常常和别人用微信视频聊天,把“thank you!”“ok!”挂在嘴边,潮范儿十足啊!

一般说70多岁的老人都不会用微信支付,更不会玩儿智能手机,我姥姥却是“全能”。有一次,我跟她出去买菜的时候,卖菜的人说:“一共五元八角。”姥姥说:“微信支付?”那人笑笑说:“哎呀,像您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不会玩智能手机,更不会微信支付!”姥姥得意地说:“哈哈,怎么活都是一天,为什么不高科技地活一天呢?”卖菜的大伯伸出大拇指,为姥姥点赞。我也感到很自豪!姥姥真时尚!真潮!

上一篇: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硕士生英文求职信